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园似锦-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草略显慌乱地捧着小家伙软软的小身子。刚出生的胎儿,浑身红通通的,皮肤嫩得仿佛是透明的一样。小家伙闭着眼睛,小脸皱巴巴的,看不出像谁。他似乎在小草手中待着不舒服,拧巴着小脸,蹬了蹬腿儿。这么幼小可爱的婴儿,小草怎么下得去手?
  产婆见状,笑着接过新生儿,熟练地翻转他的身子。或许是从一个柔软的手,换到粗糙的大手中,让他不舒服了。没等产婆的手拍向他的屁屁,小家伙就坏脾气地放生大哭起来。
  在院子里焦急等待的房子镇,听到着声嘹亮而又力的啼哭,心中一松,咧开嘴嘟囔一句:“臭小子,哭得倒挺响的。肯定是个虎实的小家伙,像他老子!!”
  小草在产婆的帮助下,在小家伙的两腿间垫上尿布。看着小家伙小腹下那小巧玲珑的小丁丁,坏心地想:要是小家伙长大了,知道他的裸。。体被她看光了摸尽了,不知道是何种表情。
  她嘴角噙着笑,把小家伙用襁褓包起来,捆成一个小包包,抱到干娘面前,轻声道:“干娘,是个弟弟呢!你看看,小家伙多精神。”
  房夫人疲累地努力睁开眼睛,看了眼正哭得小脸通红的小家伙,嘴角缓缓勾起充满慈爱的笑——这就是跟她血脉相通的小家伙,为了这个孩子,她等得太久太久,差点就要放弃了。有了他,她的生命才叫完满。被这个小家伙折腾一天的房夫人,看过孩子后,香香地睡着了。睡梦中,嘴角的笑容依然那么动人。
  “媳妇……我媳妇还好吧?”终于被放行进入产房的房子镇,一进来不关心孩子,首先问房夫人的情况。
  玲珑捧着一盆污水,冲他小声道:“嘘……夫人太累了,刚刚睡着,您小声点儿,别吵着她。”
  闻言,房子镇忙压低了声音,捏着嗓子小声道:“你家夫人没事吧?”
  “没事,没事!母子均安!!”俩稳婆笑得满脸菊花,似乎看到银光闪闪的元宝,在朝她们招手。
  房子镇在产床边坐下,连孩子都顾不上看一眼,目光只是凝聚在媳妇那略显苍白的脸上。轻轻用手拂去她腮边一缕调皮的发丝,他生怕吵到她似的,轻柔地道了声:“媳妇,辛苦你了!”
  抱着被遗忘的小家伙,余小草目光里满是感动和羡慕。在这男尊女卑、妻妾共存的时代里,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虽然不会说什么花言巧语,也不会做什么浪漫的举动,可却全心全意地只爱她一个,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如果余小草可以选择的话,如果遇不到一个全心全意爱着她的人,她宁可一辈子独身到老……
  被早早起名为房浩麟的小家伙,仿佛天生跟他老爹不对付似的,只要房子镇一抱他,他就鬼哭狼嚎地哭起来,而且干打雷不下雨。房子镇也因心疼媳妇受苦,对自己四十多岁才得的宝贝儿子,横鼻子竖眼睛的看不顺眼。房夫人笑称两人上辈子一定是冤家。
  房浩麟小盆友虽然有点小脾气,平时还是挺乖的。除了饿了或者尿布脏了会哼唧几声,其他时候都是睡啊睡!
  听小草说,母乳喂养对孩子和母体都有好处,虽然乳母早早就请好了,房夫人还是亲自给小麟麟哺乳。这让房子镇对这个抢走媳妇注意力的小家伙,又是一阵不满。儿子出生后,自己在媳妇心中的地位严重下降了,有木有!哼!臭小子,看我以后怎么操练你!!房子镇嘴角含着一丝阴险的笑。
  刚刚吃完母乳,正在干姐姐怀里吐泡泡的房浩麟小盆友,“噗呲”打了一个喷嚏,不高兴地皱了皱小脸。
  房夫人略带紧张地看过来,问道:“怎么了?是不是中午洗澡的时候,受凉了?”
  在小家伙一出生,就喂他喝了稀释过的灵石水,余小草心中很清楚小家伙的身体壮得堪比小牛犊。她笑着道:“打喷嚏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一定就是生病。干娘,弟弟的身体好着呢,您别太紧张了!”
