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华第-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羊皇后看见自己身边的几个心腹嬷嬷躺在地上哀嚎呻、吟,半天爬不起来,气的脸儿都绿了,大怒道:“哪里来的野丫头,这样大胆,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就敢这样撒野?冲撞了太后,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金灵脖子一梗:“我才不管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要毁了我家小姐的脸,你们就是坏人!”反正在她心里,她家小姐就是天下第一号大大的好人,只要和她家小姐作对的,自然而然就要被划入坏人的行列。
郗太后和羊皇后等人顿时哭笑不得,她们还第一次被人加上“坏人”这样明晃晃的头衔儿。
太子妃已经大叫道:“母后、皇祖母,和这样的浑人费什么话,快叫侍卫进来将她捉了丢出去。”
这边不用叫,已经有几个守护在东宫中的侍卫冲了进来,因为扶荔殿里头都是女眷,侍卫们怕冲撞了贵人,进来的并不多,哪里是金灵的对手,被她三下两下就给打倒了。
金灵不由洋洋得意,都说宫里的侍卫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比起萧十三或者旻文太子的手下简直完全不够看好吗?
事到如今,连沈沅钰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正在闹腾着,就听见外头此起彼伏的“皇上驾到”的声音。
众人又是一阵喧哗,今天这东宫还真是热闹到家了,连皇帝也赶来凑热闹了。
皇帝来得极快,还未等皇后带着命妇们迎驾出去,皇帝已经携了桓淑妃进了扶荔殿。王菁看见皇帝身后的桓淑妃恍然大悟,难怪她派人知会桓淑妃,含凉殿那边始终不见动静,原来桓淑妃是害怕自己分量不够,把皇帝给请来了。
众人乱哄哄地上前给皇帝行礼已毕,皇帝又见过了太后。这才在太后的下首坐定了。皇帝皱着眉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太子妃好好儿的寿宴,怎么这样乱哄哄的!”
“陛下!”羊皇后和宁德长公主几乎同时出声。谁先说话谁就占据有利地位,这个道理两位都明白。
皇帝淡淡瞥了羊皇后一眼,他眼中隐含着的冰冷意味让羊皇后禁不住心里一寒。皇帝不动声色地道:“姑母是长辈,姑母请先说吧。”
宁德长公主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当然她说话是极有艺术的,不忘把沈沅钰所受的委屈尽量夸大,隐隐道出太后和皇后完全不给沈沅钰辩驳的机会,只听一面之词就要把沈沅钰拖出去杖毙,以期博得皇帝的同情。
沈沅钰便即跪在地上,大声道:“请陛下为臣女做主!”
其实皇帝来之前就已经派人打探清楚了这边的情况,早已成竹在胸。听了这话,他眉头微微一皱,目光犀利地盯着羊皇后道:“是你想把朕的侄儿媳妇拖出去杖毙的?见杀之不成,你又想趁机毁了她的容?”
平日里帝后之间虽然淡淡的,但是皇帝该给皇后的尊重还是给足了的,像是现在这样带着质问的语气咄咄逼人地问出这样的话来,还是第一次。
羊皇后就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道:“陛下,臣妾……”想要把沈沅钰拉出去杖毙的人本不是她,可她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这件事往太后那里推啊。
郗太后这时也张口道:“皇帝,这是哀家……”
皇帝却不容许她把话说完,立刻截断她的话道:“母后不必再为皇后开脱了。”太后顿时语塞,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直接说皇帝说的不对,一时之间只能默然。
皇帝忽地站了起来,“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目光像是淬了冰一样看着羊皇后:“老五在外头舍生忘死,费了多少力气,得了多少骂名,这才把北燕的大军打退了,光复了全部的徐州,大晋免了亡国之祸,你们才能在这里作威作福,如今老五失踪了这些日子,生死不知!你们竟然要在这里杀了他未过门的妻子?哈哈,好,真正是好!”
