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义接到捷报,却没一丝笑意,另外两路人马还没赶到,曹彬战线拉得这么长,非常担心辽军会乘机断了曹彬的补给线。
  八娘听后,冷哼一声,“不是说作战部署都是宫中事先拟定好的么?不是说将在外,不能随便更改作战计划的么?不是说有监军坚持贯彻官家作战意图的么?哼,哼,合着只对我阿爹有效啊!”
  小眼睛郁闷,“八娘,你别翻旧账啊!翻旧账挺不招人待见的!”
  八娘再度哼哼,“我是翻旧账么?我是不解,等着你解惑啊,让我阿爹带3000人马出雁门关迎战10万辽军,我不明白是为什么,你们大家就是这么给我解释的啊,说和潘仁美没关系,是朝廷制度如此,我信了,可今儿你怎么说啊,怎么到曹大人处,就不一样了呢?朝廷制度是因人而制的嘛?你告诉我啊,我洗耳恭听。”
  小眼睛想了想,“领兵将领是不好管。”
  “监军呢?”八娘追问,“不是监军说了算嘛?不是主帅也得听监军的么?”
  小眼睛急了,“我哪儿知道怎么会这样啊,我觉得吧,武官是该好好管管……”
  八娘瘪嘴,“我等着看官家到时怎么处罚,若是降两级官,罚点钱之类的,我可要给阿爹说,多学学曹大人……”
  见小眼睛瞪自己,八娘眼睛瞪得更圆,“不对么?与其被人坑得丢了性命,还不如战场抗命,回头领罚!”
  “你干嘛老认为潘大人会坑你阿爹啊?”小眼睛更急了。
  “事实胜于雄辩啊,曹大人和潘仁美资历差不多吧,潘仁美还和官家是亲家呢,结果一个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个要坚决听朝廷的,领着大军躲在太原!”八娘双手一摊,“真当大家是傻子啊?!”
  小眼睛憋着气,“你四个哥哥都在曹彬帐下呢,你能不能先关心眼前的事啊?你说,耶律休哥会断了咱们的粮草么?”
  是啊,四个哥哥都在曹彬那呢,八娘想了想,“曹大人身经百战,应该会做出安排的吧?我都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何况曹大人……”
  小眼睛一想,也对,“应该是官家多虑了……”然后赶紧就溜了,不赶紧溜,难道留下来听八娘抱怨潘大人?惹不起,溜总行吧……


第160章 战况(二)
  曹彬攻占了涿州后,就再没好消息传来。
  耶律休哥果然断了宋军的粮道,曹彬带着十万大军在涿州待了十多天后,将携带的粮草消耗干净。
  然后,曹彬此时下令,退出涿州,理由是趁大军战斗力还未受到大的损害时候,保存实力,避免损失。
  可是,曹彬忘了,宋军此次北伐,是三路大军一起开动,看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东路军,得纵观全局啊。
  曹彬没管,下令撤退。
  赵匡义一听,急了,大敌当前,怎么不迎敌,竟然后撤?打通粮道有很多种办法的啊?大军这么一撤,让涿州百姓怎么看?战局的影响就不说了,大宋还怎么去赢得民心?失民心还差不多!
  可曹彬已经退到雄州了,赵匡义也无法,只好急忙派人去通知曹彬,不要再退,再退,辽军无人牵制,潘杨和米田这两路大军将会陷入危境,但是,毕竟曹彬领兵在外,和赵匡义关系也挺好的,赵匡义也没因为曹彬这个举措严词训斥曹彬,而是好言相告,叫曹彬也别前进了,沿白沟河和米信会兵。
  虽然赵匡义不是武将出身,但从他的安排来看,是没错的,反正,八娘给折氏说了,折氏说官家的决定正确,既然折氏都这么说了,对兵书只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八娘,自然是毫不怀疑。
  杨家开始担心二郎们了,实在没料到曹彬会出这么个昏招,跟着昏帅打仗,实在是令人堪忧啊……
  八娘开始挠头,从大局来看,这是北伐啊,杨家父子若牺牲了,也可以说是同一战事啊,难道……
  八娘急了,赶紧去找小眼睛,潘杨大军陷入困境没?
  小眼睛也没最新战报,只能让八娘稍安勿躁,“要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卒然临之而不惊。”
  “我又不想成大事!”八娘顶道,“阿爹会和曹大人汇合么?”
