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是刘裕至派他去做和赵家有关的事情时,他更是乐此不疲。
一听刘小乐要去城里,赵菲心里不禁有些发紧,她想起上一世刘小乐就是在云杭遇到车祸去世的,那时候他还很小,大约十来岁。
“小乐,其实留在家里做事也挺好的,不必非要到城里去。你看看现在报纸上介绍的好多万元户,都是在农村做农业的呢。
你不如好好想想,看看能在村子里做些什么,比如养养鱼啊,办办养鸡场啊,这不也挺好的吗?何必跑到城里去,吃住都不方便,回一趟家也不容易。”
或许,避开云杭,刘小乐就能逃脱不幸夭折的命运吧?所以赵菲力劝他留在家里。
刘小乐的眼睛里,有种光芒一闪一闪的,他好象受到了启发,道:
“菲姐你说的有道理,我家在村头就有个废弃的鱼塘,我和我爸说说,看能不能把鱼养起来。”
“你可以养草鱼,自已割草就能解决它的吃饭问题。还可以养一些鲢鱼什么的,每种鱼的习性不同,生活的水哉层次也不一样,研究好它们的特性,就能在鱼塘里建一个生态循环的养鱼系统。
不过这方面我也懂得不多,回头我帮你到书店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帮你买几本。”
刘小乐虽然初中没毕业,但识字当然没有问题。听赵菲这么一说,他高兴地点点头,却不好意思说谢谢。
赵菲也没想要他谢,只是看他很实在,人又勤快,联系到上一世他的命运,觉得这个小孩这么乖,不该这么早就走了,便尽力插手他的生活,希望能给他的命运带来一些转机。
无极子做着法事,忽然觉得一阵心虚气涌,似乎有一种玄而又玄的天机在他面前一闪即逝,他想努力抓住,但以他的能力,根本触及不到这道玄机。
无极子只觉得脚步一阵晃荡,人身体晃了几晃,差点没摔倒。
围观的人群顿时发出一阵惊呼,这惊呼声把无极子带回现实,他没有注意到,赵菲此时正刚刚和刘小乐谈完促成他人生梦想转变的重要谈话。
就在无极子要摔倒的时候,他微微扶住身前的小方桌,止住跌势,然后从袖中甩出几道黄裱纸画的灵符,接着用手中的宝剑一挥,砍在灵符上,人群看着这一幕,再度发出惊呼……
☆、171。第171章 受益者
“啊?黄裱纸出血了!”
“看来,真的有什么邪门的东西啊!”
围观的人群一时议论纷纷。
赵菲抬眼一看,原来无极子将手中的宝剑斩向黄裱纸后,黄裱纸上诡异地出现了一抹血色,看着就象什么邪灵被无极子的宝剑斩杀到了似的。
如果无极子不玩这一手,赵菲心中还有点惴惴的,但看到无极子玩的这一手,赵菲心下释然,不由一阵好笑。
这黄裱纸上肯定是姜染色的,而宝剑斩用姜水浸过,当宝剑斩到黄裱纸上,二者相遇时就产生化学反应,黄裱纸变红……
金纸和香烛是刘桂珍准备的,但黄裱纸就是无极子自备的,里面动了什么手脚,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赵菲不想揭穿无极子,就让他在村民面前得瑟去吧,他这相当于起到给村民精神抚慰的作用了。
因为外婆看到黄裱纸上出血,也是一脸惊骇,继而神情和村民一样,转为崇拜。
这样倒是好事一桩。
因为人经历过昨晚上的事情后,多少会留下一些心理阴影。而且做“扣”的人根本就没有抓住,原来怀疑的刘老吉看来也不是做案之人。现在村民们心里还惶恐着呢。
出了一个能驱邪的无极子,对村民来说是福音一件。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八方邪灵快退!哧!”
就见无极子从口中喃出一道酒水,接着手一挥,“忽”地一声,空中飘扬的黄裱纸忽然燃烧起来。
围观的村民惊叫一声,大家“呼”地往后退了步,生怕那些还着着火的黄裱纸飞到自已身上。
那一张张黄裱纸,似乎代表着一个个邪灵。
赵菲抿嘴一笑,就当成无极子耍杂耍来看。
“好啦,纠缠你家的邪灵都被我驱跑了,以后你们可保家宅平安!”