皇帝这阵子因为庾璟年一直没有消息,早已暴躁得不行,加上沈沅钰又和慕容雅相像,一颗心早就偏到了太平洋,见后宫这一溜的主子联合起来欺压沈沅钰,就如当初逼死慕容雅一样,皇帝心中简直就是怒火万丈。
皇帝说了这样的狠话,羊皇后就再也坐不住了,一下子跪了下来。口中说道:“陛下息怒!”皇帝嘴里说着你们,实际上是给皇后留着最后一丝颜面,他这脾气是冲着谁发出来的,大家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太子妃见婆婆跪下了,她怎么还能站着,也就跟着跪了下去。其他人看见这二位都跪了,也别站着碍眼了,一时间扶荔殿中跪了一地。只余下太后坐着,皇帝站着。
皇后只觉得心里憋屈万分。当年的慕容雅在皇帝心中如同仙子一般,她斗不过慕容雅,没想到如今换成个和她有几分相似的沈沅钰,皇帝仍然是向着她。这些年对于皇帝的真心,她真是喂了狗了。
却见皇帝俯身下去,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皇后,竟然将沈沅钰亲自扶起来了,柔和地道:“叫你受委屈了。有朕在,谁也不能欺负了你去。”
沈沅钰就松了一口气,有这么坚强的一座大靠山在,她还怕什么!
皇后见此情形,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得眼睛都要滴出血来,却使劲地垂下头,不让皇帝看到她那痛恨的目光。
连郗太后也气得浑身发抖。皇帝那一句一句,冲着皇后使劲,可哪一句说的不是她自己呢。她本来想要说话,可是看见皇帝那冰冷的眼神,她心里不由打了个寒战。皇帝是她的亲儿子,他的操行她最是知晓,那是心眼儿最小,又最是记仇的,又最是六亲不认的。看看他对自己的亲弟弟,琅琊王庾文泰就知道了。硬是压着他做了这么多年的闲散王爷,朝政是一点儿都不让他插手。
自己若是逼得他太过,让母子之间生了嫌隙,他真能变着法子让自己也不痛快。权衡利弊好久,到底没有必要为了取沈沅钰的性命而和皇帝生分了,想到这里她也是一阵心灰意懒。
本来想要拂袖而去的,终究是害怕皇后婆媳吃了大亏,还是决定留在这里帮着转圜一二。便温言开口道:“皇帝,这么些个人,就这样跪着,你是不是让他们先起来。”
皇帝便道:“既然母后发话了,你们就起来吧。”
众人便参差不齐地谢恩起身,皇后因为跪了太久,又受了屈辱,起身的时候就不由晃了晃,皇帝看在眼里却假装完全看不见她。皇后见了不由一阵绝望。
皇后老奸巨猾,还知道掩藏心事,有一个人却受不住了,便是新安公主。她被皇帝有意养成骄横跋扈的样子,最是没有眼力见,一时气愤难平,加上最近皇帝对她冷淡非常。心里恨得不行,就恶狠狠地向皇帝瞪了过去。
皇帝正憋着一股火没处发泄,一抬眼看见新安公主这样的神色,简直怒不可遏。“你那是什么眼神?”一个茶杯就扔了过去,正砸在新安公主的额头上,她的额头顿时就破了,鲜血汩汩流出。
新安公主不可思议地看着皇帝,大叫了一声道:“父皇你打我?”长这么大,除了御花园的那一次,还没人敢动她一根手指头,没想到今天一向对她疼爱有加的父皇竟然这样待她。
太子妃和这个小姑子相处了不短的时间,最是知道她的脾气。那是最没有脑子又自诩聪明的玩意儿,平时不知道帮太子拉了多少仇恨,因为有帝后护着,太子也不能拿她怎么样,可早就把这个胞妹恨到了骨子里。
如今看她竟然胆敢和自己的父皇顶牛,简直就是没有最脑残,只有更脑残。她吓了一跳,连忙一拉新安公主的袖子道:“皇妹,哪有你这样和父皇说话的,还不给父皇下跪认错!”
太子妃本来是好意,想着出面打一下圆场,将这件事掩过去,免得皇帝大怒,牵连了太子宫。哪知道新安公主就是个炮仗脾气人来疯,不劝她还好,这一劝,她还来劲儿了,“你不给你自己的妻女留一点儿脸面,却这样护着这个女人,”她用手一指沈沅钰,“不就是因为她长的像……”
皇帝听见她胆敢把当年的事说出来,不由勃然大怒:“贱婢,你给朕闭嘴!”他的一双眼睛里寒光闪闪,竟然露出一丝杀意来。
皇后也吓了一跳,眼下也顾不得心疼女儿了,抬手就给了她一个巴掌,“大胆,有你这样子和自己的父皇说话的吗,还不立刻跪下认错。”
第178章 连环诡计
新安公主彻底地楞了。她明明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为什么连母亲也来打她?而且下手那样重,她如今脸上火辣辣的,已经多了五个巴掌印。她却不想想,皇后若是不下重手,又怎么能让皇帝消气呢。
新安公主尖叫了一声:“不,我不!他不问是非,不分好赖,分明是个昏君。我没有错,干嘛要向他道歉!”
