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寡嫂:养个小叔当状元-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淑妃早些年的时候跟盛气凌人的孟贵妃有些罅隙,因此自成王死后就甚少进入重华宫,以免一不小心就被孟贵妃以为,害死成王背后的凶手是她。
当然,她也害怕会被皇上猜测,她上赶着来重华宫奚落孟贵妃。
以如今吴王的势头来说,说是刺孟贵妃的心也不为过了。
毕竟前些年,争太子之位最迅猛的人,当属孟贵妃母子。
第642章 她不死你死
姚淑妃此次来也不过是因为贤妃出事了,德妃诸事不理,一心操办景王的婚事。
她心里慌得厉害,想着孟贵妃儿子死了,对她没有什么威胁,这才想着上门看看孟贵妃的态度。
孟贵妃也想明白了,这个时候,姚淑妃来找她,多半是因为贤妃出事了。
她本来是不想见的,不过她想起那个人交代给她的事情,她当即心思一动,便让吴公公把人请了进来。
有客上门,又是这用晚膳的时辰,孟贵妃少不得要招待一番。
她这两年吃斋吃习惯了,可姚淑妃来了,总不能清汤寡水地招待。
于是孟贵妃便打发宫人去了御膳房,点了好一通精致菜肴。
姚淑妃是来找孟贵妃聊天探探口风的,因此等到酒菜上桌时,便遣退了身边的宫人。
孟贵妃见状,便也对这吴公公使了一个眼色。
吴公公会意,将宫人遣退,自己守在外面。
姚淑妃也懒得浪费时间,满桌子的肉菜看着就没有胃口。
她假意动了动筷子,吃下一口鱼肉后便道:“还是跟姐姐一起用膳才有胃口,妾身在宫里都好几天没有动筷子了。”
孟贵妃闻言,看了一眼姚淑妃挑动的那一丁点鱼肉,淡淡道:“你要想吃才吃得下。”
“要不是你来,本宫这里许久都不沾荤腥了。”
姚淑妃看着孟贵妃那不咸不淡的面容,脸上僵了一下。
她本就不是那种看着大气端庄的女子,瓜子脸,秋水眸,小小的红唇微嘟,便就是一番小女人娇媚的风情。
此刻她想继续假笑的时候,那目光里的奉承之意便少了许多。
成王死后,蹦跶多年的孟贵妃就消停了。
姚淑妃没少在暗地里笑话,这当娘的再强有个屁用,看看她儿子的下场就知道了。
悄无声息就死了,而且连谁是幕后真凶都查不出来。
说是自杀,谁信?
呵呵,反正她是不信!
知道孟贵妃现在不喜欢吃荤腥了,姚淑妃也懒得动筷子了。
毕竟她是有心来探底的,不是来用膳的。
“贤妃姐姐进去也有三天了吧,据说都用了两次刑了,还没招呢?”
孟贵妃抬眸扫了一眼姚淑妃,那目光有心意味深长。
姚淑芬当即觉得心灵咯噔一声,心虚地低了低头。
她这不是想要套话的嘛,总要往贤妃身上引?
就在她以为孟贵妃不会接话的时候,谁知道孟贵妃却忽然冷笑道:“这宫里就属她心计最深,不是她又是谁?”
“现在不招没有关系,总是会招的。”
“本宫还指望她将害我儿的罪状也招了,让皇上将她碎尸万段,丢出宫去喂狗。”
孟贵妃说得太狠了,那端庄姣好的面容微微扭曲着,瞧那神情活脱脱就是一个恶意报复的毒妇。
姚淑妃咽了咽口水,突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来错了?
可她还是好奇地追问道:“姐姐怀疑是她害了成王?”
“当初我儿就是挡了襄王的道,妹妹看看现在,朝堂上立谁为太子的呼声最高便知道了。”
“呵呵,可谁叫老天爷有眼睛呢,现在让她狠狠地栽下来了。”
孟贵妃这话,姚淑妃不高兴接了。
她儿子呼声也很高啊。
不高的是景王,谁让景王势力最薄弱呢?
不过她又不能让孟贵妃觉得,她有谋害成王的嫌疑,当即便附和了一句道:“可襄王现在被禁足了。”
“临安公主也还没有放出来呢?”