  小眼睛也不懂啊,看看地图,摸摸脑袋,不大确定,“应该先是米大人和曹大人汇合,你阿爹他们离得远,要最后才汇合。”
  “汇合后,谁是主帅?三路大军,听谁的?”八娘问道,曹彬出昏招,潘仁美就是奸臣,八娘私下只能希望是米信和田重进了。
  “曹大人吧?”小眼睛不确定,“他是主力呢。”
  八娘觉得天都暗了……
  “潘铠和曹综还没消息,唉。”小眼睛叹气。
  八娘灵机一动,“会不会是曹综出事了,曹大人悲恸之下才出的昏招?”
  小眼睛觉得不大可能吧?那么多老资格的将领在呢……
  但小眼睛也不确定,跑去问赵匡义了,是不是曹综遇难了?心中忐忑,曹综都遇难了,那潘铠呢?
  赵匡义正心急上火呢,叫小眼睛赶紧滚,别来烦自己……
  八娘提着心又过了几天,好消息传来,潘杨和米田两路大军再传捷报,并没因为曹彬的昏招而受到影响……
  小眼睛心情好了许多,赶紧给八娘报信,八娘更担心了,自己如今好像不希望大军汇合了呢……
  小眼睛还没高兴两天,曹彬又出了昏招!竟然再度回师北上,攻占涿州!无他,手下的人一看,另两路打的那么好,自己这路却退回来了,太丢人了!大家都是老资格啊,纷纷去找曹彬,咱们得打出气势来,至于官家的指示,众人全抛在了脑后,集体遗忘了。
  曹彬虽然资历深,但面对那么多的老资格,也疲于应付,加之也想挽回面子,便下令,带上五天的粮草,再度攻打涿州!
  而萧太后带着耶律隆绪跟着耶律休哥的大军已经在涿州城外五十里地驻扎,听到消息,命耶律休哥轻兵疾行,阻击曹彬。
  杨大郎见此架势,暗叫不好,但人微言轻,也只能闭紧嘴巴,嘱咐三郎和五郎,机灵点,怕是要恶战一场,并嘱咐两人,干粮要贴身带好,大军只带了五天的粮草啊!
  好在耶律休哥带的兵不多,宋军边打边朝涿州进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再度攻占涿州。
  杨大郎更是忧心忡忡,大军只有一天的粮草了,涿州能坚持得下来么?二郎的队伍被编在了后方押送粮草,不知道会遭遇些什么……
  后方粮草再度不给力,曹彬无奈,涿州守不了了,只好再度弃城。
  想到赵匡义先前的指示里提到了如何面对涿州的百姓,曹彬脑子一发热,得,这回我将涿州的百姓都带走,我带着大家一起撤,这下没人说我不顾百姓了吧?就算日后攻不下涿州了,咱大宋还愁没地方安置这些人?人口多是好事啊……
  听到命令,杨大郎直接懵逼了……就期盼着有那脑袋清醒的出来阻止……
  然后,老资格们此时早没了先前慷慨请战的口才,太丢人了,涿州占了两次,又弃两次,总得从其他方面找回面子来啊,全默认了曹彬的做法。
  将百姓带上,这速度可想而知。
  老百姓心里直骂娘,真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你攻就攻吧,反正大家都有熟悉的地方躲,你弃就弃吧,大家依旧有地方躲,等辽兵头几天发泄完了,再出来,保命的概率也是很高的!是的,辽军攻下涿州后,并不会屠城,这地盘在辽国手里几十年了,虽然契丹人要欺负下汉人,可是,也没傻乎乎的要去屠城,这是自己家啊!
  曹彬带大家一起后撤,这可是更失了民心了,祖祖辈辈都在涿州待着,在辽军不会屠城的前提下,谁乐意折腾啊,有老的,有小的,有病的,有弱的,天气又热了,急忙上路,吃的够么?后面还有追兵,不说老弱病残了,就是青壮要活下来,也得脱一层皮啊……
  老百姓有抵触情绪,可想而知,这速度能提得起来才怪!
  杨家兄弟所在的部队被派去带着老百姓先撤,曹彬带着主力断后……
  耶律休哥听到探子回报,终于露出了许久未露出的笑脸,闪瞎了众人……
  涿州城外,潘铠一脸沉重,问曹综,“曹大人怎么了?!”
  曹综也是一头雾水,呆了半响,“我们怎么办?”
  潘铠也不知道啊……官家的布局全乱了啊,怎么办?


