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老师,我们家阿菲学习成绩是好,只是考高中不太划算啊。你想想,高中三年,要在学校住宿,那得多花多少钱?而且,如果最后考不上大学,我这三年钱不就白花了?
  考中专多好,以阿菲的成绩,现在应该能考得上吧?那你说,中专念个三、四年的,出来国家就包分配,那可是正式的干部啊!马上就能领工资了。
  你别和我说大学出来工资更高,差的那一级工资,中专早毕业出来工作,那工龄就可以抵大学文凭的差额了。而且,大学四年,还得多花一笔钱,我们如果念了中专,早就出来赚钱了。这两相比较,当然是上中专好!”
  果然,赵菲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母亲还是觉得她上中专好。
  现在填报考志愿,老师只会交给家长,因为她们年纪还小,老师更尊重家长的意见。如果母亲坚持,赵菲也只能读中专了!

☆、5。第5章 不让她上高中的内幕

  黄老师并没有放弃努力,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他自然见过不少短视的家长。赵菲的学习成绩这么好,这么稳定,他真是舍不得让赵菲随便读个中专,那真是太浪费人材了。
  现在的老师,大部份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材为已任,所以刘桂珍要让赵菲考中专,黄老师是真心地感觉到惋惜,夸张点说,心如刀割也不过如此啊!
  “赵菲妈妈,象赵菲这么优秀的学生,班级里统共也只有三、五个,这三、五个也是我和曾老师他们今后两个月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你别小看了这两个月的努力,不说别的吧,去年我做毕业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几个尖子生,经过这两个月的重点辅导,成绩都提高了一截,全部顺利地考上了一中。”
  “黄老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你书也教得好,我经常听到阿菲夸你们呢!”刘桂珍还真是懂得说话,别看她只有小学文化,情商却是颇高的,要抑之前,总要先扬一下,对说服别人,刘桂珍总是那么自信,“不过,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家里两个领固定工资的,她爸和她哥,都是临时工,一个月百把块钱,工资实在太低了。家里连上阿菲,三个都在读书,也不能帮我们干活赚钱。
  阿菲的哥哥,眼看着也到了说对象的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大开支,我还在为这发愁呢!阿菲如果考一中,就算考上了,我也负担不起。我都打听过了,如果考农校的话,国家一个月有30块钱的奖学金,还有40斤大米的补贴。
  以我们阿菲的成绩,这30块奖学金肯定跑不了,再加上40斤大米的补贴,她一个人都吃不完呢!这学费可就算解决了。我们家等于少负担了一个人。
  而且,上了中专,她户口就能转居民,我们家现在可都是农户呢!
  另外,她毕业后马上就能分配工作,农校生毕业分配,都是干部编制,这可是我们家想都不敢想的正式工啊。”
  说到正式工,这是刘桂珍心里永远的痛!
  老公是临时工,大儿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也只能混个临时工的工作。阿菲如果考上中专,毕业分配后马上就是和农场场部办公室那些整天头发梳得油光水亮、穿着白衬衣的干部一样的正式工,这在刘桂珍看来,已经是天堂一般的生活了!
  所以,刘桂珍认为,她这样的安排,阿菲能有什么好抱怨的?至于女儿想上大学吗?刘桂珍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求一下赵菲的意见。哪个家长眼里,这么小的孩子能对自已的前途未来,有什么意见啊?
  “唉,如果你们这么坚持,那只能这样了。不过,考中专对成绩的要求也很高,不是说想考就能考上的,我和曾老师他们,也会尽力在这两个月里,帮助赵菲巩固成绩,争取能再提升一截。
  你说的农校,估计很多家长和你的想法差不多,从前年开始,就是热门专业了,报考的人很多,划线的分数很高呢!所以,学习上还是不能放弃努力!”
  黄老师见赵菲妈妈心意已决,赵菲爸爸虽然没有发表意见,但这个时候,没有反对,就是无声的同意。黄老师作为农家子弟,也能充分理解这些家长的想法,他也不再坚持,只是心里到底觉得十分可惜。
  赵菲,这一次,算是听到了母亲的真实想法。
  其实,也不能说母亲的想法就是错的,刘桂珍考虑得很实际,这也是象他们这样多子女、低收入家庭最现实的解决孩子前途生计的一条光明大道。
  只是,这条目前看似光明的大道,很快就要被现实的黑暗吞没。
  刘桂珍只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妇女,她哪有眼光看到未来几年后的事情呢?
