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东家奶奶真是有福啊!”
外头始终掩着面孔的那人这时候又阴阴地开口,“话说得漂亮……”
只听贾琏这时候断然一声大喝,他座下骏马一动,已经在人丛中朝前迈了两步,贾琏手中的马鞭一声脆响,鞭梢已经在那人面前掠过,卷下一片衣袖,贾琏瞬时看清了来人的面孔,登时一呆:他不认得啊,这无冤无仇的……
那人见贾琏欺到跟前来,登时往地上一躺,撒泼似的高声道:“杀人啦,为富不仁的荣府公子琏二爷,为泄私愤当街要打杀小人啊!这等卑劣人品,我等就算是打砸了他的店,也不为过啊……”
竟还是要煽动聚拢在织金所门前的闲人,将织金所打砸了去,是他们的唯一目的。登时有两个勇武的,上来就要扣贾琏坐骑的缰绳,抱着他的腿要将他拖下马。贾琏甩了两记马鞭,不得已,控着坐骑往后退了退。立时有人上去就要将堵在织金所门前的空马车拖开,好冲进店铺去。
“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在此,看谁敢妄动!”前门大街尽头一声断喝,登时有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卒列队过来。织金所跟前,安静了片刻,登时炸了锅似的,在此处凑热闹的,都是最怕“官爷”的,这会儿听说一个衙门的人都过来了,还不吓得四散乱跑?
“谁——敢——妄动——”
又是一声长长的呼喝,这些地痞并路人们,就又都全定在当地,当真一动也不敢动了。
贾琏乖觉,赶紧下马,提气高声道:“步军统领衙门哪一位大人在此?”
对面远远的声音传过来:“隆科多大人在此!”
隆科多如今炙手可热,身为总理事务大臣不说,还顺利袭了老爹佟国维的一等公爵位,如今正分管着吏部,同时身上的步军统领衙门与九门提督两处职务,隆科多还依旧兼着。但这样的人物,要为了地痞们当街打砸一间铺子给赶来,又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贾琏知道离开,赶紧快步上前,过来给隆科多行礼,心里则在暗暗疑惑。他来的时候,就已经遣人去报官了,报的是顺天府衙门,可怎么顺天府半天都没有动静,反倒是步军统领衙门来人了?
“不管这许多了,”贾琏一咬牙,上前就给隆科多行礼,自报家门与名姓。他以前没有见过隆科多,少不了留神打量这位今上最为推崇的臣子之一,只见隆科多身量不高,见了贾琏,亦是满脸堆笑,向贾琏拱手道:“贾大人辛苦了,本官正是奉了皇命到此,给贵店奉送御赐招牌来的。”
贾琏万万没想到这一出,探头一望,果然见到隆科多身后有一队兵丁,正扛着一幅硕大的匾额,正用红绸布盖着。
“贾大人,怎么,皇上既有这样的恩典赐下来,还不赶紧地,快安排将这招牌挂到贵店门楣上去?”
贾琏连忙躬身道:“下官听命,还请隆科多大人移步,下官定要给大人奉茶。”
他与隆科多在这边对答,那边早先带头闹事的几人已经渐渐被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围了起来,包括早先那一直蒙着头暗中挑拨的,已经被步军统领衙门锁拿。
贾琏将一颗心放了下来,赶紧命人去将自家旧的招牌匾额取下,并且恭请那几名兵丁一起上前,将新的招牌挂上去。
那块招牌挂上去的时候,那块红绸一直盖在上面,因此贾琏也心里没底,不晓得御赐下来一块怎样的牌匾。
折腾了好久,待一切都停当了,这揭开红绸的荣耀自然是属于一等公、总理事务大臣隆科多的。贾琏恭恭敬敬地请这位上前动手,隆科多也当仁不让,向前迈上一步,朗声道:“跪!——”
于是余人一起都聚在织金所店铺跟前,拜了下来。就连二楼的女眷们也在其中几位“知礼数”的大户人家贵太太的带领下,一起行了蹲礼。正在此刻,隆科多一伸手攥住那块红绸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将那块红绸揭了下来。
只见乌木的牌匾上,三个烫金的大字“织金所”依旧未变,但是那字迹,贾琏尚且不大熟悉,但是想了想便知道了:“呀,这是今上御笔!”
