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园似锦-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可爱!哪儿来的一只小黄猫,好小一只,不知道断奶了没?”惜春星星眼地看着这只萌物,恨不得把这小东西带回去饲养。
朱俊阳弯腰拎着猫儿的后颈皮,跟冲他龇牙咧嘴亮爪子的小东西对视着。炸毛的样子,可真像它主人啊!他心情大好地将小猫儿放在自己的手心,任凭它用小奶牙啃自己的大拇指,笑着对小草道:“你把猫儿也带来了?这小东西养了有几年了吧,怎么还这么小小的一只?不带长个儿的?”
余小草双手把小补天石从阳郡王的双手中解放出来,轻轻抚摸着它滑润油亮的毛发,随口道:“谁知道呢!在后山见到它的时候就那么大,或许就是一个不多见的品种吧?”
惜春浇完剩下的几棵果树,扔下水瓢跑过来,看着在主子手中乖巧的小猫儿,好奇地问道:“小姐,这只猫儿是您喂养的?平时怎么没见它出来?”
“这小家伙性子野,经常一跑出去就是几天。别说你了,自从来了京城,我就没看到过它,还以为不认得回家的路丢了呢!没想到在庄子上又看到它!”余小草编起谎言来,都不带眨眼的。
“皇庄距离京城挺远的,它自己跑过来的吗?”惜春睁大了眼睛,跟那双深金色的竖瞳大眼瞪小眼。
余小草摇摇头,道:“谁知道呢!也许是躲在马车的角落里。小汤圆可聪明着呢!”
惜春伸出手来,对主子道:“小姐,让奴婢来抱着它吧,别累着您!”
想抱猫儿就直接说嘛,说什么累着不累着的,一只还不到巴掌大的猫儿,能有多重?余小草斜睨了她一眼,不顾小补天石的抗议,将它扔进惜春的手中。
惜春忙把挣扎不已的猫儿包进怀里,不住地安抚着:“小汤圆别怕,小汤圆乖啊……小姐,小汤圆好像有点认生,不会吓着它吧?”
“不会,小家伙胆子大着呢,在山里遇到狼都敢挑衅一下!”余小草说的没错,小补天石有段时间可能闲着无聊了,去挑衅大灰,被大灰撵着满树林地跑。
“哇!这么厉害!!”惜春的星星眼更严重了,顿时成了小补天石的铁忠粉。小补天石察觉到她的崇拜,心中荣耀感爆棚,纡尊降贵地让她抱一下下好了!
朱俊阳看着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的果树,突然道:“小丫头,庄子里的人,都还得用吗?如果用着不顺手的话,尽管告诉爷。爷可是领了监管皇庄差事的,有刺儿头不听使唤,咱有权利换了他!”
余小草浑然不在意地摆摆手,道:“有汪管事在,那些人想做什么小动作,先要掂量掂量。皇庄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背后不是有皇上这个老佛爷在吗?只要皇上一直重用我,别人就是心中有意见,那也得老实地猫着。每月一次进宫汇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几个,顶多背后叽叽歪歪地说些酸话,安排任务的时候还不是老实听令?”
“行!只要你不嫌那些家伙碍眼,那就先用着吧!”朱俊阳真心不想他的小丫头受一点委屈,心中琢磨着,让那些家伙先蹦跶着,就不相信抓不到他们的小辫子。到时候……哼哼,他可不是手软的人!
余小草眼珠子转了转,道:“听说,隔壁的庄子被你买下来了?有什么打算?”
“怎么?把主意打到爷的头上了?说吧,你又想出什么鬼点子了?”朱俊阳对她的一些微表情把握得很到位,她一转眼珠,他就知道这丫头又想折腾了。
“我想趁着现在气温高,育点西瓜苗,用抗病虫耐寒的葫芦藤嫁接。等工部的塑料薄膜生产出来的时候,咱们弄大棚西瓜和香瓜,如果能弄来一些哈密瓜的种子,那就更美了!”赚钱的机会,余小草是一个都不想放过。
第四百三十三章 背后黑手
皇庄隔壁的庄子不大,占地面积约六百亩。原属于某闲散宗室,不知道怎么被阳郡王给骗到手了。大多数田地已经种上了大豆和高粱等作物,有些田地还空着,等待播种。看来,这闲散宗室对庄子不太重视,庄子上从庄头到佃户都懒散得很。再不耕种的话,就要错过农时了!
