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4。第194章 落水的原因
“怎么样了?刘通叔?”
赵菲在刘桂富的房里还没睡,正在灯下抓了刘桂富扔在家里的高一的教科书看。
说实话,中考的准备已经十分充分,再看一遍复习资料赵菲觉得太浪费时间了,因此看到刘桂富房里的书架上放着高一的书,她便抓了本物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高中不过如此嘛,赵菲看了半本书,觉得个中知识点自已已经了然于心。
不知道这是不是重生的福利呢?似乎脑袋瓜子比以前好用了十几倍,不论是背书还是理解能力,得大大提升。
这时,听到隔壁屋里刘通进来的声音,赵菲坐不住了,便跑过去问刘通夏至接受治疗的情况。
“刚到卫生院的时候人还是昏昏的,医生紧张得打算立马往县医院送了,说怕送迟了恐怕脑子就废了。
镇里的领导听医生这么说,也怕了,都拍板赶紧往县医院送。谁知道,卫生院给夏至插上输氧管后,车往还没开出卫生院呢,她就醒来了。
头脑十分清醒,还让镇里别把她送县医院去,只要在卫生院接受治疗就行了。”
刘通因为溺水的夏至是镇里的干部,又是在本村落的水,所以便以村长的身份前往帮忙探视。
“那太好了,人清醒了就好。”
刘家所有的人都围了过来,刘桂珍住的是原来她没出嫁前和妹妹桂玉的厢房,就在刘桂富房间右侧,此时听到动静也披衣起床。
一家人听到夏至清醒的消息,都振奋无比。尤其是刘桂珍,心想还好救醒了,不然阿菲抱着个死人“亲”了半天,日后回想起来,不恶心死呀?
“哦,对了阿菲,夏至一清醒,就让我转告,要特别谢谢你,谢谢救了她的大家,等她身体好一些,要当面和大家道谢。”
赵菲没想到,自已救夏至的时候,她分明是昏迷不醒,怎么会知道是自已救了她?或者说她快醒时已经有了些许意识,这些意识让夏至记住了她?
不过,赵菲脑子里一直回响着的却是那自已也晕倒时,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两个人之间的“神魂”对话。
暂且认为那是“神魂”吧,赵菲也不知道如何描述那种感觉,全然以精神力进行的交流,不象日常一样通过身体的发声器官,那种感觉神秘而玄妙。
“刘通叔,你是特意为此过来的吧?夏至也真是客气,人才刚好,就掂记上说谢谢了。”
赵菲这才明白,为什么都十点多了,刘通还特意上门。
“镇里的领导听说夏至落水了,都很重视啊,几乎全部出动去卫生院候着她了,小夏这一回,还真是赚了脸面。”
刘通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向往。
经过刘通的介绍,赵菲他们才知道,原来夏至进村入户,正如她说的,是调查镇里生猪的存栏数,通过造册登记,一来了解本镇畜牧业发展情况,二来能为秋季防疫提供一个坚实的数据基础。
这个工作,前任的兽医员一向不当回事,随便进村选几户人家调查一下,捏几个数据就做罢,反正镇里也没有领导会一家一户亲自进门核实。
但是夏至却是做到了每家每户都亲自入户,亲自查看。今天查到后格头村时,正好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猪中暑了,夏至便顺带着帮着治疗了一下。就因为这样,耽误了回去的时间。
晚上路过美升溪要回镇里时,夏至见很多人在溪里洗澡,就想到溪里清洗下手脚再回去,这一天钻猪圈,一头蛛网尘灰汗水,着实难受。
可是她对美升溪并不熟悉,才刚到河滩边,一个打滑人就下去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还好经过众人的齐心协力,把夏至救了起来。
“看来还是一位认真工作的好姑娘。”
外婆吴秀莲精神好多了,能撑着身体坐起来,听到刘通这么介绍,她也夸了一句。
“是啊,这次救人,裕至叔和阿菲可都是立了大功,镇里说会给你们一个见义勇为的奖励,这可是给村里争光的事情啊!”