“看来皇上这一次是真的气急了。”
孟贵妃心里很鄙视姚淑妃。
什么事情都想插一脚,偏偏还跟搅屎棍一样,什么时候都做不好。
不过她还是要诱导一番,因为她知道,姚淑妃的儿子吴王跟陈青云有些交集。
姚淑妃娘家的侄女更是嫁给了陈青云的挚友谢明坤。
也许这一层关系,会是她利用姚淑妃最好的机会了。
想到这里,孟贵妃当即道:“这一次她若不死在里面,洗清了嫌疑,那这后宫里,淑妃妹妹跟德妃妹妹可要当心了?”
“德妃妹妹好歹跟皇上还有那么多年的情分呢,而且景王当年又得那个女人的喜爱。”
“光是算是这些,淑妃妹妹就不能跟德妃妹妹一较高下。”
“淑妃想想看吧,到时候谁会首当其冲?”
“本宫早就没了希望,皇上发不发难又有什么关系呢?
“横竖不过是早一点去陪儿子。”
孟贵妃说到这里,低下头,好似很难过的样子。
可姚淑妃此时却顾不得孟贵妃的心情了,她当即追问道:“姐姐何出此言?”
“就算皇上赦免了贤妃姐姐的罪,可毒又不是妹妹下的,妹妹怕什么啊?”
孟贵妃抬目,用看蠢货一样的目光看着姚淑妃。
姚淑妃被看懵了,愕然之际,只听孟贵妃冷冷道:“你以为贤妃还会让皇上再将她关押一次?”
“她若不回来也就罢了,她若是回来了,岂不是表明她已经洗清了嫌疑?”
“到时候皇上会怎么做?”
“她现在虽然只是贤妃,可说到底,她才是皇上明媒正娶的原配嫡妻。”
“连带着皇上对襄王,对临安公主的愧疚,多半太子之位就要落实了吧?”
“呵呵,到那个时候,淑妃妹妹还争什么?”
“还不如现在就早点回宫,洗干净脖子等着被砍?”
孟贵妃的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嘲讽当中带着鄙夷。
甚至于是厌恶和奚落。
可姚淑妃却句句都听进心里去了。
事实上,她最怕的也是这个。
原本也只是她自己的胡思乱想,可从孟贵妃嘴里说出来,她就感觉八九不离十了。
“姐姐,那毒真跟妹妹无关啊?”
“别说是下毒了,就当年那女人在宫里的那份尊贵,妹妹可是连一句重话都没敢说过。”
姚淑妃都快哭了!
孟贵妃心里唾骂一番,面上却冷哼道:“有没有关系又不是本宫说了算的?”
“淑妃妹妹这话,留着等贤妃出来的时候,跟德妃妹妹一起去皇上的面前辩解吧!”
姚淑妃闻言,心彻底凉了。
皇上早就不待见她了,比起德妃那个女人,她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她没有也就罢了,难不成连儿子的基业也保不住了?
想想现在被囚禁的襄王,姚淑妃的心顿时不凉了,直接寒了。
皇上对待襄王都如此狠心,那么她的儿子又能有几分胜算?
倒不如想办法趁机弄死贤妃坐实她下毒的罪名。
到时候襄王一介毒妇之子,如何跟她的儿子继续争太子之位。
说不定皇上一生气,直接把襄王贬出京城也说不一定。
姚淑妃的脑袋一灵光,那构建阴谋的思绪便源源不绝。
此时她沉静着,红唇紧抿,眼眸飞快地转动。
孟贵妃见事情差不多成了,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她看着满桌子的菜肴,这个时候才惊觉自己的饿了。
她当即夹了一筷子的香菇,许是御厨知道今日重华宫有客,这香菇里也加了肉片。
孟贵妃寻常吃惯了素菜,冷不防沾了肉味,一时间就反胃恶心起来
她将嘴里的香菇吐了了出来,皱着眉头,恶心的感觉却还是一波波来袭。
“呕”
孟贵妃捂住嘴巴,干呕的声音却还是响了起来。
她想吃点素菜压下心里恶心的感觉,可那素菜里有些大蒜的味道。
这一下孟贵妃更是压不住了。
“呕”
“呕”
“呕”
一连干呕几声,就算是走神的姚淑妃都忍不住看向她。
“姐姐这是怎么了?”
“看样子,到像是怀孕了?”
孟贵妃闻言,整个人像是被五雷轰顶一样。
她当即苍白着脸,厉色的目光狠狠地瞪着姚淑妃道:“说什么呢?”
