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香娘子:夫君,别动-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门口下车,这边府门不小,府门口两边两只大狮子蹲着,很是威武。杨若嫣、林樱下了车,就看到郑虢已经迎了出来,正在和杨浩文说话,看到她便忙迎过来,深深作揖笑着道:“三表姐!”
杨若嫣忙笑着道:“免了免了,是我的不是,你们来了几天了我才知道,这才赶紧过来看看你们。”
郑虢笑着道:“我们知道三姐忙,昨天不是被叫进宫一天?”
杨若嫣扬眉:“这个你也知道?”
郑虢笑着挠挠头:“昨天我们也在宫里……进屋吧!进屋慢慢说,正好这件事想和表姐表姐夫、表哥你们商量一下呢。”
众人点头,跟着进了院子,穿庭走廊,一直到了侧院,郑虢他们是客人,虽然这个府邸里没住着主人,他们也不能就大喇喇的去住到正房去,因此还是全都在客院住着。
进了客院,郑琳和郑雯在门口迎他们,全都迎进去了,各自的又是一番行礼,寒暄了一阵子,这才坐下了。
杨若嫣见了郑雯郑琳,以前还是在苏州的时候见过几面,那时候郑琳才八九岁,郑雯更小,那时候也没带出来,也就没见过。
坐下了之后,大家笑着说了说这些年各自府里的事情,郑家这几年比较的平稳,没什么大事发生,祖父郑学崇依然是任江南织造,因为织造局这个职位跟专业有关系,得懂的人来管着,郑学崇在这个职位上面已经干了很多年了,皇上也不想调开他,弄一个不懂的人过去,因此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动,不过皇上提了两次薪俸。
其他的也没什么事情。
杨浩文大致的把自己这边的事情说了说,当然事情也是很多的,只说了怎么到了咸阳那边去,怎么安的家,还有府里这边关于父亲的一些事情,其他的就不需要说的那么详细了。
杨若嫣等他们全都说的差不多了,便问道:“你们这一次上京来做什么?是皇太后叫你们上京的?”
问了这一句,屋里一时就安静了下来,郑琳就有些别扭的忙站了起来道:“我去看看丫鬟们茶点午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郑虢点点头,郑琳给大家行礼告辞出去了。
郑雯眨着一双大眼睛看了看走出去的姐姐,然后自己犹豫了一下,不过到底还是爱热闹,不想走开,于是坐在一边没说话。幸好她哥哥郑虢也是满心的烦躁事,也没注意她在不在的。
☆、417。第417章 :江南郑家
杨若嫣一看这情形,大约的也就猜到了,转头去看朱铿寒,昨天朱铿寒不是说过,皇太后在给宁王爷寻亲事?看这样子,竟然是很有可能呢!
果然的,等郑琳一避出去了,郑虢就叹气道:“原是为了五妹的亲事……皇太后想做个媒人,把五妹许配给宁王爷,但是我父亲那边,还有我妹妹本人都不愿意……父亲称病没过来,叫我带着妹妹来,就是想让皇太后看明白我们的意思,但是皇太后……唉!”说到这里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道:“正好想找表姐、表哥你们商量一下,主要是想求表姐夫,不知道您和宁王爷能不能说上话……能不能劝一劝?”
大家听了这话,自然全都是大是惊讶!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照理宁王爷的封地在东昌府,而织造局在松江府,虽然不至于万水千山的八竿子打不着,可距离也不近,没事怎么可能有什么来往了?