刘通很高兴,后格头村是个自然村落,以农业为主,没什么经济增长点,交通也不方便,隔着一座桥,连车子都开不进来,镇里的领导什么的都不爱来这个村子,现在难得出了一件让村里长脸的事情,他这个村长也觉得面上有光。
又闲扯了一会儿,刘通才起身告辞。
刘裕至觉得这回算是坐稳了村里协管员的位置,也松了口气,至少村长知道,他这每月十块钱不是白领的,关键时刻也能为村里做点事情。
赵菲除了救人一命的那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之外,并没有其它特别的感觉,今天对她来说,还真是重体力劳动的一天,一放松下来,人就困了,她打了个呵欠,觉得头隐隐有点疼,便回房睡觉了。
乡村的夜里特别安静,除了“呱呱”的蛙鸣,便是夜虫的歌唱,赵菲刚开始时睡得很安心。但入梦之后,她却发现自已有一种独自在苍茫夜色下匆匆行路的惶恐和不安。
夜幕之中,高悬着明月,把夜路勾勒得象一条银带,四周寂静无人,只有她在夜色里不知为何,独自匆匆行走着。
有时候她想要停下来,但却又觉得路边的草丛里,隐藏着什么未知的可怕的东西,似乎她一停下来,这个东西就会蹿出草丛,把她整个吞噬进去。
赵菲便不敢停留,她一直走啊走啊……
随着几声鸡啼,赵菲从睡梦中醒来,这时候如果她还有意识地沉浸在梦境中,沿着梦的脚步深入,就会在白天的记忆里记起这个梦。
但是当她听到厨房里传来响动声时,赵菲的注意力就被那里吸引过去,她只是略微一分神想着谁在厨房里做饭,那梦境就如久旱的雨水洒入沙漠中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赵菲摸了摸头,只觉得头痛经过一夜的睡眠已经好多了,但是似乎她刚才做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梦,是什么呢?赵菲努力想要抓住点蛛丝马迹,但梦境就是这样了,一旦你岔开了分毫的思绪,它就毫不留情、不留痕迹地离你而去。
赵菲想了会,不知所已,便也不再认真去想。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基本上做的梦都不会记得。
赵菲起身到厨房里一看,正在忙着做饭的是母亲刘桂珍,见赵菲起床,刘桂珍道:
“阿菲,你继续睡吧,早上就是做点稀饭,比较容易。我们吃了饭就去割水稻了,今天割的是上次抢水那块地的。中午你还是带饭去给我们吃,一会记得把谷子抬出去晒了。”
赵菲看看黑乎乎的天井,星星还在夜空里发光,便问刘桂珍:
“妈,现在几点”
“大概是五点吧,你八点起床就行了,我和你外公吃了饭就去割稻了。早点去不会那么晒。”
赵菲迷糊着答应了,便往房里走去继续睡觉。
耳朵里听到附近传来大大小小的锅铲声、开门声、提水的“吱钮”声,便知道割稻的季节,村里人都是起得这么早的。
不一会儿,赵菲又睡着了。
等她睁开眼睛,天已经大亮了,起床洗漱完毕,把饭菜端给外婆吃,自已吃完,就得晒谷子了。
正当赵菲对着屋里四袋都有上百斤的谷子发愁时,刘小乐恰好送泥鳅过来,便帮忙她把谷子抬到场院里。
湿湿的谷子还真是沉,如果让赵菲一个人抬实在抬不动,她又不想劳动外婆,刘小乐的出现帮了大忙。
象昨天一样把谷粒倒出去摊开,赵菲用右手遮着右眉往东边远眺,嘴里喃喃道:
“可别再下西北雨了,又收谷子,累死。”
“你去找找,看屋里有没有油纸布?有的话就不用收进袋子这么麻烦了,要下雨前,你把谷子收拢了,然后盖上油纸布,就不会被水冲走了。
我昨天是一时没找到油纸布,才帮你收进袋子里的。”
刘小乐介绍经验。
“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看到东边飘着大块云彩而愁眉苦脸的赵菲一下子就乐了,赶紧进屋问外婆家里有没有油纸。
结果就在家里的谷仓下边找到了两大块,大约有20平米这么大的油纸,这足够盖一堆谷子了,赵菲把这油纸放在屋檐下。心想:真好,有了这东西就不用再拼命收谷子,又拼命倒谷子了。
“你还得再找几块称手的石头,到时候可以把油纸边压紧,不然水流进去的话也白废了。”
刘小乐看赵菲松了口气,赶紧又提醒她。
“说的也是,没想到晒谷子也是一门学问啊!”