“还不是都怪你,好好的突然过来跟本宫用膳。”
“本宫许久不沾荤腥,这一会恶心的感觉怎么也压不住?”
姚淑妃撇了撇嘴,心里暗暗鄙夷。
这宫里的日子个个过得跟尼姑一样,别说孟贵妃一大把年纪了,就是个新贵人有种了,她也不相信是皇上的。
哼!
心里鄙视一番,姚淑妃起身道:“既然姐姐不适,那妹妹就先告辞了。”
“这一大桌子的菜姐姐都吃不成了,姐姐还是让人重新做几道可心的素菜吧。”
姚淑妃说完,摇曳着身姿,款款走了出去。
孟贵妃瞪直眼睛,寒意深深的瞳孔狠狠地盯着她那妖精一样的背影,只差恨不得盯出一个洞来。
第643章 挖他的心肝
等到姚淑妃的人都走光以后,孟贵妃让人把一桌子的菜肴都撤走了。
静悄悄的殿内,她一个人斜靠在软塌上,双眸无神,浑身乏力。
吴公公慢慢走了进来,就轻靠在软塌边上道:“上个月娘娘让奴才打发了请平安脉的太医,这个月太医院出事,请平安脉的太医还没有来。”
“娘娘,奴才也是略懂医术的,娘娘近来时常倦怠,渴睡消沉,而且这两月也未曾换洗”
孟贵妃的手微微扬了起来,示意吴公公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她自己的身体她知道,之前月事紊乱,再加上她都四十出头了,何曾想过,会在这个时候有孕?
如今若是她的身体出现一丁点的异常,只怕之前她苦心配合那人做下的局便算是废了。
可这怀了孩子,又不是藏个死物,能够一藏藏几年甚至于是几十年。
孟贵妃苦恼极了,她心口慌得厉害,飘忽无依的眸光时而涣散,时而明亮。
猛然惊觉自己怀孕了,这种滋味,好比被人架在火上烤着。
可就算被烤熟了,她怀孕这件事也改变不了。
她一个人就这样沉默着,撑着额头,静静地思虑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她还没有拿出章程的时候,她那暗哑又惶恐的声音便道:“难不成是炫儿回来了?”
成王大名:周炫。
吴公公看着孟贵妃有些痴痴的样子,眸色里闪过些许复杂。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让她再次找回活着的乐趣,那便将这个孩子留着吧。
说不定,这还是一个让她彻底脱离皇宫的机会。
想到这里,吴公公便道:“也许是王爷不忍娘娘在宫里继续受苦,所以便想着带着娘娘一起离开这里。”
“宫中那条暗道,奴才去探了几次,想要找到出去的那一条并不难。”
“既然娘娘下不了狠心,倒不如借机金蝉脱壳吧。”
吴公公的话让孟贵妃心神一颤。
出宫啊,那是多少年前曾经渴望过的事情?
没有儿子的时候,她盼的是皇上,整日里想的也是皇上。
可是有了儿子以后,她便想的是儿子,盼的也是儿子。
皇上不属于后宫里任何一个女人,可她的儿子却真真切切属于她。
直到她的儿子出事,她这才如枯井死水,无趣无味地活着。
想起过往,孟贵妃不知不觉中已经泪流满面。
可就算这般,她还是难以做下决定。
于是重华宫这一夜,显得寂静而孤独,似乎有一条悲伤的小河,一直在潺潺地流动着。
太医院留下的脉案在赵老太医和卓一帆的清理下,果然发现了不少猫腻。
其中便是当年以死谢罪的沈老太医,他虽然死了,可他的儿子却还活着,而且卓唯也查到了他儿子的消息。
另外一位傅训庭太医告老后便一直在居住在通州,而且家族的傅氏药堂远近闻名,子孙满堂,算得上是荣养天年。
卓唯知晓陈青云对贤妃用刑毫不手软,必然是心有打算。
他懒得戳破,在皇上的面前也是避重就轻。
襄王被禁足,景王忙着大婚,吴王在见过姚淑妃以后,整个人心潮澎湃,恨不得连夜就跟陈青云商谈。
在他的认知里,陈青云和萧凤天如今都是他的人。
既然是他的人,那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他想要蹦得更高,另外的两人便会一心配合他。
可这种大事,成功了,他便是前路辉煌无人阻挡。
不成功他便马失前蹄,彻底栽了。
于是襄王在回府后找了幕僚前思后想,还是决定由忠义侯姚光出面跟陈青云交谈,到时候事成,忠义侯是吴王最得力的臂膀,自然理应提携。
若是不成,忠义侯本就是和陈青云走得极近,到时候也可以是为了他这个外甥犯下的错事。
这样他才真正算得上前可进,退可守。
然而忠义侯姚光当面受了吴王的恳求以后,心里却泛着阵阵凉意。
吴王的姚侧妃有孕了,吴王承诺,若是生下孩子,日后荣登大位,那这个有着姚家血脉的孩子,便是日后正宫之子。
也就是说,只要姚家肯倾尽权利相助吴王,日后的姚家便能出一位正宫娘娘。
可这件事虽然诱惑人,赌的却是姚家百年的基业,甚至于是姚家子孙后代的前程。
姚光是百般纠结,先是找了准女婿谢明坤透露一二,结果谢明坤将姚光的意思转达给陈青云以后,陈青云便似笑非笑地看着谢明坤道:“你若是还想顺利成亲,这件事便不要多管。”
“你回去告诉忠义侯,这件事他无需纠结。”
“吴王若是不肯亲自与我商谈,冒着诛灭九族的大罪,我陈青云怎肯替他办这件事?”