  中专生不包分配、考公务员不再招收中专生、中专生沦为烂大街的白菜……
  换成以前的赵菲,估计听了母亲这番实际的话,也会被打动,会听从母亲的安排,虽然会有遗憾,但屈从于现实,也会高高兴兴地去读看来前途大好的中专。
  原来,不光父亲有没有出车祸,家里的安排都是要让她上中专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家里穷,子女多。
  看来,赚钱是当务之急了!
  没有钱,赵菲的生活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赵菲只顾着听壁角,都忘了进去送开水。此时,屋里的黄老师明白了赵菲家长的心愿,家访的目的也达到了,便起身告辞道:
  “再过半个月就要填志愿了,到时候我会让把志愿表让学生们带回家,你们填好交上来。另外,赵菲同学在上次的学校摸底考试中,名次位列全年段的第五名,她的学习真是很好啊!按我们从别校了解的名次分析,她考上中专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我和老师们,还是会继续督促她加强学习的!功课上有什么不懂的不理解的,你叫她尽管来问我们!”
  “那可太谢谢你了,老师!”
  刘桂珍听了黄老师的话,心里也是甜丝丝的,女儿能考上中专,她的负累又解脱了一个,而且孩子也能奔个好前程,她的心情大好起来,说话就更加热情客气,还非要留老师吃晚饭。
  还好,黄老师和曾老师一力推辞,说已经吃过了,还要继续去走访其它的学生,刘桂珍才放他们走了。
  就在屋里众人客气的当口,赵菲已经提着水壶回到厨房了,这个时候,她也不必送水了。不过,听到母亲和老师的谈话,让她心里有了分数。
  不行,她可不念中专。这一中,她肯定要考的,大学,她肯定要上的。大学文凭是块敲门砖,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手握那块敲门砖,她才能进入一个更加广袤的世界!
  赵兰正伏在昏暗的灯光下做作业,看到姐姐提着水壶进来,看了一眼,也没问她什么。
  这时,刘桂珍的大嗓门在厨房外面响起:
  “阿菲,老师要走了,你出来送送!”
  赵菲应声而出,黄老师和曾老师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满满的惋惜,赵菲看懂了,那是无言的安慰。如果是以前的赵菲,绝对无感,但现在,赵菲看懂了,老师还真是一心为她好,为她的前途受止于此,感到心痛!
  看到两位老师的眼神,赵菲心里忽闪了一下,便有了主意。不过,现在还不方便拿出来说。
  “赵菲啊,就要中考了,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好好利用起来,学习成绩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你是有冲击全校前三名的实力的。就算是在全县,也有冲击前十的实力,老师今天把底亮给你了,你不要感觉到压力,一定要好好努力啊!”
  黄老师酸涩地说完这些话,看见赵菲十分镇定从容的样子,不禁也有些诧异。赵菲虽然学习成绩好,但在班级里一向十分安静,不太爱说话,人看上去显得怯怯的。
  本来,按照赵菲的学习成绩,她当个班长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胆小安静,只能让她当个学习委员了。
  不过看她今天这副样子,却好象和往日印象中的赵菲有些不一样。
  “瞧你这笨孩子,老师对你多好啊,也不懂得说声谢谢!”
  刘桂珍看到女儿木木的样子,不由蹿起了一阵小火苗,大嗓门又扯开了。
  “哎,别谢,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本份。”
  黄老师估计也受不了刘桂珍的大嗓门了,他总算有点明白,为什么赵菲学习成绩那么好,但性格却那么胆小。有这么强势、包揽一切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是象赵菲这样的性格。
  “黄老师,曾老师慢走!”
