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先报家门的人是跪在最前的那位,三人不但没有官职,还不用心读书,连个秀才的身份都没有捞到,不然乔宝莹至少不会让他们下跪。

    “草民施弦。”

    说完这四个字就金口不言了。

    乔宝莹一脸严肃的盯着他,见他真不打算开口了,于是问道:“施弦,说出你的家世。”

    这时施潘开了口,“大人,他是我侄儿。”

    哟,参与人之一居然是刑部侍郎的侄子,有意思,乔宝莹意味深长的朝施潘看去一眼,心里再想起昝泊的那一番话,郁闷的很,第一个就遇上了自己左右手的侄子,她这个空降高官该怎么冶下?

    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没有烧起,就跟底下的下属干上了。

    接着看向第二人,只见他也是一表人才,长得俊,就是有点虚,那人开口,“我是马昀,家父礼部尚书马广千。”

    乔宝莹一听瞬间明白了,今日马广千不停的跟她套近乎,事后她揽了这事后就翻眼不认人,还说一些酸话,她算是明白咋回事了。

    乔宝莹将马昀看了一眼,瞧着这小子二十几岁的样子,却是一脸的傲气,还有些目中无人的样子。

    接着第三个,身子依旧弱,但人长得还挺高的,像根竹杆似的,长相方正,眼神也清明,向乔宝莹说道:“我是伍祈,家父太医院医使伍其军。”

    哟,又是一位权贵子弟,还是很受皇上看重的那位神医伍其军,如今掌管着太医院,不仅皇上看重,也受吕后看重,乔宝莹自是明白这一桩案子不简单了。

    接下来还有一位太子,那另一位是谁?

    施潘将人员名单交上,另一位姓吕,这都不用看了,明显的是吕家人,施潘小声的在一旁禀报道:“吕剑是太子殿下的表弟,一直跟随左右,也是殿下的书童。”

    乔宝莹怎么感觉施潘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兴灾乐祸之感,她不由抬头看向他,施潘面色一白,立即收起自己的神色,坐了回去。

    “那吧,那今日就审一审吧,到底怎么回事?那日你们五人是谁给的寒药?”

    三人面色微变,却并没有把乔宝莹的话放在耳中,都不说话,乔宝莹拍了拍惊堂木,三人怔住,还是不开口,乔宝莹就看向伍祈,“你先说,你身为太医之子,自然认识寒药的。”

    伍祈面色慌张,没想到会点到他的名字,只好回答道:“当时寒药摆在石案上,我最后一个入亭子,并不知道是谁放的,平时都在一起吸食过,自然也不客气。”

    乔宝莹看向其他两人,那两人也相继点头。

    乔宝莹发现这个太医之子年纪看着不大,十几岁的样子,但却似这三人的主心骨,于是再次开口,“伍祈,你今日所说的话全部被记录在册,千万别撒谎,否则就算案子结了,跟你没事,你也是有连带责任的。”

    乔宝莹叫几人先起来,让施潘先将三人送回去,乔宝莹得好好想想这案子该怎么结才好。

    人送回去了,施潘跟着也松了口气来。

    再回来,施潘对乔宝莹的态度似乎都恭敬了不少,乔宝莹却是淡淡看了一眼,她打算最近几日不处理案情,她却私下里拿出刑法的书籍看了起来。

    以前没有仔细的看,只是跟着苏辰的时候大略看过,魏国大部分的律法她是知道的,做为官夫人若不懂这些,很容易犯错误,她跟那些后宅妇人不同,她自己也有做生意,对这些律法的东西就更加看重了。

    乔宝莹再次捧起书细看,仔细将里头每条都记住,这时间上肯定长,但好在她这么多年也不是白费的,大多内容翻一遍巩固一下就行了。

    乔宝莹看了一日的书,傍晚回到苏府,只觉得头重脚轻的,到了府上她才有片刻的安宁。

    莫情带着孩子们出来,看到她一脸的疲惫,就有些心疼她,白九早已经做好了吃食等着她。

    乔宝莹才发现平时苏辰一回府就能吃到她做的热乎乎的饭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

    她今日吃了三碗饭,打算吃饱了好打仗。

    小衍儿怕是听了莫情的话,没有像前几日粘着她,老老实实的坐在小思源身边,就时不时给她夹菜,看得乔宝莹心中暖暖的。

    夜里看着小衍儿睡着了,乔宝莹来到堂前,莫情还等在那儿,显然有话要说了。

    莫情手里拿着布正在逢衣服。

    看到乔宝莹出来,她将针线放入竹篮中,拉着乔宝莹的手,不安的问道:“我听人说赵牧要调回来运送粮草?”

