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几人一脸同情的看向展东风,展东风毕竟年轻,第一次乡试坐了茅房的位置他已经忍了,这一次更过份,正对着门,连呼吸都觉得困难,而且这才开始,茅房就传来异味来,这股子异味令左右的考生都捂住了嘴。

    展东风想了想,他想起师娘亲手做的糖粒子,师娘说如果他心情浮躁,不能稳住下来的时候,就嘴里含一颗糖,心情就会好起来。

    他这会儿不是想吃糖,而是师娘做的糖很香,他撕下一块破布包着糖粒子放在鼻端下,再呼吸,感觉舒服多了,可是止不住眼睛会看到茅房里的情况。

    展东风的心绪慢慢宁静下来,他开始仔细的答题,学识是很稳的,尤其是他师娘居然猜对了一道题,关于海夷道的前景远虑写下策论。

    展东风的心立时紧张了,师娘猜题这么神,居然猜对了,那今年平江府赶考的才子都占了这一点上的优势。

    这一道题跟北家乡试不同,答案得更加深入,得分析得条条是道才行,与乡试是无法比的,所以北边的才子拿到这道题的时候真的很牙痛,夫子怎么说来着,这道题已经考过了,再加上海夷道的发展一直都存在,今年个政策不会往这方面来,所以他们都没有事后总结,但凡谁能总结一下也不至于跟乡试考得一模一样的观点。

    就是海夷道对魏国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好处在以下几点……这些太浅显的答案,他们自己的答题的时候都觉得好弱。

    展东风的题目都做得七七八八,轮到最后一道题关于海夷道的策论时,他正要写时,忽然听到茅房里噗的一声,谁拉肚子了。

    考棚左右两边的人都要吐了,有人还真的吐了出来,展东风也忍不住皱眉。

    那股臭味简直是考验人的忍耐力。

    连着那边几位监考官经过这一处都是加紧了脚步,不过却还是有一个考官走了过来,在展东风身边停了停,展东风被那拉肚子的同年给打扰,这会儿又来了个监考官,心中一紧张,似乎把先前理顺的想法又忘记了大半。

    下雨了。

    展东风才犹豫了那一会儿时间,想着自己该怎么答题的时候,天下大雨,棒棒的,考棚里成了漏塞,见左右的考生都没有波及,个个都同情的朝展东风看来。

    展东风只觉得自己还真的倒楣,他小心翼翼的拿起卷子,躲到唯一没有漏雨的小角落里蹲着,心里是拔凉拔凉的。

    没有多少时间了,他若是要等这一场雨过去,就没有时间再答题,这可是他费了心血想出来的答案,没有谁提点,连师父和师娘都认同他的观点,他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于是展东风就这样蹲在那儿,不顾臭风和寒冷,开始答题。可是这样写字字写得很不稳,轻飘飘的不说,还有些潦草。

    待展东风将题答完,后背已经全湿了,好在穿得厚,不然全身成了落汤鸡。

    他仔细的护着了卷子,再看最后一题写的字,心里发凉,倒是终于写完了。

    到了时间试卷立即交上,各位考生离场,会试终于完了,展东风却有些头重脚轻。

    不知他这样,在场的能坚持到最后的考生大多出现了这样的反应,有些考生还没有出考场就倒下了。

    着实是这倒春寒令人受不住,展东风出了贡院的门,看到邬总管刚要朝他走去,忽然眼前一黑,整个人倒下了。

    邬总管揪着心,也顾不得这场地,直接飞身而起,上前护住展东风免得被人给踩死了。

    终于将展东风抬出人群送上马车,蒋清目却还没有出来,蒋清目是被人抬出来的,两人考一场试都变成了这样,把邬总管给急坏了。

    匆匆送两人去了莫家药铺里,得知两人的身份,莫家药铺里找来最厉害的坐堂大夫给两人看病,看完后说道:“这就伤寒。”

    去年入秋之时莫情研制出来了伤寒的药丸,为此救了不少平江府的读书郎,这会儿莫家药铺全国都有了存货,那坐堂大夫立即将两颗药丸送去两人嘴中,接着叫人将屋子烧暖,双让人给两人泡了药浴。

