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小乐笑了,他可不相信赵菲能挑得动一百多斤的担子。
  “谁说不行啊?家里又不远,这么短的路我挑不回去,明天输一顿红烧肉给你。”
  赵菲赌上了。
  “行,那你挑我看看。”
  刘小乐一听有红烧肉吃,两眼就放光了,谁家吃肉都不容易,光提红烧肉的名字,就让人食指大动。
  赵菲见刘树火已经装好两袋谷粒,便不服气地上前拿起扁担,插在两个布袋之间,人蹲伏下去,把扁担放在肩上,一运气,准备往上挑……

☆、201。第201章 巧遇司马晋

  赵菲运足了气,也里也是憋了一股劲,作为农家子弟,她怎么可以让刘小乐“嘲笑”她连担子也挑不动呢?
  “嗨”,随着一声运气声,赵菲架式十足,可是当她把肩膀用力向上挑起扁担之时,才发现,这两袋谷子之沉,远远超乎自已的想象。
  虽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也只是把谷子挑起来了,但身体的平衡点却失去了,随着身子的站立不稳,分挑两头的谷袋也不听话地东摇西晃。
  赵菲终于还是没能平衡住身子与谷袋,“扑通”一个屁股墩坐在田地里,刚洗干净的裤子又沾上了烂泥巴。
  这一幕逗得在场的大小都笑了起来,尤其是刘小乐,笑得前俯后仰,道:
  “早说你挑不动吧?一顿红烧肉我可记下了。”
  “去,没规矩的小屁孩,还不帮阿菲挑谷子去!”刘树火没敢大笑,只是驱赶着刘小乐,“你呀,还敢笑人家。人家可是不用挑担子的人,你这拿三尺的,永远比不上人家拿三寸的。”
  刘小乐吐了下舌头,赶紧上前扶起泥水里的赵菲,歉意地道:
  “你还是老老实实割稻子吧,我来挑谷子。”
  “输红烧肉我没意见,但我就不信你挑得动这一担!”
  赵菲这下算是明白了自已的“劳动力”几斤几两,这么沉的担子,她的确挑不动,肩膀刚才就那么和扁担摩擦了几下,现在就有火辣辣痛的感觉,应该是磨破皮了吧。
  说真的,她从小到大,有帮家里割过稻子,但还真没动过担子,只好自已认输。但看刘小乐那比自已矮一个头、略显瘦小的小身板,她就不信刘小乐能挑起自已挑不动的担子。
  刘小乐嘿嘿一笑,并不反驳,他只是往两边手里各吐了口唾沫,两手合在一起擦了擦,然后身子一缩,钻进一手撑起的扁担下面,把扁担放在肩上,再用力向上一挺,一担谷子就被刘小乐稳稳地挑了起来。
  刘小乐挑着担子稳健地踩着水田,上了田梗,在赵菲看傻了的目光中直往刘裕至家走去。
  “哈哈,阿菲你和他不一样,你是读书人,没怎么劳动过,他这辈子如果不会挑担子,连老婆都娶不到。”
  刘树火爽朗地一笑,顺便安慰了下赵菲。
  在农村人看来,孩子能读书是种福气,但如果实在读不了也不勉强,回家种地呗,还能饿死人啊?农村的家长远没有城市的家长那般惶恐,孩子一旦书念不上去,简直人生就没了指望一般。
  赵菲只能叹服,没想到刘小乐那小瘦身板,还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
  既然肩不能挑,也干不了脱粒的活,赵菲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割稻子了。
  随着太阳升到头顶上,整个田里变得闷热无比,脚下的水汽蒸腾,水稻间不时飞出寄生在水稻上的虫蛾,身上的粉沫洒落到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刺痒。
  赵菲头上的汗水随着太阳的升起从原来的点点滴滴,变得如小溪水一般肆意流淌了。
  “阿菲,把这草帽戴上。我就知道你不会记得带帽子。”
  钱慧珠看赵菲不时揉着眼睛,那是汗水流到眼睛里刺痒的表现。她把放在田梗上的一顶草帽扣在赵菲头上。
  顿时,刺眼的阳光被草帽挡住,紫外线也不直接刺进脑壳,赵菲觉得舒服了许多,便对大舅妈笑了笑。
  没想到这个话不多的大舅妈其实也挺细心的,如果有孩子的话,她一定能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到底是大舅还是大舅妈的身体不行,两个人有没有去接受过正规检查和治疗。
  赵菲脑子里胡思乱想着,渐渐有点明白,没有孩子,对一个农村家庭影响是多么大。就象上一世,她一直神奇地没有怀孕,最后好不容易怀上了,却因为意外流产而丧了命。
  个中苦楚,赵菲忽然统统都想了起来,心里也愈发同情舅妈。心想,他们肯定是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所以才性情大变,不和外公外婆主动往来的吧?