    乔宝莹点头,今日早朝上的确有说人员名单,但并没有说由赵牧运去边关,看来定国公定下赵牧也是有深决的,他怕昝泊的人动手脚。

    如果是赵牧运粮的话,她到时还得交代一下,赵牧从其他三个粮仓里接收的粮仓一定要仔细看看有没有坏了的粮食,不然出了仓就这皮就扯不清了。

    莫情却是叹了口气,“赵牧去边关,我有些担心,这战事会起么?”

    “可能不会也可能会,你不必担心,此事就由男人们操心,咱们管好后方就好。”

    莫情只好点头,握住乔宝莹的手,哽咽的说道:“我其实有点怕有人在粮草里动手脚,赵牧心粗,这些年领兵打仗的心思重,忽然变成运粮,怕他心里头不好受。”

    原来是为了这个,果然夫妻处久了,还是极为了解对方的,虽然平时赵牧都将政务上的事瞒着莫情,但莫情也不是傻子,能在东北之地不声不晌的买下大片土地的莫情,岂会笨呢。

    “莫情你别担心,我给赵牧写封信,这几日我忙于衙门,自然是没有时间见赵牧,到时你将信交给他就是,只要他看了信就什么都知道了。”

    莫情终于放下心来。

    乔宝莹才抽机问起赵家老夫人那边,莫情带着两孩子回京不住赵府,而住在她苏府,也不知道莫情怎么做到的。

    莫情听后笑了笑,说道:“有钱就好办,我回婆家先见了三位嫂子,将东北一部份财产给了三位嫂子,再一起去见婆母,老夫人虽然很不高兴,耐不住三人相劝,所以我现在暂时住在这边没问题,至于以后的事,我打算等赵牧回京后从赵家搬出来,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

    乔宝莹都惊住,“这事怕不好办。”

    “的确不好办,但事在人为,我知道三位嫂子的弱点,就算将家产都砸进去也没有关系,钱以后还能赚的,只要能跟赵牧在外头立府,我倒不心痛这些钱财。”

    有魄力,乔宝莹不得不佩服莫情,果然莫情也成熟了不少,再也不是当年巴蜀时的那位孤女了。

    “莹儿,到时可能还得你帮忙,我想在隔壁将院子买下,以后咱们打通两府,还是一家人。”

    “这个点子好,这有什么的,我现在就将隔壁的院子买下。”

    乔宝莹高兴的不行。

    莫情却是叹了口气,“隔壁院子是礼部尚书马广千夫人的随嫁产业,而我听说你接了一桩案子呢,该怎么处理?”

    乔宝莹没想到这院子还涉及到马广千身上来,瞬间头痛了。

    莫情接着说道:“我住在苏府多有不便,你如今是以男装示人,眼下只有我婆家的人知道,再加我与你的关系,婆家倒没有人怀疑,但终归不好的,我想着让白九扮成你的模样在府中,现在京城里只有于时灵以为夫人回乡,京城里的人都不知道。”

    “若是京城里的人知道我跟苏大人一个府上,赵牧不在,夫人也回乡,那得怎么看待咱们两人。”

    乔宝莹一拍额头,她当真没想这么多,立即叫来白九,当场教她易容,好在白九跟了她这么久,熟悉她的作风,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再加上有精明的莫情相陪也不容易出大事。

    易容术学几日就能学到了,乔宝莹将原料调配好,基本不成问题。

    第二日乔宝莹上早朝,还算平静,遇上马广千的时候,他面色略好一些,倒没有昨日热情。

    乔宝莹站在殿前,又遇上了那个喜欢记会议记录的官员,他看到她看来,面色温和多了,可能觉得熟悉了没那么陌生了。

    今日讨论的是粮草的筹集,并把人员名单落实下去,赵牧会在十日后快马加鞭的回京,到时这边粮草也是十日备好,赵牧带着人马去往边关。

    今日魏帝没有问乔宝莹审案的情况,似乎大家了不想提起此事。

    乔宝莹自然不会主动提的。

    下了早朝,乔宝莹遇上了汪子渔,汪子渔现在的级别是可以上早朝的,于时灵就不成。

    乘人少了后,汪子渔来到乔宝莹身边,小声说道:“你那案子你得小心点,我瞧着你干脆往后拖,皇上不提就不理,过一段时间再找借口圆过去,而且太子已经出了宗人府,大家都不太想提此案了。”