第161章 战况(三)
  赵匡义给曹综的指示是,火速抵达幽州,与潘铠汇合,在宋军发起进攻之前,隐遁出城,至于是潜伏于幽州城外,还是到涿州与大军汇合,伺机而动,若有机会,断辽军粮草,速战速决,不可恋战,待大军抵达,若其他两路军未能按时到位,做出合围假象,迷惑辽军,拖延时间,然后,再度强调,安全第一,大军有周密的部署,曹综潘铠若运作成功,那是锦上添花,若不成,与大局无碍,两人是大宋日后的希望之星,不可莽撞,两人失踪,令幽州辽军不可大意,已然足够。
  潘铠武学厉害,读书也没耽搁,堪堪的文武全才,少年英雄,在幽州期间,别他板着一张脸,和谁都不亲近,一副喜欢独处的模样,但是,幽州的城防部署,他也是悄悄的摸了个底朝天,整个幽州城,除了耶律休哥的将军府,其余地方,潘铠是闭着眼都能说出每处的特征来。
  原本,潘铠是想找时机再到幽州城外的军营附近欣赏一下风景的,曹综便到了。
  潘铠惊讶之余,很快就想出了计划,出城路线也是了然于胸。
  在宴请了耶律信后,就带着人马,分批次的乔装出了城,非常顺利,然后,北上,以躲避追兵。
  按照曹综带来的消息,潘铠一行人掐着时间,慢悠悠的安全的朝涿州移动,因为萧太后和耶律隆绪抵达涿州外了嘛,涿州必然有一番恶仗!
  两人比萧太后大军抵达涿州还晚一些,完全没想到曹彬大军此时已经是第二次攻下了涿州,第二次弃城了。
  两人得知曹彬大军已在涿州时,已经很惊讶了,按照行军计划,大军攻打涿州提前得也太早了吧?
  两人面面相窥,又不知道其他两路大军是否也加快了行军步伐,很是为难。
  曹综犯了愁,是伺机烧了萧太后的粮草呢,还是佯装米田大军已到呢?
  潘铠也拿不定主意,他在太原历练过,虽然没到杨父帐下实习,但对潘杨大军的行军模式,大致还是能估摸一二的,“我阿爹和杨将军应该离涿州还远,”虽然杨将军是悍将,但并不莽撞,应该会稳打稳扎的,而自己阿爹更是心思缜密,也不会冒进,因此,可以断定,就算打的顺利,离涿州也会有很长的距离,“就是不知道米将军和田将军如今到哪儿了?”
  曹综也不知道啊,他对米田二人也不熟悉啊。
  两人正犯愁,曹综都想抛铜钱来决定了,潘铠正想说还是烧辽军粮草比较实际,这么点人,又不知道米田大军如今在何处,能佯装多久?还是烧粮草实际些。正准备派人去涿州知会曹彬何时会烧辽军粮草,若大军瞧见信号,立即出城攻打,谁知宋军竟然撤了?!
  两人彻底傻眼……大军后撤,这粮草还怎么烧?自己这边的士气也受影响啊!
  然后,又得知,曹彬护送涿州百姓后撤,两人更是懵了……
  潘铠怔怔的看着曹综,“你确信是曹大人领兵?”
  曹综呆了许久,“难道阿爹出事了?”大骇之下又摇头,“就算阿爹抱恙,可军中诸将也不会……”出这蠢主意啊,曹综将后面的话给生生咽下了。
  “烧粮草!”潘铠咬牙,如今只希望能成功烧了辽军的粮草,辽军惊慌之下,宋军能稳住步伐。
  而耶律休哥则是率着骑兵,直奔宋军而去!边杀边追,边追边杀,宋军的士气就在这追杀过程中消耗殆尽……
  而萧太后的大本营则是层层守护,别说去烧粮草了,就是靠近大营五里,也得被发现。
  潘铠再牛,也没实战经验,曹综虽然也不错,但一直都是在当赵匡义的保镖,行军打仗也是头一次,面对着防守严密的辽军大营,两人是一筹莫展。
  潘铠很是遗憾,早知道当初就该去雁门关请教杨将军的,杨将军和辽军打了几十年,与耶律休哥交手的次数不少,肯定总结出了许多经验的……
  而杨大郎等人终于是将百姓送过了拒马河,和后方人员办理了交接手续,还见到了押送粮草的杨二郎,杨二郎他们还是先头小分队啊……
  兄弟几人还未来得及唏嘘,就被兵丁叫到大帐中了。
  接应人马是李国舅,李继隆带队,虽然李继隆对小眼睛颇有非议,但对杨大郎等人的战斗素养还是欣赏的,听说交接人马里有杨大郎,便命人将杨大郎等人叫了去,询问详情。
  杨大郎等人也不知道大部队究竟如何,只知道,没粮草。
  李继隆派出的探子带回的消息很是不妙,宋军基本上是溃败了。
  李继隆见杨大郎等人并无最新情报带回,叹了口气,作出部署,杨二郎也别负责押送粮草了,跟着杨家兄弟一起,“你们四兄弟带着一队人马,在这里阻击辽军!掩护大军过河!”李继隆指着地图,语气沉重,“但凡剩下一兵一卒,皆不可后退!”