“正是!”隆科多惜字如金。
贾琏一颗心在胸腔里怦怦地跳,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竟能得了这样一个结果——
“织金所”三个大字旁边,还镌了四个小字,一样是御笔,只见那四个字是: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织金所。
第355章
贾琏看见这“特许经营”四字; 脑海里“嗡”的一声,一时间不知道是喜是忧。但是这“特许经营”四个字; 连同这御赐的牌匾; 给围观旁人的直接感受便是——这织金所; 龙椅上那位给出手护住了。
贾琏立在那牌匾跟前; 呆呆地望着织金所的御赐烫金招牌,心内五味杂陈,一会儿觉得这店好像距离自己无比遥远; 再不是自己的产业了; 一会儿又觉得被套上了一个枷锁,短时间内很难挣脱开……可是; 这毕竟保住了织金所。
他一时感慨; 只管背着手立在当地。好在旁边眼镜铺子的掌柜与伙计机灵,去找了两挂千响的爆竹一放; 织金所跟前立时彩声大作; 红纸飞扬; 现场全都喜气洋洋的。随着早先前来闹事的人被步军统领衙门带走,前门大街上织金所这一带全是看热闹与前来贺喜的人。
原先聚在织金所里,等候领取存银的人也有不少走出来; 一起观赏这店铺新得的御赐招牌。立时便有人一拍大腿说:“咱们傻了!皇上都给这织金所下御赐招牌; 咱们还怕个什么劲儿!”
早先人们听见传闻纷纷赶来提存银,就是因为怕皇家查抄织金所的财产,连他们的存银也一块儿抄没了去。可是眼下皇上都赐了一块御赐招牌下来,明言是皇家“特许”织金所经营下去的; 这以后织金所的存银还有什么风险?
于是,还没等到兑现存银的人家喜笑颜开,这边刚刚将银子提到手里的则马上后悔了,二楼有不少人围住了女掌柜,吵吵嚷嚷地要让女掌柜再把她们的存银再收回去。这变脸变的比翻书还快,女掌柜也一概虚与委蛇,只说慢慢来,辰光有的是。
贾琏听着耳边的爆竹声,登时醒过神,精神一振,转身向隆科多躬身,问:“素闻隆科多大人公务繁忙,不知大人可愿入小店内稍坐一二,好让下官有机会奉茶奉水,当面相谢?”
隆科多这时候手中还捧着一幅黄绫圣旨,听了贾琏说的,登时一笑,点头道:“听说织金所中各色货品极其出色,本官难得到此,岂有不入内欣赏一回的?”
他见贾琏的目光望向他手中那一幅黄绫圣旨,登时笑道:“这一幅圣旨,也是与府上有关的,少时本官自然与贾大人一道去贵府上传旨。”
贾琏恍然大悟,雍正并非没头没脑地赐下这样一块招牌,给贾府还另有圣旨。贾府的亏空,贾赦的爵位,他自己的前程……可能都由这一卷黄绫圣旨全部决定了。此刻贾琏又是焦急又是紧张,但看隆科多笑嘻嘻的似是没有恶意,且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又将前来织金所与他过不去的人尽数擒了。想到这里,贾琏稳了稳情绪,只管请隆科多入内。
因有外客在,女眷们全部避到了二楼,腾出了清净的一层供隆科多与其随行之人小坐。
隆科多始终捧着那卷黄绫圣旨,只随意在铺子里踱了几步,看见桌面上放着的名录,眼前一亮,停住脚步。织金所立即有伙计上前,替隆科多揭开这名录,低声细语地将这季京中最时髦的衣料稍许解释了几句。隆科多见眼前一片鲜亮,登时抬起头来,要向贾琏开口。
“对了,”贾琏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开口截住隆科多的话,“尊夫人好像一直都是敝店的座上贵宾来着。”
其实他压根儿不知道隆科多夫人有没有来过织金所,但是他即便在山西的时候,也听说过这位隆科多大人宠妾灭妻的传闻。眼见着隆科多要开口,贾琏料定了必然是索贿。与其让他这般索贿,倒不如先一步,将这主动权抓在手里。
隆科多开口,确实是为了如夫人李四儿。李四儿生性喜欢颜色鲜亮的织物,又喜摆阔,每季都裁八至十身新衣,一旦过季,这些新衣就再也不穿了,说是不喜穿重样的。所以织金所的时新衣料格外合李四儿的口味,隆科多早先开口,便是想讨要一本织金所的名录去,回头李四儿爱什么衣料,就让贾琏送什么衣料上门来——岂料贾琏先一步,堵住了他的话,隆科多将眉一皱。
只听贾琏说:“佟大人,敝店的规矩,每位贵宾那里,每季都奉送一本名录。今年的名录怕是还未给府上送去。一会儿给府上送去时,会顺带将这名录上的每一款衣料都送上一匹,夫人喜欢就留下来。”
他应承将织金所新季名录上所有的新料子每样送上一匹,几十匹织金衣料,已是价值不菲,而且堵住了隆科多夫人狮子大开口的机会,就算是有损失,也算是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隆科多听贾琏这样说,丝毫没察觉对方的小心思,只觉得这小子会做人,出手大方。名录上每样时新的料子都送上一匹,花团锦簇的,李四儿那样招摇的性子,一定喜欢。隆科多当下再未多说什么,只捧了捧手中的黄绫圣旨,道:“贾大人,这边一起过去府上吧!”
