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倒也是,其实后来李家大院也真的狂出名了,被印到了大兴县旅游推介的年历上,到处广为散发,而且还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怪不得看上去那么气派,居然连材料也是京城里运来的。”
  赵菲真心实意地赞叹了一下,古代的水陆交通都不方便,这幢建筑所有的材料都从千里之外的京城运来,足可见李家当年财力之雄厚。这么说来,那扇紫檀屏风,在李家当时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件寻常的炫富摆件吧?
  “呵呵,你不知道啊,这李家大院,还流传着一个宝藏的传说。要不要我说给你听听啊?”
  村长显然还真把这当成一个故事,所以逗逗赵菲。
  “好啊,快说吧村长,别钓我的胃口了。”
  “当年李家祖上善做生意,广开财富,聚积了大笔的财富,但是人太有钱了,难免被别人掂记上了。
  京城里当官的大老爷自从表露出那种苗头之后,李家的祖上着了慌,他们虽然有钱,但只是做生意的。古代做生意的地位并不高,叫做下九流的,所以如果当官的真的硬要抢夺他们的财产,他们也没有办法来避免这场灾祸。
  所以他们为了避免财产最终全部被当官的吞并,他们就收拾了最值钱的东西,偷偷运回故里。
  我们村里人的祖上一代一代流传说:李家的财富运进村子时,是大半夜,所有的马匹马蹄上都包上了布,走进村里一点声息也没有,然后,也不知道怎么的,一夜之间,这些马第二天就全部消失在村子里了,好象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而李家的财产,应该都藏在李家大院里了。但是后来李家的后人落魄了,他们也曾经多次在大院里寻找那笔应该是惊天的财富,把李家大院的角角落落,甚至还挖了地,不过都没有找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找着。”
  真没有想到,这个平静的小山村里,居然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惊天财富的故事。
  想起这个年代卖了快九万元的紫檀屏风,赵菲忽然觉得,村长讲的这个故事或许并不是虚构的。
  那扇紫檀屏风,如果是完整的构件的话,价值更高。据说收买这架屏风的是一个经营传统家俱店的大老板,他买下那扇紫檀屏风后,采用高超的修旧如旧的手法,把紫檀屏风恢复,并作为镇店之宝,并不出售。
  或许,这扇紫檀屏风,还真是李家大院里最不值钱的物件。
  赵菲透过夜色,向远远的在夜色里晃幢着露出檐角的李家大院,投以一个景仰的眼神。
  当年那批运着李家巨额财富的马匹进村的时候,一定也和今晚一样月朗星稀吧?
  只可惜,星月依旧在,只是容颜改。
  “村长,你讲的这个故事太吸引人了。李家大院里是不是有什么机关?要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大笔的财富会一夜间消失无踪呢?”
  “是啊,这就是一个谜团,至今没有人解得开。或许,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去解开吧!”
  村长笑笑,他从小到大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至今已经没有了第一次听到的震撼,听久了,自已都觉得变成了一个笑话。
  “村长,那李家大院的后人并不是都住在里面吧?经过这么多代,后人也挺多的,应该都分散居住了吧?”
  赵菲心想,能把紫檀屏风当成牛圈垫圈物的,也只有能接触到李家大院的李氏后人了,也许可以从中缩小寻找的范围,明天先找李氏后人的牛圈。
  “当然了,现在李氏的后人有上百人,不过大部分都还留在村子里,只是没有住在李家大院里了。虽然外观建筑宏伟,但毕竟年代久了,里面有一些设计不符合现在的用途,大家若是盖了新房,就到外面住了。”
  村长听了,随口介绍着,还伸手指了下隔壁,道:
  “我这个邻居铁柱也是李家大院的后人,若算起来,他还是嫡系的呢。不过这么多年了,先祖没落之后,他们李家就不爱提这段历史。”
  赵菲心想难怪刚才收古董的问,铁柱说自已祖上都没出过能人,原来是刻意不提,赵菲问村长道:
  “铁柱家有养牛吗?”