赵菲直到自已一个人独立操作起来,才发现做农活也不简单,光是一个晒谷子,还有这么多窍门。难怪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了,不流汗还真没有粮食可吃。
才找回七八块称手的石头,猪圈里又有响动了,约克夏大肥猪在圈里不停地“嗷嗷”叫。
赵菲捶了捶酸痛的腰,这才感觉到为什么家庭主妇都说做这完的家务活。
看着轻松琐碎,可是一件件、一桩桩还真是事赶事,没有一刻能停得下手脚。
☆、195。第195章 受伤了
一上午重复了一遍昨天的劳动后,赵菲又开始折腾午饭。
刘小乐带过来的泥鳅放到晚上再做,中午做菜咸饭,再加一个顶饿的红烧肉,汤是空心菜汤。
把饭做好后,赵菲用昨天的竹篮提着准备过了美升溪往外公他们割稻的后岗山田走去。
美升溪下,昨天虽然发生了夏至溺水惊险的一幕,但仍然有不少孩童在溪水里嬉戏。
这些悠闲的孩子都是年纪小的,最大也不超过八岁,只有这个年纪的孩子才能不爱劳动的束缚。
赵菲把饭送到时,后岗山田已经被送饭的大军包围了,这里的田地比较集中,早稻成熟的进度也差不多,今天几乎所有田地的村民都来这割稻子了。
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汩汩”地响着,赵菲把竹篮放在树荫下,上前将双手浸入山泉水里,只觉得一阵清凉透肤而来,十分舒服。
“妹仔,不要把热手插在冷水里,会风湿的。”
就在赵菲怡然自得的时候,一个挑着谷子的农夫经过她身边,见了她的举动,便提醒了她一句。
“哦?是这样吗?”
赵菲吃了一惊,赶紧把手抽回来。
“是哦,我爸年轻时老是这样,夏天干活热得受不了,就用山泉水冲脚,现在可好,腿经常肿,痛得死去活来,后来吃对了一味草药才好了。”
农夫说了几句,便挑着谷子走了。
“谢谢大叔喽!”
赵菲冲着那背影道了个谢。
见母亲和外公已经收了镰刀,在水田中“哗啦啦”地汲着水走过来,突然,外公停下了脚步,站在田里,叫道:
“又被咬了,这块田里水蛭真多。”
赵菲走到田梗边认真一看,只见外公低下头,看着自已的腿,那里有一缕鲜血正在流出来,一条血吸得肥肥大大的黑色水蛭正附在他腿肚子上。
赵菲不由得觉得小腿肚子一阵发麻。
“外公,还不把它拔掉?”
“不能拔,拔了它的头会断在里面,伤口会发炎的。”
外公说着,坚持走到田梗边,然后从裤兜里掏出装旱烟的塑料袋,迅速卷了一支纸烟,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把红红的烟头对准自已腿上的水蛭烫去。
那水蛭受了烫,身子一缩,“扑”地一声,整只便落入稻田的泥里。
“还想跑!”
刘裕至怒喝一声,拿起镰刀将水蛭砍成两半,顿时有一汪鲜血浮在了田泥上。
“水蛭这东西,真是无法避免啊,我割稻子最怕遇到水蛭。”刘桂珍边摇头边上了岸,在泉水里把手脚的泥冲洗干净,笑道,“有了这眼泉水,现在不用怕这边的田没有用了。”
刘裕至想起那晚上抢水的一幕,脸黑了下,看来心里还窝着火的样子,其实主要是想到自已贪污了女儿家放电影的钱被人嘲笑的事。
不过,事后女儿一家没向他追究,他也就乐得当成这事没发生过似的。
“外公,妈,你们吃吧,我今天还带了壶茶水过来,我先回家了。”
赵菲估摸着该回去翻谷子了,便走了。
下午的时候,还真又下了一场西北雨,还好赵菲在刘小乐的提醒下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张油纸布严严实实地盖住了谷堆,油纸布高处的边上,又用石块严实地压好,雨水一点也没有漏进去,省了不少昨天折腾的功夫。
西北雨总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雨收之后,太阳出来,东边还映现出一条漂亮的彩虹,可惜没有智能手机,不然就可以把这条漂亮的彩虹拍下来。
赵菲到现在还有时不时摸手机的动作,这全是因为前一世科技和经济发展到那个程度时,手机已经成了人与外界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了。
外婆没有生病,手上那笔钱也保住了,赵菲想着啥时候也该和邱良伙沟通一下,什么时候服装公司正式投入量产,到时候也不用提心吊胆这万把块钱不够花了。
手里有了点钱之后,赵菲却发现,这点钱还是不耐花,必须得再挣多几倍的钱,然后买房置业什么的,有了财务的自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相对的自由可言。
只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话,联络太不方便了。后格头村,也只有村部有电话,还是摇臂的电话,还得经过黄坑镇政府里的话务中心转接。
其间外公挑了两次脱好粒的谷子回来,最后一次回来留下话说再挑一担就收工了。赵菲把新挑来的谷子摊开,象昨天那样在湿谷粒里耙着草,结果草还没耙完,就出事了。
刘小乐惊慌失措地跑来告诉他,刘裕至在山上被蛇咬了。
“什么蛇?是毒蛇吗?人呢?”