  “是!”杨大郎等人齐声领命。
  李继隆又在三处地方布置了人手,同样下达了死命令!
  马上必定是场恶战,若被辽军渡了河,不说东路军能剩下几人,就是大宋,也岌岌可危了!
  虽然东路军里众将云集,可都跟着曹彬呢,李继隆身边并没多的将才,幸好,杨大郎等人到了,否则,李继隆排兵布阵,更得伤透脑筋,就这样,最后,李继隆还是带着亲兵,亲自坐镇杨大郎处,杨大郎他们经验最少啊……是最薄弱的一环……
  而耶律休哥也对曹彬所部发起了总攻,宋军哪还有什么斗志啊,数万宋军或被杀,或被俘,瞬间血流成河。
  曹彬收拾残部,连夜抢渡拒马河……
  李继隆在渡马河边率兵死战……
  而潘铠终于发现了辽兵的防卫漏洞,对曹综说:“我带人去放火,你负责接应。”
  曹综让潘铠留下接应,自己毕竟年长,是成年人了,怎么能将困难交给潘铠呢?曹综自认没那么脸大。
  潘铠道,“我认得萧太后,辽国皇帝和耶律信,就算被俘,好歹有一线生机,而且,我会点契丹话,进去后,若被发现,还能蒙混一时。”
  曹综依旧不同意,进入辽军大本营放火,能活着出来的几率几乎为零,不管是潘家还是曹家,没哪个子孙敢活着被俘……
  潘铠急,“这是争抢的时候嘛?”
  曹综正色道:“我有品级,你必须听我的!”
  潘铠想了想,对曹综郑重说,“我有七成把握能烧了辽军粮草,你呢?”
  曹综不言语了。
  潘铠道,“我们要做的不是谁抢着去送死,而是谁更能成功放火!”
  曹综顿了顿,看着潘铠,轻声道:“活着!”


第162章 战况(四)
  “要我说啊,官家就该派潘仁美去东路军,他多听话啊,别说冒进了,没准到了约定时间都还没赶到预定地点呢,”八娘摇头晃脑的对九娘道,“曹彬喜欢攻城,正好去西路啊,一路厮杀,多好。”
  九娘不想听八娘这么吐槽,“行了,你别老针对潘大人,瞧瞧,谁能料得到曹大人会如此昏呢?你怎么不说曹大人是辽国奸细啊,也怨不得潘家心里不舒坦。”
  八娘瘪了瘪嘴。
  “不知道大哥们如今怎么样了?”九娘看着窗外,有些发愁,“潘铠怎么还没消息呢?”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八娘自我安慰着,“要我说啊,官家还不如御驾亲征呢,官家肯定是跟着东路军啊,有官家在,东路军肯定不敢这么莽撞!”八娘在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官家就是个贪生怕死的!
  九娘想了想,“不会有人攻击王爷吧?是王爷劝官家不要御驾亲征的!”
  八娘冷笑了声,“你以为御史真的都没长脑子?官家若想御驾亲征,谁能劝得了?放心吧,没人会那么蠢的去弹劾王爷的!”
  “你说,曹大人这回会受什么处罚?”九娘问,“你猜猜看。”
  八娘摇头,“猜不出来,反正要是阿爹,脱一层皮都是好的。”
  两人正闲话呢,燕子和鸽子齐齐跑进房间,“王爷在府门外等着,让八娘快点去,他马上要回王府,时间很紧。”
  “有新战报?”八娘九娘对视一眼,急忙拎着裙子朝外跑,折氏正好过来过问八娘九娘的功课,见两小娘子如风一般的从自己身边飞过,别说行礼了,连扭头瞅一眼都欠奉,不由摇头,“看来得好生教他们规矩了,这样子到了婆家,还不知怎么被嫌弃呢!”
  “夫人!”鸽子燕子倒是不敢造次。
  “小娘子急着去干嘛?”折氏问。
  听说寿王在府门外,急着回王府,折氏想不明白,既然急着回王府那就先回啊,在杨家大门外逗留干嘛?
