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家燕子傍谁飞-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份希望似乎也日渐稀薄了。有一日,辎重小队穿过了一片丛林废墟。那里刚刚被纵火焚烧,远远的就能看到青烟袅袅,潮湿漆黑的树干散发着腐败的火焰气息。
而当奉书看到那片熏黑的林地里的东西时,肠胃一阵翻江倒海,怎么都忍不住,回身伏在一刻树桩上,没命地呕吐起来。
一面吐,还一面想:“糟了,这么娇气,可别让人看出什么蹊跷……不能吐,不能吐,忍住……”
哪里忍得住。可是也没人笑话她娇气,因为有一多半的元兵也都在作呕。这些人里,有不少曾经参加灭宋之战,还有的是宋军降卒,都是见惯了死人的。
因为林子里的那一堆东西,根本算不上死人。
而是成堆的手臂、脚掌、头颅、躯干,白皙的,黝黑的,棕黄的,血红的,堆成了一座五颜六色的肉山。无数的丛林生物在其中饕餮肆虐,那味道让所有人后悔生了鼻子。
整个小队的行程被迫中止了半个时辰。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另一位主将乌马儿的杰作。这批越兵士三天前与元军交手不敌,本来是整支军队投降的。乌马儿却发现,不少俘虏的臂膀上都有“杀鞑”的两字刺青——越南人虽然不说汉话,国内却是通用汉字的。乌马儿虽然识汉字不多,可偏偏识得这两个字,因此不幸震怒了。
奉书忽然庆幸自己不是乌马儿的手下。她宁可被拆穿身份,也不愿意奉命肢解活生生的人。
然而李恒也不一定就比乌马儿更仁慈。当奉书的运粮小队和李恒主力会合的时候,中军帐内正在庆功,庆祝李恒用兵如神,刚刚伏击了陈国峻的精锐部队,歼敌五千。
她远远看到帐内的灯光和人影,决定今晚就动手。她的小队宿在一处微微隆起的小山包上,和中军营帐隔着两三里的丛林。她的顶头上司是一个蒙古十夫长,此时在隔壁帐里睡得正香。
奉书在床铺上极慢极慢地动作,结紧了腰带,系好了皮靴,除下了腰间那枚叮当响的铁牌。接着,她无声无息地跨过一副副熟睡的躯体,像丛林中的眼镜蛇一样游出了帐子。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杀人了,可这一次却比以往都要紧张,刚走两步,心脏就没来由地乱跳,脑海中一幕幕的,全是幼时那些兵祸连天的记忆,全和李恒有关。她伸手按住胸口,摸到了怀里那支蝎子遗下的细瓷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对李恒起了杀心的那个晚上。
杀他之前,要对他说些什么吗?她心中默默酝酿着。可是这一次不同以往,李恒就算离开了自己的府第,军帐里也必定戒备森严。自己可能没什么时间长篇大论,最好能用只言片语让他明白,他为什么必须在今日死。
过去她觉得,对于李恒这样厉害的大人,蝎子那一点点剧毒的毒‘药才是唯一可以杀死他的武器。现在奉书感叹自己当初的幼稚。现在,她有一身的本事,有绣花针,有绳索,还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当年胡麻殿下的“慷慨”馈赠。镶金的手柄已经让她卸掉了,安上一支油腻的木柄,套在一段发黑的皮套子里,伪装成一把旧解手刀,以应付投军时的盘查。
帐外那一簇簇稀疏的哨兵,在奉书眼里就像丛林中的树木那样迟钝。空气中全是燃尽的篝火的焦糊味。她在腐臭的泥土上穿行了一会儿,便看到了灯火通明的中军的大帐。远远望去,有不少人和狗在走马灯般巡逻守卫。那些守兵看起来像是怯薛歹,是脱欢的私人警卫,而那些狗的身形,一个个都比奉书还要大。
脱欢酣醉的笑声透过帐篷,传到了漆黑的夜晚里:“哈哈哈,李将军,今天咱们东西两路军胜利会师,全是你的功劳!明天……明天升龙城也定然是手到擒来……到时候,升龙皇宫里的漂亮蛮子女人,我让你先挑,怎么样?哈哈……”
说的是蒙古话,声音有些耳熟。奉书这才想起来,十四岁那年夏天,她曾在那场草原大宴里见过这位九皇子。是了,那时他也是喝醉了酒,浑身的力气无处发泄,非要进场摔跤,还当着真金太子的面,说了不少口无遮拦的话。那时候奉书虽然见识不多,可也隐隐约约地觉得,脱欢可能是一名优秀的武将,但若论涵养,论城府,可比真金差得远了。
奉书心中暗暗冷笑了一下,“几年过去了,九皇子的酒品还是没什么长进,一喝醉就开始说浑话。升龙还好好的在陈氏手里,倒开始惦记人家的女人了。”
帐内的李恒似乎也颇有同感,只听他开口,声音比脱欢冷静得多:“李恒的一点微末功劳,怎敢在镇南王面前夸耀?明日升龙围城,应当又是一场硬仗,还请镇南王早些休息吧。等打下升龙,在敌人的宫殿里宴饮他们的美酒,不比当下要痛快得多?”