  赵菲到底还是挤出了这么一句,她目送着两位老师,打着手电,撑着伞,踩着泥泞的土路,慢慢消失在家属排楼的拐角处,心里却涌起了一阵战意。
  回到她们姐弟仨人的卧室兼书房里,赵菲拉开灯,15瓦的灯泡垂在书桌上方,尽力照亮她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字。
  赵菲把自已所有的教科书都拿出来,她要确定一下,现在的自已,还能不能记得这些教科书的内容?能不能解好那些复杂的数学难题?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前面的客厅里,刘桂珍送走老师,终于能一屁股坐下来安稳地看正剧了。还好只演了半集,还有一集半可以看,她心满意足地把电视机拧得大大声的,舒服地看着。
  由于电视的音量被开得那么大,因此,孙猴子和唐僧的对话,仿佛就在赵菲耳边似的。但是她充耳不闻,从小到大,她的学习环境就是这样的。
  这时候黄坑镇上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基本上采取放任自由的方式,没有人会刻意为孩子去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能读好是好事,读不好田间地头,有的是活可以干,没人强求。尤其是女孩子,读不好书,正好早早嫁人了事。
  赵菲“哗啦啦”地翻着语文书,从初一年的翻起,一直翻到现在初三年的书,让她安慰的是,这些教科书上的内容,她居然都清晰地记得,而且,由于加入了后来一段的人生阅历,她看起这些书来,有了不同的更深的感悟。
  语文是这样,那数学呢?那么多公式、定理,还有化学、物理……赵菲忽然紧张起来,语文是她前世最拿手的,能记得不奇怪。但是数学、化学、物理,这些可是她自中考后,就不再接触的,能不能记得七八成呢?

☆、6。第6章 神剧

  赵菲把所有的理化书都摆在桌上,准备从初一年看起,逐一重温一下。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客厅外电视的音量忽然变小了,孙悟空叫师傅的声音也不那么刺耳了。
  “你干嘛,把电视关得这么小声,我怎么看啊?”
  赵菲正纳闷呢,客厅外却马上传来刘桂珍气呼呼的声音。她正看到兴头上呢,赵民生却上前把音量忽然调得那么小。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的表演活灵活现,还有那么多山精水怪,飞天遁地,导演用了大量的特效去表现。在文化物质生活十分单调的86年,观众们对这部四大名著之一改编成的电视剧,简直是如醉如痴,不能自拔。
  虽然那些特技在后来看来,十分粗糙和幼稚,但是当时的人们对《西游记》都崇拜的五体投地。和刘桂珍一起在工地上做小工的同伴,边干活,边聊的都是《西游记》里有趣的画面。
  什么孙悟空驾着筋斗云,这个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难道是吊在飞机上拍的?海龙王的水晶宫太漂亮了,演员要拍那种镜头,难道得潜到海里去?
  哎,这些演员真是太厉害了,不愧是拍西游记的,什么本领都会!
  到最后,没讨论出个结果来,大家往往都要赞叹上这么一句。
  刘桂珍家里有电视机,比起许多家里没电视机,要跑到有电视的亲戚朋友那里看电视的工友,就多了几分优越感。她霸占着电视机,看得十分仔细,说起里面的镜头,也是细节到位,活灵活现,工友们都爱听她说话。这让她觉得颇有成就感,所以一到看《西游记》的时间,她更是雷打不动认真收看了。
  此时,忽然被赵民生把电视音量调成那么小,刘桂珍便受不了,嚷嚷出声。
  “哎,你没看阿菲在复习功课吗?老师刚才不是说,还得继续努力吗?竞争很激烈啊!”
  赵民生被黄老师的家访触动了,他其实也很少关注到女儿的学习情况,只是今晚黄老师和曾老师这么严肃郑重地来征求家长的意见,这让他忽然意识到,原来女儿的学习成绩这么好,以至于连'非亲非故的老师都要替女儿说话了。
  赵民生对于女儿读中专还是考高中,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刘桂珍提出的建议他觉得也挺好的,能有个捧上铁饭碗的捷径不好吗?既然中考在即,人家老师都那么重视,作为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好的学习条件。所以,瞥见女儿卧室的灯亮着,一片安静,他知道女儿肯定在温书,便把电视机关小声了。
  赵民生可没想到妻子的反应这么大,便辩解了一句,他不习惯和刘桂珍对着干,对于妻子的强势,他早就习惯了。当然,这种顺从,还有别的意味在里面。
  比如,他现在在农场里是临时工的身份。农场的正式的干部职工占了八成,还有二成,就是象他这样身份的临时工。虽然在农场治保科干了十几年,保卫工作也十分出色,受到了几任场长的肯定,但老实人也就是干活吃苦的料,享受的事是轮不到的。
  眼睁睁地看着和他同时进来当临时工的几个老伙计都转正了,就他一直到现没能转正,刘桂珍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总觉得心有歉疚。是他无能,让妻子在外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由于这点心思,所以赵民生一般不忍拂逆妻子。
  “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第一次读书,过去开着电视她不也读得好好的吗?”