    收拾的干净出来,蒋清目是醒来了,他伤寒不重,主要是费了脑子,再加上紧张、欢喜各种情绪交织,毕竟其中一道题苏大人猜中了,他当时看到题高兴坏了。

    而贡院外抬出的人真多,得知莫家药铺里有现成的伤寒药丸,不少病人直接送来了莫家药铺,一时间莫家药铺忙得不行,药铺外有不少亲人守着,也不好堵着人家的铺子开张。

    在药铺里呆了一日,又用药草熏热了两人,还泡了药浴,两人醒过来一次后,就又睡着了过去,邬总管将两人抬回苏府,夜里还有莫家药铺的大夫随同住进苏府。

    相较于当年苏辰赶考,他们两人算是最好的待遇了,尤其是蒋清目,他很感激这一次苏大人的收留,将来若是中了,他一定会好好报答苏大人。

    就在这些才子们一边养病一边的等待下,会试的结果出来了,平江府此次前来人数十五人,中了六人,这机率也太高了,可是今年北边的士子却郁闷了,全部丢分的都是最后那一道题。

    邬总管大早上的跑去贡院门口看排名,上一次乡试也是他挤着去的,这一次会试还是他挤进去,依旧人挤人,他很辛苦,却很激动,他觉得东风这孩子一定能成,连夫人都这么说来着,至于蒋清目,应该也能行的吧,夫人似乎对他印象也挺好的。

    终于挤到了前头,入眼的第一名是蒋清目,蒋清目居然中了会元?邬总管不敢相信,但他很快看到第二名是展东风,邬总管努力的将两人的名字再看一眼,不待他留恋,人已经被挤了出去。

    转眼邬总管挤到了外围,他还有些发懵,感觉到不真实,苏大人叫他照顾两人赴京赶考,偏生这么巧,两人都中了。

    一路上回去报喜的时候,邬总管又觉得有些可惜,他先前听展东风这孩子想走大三元的路,这一次会试居然中了第二名,可惜了。

    回到府上,邬总管便将这个好事告诉了两人,当邬总管看着明显面色暗淡下去的展东风时,他原本激动的心情也平复下来,蒋清目却高兴坏了。

    全国分南北中三地的才子参加会试,一共录取380人,他却成了这380人的魁首,谁能不激动。

    “东风,等咱们病好了,我请你出去喝酒。”

    蒋清目着实太高兴了,没有看到展东风暗淡的目光,他一直都很努力,可是他两次下考场都坐在茅房旁边,跟蒋清目无法比,他坐的地方南北通透,没有任何异味,而且最后那场下雨的时候,他的考棚一点事也没有,所以他依然可以安心的答题。

    而他却是用手托着写完的,字迹写得很毛草,根本没有发挥他平时的水平。

    展东风见蒋清目高兴,只好应下了,邬总管却看出名头来,连忙劝两人先下去好好休息,这一场伤寒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得好好养着,还得应付接下来的殿试呢。

    一般会试得第一的,大多都是点为状元的,展东风却与之失之交臂,年纪究竟太小,再沉稳也抵不住这前后的落差,若是他能坐上一个好位置,落了第,他甘愿,可是他明明坐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

    只是谁也不知道,贡院内在所有考生出场后,那个正对着茅房的破考棚立即被人拆了,神不知鬼不觉,也不会有人注意的。

    而御书内,肖谨将今年会试得名的士子名单呈给了魏帝看,魏帝还没有看,就先问起平江府蒋清目的情况,先前苏辰为他写过推荐信的,肖大人还将对方的诗赋呈给了皇上看了,皇上对这位才子有些记忆,于是顺口问了出来。

    肖谨高兴的答道:“中了会元,是南北中士子之首,说起来今年平江府过来应试的人数虽然只有十五人,中了的却有六人,简直也太不可思议了。”

    按着这么算,平江府要是来的人更多一些,岂不是中的就更多一些,南北中三方是有名额的,再细分下去到各郡也有一定名额,平江府虽然没有超额,却反而让人意外。

    魏帝听了点头,首先拿起了平江府六人的卷子看,他看到的不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试题,而是其他几人的,看完后魏帝面色凝重,“今年的题可曾泄漏?”