脱欢大笑道:“他们的美酒?我可不信这些蛮子能酿出什么美酒!”咕嘟喝了一口酒,又道:“李恒,你真是被宋人打怕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瞻前顾后?不过是一群丛林里的野蛮人,据城而守,能有什么能耐?”
李恒道:“那兴道王陈国峻深得民心,晓畅军事,这次虽然折损了不少兵力,但绝不会偃旗息鼓,咱们决不能小看了他。”
脱欢笑道:“兴道王?他恐怕还不知道,他的亲弟弟,那个什么昭国王陈益稷,昨天刚刚来到我的营里解甲投降,此刻已经在去大都的路上了!我倒很想看看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的脸色!”
李恒立刻指出:“陈益稷是个草包,比陈国峻万不及一。好罢,就算陈国峻此刻众叛亲离,据唆都报,南方还有陈国瓒的生力军……”
脱欢嘻嘻笑道:“那是个还在吃奶的小马驹儿,你也真把他当回事?”
奉书在江湖上历练了几年,人情世故都懂了不少,听到李恒与脱欢的这番对话,心中立刻雪亮:“李恒虽然是脱欢的下属,可和他说话却毫不客气,好像在教训小学生一样。是了,忽必烈也知道他这个儿子的才干不足以胜任主帅,因此派老练的李恒来辅佐监督,名为副手,实际上就是诸葛亮,来帮助幼主建功的。脱欢呢,他肯定不喜欢李恒在他身边指手画脚,可是又没办法。”
李恒被脱欢连声反驳,静了一会儿,似乎是压下了与对方辩论的冲动,接着道:“还有,赵忠的军队神出鬼没,前些日子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暗亏。明日升龙围城,赵忠不可能不有所动作,可咱们连他的大本营在何处都不知道。”
那个“赵忠”似乎是个颇为厉害的角色。脱欢听李恒提到他的名字,这才沉下语气,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道:“赵忠……要是能捉到这个人,我定要把他五马分尸,嘿嘿……不过,李将军,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你过来,我让你看一样东西……”
帐内的影子移动了起来。李恒的身影移到了窗前,接着立刻轻轻“呀”了一声,叫道:“火炮!皇上派人把火炮运来了!”
脱欢笑道:“哈哈,你看见了?咱们的炮连襄阳都打下来了,何况区区一个升龙?况且这炮经由南朝汉人改进,比灭宋的时候又威力了许多。你就乖乖在这里喝酒罢。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炮太过厉害,打坏了皇宫里的金珠宝贝,哈哈哈!”
