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讼师-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键一部分,根本就找不到家人。
  桂王写奏疏回京奏请,让这些人去新化的矿山安顿,由朝廷扶持到十五岁,每年每人二十两银子。
  但圣上什么意思,他们还不清楚。
  如果现在走,那就只能先将女孩子们都带回去。
  放在这里,她不放心。
  “那就带回去。”桂王道:“租两船走水路。”
  孟郊道:“我十日内安顿好,走陆路吧。”又道:“以防暴动事态严重。”
  衙门里还关押着这几年买卖幼女的人。这事要等朝廷派新任知府到任再处理了。
  情节严重的充军流放,略轻一些,至少要坐监三年杖八十。
  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待彻查后,再慢慢处理。
  桂王点头,“孟都督想的周到。我将韩当留给你用,他办事稳妥,你有要事可以让他去办。”
  “好!”孟郊说完,和韩当拱了拱手,“辛苦韩将军了。”
  韩当起身行礼,“不敢当都督谢,应该的。”
  “既是这样决定,那我们就各自去安排。”桂王道。
  九江王道:“那我就让我带来的人回去了。”
  桂王颔首。
  大家各自去忙,杜九言去了内院,怀王妃站在出来见她,语调平静地问道:“……杜先生的意思,明天就启程吗?”
  “嗯。”杜九言道:“事情有转变。”
  怀王妃没有多问,“知道了,我这就去准备。”
  杜九言拱手,去了另外一边。
  大院子里还住着四十位姑娘,原本有两个男孩子的,但在昨天已经被家人领回去了。
  四十位女孩子,最大的今年十七岁,最小的才八岁。
  她进去,本来在院子里坐着的孩子们,就像是受惊的小兔子,纷纷逃回了房间里,她还没说话,院子里已经没有人了。
  但能看得见,在窗户的缝隙里,门缝里,墙后面,正有很多眼睛、耳朵在看她和等她说话。
  “明天我们要启程回京。”杜九言在院子里道:“你们有的记不得家,有的则是无家可归。所以我决定带你们一起走。”
  “到了京城以后,请朝廷来安顿你们。”
  “你们有没有意见?”杜九言问道:“如果实在不想走,或者,你们又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可以来告诉我,留在这里等家里人来接,或者我安排人送你们回去。”
  门口,一个脑袋探出来,是年纪最大的那个小丫头,虽然有十七了,但因为个子小,人又特别的瘦,所以看上去就十四五岁的样子。
  “朝廷会怎么安排我们?”
  杜九言冲着她招了招手,道:“桃红,你有什么想法?”
  “我?”桃红缩着手和肩膀出来,“我、我就想能吃饱饭,有地方睡觉,没有人欺负。”
  她说完,身后探出来无数个小脑袋,跟着一起点头,齐声道:“我们也想。”
  “只要没有人欺负我们,有饭吃,有衣服穿就可以了。”
  杜九言看着孩子,鼻尖微酸,含笑道:“要求这么低,就算朝廷安置不了你们,我也可以。”
  “不就你们几十个小丫头吗,”杜九言摇着头道:“一天三个馒头一顿肉,够吗?”
  大家都跑了出来,瞪着眼睛看着她,满目的期盼和高兴,“够,够的。”
  “够的。”桃红点着头,道:“我一天两个馒头就能吃饱了,要是困难点,一天一个馒头也行。”
  她们只想有个安全的地方待着,能活着就行了。
  杜九言摸了摸桃红的头,含笑道:“那就和我一起走,每天投喂小兔子们馒头吃。”
  “我们不是兔子,”最小的玉子摇头道:“杜先生,我不是兔子。”
  杜九言弯腰看着她,“你不是兔子,那是老鼠吗?”
  玉子点着头,“对的,我属老鼠的。”
  “知道了。”杜九言不敢去摸她的脑袋,始终负手在身后,给她足够的安全感,“那大家今晚睡个好觉,明天我们就要长途跋涉了。”
  大家都跟着点头,“我们不敢赶路,我们都能照顾好自己。”
  杜九言从院子里出来,叹了口气。
  小姑娘们,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做什么,无法掌控自己的将来,甚至连小小的干涉都做不到。
  豆蔻青春该是最美好的年华,而对于她们来说,却是最惶恐无措的时候。
  “在想什么?”跛子拍了拍她的头,“面色这么沉重。”
  杜九言道:“任重而道远啊!”
