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良缘之名门贵女 作者:唐久久-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氏心中顿觉不妙:“你什么意思?”
  “不怕告诉你,李家当年谋逆的证据我早已找好。而当年李昶和叶景文走得很近,两人更是姻亲。若是说叶景文也参与其中皇上也会相信吧?就是不知道那时候你的好儿子会不会受到牵连了?”
  打蛇打七寸,叶卿瑄就是李氏如今唯一的软肋!
  “你别想骗我,皇上怎会轻易就被你糊弄。国公爷和当年的叛逆案无关!”李氏明显不如刚才底气十足。
  然而,叶卿清接下来的一句话击碎了她存有的最后一丝希望。
  “自古帝王皆多疑!”
  谋反叛逆从来就是一个敏感不可触及的点,一旦牵扯上,就再没了出头之日。
  叶卿清勾唇继续说道:“我自然知道叶景文没有参与当年的叛逆,你手上那封信不就说明了一切吗?不过他怕你真的会拿出那封信揭穿他当年害我父母的恶行,倒是提前对你下手了。”
  李氏咬牙:“你一直在监视我!”
  “我只想为父母报仇沉冤,至于这勾结逆贼的事情我不想多管。你该知道怎么办的!”
  屋外的秋风吹得窗柩咯咯作响,李氏的心也如这秋季一般萧瑟悲凉。
  她瘫倒在床上,嗫嚅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叶卿清没有理会她,开门走了出去。
  随即吩咐回到了小院的司墨派人看好李氏,便和紫苑一起离开了。
  “小姐刚刚是在吓唬她?”马车上,紫苑为她理好被褥靠枕,让她坐得更加舒服些。
  叶卿清苦笑一声:“刚刚我确实没说错,自古帝王皆多疑。我为父母沉冤昭雪是人之常情。可若是手伸得太长,管到了朝堂政事上,想必我也活不太久了,便是有皇后和太子,都保不住我。慢慢来吧。李家如今已是风雨飘摇,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紫苑听了这话,低下头若有所思。
  感受到一阵寒意,叶卿清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自言自语道:“秋天来了,也该是算账的时候了。”
  回到府中,叶卿清去看过老太君,便让人将叶卿渝和叶卿岚请到了清水院。
  “姐,你真的决定了吗?便是击登闻鼓告御状也是属于民告官,是要滚钉板的。”叶卿岚逐渐褪去稚嫩的脸上一片凝重。
  叶卿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姐姐,我不怕,明天我要和你一起。大不了到时候我来滚好了。”叶卿渝誓死要和叶卿清共进退,她是不会让自家姐姐一个人去做这种事的。
  “二姐,你说的是什么话。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这种事能让自己的两个姐姐去做吗?”叶卿岚急得满脸通红。
  ------题外话------
  友情推荐:嫡女心策,作者百鬼夜行
  一朝惊变,苦苦熬了八年,在深宫中呆了八年。
  她的嫡母告诉她不争不抢不夺。
  庶妹抢了她的一切,渣男又把她打入了冷宫职中。
  任汝嫣含着泪水,被挑断了手脚筋、打了孩子。
  她从此对天发誓,日后绝不让渣男狗女安宁。
  府里,庶妹、姨娘强强出马,任汝嫣冷笑。
  别以为她会和以前一般,懦弱、胆小!