无极子疲惫地一抹额头上的汗珠,呃,好久没耍这一整套把式了,到底年纪大了,体力是有点不支。
“谢谢,太谢谢道长了。”
吴秀莲听无极子这么一说,满心感激,上前连声称谢,脸上的神色也坦然轻松了不少。
看在外婆心态完全轻松的情况下,赵菲就原谅了无极子的装神弄鬼。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封建迷信之所以能大肆横行,除了群众的文化素质有待提升之外,其实和大家平时省吃俭用,有病舍不得上医院花钱也有关系。
总希望通过驱驱邪这样的方式,花小钱办大事,能把身上的病治好。
“道长,你也帮我们家驱驱邪吧,这次我家也被人做‘扣’了。”
刘强东的父亲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他是带着观察的意图来的,这时见这个道长果然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把邪灵给驱走了,顿时来了劲,上前一个劲地求无极子。
刘强东的父亲一开口,有几个家里被下“扣”的村民,也上前围着无极子恳求。
无极子没想到这下倒好,招了一堆生意上门。这若是换成他年轻时候,嘴都笑得合不拢了,这可是笔大买卖啊!一个村这么多人请他驱邪,三个月不开张都可以了。
可是现在他年纪大了,再加上身份不同了,如果抬出真实身份,黄坑镇上一把手的父亲这个背景,村民们估计就无语吓退了。
不过,儿子在政府机构里任要职,无极子,也就是秦太恪在他的职业道路上注定就要收敛一些,不可能象过去那个跑江湖、满嘴神神鬼鬼吓唬群众的驱鬼道士的形象,不然那就是往儿子脸上抹黑。
但是面对热情的村民,无极子一时也推脱不了,因为村民们好象也不打算放过他。
不过如果给所有家里中“扣”的村民一一驱邪过去,无极子肯定要累瘫在地,只剩被人抬回去的命了。
眼珠子一转,无格子道:
“没想到贵村遭遇横祸,竟有这么多村民要求驱邪。我方才察看后格头村上空,的确有一股妖气笼罩。
这样吧,我们就在宗祠集体开坛,我来设一个驱邪大阵,里面只要各人把户主的名字报给我就行了。”
每个村都会有一个宗祠,宗祠还都会选在地势开阔之处,便于平时村里开展一些大型的祭拜祖宗的仪式和活动。
所以无极了这么一说,便有村民去按照他的吩咐准备开了。
什么供桌、供品,大家发动集体的力量,一时三刻也就备好了,只等无极子开坛为大家集体驱邪。
赵菲原来一直警惕着无极子,是不是真的得道的世外高人,会不会有戳破她重生身份的图谋,但眼看着无极子在后格头村的行为越来越象闹剧,便心中释然。
“这是在做什么啊?这么热闹?”
无极子正在宗祠面前准备开坛做法,忽然赵菲听到人群里走出一个熟悉的人,不正是熊所长吗?
“村民们请道长驱邪呢,为了那晚上被下‘扣’的事情。”
赵菲解释道。
“哦,阿菲你也在啊。外婆好些没?”熊力一看到赵菲,便热情地问候着,又自已解释道,“今天是来和村长讲协管员的事情。”
“怎么样?讲定了没有?”
对于自已依据前世成熟的治保经验提出的建议,赵菲还是很有信心的。
“讲定了。村长很支持。我看,他也是经过那个晚上吓尿了,不然哪会这么爽快哈哈!毕竟村里要出一部份钱,不过也还好,这部份钱最终还是摊到村民头上,村长只是要多一个收钱的功夫就是了。”
熊力没想到事情办得意外的顺利,所以心情大好。和赵菲一起留下来观看无极子的开坛做法“表演”。
虽然是政府部门的人,但熊力知道在农村这种事情根深蒂固,自家可以不信,但你要唆使村民不去信这个,甚至反对,那就是自找不好看了。
熊力虽然是部队上出来的人,但他本身也是农村出身的人,再加上工作了一段时间,知道真有这样正经计较的干部肯定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也做不好群众工作,只有顺势而为才是硬道理。
现场人多有点乱,熊力索性多站了会,一身制服的他站在这,也算是维持秩序的意思吧!