  “有啊,他的牛圈就在这屋后头,哦,我们下午忘了查他那个圈,越是近的倒是越疏漏了。明天记得一早起来查一下。”
  赵菲忽然有一种直觉,觉得那紫檀屏风,似乎应该就在铁柱家的牛圈里。
  正是因为收古董的借住在铁柱家里,才会无意中看到铁柱家的牛圈,才会买走那紫檀屏风,惟有这种解释,整个过程才能串得起来。
  想到那紫檀屏风或许就在离自已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赵菲的心不禁一阵“碰碰”乱跳。
  她对村长道:
  “我方才听到铁柱家里进了一个陌生人,好象是走村串户做生意的。其实五号病的传染性挺强的,象他那种走村串户的,万一在咱们村把病毒带到别村去,很快整个镇子的牛就会被传染到。
  我建议村长最好从明天起,派一个人把守村口,不要让外人随便进入,免得把病毒带出村。不然,万一五号病传播开来,上坂村作为源头村,肯定会被上级点名批评的。”
  也亏得村长老实,才没有指责赵菲小小年纪,在这里随便指点江山,相反,由于下午赵菲帮着消毒牛圈,工作做得很认真负责,又是夏医生带来的人,所以村长还是把赵菲的话听了进去,他说:
  “还好你提醒了,我还把这事忘了,明天就叫两个小伙子去村口值守,不让外人随便出入。”
  “如果有外人进村了,最好让他们及早离去,免得呆久了,接触到病毒也不好。”
  赵菲的话里话外,把五号病的病毒说得挺神秘的,再加这种病还起了个怪怪的代号,什么五号病,本来就让村长挺担心的,听赵菲的建议头头是道,条条都是为了村里好,也就频频点头称是。
  赵菲见村长把自已的话都听进去,一时也没有其它好交待的了,便辞别村长,回屋休息了。
  夏至晚上果然没有回来,赵菲一个人睡一张床挺舒服的,加上今天走路确实累了,这一夜她居然睡得很香。
  第二天是被村里公鸡打鸣的声音吵醒的,村里也不知道养了多少公鸡,自从一只叫后,全村的公鸡都一只跟着一只叫了起来,前扑后继地做着接力赛似地比拼嗓子,直至把全村人都从睡梦中叫醒才罢休。
  赵菲看着村长慢吞吞地洗漱,真恨不得拉着他赶紧替他洗好,因为她可是急着吃饭便去察看李铁柱家的牛圈。
  不过,最好选在那个收古董的人离开后,不然,牛圈那一有动静,这种收古董的最爱到处看热闹了,没准弄巧成拙,看出什么端睨来。
  赵菲于是只好按下性子,自已也洗漱完毕,吃了早饭后,才打了一盆稀饭,带上村长老婆炒的咸豆、炒鸡蛋、摊的甜面饼,收拾了放在菜篮里,给夏至提去。
  到了牛圈外,赵菲一喊,夏至就出来了。
  一晚上没睡,夏至脸上虚肿,眼圈都黑了,走路都打晃,看得赵菲十分心疼:
  “夏至姐,病牛怎么样了?”
  “很好,渡过危险期了,这样下来,它们的传染性就会慢慢减弱,五天后就能痊愈了。”
  夏至虽然很累,但脸上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付出总有回报,她的努力,让群众的耕牛保住了。
  赵菲能理解夏至高兴的心情,因为现在的耕牛对群众来说,是相当于后世轿车一样的贵重的大件,耕牛如果死了,甚至有可能让一个家的经济掉下一个水平,能救活一头耕牛,就等于扶持了一个家庭。
  “太好了,夏至姐,看你累的,什么时候能回去休息?”
  “再过一个小时吧,如果体温不升上去,就可以放心睡觉了。”
  夏至看了看手表,答道。
  “那快吃饭吧,我继续回去帮村里的牛圈消毒,还没全好呢!”
  赵菲道。

☆、239。第239章 累晕了

  由于夏至担心传染,并没有让赵菲进入牛圈,所以赵菲把饭带给夏至,让她在户外吃了之后,便收拾碗筷回到村长家里。
  村长这时候好不容易吃好了早饭,正在等赵菲了。
  “李铁柱,你的牛圈要清理消毒一下,有空的话你来听听这位小医生怎么说。”
  村长见赵菲这一天一夜忙前忙后,给夏至打下手帮了不下忙,心里已经不再视她为小孩子了,而是直接把她升格为小医生了。
  隔着院墙,村长就大喊开了。
  赵菲不由地一阵哑然,自已一脑门子心思想把这事做得低调点,村长可好,这就咋唬开了。
  “行啊,我早上正好有空。现在就去!”
