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师(出书版)-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全明白了:“那慧贵嫔呢?”
  绿萼笑道:“慧贵嫔出身低微,又没有孩子,自然是最末的太嫔了。”说罢又拣起篦子,语气更是轻快,“咱们这位威风凛凛的慧贵嫔这下成了没牙的老虎,咱们漱玉斋再也不用顾忌着她了。所以漱玉斋的丫头们,自然是最高兴的了。”
  这样闲闲听着,也不觉有了一丝笑意:“可怜,后宫女人若没有孩子,又不能像易珠妹妹一样放出宫去,便只能如此困守在宫中一辈子。”
  绿萼哼了一声:“慧贵嫔陷害颖妃娘娘,伪造画作陷害姑娘,又险些害得婉妃娘娘生不下小公主。还有信王府宋氏的事情,若不是世子王妃机敏,及时杖毙了宋氏,还不知先帝要如何疑心姑娘。更不用说姑娘回宫后,派了耳目在漱玉斋,让沐芳私自接收礼物,还有那明虚的事情。样样踩着要害给姑娘下绊子,给了咱们多少不痛快,姑娘竟还同情她。”
  我笑道:“你不说,我竟不知道她做了那么多事。”
  绿萼道:“幸好姑娘给了她两铳。若非她残废了,恩宠骤衰,倘若也生个皇子公主,这会儿倒是不好办呢。”
  当年慧贵嫔平氏也不过是想固宠,这才大胆招惹玉枢。其实能做个太嫔在宫中安稳一生,已经远胜她原本为奴为婢的生活,并不算如何可怜:“我并没有同情她,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绿萼道:“姑娘就是好心。奴婢听银杏妹妹说,陛下未登基前,姑娘还对陛下说,慧贵嫔对慎妃娘娘还算恭敬,请太子不要怪罪她。这一句‘恭敬’掩饰了多少兴风作浪。若不是素知姑娘的为人,奴婢简直以为姑娘软弱。”
  “平氏无论如何兴风作浪,都是先帝借给她的权势。如今先帝不在了,她又不能出宫,结局不是显而易见么?究竟我也没有着她的道,她也是个可怜人,由她去吧。此人可以不必提起了。”忽然想起一事,“这是活着的,那死去的妃嫔呢?”
  绿萼一怔:“姑娘问的是慎妃娘娘么?现下并没有旨意下来,想来必是要追封为皇后的吧。”
  恰巧银杏端了热水进来,闻言道:“不见得。”
  绿萼道:“为什么?”
  银杏放下铜盆,把帕子放在热水中浸湿了:“依我看,慎妃娘娘是有过退位,若追封皇后,不是直斥先帝错了么?”说着把帕子拧干,就像拧去许多空泛的温暖和情义,“因为这天下都是先帝传给陛下的,母子情深听起来美,实则不值一提。若慎妃娘娘还活着,也许会被尊为皇太后。只是人都不在了,实在什么都不必说了。”说罢双手奉上热巾。
  绿萼听得呆了。我取过热巾覆面,不禁笑道:“还有么?说下去。”
  银杏抬眸看了我一眼:“还有,姑娘不怪罪奴婢多嘴,奴婢才敢说。”
  我笑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只管说罢。”
  银杏道:“是。奴婢以为,若慎妃娘娘活到如今,也许陛下当年便不会被重用。若不被重用,不积累功勋,还如何能做上太子?如今昱贵妃便不是贵太妃,而是皇太后,也说不定。”
  慎妃若还活着……她当年毅然赴死,不就是为了今日么?我心中伤感,一时默然。绿萼推一推银杏道:“瞧你胡言乱语,惹姑娘生气了。”
  银杏连忙跪了下来:“奴婢知错,再也不胡言乱语了。”
  我不觉苦笑:“好了,我没有生气。‘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4'。天下就那么一点儿道理,都被你看穿了。”
  银杏道:“奴婢不敢。”
  我扶起她:“能早些看穿是好事,可也要藏着些。出了漱玉斋可别随便乱说了。”
  银杏满脸通红,这才松了一口气:“奴婢知道了。”说罢忙开了衣柜,“姑娘要去定乾宫请安么?”