  “没事,”他轻声道:“你一定可以。”
  杜九言笑了,“等我办成了,你再可劲儿的捧我,那时候我会很得意。”
  “成功时捧你,你就会膨胀了。现在捧,正合适。”
  杜九言摆手,“我和别人不同的,你要不能那俗世的要求来要求我。”
  ……
  焦三拿着一份卷宗从衙门口进来,一边走一边和蛙子道:“你确定开封那边暴动了?”
  “是,今天有客商到邵阳说的。”
  “前天开始暴动,今天客商就到邵阳了?”
  “客商也是路上听别人说的,这一个传一个,毕竟是大事。”蛙子道:“三爷,您说杜先生现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她这会应该还在吉安吧?”
  焦三点头,“事情没有那么快处理好,八九不离十还在那边、我还以为她能抽空回来走一趟,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能了。”
  “是啊,杜先生这一走都快一年了,大家都说她不回来了。”
  焦三说着进了卷宗房里,喊道:“老江头,把上个月那个案子的卷宗……”他没说完,发现江书吏不在。
  “他不是成天在里面的吗?”焦三问道。
  他们寻常没事不到这里来,蛙子也不是很清楚,“我帮你您问问去。”一会儿又跑回来,道:“三爷,黄书吏说他有十天没有来了。”
  “没去他家里问?死家里了?”
  蛙子回道:“去他家里问了,他家里人也不知道,还以为是衙门派出去做事了。”
  “奇怪了。”焦三咕哝着,自己找要的卷宗,随即奇怪了咦了一声,“我记得这架子上是放户籍的吧?怎么这么乱?”
  蛙子奇怪,“是啊,好像被人翻动过的。江书吏向来不喜欢别人乱翻他的卷宗。”
  “奇怪了。”焦三只觉得奇怪并没有多想。
  晚上去德庆楼吃饭,董德庆就说起江书吏,“吃了我一顿饭没给钱,我让小厮去,怎么衙门和家里都说不知道。”
  “我今天还在找他。”焦三将事情说了一遍,董德庆听着一愣,小声问道:“那架子上,可被人翻动过?”
  焦三点头,“怎么了,你有秘密在里面?”
  “不是我,是九言!”董德庆将当时的事情和焦三,焦三很吃惊,“居然还有这样的事,那她的户籍是假的?”
  董德庆点头。
  “功名也是假的?”
  董德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反正现在身上的功名,是别人的。”又道:“对于她来说,功名不功名不重要了。”
  “奇怪了,”焦三道:“难道是九言的对手想弄她,所以查她老底?”
  董德庆点头,“那些讼师都阴坏的,谁知道呢?”又道:“你要不清楚,这会儿去找陈先生说一说。”
  “九言的事情,他肯定比你我都要清楚。”
  焦三点头,“这不是小事。要是这事儿让她被人抓住了把柄,被人害了,我们可就罪过大了。”
  话落,晚饭都没有吃就去鸡毛巷找陈朗。
  “你怎么来了?”陈朗正在院子里喂鸡,这是小萝卜养的鸡,小鸡变成了老母鸡,过些日子天再暖和些,又能孵出一窝小鸡了。
  焦三将他和董德庆聊的事告诉陈朗。
  陈朗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来,擦了擦手,沉声道:“来者不善,九言这次恐怕有大麻烦了。”
  “功名是假的,肯定要被人踩了。”焦三道:“现在怎么办,陈先生您快想想办法。”
  陈朗道:“我知道了,你让我想想。”
  他紧蹙了眉头,在院子里坐下来。
  焦三看他沉思不好打扰他,自己去厨房煮面条吃去了。


第604章 后台太妃(二)
  赵煜的心寒,大于愤怒。
  安山王、怀王!
  还有谁?还有哪个兄弟,在他一心想要开创盛世的时候,给他拖后腿?
  他想到很多年前,先帝还在的时候,他们兄弟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传言中皇室的明争暗斗,大家都安守本分,虽不是人人和睦,但也算是兄弟齐心。
  “薛按,”赵煜很累,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疲惫地道:“你说,怀王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朕记得,他的女儿也是七八岁的年纪吧?”
  “他怎么下得去手呢,怎么能如此的丧尽天良!”