一时步兵统领衙门的兵卒在前,隆科多与贾琏并骑,众人浩浩荡荡,离开前门大街,直奔荣宁街。
荣宁街上则是一片凄凉,宁府被查抄,原本高大的“敕建宁国府”的牌匾已经被摘下,朱红色的府门上贴着惨白的封条。荣府尚好,看似尚未受到什么影响,可一旦走近了,便能感觉得到,这府里透着一股子惶惶不安的情绪,连蹲在门口的门房也只两眼无神地望着天际。待听见动静,一见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人过来,那门房宛若惊弓之鸟一般腾地跳起来,没命地往府里奔。
连跟在后面的贾琏都能听见那门房在大喊:“不好了,不好啦……”
于是贾琏微微偏头,对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长随兴儿使了个眼色。兴儿明白,立即跃下马,悄悄从荣府角门入内,进府报讯去了。
少时贾政迎了出来,见隆科多手捧圣旨,忙命开中门。他自己又赶紧与贾琏一道下去,换了吉服,又忙忙地摆了香案,齐齐拜倒。隆科多便在香案跟前立定了,展开手中的圣旨,开始宣读。
雍正这通旨意,却是来势汹汹,一开始便是痛陈贾家的斑斑劣迹。头一桩便是贾家在织造任上造成的亏空,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亏空是怎么来的,但是雍正还是在旨意上痛陈,他与皇考不同,但凡为官者发现钱粮亏空,立即革职查办。
贾政与贾琏听到这里,都是背后一身汗,知道雍正如今狠抓吏治,正好拿贾家杀鸡儆猴。贾琏还好,毕竟有了织金所那一层的铺垫,贾政当真吓得战战栗栗,汗如浆出。
隆科多继续往下念诵,那旨意却一转,转到贾赦身上,隶属贾赦若干条大罪,结党营私、乱跑门路、强买古董、结交外官之类。旨意上说,贾赦本应重重查办,夺爵革职,然其人重病卧床,并有悔改之意,托其弟将世袭爵位让与长子贾琏,可见此人良心未泯,因此免于夺爵,其世职由其子贾琏继承。
至此,在场的贾府之人都松了一口气,唯有贾政,在松了一口气之余,多少又添了些惆怅。
至此,隆科多顿了一顿,贾政与贾琏便要谢恩,岂料隆科多又念了下去,这旨意竟还未念完,接下来是织金所的安排:旨意上说,贾家织金所财产,本应没入官中,以抵偿贾家以往的亏空,但念在织金所经营尚可,多年来信誉卓著,有口皆碑,此外织金所怜贫惜弱,扶助不少贫民小户,令其得以谋生,今上不忍,因此命贾家继续“奉旨”经营织金所。
贾琏听到这里,总算明白,这就是“特许经营”四字的来历了。
接下来是关于贾家祖上亏空的安排,荣宁二府,两家总共亏空五十五万两,因为两府早已分家,因此每府共计亏欠二十七万五千两。织金所如今是“特许经营”,因此皇家特许以其中十万两转为织金所的股本,由内务府代持,每年的分红转入内库。其余款项,着荣府于三年之内还清。
这旨意一出,贾政这等不通庶务之人,早已听得晕乎乎的,愣在当地,唯有听清楚了三年之内要还十七万五千两,一时便苦了脸。
贾琏心里却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晓得上面手下留情,这一关他终于过了。
皇家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债转股”的法子,最终将贾家十万两的债务转成了织金所的股本,每年从织金所滚滚而来的红利里吃分红。估计如此这般吃上几年之后,内务府会慢慢退股,再将十万两撤出来。
这样一来,贾家的股份和薛家的股份全都被稀释,两家的分红各自被吃掉一大块,给石家的分红也无法再持续了,这就是贾琏早先为什么会觉得织金所被套上了个枷锁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织金所被保住了。那许多人曾经付出的心血,都被保住了。织金所的名誉依旧是白壁无瑕,得了“特许经营”四字之后,生意上更是如虎添翼。
贾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赶紧去隆科多那里接旨。
隆科多笑着对贾琏说:“贾大人,恭喜啊!”