    乔宝莹点头,至少汪子渔不怕众议敢靠近她来提点的,这份情义得记住。

    “改日去紫金楼聚聚,叫于时灵。”

    乔宝莹早就想请他们两人喝酒,顺带结交一下清流派的官员,说不拉帮结派是不可能的。

    苏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她得帮他守着后方,万不能出错。

    苏辰也真是心大的很,这么放心她,就不怕她出错么?

    回到衙里,施潘又将公文交上来,这一次写的字数多一点,但绝对没有五千字,就在原来的叙述方式上加了些废话,乔宝莹看着这些敷衍的手法,她冷笑一声,将公文丢给施潘,“不合格,再写,写到我满意为止。”

    施潘咬着牙却还面色温和的应下,拿着公文退下。

    乔宝莹继续看书,她看得很快,将重点就炭笔记下来。

    傍晚从衙里出来,刚回府上,太医院的伍其军上府求见,乔宝莹倒有些意外。

    伍其军面色很严肃,明明官阶没有她的高,不过是个五品,却还敢这么严肃的看着她,看来来者不善,也不知伍其军背靠哪块靠山。

    她知道京城的官员都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五品官员敢这样的面对她,一定有些筹码的,不是将她看轻了,就是有靠山有持无恐。

    乔宝莹邀他坐下,亲自为他倒了香茶,这茶味就是京城里也没有。

    伍其军喝了一口茶就愣住,不是说苏大人是个寒门出身么?这怎么是上等的新茶?

    “不是闽中的茶?”

    乔宝莹点头,“巴蜀新茶,伍大人若是喜欢,呆会送一些到大人府上。”

    “那倒不必了,老夫今日是有一事想问问苏大人。”

    乔宝莹疑惑,她才来几日,跟他没有什么交集,若说有,她见过他儿子,问了两句话而已。

    “伍大人且说。”

    伍其军立即坐直了身子,面色严肃的盯着乔宝莹,问道:“苏大人昨日审了我儿子伍祈,问的话最多,其他还有人没有到场,苏大人也不过问,这岂不是针对我儿?”

    就问了两句算针对?乔宝莹都要没脾气了,她可不是忍耐的性格,于是说道:“伍大人,你怕是没有搞清楚吧,我身为朝中二品官员,亲自审一位连功名都没有的庶民,有何不对的?何况他吸食寒药在先,伍大人觉得吸食寒药没有问题?”

    伍其军没想到乔宝莹刚才还温和的,转眼就这么强势了,只觉得老脸搁不住,于是气极败坏的说道:“苏大人好大的官威,我儿是没有功名,但他也不是一般的庶民,希望苏大人还能一如既往呆在京城。”

    他说完这话立即起了身,转身便走了。

    乔宝莹很郁闷,她都还没有怎么问,一个五品的官员就敢登门造访,指责她不该问,这些京官,简直不可理喻,不过就是个太医,很了不起么?

    乔宝莹并没有把伍其中这人放在心中,自己想怎么做还得怎么做。

    伍其军回到家里越想越气氛,于是叮嘱管家看住伍祈,最近不得出门,免得被姓苏的抓到把柄,他却是咽不下今日这一口气,不报复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回到宫里的太医署,伍其军听说吕后最近身子不适,一直有太医去凤栖宫,于是他抢过来这事,提着药箱亲自去了。

    吕后靠在美人榻里,还是觉得头痛难忍,伍其军赶过来,吕后也有些意外,伍其军医术高明,是皇上身边御用的太医,一般给后宫里的娘娘看病伍其军是不来的,今日倒稀奇了。

    伍其军恭敬的来到吕后面前行了一礼,接着开始把脉,吕后微微闭着眼睛,心里却翻转,猜测着伍其军的来意。

    没过一会儿,伍其军收了手,接着写下方子,与先前太医开的方子果然有些不同,吕后心之一动,或许伍其军的方子能冶她的头痛病。

    伍其军看完病也没有急着走,吕后朝左右两边的人看去一眼,宫人退下。

    伍其军才开口说道:“皇后娘娘,我听说回京叙职的苏大人最近很威风,接了上次御花园一案,还威胁下臣,打算仔细查查此案。”