奉书心中一凛:“火炮?他们有火炮?嘿,越南人可要自求多福了。”
李恒站起身来,道:“那么末将还是出去检查一下大炮火药,免得明日有什么疏漏的好。李恒告退。”
脱欢笑道:“好,好,你走你的,明日别睡懒觉!”说话声中,觥筹交错,又和一些低阶武将推杯换盏起来。
奉书看到帐内阴影变换,随即一人掀帘而出,后面跟着三四个随从。
她心中暗暗叫好:“你若呆在脱欢帐里,有他的怯薛歹守护,我还不能把你怎样。眼下你自己出了保护圈,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握紧匕首,悄然跟上。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介绍了一些关键的背景信息和人物。越南古称安南、交趾,但行本文行文中为了照顾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还是将它称为“越南”。
蒙古攻越这段历史背景是完全按照史实来的。当然写史的人并不知道军队里曾经混进去过一个女孩子。这件事只有本文读者知道~~
注意李恒提到的“兴道王陈国峻”,他一直在文文的配角栏里待着哟。这是个传奇人物,基本上相当于越南的诸葛亮,以后我会专门给他写一篇番外。
还有越南方面的游击队长赵忠,嗯嗯,也会出场。
总之,祝大家在越南副本里玩耍愉快。热血和狗血都会有的。
第179章 0142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
只听得李恒不断小声和身边的副将交待着第二天攻城的各种细节,一面让人带路,去检查刚刚运到的火炮。其时火器珍贵,这批火炮由一整个千人队护送保养。奉书看到远处那些错综的人影,便不敢靠近,只看到月光下一排排黑漆漆的钢铁巨兽微微发亮。
为了安全起见,火炮和火药分开存放。李恒查看了火炮,又去检查火药库。忽然一片乌云把月亮遮住了,周围立时黑暗起来。李恒的副将连忙掏出火折,想要燃一支火把。
李恒却立刻制止了,低声斥道:“找死吗?”
奉书心中一动,知道此时若有半点火星子溅到了火药库里,不光李恒,连带着他的副将,他们周围的几十顶军帐,也许还有自己,都会在瞬间化为灰烬。她打了个寒颤,决定继续耐心等下去。
终于,李恒疲惫着声音,命令回到军帐休息。从火药库到李恒的军帐,要经过一片松软的沼泽。元军在沼泽上用粗大的树木搭了一座浮桥。
那座浮桥孤零零地架在泥里,两侧没有守卫。
奉书埋伏在沼泽边缘,鼻子里吸着浓重的泥土气息。一名副将先行开路,试了试浮桥的虚实。在漆黑的夜幕里,他的身影不是太明显。但奉书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她悄无声息地递出一截树枝,在那人腿脚跟前一封一绊。那人惊叫一声,失去平衡,跌进了沼泽里,吃了一大口泥,便叫不出声来了。
后面的几人齐声道:“巴而思,你怎么了?”
李恒命令另外两个副将去查看。
奉书将树枝静静插‘进沼泽里,握紧匕首,一个跨步绕到了李恒身后。她用全身感知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在心中默默念着手法和口诀,计算着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在这一瞬间,他身边没有任何人护卫。也许他会在最后一刻察觉有人偷袭,也许他会试图躲闪。但他已经五十岁了,论敏捷,奉书知道他及不上自己。她慢慢地蓄力,盘算着李恒倒下之后,自己的脱身路线。
黑暗中,她慢慢扬起了手臂。
与此同时,浮桥上的一名副将发出一声凄惨嚎叫,翻滚着倒了下去。
奉书大骇,持刀的手臂尚在空中,便看到李恒霍的转过身来,喝道:“什么人?”
黑暗中,只有几声“嗖嗖”的异响作为回答。奉书立刻听了出来,那是羽箭破空的声音。放箭的人离营帐距离颇远,有些箭只是远远地落在了泥沼里。有些却力道极大,直钉入左近的小帐子里。一队亲兵闻声而来,将李恒团团护在中央。
李恒不愧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刷的一声拔出佩刀,叫道:“有人偷袭!全体戒备!”紧接着大声发号施令,命令两个千人队一前一后,保护脱欢的大帐,又调度各方军队,何人掩护,何人出击,何人侦查,何人放箭,顷刻间便分派好了。号令立刻通达全营,空气一下子嘈杂了起来,夜幕中泛起刀枪的冷光,战马嘶鸣,呐喊阵阵,脚步声混着泥浆,不多时便在营地周围集结了重重防线。
奉书的战场经验毕竟不足,等她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已经有一个千人队如疾风般向李恒围拢过来。她知道动手的时机已经一去不返,咬咬牙,收回匕首,一缩头,混入前来救援的千人队里,踩着烂泥,随着人丛便跑。
一名副将大腿上挂彩,踉跄着跑来,扑通一声跌在离李恒三丈之处,大声道:“赵忠……赵忠的游击队,从……从红河来了!”
李恒紧抿双唇,随即微微冷笑,道:“以卵击石,找死!”
元军的箭雨像黄蜂般射向了红河岸边的树林。那里的呐喊声渐渐弱了下去,然后便是短兵相接的刀剑之声。脱欢全身披挂,在无数亲随的护卫下从帐子里跨了出来,令人备马,马刀指着红河,喷着酒气命令道:“给我追,一个活口都别留下!”