  薛按给赵煜轻轻揉着太阳穴,低声道:“桂王爷不是说了,他因为手臂疼痛,开始吃五石散,这一吃就上瘾了!”
  “那种药奴婢是知道的,吃的多了,人就会变的烦躁,萎靡不振,蠢笨残忍。”
  “到这个地步,人就不是原来的人了。”
  赵煜睁开眼,长叹了一口气,道:“朕太失望了。”
  “圣上有气就撒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薛按低声道:“伤着龙体,兹事体大!”
  赵煜道:“桂王说将剩下的少女都送去新化,九言在那边有个盐山矿,里面可以安置那些孩子。”赵煜道:“朕觉得不错,就照她的意思办了。”
  “一年每人拨二十两银子,这事就交给新化的县令落实。”
  安顿好这些孩子,他心里也能略宽慰一些。
  “圣上仁厚,您这么安排,她们知道一定会高兴的。”薛按道。
  赵煜颔首,“朕来说,你执笔,速速给他们回信。”
  “事情办完,将一干人等押到京城来。”赵煜道。
  薛按应是,在一边磨墨,铺了纸,正要落笔,门外一位小公公进来,低声回道:“圣上,兵部的史大人求见。”
  史迁是兵部尚书。
  “宣!”
  史迁匆匆而来,手中拿了两封奏疏,他呈上去,急着道:“圣上,几日前吉安百姓暴动后,紧接着汀州、广平和开封百姓也暴动了。”
  “三方县令和知府写奏疏来,请圣上裁夺,如何处理。”
  赵煜看了他一眼,“是什么理由?”他说着打开了奏疏,一目十行的看着。
  “是因为吉安拐卖幼女的事情,要求圣上杀怀王,以及所有涉案人员。”史迁道。
  赵煜合上奏疏,沉声道:“传令下去,让各地不要动武,告诉他们,一旦怀王等涉案人员押送到京,朕一定会严加惩治,绝不会让任何一人逃脱制裁,也不会轻饶任何人。”
  史迁道:“这话,都已经说过了,但是民怨难平。”史迁道:“微臣认为当务之急,不如原地将怀王斩首。如此,也能速速平息众怒。”
  赵煜蹙眉,道:“事情还在查办,暴动的缘由还没有查清楚。如果朕就依着他们,立刻将人就地砍了,将来,岂不是一有事他们就发生暴动,来以此要挟朕?”
  史迁想想也对,朝廷大事岂能是百姓威逼一番就退让的。
  纵然他们是对的,可也不能养成他们这样的习惯。更何况,这三地的暴动,有没有别的原因、幕后的推手还不清楚。
  “那现在怎么办?”史迁问道。
  赵煜道:“先尽量平息。朕再下令,让桂王和杜九言速速带人回京。”
  “将本案审理清楚,昭告天下。是斩首还是其他再根据律法行事。”
  也只能这样了,史迁应是,退了出去。
  赵煜很心烦,让薛按起草了手谕,速速让急递铺送了出去。
  他则启程去了坤宁宫。
  难得一见的王太妃坐在坤宁宫里,见他进来起身行礼,赵煜微微点了头,就坐在一边喝茶。
  “怀玉的事,我也听说了。”王太妃看着赵煜,道:“若事情真的是他做的,你该杀就杀吧。”
  “他身为王爷,不但没有治理好封地,还带头作乱,给圣上你添乱。其行之恶劣,该杀!”王太妃叹了口气,“圣上也不要难过,顾念兄弟之情,人这一世,都是注定的。他命该如此,不值得任何人为他难过。”
  赵煜对王太妃的印象,一直要比周太妃好。他也叹了口气,道:“若事情属实,朕确实不能再留他。”
  “方才,三地送来急奏。因为他的事,已经发生了民众游行暴动,若处理不好,结果将难以控制。”赵煜道:“不杀他,难以平民愤。”
  王太妃也惊了一下,愧疚道:“这个孽障,给圣上添忧了。”
  “你也不要这么说,”太后和王太妃道:“等他来了,问清楚了再说。”
  “他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他的性情为什么突然大变,这背后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们也要弄清楚。”太后道:“纵然一死难免,可作为亲人,我们也要先给与他信任才好。”
