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幸福,从来都是羡慕不来的。
  她一直都知道,所以她不羡慕,只努力。

  ☆、第三百一十一章 母老虎是怎么炼成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母老虎是怎么炼成的
  十五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又圆又亮,凤栖宫的大殿里宫人来回穿梭,分外忙碌。
  因为孩子慢慢长大的缘故今年的中秋家宴格外的热闹,皇帝特别喜欢这种祖孙同乐的场面,也不许大人拘着孩子,这么多的孩子聚在一起当真是热闹非凡。嘉哥儿跟平哥儿之前跟昭姐儿诚哥儿闹得不愉快,这会儿压根就不搭理他们二人,笑安公主跟昭姐儿一起捉弄诚哥儿,诚哥儿的两位异母弟弟也来凑热闹,一时间醇王桌前就成为了大家的视线中心。
  皇帝笑米米的看着,侧头对皇后说道:“这些孩子们到这会儿精力还这么足,白天休息没有?”
  皇后娘娘想了想还是没提昭姐儿跟嘉哥儿母子之间的事情,笑着说道:“没呢,都去碧泉池边玩耍了。”老四已经知道这事儿,他那不爱告状的性子也未必愿意自己在皇帝面前提,而且她觉得老四会以自己的方式出这口气的,她还是静观其变吧。这样好的氛围里,说这些破坏兴致的事情,皇帝心情不好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皇帝就点点头,没有再问什么,另一边的贵妃举着酒杯给皇帝祝酒,就转移了皇帝的视线。皇后笑了笑眼神又落在了一旁的晗妃身上,只见她的心思都在笑安身上,似乎并未注意到这边的动作。德妃中秋的位置并不靠近皇帝,中间还隔着晗妃,此时正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梁妃兴致挺好,儿媳坐在身边,两人倒是有说有笑分外和谐。
  皇后坐在这里,眼里看着大殿里的诸人,只觉得一阵阵的疲惫,这晚宴什么时候结束。
  晚宴过后便是放烟火,小孩子们最喜欢这个,简直就是兴奋地一哄而上。徽瑜抱着儿子,姬亓玉牵着女儿,虽然燃放烟花都是在安全的距离,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一点意外不会有。今年的烟花依旧是内廷府贡上来的,每年都有新鲜的花样,璀璨的星空趁着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徽瑜半昂起头微眯着眼睛,又是一年中秋过。
  突然身旁不远处的人群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呼声,徽瑜猛地回过头去去看,只见她身后不远处站着一排伺候的宫人,没有丝毫的异样。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觉得人群好像变的拥挤了些,其余的也没什么变化,难道是她的错觉?
  “怎么了?”姬亓玉发现徽瑜的异常低声问道。
  “我方才分明听到一声极低的惊呼声,但是回头去看却什么都没有。”徽瑜压低声音在姬亓玉耳边低声说道,带着几分不解。
  姬亓玉知道徽瑜肯定不是那种无风起浪的性子,就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会让人查一查,现在什么都不要管,一会儿看完烟花直接出宫就是。”
  越是喜庆的日子里,宫里面越是忌讳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就算是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也要第一时间压下去绝对不能发生扩散的行为。皇帝很是忌讳这种事情,所以没有人会冒着惹怒皇帝的危险无故生事,所以徽瑜才会以为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姬亓玉既然要查徽瑜自然就放心了,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会跟我们一起出宫吧?”只要不是他亲自留下查证,她就安心了。
  “会,别担心。”姬亓玉拍拍徽瑜的手,侧过头伸手招过一个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小太监立刻就走了。
  燃放烟花的时间足足有大半个时辰,两名孕妇半途就告退了,徽瑜倒是没有多想,毕竟怀孕的人站这么久是有点危险的。等到烟花燃放完毕,大家便告辞出宫回府,姬亓玉抱着儿子牵着女儿,徽瑜跟在他身边,一家人随着人流往宫外走去。
  嘉王妃远远地跟徽瑜打了个招呼,就带着自家人离开了,出了宫门徽瑜坐上马车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一路回了家,先安顿了两个小的,姬亓玉去了前院,徽瑜更衣洗漱刚忙完姬亓玉就回来了。徽瑜正梳头就看到姬亓玉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不由问道:“怎么了?”话音一落忽然想起在宫里面的事情,脱口问道:“是宫里面的事情有消息了?”