  作为家长,见儿子没有孩子,肯定多多少少会施加一些压力,一方面是确实忧愁,一方面也有面子和社会压力。
  一来二去,这就成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赵菲只能叹一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刘小乐快手快脚地挑完担子回来,接着又开始挑第二担,赵菲想起刚才刘树火说的三尺和三寸,不由问道:
  “树火叔,你刚才说的三尺和三寸是什么意思啊?”
  刘树火一听赵菲这个读书人也有不懂的地方,有些得意,笑道:
  “这是本地的俗话,锄头杆不是三尺长吗?所以三尺指的是种田的意思。笔杆不是三寸长吧?所以三寸指的是你们读书人啊!”
  原来如此,赵菲恍然大悟。
  一个上午,村头这片水田被割了大半,看着估计下午应该就没完工,赵菲心里放松了许多。
  “书记,这边走。对对,这些也是我们农科所新试验的水稻新品种,你看,今年不光丰收,还提早半个月收割,正好避过了每年台风的高发期,避免了农民的损失。”
  就在赵菲几个人努力割着水稻,想要早一点收镰的时候,一行十来人说说笑笑往村子里走来。
  打头的是一个穿着白衬衫、挺着略略突起小肚子的中年男人,听到跟着在他后面的那群人一个劲地恭维他,叫他“书记”什么的,赵菲一听就知道是个当领导的。
  “嗯,这片田管得不错,你们看,稻穗把稻秆都压弯了腰,哈哈,看来你们的试验田很成功嘛,今年丰收是肯定的了。
  好,你们做得很好!”
  那个被叫书记的男人走到赵菲这片田前,居然停了下来,还蹲下身子,用手掌把一穗金黄的稻穗托在手里,脸上表情生动地发表了一通溢美之辞。
  随着这个男人这一系列“深入田间地头”的动作做出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立即跑到他面前,端起手中的海鸥牌照相机,“咔咔”地照了起来,一点也不吝惜胶卷的样子。
  “秦书记,谢谢您的夸奖,若是没有您的支持,我们的试验水稻也没那么容易在群众中推广。”
  说话的30多岁男子,戴着白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一看就是个技术员的模样。
  “我是看准了你们的这个项目,相信洪科长你的实力和能力,放心,这次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晚稻我将在全镇都推广种植你们的新品种。
  反正,倾全镇之力,支持你的高产试验。”
  被称为洪科长的男子顿时十分激动,道:
  “秦书记,如果你在全镇推广我们的水稻良种试验,省里和市里,我都可以争取一笔扶持资金,数目可能达到十几万。”
  “哈哈,这敢情好!回去咱们再具体商量怎么操作吧!”
  秦书记听到这里,猛然打断了洪科长的话,似乎不想让他把这件事情在公众场合说给大家听似的。
  这帮人唠唠叨叨,以刘家的水稻田为背景,尽情做秀,赵菲估计这手掂稻穗的照片洗出来,没准发在市里的晚报上,能掀起一张大干快上的高潮,可惜这水稻没法收肖像使用费。
  现在赵菲基本上听出来了,这位着白衬衫黑西裤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秦莲花的父亲,也就是颜金花曾经和她说过的,黄坑镇的一把手秦书记。
  仔细看,秦莲花的眉眼和秦书记颇为相似,不同的是,秦书记脸上明显比秦莲花多了几分精明和官僚之气。光是秦书记的作派,就让赵菲觉得他是个擅长做秀的官员。
  一个官员一旦擅长做秀,那就不是认真想做事。
  赵菲登时对秦书记没了好感。
  赵菲正打量得仔细,忽然直觉身上有一股气息在窥视着自已,她下意识地向左近扫了下,这才发现,原来在秦书记屁股后面跟着的一群人中,司马瑨竟然也在其中。
  赵菲眼光扫过去时,他已经收起了打量她的视线,悠闲地混在视察农情的镇干部队伍中,好象不认识赵菲似的。
  哟,倒是挺敏锐的啊,自已眼光才这么一扫,他就赶紧缩回去了。
  赵菲心里冷哼一声,跟着这个秦书记混,日后也是个小官僚,这位司马瑨分明是京城里来的,有必要和秦书记整天泡在一起?莫非是为了讨好未来的岳父大人?