  房夫人略显不好意思地笑笑,道:“盼了快二十年,才盼来这么个小东西,我是有点紧张了!草儿,以后你一定要提醒我,千万别把小家伙给惯坏了!”
  余小草把怀中已经睡熟了的小麟麟,放在干娘身边的床上,小声道:“人常说:严父慈母。不是有干爹吗?”
  房夫人想了想,笑道:“就你干爹的性子,别看胡子一大把了,还跟个孩子似的。他居然跟自己的孩子争宠,也是够了!”
  余小草打趣道:“这不正说明干爹紧张您,在乎您吗!您也不能光顾着弟弟,把干爹给忽视了呀!”
  “就是,就是!闺女说的对!!”房子镇推门进来,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笑意,摸摸小草的头发,夸赞道,“好闺女,干爹没白疼你!”
  房夫人心中略带羞涩,却用一个大大的白眼来掩饰心中羞涩的喜悦……
  新生儿出生后,除了满月,最隆重的就是洗三了。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因着亲朋好友都在京城,房浩麟小盆友的洗三,显得简单而隆重。说简单,是因为来的人不多,许多在京城的亲友得了消息也赶不过来。说隆重,是因为父母和身边的人对此事颇为重视,该有的一样也不少。
  房浩麟小盆友出生后的第三天午后,余小草一家早早就过来了,柳氏和小草的大姑,帮着张罗洗三的事宜。
  两个产婆脸上笑成一朵花儿,在丫头们的帮助下,于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了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痘疹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装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房夫人的床头上也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前面摆着五碗桂花糕作为供品。
  丫头们将盛有用槐树条和艾草熬成汁液的铜盆,和一些礼仪用品都摆在案上。这时,唐古的大小官员、码头上的管事们,还有房子镇的几个亲信,也都带了添盆的礼物上门来了。就连靖王妃,也带着两个儿子,亲自上门祝贺。
  稳婆抱起小麟麟,洗三开始了。房子镇从小便是孤儿,师父又远在边疆,余家人便作为他的本家,由余海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把他们带来的礼物放入盆中。这就是“添盆”了。
  余海夫妇添的是一对雕刻着“吉祥如意”和“长命百岁”的银镯子。余航也用自己的小金库,给小麟麟添了一个精巧的银项圈。小莲的是一对挂着铃铛的脚镯子。就连不到七岁的小石头,也添了银制的九连环。作为姐姐的小草,早早就把礼物准备好了,是一套金镶玉的小锁儿,精美别致又吉祥。
  靖王妃送的是一对羊脂玉的玉如意,两个儿子也都松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尤其是阳郡王,送的不但贵重而且稀有,是从西洋带回来的象牙雕制的小挂件。
  唐古镇的官员和房子镇的手下,也依次都添了盆。丫头婆子们还添了些桂圆、红枣、栗子之类的喜果。
  两个稳婆嘴里不时地说着喜庆的祝词,例如添清水的时候,她们会说“长流水、聪明伶俐”;添枣儿栗子桂圆的时候,她们会说“早儿立子,连生贵子,桂圆桂圆,连中三元”……
  添盆过后,稳婆拿起棒槌往盆里搅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小草兴致勃勃地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
  ————————
  从今天起,争取双更一个月。第二更在晚上九点以前哦!