贾琏以为他在恭贺自己袭爵的事,岂料隆科多接着说:“吏部的任命马上就要下来了,贾大人难道还没听说么?”
贾琏确实没听到任何风声,但他知道隆科多如今正管着吏部,所以这位说的,应当是真话。
“恭喜贾大人,升了一级,过不了几日,就要去保定府上任了。”隆科多笑笑说。
贾琏一呆:升一级,去保定府的话,那他是……升了知府了!
隆科多笑着点点头。贾琏这才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赶紧道谢。这一瞬间,贾琏心中自是波澜起伏:他原本以为前程已经无望了,可偏偏在这时候,自己的才能与政绩竟得到了认可——保定府啊,这保定府的知府……与别处的知府是不一样的。
保定府地位有点特殊,因为这是直隶总督府所在地,虽然只是一府长官,可是每日所接触的,都是不止是一府数县之地,而是整个省份的管辖与实务。因此保定府的知府往往升迁较快,任上政绩出色,往下便是顺天府或是应天府,再升一升便是巡抚、总督。
贾琏也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竟被放到了这样一个位置上。听说侄子得了保定知府的衔,贾政在一旁也听呆了。
一时隆科多还要回宫复命,贾琏与贾政赶紧将人送出荣府的府门。这叔侄二人回过身来,默默相对的时候,贾政才半是酸味半是羡慕地道:“还是老太太见事最准,晓得琏侄是最有出息的。”
贾琏不理会叔叔的酸话,说:“二叔,将来侄子要做外官的,京中……京中的事,就要全靠二叔了!”
贾政一凛,这才省过来。贾琏这是要去做外官的,往后贾家在京中能奔走料理的,就只有贾政自己了。想想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贾政一时便也头疼起来,无心再酸。
这边叔侄两个赶紧进府,去将这边得来的好消息告诉阖府的女眷。虽然说荣府往后还有十七万多的债务要还,而且织金所的分红以后也会少不少,但是一直悬在荣府头上那柄“抄家下狱”的剑,终是暂时被挪开了去。而且贾赦以前劣迹斑斑,因为他这一病,也将牢狱之灾尽数免去,到底能在病榻上安然终老,不能不说,也算是一种运气。
荣府阖府松了一口气,却又立即心疼起钱来。
王夫人的意思,既然荣宁二府,能将以前的亏空这么辟一半各还各的,那么荣府这头,长房与二房,何妨也分开来还?她前一阵子把持荣府的家务,私房银子攒了不少,公中的账上反而没多少钱,眼看着又要背上债务。王夫人就想着,各还各的,免得到时候自家还得补贴公账。
贾琏听着这意思不大对,便直截了当地问王夫人,这是不是算是“分家”了。
贾琏这“分家”二字刚一出口,贾政就立即怒斥王夫人:“老太太还在,你怎么就敢提到“分家”两个字?”
王夫人:……不是我提的呀?
王夫人素性糊涂,这几日贾政总算是比她看得多明白些——长房长幼传承,爵位已定,贾家往后,必然是靠贾琏一人的;二房没有已经出仕的子弟,将来必须仰仗贾琏之助,偏王夫人眼里只看得到财帛,全无远见,在这节骨眼儿上说这等话,实在是让人心寒。
王夫人被贾政这么一吼,立即反应过来,涨红了脸双手齐摇,只道她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为家里多出点儿力,二房虽然不才,也应担下家里一半的债务……她越说越乱,越说越给自己下套。说到最后,贾琏只得做出一副非常感激的表情,说:
“二婶真是深明大义,愿以一己之力负担府里一半的债务,侄儿真是感佩得很。咱们府如今还有十七万五千两银子的债务,一半是八万七千五百两。侄子给您将零头抹去,二婶三年内就还上八万两的银子就成。”
王夫人:……啥?