    吕后早就听到这案子由苏辰查办,苏辰没有立即将案子交承天府尹,而是亲自来的,她不是没有怀疑过苏辰的用心,但如今太子都从宗人府出来了,此事也没有人提及,她倒不怕苏辰查了。

    不过说起来这些人当中还有伍太医的儿子在内吧?吕氏点了点头,“此案他不会查的。”

    伍其军见吕后不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再次说道:“那可不一定,苏辰初回京,很受皇上看重,必定想急着拿出些成绩来的。”

    吕后目光意味不明的看向伍其军,苏辰的成绩已经够好了,平江府不仅冶水修粮仓,还出了两位才子,其中一位还是他新收的弟子,就这一点上,他有必要一入京就出成绩么?

    吕后虽是这么想,便听了伍其军的话后,她心思为之一动,顺着伍其军的话问道:“那他这是打算刨根问底了?”

    伍其军点头,“恐怕是了,那日在堂前亲自审了我儿子伍祈,威逼了一番,好在我儿聪明,没有说出什么。”

    这是威胁她么?吕后听到这话有些不喜,“听伍太医这话,你儿子还有不少隐情不成?”

    伍其军反应过来,连忙跪下,“皇后息怒,臣并不是此意,我儿什么也不知道,就怕孩子太小被人利用。”

    吕后也只是震慑一下,她叫伍其军起身,说她知道了,叫他先退下。

    伍其军心里不在好受,凭着他这张老脸,吕后也不卖他这个面子?对乔宝莹的恨意就更深了。、

    而被怀恨的乔宝莹此时却陪着小衍儿识字,听说小思源要入学院,小衍儿也打算跟着去,今日小思源看千字文,小衍儿也要看。

正文 第465章被人冤枉

    傍晚的时候,展东风忽然来了,自上次苏辰写信叫他不必与师父联系后,他就真的不再联系,如今正敏感时期,也的确要避嫌。

    今日皇上放了展东风半日的假期,在京城里转来转去,心思就早已经去了苏府,到了傍晚乘人不注意就进来了。

    小衍儿和小思源两人立即缠住了展东风,不过是做了几个月的官,乔宝莹就觉得展东风成稳了不少。

    看到乔宝莹,展东风恭敬的行了一礼,“师父。”

    他没有看出乔宝莹的乔装,入了京后,乔宝莹更加仔细,眼下没有被认出来心下一安,招呼着两孩子下去,她跟展东风去了书房。

    “东风,最近如何?”

    展东风在下属坐坐下,说起了自己最近的情况,伴君如伴虎那是真的,他已经够小心了,却还有有好几次差一点就惹怒了皇上,好在都过去了。

    “师父,我还能应付。”

    “那就好。”

    “东风,以后放假,你要是没地方去就去紫金楼,到时叫张凡通知我一声便是。”

    乔宝莹拿出一块令牌交到他的手中。

    展东风怔住,“师父,紫金楼也是师娘的产业?”

    乔宝莹点头,“遇上什么事,去紫金楼求救,知道吗。”

    展东风点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将这个秘密藏在心底,万不能露出马脚。

    收起令牌,展东风在府上吃了一顿好的,又跟着小家伙们玩了玩,接着回宫里去了。

    第二日上早朝,乔宝莹打了个呵欠,坐在马车上的时候还犯困,开头几日她还能坚持,这日日都这么来,她就有些受不住,她好怀念后世的周末,这时代怎么就这么不讲人情呢,连着皇上也得早早起床吧。

    乔宝莹正闭目养神,就马车靠近,外头传来声音,“苏大人的车驾。”

    吕文鼎的声音,乔宝莹挑开帘角,看到了吕文鼎。

    吕文鼎点了点头,“苏大人官威不小,案子审得如何了?