郑虢这才细细道来。原来去年的时候,老宁王爷去世,苏州还有位老郡主,是老宁王爷的亲妹妹,亲自去了东昌府吊丧的。一直在那边住了两个来月,给老宁王爷下葬了之后才回来的。
老宁王爷的孙子,就是现如今这位宁王爷,感激老郡主的一片心,也是孝顺,特意的亲自送老郡主回苏州,到了苏州,远天远地的,自然不能马上就走,住了几天的。
住的这几天,老郡主府上有点喜事,办了个宴席,苏州官场上的一些官员带着家眷们来了,就在这个宴席上,小宁王爷就见着了郑琳,不知道怎么地就喜欢了,就托老郡主询问郑琳定没有定亲,给长辈那边透露意思。
听到了这里,众人便恍然了,原来是看好了的,难怪皇太后要点着名叫郑家兄妹进京了。
杨若嫣听得也是好笑道:“瞧你说的,什么叫也不知道怎么得就喜欢了……”
郑虢也是笑着挠挠头。
杨浩文就问道:“外祖父不愿意?大舅舅也不愿意?那为什么大表哥也不来,却叫你来了?”说起来郑虢也就才十五岁,一个少年而已。
郑虢就道:“祖父的为人表哥你们都知道,忧心多的很,最不耐烦就是和京城的这些人打交道,他原本想的就是给妹妹们找些门当户对的不要太高的门第就行了,不希望攀太高的人家,更何况是王爷!因此老郡主那边虽然暗示了,不过祖父就当不知道,父亲那边也说病了,叫了几次也不肯去。”
说到了这里郑虢无奈的道:“原本以为宁王爷碰了软钉子,也就算了,谁知道不知道什么事情被叫进了京城,他居然和皇太后说了,又请皇太后给他出面!皇太后直接就下诏召郑琳进宫,说是宫里头八月里有什么百花节的,叫来玩的。倒是没有说叫别人也来。我父亲那边就想了,如果说父亲或者是大哥二哥的护送了来,说不定就被皇太后盯着一定要把亲事定下!因此父亲也没有来,也没叫大哥二哥他们来,只叫我跟着来,还带着妹妹,给皇太后摆明了意思,就是来奉召‘玩’的,别的没有什么想法。”
不等大家问,又忙道:“当然祖父和父亲都说了,叫问问姑父的意思。”他这里说的‘姑父’,指的是杨轩。他笑着道:“没想到你们都在京城,这可就太好了。”
众人听了这才恍然,原来是这样,叫郑虢来,他年纪小,带着两个年纪更小的妹妹,一看就是做不了什么主的,皇太后就算是想说什么,跟他们也是白说。
只有朱铿寒好笑的道:“宁王爷……据我所知,人品还不错,他们在东昌府那边,也没什么事情,这十几年都没有进京了,这一次要不是老宁王爷突然故去,他儿子也是早去世了,想来这位小王爷也不可能有机会进京……是个很省事的家族,为什么就不答应呢?”何至于还被嫌弃成这样了?而且宁王爷那边也是,被嫌弃成这样了,居然还不屈不挠呢。
郑虢就讪然的道:“我祖父不愿意……我妹妹是觉着……其实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愿意。”
杨若嫣抿着嘴笑,林樱已经‘噗嗤’笑出了声。
郑虢还有点不太明白,杨若嫣笑着道:“她为什么不愿意,是真不愿意还是其他的什么缘故……这个自然要问清楚。”
郑虢就道:“我问过,跟本就不和我说!”
杨若嫣笑了道:“你虽然是她哥哥,可这种事情到底不太好和你说的。”
朱铿寒听她话里的意思,已经明白了,笑着点点头道:“我帮你打听一下,看看宁王爷那边能不能在改主意了。”
郑虢笑着忙道:“那就谢谢表姐夫了!”