太子妃无奈地闭上了眼睛。这个白痴小姑子,老天爷怎么还不赶快把她收了去,为什么还要留在人间害人!
皇帝被她气笑了,“好好好!真是朕的好女儿!朕是昏君,你这昏君所生的公主,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太后见事情演变的越发不能收拾了,也不由暗怪新安公主口无遮拦。厉声对一旁的太监宫女们喊道:“你们都是瞎子聋子吗,还不赶快把新安公主给哀家拉下去,送回宫中……禁闭!”太后这也是为了保全新安公主。
得了太后的吩咐,便有几个嬷嬷上前欲拉着新安公主下去。就听皇帝大喝了一声道:“慢着!”皇帝面容狰狞,新安公主今天当着这么多命妇的面,新安公主不但对自己不敬,还差点儿把慕容雅的事儿给说出去了。皇帝现在活剐了她的心都有了。
皇帝慢慢道:“朕到了今天,才知道朕的儿女之中,竟然有这等悖逆之徒,竟然对朕有这么大的怨恨。你这个公主本来就是老大和老三给你求回来的,朕恢复你公主的封号,是想让你戴罪立功,以观后效。没想到却纵得你越发不堪了。也罢也罢,从今以后你不再是公主。”他指着一个太监道:“去叫中书省立刻草拟一道圣旨,就说新安公主悖逆不孝,藐视朕躬,着即贬为庶人,搬去静安殿静思己过。”
皇帝这话一出口,皇后顿时就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废为庶人先不说,静安殿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冷宫,本朝以来还从未有一个公主被贬到静安殿中去的,新安公主从小娇生惯养,若是到了静安殿,又怎么受得了。
皇后只得再次跪下,大哭道:“皇上开恩呢!新安从小就是这样的性子,她不是故意冲撞您的,都是臣妾教女不严,管教无方,要罚,你就罚臣妾吧!千万不要将新安废为庶人,贬去冷宫啊!”
皇帝冷笑不已。“你也知道是你管教无方,”新安公主又怎么会知道慕容雅的事,还不是皇后告诉她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新安公主心里藏不住事儿,她又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秘密说给女儿听,那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吗。新安公主之所以知道,还是偷听了她和她宫中的大嬷嬷的对话,皇后其实是冤枉的。
想到此处,皇帝恨不能将皇后也一纸诏书废了。毕竟要考虑到朝政的平稳和前朝的平衡,到底是忍了下来。“朕自然还有恩旨给你,你不必焦急。”他声音淡淡的,却只叫皇后后背发寒。
皇后就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太后,太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皇帝,新安这孩子虽是鲁莽了些,但她总是没有坏心的。她冲撞了你,是她不对,不过她终究也是你的元后嫡女,你就当给哀家一个面子,从轻发落了她吧。”
皇帝犹豫了一下,太后的面子他总是要给的。便道:“既然母后替她求情,也罢,就给她留一个县主的爵位,让她跟着皇后再好生学学规矩吧。”
他又目注皇后淡淡地道:“后宫诸事,你暂且交给淑妃打理,你只好好教教这个孽障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他刚才所谓的恩旨了。皇后身子一晃,这就代表了皇帝免除了她掌管六宫的权力,而是将这权力给了桓淑妃了。
皇后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正在这时,身后一个冷冰冰却异常淡然的声音响了起来:“皇后娘娘还不谢恩吗?”
皇后回头一看,却是和她斗了十几年的桓淑妃,桓淑妃一双妙目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她,眼中全是讥诮。
皇后不甘地跪下,叩首道:“臣妾谢主隆恩!”
郗太后见自己虽然求了情,但是皇帝也不过给新安公主留了一个县主的身份,而且连带着皇后也受了罚,她正想着开口再说话,皇帝已经事先发觉,对太后道:“母后不必再为这不识人伦的东西求情了,不值当的!”