  姬亓玉点点头,在徽瑜对面坐下,“嘉哥儿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当时就昏迷了,好在未见血。”喜庆的日子宫里忌讳见血,不吉利。也正因为这样当时一出现这事儿立刻就压了下去,才会没有惊动别人,不然只怕大家都要不安生了。所以当时皇后娘娘就让醇王妃跟宁王妃以有孕的借口提前离开了,毕竟只走宁王妃一个太显眼,醇王妃纯属陪跑的。
  徽瑜一愣,努力想了想当时的情形,这才说道:“当时嘉哥儿不是跟在董婉身边的吗?好像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台阶还有些距离吧?”
  “据宫里面传来的消息,说是当时宁王妃带着久姐儿看烟花,久姐儿不知为何到了那边的台阶旁,嘉哥儿是为了护着她摔下去的。”
  “这就更讲不通了,久姐儿身边伺候的嬷嬷呢?”每个小主子身边都有奴才寸步不离的跟着,久姐儿本身就是反应迟缓的孩子,夏冰玉绝对不会让伺候她的人离开的。而且一直听闻夏冰玉的孩子跟董婉的孩子便是在王府里也往来极少,嘉哥儿忽然救了久姐儿,这事儿就跟六月飞雪似的。但是徽瑜也不愿意去想嘉哥儿这么小的年龄便已经能这样算计人,而且徽瑜也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的确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这才几岁啊,徽瑜更倾向于当时有意外发生。发生这样的事情
  “当时不在,做什么去了还未得知。”姬亓玉说完就看着徽瑜又道:“宁王府的事情与咱们无关,累了一天了你也早点休息,我先去洗漱。”
  徽瑜的确是累了,更何况宁王府的事情只要不祸殃他们,她是真的不愿意去管。
  而此时,宁王府里正忙碌不堪。
  董婉坐在*前看着还未醒的儿子,一旁的椅子上坐着的是夏冰玉跟姬夫晏,因为嘉哥儿救了久姐儿,所以连带着怀有身孕的王妃都纡尊降贵来了,想到这里心里就冷笑一声,她才不要她的感激,她只要儿子平安无事。
  对于这个儿子,姬夫晏还是很疼爱喜欢的,看着董婉双眼通红神色憔悴的坐在那里,一时间想要说什么却又觉得开不了口。
  夏冰玉看了一眼,便主动开口说道:“董妹妹大夫也说了嘉哥儿会醒过来的,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只要好生养着一定能恢复如初。这次的事情多亏了嘉哥儿,不然久姐儿还不知道如何,我这里谢谢你了,都是你把孩子教养的好。”
  董婉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头也没回,只是淡淡的说道:“王妃过奖了,嘉哥儿不可能看着妹妹有危险而不顾,这孩子就是心肠软。”说着就忍不住的语带哽咽,面色越发的憔悴枯萎。
  “是个好孩子,我跟久姐儿也会记着的。”夏冰玉抚抚额角,当时的事情纯属意外,久姐儿身边的嬷嬷被她差遣给久姐儿端水,谁知道一眨眼的功夫久姐儿就跑到台阶旁去了,这次的事情她是真的感激嘉哥儿这个孩子的,至少他救了自己的女儿。
  姬夫晏就看着夏冰玉说道:“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在这里看着。”有身孕的人忙了一天,现在还要硬撑着的确是对身体不好。
  夏冰玉就站起身来,“王爷多费心,我这身体不争气,确实是有些疲累了,这几日王爷就多照应这边,想来嘉哥儿醒了也很愿意见到王爷的。”
  投桃报李,嘉哥儿救了久姐儿,她这样做算是弥补下吧。
  姬夫晏拧拧眉,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只是让人把夏冰玉送回正院休息。
  夏冰玉离开后,董婉只看着还睡着的儿子,并未去看坐在身旁的姬夫晏,现在她满眼里都是儿子。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告诉儿子,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先保住自己的安危才是,而不是这样躺在*上昏睡。眼眶又酸又涩,忍不住的泪流下来。
  “你……也别伤心了,嘉哥儿会好起来的。”姬夫晏看着董婉笨拙的安慰,两人疏离太久,这个时候说这些安慰的话,反而很好笑。
  “多谢王爷费心了,天也不早了,王爷也去休息吧,明儿还有早朝,这里妾身会照看着。”董婉道。
  姬夫晏能感受到董婉话里的漠然跟疏离,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夹杂了很多的是非恩怨,有的时候他自己也分不清楚谁对得多一些,错的少一些。可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董婉的眼睛里只有嘉哥儿,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凝视着她。