    给钱的老板是皇上,她还真没有必要向吕国舅禀报,再加上以前的恩怨,她直接将帘子扒拉下来,反正都已经得罪过了,也不在乎这一次。

    吕文鼎见状气不打一处来,马车立即驶远,来到向位大臣的车驾前,吕文鼎与这些大人说了几句话。

    乔宝莹自然不知道吕文鼎后头做了什么的,她下了马车,手里拿着笏板跟在三品大员之后往前走。

    礼部尚书马广千朝她看来,嘴角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却并不搭理她。

    乔宝莹也不想自讨没趣,后头倒还有汪子渔,汪子渔是清流派的,她可不能光明正大的将汪子渔拉入阵营,于是她成了孤家寡人。

    进入大殿,乔宝莹朝不远处的施潘看去一眼,施潘今日面色有些奇怪,看她的目光有些闪躲,她身边的这位左右手是怎么了,相造反不成?

    这几日是被她整冶了,终于写得她能看了,却被她发现不少问题,问得施潘哑口无言的,只好又将案子拿回去。

    今日说起筹粮的事,昝泊居然说有几处小仓因保管不当,陈米发霉,却说还能吃,份量不多,问能否送去边关。

    定国公一听立即从位列中出来,又一场与昝泊的夺吵之战开始,定国公还是很护着晋王的,粮草不好都会着急。

    乔宝莹再次往施潘的方向看去一眼,就见他跟身边的大臣正说着什么,乔宝莹的目光朝前头的吕文鼎看去一眼,吕文鼎正淡漠的盯了他一眼。

    好样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的像有什么阴谋似的。

    而身侧那位会议记录者又动笔了,乔宝莹侧首看去一眼,就乐了,记的还是朝堂上的事,但怎么这话里话外有些偏向于定国公,莫非他是定国公那边的人?

    那人见她看来,于是朝她笑了笑,小声道:“粮仓里的陈年米岂止发霉,早已经变黑发臭,这些东西以次充好,早已经不是秘密。”

    乔宝莹怔住,他到底是什么官职?于是问了口,他小声说道:“我鸿胪寺的,上次越王入京是我招待的。”

    似乎说起这话很有成绩的样子。

    乔宝莹算是明白了,鸿胪寺不就招待外宾的部门么,于是点了点头,对于刚才他说的那个公开的秘密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一个鸿胪寺的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反正她也不插手,人家这么一说她就这么一听,不必放在心上。

    争了好一会儿,定国公发现自己早就落入了昝泊的圈套,要么拿平江府的新米充数,这样对昝泊也好,对晋王好,非要揪着这陈米来,也行,那晋王就等着吃发霉的米吧。

    魏帝这一下发话了,叫昝泊在三日内将发霉的米挑出来,粮草不够从平江府运。

    昝泊松了口气,应下了,这一下他账上能吃平了。

    定国公也没有再抓着这个不放,他明知道这粮仓有问题,是昝泊揽财的地方,可是想起晋王的处境,只好隐忍了下来。

    很快吕文鼎出列,“启禀皇上,臣有一事禀报,新上任的刑部尚书苏大人无故滞留案子悬而不结,弄得各部上下措手不及,地上犯人扣押不当,有几处出逃的祸事发生。”

    说她不结案,害得底下的地方牢房关押的犯人看护不周逃了,还真是煞费苦心,她不过是几日改变了一下做法,这些人就百般阻拦了,乔宝莹都要怀疑吕文鼎是不是也有案子压她手中公报私仇了。

    魏帝听到这话自然是生气的,立即叫出乔宝莹,乔宝莹收起心神,上前禀报道:“臣新上任,有不少案子还没有上手,便由左侍郎施潘协助,此事施潘也是知道的,所有要结的案子,臣必须清楚毫无遗漏才能签字。”

    “臣在平江府行事作风本就如此,只不知到了京城自然也如此。”

    吕文鼎一听冷笑出声,“苏大人外放为官,岂能将地方上的那一套用到京城里来,如今官阶不同,行事自是不同。”

    乔宝莹一脸沉着迎向吕文鼎,“吕大人说的是,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基本的原则还是保持,这是我的行事作风,也是我的保命招势,但凡经过我签字的自然得承担责任,我既然要签字,那自然得将前因后果弄清楚。”

    吕文鼎不好反驳,这边施潘连忙出列,“启禀皇上,苏大人说的是,臣一直辅佐大人,只是苏大人对案子并不感兴趣,反而对陈述案子的书写与词句有些意见,最近几日我往返刑部与承天府,就为案件陈述的书写上几番调整,才导致案件滞后,给各地带来一些压力。”

    施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