赵菲一听也急了。
“不知道什么蛇啊,不过据说脑袋是三角形的,听说长这种脑袋的一般是毒蛇。
人已经被大家送到镇上卫生院了。
你妈叫我回来告诉你别急,已经打针了,观察一晚上没事就会回来,叫你在家里照顾外婆。”
真是屋漏偏逢雨急,看赵菲纠结的这样子,刘小乐赶紧安慰她:
“你现在去也没用,人都送去了,医生会想办法的。你妈在那呢,说你爸马上也要过去了。你如果现在赶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安心在这里照顾外婆。”
赵菲听刘小乐这么一说,想着也是,便安稳了下心绪,道:
“外公说还有一担谷子在山上。”
“我去帮你挑回来。”
刘小乐还不等赵菲反应过来,人就跑远了。
“你行吗?”
赵菲一看他那小瘦身板,想到谷子那么沉,他怎么可能挑回来?
结果人家刘小乐是用自行车把两袋谷子推回来的。
谷子推回来后,刘小乐还叫上他爸,去山上帮着把脱粒桶等家什搬回刘家。
赵菲连连感谢,刘树火笑着道:
“都是一村子的,谢什么谢,太客气了。”
赵菲只好在晚饭上用了心,把红烧泥鳅做了一大盆,送到刘小乐家表示谢意。
外婆知道外公被蛇咬伤,也急坏了,她挣扎着要去卫生院看老头子,但是赵菲还是劝住她了:
“外婆你现在这个身体去也不合适,这样吧,我去村里打个电话给我妈,问问情况再说,你看怎么样?”
吴秀莲一听有理,便同意了。
赵菲去找刘通要了村部的钥匙,说要打电话到镇卫生院。刘通很大方地给了赵菲钥匙,让她自已去打。
黑色的摇臂电话,赵菲已经有几十年没用过了,她拿起话筒,然后转动摇臂,记得好象是这么用的。
果然,一会儿之后,话筒里传来话务员的声音:
“请问电话接哪?”
“帮我接黄坑镇的卫生院,找住院部的刘裕至。”
赵菲估摸着卫生院里会登记病人的名字,却不会登记病人家属的名字,如果说找刘桂珍,肯定没人知道是谁。
等了五分钟这久吧,刘桂珍气喘吁吁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里:
“谁啊?”
“是我,外公现在情况怎么样?”
“医生打了解药了,现在都挺好的,就是要观察一晚上再回去。你晚上和外婆呆在家里,别来了,添乱。”
刘桂珍干脆简短地道。
“好,我知道了。山上的谷子还有脱粒桶,刘小乐家帮咱们全挑回来了,你让外公放心吧。”
赵菲也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下,两人见事情都搞清楚了,也就各自挂了电话。
外公没事,赵菲回家和外婆一说,俩从都比较放心了,外婆道:
“虽然打了解药,还是在卫生院住一晚比较放心。”
“说的也是。”
赵菲点点头,端了盆热水给外婆擦手面,还帮她洗了脚。
等赵菲把家里剩下的活做完,到外婆住的房间一看,见她躺在床上不安地翻动着,赵菲估摸着她有什么心事,便问:
“外婆,你放心吧,外公不会有事,那里我妈和爸都在照料着呢。”
“我不担心你外公了,是担心田里的活。现在就剩村头那块地的水稻没割了,这一耽搁,就怕台风来了,会把水稻吹折了。”
“台风?有台风吗?”