谢明坤看着陈青云那高深莫测的样子,仿佛吴王所有的算计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比起谋略,他自认及不上陈青云。
他当即便轻叹道:“之前我还百般担心,现在看来,到是我多此一举。”
“不过你也知道,我有一位堂姐嫁在了陆家,前些日子陆家举家搬入京城,她知道我们五房也在京城,便登门做客。”
“我听她与我母亲抱怨,陆家往高家填了几十万两银子,之前这些钱都是瞒着公中的,如今陆家上下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这一下跟捅了马蜂窝一样。”
“现在除了大房的人勉强还撑着不去高家以外,其余的几房已经轮流去高家要钱了。”
“陆家本就没有什么根基,贩盐起家的,沾染了不少江湖匪气,那些个亲戚更是三教九流都有,我估摸着,高鸿不敢让陆家闹得太过,地方官肯定会有调动。”
“我和老师正密切注意高家的动向,到时候被我们抓住把柄,便可以借机反过来威胁高家。”
高家的动向,陈青云一直都是知道的。
此时他看谢明坤谈得兴致勃勃,一副看好戏的神情,不免也兴起道:“高家这么多年来,笼络的地方官员可不少,换下一两个毫无怨言的四品知府,皇上也不会太过追究。”
“以其你和老师这般费力,还不如卖吴王一个面子。”
“高鸿是襄王的势力,如今襄王力所不及,我想吴王一定乐意踩着襄王的痛脚不放。”
“再则,你和老师不是高鸿的对手,惹急了他,光是暗杀都足够让你们防不胜防的。”
“到是你那个大哥谢明宇,他最近应该也不会消停了,你若是有空,不妨盯紧他,张金辰的儿子不是回京了。那个张琰小时候就离开京城了,京城里认识他的人极少,不过你不要忘记了,张琰曾经在江南住过,而当初江南一代,唯独张金辰的表弟寇大海颇有些势力。”
“寇大海的女儿如今改名为叶蔻,是谢明宇的姨娘。”
谢明坤没有想到,能在陈青云这里听到这样的消息?
他斜长的眼眸快速地转动几下,然后很快亮了起来。
谢明宇为何收留叶蔻还瞒着张金辰,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若是有机会抓住张金辰那金贵的宝贝儿子,那谢明宇还不全力以赴?
想到张金辰最后会栽在谢明宇的手里,谢明坤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他伸手拍了拍陈青云的肩膀,戏谑地问道:“快说,你是不是故意的?”
“放了一个叶蔻在谢明宇的身边,别说是张金辰不会设防,就是我也绝对想不到。”
陈青云闻言,淡淡地扯了扯嘴角。
他幽深的眸光里闪过浓烈的杀意,谢明坤见了,心里越发肯定这一切都不是巧合。
谢明坤在心里暗叹,陈青云城府至深,只怕他这一辈子都难以企及。
他也庆幸自己与陈青云是至交好友,不用担心有一天陈青云会算计他。
此时此刻,他开始想要看看张金辰最后的结局了。
就在他幸灾乐祸时,只听陈青云冷冷地道:“他不是喜欢往人的心上捅刀子吗?”