其实,现在不过六月中旬,如果配合灵石水的话,在九月份应该能够出产一茬西瓜。那时候,市面上的瓜正好下市,能接上。
阳郡王的庄子上,已经换了管事,又招了一批新的佃农。阳郡王已经下令,庄子上所有人员,一概听余大人的调遣。因此,余小草使唤起人来,毫无压力。
她先让佃农们开垦出一块地,培育西瓜和葫芦苗。地头上的水井,已经被小补天石的灵气浸染,不但用于瓜苗的灌溉,小草还让佃农们把庄子上的所有庄稼,都浇了一遍。最近,京城的气候比较干燥,连着好些天没下雨了。她的命令,倒也得到了佃农们的理解。
接下来的日子,余小草跑皇庄跑得更勤了。房夫人不止一次抱怨皇上把一个年仅十二的女娃儿当成年男性使唤。只有余小草自己知道,她所重视的不是皇庄的那些玉米,而是山上的果树和阳郡王庄子上的西瓜。
一场珍贵的降雨过后,余小草在微微湿润的晨风中,再一次来到皇庄。汪管事照例带着庄子上的人员,向她详细汇报了玉米的长势,并且把户部书记员的记录,拿给她过目。
粗略地翻看了一下,她不感兴趣地道:“这些,都跟我以前整理的材料没多大的出入。再详尽的数据,不如到田间走一趟来得直观。”
说罢,她带着一群不太情愿的管事和官员,顶着大太阳,来到了试验田中间。有小补天石这个作弊器在,玉米想长不好都难!
“余姑娘,山上的果树都成活了,除了个别不太精神外,大多数都看不出是刚移植过来的。”虽然山上的果树都是余小草的私产,可汪管事还是顺带着帮忙照看着。这个情,余小草领了。将来果园壮大了,罐头作坊和果脯蜜饯作坊做起来了,分他些股份便是。
不过,汪管事说有果树长得不好?不能吧?余小草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朝着庄子的后山走去。来到汪管事所说的“不太精神”的果树旁,她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果树苗被动过!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果树这种金贵的树种,最忌讳的就是频繁的移植。如果不是有灵石水在手,这个时节,小草都不敢保证能够把果树给移活。竟然有人在她不在的时候,动了她的果树。看来,那些人终于按捺不住,有了动作了!
“汪管事,咱们这皇庄里,一般不让外人出入的吧?”余小草弯腰给那些不太精神的果树松土的时候,悄悄让小补天石把灵力释放在果树的根部。小补天石十分气愤地在她脑中提出,所有的果树,都被动过,要不是它的灵力支撑着,这些树早就干巴了。
汪管事心中一惊,难道这些果树出问题是人为的?他忙郑重地保证道:“余姑娘,这皇庄试验田,皇上甚为重视,就连那些佃户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自从引入了高产的玉米,皇上还增派了羽林卫巡逻。所以,进外人的绝对不可能的!”
“那就说明,是咱们庄子的内部人员喽?”余小草目光如电,朝着汪管事身后的那些人员,缓缓地扫视的一圈,冷笑一声道。
有人马上不服气地道:“这时节本来就不是移植果树的季节,大多数能成活已经不错了,有那么一两株死亡的,也不稀奇。余大人,我们这些人都是皇上派过来的,不能这么平白地遭人怀疑!”
余小草嘴角的冷笑更深了,徐徐地道:“冷管事,庄子的内部人员,又不单单指你们这些管事,不是还有数百佃户吗?你这么激烈地跳出来,未免有做贼心虚之嫌!”
“你……我冷方从太上皇在位时,就替皇上管着庄子,现在一把年纪了,还要遭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冷嘲热讽!这口气,我忍不下去!”这冷方看上去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胡子有些花白,脸上白胖没有多少皱纹,一看上去不像常年驻守庄子的,倒像养尊处优的老太爷。
余小草老神在在地挑了挑眉,丝毫不跟他客气地道:“你也知道你一把年纪了?您老劳苦功高,该是到了退休荣养的时候了!本官下次进宫的时候,会在皇上耳边提那么一句,过了五十岁实在不适合从事田间劳作喽……”
“你……”冷方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偏偏又不敢再说什么。人家现在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每月都有机会进宫面圣。他算什么,不过是皇庄上的一个小小的副手而已。小丫头要是真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恐怕这皇庄上他是甭想呆了!