    肖谨一听,面色大变,连忙回禀:“皇上,臣等向来小心翼翼,不可能会泄漏考题,而且原本出了三份试题,考官一共十三人,这三份试题在没有决定下来时,谁都不知道的,十三人当时临考前抽的签。”

    “原本最后一题是关于平东府冶水一事的看法,在冶水和海夷道上大家人争议,差一点舍弃了这两道题,当时是想来一个突击,毕竟这两题乡试才考过,大多都放松下来。”

    经肖谨一解释,魏帝也觉得不可能泄题,毕竟这两题的思路是他当时临时起意提的,只有肖谨知道。

    魏帝放下平江府士子的考卷,准备翻看前三名的考卷,就听到昝泊求见,魏帝就叫他进来了,先跟肖大人站在一起,他看完考卷再说。

    第一名的蒋清目考卷令魏帝眼前一亮,看得很仔细,尤其是最后一道题,正中他的下怀,他所考虑的也正是如此。

    接着看第二名展东风的考卷,魏帝已经觉得不会再有人能跟蒋清目比的,所以看得有些随意,然而到最后一道题的时候,他怔住,接连看了两遍,沉吟了一会,忽然抬头问昝泊,“昝丞相,你对海夷道有何看法?”

    昝泊自然没有看过展东风的考卷了,就算他能指使人安排考棚的位置,指使人临时搭建一个正对着茅房的破考棚,但他也没有这个权力和能力看到一向严谨的肖大人手中的考卷。

    而且十位考官中,弥封、誉录、校对、阅卷、填榜都有不同的人操作,尤其是誉录后,谁还知道考卷是哪位才子的,只有到了肖大人和魏帝手中的才是最原始的考卷。

    昝泊见魏帝问起,便说道:“回皇上,臣觉得巴蜀造船之地却一直荒废,而岭南的商船多是从巴蜀等地的私船厂里买的,一直以来只能与周边几个小国做生意,并没有去过最远的地方,臣以为要扩展海夷道的实用性,首先修建码头,同时研制海船,接着便是海上兵力上也得加强。”

    昝泊答得很稳,也正是朝堂上还没有公开讨论的一个话题,只是魏帝起了这个心思,便临时起意叫肖谨加了进去,自乡试后,最近几个月朝堂上也不曾提及,只有各位大臣私下里提起此事,讨论过,但没有哪一个有昝泊这般想得周到。

    魏帝却面色古怪的看着昝泊,看得昝泊有些心慌了,魏帝才开了口,“昝泊,你认识今年会试的展东风么?”

    当然是认识的,该死的还是他的那个得意师弟的门生,能不认识么?

    昝泊一边牙痛一边答道:“不认识。”

    魏帝有些不信,再问了一次,昝泊惶恐的答说真的不认识。

    魏帝却将展东风的考卷拿起来交给肖谨。

    肖谨有些奇怪的拿起来看,看到最后一道题后,他很奇怪的看向昝泊,忍不住说道:“这位才子考卷所答的题跟昝丞相的居然如此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昝丞相的得意门生。”

    昝泊立即拿过考卷看,看完后,如吃了一嘴苍蝇,这个想法他也是今日魏帝问起才说出来的,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谁会知道。

    但展东风知道了,如果不承认这是展东风的能耐,他就得承认这是苏辰的能耐,这两样他都不想承认。

    魏帝见昝泊那惊讶的表情,将先前的疑虑打消,再次拿起考卷,魏帝有些可惜的说道:“这人最后这一道题写得太潦草,可惜了他的答案,若是能将字迹写得好些,他或许就是第一名,只是奇怪的是他明明字迹不错,为何最后一道题却如此不用心?”

    肖谨似想到了什么,连忙答道:“最后一场应试,下了大雨,多半有影响。”

    魏帝皱眉,脸色有些不好,“上次拔去修缮考场的银子还不够么?派人去瞧一瞧,若还有破旧的连风雨都挡不住的考棚都得重亲修缮一下,昝丞相,你负责此事,上次修缮是谁主持的,该有个明确的说法。”

    魏帝显然生气了,昝泊立即应下。

    原本御书房的这一段话谁也不会知道的,但是却莫名的传到了外头,肖谨被同僚问起的时候,有苦说不出口,他用脚趾头也想的到是昝泊没错了,可是事实确实如此,他也没有好反驳的,只是这事儿一但传出来,中第一名的会元恐怕就会有些不舒服了。

正文 第455章挑拨离间

    原本中了第一名是好事,忽然这么一传,岂不是令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人生了仇恨么?