第二百三十九章 归乡(二更)

  说完后,稳婆便开始给婴儿洗澡。经过这一道道程序后,盆里的水已经凉了下来。可怜的小麟麟被扒光后,放进水中。这几天,小草几乎天天给小家伙洗澡。小家伙也习惯了一天一洗的节奏,打开襁褓的时候,乖乖得一声不吭。可当脱光光的小家伙,被放入有点凉的水中时,猛地一惊后,开始展现他惊人的大嗓门,哭得震天响。
  稳婆笑着道:“小公子一看就是个有福的,‘响盆响盆’吉祥如意。”
  接着又开始给小家伙洗澡,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另一个稳婆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又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一滚,口中念叨:“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又用一棵大葱在小家伙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
  ……
  房浩麟哪里是那种任人摆布的,整个过程极度不合作,两条小腿蹬沓着,闭着眼睛死命地哭喊。房夫人在一旁听见了,心疼得不行。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又是替孩子祈福的,她不得不强忍着没去阻拦。
  好不容易熬到洗三程序结束,余小草一把接过小麟麟,塞进躺在床上的房夫人怀中。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的小东西,一进入熟悉又温暖的怀抱,立刻停止了哭声,抽噎着睡着了。
  余小草心中对这样折腾一个刚出生三天的婴儿,表示极度的不赞同。怪不得古代婴儿成活率低呢,要是身体稍微弱一点的,不给折腾病了才怪!当晚,小草用灵石水给有些鼻塞的小家伙洗了个热水澡,又在他喝的水中加了灵石液,才使小麟麟躲过生病的危险。
  这个春天,余小草过得充实而忙碌。伺候干娘月子,想方设法给她弄月子餐补身体;帮着干娘照顾房浩麟小盆友,小麟麟除了他娘外只黏她这个干姐姐;还要隔几天回去帮西瓜、玉米和土豆浇浇水、追追肥……
  当然,不用她亲力亲为,家里的十几亩田地有爹娘,还有身体已经痊愈的大姑一家帮衬着,她只要负责假模假样地调配所谓的“肥料”就行。
  去年种瓜种菜的时候,余海还不怎么相信她所谓的“肥料”,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本来嘛,看上去跟清水没多大区别,无色无味的,他还以为是自家小女儿的过家家随口说的呢。
  可后来,家里的菜地和瓜田涨势大好,西瓜倒不说了,没有对比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家中的那两三亩菜地,粗略地算一算,竟然比别人家七八亩地收获的蔬菜还要多。更别说,秋季的番薯产量了,是隔壁二狗子家的三倍,整整三倍啊!!
  余海曾经全程观摩过小女儿调配“肥料”,不过是把一个小瓶子里的水,滴入水桶中而已。他还悄悄用舌头舔了舔,跟平时喝的水根本没啥区别。可偏偏就是这样平常到极点的水,却显示出如此大的功效来,能不让人感到奇怪吗?
  想起小女儿曾经说过,她的灵魂游览地府时,曾经遇到过神仙。难道真的是神仙点化的结果?让她有了神奇的能力,能够把普通的水变成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余海心中这么想着,却一个字也不敢透露出去,生怕被某些有心人听去,把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当妖怪害了!
  从那以后,为了帮小女儿打掩护,他在后山脚下挖了个大大的粪坑,家中牲畜的粪便、人的排泄物、还有山里枯叶沤的肥料,全都收集起来。到追肥的季节,便拿出来打掩护。
  村里人看着余家的庄稼和蔬菜长得好,都夸余海勤劳能干,粪肥追得足……没有一个怀疑到小草身上去的。
  小草大姑一家,在镇上住了几天。刘虎的身体刚好一点,一家人便着急慌忙地收拾收拾,跟余海回了东山村。在他们看来,住镇上虽然方便,可动步就要钱。在乡下,随处可见的野菜,在镇上都得花钱买。目前他们吃住都是小弟在负担,她这个当姐姐的,没能力照顾弟弟就不说了,还老让弟弟贴补自己。你说她能安心地在镇上住下吗?
  好在刘虎的身体恢复得挺快,加上顿顿大米白面地吃着,还时不时地鸡啊鱼啊肉啊地供着,一家人的伙食顿顿跟过年似的。三个孩子眼看着添膘,脸色也红润起来,就连性格都活泼了不少。余彩凤也感觉自己的身体,比逃难之前还要健康。
  自家男人一能下地走路,余彩凤便收拾了为数不多的行李,搭着弟弟家的马车,回了东山村。
  余彩凤出嫁过后,只回来那么一次。离开东山村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再次看到村口的那棵老榆树,真有些近乡情怯的感觉。抚平小弟给买的棉布衣裤,冲着那些记忆中或陌生或熟悉的容颜,挤出一抹笑容。
  “哟!这不是老余家的彩凤嘛!!十几年没见,孩子都那么大了?”老榆树下,聚集着几个下棋、侃大山的老人。村长一抬眼,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余彩凤一家,一愣之下,认出了她。
  余海的大伯余立春闻言,匆忙站起身来,向这边走了几步,仔细地把余彩凤打量了一番,眼角微微有些湿润,哽咽地道:“是彩凤,真的是彩凤这孩子!瘦了不少,一路过来吃了不少苦吧?”