朱铿寒笑着点头道:“没关系的……不过我只是问问啊,不敢肯定别的。”
郑虢忙点头:“好的,这个是当然的。”
弄了半天原来是这样的事情,大家也就算是松了口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是真的不愿意,也没什么,想办法跟宁王爷那边说通了就行。
大家过来也是为了一起热闹热闹,过寿辰的那一天无意中有些冷落郑家兄妹的。中午在这边一起吃的饭,杨若嫣他们送来的螃蟹什么的,中午便做的吃了,大家全都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嘻嘻哈哈的吃完了饭,又玩了一会儿,杨若嫣这一家子才算是告辞。
跟他们说晚上就不过来了,晚上到底要在府里一起过中秋节。
郑虢和郑琳姐妹俩自然也知道,而且其实他们兄妹三个一起过中秋节,这边吃的喝的都是齐备的,也挺好的的。
杨若嫣他们回到了侯府,晚上一起在上房院吃了中秋宴席,吃了晚饭大家在院中赏月,就在这个时候,皇宫里皇后给安郡王世子妃送来了一些赏赐之物。
赏赐了翡翠米珠小坠角两对,还有一副朱熹的真迹。
朱熹原是南宋的理学家,在明朝也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明朝是受理学影响的很深的,尤其是当朝的一些年轻的文人官员,都是对朱熹崇拜之极。
他的真迹,值钱倒是在其次了,而是收藏的价值。
杨若嫣想不到皇后娘娘竟然有朱熹的真迹,更想不到竟然赐给了自己。这副真迹,乃是一首诗,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这两样东西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却同时赐给了杨若嫣,不过在座的人全都是聪明人,这两样东西中到底有什么关联,大家心里都有数。
杨轩脸色极端的不好看,老太太高深莫测的。
皇后并给传了话,请安郡王世子和世子妃过了中秋节也不要急于离开京城,皇后那边还有些事情需要和世子妃商量,请他们多留半个月到一个月。
这就是已经明说了的,杨若嫣听了倒也不是很意外,皇后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昨天更是迫不及待的叫自己进宫去暗示了,等于是要和自己摊牌,那拖着不让自己走,也是想得到的。
杨若嫣倒是也不着急了,这件事皇后只要跟她明说,她就推到朱铿寒身上,叫皇后去找朱铿寒去。朱铿寒若是收,自己这个世子妃就高高兴兴的给办喜事!但若是朱铿寒那边只要不松口……那她也就没办法了。
杨若嫣既没有怒,也没有觉着脸上不好看,因为她不在乎,皇后娘娘就算是绞尽了脑汁,她这边依然是不动如山。就看你能忙活成什么样子来。
那翡翠米珠小坠角,原是皇后在提醒杨若嫣,心眼不要太小了,既然身为安郡王世子妃,那么给安郡王世子身边寻找两个合适的侧妃,这是她世子妃的本分!
而那首诗,也是这个提醒,朱铿寒这个安郡王世子就是明月一般,天上的明月,难道你想一个人霸占了不成?朱熹有句话说得好: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皇后娘娘这是提醒杨若嫣,心胸开阔点,做事贤惠分明些!
接了这两样东西,差不多月亮升高了,人却已经有困了的,英哥儿已经困得睡着了,朱铿寒抱着他,和杨若嫣起身先告辞了。
回到了自己这边,将英哥儿和狼哥儿安顿的睡好了,夫妻两个这才在园子里的亭子里坐下,叫丫鬟端来了两样菜,一壶酒,夫妻两个把酒赏月,闲聊说笑。
刚刚在前院,朱铿寒当着府里众人的面,已经将那两个米珠小坠角捏的粉碎,朱熹的那真迹也随手的要撕了,杨若嫣眼疾手快的给拦住了,笑着转手就送给了杨洲文了。
她不稀罕,自然有稀罕的人。
府里的人全都看到了,全都高深莫测,谁也没说什么。
☆、418。第418章 :侯府分家
亭子里这边摆上了酒菜,杨若嫣就笑着对朱铿寒道:“皇后那边,不用理她忙活去,她要是总暗示不明说,那我就继续装傻。若是明说,我就推到你身上,你去应付去。所以,即便是走不了咱们不用生气,生这个气干什么,气大伤身。”想起刚刚朱铿寒冷着脸的把米珠当场就给捏碎了,杨若嫣就先要反过来安抚他。
朱铿寒给她倒了杯酒,示意她端起来,跟她碰了碰喝了,这才道:“我没生气,我这人向来就不爱生气。”
杨若嫣抿着嘴笑:“那就别冷着脸了,来,给为妻笑一个。”说着还用手指头去勾朱铿寒的下巴。
朱铿寒到底被她给逗笑了,差点把嘴里的酒喷出来,忙转开了咳嗽一声,这才转回来,失笑的看着她:“你……”
杨若嫣抿着嘴笑,给他倒酒,轻声道:“不过反倒是今天说的表妹的事情……咱们是不能不管的。”
朱铿寒点了点头,江南郑家虽然不是杨若嫣正经的外祖父家,但是他们说起来对杨若嫣一直都不错,他还记着呢,以前杨若嫣和杨浩文姐弟两个过得窘迫的时候,还是郑家的小姨给杨若嫣不少的贴补。
“这个是自然的,我问问宁王爷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我觉着他那边真要是真心的,也没什么不行的,宁王爷人不错,在这些贵族子弟中间,人品什么的都还是正派的。”
杨若嫣叹口气点点头道:“最主要是外祖父那边不愿意。而且也得弄明白,郑琳那边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意,只在老郡主的宴席上见过一面就很不愿意,难道是宁王爷表现的不好?但是你又说他人品不错……哎呀,反正是要问一问,弄明白怎么回事。”
朱铿寒笑了,起身过来坐在了她的身边,轻声道:“今天中秋,孩子们好不容易睡了没人打搅咱们,咱们不说别人的事了好吗?”