  姬夫晏也有些怅然若失,看着儿子躺在*上面色苍白,这一刻说不难受是假的,可是出了这样守着他,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嘉哥儿是为了救久姐儿才这样的,难道他应该说嘉哥儿不应该去救久姐儿?因为女儿的缺陷,让他在女儿身上花费的心思跟疼爱更多,不知不觉的跟董婉母子已经越来越远。
  “婉儿……”
  “王爷。”董婉打断姬夫晏的话,“嘉哥儿这样做没错,妾身并没有生气或者恼火,所以您不用担心。王妃跟肚子里的孩子安然无恙,郡主也安然无恙,这就足够了。所以您不用担心什么,妾身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只有这两个孩子,所以我会好好地照顾他们,王爷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董婉这样讲,姬夫晏难免就想到了定国公府站在了姬亓玉那边的事情,本来因为这事儿他是有些恼火的,可是现在看着董婉一时竟有些不忍心起来。说起来董婉也是被家族抛弃的人,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承担他的怒火跟王府里众人的鄙视笑话。女人依附于家族跟丈夫而生存,董婉没有了家族依靠,而自己对她也是颇有成见,而如今就连儿子都受伤卧*……
  “我知道你怪我……”
  “王爷误会了,妾身怎么敢呢?万万不敢这样想的。”董婉此时终于肯面对着姬夫晏,“像妾身这样连娘家都摒弃,为了孩子跟靖王妃也闹翻的人,唯一能仰仗的就只有王爷对孩子们的庇护,除了孩子我已经再也没有东西害怕失去,更加不敢责怪王爷,王爷怎么会有错呢?错都是妾身的。”
  此时的董婉就像是浑身满刺的刺猬,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攻击的状态。以前她是从来不会在姬夫晏面前讲这些话,可是现在却是脱口而出,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释然。
  看着董婉的神态,姬夫晏也有些焦躁,女人的天空都只困在这后院,可是男人要做的事情是外面广阔的天地。信国公府是他的外家,比起定国公府,他自然是更加相信扶持了他二十多年的信国公府,毕竟定国公付还出了一个靖王妃,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人的身边是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相持不下的势力,这样一来内、斗不休谈何发展?他重用信国公府没错,但是定国公府却因此而投向靖王府也确实让他很失望。
  想要得到他的信任,自然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可是定国公府明显不愿意,这又如何能怪他?信国公府为他付出的更多的,他心里明明白白,可是女人未必明白,更有可能因此而怨恨他。
  董婉肯定是将定国公府的这笔账记在他头上了,可是对于他来讲这事儿也有些冤枉。
  宁王府的事情并没有宣扬的人人皆知,嘉哥儿受伤的事情也只是大家心知肚明而已。宁王府的烂帐徽瑜不愿意去管,不过她觉得以董婉的心机应该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复*,毕竟在夏冰玉跟姬夫晏都觉得愧疚的时候,是最好的机会。
  中秋过后,又过些日子董允诚跟二老爷回京了,这次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几名颇有名望的坐馆先生,一时间董二老爷的义学在京都成了一件人人传颂的事情。本来只是想要办一个简单的义学,现在弄到这个地步,不好跟以前一样连个名字也没有,最后大家经过商议,将义学的名字定为博晖。博晖学堂因为免费教学再加上有名先生坐馆,名声婓扬,一时间前来入学的学生相当的多。
  “现在头疼的是学生多,地方小,我们正想着要不要把旁边的院子买下来。”董二夫人对着女儿抱怨,她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很多学生吗?”徽瑜也有些吃惊,“爹爹的学堂本来就不大,如果学生过多,反而也不是美事一件。”如果好名声太大了,有的时候反而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钉子。至少就朝廷而言,也并不习惯民办学校的名声盖过国学。听着董二夫人的意思,好像是博晖一下子就变得人人传颂了,以前的时候博晖小有名气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现在就连京都之外的也来求学,这件事情徽瑜就不得不多想了,至少她不认为博晖就真的到了这么有名气的地步,如果实情真如董二夫人所言,那么背后肯定有人故意推动着博晖的步伐,步子迈得太大,反而容易跌倒。
  “是啊,大家都知道,可是……”董二夫人叹口气,“人家大老远的来了,难道要赶回去?”