  她要与虎谋皮,从此以后再也不信任何人。
  保我所爱,保我所亲,保我所人。
  从此,获得锦绣良缘,走上荣华富贵的一生…

  ☆、第六十七章 登闻鼓响,殿前告御状

  看着弟弟妹妹如此懂事贴心,叶卿清心里一阵安慰。
  “好了,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好事吗?还争着去做!你们要记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永远不要去做。相信爹娘也不会愿意让我们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报仇。放心吧!明日我自有打算。”
  看着叶卿清坚定的眼神,两人知道此事势在必行,不好再说什么。但始终坚持要一起去,叶卿清拗不过他们,只好答应下来。
  离开清水院之前,叶卿清喊住了他们:“这件事不要泄露出去。江姨娘也不要说。”
  叶卿清了解江芸,她若是知道明日要冒的风险,必定是要抢着去受这份罪。而她刚刚也只是安慰那姐弟俩,明日是否真的能毫发无伤她是拿不准的,毕竟帝心难测。
  因着天气逐渐转凉,叶卿清又在半年前生过一场大病,近日来更是连日劳累,黄嬷嬷成日都会念叨着让她一定要注意着自己的身子,不然将来定要后悔云云。
  红莲更是每晚睡前都会为她准备一碗红糖姜茶,为她补血暖身。
  “紫苑,明日你不用和我一同进宫。”叶卿清小口小口地抿完,将手中的空碗递给了红莲,示意她端了出去。
  紫苑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开口道:“小姐,奴婢要保护您的安全。”
  “绿翘出京去寻解药了。我身边只有你武功高强,明日一早我进宫前你想办法给太子递个信,把这事告诉他,他会有安排的。”
  紫苑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明显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叶卿清难得看到她这副娇憨的样子,嘴角带了点点笑意:“好紫苑,我可是怕疼得紧,不会轻易让自己有事的。你若是不去找太子,说不准我明日真得滚钉板了。”
  紫苑说不过她,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唤来红莲为叶卿清铺床准备就寝。
  可回到房间,想了又想,始终觉得不妥,遂悄悄地放了一只海东青向远方飞去。
  ……
  翌日早朝,隆正帝正与朝臣商议正事,却听得大殿外响起了一阵阵清晰可闻的鼓声。
  “怎么回事?去看看。”隆正帝对立在身边的张公公说道。
  张公公吩咐底下的小太监出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不一会儿,小太监快步走进来,小声附在张公公耳边说了些什么。
  张公公脸色微变,走上前禀道:“回禀陛下,是有人击响了登闻鼓。”
  隆正帝脸上看不出变化,下面的朝臣却如炸开了锅般小声议论起来。
  登闻鼓迄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鼓身为一段长约三米的金丝楠木挖空,两面蒙牛皮,悬于宫外的登闻楼上。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殊,登闻鼓一旦击响,大半个皇城都能听到鼓声。整个鼓上刷上了一层防风化、防腐蚀的刷漆,故得以保存如此长的时间。
  此鼓乃是东齐开国皇帝圣武帝设立的。据说是由圣武帝唯一的皇后明宸皇后所提议,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只要是有重大冤情都可击鼓告御状鸣冤。
  但东齐建国这么长时间,登闻鼓也只响过三次。
  隆正帝在位二十年,国泰民安,登闻鼓更是从未被敲响过。
  看着下面群臣交头接耳,隆正帝重重地咳嗽一声。
  霎时间,朝堂上便静了下来。只是众人心思不一,但都在猜想这击鼓的究竟是何人,更有甚者在回想自己是否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惟恐成为此次御状的主角。
  原因无它,登闻鼓响过三次。而那三次的案件都是皇帝交由重臣亲审。若是摊上这事,恐怕祖宗十八代的事都会被挖出来。这谁没有个见不得人的事,也不怪乎人人闻鼓色变。
  “去看看书何人击鼓,把人带上来。”
  张公公领命便带着人去了登闻楼。
  齐浩扬看着站在身旁的齐浩南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施施然道:“皇兄好像对此事并不惊讶,莫不是早就知道了?”
  齐浩南转过身看了齐浩扬一眼,闭口不语。
  齐浩扬讨了个没趣,遂也乖觉地站在一旁等着人被带上来。
  很快,张公公便带着人走进了大殿。
  众臣纷纷忍不住转过头去看这大胆击鼓的究竟是何人。
  在看到走进来的是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和一个半大的少年时,众人惊愕之余也不禁赞叹这三人实在是天人之姿,看穿着打扮虽然素净也必是大富大贵之家。
  而一些知道叶卿清三人身份的人均将目光投向了荣国公叶景文。
  叶景文在三人踏进大殿之上就嗅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又想起李氏至今行踪不明和她当日送给自己的那封信,心里涌上了一股不安。
  叶卿清这个侄女,心思细密、手段狡诈,不可不防。
  他抢先上前一步,对着隆正帝行礼道:“此乃都是微臣治家不严,这三人是微臣那故去的大哥留下的孩子。还请皇上宽恕他们今日的胡闹之举。”
  “哦?景阳的孩子?”隆正帝呢喃,遂对着跪在地上的三人说道,“把头抬起来让朕看看。”
  叶卿清姐弟三人其实是长得各有特色。叶卿清肖似亡母江菁,因此往日里李氏最看不惯的就是她。而叶卿渝则像足了叶皇后。叶卿岚是唯一个继承了叶景阳容貌的人,几乎与他少年时长得一模一样。
  看着下面三张迥然不同却又极其出众的脸庞,隆正帝心里一片复杂。
  没有理会叶景文的说法,开口问道:“你三人有何冤情要击响登闻鼓?”