  我起身道:“不必了。陛下已经亲政,御书房再也用不着我了。我便留在漱玉斋待召好了。”说罢指着今晨穿过的那件靛青色衣裳,“还是它吧。这一个月忙乱得很,许久没有去看玉枢了,该去瞧一瞧她了。”
  自先帝驾崩,高曜移居定乾宫侧殿幽居,玉枢等人便一并搬进了六宫东面的济宁宫。济宁宫有好几处殿宇楼阁,昱贵太妃携子住在正殿怡和殿,玉枢住在济宁宫后花园中的听雪楼。济宁宫虽大,但众人合居一宫,加上孩子和乳母,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先前宽敞的粲英宫相比。好在听雪楼在花园之中,还算清净,又有数层,并不比我的玉茗堂小。
  进了东二街,我一路往北行。银杏忽道:“姑娘要去哪里?”
  我一怔:“不是去济宁宫么?”
  银杏道:“姑娘若从济宁宫的正门进去,经过怡和殿,难道不要向贵太妃请安么?”
  我不觉驻足。她们沉浸在一生最大的哀痛之中,我却即将到达一生最风光的顶峰。这个时候去看望昱贵太妃,或许真的不合时宜。这样一想,我似乎更不该去瞧玉枢。迟疑片刻,我仍旧问道:“济宁宫有后门么?”
  银杏笑道:“自然是有的。姑娘要从后门进去么?”
  我叹道:“还是不必惊动其余几位太妃了。”
  济宁宫的后花园甚是安静,满园松柏积翠,只在路边点缀了几棵红梅,似沉静多年的心头几丝未能把持的蓬勃血脉。听雪楼独立于花园北面,隔着高墙和甬道,便是太子宫的绵延殿宇。廊下还堆着好些箱笼,懒懒散散立着两三个丫头。乳母弯着腰跟在寿阳后面一溜小跑,虚扶着她的双臂生怕她磕在箱笼上。寿阳见我来了,一头扑入我怀中,连声喊着“姨娘”。乳母丫头们都上前来行礼。
  我抱起寿阳,哄她玩了一阵,又问她:“母妃在什么地方?寿阳知道么?”寿阳伸出花瓣一般洁白的小手,指一指二楼正中的窗户:“母妃还在睡觉呢。”
  已近巳时,玉枢却还在睡觉。再看身周几个宫人,神色都懒懒的,目中满是倦怠。我甚是不悦,问乳母道:“你们娘娘怎么了?”
  乳母见我面色不善,慌忙跪了下来,颤声道:“娘娘也没什么,只是太过伤心,又日日哭灵,回到宫里话都说不出来了。昨日先帝入陵,娘娘更是哭到半夜。所以现下才起不来身。”
  我暗自叹息,将寿阳交还给乳母:“我去看看姐姐。”
  二楼的寝室门窗紧闭,日光透过窗纸化为清冷水光,岁寒三友云母屏风上透出小莲儿弓背颓坐的身姿。转过屏风,只见小莲儿守在玉枢的床帐前拭泪。我的身影覆上她的眉间,她头也不抬,只轻声道:“娘娘还睡着,不是说谁也不能打扰么?”