奉书自然不会听从他的命令,混在一队步卒当中,觑准了个机会,一个箭步蹿到一棵大树后面,躲了起来。从此前听得的情报来看,赵忠的游击队规模不大,只擅长于出其不意的骚扰,此次也决计不会对脱欢的大营造成什么致命的威胁。奉书在阴影和泥沼里潜行,悄悄朝河岸反方向一步步挪开去,打算静静等待战斗结束。
可是她随即发现,泥沼对岸的丛林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排伶俐的黑影,像猿猴一样快速朝自己的方向蹿了过来。那里的元军守卫薄弱,而那些黑影全都身手不凡,几个回合下来,元军的哨兵便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鲜血流泻一地。
声东击西!奉书又惊又骇,正想寻觅一个藏身之处,一队黑影已经扑到了她的身前,却对她不加理会,而是径直朝营地深处快速行进。在那擦身而过的一刹那,奉书注意到,这些人身上全是越军的服色,而他们的所过之处,留下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油脂。
身后的丛林里,藏着刚刚从中原运来的精钢大炮,以及成堆的火药。
大炮的到来是军事机密,连大多数元兵都不曾得知。而奉书恰好听到了脱欢和李恒的一番对话,立刻明白了这些越兵的意图。
奉书全身如堕冰窖。要是火药被点燃,那么整个营地里的元军,包括她自己,定然全都会尸骨无存。这些身手矫捷的越兵也许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是她还没有。
她想也不想,拼尽全身力量,用汉话和蒙古话交替吼道:“有人要去炸火药库!快截住!”
伴随着她的喊声,是几枝浸了火的利箭,从黑暗里呼啸而来。地上已经被洒满了一路的油脂,火箭落地,火苗“轰”的一下就蹿了起来,像一条蛇一样,飞快地向丛林深处的火药库游了过去。火光照亮了周围的树木和栈道,几条毒蛇从泥土里蹿了出来,四散逃离。
奉书觉得自己从没有离死这么近过。浓烟冲进鼻孔,呛得她咳嗽起来。她一面哑着嗓子大叫,一面撒腿飞奔,扑倒了跑在后面的一名越兵,一拳击在那人太阳穴上。那人软软地晕倒了,正跌在火舌行进的路线上。火苗暂时被他的身体截住了,可那人全身也随即着了火,立刻就又痛醒了,发出一声不像人声的惨叫。
奉书紧紧咬着嘴唇,转过头,不去看那人挣扎的样子。第一课,狠心。
已经有两小队元兵闻声而来,看到了地上的油脂,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呼小叫地喧闹起来。但李恒和其他副将还在红河岸边指挥战斗,众元兵又不明情势,一时间如同没头苍蝇,扬起了刀,却都不知该怎么办。
奉书见前方的黑暗里又窜出火光,急得大叫:“快去料理那边的弓箭手!”随手拉过一个和自己睡一个军帐的蒙古小兵,吼道:“地上有油,快去搬土搬石头,别让火头烧到林子里去!”
身边不远处,元兵和越兵已经乒乒乓乓地交起了手。奉书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他们炸火药库!”眼见一个越兵举着火把冲出了元兵的包围圈,立刻猱身而上,几个回合,将那人掼入了旁边的沼泽里。
泥沼还没淹没那人的头顶,李恒就赶来了。有他指挥,局势便慢慢逆转过来。元兵从不知所措变成了有条不紊,然后慢慢集中起来,向丛林中碾压。等到所有越兵要么逃走,要么战死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一队元兵在清理战场。越兵留下的死尸并不多,但引燃的火头却不少,营地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灰烬。有些元兵用身体阻挡火势,此刻已经是焦黑的一团,距离那存放火药的空地只有数箭之地。脱欢从红河岸边的战场上回来,看到这边的状况,脸色一下子白了,抓紧自己的马刀,手发抖。
而奉书满头满脸都是泥水血水,身上的袄子被火烧出一个个小洞,听到收兵的号角声,便立刻瘫在原处,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灰烬和鲜血。一个十夫长前来询问她的状况,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但就算她不说,她昨晚的所作所为也慢慢的在营里传开了。毕竟,是她首先发现越兵纵火并加以阻止的。若是火药库真的让越兵偷袭点燃,整个营地的后果不堪设想。
奉书还没歇过劲来,便有亲兵来传话,说她昨晚立了大功,令她去中军帐中拜谒受赏。
她吓了一跳,张口结舌,还没想好如何应答,身边的十夫长倒笑了:“好小子,平日里蔫不出溜的,倒看不出来有这等好手段!快去洗一把,换上我的衣服,要见元帅啦,可别脏兮兮的!”