  王太妃起身给太后行礼,“您对他的心比我这个亲生的娘还要周到,臣妾替这个孽子,谢谢太后娘娘。”
  “不说了,”太后道:“等他到了再说吧。”
  说着,揉着额头,叹了口气。
  王太妃由嬷嬷扶着出去,却没有回自己的春华宫,而是到了翊坤宫。
  周太妃的翊坤宫里只留了四个宫人照顾,因为她疯了,宫人们就没有以前那么尽心,有机会就偷偷跑出去打牌吃酒。
  门口没有人,周太妃一个人坐在院中的椅子上,面前放着一只鸟,这只鸟是前年安山王送回来的,说是亲自抓到的,也不知道什么品种,但是叫起来,声音特别清脆悦耳。
  周太妃满头华发,目光呆滞地盯着鸟,就听着鸟在笼子里蹦跳鸣叫,她自己一点声音都没有。
  “周姐姐,”王太妃在周太妃的左手边坐下来,低声道:“怀王出事了。”
  她不急不慢地将吉安的事说了一遍,用凳子上的细棍子拨撒着鸟食,声音轻柔,“……不过几日就要押送回来,这一回就只有死路走了。”
  “我理解你当时跪在坤宁宫门外的心情。”王太妃轻笑了一句,“没有想到,我们乖巧了一辈子,不争不抢安安分分,也不能善始善终。”
  周太妃并没有所动,始终盯着鸟笼,目不转睛。
  “那天……你去哪里了,见了谁?”王太妃看着周太妃,“知道了什么,让你一夜白头?”
  周太妃自然没有回答。
  王太妃叹了口气,“算了,我何必来问你呢。以前你就不会和我说,何况现在呢。”
  她说着起身往外走,韩太妃带着人进来。
  韩太妃是先帝在做太子时娶的侧妃,后来孝端皇后去世,她诞下宁王,年底,当今的太后娘娘入宫,第二年年初季贵妃诞下了九江王。又隔了一年半太后有孕才生下圣上。
  所以,要论情份当然是她和先帝更浓厚一些,更何况,宁王是先帝的第一个儿子。
  她还记得先帝抱着宁王时高兴的样子,说胖敦敦的像个小肉球。
  韩太妃比王太妃个子矮点,宁王也像她的身材,中年后就开始发福。以前先帝在世时她还会克制,但先帝过世后这几年,她就不再管理身形。
  和清瘦的王太妃相比,她越发显得矮胖。
  “怀王的事是真的吗?”韩太妃问道。
  王太妃颔首,“是真的。”
  “圣上怎么说?”韩太妃有种兔死狐悲的悲凉感,这种感觉在安山王出事的时候还没有,“杀了?还是关宗人府?”
  王太妃道:“作恶多端,自是要杀!”
  韩太妃道:“可他是藩王,是他的兄弟啊,他怎么能说杀就杀!”说着一顿,怒道:“你就没有哭闹吗?”
  她指着周太妃,“当时她不就是哭闹了一番,最后圣上饶了安山王不死,将他囚禁在宗人府。”
  “你也去哭闹。现在可不是你清高的时候,那可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王太妃摇了摇头,“不要让圣上难做,他也不容易。”
  “算了吧,”王太妃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留着他的命,又能怎么样呢,不过赖活着,生不如死罢了。”
  说着,便走了。
  “不对,”韩太妃拉着她,示意自己身边伺候的人出去守着门,她低声道:“我怎么感觉这事不对?不会是圣上有心削藩,而又不敢大张旗鼓,所以用的手段吧?”
  如果是这样,那宁王岂不是有危险?
  “你别胡思乱想,”王太妃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才来翊坤宫里问周太妃,明知道对方什么都不会说,可还是来了,“圣上不是这样的人。”
  是不是这样的人,她也不知道,就如怀王,以前那么乖巧懂事的孩子,现在不也变成这样了吗?
  人都会变的。
  “什么时候到京?”韩太妃问道。
  “估计得还有个半个月。”王太妃道:“你要是不放心,就给宁王写封信问一问。让他自查一番。”
  韩太妃苦笑一声,“要真是……”她指了指御书房的方向,“查就能保住性命吗?”