“那我便将他的心肝全给挖了。”
陈青云说完,眸光阴翳,嘴角含笑。
谢明坤看着他那诡异莫辩的神情,心里一寒,下意识想提前为张金辰上柱香。
第644章 一臂之力
皇宫里的黄昏显得美极了。
那耀眼的金色余晖从富丽堂皇的琉璃瓦上洒下来,临近湖面的金色影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熠熠生辉。
大红色的柱子一半隐匿在暗影中,一边显露在光辉里,而在那红色柱子的背后,却有两道相隔不远的身影矗立着。
“那个沈太医的儿子查到了,巧合的是,那个人你也认识。”
卓唯望着静静流淌的护城河,眸光深沉似海。
陈青云皱起眉头,他几乎下意识就想到了一个人。
年纪,医术,阅历,三者叠加,唯一符合的人,便是余大夫。
柳家举家搬迁,可余大夫依旧守在定南府,想不到这背后,竟然还有隐情。
“他什么时候到京城?”
陈青云问道,他知道卓唯已经动手了。
“还有十天左右。”
“通州那边是你去还是我去?”卓唯淡淡道,光是一个沈太医的儿子还不足以解开争相。
最好还是去通州把傅训庭也带过来。
陈青云眼眸微闪,嘴角噙着一抹凉薄的笑意道:“我去。”
“总要让死棋绝处逢生。”
卓唯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陈青云。
陈青云也转过头来看他,静静地,不发一言。
卓唯微眯的眸光看起来幽深极了,好半响,他转过身,边走边道:“你现在最主要的事情便是陪着她。”
“仇可以以后再报,本末倒置,只怕结局未必如你所想。”
陈青云看着卓唯的身影,仿佛这周围的天色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他觉得脸颊僵硬极了,像是有冰雪迎面袭来。
他嘲讽地勾了勾嘴角,喃喃自语道:“若是结局不如我想,那也是我和她的结局,与你何干?”
陈青云回到刑堂的时候,立即有禁卫军前来回禀道:“大人,临安公主吵着要见你。”
“而且,这已经是今日的第七次了。”
陈青云闻言,当即对着禁卫军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近一些。
那回禀的禁卫军立即明白过来,附耳倾听。
陈青云一番吩咐后,只见那禁卫军的眼眸时而幽深如墨,时而又机警冷厉,半响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颔首退下。
陈青云将桌案上的灯罩拿下来,然后将贤妃倾吐的口供一一烧毁,刑堂里很快遍布一股纸张被烧毁的气息。
等到那些口供都烧完了,陈青云这才起身出了刑堂。
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寂静的宫道又长又暗,陈青云一个人提着灯笼,慢慢地走着。
突然,一道宫门里突然蹿出一个小太监的身影。
那小太监的脸上堆满了笑意,见到了陈青云立即跪地道:“小安子见过陈大人。”
陈青云脚步停了下来,将灯笼递过去道:“来了正好,打着灯笼送我出宫。”
那小安子闻言,连忙接过灯笼,不过却继续垂首道:“我家娘娘见陈大人查案辛苦,特意备下了些许点心酒水,请陈大人用过以后再出宫也不迟。”
“哦,你家娘娘是哪宫的娘娘?”
陈青云问道,好似十分有趣味一般。
那小安子听得出这陈大人很识时务,当即便献殷勤道:“我家娘娘便是现在执掌宫中事物的淑妃娘娘,此地距离永安宫也不远,还请陈大人移步。”
陈青云的步伐适时地停了下来,然后略显忧虑道:“皇上可还在御书房?”
那小安哪里会不懂其中的玄机,当即便道:“今日镇国将军进宫,皇上在“一醉轩”设下酒宴,就是贤王爷也才刚刚被宣入宫中,只怕今夜皇上要不醉不休了。”
陈青云沉凝了一会,好似在犹豫。
半响后,只见他好似豁出去一般道:“即是如此,那便耽搁一会也无妨。”
“那是,那是,大人劳苦功高,皇上又这般信任大人,一定无碍的。”
小安子得了准信,连忙跑到前头带路。
陈青云当即抬步跟上,拐过深深的巷子,宫门一道一道地走过,眼看着这根本不是去永安宫的路,陈青云也假装不知,依旧跟上去。
七拐八拐后,陈青云在一个幽静的小亭子里见到了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吴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