  李铁柱也隔着墙呼应道,不一会儿,他后脚跟着就出现在他家的牛圈里,看着赵菲一头扎进牛圈,仔仔细细地四下查探,李铁柱不禁道:
  “村长,你说的就是这个小医生?夏医生带来的?没想到夏医生自已干活认真,带来的助手干活也不输她。”
  嗨,赵菲那是在找宝贝呢!
  “李铁柱,你们这是怎么了?到处在做消毒工作?”
  真是怕什么偏就遇上什么,赵菲心中一沉,这声音不正是那收古董的。
  “云鹏,我们村出有牛现了五号病,听说这病传染性极大,所以现在镇里的兽医要求我们要对牛圈进行消毒呢。
  不过,这事你别乱说啊,不然我们村的猪肉该没人买了。”
  “知道啦,这事怎么会乱说呢,以后我还要经常来你们村,借宿在你这呢!”
  叫云鹏的古董商大嗓门在李铁柱的牛圈外响起,看来一晚上之后就和李铁柱这个临时房东混熟了。
  赵菲有点着急了,看他的说法,以后还要常来上坂村,肯定是看中了这里李氏祖先的那段历史,想要从这里捡捡漏。得快点确定紫檀屏风的方位和地点,不然就没自已的份了。
  赵菲加紧了在李铁柱牛棚里的寻找,李铁柱家是一头和别人合养的水牛,看到赵菲进来,很温顺地甩了下尾巴,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赵菲,还冲她“哞哞”叫了一声,十分友好。
  赵菲四下搜索无果,大着胆子把卧着吃草的老牛赶了起来,看到老牛身下垫了块旧的看不清楚颜色的木头,赵菲不禁道:
  “难道是在这里?”
  “小姑娘,你说什么呀?什么在这里?”
  李铁柱看赵菲在里面倒腾了半天,心想莫不是自家的牛有问题,一时按捺不住,便往里走进来察看。
  “哟,牛圈要怎么消毒啊?我还没见过呢!让我瞧瞧!”
  说这话的是古董商云鹏,他边说边跟在李铁柱后面就进来了。
  赵菲心想,坏了坏了,云鹏肯定会发现这里的不对。她正想赶着牛让水牛蹲下来,可谁知道这头看似温顺的水牛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突然掉了链子,任凭赵菲怎么吆喝也不肯蹲下来。
  李铁柱笑咪咪地走到牛跟前,伸出大手抚摸了下自家水牛的脑袋,见水牛精神十足,嘴里不断地嚼着草,心情大好,道:
  “小姑娘,我家的牛圈要怎么消毒啊?”
  赵菲一见后面的云鹏也跟了进来,赶紧上前正想当在李铁柱的跟前,想着要挡住云鹏的视线,谁想到云鹏是什么人,眼可尖了,一看到地上原来水牛躺着的木头,眼睛忽然一亮:
  “哟,铁柱,你这几家木头上面怎么有花纹啊?我看看。”
  赵菲心里一凉,得了,担心了一夜,还是让云鹏发现了。看来,这笔意外的横财注定不属于自已。
  听到云鹏这么一问,李铁柱却不以为意地道:
  “这是我老娘生前睡的旧眠床,她过世以后,也没人睡这种古床了,放着都长虫眼了,后来就拆了扔在这里。”
  “哦,能让我看看吗?”
  云鹏大感兴趣,李铁柱老娘的古眠床?最少也有七八十年历史了吧?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他以前下乡收过一户农家清代黄花梨木的古眠床,可是小发了一笔。
  “行,你爱看就看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是我娘的嫁妆,她家比这里更山,穷得叮当响。”
  李铁柱知道云鹏是做什么的,但也不介意让他看看这破木头,如果能引起云鹏的注意,卖个十块八块的,也是不错的事情。
  古眠床?不是屏风吗?赵菲心里起了一丝疑云。
  云鹏在李铁柱的搭手之下,很费劲地把那一扇沾了牛粪的破木板拉到外面阳光下,又找李铁柱拿了两桶水冲洗干净。
  在阳光的照射下,古眠床的边堵板露出原来被漆过画的底色,云鹏认真看后,评价道:
  “漆用的倒是上好的大漆,就是木板的材质不好,用的是普通的杉木。可惜了,如果有个百年左右的历史,也能卖个20多块钱。”
  说完,云鹏拍了拍翻木头弄脏的手,让李铁柱把木板拉回原位。
  “哟,不值钱啊?”
