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状元农家妻-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马大人不必为我省着,这茶叶真没有什么,我这次重新回京,感觉有些许不同,就想着多结交一些像马大人这样的好人。”
马广千心思为之一动,于是看向乔宝莹,倒想确认他的真正意思。
“马大人。”
乔宝莹喊了他一声,他回个神来,再想起昝泊,他便没有出声了,两人从紫金楼出来,马广千宝贝着他那一箱茶叶,对乔宝莹的态度都变了。
第二日马广千便派人将地契送到了乔宝莹的手中,乔宝莹看到地契忍不住想笑,原来不过是一箱茶叶就能办到的事,先前她还想上次审了马昀,马广千会记恨,一幅跟她有仇的样子。
不过通过这一次后,乔宝莹忽然悟到一点东西,她现在就是家财万贯,银子多的花不完,这一年下来弄了几个藏银子和粮食的地方,她都觉得还不够,不然她分拔一些银子出来与朝中这些官员结交一下,反正无非废些银两,与人方便也是与自己方便。
总好过朝中两派把持,清流派观看,而她成了孤家寡人,再出现像上一次那样施潘故意挑衅,连个帮她说话的人都没有,定国公毕竟向着晋王,晋王要的是助力而不是阻力,所以他不可能次次都为她出手,再说他是武将之首,武将的主心骨。
她就得拉几个能说会道有影响力的文臣为自己说上话的才行,在这京城之地,她处在刑部尚书之位,虽然有些棘手,却也给她提供了便利,京城里的官员就算恨死她也得表面上巴结她。
京城贵子哪个有那么老实的,哪日闯了祸,刑部有人好说话,她再投其所好的结交一下,岂不是她能拉一些人帮帮她,只要不违背了昝泊利益,相信这些人也乐得出这个手。
乔宝莹这么一想,心思阔达了,她是盼着苏辰回来的,可是远水解不了近火,还得她自己想办法,再说她现在只盼着苏辰能平安,她也能平安将身份掩瞒,她就很高兴了。
正文 第468章莫情的烦恼
乔宝莹于是吩咐紫金楼的张凡总管将京城权贵的爱好都弄到手,她有的是银子,不管是关内的还是关外的好东西,她都能弄到手,有了银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投其所好,她就不相信不能拉几个人站阵营。
乔宝莹一夜未睡就在筹备这件事,只要钻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她发现自己似乎还有些当官的潜质。
第二日接着又上早朝,再去衙里办公,乔宝莹看着一脸诚恳的施潘就内心冷笑,自从他也要跟着在每件案子的公文上签下字后,他就变老实了,每桩案子也会仔细看完后给她,她发现自此后她也轻松了太多。
……
莫情自从苏府出来后就回到了赵家的东院,那是她跟赵牧住的院子,如今一儿一女在身边,儿子白日里去私塾,她带着女儿,每日给赵老夫人晨昏定省,做得也是有模有样的。
赵老夫人感觉这个小儿媳妇这几年变了不少,不像当年初进门之时,那时说话还带着巴蜀的口音,如今却是正经的京城话,遇上外地人,便是官语也讲得极其标准,赵老夫人很欣慰。
赵家四儿子,大儿子赵昂带着妻子一起外放为官,连任了六年,做出了政迹,如今回京述职,任户部五品官员,户部听说油水足,比别的部门要好,尤其是今年皇商李原送上了十万银子入国库,户部的账目相当的好看,皇上高兴,到年底怕是有赏金的。
赵昂的妻子章氏是一个相当精明的人,跟着丈夫外放,将丈夫管得死死的,带着妻儿回来的时候,丈夫只纳了两房妾室,这两位妾室听说一直不曾有孕,所以根本没有什以威胁力。
而二房的赵聿,却没有大哥这么幸运了,在一处连任了两期知县,最后托了银子走了关系,才换到一处富饶的县城任知县,没有高升,但从偏远的小城到富饶的大城,一向没有政迹的赵聿已经很知足了,而且听说在外地纳了三房妾室,不过这只是向外头说的数量,真正的数量远不止这三位。
二房媳妇昌氏一直留在京城抚养孩子,先前丈夫走的时候怀着孕无法动身,现在孩子都七八岁了,她丈夫还不能回京,心都凉透了,再看几位妯娌,心里就不舒服。