  赵菲越想越有道理,脸上不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还扫了司马瑨一眼。
  司马瑨见赵菲的眼神缩回去,禁不住又看了她一眼,没错,就是赵菲。
  虽然她戴着大草帽,穿着沾满斑斑泥水看不清颜色的衣服,屁股上还可笑地粘了两大块泥巴,但分明就是那个每次都把秦莲花气得半死的赵菲。
  虽然秦莲花是自已的未婚妻,但是司马瑨却不觉得赵菲气坏秦莲花有什么不好,相反,还觉得赵菲每次都顶得理直气壮,一幅斗士的模样煞是可爱。
  司马瑨眼光再扫,却又接到赵菲看向他似笑非笑的神情,司马瑨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自已有什么好笑吗?

☆、202。第202章 在大兴一中等你

  因为赵菲脸上含义不明的笑,司马瑨不禁低头扫了眼自已,没什么不对的啊?
  自从在黄坑镇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已的着装虽然在京城的生活圈子十分普通,但是在黄坑镇上却有点扎眼,他很快就融入了黄坑镇的衣着风格。
  这不,现在身上是蓝色短袖的汗衫,下面是一条浅灰色的长裤,脚上中规中矩的穿着塑料凉鞋,虽然这鞋子穿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新鞋还有一股刺鼻的塑料味,但是这不是和黄坑镇的每个普通少年的打扮一样吗?
  不是笑自已的穿着,难道脸上沾了泥巴?
  司马瑨忍不住摸了把自已的脸,但发现脸上应该什么也没有抹到,光滑如斯。
  看到司马瑨的动作,赵菲又没忍住,她没敢大笑,憋着低下了头用力割水稻。顿时响起了一阵“唰唰”割稻声。
  “秦书记,请问你们为什么敢领先县之先,在黄坑镇推广新型水稻?就不怕水稻种植失败,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吗?”
  那个戴眼镜、不断拍照的年轻人此时提问秦明。
  “哦,黄记者,是这样的……”
  原来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竟然是记者,只是不知道是哪个报社的,县里的还是市里的。如果是市里的,看来这秦书记也是擅长炒作之人,下一次乡,居然请了市里的记者又采访又拍照的。
  赵菲心中一阵腹诽,她直起因为伏了太久而酸痛的腰,放眼望去,就在美升溪的对岸,停了两辆吉普车,应该是送秦明来下乡的。
  赵菲上一世可没有和秦书记接触过,她印象中倒是记得黄坑镇镇长章恩泽的样子。
  之所以能认得章恩泽,是因为黄家仁和章恩泽走得最近。
  黄家仁的建筑公司承包的是镇政府名下的企业,而经济在政府里是由镇长分管的。所以黄家仁对章恩泽可谓巴结得体贴入微,无孔不入。每周至少都会在家里宴请一次章恩泽。
  倒不是黄家仁省钱,舍不得请章恩泽到饭馆里吃饭,主要是小镇上没什么好馆子,为了方便宴请这些领导,黄家仁每次要请他们,都要从县里的酒楼里接一位名厨来单独开伙,喝的酒也都是带英文字母的洋酒。
  就算赵菲在黄家仁家中的地位如奴如婢般不体面,但好歹顶着个黄夫人的头衔,和章恩泽也算是相熟的。
  现在回想起这一节,赵菲不由地觉得身上发冷,那样生不如死、麻木不仁的日子,她这辈子是不想再过第二次了。
  想起章恩泽,赵菲总觉得自已拉下了什么,好象有一件重要的事,她应该记起而没有记起。
  赵菲想了又想,脑子里似乎有个警铃一直在提醒自已,这件事十分重要,但是又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嗯,对了,喝洋酒……好象和章恩泽一次喝了洋酒醉酒有关……
  赵菲努力回忆着,一时无果,看到那群簇拥着领导的马屁精们走过身边,赵菲收回心神,继续专心地割稻子。
  “喂,你怎么在这里割稻子?明天不是要考试了吗?”