杨若嫣扭头看了他一眼,笑:“好啊,那就说说世子爷您要娶侧妃的事情……”
朱铿寒嗤的笑了,伸手便把她肩膀揽过来,托着她的下巴低低的笑:“这个事也不说……本世子爷这辈子就娶一个正妃,一辈子就对着这个正妃……”
低低的呢喃的声音,消失在了两人贴合的唇齿间……
……
中秋节过了的第二天。
既然走不了,杨若嫣便也安了心在这边住着,杨轩那边也开始商量分家的事情了,跟他们都说了,就住在府里行了,也不用搬到别院去,有什么事情商量起来也好随时找到人。
朱铿寒和杨若嫣便也没有搬到别院去住。
第二天原本是想去父亲的那个别院,看看郑家兄妹,顺便问问郑琳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的,但是没想到府里这边,已经就开始说起分家的事情了,而老太太因为感觉他们等不及了,大早上的又置了一场气。
“要说你们到底有什么着急的?是急着在你们人多的时候分了?!别忘了,分家的是我儿子,不是孙子!”老太太坐在上首,正冷着脸说着。
下首坐着侯爷、杨轩、还有三老爷三个人,再没有其他的人了。
杨轩一听,这是明显在说自己啊,只能苦笑的去看侯爷。
侯爷其实心里头很清楚,分家势在必行,他不像大太太那么的短见,也不像大太太那么自私,拖着不分家,长房院以后有什么事情就能叫三个房院的承担。而大太太另一个不想分家的愿意,不过就是舍得不她掌家的地位罢了。
侯爷看重的却不是这个,侯爷更看重自己的名声,兄弟间的情意。即便是分了家,只要兄弟间手足情意都在,那么长房院这要是遇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二弟和三弟自然是会伸手相助。
至于平常里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那些重要吗?
趁着现在大家全都还心平气和着,把家分了,这才是正经!因此,听到了老太太的抱怨,杨轩还没有说话,侯爷已经笑着忙道:“母亲!分家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各个房院过得更好而已!您想想,一大家子四五代人住在一起,吃的用的不分开,人多事多,下人重复使用的也多,有点什么事情,就吵吵出来你是长房院的,我是二房院的,我们兄弟还没分那么清楚呢,下人倒是分得清楚!这样成天的堆积一些事情,感情再好都会有些隔阂了,何必呢?我们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意,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啊。”
侯爷笑着又道:“再说了,我和二弟都是有孙子的人了,家里出嫁的姑娘一大堆,逢年过节的,来的人太多了,互相的行礼拜见请安叙话,啰里繁琐的,也真真的是需要整饬一下。分了家,各自的过日子,但是有什么事情,自然还是一叫就到,这样多好?再说了,都是有孙子的人了,也该给孙子们置办家业了,这些现在不准备,那什么时候开始?”
他笑着转头看三老爷:“是吧,三弟?”
三老爷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我们这一房,真个也是该准备准备了,不然的话,等我老的动不了了在分家,那时候可真有点釜底抽薪的感觉。”
老太太的脸登时就拉长了,还没说话,杨轩已经笑着道:“还是大哥说得对,母亲,既然都定了,就分了家行了,再说那些没必要,也无谓。”
老太太负气道:“你们一个个的主意正的很!你们去分去好了!”说着就想站起来走开,但是心里头到底又关注这件事,尤其是她还想做主呢,分家可是大事!因此身子动了动,却没有走开。
侯爷笑了,没有再说什么,转头看着杨轩和三老爷道:“二弟、三弟,因为一直都是你们大嫂在管着内宅,因此这分家还得叫她来。既然叫她来,二弟妹和三弟妹就全都过来吧,这样也公平些。至于其他的,孩子们就算了,不用叫了。倒是二爷那边,我提前打了招呼的,原是希望咱们分家的时候他能来盯着,可他老人家年岁大了,走动也不方便,又说了,咱们分家有什么好盯着的,必定是和和气气的分了,也不过来了,等分了之后把单子拿过去给他来人家签个字,当个见证就行了。”
说着看着杨轩和三老爷:“你们觉着如何?”