三房的赵秩也是有能耐的,只任了一期就回了京,是他当初在县城的时候冶水有功,所以调到了工部任的六品官员,好在回到了京城了,三房媳妇马氏很是高兴,也很欣慰。
丈夫回来时只带了一位妾室,听说这位妾室是在丈夫冶水的时候从水里救出来的农家女,人很老实,但长相却有些带妖气,特别会迷惑男人,她就算不喜欢还得表面装着很喜欢的样子。
莫情从平江府归来,一开始住在苏府,所以就算知道赵家的一些事,却并不能深刻的体会,这会儿她回到了赵家,不过几日功夫,她才发现这日子真特么不好过。
还是她跟莹儿一起自由自在的日子好,莹儿和大嫂白九都挺会弄吃的,莫情这些年吃下来,嘴巴早已经吃刁了,重点是她跟莹儿都赚了不少银子,想要吃什么,全国的厨子都能请过来,她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吃法。
谁知一到赵府,她才发现赵府的生活水平远不如她和莹儿的,厨子还是京城请的老厨子,已经好几年不曾换了,就算这厨子的水平很高,同吃几年下来,也会吃腻。
莫情这几日吃得很少,身边的下人也知道主子是为了什么,连带的两孩子也不太爱吃饭,纷纷问母亲为什么不能吃到舅娘炒的菜,很是怀念起先前的吃食。
莫情不是没有想过请个厨子入东院的,东院本来就有小厨房,其他几房也有小厨房,不过晚餐却是一家大子一起的,早上她得早早起来给婆婆请安,不用留在老夫人房里吃早饭和中饭,晚饭却得去,她还得为婆母布菜,四个儿媳妇轮流来,早已经是多年的规矩。
尤其是她最近才回京,自然首先就轮到了她,指不定还得多做几日,以表孝心。
可是她通过这几日的观察,发现赵府不但不宽裕,连着上头三房也是很不宽裕,她竟然看到二嫂家里的孩子除了外头罩衣穿得体面,内里的衣裳还带着补丁,她感觉到不可思议,自从赵牧领兵后,赵家在京城也越来越有名声,按理日子越过越好才是。
直到莫情第一次分到赵老夫人给的月钱,她在三位嫂嫂一脸不舒服的眼神下收下的,到这时她才知道赵府过成了什么样子,她其实很想说不用赵府的银子,她有钱,但这话说不出口,一但说出来,相信三位嫂嫂就说把钱拿出来了。
虽然这是她的随嫁之物,赵牧都不曾过问过她到底赚了多少,倒是听她说过在北边买下了不少土地,如今是个地主婆,赵牧反而觉得自己赚钱不多,所有的俸禄都是交给她管着的,家里吃什么,赵牧更没有时间管。
莫情只好无奈的将月钱收了,其他几房明显看到不高兴,多了一房回京,原本几房的月钱就要少些。
今日早上问安,莫情坐在赵老夫人身边,这几日接连请安,赵老夫人都喜欢拉着莫情的手,对她很喜爱,着实是这个儿媳妇有出息,开了那么多的药铺,以前还得到过皇上的看重。
赵老夫人看着底下的几位儿媳妇,说道:“快要过年了,咱们赵府也该修修整整一番,叫管家带人将各院看看,有没有漏雨要维修的院子,还有花园小道要不要买些盆栽。”
“新年新气象,这一次我打算收拾妥当一点,我这几日算了算,此次修整得费去五六百两银子,我手里头是有这个银子的,但底下的孙辈还得上学,尤其是大房家里的大孙儿,再过一年就要入仕为官,到时也得走动走动的费些银两。”
“所以这一次的修整,各房各院的得由自己出,其他无主的院子与花园小道我来想办法,你们觉得如何?”
赵老夫人一说出来,几房媳妇的脸色就变了,老大媳妇自是不会说的,这银子为了留着给她儿子走仕途打点,占着好处。
但二房三房就不干了,尤其是二房,寒酸的不行,丈夫只是个知县,还纳了这么多的妾室,赵家人为了怕二儿子被迫收贿赂,便没叫二房的俸禄上交,反正赵家还有些家业,各房的开支都从这里头出,月钱也是,而其他三房的俸禄却得交上一半给老夫人管着。
二房不交俸禄被妯娌挤兑,这么多年了,再加上对自家丈夫的怨恨,昌氏的心性也跟着变了,脸皮也厚了不少,于是第一个站起来反驳。
她二话不说将自己的衣裳撩起一角,只见里头穿的衣裳的确打的补丁,赵老夫人一看,面色就变了,“每个月给你二房的月钱也不少了,为何大房和三房都能过好,你却不能?”