  “您先别着急,这件事情我跟王爷商议下,你跟爹爹也提一下,最好能知道这些外地来的学子是如何知道博晖学堂的,当然要听实话。”徽瑜慎重的说道。
  董二夫人就看了一女儿一眼,她虽然对于外面的事情并不是很精通,但是此时也能听出女儿口气里的不同,就问道:“你是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隐情?”这个义学是董二老爷辛辛苦苦费尽心力办的一件实事,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后做手脚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现在还不能肯定,等我问过王爷后再给您回话。”徽瑜安慰董二夫人,“就算是有什么人动手脚,有您女婿在,你大可不用担心。”
  “哼,谁敢老虎头上搔痒,我让她知道母老虎是怎么炼成的!”董二夫人霸气回答,“当我娘家人是摆设不成!”
  徽瑜:……

  ☆、第三百一十二章:请旨当副手

  第三百一十二章:请旨当副手
  等到晚上姬亓玉回来的时候,徽瑜就把这事儿给问了。
  姬亓玉正在屏风后面更衣,听到徽瑜的话还探出头来看她一眼,“你倒是鼻子灵得很。”
  这就是她猜对了!
  徽瑜一颗心落了下来,就道:“只是觉得奇怪,京城外的学子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情,毕竟这又不是燕大儒的书院,事若反常必有妖。”董二老爷的学堂跟燕大儒的书院简直就是标准版跟豪华版的区别,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较量,所以突然有外城的人来入学,自然就很奇怪了。
  “你说的有道理。”姬亓玉换上家常的广袖长袍坐在徽瑜对面轻声说道。
  中秋过后,宫里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要么是皇上不知道昭姐儿跟董婉之间的事情,要么就是皇上知道了但是并未表态,不管是哪一方面,徽瑜都不愿意这件事情引起巨大的关注,毕竟这事关定国公府的颜面,不管她跟董婉谁胜谁负,定国公府都会成为笑柄,所以徽瑜宁愿这件事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湮灭下去。
  徽瑜笑了笑,靠在身后的软枕上,侧头看着姬亓玉,面前的男人跟数年前一样让人看一眼就移不开眼睛。成亲数年许是当了爹的缘故,姬亓玉身上又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气息,看着他就忍不住的沉迷进去。
  好一会没听到徽瑜说话,姬亓玉就抬头望去,却看到徽瑜正炯炯有神的凝视着他的脸,不由一怔,渐渐地在徽瑜的注视下,姬亓玉只觉得脸颊慢慢的热起来。
  轻咳一声,试图转移这些许的不自在,徽瑜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很少见到姬亓玉这样窘迫的样子。她的笑声让姬亓玉越发的有些窘迫,瞪她一眼,就听到徽瑜说道:“你说你生的这样好看,我如何能安枕呢?”
  姬亓玉:……
  徽瑜捶榻大笑,姬亓玉就知道自己又被她给调笑了,真是又气又怒又不好发火,哪有这样厚脸皮的女子的。
  徽瑜提着裙角到姬亓玉身边坐下,紧挨着他靠在他的胸口。姬亓玉无奈的将人环在怀中,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抗拒的,所以他没有办法抗旨阻拦秀女进府,可是他能做到只对着她一个人温柔。可是他还是能感觉到徽瑜其实是有些不安的,他也想太明白为什么她还会不安,自己对她难道不好吗?