    这正是昝泊故意传出来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平江府出身,而且一打听,两人还住一起,都跟苏辰有关系,好在不是两人都是他的弟子,不然这一招也不管用。

    其中一人是个寒门,这让昝泊生出不少想法来,寒门好啊,见识少,徒有一身才气,正好再闹出这么一出,这两人之间还能好好相处,昝泊都不得不承认苏辰的眼力了。

    这消息传出后,邬总管就有些牙痛了,虽然心里真的很欢喜,自然是偏向展东风的了,那可是苏大人第一个开门弟子,可是一想到先前蒋清目那高兴的模样,还承诺了几位才子打算去酒楼里吃上一顿的话,眼下又暴出这样的消息来,岂不是狠狠的打了一脸。

    展东风从邬总管这儿听到这话后,他也跟着头痛起来,这几日蒋清目的开心不是不知道,邬总管建议他别去找蒋清目,两人就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还是各住各院,不出声,先过了殿试后再说。

    而西院里住着的蒋清目,自从知道这个消息后,原本的开心半点也没有了,先前还想着病好了去拜访几位大儒,相信依着他眼下的名气,再弄几首好诗文开路,来日殿试过后,多半就能留在京城,不必外放为官。

    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不说,他还觉得耻辱,毕竟年纪轻,没经历过风雨,初次遇上这事,心里很难承认,尤其想到病好后要请大家伙喝酒的事,他觉得就是一个笑话,外头不知道有多少会笑他得的这个第一名名不正言不顺。

    那日展东风的位置坐在茅房前是很多人都看到了的,尤其是最后下雨的时候,他蹲在角落里答卷,蒋清目自己一想,也觉得自己不如展东风,他若是遇上这么恶劣的环境,别说第二名了,能不能上榜都不知道。

    苏府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展东风总觉得这样处着也不是个事儿,他主动去了西院找蒋清目,蒋清目从开始的愤怒到最后的耻辱,再到现在的不露声色,心境有很大的变化,两人相处带着疏离之感。

    “原来东风兄最后那道题答的这么好,连皇上都夸了,先前东风兄不愿跟跟我讲答案也是正确的,还好东风兄没有讲,要是讲了,就很难说清了。”

    蒋清目这么一说,天就聊死了,展东风感觉今日不该来。

    “清目兄,咱们都来自平江府,都是平江府的骄傲,外头的传言没必要信,成绩到底如何,不如咱们两人心无旁骛的应付接下来的殿试来证明一下岂不是更好?”

    展东风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果然将蒋清目阴沉的心情赶走了,满腔热血充满了雄雄斗志,两人约定在殿试前不出府门,也不去理会外头的传言,等殿试过后,由皇上定真章。

    有了这个约定,两人似乎又和好了,一起讨论学识的时候,没有了半点间隙,两人都努力朝着殿试去。

    邬总管松了口气,还是东风这孩子聪明,三两句就将蒋清目给劝住,不然别人在此事对他们两人乘虚而入的挑拔,岂不是越闹越不可开交了。

    两人决定不出门,倒是出乎昝泊的意外,他正等着两人病好后参加才子们的诗酒会时再叫人挑拔一下,谁知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就算昝泊绞尽了脑汁,也没有想到展东风就这样跟蒋清目和好了,还不出府门,两个第一名第二名的真是忍得住气。

    京城里不少权贵已经忍不住气了,都想认识一下这两人,这两人是妥妥的能及第了,该是他们榜下捉婿的时候了。

    可是一打听,发现两人都跟苏辰有关系,想起苏辰,京城里不少权贵都牙痛,以前苏辰做丞相的时候,那手段,现在还有闻之打颤,跟昝泊是有得一拼,甚至更狠,不过跟昝泊不同的是,苏辰是讲理的,所以别让把柄落到他的手中,否则他能讲理讲到你无话可说。