  我淡淡道:“是我。”
  小莲儿猛地抬头,待看清是我,不禁又惊又喜,忙上前行礼:“奴婢拜见大人。”
  我扶起她,悄声问道:“都这么晚了,怎么不叫娘娘起身?晚间走了困,又该胡思乱想了。”
  小莲儿眼睛一红道:“娘娘半夜里哭得伤心,奴婢不敢唤娘娘起身。”
  玉枢分明是不愿意起身。我叹道:“怎么?连晅儿、真阳和寿阳也都不理会了么?”小莲儿垂首愈深,只顾拭泪。我不觉皱眉,挥手令小莲儿和银杏退了下去。
  挽起床帐,天光似薄雾漫笼,爬上玉枢苍白干燥的右颊。她背对着我侧身躺着,被子只到她的上臂。素帛中衣单薄,隐隐泛着青光。我抚上她的肩头,触手坚冷如玉。不过三十余日未曾交谈,她竟消瘦至斯。一转眼,看见她脑后的枕上,还有新濡湿的泪迹。忽见她睫毛一颤,轻轻抽泣了一声。
  辰光寂寂,我不觉痴了。高思谚驾崩后,我无暇体味自己的心情,除却举哀的时候,也不曾在人后为他落一滴眼泪。仔细想来,我杀死他的孩子,逼死他的妻子,欺骗他半生,我没有资格为他落泪,他的英灵也必不肯受我的祭拜。甚至我多在高曜身边一刻,他都会觉得我的罪恶玷污了他的爱子。唯有玉枢的泪水是清澈纯洁的。
  我将被子提起,覆到她的颈间。忽见玉枢把手一挥,被子顿时被推开了。我扶着她冰凉的肩头道:“姐姐……是我。”
  玉枢一扭肩头,避开我的手掌,嫌恶地向里挪了挪,弓起身子:“你来做什么?!”
  我讪讪地缩了手:“我来看望姐姐的。”
  玉枢冷笑道:“你如今是这宫里最风光得意的,还记得有我这个姐姐么?”
  我微笑道:“玉机不是来看望姐姐了么?姐姐怎的瘦成这般模样,怎么不懂得爱惜自己?”
  玉枢道:“我爱惜不爱惜自己,与你何干?”
  我坐正了身子,垂头叹道:“姐姐在怨我么?”
  玉枢猛地坐了起来,披散着头发,满脸是泪:“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这么多天都不来瞧我?是不是你如今春风得意了,便目中无人了?”
  我从袖中掏出折得方正的丝帕,慢慢拭去她脸上的泪水,柔声道:“日日举哀,不是日日相见么?这些日子太过忙碌,迁延至今才来看望姐姐,是我不对,姐姐不要怪我。”
  玉枢一扭头,呵出一口冷气:“是日日都见,可并没见你如何伤心。”
  我不免哭笑不得:“姐姐究竟是怨我不够伤心,还是怨我不来瞧你?”
  玉枢顿时语塞,扁了扁嘴,倒在枕上,依旧背过身去:“你爱伤心不伤心,别和我说话,更不必来瞧我。好好做你的功臣帝师去吧。”
  我无奈,只得把帕子折好,依旧藏在袖中:“我知道先帝去了,姐姐难过。我没有及时来看望姐姐,是我的错。等过几日,我会求陛下让母亲进宫来陪伴姐姐,还请姐姐多多保重,不要令母亲和弟弟担心,更不要令三个孩子受到冷落。”
  话音刚落,玉枢又坐了起来,抓起身后的粟芯软枕,抡起双臂向我扔了过来。粟芯沉重,枕头滚落在地,只压了我的裙角。我拽起裙子,不禁愕然:“姐姐……”
  玉枢双目通红,嘶声道:“我不用你为我求这个求那个!我的孩子也不必你来理会!”
  我更是不解,便捡了枕头放在她的脚边,静静道:“姐姐既然不愿见我,那我便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看望姐姐。”走到屏风后,我心中不忍,仍旧嘱咐道,“再怎样悲痛,日子总要过下去。还望姐姐多保重。”
  下了几级阶梯,楼上传来玉枢绝望的哭泣。深灰的地板像低矮的乌云迫在头顶,玉枢的哭声似惊雷滚滚,仿佛瞬间就要下起大雨,把今后所有的日子都淹没在无穷无尽的哀痛与不甘之中。
  玉枢用情至深,即便恣意挥霍也无穷无尽。或许正是我这样无情而罪恶的人,一生都望不到、得不到和解不了的。


第二章 宜尔子孙
  新年以后,天气一直晴朗。小莲儿和银杏正站在一丛矮松旁晒太阳,一面低低说着话。浅金暖阳,玉色容颜,从灰黑暗沉的寝殿出来,只觉恍若隔世。两人见我这样快便下了楼,都十分诧异。
  小莲儿行了一礼,道:“大人怎么也不多与娘娘说一会儿话?”