无极子果然又是一套一模一样的表演,宝剑斩到黄裱纸上时,照例出了一些“血”,村民们诚惶诚恐,都在赞叹:
“还好今天桂珍孝顺,请了这么厉害的道长,让村子里恢复了清明,不然整个村怕是要倒大霉了。”
听到这些议论,最高兴的当然是刘桂珍了,这下大家都夸她孝顺,非常地给她面子,她心里舒坦极了,连眼角都笑出了皱纹。
熊力看着众人瞩目的无极子做法,总觉得无极子的脸庞很熟悉,好象记忆中的哪个人,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职业习惯,熊所长又紧紧盯着无极子看了好久。因为经常会接到上级一些协查通报的文件,比如本地或者外地哪又发生人命案,需要协助追查通缉犯等等,这些文件上都会附有通缉犯的大头照。
熊所长生怕是不是记忆中哪个大头照的形象勾起了他对无极子的熟悉之感,因此陡然提高了警惕,反复地记下了无极子的相貌。
不过,现场之时熊所长始终没有记起无极子到底是和哪个通缉犯相似,事后他不放心,回到所里,还把上级发的文件搬出来逐一比对过去,见没有一个和无极子相像的,这才放下心来。
宗祠里的集体法事做完,村民们主动缴了所需的费用之后,各自拿着供品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这些供品就是今晚上的晚餐,家里每个人至少都要吃上一筷子,这样才能驱邪保平安。
无极子拿着村民给的钱,都快累趴了。一天两场法事的密度,让他这个年纪吃受不起,再加上他也好久没赚这门生意,顿觉疲惫不堪。
看到无极子一脸倦容,刘桂珍赶紧安排他到弟弟刘桂富睡的房间去休息,自已去厨房安排晚饭了。
既然都回来了,刘桂珍便打算和母亲多呆一阵子,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到底是生活了20多年的家,她也是有感情的。
刘裕至回家时,脸上喜孜孜的,原来,熊所长和村里组建协管员队伍,他也成了个中的受益者。
熊所长知道刘裕至是赵民生的丈人,便在协管员队伍里加上了他的名字,以后每个月都能从村里领十块钱的协管员补贴了。
而他所要做的,无非是晚上和大家轮轮班守守夜,闲时村头巷尾串串,观察下村里的治安情况,十分松散的活,不耽误农活,每个月又固定有一笔钱领,刘裕至能不高兴吗?
看到赵菲,刘裕至心情大好,他想起那晚上听赵民生说这个主意还是赵菲出的,看来这个孙女还真有福气,靠着她,自已还多了一笔收入。
刘裕至便笑咪咪地道:
“阿菲,要吃荔枝不?屋头那株荔枝也熟了,外公去给你摘一把!”
说完,刘裕至还真地到屋外爬树摘荔枝了。
赵菲心里还发愁呢,因为外婆体检的事,也不知从何说动外婆。也没心情管外公的殷勤,随他去摘了。
☆、172。第172章 劝说无果
“阿菲,你不是最喜欢看外公摘荔枝吗?小时候,一到荔枝熟了的时候,你就天天缠着外公,让他给你摘荔枝。”
吴秀莲被刘桂珍赶出厨房,不让她动手做饭,她也就乐得享受一下女儿的孝顺。
“外婆,真的是这样吗?是几岁的事了?我不太记得了。”
赵菲听外婆这么一说,不由得讶异,自已也有和外公这么好的时候啊?