事已至此,除了硬着头皮去领赏,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奉书决定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去,尽可能地遮掩自己本来的相貌。
迈进帐子的一刻,她的心跳得简直快要失控了。她看到帐中已经侍立着好几个不同军阶的元兵,都是昨晚立了功劳的。一个脱欢的亲随在一句句地宣布对他们的赏赐。
奉书茫然接过一杯酒,心中止不住的恍惚,又觉得是莫大的讽刺。自己居然在帮李恒打仗卖命……
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双沾着泥的马靴。李恒的声音淡淡的,近在咫尺。
“怎么,这就是那个及时示警的小兵?他归谁管?这么利落的身手,怎么一直委屈在粮草队里?塔塔儿台的眼睛是瞎的吗?”
塔塔儿台便是奉书的顶头上司。奉书低着头,一声不吭,竭力压下心里那蠢蠢欲动的杀念。她进入中军帐前,是除下了身上所有武器的。而李恒,他的身前身后护卫着十几个亲兵和怯薛歹。第二课,耐心。
肩膀忽然被重重地拍了一下。李恒说:“勇敢的年轻人,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奉书不敢违拗,依言抬起了头。她倒不是太担心被识破身份。此刻自己脸上糊满了泥浆尘土,就连二叔也不一定认得出来。
只是她刚抬起头,心里就刷的凉了,心中知道自己实在是蠢到了家。李恒方才随口说出的那句命令,是用蒙古话说出来的。而以她的身份——一个汉军军籍的平民——怎么会懂得蒙古话?
李恒眯起眼睛,探寻的目光在她身上扫视了一圈,轻声问:“他们说你昨晚一直在喊蒙古话,果然不假……哪儿学的?”
奉书全身抑制不住的发抖,深深呼吸了几口,语焉不详地小声说:“小人的姐姐,嫁给了蒙古人。”
李恒皱了皱眉,却不再寻根究底,转而说:“以后别在粮草队了,做我的前锋步卒吧。”
他的浅色眼睛像一碗端平的水,里面看不出怀疑,也看不出信任。奉书心跳飞快,调整一下僵硬的面孔,竭力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后背已经被汗湿透了。
一个亲随宣布了对她的赏赐。她得到了“勇士”的称号,二十贯钱,一匹骏马,还有十个越南奴隶——当然是要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兑现的。奉书和其他几个元兵一起躬身道谢。随后,她身边的那几个汉子端起酒杯,七嘴八舌地笑道:“谢镇南王!谢李将军!”
奉书看着眼前的美酒,却犹豫了。自己父丧未满,贴身还穿着素衣,怎么能饮酒?
身边几个受赏的元兵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其中一个还向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快喝。
只剩她一个人没有喝酒了。奉书感到李恒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拂出一颗冷汗。
奉书咬咬牙,一横心,将整杯酒倾在了地上。全帐子的人齐齐向她投来诧异的目光。李恒眉毛一挑。
她淡淡道:“小人有个亲如兄弟的战友,昨夜牺牲了,这杯酒祭他。”
昨夜牺牲的元兵少说也有几百,死无对证。
远处的脱欢听到她这句话,首先大声叫好,将自己手里的酒也泼在了地下,喊道:“是该这样!”
李恒将她看了好一阵,点了点头,说:“难得你还是个重义之人。”
不知怎的,奉书总觉得他的语气有些不置可否。她不敢再有逾矩之举,轻轻低下头。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5000+,会出重要人物……放心不会一直打仗哒= ̄ω ̄=
第180章0142
·胡人归来血洗箭,白马将军若雷电·
攻打升龙城进行得出奇地顺利。城内的陈氏皇族大约已经得到了游击队偷袭不利的消息,为了避免被大炮轰成齑粉,早早便带着嫔妃百官撤到了后方的丛林,随后入海逃遁。留在城里的,不过是数万恐慌的百姓。这些人中,年纪稍大些的,大多经历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