昌氏一听,苦笑道:“娘,大嫂和三弟妹都能留下一半的俸禄,夫君也在身边,而我们母子三人只能拿着这些月钱过日子,但凡剩下一点,夫君还问我要,他的俸禄管着那边的生活都不够。”
一个知县纳这么多的妾室,正房的开支哪还顾得上来,可是现在不但不管正房的死活,还要正房省口吃的去给他的妾室,是个女人都受不了。
莫情都忍不住看了昌氏一眼。
赵老夫人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可是因为二房不上交俸禄的缘故,这几房儿媳妇都已经有意见了,这会儿房屋修缮,她若是偏颇二房,恐怕这年没法过了。
赵老夫人朝大儿媳妇看去一眼,大儿媳妇连忙转过头去,一看就知道不同意的,再看向三儿媳妇,三儿媳妇马氏也是别过头去,那模样若是老夫人偏颇,她是一定要出声的。
赵老夫人很是头痛,她看向莫情,就见莫情一脸的淡坦,莫情将还没有捂热的月钱拿了出来交给老夫人,“娘,这些钱就算在修缮房屋里头吧,我自己的院子会请人帮忙,不用公家的钱。”
赵老夫人很欣慰,到最后还是这个小儿媳妇懂事。
只是令莫情没有想到的是,二嫂昌氏居然冷笑出声,看向莫情,“你早该拿出来了,你莫家家大业大,听说这些年赚了不少银子,去年会试不少才子受了伤寒,拿着银子去莫家药铺买伤寒药,还得排队,有人都守了一日一夜才买到手,就这一味伤寒药就够咱们赵家吃好些年的。”
“你住嘴。”
赵老夫人觉得脸上无光,她当然是知道莫家有家业,比赵家强多了,但是那也是莫家的,何况莫家还有一个哥哥,这医术传男不传女,如今女儿学到手,也必须还给哥哥,这些都是随嫁之物,怎么能枉自屑想呢。
赵老夫人很生气,目光凌厉的盯着昌氏,昌氏有些心虚,只好退后一步坐回原位。
莫情却是心里不好受,她虽然不等着要赵家的月钱,但不代表她不计较,她自己给出来,和完全不给她是两回事,婆母明知道她有钱还给她月钱,那是真把她当儿媳妇看待的,并不屑想她莫家的银两,但是现在她将月钱还回去,那是她的一番好意,可是到了昌氏嘴中却变成理所当然的事。
莫情在此时出声,“二嫂,莫家的医术本不属于我的,我本来就得还给我哥,二嫂家中可是名门,二嫂的娘家或者随嫁之物莫非不够拿出来修缮房屋的?”
昌氏被莫情说得面红耳赤,她是有随嫁,这些年暗暗救济她夫君去了,她不敢跟家里人说,她夫君纳了十位妾室,她不救济,难道眼睁睁看着她夫君走上歧途,收人贿赂,最后害死整个赵家不成?她也是没有办法。
可是她不能说出口,心里又恨又怨,恨自己夫君没出息却还风流,赚不到银子给她养家还得她救济,怨得是家里没有一个人体谅她的,她就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昌氏怨恨的盯着莫情,一句话不说,但堂前气氛很不好,赵老夫人只好相劝,“咱们赵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需要你们的随嫁之物。”
很快赵老夫人将四房的月钱又还到莫情的手中,“四儿媳妇你收着,这本该属于你,这些年你在外地,就跟大儿媳妇一样,俸禄不用交上来,月钱自然也没有,如今你们都回京了,就得一视同仁。”
“二房修房的事,没有银子就别修好了,漏雨就用木盆接着,其他几房就按着我说的做。”
赵老夫人不想再看到这一堂儿媳妇,于是摆了摆手,由婆子扶着起身准备回内室。
莫情只好跟着起身,四个媳妇走了出去。
半路上,昌氏冷哼一声,盯着莫情道:“做人留一线,你如今是得意,但时日还长着,二房是过不好,但总有一日会过好的,你们都给我等着。”
昌氏率先走了,莫情却是一脸莫名,她还个月钱还惹到她了,真是无语。