  刘桂珍听到赵民生这么解释,嘀咕了一句,上前把电视的音量又调高了,不过,这次好歹手下留情,没有刚才那么大声。
  赵民生见妻子这样也算退让了一步,便没有再吭声。于是,客厅外又陷入《西游记》营造出来的精彩世界里。
  父母在客厅外打嘴皮官司,赵菲听出他们是为自已读书闹了这么一小出,不禁莞尔。上一世,似乎谁都没有对她的学习加以重视过呀!直到中考那天,家里一切如常,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做工的做工,都没人叫她起床,害她差点睡过头迟到了。
  还是有一些不同!
  赵菲心想,或许过去,自已在家里的存在感太弱了吧,以至于父母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一般。在学校,考了好成绩,她永远也不懂得要拿出来和父母表现一番,在班级被人欺负了,她也是默默藏在心里,自已忍气吞声。
  性格决定命运!
  赵菲想到这句话,忽然有所领悟!
  甩甩头,清空这些杂芫的小心思,赵菲继续埋头重温数理化。让她欣喜的是,也许是重生的遭遇让她体质有了一些改变,现在她读书,理解更快、更透彻,记忆力也强大了许多,颇有过目不忘之感。一个晚上,一直温书到夜里12点,赵菲居然把三学年的数理化都各看了一遍。
  赵菲由此确信,初中三年的知识她不光没忘,并且在温习过后,还更加巩固了。
  等她把看完的书都收拾好,准备好明天上学的材料,才发现,弟弟和妹妹早就各自呼呼入睡了。
  他们看到赵菲认真温书,都没有吵她,这个年纪的孩子,精神好,入睡快,头一挨枕头,便睡沉了,也不在乎夜里灯光刺眼。
  赵菲见弟弟的毛巾被被他踢到了床下,便捡起来替他盖上。妹妹倒是睡得很规矩,整个身子老老实实占了床里侧的一半,还留了一大半给她。她的睡相和她人一样规矩,仰面朝天,一床毛巾被盖得好好的,没象赵国智那么折腾。
  《西游记》早就播完了,赵民生和刘桂珍也拉黑了灯,进入梦乡。赵菲听着父母轻轻的鼾声,轻手轻脚地穿过他们的卧室,来到厨房里,打了水刷牙洗脸。这都是后来养成的卫生习惯,从前她这个年纪的时候,累了就直接躺倒睡觉,哪还讲究这些啊!
  不过,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养成,便再难更改,如果不刷牙洗脸,赵菲觉得自已肯定睡不着的。
  把厨房的门锁好,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夜空中竟然有了几颗闪烁的星星,半个月亮挂在天上。泥泞的地面上,小水洼星星点点,反射着月亮的银光。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赵菲在赵兰身边躺下,扯过毛巾被盖好,头一挨着枕头,就迅速进入了梦乡。
  今天一天,她实在太累了!
  一夜无梦,赵菲不是在鸡鸣狗吠中醒来,而是在刘桂珍的骂声中被吵醒。
  “昨晚上谁动了煤炉了?煤都烧过头了,炉火熄了,没火早上怎么做饭啊!”
  刘桂珍气呼呼的喊声惊天动地,家里所有人都爬起床。赵菲一看时间,差不多七点,这个点钟,如果吃不上饭,那上学就会迟到了。难怪刘桂珍生气。
  “姐,你昨晚上用用炉子烧开水了!”