  “村长,大伯……”余彩凤眼泪婆娑,不知是想起自己以前不能掌握的命运,还是故人重逢的喜悦。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余立春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笑容满面地道,“你爹从去年听说东北大旱,就开始念叨着远在东北的你。你这孩子也是个倔的,咋不早点回来啊,受了不少苦吧?”
  余海忙打岔道:“村长,大伯,我姐初来乍到的,先让她回去安顿一下吧。”
  “去吧,去吧!”村长对他们摆摆手,余立春却跟着他们一路去了余家的老宅。
  循着记忆中的小路,一路朝老宅的方向而去。虽然心中已有准备,可当看到一溜的青砖瓦房,高大气派的石头院子,余彩凤的心还是被震惊了——弟弟这真是发达了,全村除了村长家,还真找不到如此有派头的房子呢!
  一进门,那在阳光中茁壮生长的蔬菜,绿得逼人的眼。帮忙采摘蔬菜的妇人们,有几个是余彩凤幼时的闺蜜,自然又是一番挈阔。
  余彩凤就这么晕乎乎地在旁边两间的院子里安顿下来,直到过了好久,才认清这不是梦。刘家兄妹三人,本以为乡下的房子会跟他们在东北住得差不多,没想到居然比镇上的房子还要气派。
  正房虽然只有两间,可院子够大,东西两边都有厢房,住上一家五口人绝对绰绰有余。兄妹三人一人分了一间房,拥有独立房间的他们高兴得不知道怎么才好!
  没容他们高兴多久,刘虎当晚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郑重地告诫他们:“孩子们,你们要记住,咱们只不过是暂时借住在你们大舅舅家。等爹的身子好一些,找到村长看能不能批一块地下来,盖两间草房就搬过去!老住在你舅舅家,也不像话!”
  刘俊平懂事地点点头,道:“听说码头上现在很好找活干,工钱又高,明儿我就去码头转转。”
  刘燕儿咬着嘴唇,轻声道:“我也可以绣荷包赚钱……”
  年仅六岁的刘方平小盆友,张了张嘴巴,却低下了头,糯糯地道:“我……赚不到钱,怎么办?”
  刘燕儿善解人意地安慰他道:“你可以帮着做做家务,例如捡捡柴、烧烧火什么的。将来咱家肯定是要养鸡养猪的,你可以帮忙喂小鸡、喂猪啊!”
  小方平立刻高兴起来,连连点头,道:“嗯嗯!小平可以帮忙捉虫子喂鸡,小鸡长大了下蛋能卖钱!”
  看着懂事又听话的孩子们,余彩凤把他们搂在怀中,心里又是酸涩又是骄傲。
  听说刘俊平要去码头找活干,余海看了一眼小家伙没有长成的身板儿,瘦弱的细胳膊,想了想,道:“我们家西瓜快要成熟了,到时候肯定忙不过来。俊平留下来给舅舅帮忙,怎么样?”
  现在刘家一家五口吃的、住的都是余家的,能帮上忙自然不会推辞。刚刚恢复的刘虎、闲不住的余彩凤,还有自认为是个大人的刘方平,在余海每天早上去地里的时候,都跟去帮忙。几人都是劳动的好手,十几亩地又是浇水、又是追肥、有是除草的,很快就收拾一遍儿。
  值得一提的是,王二狗这家伙,自从儿子出生后,比以前勤快多了。他的地租给余海种了西瓜,他对待瓜田比以前自家种红薯还要上心,每天都要过来看上几趟,地里的杂草被他一天几趟的翻找,早就薅得精光。
  眼看着西瓜从小小的一个,一天天长大,他仿佛看到了一锭锭银块朝他飞来,仿佛看到了自家也盖上了青砖瓦房,儿子长大去了学堂……


第二百四十章 接触

  余家的玉米田,自从种子落地后,每天都有附近的村民们来看稀罕。因为是京城的郡王爷特地叮嘱过,县太爷十分重视,还派了县衙的衙役们隔三差五地过来巡看一番。东山村的村长,更是引以为荣地组建了巡逻队,每天白日夜晚都有人帮着看管,让余家省了不少事。
  村里人对待余海的态度,大多带着仰望的敬重。村长在他面前也不敢摆村长的架子,村长几个有出息的儿子,好不容易回村一次,也都纷纷主动与余海交好。
  开玩笑,余海一家绝对是今非昔比啊!先是跟珍馐楼的少东家搭上,让周家的未来家主都另眼相看。接着又认了个当将军的干亲。这还不算完,现在居然攀上了京中的郡王爷!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啊!