冷管事软了下来,余小草却不打算就此放过:“不管是在座的各位,还是庄子上的佃户,背后使坏是绝对容不得的!这次,下手的是我种的果树,那是不是下次就要拿皇庄上的试验田开刀了?”
“余大人,你这么说未免有失公允。且不说这些果树,是不是人为原因。就说试验田吧,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这些人都跑不掉。谁会干这损人害己的事?”说话的是一个叫周扬的管事,年纪不大,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在庄子上人缘不错。
余小草似笑非笑,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我年纪轻轻,又是个女娃子,总管皇庄的事宜,让有些人不服气。皇庄要是出事了,皇上首先问责的,自然是我这个农事官了。至于你们,可以用‘一切听令于人’来推掉大多数的过错。到皇上对我失去信心的时候,那么压了你们一头的我,还能待在这个位子上吗?说不定,此时已经有人计划着,如何赶走或者除掉我这个绊脚石喽!”
“一派胡言,你有证据吗?这不过是你的臆测而已!”冷方气哼哼地来了一句。
“到底是不是我的臆测,某些人心中有数!看来,本官还是太仁慈了,觉得大家都是庄子上经年的老人,对这儿多少有些感情了。所以皇上说我可以随时任免庄上人员时,也没舍得动你们这些人。可事实证明,我错了!”
余小草叹了口气,对汪管事道:“汪管事,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请你务必在三日之内,将这个害群之马找出来。要不然……我只有未雨绸缪,上奏皇上,换掉庄子上的所有人员了!”
在她说出皇上赋予她任免庄上管事人员权利的时候,除了汪管事外,所有人都有些慌了。要知道,皇上是非常重视皇庄试验田的,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足草,所以皇庄上的待遇,比其他皇室的庄子要高上许多。皇庄上的一个小管事,不比宫里总管太监的待遇差。更不要说,有时候还能从中捞点好处了。
谁都不愿意被捋了管事的职位,放弃优厚的待遇。汪管事刚打算入手去查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拨人过来,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向汪管事坦白。
其实,拔后山果树苗的事,不过是周扬私下里给余小草个教训而已。这周扬年虽不大,心气比较高,平日里凭着几分钻营,在皇庄混得如鱼得水。可余小草空降庄子后,什么都得听命于她。刚来就使唤庄子里的管事干活儿,还是跟那些佃户一起,干体力活。
私下里,管事们都怨声载道,常常聚在一起,数落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一通。当余小草抽调庄子上的佃户,在后山种果树的时候,他们都打听到这果树是那小丫头私有的。
明目张胆地调用皇庄上的资源,替自己谋福利。这小丫头也太大胆了吧?周扬咋舌之余,看到后山果树长势良好后,心中十分不爽,就琢磨着给这丫头设个绊子,让她吃个暗亏。就在某天夜晚,带了几个心腹,把种下的果树拔了,又重新栽回去。
本来,他想好了。反正时节不对,果树种活种不活,谁都不能保证。就是死了,也不会怀疑到人为的头上。再说了,那丫头私自利用皇庄的山头,即使吃了暗亏也不敢声张。哪知道人家已经在皇上面前报备过,要一状告到圣上面前。
能在皇庄立足的管事,那个不跟人精似的。周扬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那些有心人。只不过,他们也想给小丫头一个教训而已,所以就没有声张。可万万没想到,人家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牺牲周扬这个始作俑者喽!
当周扬被揪出来的时候,以为自己在皇庄肯定待不下去了,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惩罚。谁知道,余小草不走寻常路,非但没有撵他走,还让他专门负责山上的果树,美其名曰:将功补过!