杨轩和三老爷全都点头:“这个当然是好了,大哥做的很周到了。”
侯爷笑着点头,于是叫人去把大太太和二太太、三太太请了过来。大太太那边,侯爷是已经说好了的,何况,这些天大太太也回过味来了,知道自己短视了些,因此今天是心甘情愿的过来分家。把内宅她管着的那一片,全都拿了过来。
老太太一看,长房院会做人,只有自己又是里外不是人!心里头气的要命,于是就干脆的也赞同分家,分了好!
就这样,开始分家了。
武定侯府的宅子有七处,京城四处,苏州一处,老家一处,松江府还有一处。现在住着的大宅子自然是要给老大武定侯的,老太太以后就跟着武定侯,自然是要住在这边。而老家的那一处,自然也是该留给老大。
这样京城还余下三处,杨轩就只要自己回京的时候置办的那一处宅子,也就是现如今郑家兄妹住的那个,然后还要苏州的那一个宅子,那原本就是他在苏州为官的时候置办的。
余下的京城两处,松江府一处,一共三个宅子就全都给三房院。
这也是之前说好了的,分家的事情,要偏着点三房院。大家都愿意,宅子便这样分了,接着就是田地庄子,各处的产业,这些比较的繁复,又找来了府里的账房先生一共四五个人,坐在下首人手拿着一个账本,慢慢的算着。
就像侯爷说的,虽然侯府是家大业大,产业中也有很值钱的,但是到底侯府底子厚,身份高,大家不会为了这点东西闹什么意见,因此,虽然这样多了那样少了的,总是分不均匀,不过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纷争,你这样多点,那样就少点,全都是这样分的。
侯爷那边一直保持着自己要吃一点亏的程度,这也是为了叫两个弟弟心里头舒坦。产业什么的,一上午的就分完了。
中午在这边吃了饭,下午接着分内宅的东西。
这些东西就繁琐了很多,东西多细碎,但是也有很多值钱的,比方说一个宋窑瓷花瓶,或者一颗红宝石,也许就值那一个宅子的钱呢!因此,这些东西也得细细的一点一点的分。
东西太多,一整天的就没分完,第三天接着分,不过经过头一天的分家,大家都看到了,确实也是和和平平的,没什么值得吵闹的,便也都松了口气。
第三天府里依然是继续的分家,杨若嫣便收拾了一下,带着英哥儿去别院看望郑家兄妹,顺便的问问郑琳是因为什么不愿意。
☆、419。第419章 :宁王爷来求
朱铿寒并没有和杨若嫣一块儿出去,他偷了个懒,在家里陪着小儿子玩的,谁知道杨若嫣才走没多久,丫鬟就进来禀报:“宁王爷来了,求见世子爷呢。”
朱铿寒便道:“请到前院书房吧。”说着自己去换了件长衫,叫奶娘和丫鬟进来看着狼哥儿,他这才来到了这个院子的前院书房。
宁王爷已经在屋里等着了,看到他便忙站起来笑着抱拳道:“世子爷。”
朱铿寒也拱手回礼:“宁王爷来了。”
他们全都是姓朱,朱家的子弟,抡起辈分来也是同辈,只不过宁王爷父亲和爷爷全都去世了,他已经承袭了爵位,照理朱铿寒是应该给他行礼的,不过宁王爷岁数小,何况他们皇族子弟本就是随意的多,严谨的少,因此两人互相的抱了抱拳,便请坐下了。
朱铿寒叫丫鬟泡茶,这才问宁王爷:“宁王爷这是有事?”
他们虽然全都是朱家子弟,但是全天下朱家的子弟多了去了,宁王爷这一支很早就已经是被封了地,出了京城的,因此朱铿寒和他也是从来不熟。
宁王爷顿了顿,这才笑着道:“说起来我原是该叫你一声二哥的,二哥要是不嫌弃,你就叫我堂弟行了,或者叫我名字,铿宸。”他们这一辈的字就是‘铿’字,取铿锵之意。
朱铿寒一听,心里头已经有点数了,这一来的就拉关系,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