“四、五岁吧,大家都说你是小人精,荔枝还没红呢,就天天坐在荔枝树下等。等荔枝熟了,更是天天叫大人上去帮你摘。”
吴秀莲想起外孙女小时候的趣事,不由得笑了出来。这时候她忽然记起,已经有很久了,赵菲没有叫外公去摘过荔枝的举动了,看来是孩子大了,懂得不好意思了。
“外婆你这一说,我倒还真想起来了。”
赵菲嘻嘻一笑,的确想起那些“馋嘴”的往事,便对外婆道:
“那我再去重温一下小时候的旧梦。”
荔枝树便在外婆土厝后面的草坡上,离土厝不到一百米,周围还种着大片的竹子。每年春天,这片竹子爆出来的春笋,挖都挖不完,一家人连着个把月都能收到外婆这送过去的春笋。
赵菲还没走到荔枝树前,就看到荔枝树叶不断扑簌晃动着,知道外公已经爬上树了。
荔枝树有四米多高,不过树杈是从底部分杈起的,因此只要不是特别笨和恐高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爬上去。
但也正因为如此,荔枝一旦快熟,就会有一些调皮的孩子,趁着主人家不注意去偷摘果子。
都是乡里乡亲的,就算发现被偷摘了也只能骂几声,还能追讨啊?所以大家都防患于未然,在荔枝树下部低矮的树杈上放上一大堆沉重的柴捆,而且通常是带刺的硬柴。
有了这道屏障,馋嘴的小孩个头矮,力气小,根本搬不走,也就无计可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荔枝流口水。
当然,头脑聪明的孩子还是有办法的,他们拿根长竹杆,尖头剖开,在剖面上横上一根短树枝,做成一个简陋的取荔枝夹子,用这工具便能从树上绞下不少荔枝。
不过这种办法的缺点是动静大,效率低,很容易就被主人家发现了,凶悍一点的甚至会满村追着偷水果的孩子跑,直到把他们抓住。
赵菲走到近前,发现放在荔枝树杈上那捆防偷荔枝的柴捆已经被外公挪在了地上,她抬头仰看,外公正在树杈间寻找红一些的荔枝,手上已经拿了一大把。
现在还不到荔枝全盛的时间,树上挂的果青红相间,青皮果滋味自然要酸涩一些,所以刘裕至就挑果皮转红的摘。
“外公,这些就够了,别采太多,吃不完会浪费的。”
赵菲知道外公家这棵荔枝树每年都包给水果贩子,能卖一些钱,所以赶紧劝阻外公。小时候馋嘴不懂事,现在大了,自然不象小时候那么馋嘴了。
“都是自家的果树,什么浪不浪费的。”
刘裕至采了一大把荔枝,从树上手脚灵活地爬下来,把荔枝递给赵菲后,又把那捆防“贼”的硬柴放回树杈间。随后他指着边上一棵果树道:
“你看这黄皮果再一个多月也能吃了,今年果子结得多,等熟了你们如果没来采,我就给你们送过去。你外婆每年都腌一坛子咸果,村里不时就有人找咱们要。这黄皮果可是村里惟一一棵。”
刘裕至十分骄傲。
赵菲一时却想不起黄皮果腌的咸果有什么用,回去一问外婆,外婆笑咪咪地拿出她去年腌黄皮果的小瓦罐,打开给赵菲看道:
“这些咸果,对唇疔特别有效,如果生唇疔,拿咸果贴到生疔的地方,用胶布绑住,第二天就好了。”
“啊?它能治唇疔啊?”
赵菲吃了一惊。唇疔属于无名肿毒中的一种,就是上嘴唇会突然莫名地肿起来,而且肿的速度快得能让人感觉到它象吹气球一样快速肿大。
这种无名肿毒吃西药根本没有用,如果不能在肿大之初止住它的长势,很快就能让上嘴唇肿得象猪嘴一般,又痛又痒。
“当然能治了,特别有效。村里只有咱家有一颗黄皮果树,所以家里小孩一长唇疔,大家都来找咱家要。”
说来也怪,唇疔一般是小孩子长居多,大人不怎么长。也正因为这样,长唇疔的孩子总会惊动一家老小,
原来外婆腌黄果皮是为了给村民们取用啊,外婆的善良和热心,体现在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怪不得上一世外婆过世后,村民们都自发来给外婆送葬,还直夸外婆是个好人,惋惜好人不长命。
“外婆,你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赵菲看外婆把瓦罐重新收回橱柜里,便关切地询问。
“没什么,好好的,昨天是非常难受。可是你外婆没那么弱,休息一晚上就好了。
再加上刚才那个无极子道长驱了邪,我觉得全身更加轻松了。”
外婆笑得很明朗,这时候还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有病的样子。
“那你这里疼吗?有没有其它难受的感觉?”
赵菲指着自已的喉咙部位问外婆。
“还有点疼,紧的感觉,不过也没什么妨碍,和昨天那难受劲比,简直是从地府到天上了。”吴秀莲想起昨天生病的难受,还心有余悸,“这辈子就没那么难受过。”
“外婆,要不咱们去大医院全身体检一下怎么样?”
赵菲一看机不可失,赶紧趁机劝外婆。
“体检?那要好多钱啊,算了,你妈刚请了道长过来,也要花钱呢。接下来,你舅舅要是考上大学,也要花一大笔钱。我好好的,不用体检。”
吴秀莲和所有淳朴的农村妇女一样,觉得身体没感觉啥大毛病,体检那纯属浪费钱,当然不肯去了。
“体检是为了保证身体正常运转,万一发现什么小毛病,就可以提前及时治疗,这可重要啦。
外婆,你别心疼钱,我最近拿了笔奖学金,我帮你出体检的钱,你去检查一下好不好?”