大嫂和三嫂却上前安慰莫情,不过也是言不由衷,个个都知道她有钱,心里不嫉妒不可能。
以前莫情初嫁赵牧的时候,那会儿知道她老是跟在苏大人和莹儿身边,像个小跟班似的,都以为人家只把她当个朗中看待,然而才几年过去,莫家药铺却越来越有名气了,也越来越赚钱了,他们才发现看走了眼,再看四弟赵牧与苏大人走得这么近,还跟晋王也熟悉,几房都不是滋味儿。
四房是看着一日好过一日的,她们的夫君拼了大半辈子才好不容易回京,没想到四弟却是带功回京,如今又委以重用,将来要是晋王事成,必定是前途无量。
眼下他们最看不起的小门户出身的莫氏也是家财万贯,就这一身衣料,一看就是京城里最好的衣料,他们虽是世家,也不得不嫉妒,徒有名声却不及她有钱,在吃穿用度上,只见他们的孩子请最好的夫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出入各有马车和下人,哪像他们几房,一家人一辆马车,还得夫妻之间商量着用。
莫情本以为两位嫂嫂安慰她几句就各自走了,没想会去她的东院小坐一会儿,回赵府才几日,嫂子们也没有来过东院,初次要去,她不好拒绝。
到了东院,往花厅里一坐,下人就送来了茶和点心,莫情为两位嫂子倒上茶水,大嫂章氏见过世面,一闻到茶香味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茶叶,于是拿起来喝了一口,接着双眸一亮,说道:“这是刚出的新茶,比闽中的还要好,四弟妹,这茶叶在何处购得,我夫君一向好茶,正想买些给他喝喝。”
“初入京那会儿,我夫君陪着上头的人去过紫金楼,回来就说那紫金楼里一壶茶就能费百金,在京城里很是出名,我今个儿喝着这茶,应该不比紫金楼的差。”
何止不比紫金楼的差,是连紫金楼都不能相比,只有她和莹儿才有的喝,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她们喝剩下的茶变成陈茶了,还给底下的下人喝,茶叶是不曾断过,她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值钱。
于是莫情只笑了笑。
三嫂马氏吃了一块点心,双眸一亮,说道:“这是城西黎庄的糕点吧,听说黎庄的东家一天只做半日生意,去晚了就没有了,我瞧着这才天亮,糕点还是热的,莫非刚才去买的?”
莫情只好点头,她倒没有过问此事,都是院中管家打理,这位老管家跟在她身边几年了,也是从巴蜀带来的,对她很忠心,她的喜好自然知道,尤其是在平江府的时候,还曾跟着邬总管出去办事,学会了不少事情。
就在几人说着话的时候,花园里传来孩子的声音。
六岁的小思源和两岁的赵婍美正在花园里排排坐,小思源说道:“金叔,把城西的米糕和猪油糕以及城东的八珍糕和玉带糕都装一些进去,除了糕点外,还有蜜饯,各样蜜饯都要装些去,金叔,同窗有七位,他们吃糕点,还能带些蜜饯回去给家中的妹妹,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跟我玩了。”
东院金管家笑着应好,“大公子先等会,我这就叫人装入食盒,只是夫人可是说了的,与人结交,应以忠心,以食物诱之,不是上上之策。”
小思源无奈一叹,“我也没有办法,谁叫弟弟不听话,昨日又抢了几位的风头,原本夫子觉得弟弟太小了,就坐我旁边听听课,哪知他听课不安份,老是抢着答问题,夫子都拿他没有办法,他们昨天都生气了呢。”
“这是为何?”
金管家自然知道小思源嘴中的弟弟是谁了,必定是苏大人的儿子苏子衍了,这小娃娃还没有到开蒙的年纪,居然还会抢着答题了,果然虎父无犬子,这不该是好事么?