太后也只得闭了嘴。就有几个嬷嬷将兀自挣扎不休的新安公主拖了出去,送去皇后宫中,新安公主见皇帝虽然没有将她废为庶人,却只给了她一个县主的封号,日后可就要与沈沅钰齐平了,不由大喊道:“我不服气,我不过顶嘴几句,就被父皇贬为县主,为何那个贱婢毒害自己的亲婶婶,却能逍遥法外?”
嬷嬷们见她直到现在还在作死地胡说八道,恨不得将她的嘴堵了。急忙以光速将她拖离了大殿。她再喊什么,众人就听不见了。
不过新安公主的那句话,众人还是听见了,一时间所有的目光就都落在了沈沅钰的身上。太后对于皇帝明显拉偏架的行为也十分不满,就有些*地说道:“你打算如何处置文安县主?”
皇帝的性子是典型的帮亲不帮理。湖阳郡主在沈家处处向沈沅钰挑衅,这些事儿他早就知道了。就算沈沅钰真的害了湖阳郡主流产,那也是湖阳郡主活该。皇帝根本就完全不想处罚沈沅钰。
他正想说一句“这件事是沈家的家务事,轮不到也不该皇家出面来管,朕自会叫沈弘公正地处理此事”搪塞过去。沈沅钰忽然开口道:“陛下,臣女并没有陷害过二婶婶,臣女是冤枉的,请陛下为臣女做主!”
她可不想日后顶着一个恶毒的名头在建□□活。
“哦!”皇帝终于有几分感兴趣了。沈沅钰作为庾璟年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未来妻子,可不是新安公主那样的蠢货,这一点皇帝是深知的。他便开口问道:“你可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沈沅钰缓慢但却坚定地道:“臣女有证据!”
皇帝一听不由大喜,既然有证据那就是再好不过了。免得日后传出去,大伙都说他拉偏架向着沈沅钰。
宁德长公主适时在一旁补刀道:“你这孩子,既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为何还迟迟不说。”这摆明了就是给太后和皇后上眼药来着,反正都撕破了面皮,宁德长公主也不管那些个了。沈沅钰又岂有不明白的,只委委屈屈地道:“臣女想说来着,可是一直竟不得机会。”
皇帝不能对亲娘怎么样,却恶狠狠地瞪了羊皇后一眼。“有什么证据只管拿出来,自有朕给你做主!”
“谢陛下!不过如今人证都在臣女家中,恳请陛下允许臣女将人接进来!”沈沅钰正说着,就见有一个小太监航忙地跑了进来:“启禀陛下,光禄大夫沈昀沈大人在外求见。说是带了能够证明文安县主清白的证人进来。”
皇帝一皱眉,“沈大人来便来吧,你这样慌慌张张地做什么?”
那太监战战兢兢地道:“启禀陛下,沈大人是和常山老王爷一同前来的,到了东宫门前,不知怎么的竟与侍卫发生了冲突,老王爷一怒之下,将所有的东宫的几十名侍卫全都打断了腿,如今正在门口破口大骂太子殿下呢!”
听到这话,皇帝和沈沅钰都是脸色一变。而太子妃听说门前安排的侍卫全都被常山老王爷打断了腿,顷刻之间就花容失色。
一下子皇帝和沈沅钰两人全都反应过来了,小二房花了这么多力气,所图谋的绝不仅仅是弄死沈沅钰,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干掉沈昀,扶持沈晖上位。
而且这件事若说没有太子在后面搞风搞雨,沈沅钰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太子也不是活雷锋,他之所以冒着得罪未来兰陵沈氏宗主的危险帮助小二房,其目的还不是希望将来沈晖上位了,能倾尽兰陵沈氏的家族之力,辅佐他登上皇位。
皇帝不由大骂太子白痴,平定方峻之乱已尽显沈昀的才智本领,太子放着这么得力的人选不去拉拢,偏要帮着小二房出头,那沈晖明明就是个只知空谈的废物,真不知太子的眼睛长到哪里去了。
皇帝平复了一下情绪,道:“既然王叔来了,还不快把人请进来。”顿了顿又道:“叫太子和沈大人也进来觐见吧。”
老常山王爷乃是皇帝的远房叔叔,虽然血脉较远,却在皇帝登上帝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的,加上他这么多年一直对皇帝忠心耿耿,因此皇帝待他十分不同,一向是拿他当做亲叔叔敬着的。沈昀这显然是识破了太子和小二房的阴谋,让老常山王来给自己背书,就算他把东宫所有的护卫全都打断了腿,皇帝也绝不会怀疑他有谋逆之心,这份手段本领也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
要知道老常山王是个粗人,平生只和武将混迹在一起,对沈昀这样的名士一向看不惯,皇帝真弄不明白,这老家伙怎么就和沈昀混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就是上门给庾璟年提了一次亲吗?