赵菲死缠硬磨上了。
“不行,外婆怎么能用你的钱呢?外婆真的没病,你放心吧,身体可好了,接下来又是农忙,根本没空出门,你就别想这件事了。你呀,也快中考了,还是专心读书吧
你妈说你报农校,听说考上了出来还包分配,一个女孩子,能分配工作,就太好了。外婆等着你考出好成绩呢!”
听到外婆这鼓励的话,赵菲的眼眶热热的:外婆,你可知道,上一世,你根本没能来得及看到我毕业!
如果可以,赵菲真想把外婆绑架到医院里,让医生给她做个全身体检。
可是这样子根本行不通,此时劝说无果,赵菲只好收拾起劝说外婆的想法,准备再另想它法。
正说话间,无极子从刘桂富的房间里睡够了,起床之后悠悠踱了出来,一看到屋里放的荔枝,不禁眼前一亮,赞道:
“这是黄坑荔枝吧?一看果皮艳红,与外地荔枝明显不同。”
“道长,你尝尝,这是我们自家种的,刚从树上采下来的,可新鲜了。”
吴秀莲十分尊敬无极子,赶紧把荔枝用盆子盛了,端到无极子面前。
无极子倒也不客气,拿起荔枝随手就剥了起来,笑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
“哟,道长,这也有诗啊,你真是有学问。”
刘裕至不免也来拍拍马屁,乡下人,对僧尼道之流的人物,还都是很尊重的,就算无极子不是来帮家里驱邪的,普通随便来做客的话,也会是座上宾。
刘桂珍做饭也挺快的,这时候进来叫赵菲帮着端菜,刘裕至则在屋外支好了方桌,夏天在屋外吃有风,十分凉快。农村大家都没买电风扇,夏天早晚都在屋外吃,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因为要请无极子吃饭,自然不能简单了,刘桂珍做了一道蒜叶炒鸡蛋,一道蒜茸空心菜,一盆生姜爆炒番鸭肉,汤是金针菇肉片汤,加上白米饭,十分丰盛。
当然,这也有给母亲补补身子的意思,吴秀莲昨天生病的样子可把刘桂珍吓住了,作为嫁出去的女儿,刘桂珍有了自已的家庭,平时也难得可以服伺一下母亲,看到母亲难受的关头,她突然爆发出了孝顺之情。
吃完饭,天色也暗了下来,无极子说这里乡村夜景不错,他想要留宿一晚,明天再走,刘裕至一家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刘桂珍母女俩自已回家了。
当然,刘桂珍手里还提了一袋荔枝、一袋青菜,十几个鸡蛋,就象过去一样,每次都满载而归,母女俩难得说说笑笑地,就往家里赶去。
经过村头时,远远地在夜色中,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阵锄头挖地的声音,刘桂珍不禁好奇道:
“谁呀,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吃饭,太勤快了吧?”
“哦,是桂珍啊,回来看你妈吧?我们家小乐说要养鱼,我想这倒是个好主意,所以就帮着他把鱼塘清一下,可以放水进来,弄一池鱼让他看着,也省得他整天到处乱跑。”
说话的是刘小乐的父亲,刘树火。
赵菲没想到,刘小乐还是个行动派,这么快就说动了他父亲。
☆、173。第173章 蟑螂肚的妙用
“哟,看不出来小乐还真有发展经济的头脑啊,树火,你这个儿子可要好好培养,以后会有出息啊!”
刘桂珍刚从母亲家出来,今天母亲看状况身体好了不少,手上又提了一大堆吃的东西,刘桂珍的心情很好,所以有心思和刘树火多开一会玩笑。
“嗨,什么出息啊,他又不会读书,整天只知道在家里疯玩。难得他想正经做点事情,咱们做家长的就支持他呗。
哪象你们家的孩子,个个书都读得那么好,以后都是国家干部,你就准备等着享福吧!”
村里人现在最羡慕的还是吃国家粮的干部,旱涝保收,工作也不累,还有社会地位,走到哪都是一身整洁干净的衣服,胸袋上还插着支钢笔,别提多有气派了。
“说什么话呀,他们书读得好不好我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