第四百三十四章 蔬菜大棚
周扬惊讶之余,心里的滋味很是复杂。不过,终究舍不得皇庄的待遇,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做得有声有色。
后来,余小草的果园遍布整个山头,水果售往整个大明南北,名声大噪的时候。周扬辞了皇庄的差事,成了果园的大管事,待遇比皇庄高上两倍不止,主子还分了他半成的利润。
别小看这半成的利润,很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赚到他一年的分红。让原本皇庄的同事,很是羡慕了一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皇庄这边管事们老实下来,各司其职,果树也有专人伺候着,余小草便专心侍弄隔壁阳郡王庄子上的西瓜。因着育苗晚了些,她让小补天石把育苗期缩短了三分之一。反正京郊种西瓜的本就不多,像她这样用嫁接的方法种植的,更是一个没有。
嫁接的时候,她让阳郡王挑选了信得过的人,手把手地把嫁接方法教给他们。这些人不是庄子上招的佃户,而是靖王府的世仆,别的不说,忠心还是能保证的。
嫁接到葫芦秧上的西瓜苗,被移栽到瓜田中,灌溉的都是带着灵力的井水,长势自然良好。那些心中暗暗嘲笑余小草不懂农时,乱搞一气的人,早就没了轻视的心情。看看人家,及时打破农时,也能把果树和西瓜种活种好,不得不说在种植上很有一手。皇上封她个农事官,果然是英明的决定。
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皇庄这一块儿。两个多月以后,皇庄的佃户们,在管事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收获着玉米。能在皇庄里站住脚的,那个不是经年的老庄稼把式?掰玉米的佃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纷纷议论着今年的年景。
刘尚书一早就带着人驻守在皇庄,看到收上来的玉米棒子,他一张老脸笑得褶子都出来了。玉米棒子比去年大了不少,玉米颗粒饱满不说,跟去年收上来的一比较,那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一亩试验田的玉米先收了上来,刘尚书亲自带人把玉米粒搓下来,迫不及待地上秤一称。赫!一亩地居然产出了两千斤粮食!!原以为去年一千多斤的产量,已经是高产了。可跟今年一比,去年被虐成了渣渣。果然,让余姑娘出任农事官管理皇庄,是英明的决策啊!
那些盯着皇庄等着瞧热闹的官员们,闭上了他们的嘴巴。朝堂上大多数官员,对于任命一个小丫头为户部官员,是持反对态度的。不过,皇上的态度坚决,又有户部尚书和阳郡王推波助澜,他们也就没坚决的反对,都在静观其变。
若是今年皇庄的产出,跟去年差不多,甚至不如去年的话。他们就有话可说了。毕竟每年的年景不同,气候有别,所以才有“老百姓靠天吃饭”一说。
今年的年景不太好,入夏以后很少下雨,就连皇庄的深井水位都低到最低限度。入秋以后,又下了几场暴雨,对农作物的生长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京郊的老百姓们,粮食都减产了三成甚至更多,本以为那小丫头肯定是栽了。
没想到皇庄竟然没有受气候的影响,愣是比去年产量高出甚多。户部派下去的官员,得回的数据,也让他们大吃一惊。那些买了玉米种子回去种的农户,产量竟然也达到了千斤以上。这么一来,玉米作为高产作物,很快会在北地推广开来。明年排队买种子的,恐怕会把京城的粮店给挤爆吧!
唐古那边的数据也送了过来,余家近千亩(阳郡王的八百亩送给余小草,自然归进余家庄子里了),就收获了一百八十多万斤粮食。也就是说,亩产也接近两千了。听说唐古及周边的村庄,派出代表跟余海交涉,要求高价购买玉米种子。如果余家答应了的话,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将首先在唐古普及开来!
唐古是阳郡王的封地,普及高产作物的功劳,不能让阳郡王独专。于是乎,这几日朝堂上变得热闹起来,讨论着玉米在京郊和周边府县普及种植的事宜。
朝堂上的纷纷扰扰,跟余小草这个六品小官实在没多大关系。现在的她,正闷声发大财呢!
夏季的时候,余小草在隔壁庄子上试种了一百亩西瓜,现在已经上市了。她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这一季西瓜亩产超过八千斤。嫁接后的西瓜苗,抗病虫害的能力提升,再加上土壤中含着的灵力,让庄子上专门伺候西瓜的人很省心。
第一批西瓜成熟的时候,市面上的西瓜早已下市。当又大又甜的西瓜投入市场之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在秋老虎的余威中,吃上一块甘甜沁凉的西瓜,是多么无与伦比的感觉啊!