  看着隆正帝捉摸不透的表情和天生一股威严的气势,叶卿清若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但饶是如此,她还是郑重地磕了一个响头,随后跪直了身子,挺直脊背,一字一句地说道:“臣女等三人不敢胡作非为,擅自击响登闻鼓,是要和弟弟妹妹一起为枉死的父母讨回一个公道。”
  那不屈的姿态、坚定的神情让很多长期浸淫官场的人也不得不佩服起来。
  站在一边的叶卿瑄直直地看着她,没有移开眼神,便是猜到她接下来要做的事,他还是对她狠不起来也恨不起来。这个女人就像一朵罂粟花,致命却又让他无法自拔。
  听到她这句话,隆正帝的声音沉了沉:“你要为他们讨回什么公道?又要状告何人?”
  “回皇上,臣女要状告的正是臣女的叔父,如今的荣国公,叶景文。”
  ------题外话------
  咱们清清是一个理智的人,她把情况分析得透透的,自然会将伤害值降到最低,精彩明天继续哈~么么么么~
  ……
  嘿嘿,今天再来个友情推荐哈~
  《绝色神医之呆萌世子妃》赖皮
  医术+种田+经商
  一朝穿越,竟然带了两个包子。
  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度过一声,却不想本该死了的人却又出现在自己面前!
  当凌新月发现原来父母的死因是如此的可笑,凌新月愤怒了!
  凌新月座右铭:世人欺我,我必百倍奉还!
  玩转商业、拜师学武,治病救人,一双纤纤玉手定乾坤

  ☆、第六十八章 金殿辩驳

  叶卿清的话犹如在众人间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快就有反对和质疑的声音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叶家小姐状告长辈,是为不孝。本身又是民告官,还请皇上严惩。”
  “启奏皇上,叶家小姐之风气万不可长。我朝以孝治国。他三人也算是荣国公一手带大,却如此忘恩负义,定要严惩示众。”
  “皇上,荣国公为人向来光明磊落,此事必有内情。”
  “……”
  叶景文立在一旁,保持沉默,面上却是一副哀痛而又失望的神情。
  听着这满堂讨伐的声音,叶卿清不置一闻。她悄悄示意身后的两人稍安勿躁,只抬眸看着正坐大殿的帝王。
  看着叶卿清倔强的眼神,隆正帝不禁想起了某人当年也是这样一副不肯服输的样子看着他,心里柔软起来。
  “你有何话说?”跳过下面满堂的反对声,直接问向了叶卿清。
  “回皇上,臣女有确切的人证和物证能够证明当年我父母外出上香遇刺并非意外,而是一场谋划好的阴谋。而这背后谋划出手之人正是叶景文。”叶卿清的声音清灵悦耳却又掷地有声,听不出一丝一毫慌乱和害怕。
  隆正帝眯了眯眼,依旧俊逸的脸庞上满是严肃:“你可知你若要状告于他,是要先行滚过钉板,朕才会派人受理?”
  叶卿清垂眸道:“臣女知道。但,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若是明知他们枉死却仍然袖手旁观,实在不配为人子女!今日便是要遭受大刑,臣女也一定要为父母讨回公道!”
  叶卿清铿锵有力的话语堵得那些刚刚拿孝道来说话的大臣们哑口无言,面色通红,或愤怒或羞愧。
  叶卿渝和叶卿岚也表明要陪着姐姐同甘共苦。
  这时,从头到尾都没开口的齐浩南站了出来:“启禀父皇,法理不外乎人情。叶老太君和先荣国公都于社稷有功,如今也只剩他们三人这一系血脉,还请父皇法外施恩。”
  “那太子以为应当如何?”