  我满心不快,目光不免沉郁犀利。小莲儿只看了我一眼,便像被蝎子蜇了一般低下头去。我问道:“你们娘娘用枕头向我身上抛,也不愿与我说话。她为何如此反常?”
  小莲儿掩口,下颌几乎抵在胸前:“这……”
  我哼了一声:“莫非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么?”
  小莲儿把双唇抿得发白,好一会儿方艰涩道:“奴婢说了,大人可不能生气,更不要怪我们娘娘。”
  我见她如此害怕,不觉好笑:“你服侍娘娘这么久,何曾见过我认真恼她?她都成了太妃了,我倒要怪她?你直说便是了。”
  小莲儿又看了一眼银杏,这才鼓起勇气道:“是这样的。先帝驾崩前的两个月,娘娘侍疾最多。有好几次先帝病糊涂了,把娘娘认作了大人,唤着大人的名字让娘娘念诗听。娘娘没有分辩,就自认作大人……”说到此处,声音低不可闻。
  初听一刹那,是有一些震惊的。不觉抚着自己的右颊,拧起了眉头。冷风吹动松林,如心潮浪涌。这么多年,我几乎忘记了,原来我和玉枢有着一样的面孔。我深吸一口气,随即释然:“姐姐与我生得一样,先帝病中认错,也不奇怪。仓促之间,念几句诗给先帝听,又有什么关系?就因为这个,姐姐不愿见我?”
  小莲儿道:“娘娘觉得对不住大人,心中有愧。”抬眼见我并没有生气,便松了一口气,“娘娘入宫多年,她的心思,其实也就这么多。大人是知道的。”
  我微微一笑道:“你回去和姐姐说,她没有错,我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怪她,请她安心养好身子。过些日子我再来瞧她。”
  小莲儿这才敢抬起头来,含泪感激:“是。奴婢一定回禀娘娘。”
  依旧从后门离开济宁宫。门里不合时宜的苍翠和幽怨,将时光永远驻留在情深意浓之时。能像玉枢一般经历一回爱怨得失,也是很好的吧。也不知走了多久,忽听银杏道:“想不到绿萼姐姐说的是真的。”
  我心不在焉地道:“什么?”
  银杏道:“绿萼姐姐不是说,‘婉妃娘娘整日霸着陛下’么?随口的抱怨,竟是真的。”
  我一哂:“她的话你也记着?”