  忽然,一口标准的京腔在赵菲耳边响起,那么有磁性,带着少年变声期特有的音质,却不难听,反而因为口腔清晰、吐字标准,显得那么有范。
  司马瑨认是赵菲之后,不禁有些奇怪,明天不是要中考了吗?秦莲花三天都躲在屋里温书,说一定要考上大兴一中给父亲长长脸。这个女人倒是怎么回事?不好好温书,跑来割稻子?
  赵菲没有想到司马瑨没有跟上马屁精们的步伐,她吓了一跳,手上的镰刀差点划拉到自已的手指:
  “下次打招呼前能提前告知吗?不要这么神出鬼没的,吓了我一跳。”赵菲不满地抱怨了下,但是其实,心却好象漏跳了一拍,“这是我外公家的田,过来给他帮忙呢!”
  “温书假不是要温书吗?你不会是不想读书了吧?我劝你,还是好好回去复习吧,考上一中,没准咱们开学能做同学。”
  司马瑨的外表一向给人的印象是谦逊低调,但是赵菲每一次接触,都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与众不同的傲气。这一回,赵菲抬起眼眸看他,却发现司马瑨的眼里,有了几分真诚和关心的味道。
  想必,在司马瑨心里,自已这个面临中考还跑到田里割稻子的农家女,是个女学渣吧?
  赵菲心里,不禁浮起了这个上一世的流行词。
  “不用温书我也能考上。”
  赵菲傲然道,不再理会他,低头继续用力割稻子。
  这算是对他的回答吗?
  司马瑨在田梗边蹲了会,玩味地笑了一下,也不再说什么,起身往马屁精们远去的方向走去。
  “阿菲,那是你同学吗?”
  钱慧珠看到司马瑨忽然在田梗边蹲下来和赵菲说话,看他年纪也和赵菲差不多大小,便饶有兴趣地问。
  “不是我同学,在镇上认识的。”
  赵菲在司马瑨走后,咀嚼了一下他的话,忽然一楞,不会吧,司马瑨也要上大兴一中?他不是京城里的贵公子吗?怎么可能来大兴一中读书呢?
  从来没有人对赵菲说过司马瑨的身份,黄坑镇政府里的人除了知道司马瑨是京城里来的,此外这个少年的一切都平凡无奇,平凡的容貌、平凡的身高、平凡的语言……如果司马瑨不是秦书记女儿的未婚夫,他一离开黄坑镇,隔天就能被人忘记。
  只有赵菲见过司马瑨被大兴县林副县长陪同时,林副县长那毕恭毕敬的那一次,才略略显出司马瑨的身世不凡。
  但这一切也是赵菲的猜测,莫非司马瑨就真的只是一个京城里来的普通老百姓,或者甚至是连京城里好的学校都不收的小混混,仗着和秦莲花的关系混到大兴一中洗新革面的?
  这种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省里、市里有些家长教不好的孩子,就把他们放在乡下的地方,利用这里相对单纯的环境,来摆脱他们原来染上的恶习。
  只是,如果司马瑨真是那种不良少年,秦书记这么精明的人,容得秦莲花这么公公开开地到处宣扬司马瑨是她未婚夫?
  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秦明,但是赵菲从他擅长作秀这点来看,秦明绝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会认下女婿的人。就算司马瑨很差,但他的家庭出身一定是秦书记看得上眼的。
  “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菲嘀咕了一声,便把这些想法放在脑后,她倒是隐隐觉得,应该用力想想上一世章恩泽的酒后醉话,好象里面大有玄机,而且与她现在切身相关。
  不过,饶是赵菲想到脑袋发痛也没有想起章恩泽到底说了什么,此时会突然触发了自已的警报意识。
  “阿菲,快过午了,咱们早上就先这样,回家做了饭,吃了再来。”
  钱慧珠这时候喊了一声,把赵菲从憶想中拉回来。
  “好,那就吃了下午再来吧!”
  赵菲一看太阳已经移到了正中,不用看时间也知道大约12点了,她自已不吃,钱慧珠和刘树火父子也得吃饭呢!
  “树火,中午就到我婆婆家吃去!你们也不用做饭了。”
  钱慧珠这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看到刘树火在水沟边上洗着沾了泥巴的手脚,便热情地招呼。
  “是啊,我还欠你一顿红烧肉呢!刘小乐,去我家吃饭吧!”