这套儿究竟是她自己给自己下的,还是侄儿给她下的?怎么总觉得不大对?
她身边,贾政也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心想:这个侄儿,给人下套的本事太厉害了。
这边荣府正商量着还债的事,外头来报,石咏来寻贾琏。
贾琏赶紧迎出去,他见了朋友,当真满怀感激,兜头就是一拜,道:“这真要多谢贤弟。那个‘特许经营’的说法,一听就知道只有贤弟这样的人,才能想得出来。”
第356章
石咏听贾琏道谢; 连忙双手齐摇,说这个“特许经营”的点子不是他想的; 而是皇上拉着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他们几个在南书房里一起琢磨出来的; 只有“特许经营”这四个字; 是石咏想出来的。
其实这主意完全来自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在内务府办差多年,眼红织金所也眼红了好些时候。这时听说雍正有意暂缓贾家的债务,让贾家分几年把亏空还清; 十六阿哥就想起了这么一个主意; 将贾家的债务化成股份,这样他内务府可以安安稳稳地吃上几年分红。多了这么个稳定的进项; 许是他就不再需要像往年那样; 一到年底就到处去找钱。
雍正也觉得这个法子甚好,给他往后“抄家”提供了新思路。以后但凡查抄人家的产业; 也不需要将这产业关停; 而是直接让内务府接手; 留着原本的掌柜与伙计,待遇一切如旧,让这产业好生经营下去; 但是赚取的利润也都归入内务府或者户部; 以后天天吃分红,比直接抄没家产,变卖不了几个钱好好得多。
而石咏想出来的这个“特许经营”的名号,雍正也觉得颇为满意; 有“特许”二字在,内务府与户部可以限定这产业的经营条件、利润分配方式、人员配置,当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这是皇家罩着的产业。
这时贾琏吁了一口气,对石咏说:“不管怎么样,兄弟,这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而且今日得了这一枚御赐的招牌,织金所想必能在京里好生再经营一阵了。”
石咏笑:“琏二哥,你可知今日得御赐招牌的,并不止织金所一家?”
贾琏这还真的不知道,忙问:“还有哪一家?”
石咏笑道:“是信合行的头一位主顾,乐凤鸣。”
说来也巧,今日雍正心血来潮写御赐招牌,刚好写了两家,一家是织金所,另外一家就是同仁堂。这同仁堂如今已经被雍正钦定,供奉宫中御药房用药。乐凤鸣也自此跻身于京城最有名最显赫的药材商人之间。这两间产业,都与石咏和贾琏有些关系,听说这个消息,两人都是欣慰不已。
“对了,如今你们隔壁府的事情如何了?”石咏关切地问。
“珍大哥哥和蓉侄入了刑部的大狱,到现在都还打听不出究竟会是个什么罪名。”贾琏听见问宁府,眉心登时也拧成个疙瘩,“倒是宁府的人都发去了崇文门人市发卖。老太太不忍,命我去将人都买下来,找地方安置。”
石咏想了想,道:“若是贵府的亲戚,自然是要找地方安置的,但说实话以前宁国府人口众多,管事们无人管束,伤天害理的事做不过少。据我看,这些人是罪有应得才是。”
他还记得那个故意给雪灾的灾民送湿炭的那个钱管事,这种人若是还花钱买了回来给好生安置,这不是给自己讨嫌吗?
贾琏听了,便点点头,道:“自当排查其品行,确实忠心可靠,又是得用的人手,才会买回来……往后宁府的亲戚们,自然是再不敢招摇,要人口简单的过日子。”
就这么短短两句话,贾琏已经完全明白了石咏的意思。
石咏这是在暗中提醒他,要摆正与宁府旧人的关系。宁府是获罪被查抄的人家,而荣府是雍正手下留情放过的人家,若是荣府此刻帮宁府帮得太过,就是给雍正难看了。
再者,这也是为荣府着想,宁府毕竟是贾琏祖父的长房。若是荣府完全袖手旁观,自然被人指责太过凉薄,但若是荣府真的费心费力,把人都一个个捞回来好生供着,回头那边无法无天惯了,再犯出事儿来,荣府这边也难免受其连累——荣府总不能好心帮忙,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