  “儿臣以为,此案毕竟不同以往。不如先行将人证物证带上大殿由父皇亲自审问。若是他们三人所说属实,则请父皇小惩大诫,以示隆恩;若是他们信口开河,则数罪并罚,也可堵住悠悠众口。”
  听了齐浩南的话,大多数人不禁腹诽太子果然狡诈,想这姐弟三人若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定然不会敲响登闻鼓闹到大殿上来,太子这一出分明就是想让他们脱了这钉板之刑。
  只是腹诽归腹诽,碍于齐浩南的身份,也没人敢站出来指责于他。
  齐浩扬没有开口,按理来说叶景文也算是他这边的人。只是如今局面未明,谁也不知道这三人的背后是不是皇后和太子,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的阴谋。他暂时不宜过多插手。
  这时,一个小太监悄悄地来到张公公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并将一样东西交到了他手上。
  张公公没有迟疑,忙走到隆正帝身边,将东西拿与他看。
  隆正帝一看张公公手中的物什,身子一颤。双手接过那一对小小的绞丝金镯,心里五味杂陈。
  众臣虽是好奇,却也不敢窥探天子的隐私,一时间静默不言。
  半晌,隆正帝才开口道:“就依太子所言。”声音里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苍凉和无奈。
  很快,一个穿着僧衣僧帽的憔悴女人便被带了进来,跟在她身后的是紫苑。
  担心中途会出什么意外,紫苑给太子送过信后便被派去陪在了李氏身边。
  “下面所跪是何人?”隆正帝开口道。
  李氏的嗓子未曾恢复,声音还带着嘶哑。
  她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并表明自己之所以站出来一是因为如今得到了如此报应,良心受到谴责极度不安。还有就是为了报复叶景文将她弃如蔽履甚至要杀人灭口。
  水月庵失火的事殿内很多人都听说了,因此也有部分人相信了李氏的说辞。
  叶景文双手紧握,跪倒在了地上:“皇上,这妇人纯属是胡说八道!她因记恨臣休弃于她,故在此兴风作浪。更是欺骗我这三个少不更事的侄儿侄女。还望皇上明鉴!”
  他看出了皇上对叶卿清三人的态度,遂将矛头转向了李氏。
  李氏也不辩驳,将当年叶景文和她下毒离间叶景阳夫妇以及派出刺客在上香途中行刺二人的事一一说了出来,并且呈上了当年叶景文联系刺客并让他们假扮恂王余孽的书信。
  叶景文当年的确不知那些刺客是真正的恂王余孽,而他也确实是写过这封信,信里提议让刺客扮成恂王余孽当时还是李氏给的建议。却不想李氏当年多留了一个心眼,并未销毁这封信,而是将它妥善保管了起来。
  她在水月庵也是妄图用这封信威胁叶景文才招致灭口之祸。没想到被叶卿清黄雀在后,中途看到了她写给叶景文的信。
  隆正帝将信仔细地看了看,不出一言。
  叶景文大声呼冤。
  见隆正帝久久未曾表态,一些素日里与叶景文交好的臣子们便站出来喊冤求情。
  隆正帝意味深长地看着跪在殿上的少女。
  最后,终是挥手吩咐道:“将叶景文和李氏关进大理寺。着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彻查此案。尽快给朕一个交代。”
  隆正帝的态度让人摸不清究竟是否要处置叶景文。
  叶卿清也微微皱眉,事情已经到这份上了。隆正帝却没有直言处置叶景文,难道这中间还有她不知道的隐情?
  “如今,朕要重打你们三人一人二十大板,你们可服?”说的是姐弟三人,锐利如鹰槹般的目光却是投向了叶卿清。
  这丫头不可小觑!有叶家人的风骨,却不似当年的叶景阳那般月朗风清,也不像如今的叶景昀一样被磨平利爪。
  “臣女不敢有怨言!只是今日之事是臣女带头提出,他们二人只是听我之言。希望皇上开恩。让臣女一人受罚即可!”叶卿清抢先开了口。
  “姐!”
  “姐姐!”