小思源却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金叔,你不知道,我这弟弟锋芒毕露,伤人伤己,改日得跟干娘说一声,弟弟这性子,以后会没有朋友的。”
正文 第469章烟草生意
唉,金管家提着心放下,原来是为了朋友,没朋友也没有关系,等以后有名了,自然就有朋友了,这世上最不缺的是朋友,缺的只有知己。
金管家也知道不过是送点吃食去,也就随着孩子了。
小思源跟妹妹吃了个满饱,还打嗝了,于是指着一桌子的小点心说道:“金叔,把这些都带上吧,真是吃不完了,我下一顿也不想吃,我娘早上都不爱吃甜的,她就喜欢麻辣的,金叔,能不能换个厨子,这味道真是腻了,我就怀念我舅娘的手艺,还有干娘的手艺,想想就流口水。”
“那很简单啊,你想吃了,晌午去苏府吃,晚上再回来吃。”
小思源一听,高兴坏了,但想到晚上还得回来吃,就不高兴了,“我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咱们在平江府的时候,家里还有十几个厨子呢,东南西北的,换着花样的来讨好我娘,还有干娘和舅娘,果然京城没有平江府好玩。”
“嘘。”
金管家无奈的看着孩子,左右看了一眼,见下人都退得远远的,便也没有在意了,劝道:“京城里也有不少美食的,晚上若是没有吃饱,再给你留一点点心,在这些里头挑些好的?”
小思源摇头,“我也吃腻了,今个儿买多了。”
金管家很无奈,“大公子,可是你昨夜里想得流口水的,清单还是你写的,你若不吃完,夫人会生气的。”
“我……我带私塾里跟同窗分享,我娘会很高兴的。”
金管家也并不是真的责怪,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便叫人将吃食全部装起来。
这边花厅里的三位大人听到这一席话很是尴尬,莫情脸色有些不好,这熊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不过想起孩子刚才还想着为弟弟弥补与私塾里的同窗处好,这一点上她很欣慰。
没想就忽略了大嫂和三嫂脸上的精彩表情,两人刚才从老夫人堂前回来还在想家里该怎么节约着修房子,一到这四弟妹院中,就听到连小侄子都过得这么奢华,她们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尤其刚才还夹了一片糕点准备要吃的马氏,放回去显得太突兀了,只好硬着头皮放入嘴中,却发现糕点入口软糯香甜,她就没有吃过这么味美的,难怪黎家糕点在京城这么的出名。
莫情有些不好意思,又叫下人端来了一些糕点来,原本两人还把着自己的身份不将就,然而吃了几口后就有些忍不住,方想起刚才那孩子要将所有的糕点送去给同窗的话,心里真是来气,怎么就不想着送给家里的堂哥堂姐们吃呢?
两位嫂嫂从东院出来,心思各异,却心里都不好受,大嫂章氏忽然说道:“四弟妹如此有钱,我们若是修缮的银钱不够,就向四弟妹借一点,三弟妹觉得如何?”
马氏愣住,接着高兴的点头,“大嫂说的对,正愁着这银子不够呢,都要过年了,心里不知道多着急,开年后怎么说还得与几家权贵走动的,这礼物不能少,处处都得费银子。”
“三弟妹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便愉快的决定了,莫情看着两人走后,眼皮就莫名的跳了起来,看来这事儿没完,恐怕过不了多久就有人要向她借钱了,她要怎么做既不伤人又能不借出去呢?毕竟这银子是有借无还,借多借少还能惹出仇来。
晌午,小思源带着妹妹婍美一起来苏府混饭吃了,跟着小衍儿回来的,三孩子一入府,苏府就热闹了起来,白九匆匆下厨,炸鸡腿、秘制猪蹄、红烧肉、炸薯条……
忙得一踏糊涂的白九刚把饭菜端出来,乔宝莹居然破天荒的早早回来了,衙里事不多,衙里的人被她震慑住,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她就早回来了。
看到桌上满桌子的吃食,食欲大增,跟着孩子们一起大吃特吃起来。
小思源那吃相像饿了几顿似的,看得乔宝莹好心疼,她是知道赵府是世家,世家家大业大人也多,哪像她跟莫情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想怎么吃都行。
她吃饱了净了脸和手,摸了摸小思源,见他还要抓鸡腿吃,便劝住了他,“别吃多了,会积食,你们下午还有课,到时就想睡觉了。”
小思源还想吃,眼看着鸡腿被干娘拿走,吧了吧嘴,很是不舍。
“想吃晚上再来吃,带上你娘。”
“晚上不能出来,要一家人一起吃饭,我最讨厌了,每次好吃的都被堂哥堂姐夹了去,他们吃得快,待我要吃,都没有好菜吃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