再加上,阳郡王庄子上的西瓜,不但个头比普通西瓜大,里面的红瓤也没有那些扫兴的青白色瓜瓤隔开,吃起来更加畅快。要是夏天的时候,这种西瓜上市的话,那些普通西瓜肯定被抢的一丁点儿市场都没有。有更甜汁水更足的西瓜,谁还会稀罕那种又小吃起来又不过瘾的瓜纽子?
一百亩西瓜还是少了,光供应京城的达官贵人们都不够。无论是文人聚会、朋友畅饮、闺秀赏花会,还是贵妇们的宴请,桌子上要是少了一盘西瓜的果盘,别人都会在心中暗自埋怨主人怠慢了他们(她们)。渐渐的,这家主人会发现,再设宴的时候,宴请的对象就会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脱。他(她)身边的朋友,也不像往日那么密切了……
西瓜销售的火爆,余小草高兴了没几天,又开始忙碌起来。工部的塑料薄膜,终于达到了她的要求,不但韧度够,而且透明度也好。蔬菜大棚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
皇庄上到处都的忙碌的身影。试验田中,玉米秸秆被砍了下来,玉米的根须要一个一个的捡出来,地也要深度耕犁。余小草一边指挥着建设蔬菜大棚,一边忙着冬小麦的育种。说是育种,不过是让小补天石幻化的猫儿,在仓库里跑上几个来回,把灵气浸染到种子里而已。
蔬菜大棚也是请工部的一些人配合,光棚顶的支撑,就让工部的人员忙了好些时候。对于蔬菜大棚,余小草也不过一知半解,靠着前世在蔬菜大棚里打工半年的经历,她一边琢磨一边建造,进度很慢。
这时代的炼铁技术底下,钢材的产量更是低下。所以钢结构的骨架是别想了,只能选择竹子作为骨架了。以竹竿和木头为拱架材料,在骨架支撑好以后,蒙上塑料薄膜。冬天的时候多蒙基层,保暖效果良好。
等到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毕的时候,蔬菜大棚也建好了。第一年经验不足,只弄了百亩的大棚养殖。隔壁的庄子上,一排排大棚也建设完毕,不过人家不是用来种蔬菜的,而是为了种反季西瓜和香瓜的。
冬天的时候最缺什么?当然是蔬菜和水果。蔬菜除了萝卜就是白菜,除了白菜还是萝卜。至于水果嘛,是秋天时候储存下来的干巴巴的苹果、梨子。以往,哪怕你再有钱,也弄不来新鲜的水果。今年冬天可就不一定喽!
大棚建造好以后,余小草自己掏腰包请来附近有经验的菜农,侍弄大棚里的蔬菜。绿叶菜生长期短,撒下种子后,尤其是带着灵力的种子,长势良好,一个月就能收割一批。
至于像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之类的蔬菜,用专门的大棚种植,生长得比春天时候还要快还要好。那些聘请来的菜农,纷纷称奇。不过,他们以为这是大棚的效果,心中惊讶羡慕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朝廷能够开放塑料薄膜的买卖,将来是不是他们也能种上这样的蔬菜?
每年的秋末霜降时分,是人们储藏秋菜的时候,白菜萝卜满满地堆上一地窖,能够吃上整整一个冬天。京中的达官贵人,一到这时节,就尽量减少宴请,因为菜肴太过单一,吃不出什么花样来。
可今年就不一样喽!京城的格局,东贵西富北贫南贱。靖王府在城东城西,分别增设了五个蔬菜瓜果铺子。一般来说,秋末冬初,这样的铺子要么改行做干货果脯,要么关门大吉。因为实在没什么蔬果卖啊!可靖王府偏偏新开了不少蔬果铺子。
联想到京郊皇庄的蔬菜大棚和西瓜大棚,京中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这些铺子上。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大棚蔬菜种得不多,不知道能不能供应上整个京城的蔬菜消耗量。
蔬果铺子终于在大家翘首期盼中,开业了。第一批上架的是绿叶菜。新鲜的菠菜、鲜嫩的油麦菜、脆生生的芹菜、绿油油的生菜,还有荠菜、苋菜、木耳菜、豌豆苗等等,满当当地堆满了货架,那翠绿的颜色,让人心生喜爱,恨不得把这些都买回去。
开业第一天,这些蔬果铺子生意好到爆。因着是限量销售,那些达官贵人的采买,差点没打起来。幸好阳郡王见识过卤菜铺的盛况,有先见之明地派了侍卫过来维持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