  赵兰也醒了,她听到妈妈的骂声,便捅了捅赵菲道。
  啊?的确如此。赵菲想起昨晚上自已烧开水,然后打算借送水为借口,偷听老师和父母的谈话的事。
  煤炉的炉膛可以装四块煤,往常都是大约吃晚饭的时候,添一块新煤,然后把炉子封死,上面炉盖留个小缝透氧气,这样就能让炉火一直不间断地保持烧到第二天早上。
  赵菲烧了壶开水,把炉子的封盖全打开了,虽然后来又封上了,但那煤也不够烧到早上。赵菲一念及至,原来竟是自已害大家吃不上早饭的,不禁吐了下舌头。
  赵兰看姐姐这样,赶紧安慰道:
  “放心吧,我不会和妈说的。”
  妹妹还真是善良,有些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兄弟姐妹也不一定见得亲合,但赵兰却一向和赵菲要好,弟弟赵国智调皮的时候,她也总是站在赵菲这边。这一次,她又一次坚定地支持了姐姐。
  要知道,如果赵兰把这事捅出去,刘桂珍这火头上,能把赵菲骂个三佛出世,二佛升天。
  赵兰不说,这煤炉熄火一事,就成了无头官司,刘桂珍也只能过过嘴瘾,骂个痛快,发泄下不满。
  “好啦,别骂了,赶紧升炉子吧,趁现在手脚快一点还来得及。”
  赵民生也被骂起床了,春天的早晨,南方的天气还是带着深深的凉意,他来不及披件外套,便穿着夜里套的短袖,帮刘桂珍生炉子去了。
  还好,在赵民生的帮助下,炉子总算七手八脚地升了起来,凑合地炒了个空心菜,煎了两个鸡蛋,就着稀饭,大家都紧张地吃了起来。
  “姐,你多吃点鸡蛋,昨天才感冒呢!好好补补。”
  赵国智挺懂事的,把刘桂珍挟到他碗里的鸡蛋,又挟给了赵菲。
  “你不是今天早上要单元考吗?吃蛋长脑子!”
  刘桂珍瞪了眼儿子,但看赵菲感冒发烧后,一天里明显塌下来的小脸,也就没再说什么。
  不过,虽然有点偏心,但赵家的炒鸡蛋,一向都是给孩子们留着的。这一点,赵民生和刘桂珍都颇有默契。
  吃完饭,大伙就各自出门了。但是赵菲心里,却是一直惴惴的,因为今天,是前世父亲出车祸的日子,虽然昨晚上他没有熬夜,早上也显得挺精神的,但是赵菲却还是觉得心神不定,心惊肉跳。

☆、7。第7章 父亲的心思

  不过,当年父亲是下午才出车祸的,这时候,时辰未到,担心也没有用吧?
  赵菲这么想着,也不能耽误了上学,不然黄老师该批评了。她只能心神不定地背上书包,和弟弟妹妹结伴上学去了。
  赵民生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三个孩子都长大了,哎,还好阿菲要毕业了,不管是上中专还是读高中,她挪出的位置,都会让屋子里另两个孩子显得宽敞一些。
  “老赵,你的炉子升好了没有?”
  邻居吴丽梅也是大嗓门,她听到刘桂珍一早就在嚷嚷,不过,她还在生刘桂珍昨天骂她的气,所以装着没听见。此时,见刘桂珍收拾好去工地了,便隔着厨房问了一句。
  他们两家的厨房挨在一起,赵民生听到吴丽梅问,知道她有了和解之意,便赶紧走出厨房,笑着对站在自家厨房门口的吴丽梅道:
  “升好了,要不就吃不上早饭了。可能是昨晚上封炉子没封紧导致的。”
  煤炉没封紧,导致煤球烧得过快,第二天熄了火,这是常有的事,吴丽梅也遇到过,她便道:
  “以为你还没升好呢,要不我这可以过一块煤过去。”
  她这是借机示好,昨天差点和刘桂珍打了起来,说起来,虽然刘桂珍骂得难听,但其实她没把自家的鸡关好,糟蹋了邻居的菜,也是她的不对。和刘桂珍她拉不下这个脸道歉,赵民生就比较好说话了。
  看见吴丽梅真地要掏炉子,从里面扒一块烧得正旺的煤球给他,赵民生赶紧劝阻:
  “真地升好了,不用了。太谢谢你了。”
  吴丽梅人情做到了,见赵民生态度和往常一样没变,并没有因为菜园里的菜被糟蹋了而生气,这才放下心来。都是邻居,她也不想吵吵嚷嚷的难受死了,能不生气最好。
  “哎,丽梅,你这厨房我怎么看着比我家的要大的多呀?”
  赵民生阻止了吴丽梅的热情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