  银杏一怔,不敢再说。过了好一会儿,只低低道:“方才奴婢在楼下听见娘娘在哭。”
  我叹道:“姐姐是恼羞成怒了。”
  银杏道:“姑娘对太妃的耐心似乎也不如从前了。”
  我微微冷笑:“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宠妃了,失了最大的依靠,也该长进了。一时不如意,便这样任性,谁能一辈子惯着她呢。”见银杏瞪大了双眼怔怔地看着我,不觉失笑,“我会去求陛下让母亲进宫陪伴她。过些日子我出宫了,若母亲能时时入宫陪伴姐姐,我也能安心些。”
  绿萼道:“姑娘就是嘴硬心软,其实处处想着太妃。”
  “一时困顿有什么大不了的?!将来她儿子建功立业,列土封疆,晋封亲王郡王,不知她风光的时候可还能记得我呢?”说着口角一扬,蓦然心灰意冷。姐妹情义,“哼,不过如此。”
  不觉已回到益园的紫藤架子下。再过一两个月,慎妃最爱的紫藤花就要开了。今年的紫藤花一定会开得格外娇艳繁盛,是慈母在天之灵看着爱子得偿心愿的喜悦。可惜,我竟看不到了。我百无聊赖地拾起大瓷缸里的小圆石子,远远扔进池中。扑通一声,溅起数点转瞬即逝的浪花。人生尚不如这朵浪花清丽优雅。忽听银杏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
  银杏笑道:“幸而姑娘用力不大,若不然,以姑娘如今的身份,一颗石子下去,整个皇城都要晃三晃。”
  我又扔了一颗石子:“你的胆子是越发的大了。”
  银杏仍是忍不住笑:“姑娘恕罪,奴婢只是不忍姑娘烦恼,所以说个笑话给姑娘听。”
  我也不禁笑了,拍拍手道:“我也没有什么烦恼。回去吧。”甫一转身,忽然小简匆匆忙忙从益园西门跑了过来,连呼带喘,“大人原来在这里,奴婢正要去济宁宫寻找大人呢。”
  银杏咦了一声,笑看小简喘了片刻,这才道:“简公公,好些日子不见你了,原来你还在宫里呢。”
  小简一怔,赔笑道:“姑娘这话是怎么说,奴婢不在宫里,还能去哪里?”
  我笑道:“简公公如今还在定乾宫服侍么?”
  小简笑道:“正是。陛下不嫌奴婢粗笨,把奴婢留在身边使唤。如今是奴婢和小东子轮流跟着陛下。”
  我更是好奇:“那从前和简公公一起服侍先帝的小陶呢?”
  小简神色一黯:“陛下命小陶去守先帝的陵墓了。”说罢垂下眼皮,甚是拘谨。
  小简和小陶同在先帝身边服侍,一个留了下来,另一个年纪轻轻却被高曜打发去守陵。其中分别,耐人寻味。“简公公果然深得陛下信任。”
  小简忙道:“不敢不敢,都是先帝遗泽,皇恩浩荡。大人,陛下召大人去定乾宫觐见。”
  定乾宫日华殿最南端的小厢房从前是教授皇子公主读书的夫子饮茶歇息的地方,因皇帝曾降居日华殿谅暗不出,所以被改做他的小书房了。高曜的弟妹们将改在仪元殿正对面的南斋上学。
  高曜的书房比仪元殿西偏殿的御书房窄小许多,摆了书架和书案以后,便连一张龙榻也放不下了。高曜从书案后挺起身来,展开薄而挺阔的胸膛,扬起光洁的额头,淡然含笑。一身蓝灰色缂丝团龙纹圆领袍,外罩青白素色氅衣。面容清癯消瘦,若有病色。双目却神采奕奕,如明星初升。
  行过礼,他起身走了下来,笑道:“玉机,你总算来了,朕等你许久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他称“朕”,也是第一次听见他唤我“玉机”。虽然我和高曜自幼亲密,但自从慎妃退位,我从没有听过他用这种轻松自如的口气说过话,更没听过他径直唤我的名字。世事恍然如梦,仿佛昨日才做上了皇太子,今日已经登基称帝。我一怔,不知该如何作答。
  高曜见我不应,低了头微微迟疑:“朕这样唤姐姐,姐姐不高兴了么?”
  我忙道:“微臣不敢。”
  高曜稍稍释然,扬眸一笑:“那就好。这里又没有外人,朕与玉机之间,不必如此拘束。”忽然鼻子一酸,我忙垂首以笑意掩饰。
  高曜顿时局促起来:“朕的话很好笑么?”