  李铁柱有点失望,不过一想这木板原来就是放在牛圈里给牛当床用的,能值钱才怪,也就不复小小的失落了。
  “哈哈,如果值钱我就带走了。好啦,我在村里面走走,中午还到你家挂膳啊!”
  云鹏虽然也失望,不过对他们这种乡村收古董的人来说,没有失望哪来的惊喜呢?
  这种事情经历多了,神经也就变粗了。
  倒是赵菲,轻轻舒了一口气。
  既然紫檀屏风不是在李铁柱家的牛圈里,那又会是在谁的牛圈里呢?
  指点完李铁柱如何给牛圈消毒,赵菲便和村长继续走完村里剩下的昨晚上没走完的牛圈。
  但是让赵菲失望的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紫檀屏风。
  赵菲走完最后一家的牛圈,问过村长,确定没有余漏之后,只好鸣金收兵,惟一的收获得收获了村长一番真心实意的感谢。
  好吧,就算自已的记忆没有出现偏差,或许这个关于紫檀屏风的传说终究只是传说。
  这个故事里,融合了太多人们感兴趣的元素:不被重视的古董,慧眼识珠,巧妙买到并发掘出古董的价值,一朝暴富……
  每一个讲这个故事的人,或许都会在其中融入自已的看法和向往,慢慢地,随着这个故事流传得越来越广,就渐渐失去了这个故事原来的真正样子。
  如果这个故事回到事件的最初,或许当事人都认不出来这是自已身上发生的故事了。
  赵菲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或许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这期间,赵菲在村里走动时,还遇到了云鹏一次,他还真有耐心,坐在树荫下,和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
  不过,赵菲知道,云鹏肯定是想从这些老人的嘴里,挖出一些关于上坂村的相关历史故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故事去淘筛自已想要的“金子”。
  看到赵菲和村长,他还笑嘻嘻地和他们打了招呼,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应该收获不小。
  要说云鹏这种人也算是农村里的人尖了,靠的是自学的赚钱的敏锐触角,硬是能和历史系的大学教授们手里抢一碗饭吃。
  赵菲见整村的牛圈也消毒得差不多了,就打道回府,去村头那看看夏至把那两头染重病的牛处理得怎么样了。
  如果按着前一世的做法,一旦牛染上了这种传染性极强的五号病,不管能不能救的,一定会被扑灭了深埋处理。但是现在牛是农民们最重要的财产大件,好好的一头的牛被扑杀了,他们的生活至少短暂地也会陷入困顿中。
  身为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国家干部,专业的兽医,夏至见不得让村民财产受重大损失的事。因此全身心、不眠不休地扑在了救治病牛的工作上。
  赵菲心想,如果病牛的危机解除,那她便劝夏至好好休息一下。
  走到村头牛圈,就听到村民们高兴地议论纷纷:
  “太好了,能够喝稀粥了。昨天还一点也不肯吃呢!”
  “是啊,刚才还冲着我哞哞叫了,精神了,这下肯定能救回来了。”
  见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赵菲便知道,两头病牛的情况好转了。
  “夏至姐,你快回去歇歇吧,我来帮你看着牛,有什么变化就赶紧通知你。”
  看到一脸憔悴的夏至,赵菲也顾不上这个牛圈伟染性极强的情况,再加上这一天多她各家的牛圈都钻过了,也不在乎这一次,于是便进入牛圈,对夏至道。
  “没事,我还得盯着会,如果再过一个小时没有发烧,就是正常了。小心养着,过两天就能痊愈了。”
  夏至还在坚持,不过就在她站起身时,忽然身子一个打晃,人就软了下去。
  “夏至姐!”
  “夏医生,你怎么了!”
  一阵阵惊呼传来,赵菲还好正蹲在夏至身边,见她情况不对,赶紧把她扶住,才没让她摔倒在地上。
  赵菲一看夏至脸色苍白,再一摸额头滚烫,竟然是不眠不休地工作累晕了,她对着村民们喊道:
  “大家让开点,给通点风!”