  难道是西路军败了?折氏一下紧张起来,只有这样,王爷才会先来通知杨家,然后急忙回府去安慰王妃。
  “八娘九娘见了王爷后,叫她们立刻来见我!”折氏立马吩咐。
  而八娘和九娘已经跳到了小眼睛的马车中,见小眼睛神色不好,眼睛红红的,两人都是心下一紧,“出什么事了?”
  小眼睛眼眶泛红,“曹彬大败,我军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然后小眼睛就言简意赅的将曹彬二次攻城二次弃城说了,曹彬率部连夜抢渡拒马河,在李继隆所部的凭死血战下,终于得以逃命,“我军死伤无数,耶律休哥将我军尸首做了京观。”小眼睛声音低沉,扭过头去擦了下眼睛。
  所谓京观就是将敌军尸首堆积起来,封土而成的高冢!
  一心只关心自家骨肉的八娘也惊呆了,完全没第一时间去想杨大郎等人可安全,而是惊骇,宋军这是死伤了多少啊?曹彬究竟带了多少人回来?!天啊!
  马车里气氛一时凝结,小眼睛扭过头来,“所幸辽军大本营粮草库起火,耶律休哥不敢恋战,否则,李继隆也不见得能抵抗得住!”
  “曹彬派人去放的火?”八娘实在对曹彬尊称不起来,“他既然做了这等安排,为什么还要弃城?!”
  小眼睛鼻子一下就酸了,沉默片刻,“前线也不知道是谁放的火,可官家说应该是潘铠和曹综!他们俩如今怕是凶多吉少了!”
  八娘再度失声,怎么都是老子混账,儿子英雄呢?!
  小眼睛吸了吸鼻子,“官家说,再三嘱咐曹综,安全为要,可是……”
  官家此时怕是份外庆幸潘铠和曹综没顾着保命,而是冒险去烧粮草,否则耶律休哥长驱直入,那境况实在不敢想象!
  大军已溃败,潘铠和曹综那么少的人,就算从辽营安全撤退,也很难逃过辽军的追击啊……
  九娘的泪水夺眶而出,扭过头去,咬着嘴唇,没出声……
  “我要回府去告诉王妃。”小眼睛说得很艰难。
  八娘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此时此刻,言语好似已经失去了它的效力,只好点点头,拉着九娘下了马车。
  小眼睛的马车刚开动,八娘才想起,还没问大哥他们可安全呢!
  八娘张了张嘴,没开口唤车夫停下,小眼睛应该是没得到消息,若知道大哥他们出事了,小眼睛一定会说的。
  真正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可是,损伤那么多人,大哥他们究竟渡过河水没有啊……八娘觉得好心焦。
  折氏见着九娘红了眼睛,八娘神色也凄凄,当下大惊,猛的站起来,稳了稳心神,又缓缓坐下,“前线如何?”
  八娘将情况讲了一遍,“王爷应该没大哥他们的消息,凭大哥他们的本事,应该没事的吧,阿娘?”
  折氏花时间消化了一下,然后吩咐道,“你也别找王爷去打探了,大军既然撤了,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传回来的。”
  八娘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阿娘,哥哥们若跟着阿爹会不会好些?”八娘的声音带了哭腔。
  是,曹彬没诚心害人,没不发援兵,可频出昏招更是害死人啊!若不是因为自己,哥哥们此时应该都和阿爹在一起的,西路军一直打胜仗的,潘仁美害杨家应该不是这一战吧,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呢?
  “你阿爹他们肯定也要撤了,”折氏叹了口气,“但愿潘大人别和曹大人一样,要把百姓内迁。”
  八娘正想问,为什么要撤?一听折氏后面的话,当下就急了,若真是要撤退,辽军气势正盛,哪能给宋军时间去迁百姓?!这断后的任务潘仁美肯定会交给阿爹的!“应该不会撤吧?”八娘弱弱的问道,“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呢……”
  “那些城池都不好防守啊,”折氏深深的叹了口气,“死守更难,就看官家怎么决断了。”
  那还是得赶紧去找小眼睛……八娘急了,自己怎么忘了问官家随后的安排了呢?!蠢死了!和曹彬一样蠢!


第163章 战况(五)
  赵匡义肺都要气炸了,此时哪还顾得上自己的功劳薄上是否又多了一浓浓的败笔,也没时间去吐血,更没时间将自己关起来发发脾气,得赶紧善后啊!
  先不说如此多的死伤士兵该如何安抚家属,现在还提不到议程上来,另外两路大军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