沈昀的这份交际的本领,真是遗传了他爹沈弘。
正想着,就见常山老王爷气哼哼地走了进来,老头子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一部花白的胡子气得都翘了起来。在他身后是一脸晦气的太子,再后面则是一身官袍,无论和谁走在一起,都会将旁人衬托成渣滓的美男老爹沈昀。
这大殿中都是女子,沈昀这一进门,众人的眼光便毫不客气地落在了他的身上。桓淑妃目光中射出慑人的光芒,随即低下头去,掩饰住了眼中的光芒。沈昀似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待遇,神色丝毫不变。
皇帝免了常山王的礼,却受了太子和沈昀的礼。这才让人给老常山王看座。老常山王却并不就座,而是扯着大嗓门喊道:“陛下,你给我这老头子评评理,我今天本来是跟着沈小友进宫来给您请安的,结果到了东宫门口,也不知侍卫们吃错了什么药,二话不说拉弓便射,若不是沈小友的侍卫反应及时,我这一把老骨头就要交代在东宫门口了。我征战了一辈子,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差点死在自己的侄孙手上,陛下您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皇帝也囧了一下子,大概能够猜到,太子应该是想给沈昀安个带人硬闯禁宫之类的罪名,根本不容他辩驳,直接就安排弓箭手向他射箭,若是沈昀事先没有准备,很可能真被射死在东宫之外。
只可惜,人家显然是识破了太子的奸谋。
沈沅钰听到这里,手心里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小二房太狠毒了,太子太狠毒了!
若不是庾璟年生死不知,皇帝真想给两个大耳刮子让他清醒清醒。皇帝大怒道:“太子,你来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庾邵恒也是郁闷的不行不行的。本来是一条好计,怎么就被老常山王爷给搅合了呢?
之前他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才将沈氏安排在宫里的眼线控制住,又通过此人传出假消息,只说沈沅钰惹恼了太后皇后命在旦夕。沈昀平日里最是疼爱这个女儿,料想他必然带人前来东宫搭救,到时候便在东宫门前设下埋伏,直接将沈昀射杀。到时候他带来的侍卫们身怀利刃,太子便可以轻松给他戴上一个行刺储君的罪名,就算沈弘心里有怨言,又能如何呢?
等他扶持了沈晖当上宗子,再想法子杀了或者架空沈弘的权力,沈晖资历威望远远不足以压服族中耆老,到那时只有拼命向自己靠拢,让自己力挺他才能坐稳宗子乃至宗主的位置,整个兰陵沈氏可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有了兰陵沈氏的辅佐,何愁太子之位坐不稳固呢?
只是他到底还是低估了沈昀的手段能力。也不知怎么的,他竟然带了一向最讨厌文官和名士的老常山王进宫,自己更是一个侍卫都不带,让太子想给他安个罪名都不能够。
反倒是老常山王爷,带了上百名的侍卫前来,从前他每次入宫的时候,也没带过这么多人来啊?老常山王爷的侍卫都是上过战场的,个个如狼似虎,偏偏带头那人是个死脑筋,竟然还敢放箭,叫老常山王抓住了把柄,带人将埋伏在东宫门前的侍卫一个不拉全都打断了腿,连他这个太子都吃了挂落。
老常山王对皇帝又是忠心耿耿,而且血脉较远,如今这么个局面,就算太子想诬他造反,也没人肯信呢?老常山王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他抢来皇位干嘛?总不会是觉得好玩儿吧。
最叫太子心中不安的是,他和沈昀见了面,这位兰陵沈氏的宗子脸上笑眯眯的,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样子,对他像是往常一般恭敬尊崇,搞得太子根本不知道沈昀是知道了他的阴谋表面装作不知呢,还是压根就没想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若是前者的话,沈昀的城府就太可怕了。
太子这一路上早就想好了说辞,因此不慌不忙地道:“启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