  “既然这样,你们有没有打算做点什么?”徽瑜闭着眼睛假寐,又提起之前的话题问道。
  姬亓玉定定心神,握着徽瑜的手摩挲,想了想才说道:“岳父那边地方窄小,而且一开始只是想要为无钱读书的贫寒学子提供一个可以读书的地方,所以后面再选人进学堂的时候,一是要这名学子家里贫寒无力供书的人家,二是要考校下学子的学识,以提高下门槛。”
  徽瑜点头,“这也是个办法,不过如果真的有人有心蒙混进来,其实是防不住的。”
  姬亓玉自然知道这一点,冷笑一声,“所以我们也么打算真的挨个挨个的去查,岳父的学堂是正经办学的地方,就算是他们混进来,其实也做不了什么,顶多是打探些消息而已。”说到这里顿了顿,“博晖那边我以后都不会轻易去了,我这边的人也不会露面,你尽管放心就是。”
  敌人想要混进去打探消息,大概是也想着从博晖学堂里观察看看姬亓玉这边的人都有谁露面,又或者靖王府在这件事情里充当了什么角色。现在姬亓玉这边的人完全不露面,敌人就算是打探也没什么机会,徽瑜就放心了。
  十月初,南方忽然冒出来一股反军,南方十数县大旱,几近颗粒无收,地方官员居然瞒而不报,强力镇、压闹事的百姓,官逼民反,十数县数千百姓闹大之后瞒不住,消息才火速的送到京都来。
  京都大震,帝大怒。
  着令肃王为首两位将军为副职带兵擒拿叛军首领,宁王为首的户部提供军需,战马、粮草、器械一时间户部忙得脚不停转。谁都没想到,皇上居然会派肃王领兵出征,宁王调度粮草军需也属要职,而姬亓玉却是毫无被重用的迹象。
  肃王府风光无两,宁王府也同样炙手可热,而靖王府依旧安静从容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仿佛对外面的事情毫无察觉。
  “肃王并无带兵经验,皇上此举明显是要给肃王立军功的机会,不然也不会派了两位将军为其副手。”姬亓玉将棋子落下,看着徽瑜说道。
  昭姐儿在院子里陪着晒太阳的誉哥儿玩,他们夫妻索性在石桌上摆了棋局对弈,十月的阳光温暖柔和,院子里欢声笑语,一片和睦。
  “皇上有心抬举,就怕肃王未必能担得起这副担子。”徽瑜倒不是小看肃王,而是肃王素无带兵经验,又没有在军营磨练,就算是能熟读兵法,可是纸上谈兵不过是空谈而已。
  “哦?你不看好肃王?”姬亓玉看着徽瑜笑问。
  徽瑜落下一子,轻轻颔首,“并不是不看好,而是肃王毫无经验,领兵打仗可不是过家家。”说到这里一顿,徽瑜又想起前些年的事情,看着姬亓玉道:“这几年肃王的性子收敛了很多,一来是因为你跟宁王的锋芒无人可挡,他若不收敛必然首当其冲。二来,肃王也是个识时务之人,可是如果领兵在外没有了掣肘所在,以他往昔性傲自大的性子,谁知道会不会旧病复发,若是听不进人言,就有的看了。”
  姬亓玉挑挑眉,忽然来了兴致,问道:“若是依你看来,应该派谁出征?”
  “这可不好说,肃王外家并无能征善战之辈辅佐与他,皇上派给他的副手他未必信重,主将与副将不齐心实乃大忌。若是肃王能听进人言,与两位给将军交好说不定真的能凯旋而归。可惜……肃王的性子未必能做到这般,除了肃王之外,宁王外家信国公府根基深厚,族里人才辈出,军中也有人脉辅佐,若是宁王领兵出征,胜算在五成之上。当然,若是王爷您领兵出征,那就更不在话下了。”有刑玉郎在,军中将领多与他有交情,只要他肯言语两声,姬亓玉领兵一事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不过,现在皇上用了肃王领兵,看来还是很忌惮宁王跟王爷背后的世家,所以才会兵行险招试图将肃王立起来。”
  从这里就能看出世家根基,宁王跟靖王只要站在那里,他们身后的人,各世家便是为了自家以后的前程也会尽力辅佐。世家根基数百年,最不缺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才。肃王外家不过是区区一个伯府,跟四大世家比起来就如同蚂蚁撼树,此时肃王领兵出征,顺义伯府可没有能领兵的人才送给肃王做臂膀,但是宁王跟姬亓玉就不一样了,这也是一种差距。
  姬亓玉定定的看了徽瑜一眼,徽瑜讲的这些跟他的幕僚们分析的差不多许,这压根就不是闺中女子该有的学识跟眼界,但是徽瑜却是信手拈来,随口而言便能命中要点。想到这里他心中微微有些紧张,又想起她生誉哥儿时的情景,以及了闻大师跟他讲过的话。垂下头压住自己有些翻滚憋闷的念头,再抬起头又跟往昔一样面色似乎没有丝毫的变化,“你说的很有道理,以你这意思应该是皇上不乐意看到世家再度强大,所以才会重用肃王。”
  “有这个可能,毕竟现在你跟宁王已经不相上下,如果这次出征从你们二人中选一个,那么得胜归来之后,只怕京都又要起波澜了。”有了这一笔胜利的光芒加身,不管是宁王还是靖王都是极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