  “别胡思乱想,宁王向来聪明,不会做糊涂事的。”王太妃说着,叹了口气,“我累了,回去了。”
  说着就走了。
  韩太妃看着疯了的周太妃和那只聒噪的鸟,怒道:“装疯卖傻,儿子都没有了,你活着有什么用。”
  说着,拂袖走了。
  周太妃花白的头发散下来,挡住了脸。


第605章 小姑娘们(三)
  来的时候一艘船,回去的时候两艘。
  走前,有两个女孩子要留下来找自己家人,她们不想离开这里。杜九言就讲她留给孟郊,让他帮着找。
  孟郊带着韩当还在吉安,将剩下的事情善后,然后再从陆路快马加鞭去处理几处民变的事情。
  今天天气不错,海风不凉也不热,杜九言盘腿坐在甲板上,笑着道:“这一次谁都不许赖皮,赖皮的人,等会罚她多吃一碗饭。”
  围着她坐了半圈的小姑娘们都咯咯笑着,半大的小姑娘,笑容比这春光还要明媚,杜九言看着,心情也好了不少。
  “杜先生,今天中午我就多吃了一碗饭,现在还撑着呢。”八岁的玉子捂着肚子,皱着眉头,“我不想吃了。”
  杜九言道:“输了就要认,不认的怎么办?”
  “挠痒痒!”小姑娘们一起笑着说。
  杜九言点头,搓着手,道:“来!”
  玩的不是什么高雅的游戏,就是赌坊里常常玩的单双,一堆棋子随手拨一些过来,猜这一些是单还是双。
  “老规矩,单坐右边,双坐左边。”杜九言笑着道。
  小姑娘们牵着裙子,摇着小辫子开着笑脸,你来我往地挪动着,最后定下来,杜九言开始数,有个小姑娘喊道:“杜先生,您还没有说呢。”
  “单吧!”杜九言笑着,数出来却是双,大家哈哈大笑。
  有人道:“今天晚上,杜先生要吃三碗饭!”
  杜九言神秘地道:“看来,我要祭出我的看家宝贝。”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滴溜溜好奇地看着她,“什么宝贝?”
  “看!”杜九言从身后拿出来了一个小碗,碗只有她的大拇指大,非常的小巧可爱,“这就是我今晚的饭碗,莫说三碗,三十碗我也输得起!”
  大家哈哈大笑。
  “杜先生赖皮,我们去挠杜先生!”
  小姑娘们一拥而上,杜九言笑着逃开,大家看她狼狈的样子,笑倒在地上。
  她们在闹腾,引得船舱里别的害怕的小姑娘们探头探脑地偷看,有人羞涩地出来,绞着手指问道:“你们在玩什么?”
  “一起玩啊,别怕,杜先生人很好的。”
  “是啊,她和别的大人不一样。”
  小姑娘看着杜九言的笑容,惴惴不安地点了点头,“我、我去喊她们一起来行吗?”
  “行啊。”
  小姑娘回去又拉了两个,她们刚一出来,桂王正好从后面走过来,几个人像是老鼠看见了猫一样,滋溜一下跑回去,关了门。
  桂王尴尬地站在原地。
  “没事。这是王爷!”杜九言安抚大家,“他是好人啊,和我们一起的。”
  大家都羞涩拘谨地冲着桂王笑,但还是小心翼翼地回去自己房间里待着了。
  桂王很郁闷,眉头蹙着和杜九言道:“我面目可憎吗?”
  “不,是您太有阳刚之气!”杜九言道。
  桂王低头看看自己,颔首道:“也对,这不能怪我,这是天生的。”
  小姑娘们不是怕桂王,而是怕男人。所以,每次看到男人,她们都会如同惊弓之鸟,躲的远远的。
  她在努力修补,可这些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她不清楚,在这些孩子们以后的人生中,能不能淡忘这一段黑暗的过程,但她会尽力。
  对人的信任,对男人的信任……
  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了,如果没有生存的技能,嫁人、得一男子照顾、生下孩子以确保年老时有人养她……这是她们唯一的生存路线,而嫁人生子也将会成为她们唯一的价值。
  这是扭曲的价值,她很愤怒,然而她现在却没有办法去打破、改变这些。
  怎么办呢?
  所以任重而道远啊。
  “说起来,我很挫败。”杜九言神色凝重地看着桂王。桂王也正色看着她,问道:“怎么了?”
  她低声道:“小孩子大约有天生的知觉,她们会亲近我,可能在潜意识里知道,我不是男人,不具备攻击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