    相较于昝泊的阴险、暗地里搞事情,苏辰倒是磊落一点,可是有什么用,要对付的人照样别想活。

    看来这一次榜下捉婿不好捉,就算是那个寒门出身的蒋清目也跟苏辰是有瓜葛的,没有人敢冒然行动,倒是给两人留下了清静的空间。

    没有人来打扰两人,反而两人专心于书本,为殿试做准备。

    终于迎来殿试的时候,魏帝这一次出了一道题,这道题是他故意在殿试前才提出来的,所以连身边的大太监与肖谨都不知道,泄题的事就更不会发生了。

    考卷到了展东风手中,他愣住,是关于各地修路的一些看法,这让展东风想起平江府修路的事,还有他师父和师娘老是说起当年巴蜀梅县修路的情况,是怎样将一个小小的破旧县变成首府的。

    展东风感觉这道题是送分题,他有点慌。

    答卷的时候,展东风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写了出来,他当初听到师父师娘说起修路的事,他那时还觉得修路有什么的,可是当他听到梅县变成首府,同时平江府修了路以后百姓的生活来了一个翻天的变化后,他震惊了。

    之后总是想起这修路的好处,就跟他喜欢冶水一样,为百姓谋利的事,他向来都感兴趣,眼下也不例外。

    对于平江府的考生来说,这真的是个送分题,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参与了,尤其是蒋清目,他还劝着山里头的村民移到路途方便的外头新建为一村,事后知州大人做了不少政策上的变动,惠利了不少百姓,硬生生将他们靠打猎为生的习惯给改了,如今都学着耕种,学着将肉食和粮食留下来慢慢地吃,而不是像先前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来。

    相较于平江府的考生,其他南北中的考生却很痛苦了,真正的十年寒窗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但中了举,这些考生在各地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凭着肚中笔墨便是一方被捧起的人物。

    所以谁会在这安逸的时候去学着修路,去冶水,不怕送命的去岭南走一走?

    没有人有这个经验,同时这些考生也当地的知县也未必能像展东风与苏辰那样的关系,他们不能接触到官场上的实际操作,尤其是有些地方的知州都是荫补入仕,自己都没有什么抱负,能混出一点政迹就只想调离的那些人,那岂能有成绩出来。

    平江府的考生拿到考卷后脸色是轻松的,而其他的考生却面色灰暗,若说先前还为海夷道与冶水题的争论,但至少这两道题是乡试考过的,就算没有事先写过策论,也偶会想起,有时还有人聊起这两道题的政策动向。

    可是这修路来说,他们是真的听都没有听过,那就凭着自己的理解来吧。

    魏帝年纪大了,他在御书房处理为政务,身边陪着昝泊,这会儿晋王求见,看到这个儿子,他还是挺高兴的,先前晋王在江陵受了重伤,回京后养了一两个月才好。

    “既然你们都在,要不咱们去一趟殿前看看这些新晋考生的情况。”

    魏帝真正想去看的是今年会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当他听说展东风坐在茅房旁边,考棚还有漏雨的情况后,他第一反应也是觉得他太冤了,尤其是肖谨还说他先前是平江府的解元,若是他这一次考了会元,岂不是要走大三元的路线。

    魏帝这一生手上只出了一个大三元,那便是在平江府冶水后粮产翻了几倍的苏辰了,虽是寒门出身,却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到今日,不过是几年,魏帝已经对他另眼相看了。

    不过赶考这种事,有时也靠一点运气的,展东风能两次都排在茅房旁,显然运气不太好,这一次殿试却是魏帝亲自主持,不会出任何问题。

    展东风写了一部分后,他犹豫了一下,心情忽然有了一些变化,他有一部分自己的见解,如果加进去,或许会令皇上不认同,毕竟他师父师娘是过来人,经历的东西是实践过的东西,这叫稳中求胜的答案,可是他却觉得这不是他真正的想法,他的想法与师父的还有一些不太同。

    展东风一抬,只见殿前只有沙沙的落笔之声,都在埋头写文章,他再看殿外,一脸严肃的禁卫军,手里的长戟在阳光下很耀眼,这么一眼就让人不敢东张西望来。

    展东风只犹豫了一会,他还是落了笔,他已经错过了会试第一名,现在就算做了第一名也无所谓了,与其这样,倒不如写出自己想要写的东西。

    当魏帝带着两人来到殿前时,就看到这一批新晋的考生一个个都很严谨,他来到一位考生身边,刚站了一会儿,那位考生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