“有啊,刚才广播匣子里通知了,说明天下午有台风靠近咱们这一带,让大家做好准备呢。”
这几天外婆时醒时睡,醒着的时候,都是靠听收音机打发时间,看来是听到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
“没事,明天下午才来台风呢,我明天一早去割稻子。”
赵菲也不是没割过稻子,现在这具年轻的身体还更利索呢。
“你行吗?都没割过,明天还是我爬起来割吧!”
外婆这么想着,就要试着站起来走走,但才走了几步,就觉得脚下发软。
“外婆,你现在重要的是把身体养好,割稻子这活,交给我吧!”
赵菲自信满满地道。
台风到靠近至真正登陆,还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明天一天,她应该能把那三亩稻子拿下,只是脱粒需要大体力,还真是折磨人的事情。赵菲努力想着办法。
开始她想让刘小乐来帮忙,但一想刘小乐家现在也在割稻子,又遇上台风,大家都在抢收,怎么好意思让别人扔下家里的活来帮他们呢?
☆、196。第196章 疏离的亲情
这么想着,赵菲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同样住在本村的大舅舅刘桂东。
话说若是以农村里的观念来讲,刘桂珍是嫁出去的女儿,刘桂东则是养老的儿子,象这几天的农活,刘桂珍就算不来帮忙也没人会说什么,而刘桂东按道理应该主动前来帮忙。
就算他自家的田里忙不完,但象刘裕至被蛇咬了住院、吴秀莲病卧在床,刘桂东怎么也得来看看吧?
可是奇怪的是,刘桂东从头至尾就没有露过面,而一向对刘桂珍强势如斯的刘裕至,竟然没有因此而责怪刘桂东一句不是。
想到这里,赵菲忽然觉得外公家的内部关系着实有点混乱,为什么当出力的人不出力,按情理可以不出力的人拼命出力呢?
“外婆,我去大舅舅家看看,或许他家的水稻割完了,我问问他明天能不能过来帮忙。”
赵菲这么想着,便对外婆道。反正现在天也还不算晚,才八点多,舅舅家离这里五分钟的路程,她快去快回,外婆一个人在家里应该能应付的。
“哎,算了吧,他田里就算做完,还得打家俱呢!”
吴秀莲想了下,好象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最后拿出了那样一个借口。
赵菲才不管这些呢,水稻如果过期放在田里不割,除了受台风影响折秆后会减产外,过熟的谷子还会抽芽,这一抽芽就没用了。
“外婆,你别急,我过去和大舅舅好好商量,看他行不行,不行再另想办法。”
赵菲这么说,吴秀莲想着田里的水稻,也着实心焦,便点头答应了。
赵菲打着水电,穿行在村道间,由于没有路灯,村里只有各家的房屋透出昏黄灯光。一离开屋子灯光照射的范围,整个天地便陷入黑暗中。
赵菲小心地走着,村子里的狗特别多,她算不上村里的“熟人”,万一碰上凶恶的狗被咬一口就不值了。
怕什么还偏遇到什么,就在快到大舅舅家门口快,暗地里不知道哪里跑出一只狗,一只快到近前,赵菲觉得好象有点不对劲,有什么东西冲着自已跑来,赶紧拿手电一照,这才发现是一头黄毛狗,吃得肥嘟嘟的,见手电的光照过来,便在光影里冲着赵菲狂吠了一声。
“真是见狗不咬人,咬人不叫狗啊!”赵菲心有余悸地嘀咕了一声,然后赶紧冲着屋子里喊,“舅舅,你在家吗?我是阿菲啊!”
“阿菲,你这么晚怎么来啦?”
应门而出的,却是舅妈钱慧珠,看她一脸惊诧的样子,赵菲觉得她拿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也可以了,这演技,真是刚刚的。这么小的一个村子,她和妈回来帮忙,村里人谁不晓得呀?就她一家装傻充楞。
不过,说到她一家,也就两个人。她和大舅舅刘桂东。
结婚十来年,两个人硬是没有生育,至今膝下无子。也不知道是谁的缘故,但刘桂东明显弱势于钱慧珠,什么事都让她拿捏着,于是村里人都在背后偷偷说:一定是刘桂东不行,否则哪会这么听话?
不管怎么样,这二位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也不肯抱养,应该是对自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