  能够帮郡王爷办事,不但是余家的骄傲,也是整个东山村的骄傲。以后谁要是想动东山村,首先得衡量衡量自己够不够格,打狗还得看着主人的面儿呢!靖王府可是在东山村的地界上建了别院山庄的,怎么也得护着点儿他们东山村。村长觉得自己的腰板都挺直了,在别村村长面前,颇有些高人一等的自豪感。
  而附近十里八村的,没有不知道东山村的余海家,是受郡王爷庇佑的。因此,来看稀奇的人虽然不少,却没有一个敢兴起任何一丝坏点子的。
  “啧啧,这就是从西洋带回来的玉米?怎么看着跟高粱的苗差不多啊?不会种错了种子吧?”有人幸灾乐祸地想着。
  余家的玉米,种下地不过半个月时间,已经开始往上拔节了。碧绿的秸秆,宽大的叶子,像一面面翠色的旗帜在微风中迎风招展着。跟前世的玉米相比,余小草仗着有灵石液这个作弊器在,播种提前了些。浇灌了灵石液的玉米,果然不出预料,生长得十分迅速。正常来说一个月左右拔节的玉米,居然缩短了一半时间,长得十分茂盛。
  而旁边的西瓜地,也像是跟谁比赛似的,涨势迅猛。正常西瓜三四月播种,七八月收获。在余家,早已打破了生长的规律。三月初,北方的土地刚刚解冻,余家的瓜苗就已经育好,栽在了瓜田里。
  为了防冻,草苫子也被运用在瓜田中,晚上气温低的时候,瓜苗盖上了“被子”,中午天气转暖,瓜苗开始进行日光浴。即便在气温较低的初春,瓜苗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此时不过四月末,瓜田里的西瓜已经长到皮球般大小。碧绿的西瓜,在翠绿的叶丛中,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探头探脑地显出好奇的模样。余海在瓜田中走了一趟,寻到几个早熟的西瓜,想着在镇上的女儿,准备明天去镇上的时候,给她捎两个尝尝鲜。
  王二狗笑嘻嘻地小跑过来,看着被摘下的西瓜,眼睛一亮,笑道:“大海哥,已经有成熟的西瓜了?太好啦!过不来多久,咱们的西瓜就可以大面积采摘了吧?”
  余海抱了一个最大的西瓜,塞进二狗子的手中,拍拍他的肩膀道:“二狗兄弟,这两个月来,辛苦你了!这个西瓜,你拿回去尝尝鲜!!放心吧,今年西瓜肯定优先批给你!!”
  今年种了六亩西瓜,按照去年的产量,估计应该能产近十万斤的西瓜。东山村看到去年余家和王二狗卖西瓜,赚了个满钵,心思活泛的,早就悄悄跟余海拉关系套近乎,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批发的名额。
  因为每天成熟的西瓜是有数量限制的,不能每个人都答应。余海经过一番苦恼之后,选择了几家关系不错的合作,其他的都婉拒了。被拒绝的人,心中肯定不痛快,可人家现在要钱有钱,要后台有后台,心里不痛快你又能怎么样?
  在镇上照顾干娘和小弟弟的余小草,虽然不能天天回东山村,可心里一直惦记着瓜田呢!每天掰着指头算着,过不了多久,西瓜应该就能上市了。她心中盘算着,今年要不要在镇上租个店面出售西瓜呢?
  珍馐楼附近的两间店铺,虽然地势好,可毕竟已经租了出去,签的是三年的长租。如果随便选个地方租店铺的话,只怕很难达到去年生意的火爆程度。正这么纠结着,她老爹余海,带着几个早熟的西瓜上门来看望自己的宝贝闺女了。
  房子镇去了码头,管家把余海请进前院的书房,并使人去内院请大小姐。对于老爷这个农民出身的干亲家,管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且不说老爷对这个干亲家的态度,就是看着他那个比老爷亲生的女儿还受重视的闺女,也没人敢看不起他。
  管家是房子镇被封将军后,就一直跟着他的,因为忠心和能干,被赐了跟主子一个姓。被赐姓,在仆人们中间,那可是无限的荣耀啊!无论在京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