  我忙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觉得陛下说话的神态和口气酷似先帝,所以一时……恍惚。微臣失仪,陛下恕罪。”
  高曜眼中闪过一丝尴尬和冷漠,转身回到书案前,双手支案默然。虽然只是一瞬,那沉默却如滚雷,惊醒了多年来被死死压在心底、想也不敢想的事实。那便是高曜并不喜欢他的父皇。
  “曜哥哥自幼长于妇人之手,心性阴忍。昔日父皇废他母妃,抄检长宁宫,数度冷遇,曜哥哥都应对不失,其心性野心可见一斑。”华阳公主年纪虽小,眼光却毒。
  高曜道:“玉机很思念父皇么?”
  我心中一凛,无来由地厌恶与焦躁起来:“先帝德被苍生,覆养天下,仁圣睿哲,功业无俦,普天之下,谁不感念?岂独微臣为然?”
  高曜微笑道:“正是。正因父皇功业无俦,一统天下,所以今日群臣请上谥号为神圣道武,庙号太宗,朕已经准了。”
  我欣慰道:“的确没有比‘武’字更加贴切的谥号了。”
  高曜道:“朕也很思念父皇,可惜朕无福,竟没能亲耳聆听遗训。听说父皇驾崩前曾召见过姐姐,不知父皇有何遗言?”
  我微微一笑道:“先帝遗言,他的魂魄将在天上,永远注视着大昭的天下。望陛下‘毋念尔祖,聿修厥德’'5'‘宜尔子孙,振振兮’'6'。”
  高曜眸光一动,神色不自觉转而庄严,起身道:“父皇的遗训,朕时刻牢记在心。”又笑叹,“玉机在君前奏对,竟像另一个人。”
  从高曜即位的那一日起,谦恭与疏离便是君臣之礼高贵苍白的底色。“陛下是一国之君。微臣在君前,一贯如此,从未改变。”
  高曜笑道:“不错,细致有礼、敬慎不失为姐姐的长处。若非如此,也不能常在父皇驾前侍奉。”
  我恭敬道:“不知陛下召微臣前来有何训示?”
  高曜笑道:“本来也没什么,就是朕今日亲政,想唤你来说说话。你这般拘谨,朕有些说不出来了。”
  我忙道:“微臣罪该万死。”
  高曜瞟了我一眼:“动不动说自己罪该万死,其实又不是真的想死。朕今日在朝上已经听了无数次了。回到后宫,你也这样说,真闷煞人了。”说着摆一摆手,袖底的风拂上我的额头,还带着太子宫迩英殿隐隐的冷香。过去的味道浸透当下的时光,我这才慢慢松弛。小简在角落里低着头憋着笑,我也忍不住牵了牵唇角。
  高曜嘘了一口气:“既如此,那朕便说几件家事,也是国事。请玉机听一听。”
  我微笑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高曜道:“第一件事,朕午后要去觐见皇祖母,若空着手去,实在不像样。可饮食衣裳、金银珠宝、经典名剑什么的,祖母并不放在心上。唯有一件事,是皇祖母一直在意的,你不妨一猜。”
  我思忖片刻,语气中不免透着惊喜与期待:“莫非陛下要让昌平郡王回京来?”
  高曜笑道:“不错。只是朕还有些顾虑。幽禁昌平皇叔是父皇的旨意,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是三年也太久了,朕想三个月内便令昌平皇叔回京。玉机有什么好办法么?”
  我淡淡一笑:“这一层,陛下实在不必忧心。去年秋天时,原潭州刺史徐鲁的家奴李二井上书告昌平郡王在醴陵心怀怨望,行诅咒之事——”
  高曜显然从未听过此事,满脸讶异,忍不住打断我道:“竟有这等事?!怎么朕却不知道?父皇是如何处置的?”
  “陛下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先帝觉得此事不值一提,根本不必告知陛下,徒增陛下的烦恼。先帝杖杀了李二井,左迁徐鲁,又命施大人严密调查醴陵县一干官员。后查明所告不实,将醴陵令免官流放,并没有处置昌平郡王。”
  高曜怔了半晌,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朕当时在吏部,的确见过降徐鲁为醴陵丞、流放醴陵令的敕命,只是这两人一因交游罪官,一因赃贿,却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