  赵菲想着从村子里卖肉的刘志云家割一块五花肉,做红烧肉是她最拿手的,一定让刘小乐吃得舌头都要掉了。
  一听真有红烧肉吃,刘小乐眼睛都发亮了,不过他看他爸没反应,一时不敢回答。
  “那怎么好呢?家里肯定做好饭,不用啦。”刘树火婉拒,现在人家家里只有三个女人,他一个大老爷们去掺和,算怎么回事呢,他看了看儿子,见他眼巴巴的样子,便笑着道,“让小乐代表我去吧!”
  “好,小乐,你爸说了你代表,去帮我烧火去!”
  赵菲也不客气,就这么调侃上了。
  钱慧珠一想这样也行,刘小乐去了,做些好吃的,心意也算尽到了,不然她们现在一家三个女人,留一个大男人吃饭,还真是不方便。农村里虽说亲帮亲,邻帮邻,但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
  于是就这么说定了,刘小乐高兴地帮忙提着镰刀,其余家什就放在田里,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再说象脱粒桶这样的大件,上面也用大大的红油漆写了名字,一般也不会被人偷走。
  赵菲来到村子中,找刘志云买了块足有两斤重的五花肉,看得钱慧珠也一阵心疼,这得三块多呢,不过是赵菲掏的钱,她也就没说什么,乐得吃现成的。
  到家里,刘小乐帮着淘米把米放进锅里,烧上柴,赵菲才发现刘小乐还是厨房里的一把好帮手,如果还维持着这么勤快,日后成年,哪个姑娘嫁给他,准能过上好日子。
  想着刘小乐从今往后就要在村里发展,也不会到外面找工,那惨死的命运被扭转了,赵菲的心情大好,手下切肉的刀飞快,肥里带着瘦的肉片一片片从她刀下被片出,看得刘小乐眼花撩乱,连连赞叹。
  只是这时候还在期待着一顿喷香午饭的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刘裕至正被抬着经过美升桥,往家里走来。

☆、203。第203章 出院

  司马瑨紧走几步,追上了秦明的队伍。听到赵菲傲气十足的回答“不温书也能考试”,忽然间他替她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个女人,还是有点自已的东西在支撑着的。
  “阿瑨,你对农业丰收也很开心是吧?”
  秦明回头瞅了一眼,看到司马瑨脸上流露出的笑意,不禁有点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司马瑨都是木着一张脸,没有笑过,也没有生气过,有时候都让他感觉司马瑨的面部神经是不是有问题。怎么没什么反应呢?
  当然,秦明哪敢问司马瑨这个问题啊?其实,就算司马瑨是个瘸子、瘫子,他也不介意女儿嫁给司马瑨,现在只恨司马瑨和女儿年纪还小,不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而身为政府官员的他,当然不可能违反国家《婚姻法》的法律规定。他只能鼓励二人以未婚夫妻的关系交往,让女儿有意无意把风声放出去,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女孩子退却,免得司马瑨被人诱惑走了。
  “嗯,很开心,没想到用了新品种,粮食能增产这么多。”
  司马瑨并没有注意到是因为自已脸上的表情吸引了秦明的注意,一和秦明说话,他又恢复了原本木然的样子。
  秦明笑笑,也不再说什么,继续和市里晚报社的黄记者热情地介绍着自已为什么有大胆引种新型水稻的想法。总而言定,话里话外就是表示自已很有魄力的意思,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是一个能担当大任的有能力的干部。
  造势,尤其是通过媒体的宣传舆论造势,一向是官员执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手段。
  秦明,抓住了新型粮种推广大获丰收的好契机,准备以此为介入点,为自已的从政生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今天,能抓住这个黄记者的心思很重要,秦明如此投入,以至于有点忽略了司马瑨。
  固然,从政的路上,司马瑨背后的力量肯定会推动他前进,但也要看他有没有值得推的理由。
  这一点,秦明深深明白,裙带关系,也有内外亲疏远近之分,想要实现人生的大反转,也不能一味躺在关系网上过日子,自已也须得下些苦功夫。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不过如此。
  秦明一行渐行渐远,看了村子附近路好走的田地,的确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也就没有必要到山路难行的山里去参观了。黄记者在秦书记的殷勤陪伴下,拍到了许多漂亮的丰收画面,此行亦是大有收获。
  回到黄坑镇,秦书记陪着好吃好喝地款待之后,黄记者还收到了秦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