  叶卿清的话一出,叶卿渝和叶卿岚都忍不住喊了出来。
  叶卿清一阵利眸射向了身后的两人。
  “倒是个有骨气的!”隆正帝笑了出来。
  这姐弟三人之间的互动他没有错过。也罢!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他成全了这个小姑娘便是。
  ------题外话------
  大家不要嫌剧情发展太慢哈,实在是每天只能更这么多,好希望能快点上架,然后每天万更更更更……

  ☆、第六十九章 他不仅仅是她的夫君

  “既然你要代他二人受过,朕也不忍苛责于你,量刑减半,拉下去打三十大板。”并朝张公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着前去监刑。
  叶卿清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如今这样是最好的结果了。今日自己风头太盛,皇上必是要对自己动手的。两个弟妹能免去责罚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张公公是久居宫廷的老人,皇上让他来监刑的意思再不明白不过。
  但就算是放了水,叶卿清也是实打实地挨了三十大板。行刑完毕后,她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人也晕了过去。
  叶卿渝哭得不能自已,叶卿岚也红了眼眶。
  叶卿清被送回府的时候,黄嬷嬷、红莲和闻讯赶来的江芸都吓了一跳。
  宫里发生的事这会还没传出来,众人看到叶卿清这样一时手忙脚乱起来。
  这时候,叶卿渝站了出来好好敲打了众人一番。她虽然没有叶卿清那般凌厉的气势,但板着一张俏脸冷声训斥的样子也让众人精神一抖,不敢再胡乱猜想。
  蓝云和蓝月第一时间就拿出药给叶卿清敷上。
  她们二人跟着绿翘习了许久的医术,如今也是小有所成。但对着叶卿清还是一点也不敢含糊。
  最后,为了防止叶卿清伤口感染发烧发热,还是让太医开了药以防万一。
  红莲和紫苑一直守着她,叶卿渝也不肯离去。
  ……*……*……
  皇宫,正德殿。
  看着隆正帝低头专心致志地批着手上的奏折,张公公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端了一杯参茶放到了御桌上。
  “皇上,您先歇一会儿,用杯参茶再继续吧!”
  隆正帝抬头看了看他一副腆着脸笑的样子,放下手中的笔,端起参茶喝了下去。
  “有话就说。你这样子,年轻的时候就这样,当朕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张公公笑着答道:“皇上可别开老奴玩笑了。这,皇后娘娘在殿外跪了有两个时辰了。皇上您看?”
  张公公跟着隆正帝多年,怎会不明白他的心思。这会子不肯见人,回头还不是自己个心疼!
  隆正帝抬手捏了捏眉心,轻叹一声,道:“传朕命令,让她回去吧!”
  随后又提笔批起了奏折。
  张公公不敢再多言,轻声退出了正德殿。
  九月的天气虽没有骄阳似火,可今日那一阵一阵的阴风刮在脸上也不好受。
  叶景昀就这样直挺挺地跪在了正德殿前,那一身火红却仿佛在寒风中褪去了以往的骄傲。
  一边的夏嬷嬷和几个心腹大宫女早就急得不行。偏偏叶景昀也是个倔强的主,怎么都不肯起身回宫,一定要跪在这请见陛下。
  见张公公开门出来,夏嬷嬷急忙上前问道:“公公,怎么样了?皇上有没有说让娘娘进殿?”
  叶景昀也抬起头,听着张公公口中的答案。
  张公公叹了口气,无奈地躬身行了个礼,答道:“娘娘,皇上国事繁忙!您看,您还是先回去吧!今日天气看着也不好,待会儿若是下起雨来可了不得了!您还是凤体为重啊!”
  张公公的话在叶景昀本就千疮百孔的心中又砸下一记重锤。
  好,好一个国事繁忙!
  叶景昀冷笑一声,站起身来。
  由于长时间的跪立,双腿有些颤抖,可她却倔强地拂开夏嬷嬷要搀扶的手,一步一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正德殿。
  没有人注意到,正德殿的偏窗前,一个明黄色的身影站在那儿,定定地看着那个离去的背影。
  隆正帝咽下喉咙里的一口腥甜,苦笑一声,她还是像当年那个雨夜那般决绝,一走就再没有回头。
  他们之间似乎总是误会一场接着一场。
  当年,他不能在叶景阳去世的时候为他讨回公道。如今,他还是不能因为她的哀求立即处置叶景文。
  想必,她,更恨自己了吧!
  怔了半晌,他掏出怀中的绞丝金镯,细细地摩挲了起来。
  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长安公主齐丽莹满月的时候,他派人亲自打造的。只是,那个孩子,在五岁那年就离他们而去。
  他们之间的隔阂,或许就是从这个孩子去世的时候开始的吧!
  不,或许是更早以前,在他违背他们当初的誓言充裕三宫六院的时候开始,就注定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
  可是,他不悔!
  他是整个东齐的皇帝,却不仅仅是她的夫君!
  隆正帝用帕子仔细地将镯子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