  村民们“忽啦啦”地就退开了,让出了一大片空间给赵菲和夏至。
  赵菲用大拇指用力按压夏至人中,随着人中的压入,夏至“啊”地微叫一声惊醒了,迷糊地看了下四周,就看到大家都在关心地看着她。
  “我晕倒了吗?”一抬头看到数十张脸凌空居高临下看着自已,夏至也能猜出是什么情况,她不好意思地道,“没事,只是太累了。”

☆、240。第240章 清理污染源危机

  “夏医生,你都一晚上没睡觉了,饭也没正经吃,能不累吧?快去休息吧,这两头牛有我们看着呢!”
  “夏姑娘,你这孩子太实在了,我还没见过一个镇干部象你一样这么做事的,不要命了你!”
  ……
  村民们十分感动,他们一天一夜,看到夏至勤恳地工作,最后还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如果没有触动他们心灵的话,他们也不是人了。大家纷纷劝夏至去休息。
  赵菲硬把夏至扶回村长女儿的屋里,夏至实在撑不住了,她吐了两片退烧药,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赵菲看她睡了,便赶紧到村头的牛圈里去,实践自已说的话,帮夏至看着那两头牛,不然夏至一醒过来肯定不安心。
  两头牛已经能看出安然渡过危险期,赵菲进到牛棚里时,见这里的环境收拾得还挺利索的,除了牛本身轻微的膻味外,也没有什么特别难闻的味道。
  长期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对这种味道根本不会觉得恶心,相反,还有一种淡淡熟悉的感觉。
  赵菲摸摸两头水牛的脑袋,安抚着它们。
  其中一头牛许是卧久了吧,竟然慢慢地从卧着的地上直起身子来,还冲着赵菲“哞”地长长叫了一声,好象在感谢她们为了救治自已的辛劳。
  咦,这是……
  赵菲刚想再拍拍这头懂事的水牛的脑袋,忽然看到就在水牛刚站起来的身下,有一块上面有花纹的木板。
  赵菲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拂开这块木板上面的积灰和稻草屑,天啊,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紫檀屏风!
  那精美的花纹、还有紫檀木特有的富贵大气的材质,就算是它沦为老牛的卧具,只要一拨开它上面的历史的灰尘,便煜煜生辉放出光华来。
  赵菲又惊又喜,老牛却对着它又“哞”地叫了一声,并退后了两步,离开了这扇紫檀屏风。
  这颇通人性的作法,不禁让赵菲想起了民间传说中种种关于牛的报恩的传说来。就连牛郎和织女能够见面,那也是老牛的功劳不是?
  赵菲再看看另一头水牛,这时,这头水牛好象被另一头水牛所牵引着,也行动起来,从地上由卧改为站,在牛圈里走了两步,它的身下也现出了一块硕大的木板……
  原来,自已一直苦苦寻找的东西就在身边。
  “哎呀,两头牛都能站了,好了,没事了!”
  牛圈外,传来村民们惊喜的欢叫声。
  “老乡们,牛现在进入康复期,大家都放心吧,不要再围观了。大家回去忙吧,这里由我来看着。”
  赵菲这一劝,村民们也感觉到放心之余,地里的活是该开工了,大家笑嘻嘻地道过谢后,就一哄而散。
  把村民劝走,牛圈一时就只留下了赵菲一个人。
  赵菲四下里瞅瞅,见牛圈的角落里放着几大垛干的稻草,她便把那几块堆在地上,一直被水牛卧在身下的紫檀屏风抽出来,一块一块地往角落里堆,然后将干稻草盖在紫檀屏风上面,但仍弄出不经意的样子,就算有人发现了,也只会以为这些破木头是随便堆在这里的。
  弄完这一切,赵菲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她正往最后一块紫檀木上晒稻草的时候,就听到牛圈外有人走进来的声音。赵菲动作一顿,赶紧转身,将手里的稻草拿着,往两头正站在身边的老牛嘴里递过去,让人感觉就象她在拿草喂牛似的。
  “哟,小姑娘,你还挺勤快的,不给牛圈消毒,改来喂牛啦?”
  声音是那个收古董的云鹏,他估计也是有点好奇,看到赵菲在牛圈里忙乎,反正无所事事,就进来看了。
  “你别进来啊,这里是疫区,这两头牛就是得五号病的,万一被传染了,手上脚上长水泡,又痒又难受,还会烂掉,你离远点,小心被传染了。”
  一听这两头牛是得五号病的,云鹏吓了一跳,赶紧退了出去,嘴里还道:
  “只是靠近也会传染吧?”
  “这是种病毒,接触就会传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