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哪能随便!张贞娘想起连氏以往对她说的那些话,心里暗暗的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是一个男孩子啊!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在田家活的更有底气!
姐妹间说了些话,就各自散去了,毕竟大家手里头都多少有些活要做,今年张乐儿家养的蚕少了许多,所以张乐儿倒不用帮忙,只要每日做些绣活换钱就行,地里的活更是不用她管,相比起来张乐儿的日子可过的比张沁儿悠哉多了。
可是张沁儿会羡慕吗?她不反感做针线,觉得这是必备的生活技巧之一,但是一天到晚闷头做针线还真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她宁可这样忙里忙外的,让自己的生活的自在、又实在。
走到池塘的时候,张沁儿也和张乐儿分别了,池塘边上养鸭子的地方用篱笆围城一个很大的圈,防止鸭子跑远了去,围篱笆的时候,大家在用树枝还是用木槿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沁儿和福儿是美学派,都认为木槿树好养活,又会开花,围成一片十分的好看。
而实用派的张志仁和杨氏则说现在插木槿树太晚了,再说还得两年的功夫才能够长成需要的大小高度,还是用树枝方便许多。
于是实用派占了上风,张志仁忙碌了两天就砍了一堆大小适合的树枝,又用两天的功夫才把这个巨型的篱笆给围了起来。
饶是如此张沁儿和福儿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她们从山里砍了一些木槿树枝,插在篱笆的后面,且等几年这些木槿篱笆都长成一片的时候,那才好看的很呢。
回到家门口,就看到杨氏正拿着小锄头在挖地龙,之前杨氏要忙地里的活,要喂养鸭子,挖地龙这种耗费时间的活她都好几天没做了。
张沁儿上前帮忙,杨氏就让她来挖,自己则去捡地龙,足足捡了两个竹篮,这才把挖开的粪堆又重新堆好,杨氏提着两篮子地龙,打算一篮子用来喂鸭子,一篮子则用来喂鱼。
杨氏不让张沁儿碰地龙,张沁儿就顺手扯了一些嫩绿的草,到时候好丢到池塘里给草鱼吃。
这次养的鱼大多都是草鱼和鲤鱼以及鲶鱼,都是很好养的,就是那些大闸蟹和青虾,张沁儿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这样胡乱养是否能够养的成功,现在蟹苗虾苗早已经放入池塘,不把水放空了,她也不知道那些东西的生长情况,只能耐心的等待着,反正她能做的,都已经做好了。
地龙被洒进水里,激起细小的水花,很快又沉了下去,让人看不到踪迹,喂鱼总没有太多的成就感,不像喂鸭子,只要把地龙倒在食槽里,一大群鸭子立刻嘎嘎叫着过来抢食,那场面才让人高兴呢。
☆、239。第239章 :征兆
一连好几天都是晴朗的日子,天气也越来越热,杨氏趁着中午有空带着张沁儿和福儿和冬天的被子衣裳都搬出来晒一晒,去了潮气之后,就该放进柜子中收着了。
而大家身上穿的早已经是夏天的薄衣裳了,人一劳作,身上的汗就止不住的流,这可苦了地多的人家了,因为天气炎热,土壤水分蒸发的快,必须每天早晚都要浇水一次,凭白让人忙碌了许多。
崔家兄弟也让人带了口信给张志仁,说林子村的那些地出了一些小问题,这问题自然就是用水了。
先前从赵家买的那二十亩地都是极好的,除非大旱,不然是不需要担心用水问题,但是后面从老秀才家买下来的那些坡地的情况就不太好了。
饶是坡地种的都是耐旱的大豆和红薯,但是现在正是生长的季节自然也要保证它足够的水分才行。崔家兄弟自认是勤快的人,每天都殷勤的去地里干活,锄草、浇水、施肥一样都不落下,但是眼看着已经进入六月天,而天气一向晴朗,丝毫没有降雨的打算,坡地的干旱最先出现端倪。
崔家兄弟怕影响今年的秋收,这种事情自然不会隐瞒东家。
这日横竖家里的活都大致差不多了,而前些日子因为要帮张老头干活,张志仁也挪不出时间去林子村那边看情况,听到崔家兄弟的带话之后,立刻就打算亲自过去看看。
正把驴车准备好,张沁儿就眼尖的看到了,她也想亲自过去看看情况,于是快速的说:“爹,我也一同去。”
张沁儿去,张志仁倒是无可无不可,他虽然不喜欢张沁儿这般抛头露面,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个女儿的确是很聪明的。
“爹,姐,我也想去。”没想到福儿也一副很想去的表情,当然她用期待眼神看的对象不是张志仁,而是张沁儿。
张志仁看着小女儿这般形态,不觉好笑,正想训斥几句,杨氏倒已经先开口了:“福儿也一并去吧,总是呆在村子里也怪无聊的。”
“林子村和咱们这里一样,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何况还是下地里干活看情况呢。”张志仁不太赞同,去林子村不比去县城,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
“爹,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就算林子村也是和我们一般的村子,那终究也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地方,自然算得上玩了。”张沁儿笑着帮腔,她和杨氏的态度一样,福儿太乖巧了,总是呆在村子里,是应该带她出去稍微走走散心了。
好吧,三个女人都这般说了,身为一个男人还能如何?张志仁没了法子,只好让张沁儿和福儿一并上车。
张志仁原本还打算带两担粪肥过去,现在车上要坐着两个女儿,粪肥自然就得等下次再带去了。
驴车摇晃着,福儿难得出门一趟,情绪很高昂,她一路上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风景,哪怕外面就是一模一样的山林子和普通的山路,她也能够看出一朵花来。
“姐,我把家里的点心都带去给田妹子他们吃,真的可以吗?”福儿去林子村,那纯粹是去玩的,顺便和崔家兄弟的弟妹们一起交流下感情,这最快交流感情的法子自然就是一起分享食物了。
张沁儿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弄顺,然后才说:“这有什么,下次再去县城买就是了,再说元婶子时不时也会给咱们家送一些她自己做的点心呢。”
因为元绣娘会做点心,杨氏在元绣娘成亲的时候就把家里打造的那几个点心模子也一并当成嫁妆送到赵贵山家去了。
提到元绣娘,福儿也不太担心了,点头说:“元婶子做的点心比买来的还好吃呢,唉,我真羡慕赵小花,自从元婶子嫁过去之后,她整个人都胖了一圈了。”
“嗯,还白了!”随即她有重重的点头,加上一句。
引得张志仁都笑了起来,说起来元绣娘肯嫁给赵贵山,真是赵贵山捡了狗屎运了,当初一贫如洗的赵家,如今早已经变了模样,不说大富大贵,至少里里外外都像个样子了,前不久赵贵山还烧了一批青砖把自家的院子给砌了起来。
唯一可惜的就是嫁了三个月了,元绣娘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影,这让杨氏冯氏很担心,怕元绣娘是因为年纪大了,难得怀上。
话没有说多久,因为林子村很快就到了,林子村的人也很勤劳,一进村子就看到很多村民在地里干活,由于天旱,大多都是在浇水。
放眼望去,阡陌交错,井井有条,路边的杂草已经很高了,时不时有绿色的蝗虫从里面跳出来,随即又消失在草丛中。
张沁儿盯着草丛中的蝗虫,除了绿色的,还有灰色、褐色和黑褐色,大多还只能跳跃不能飞行,成虫之后才能够飞的。
一行人先去甘蔗地里巡视一番,这些甘蔗地可是张沁儿今年打算重点尝试的对象,好在这些甘蔗在崔家兄弟的打理下茁壮成长着,绿色的叶子两边伸展着,现在整体还比较短,等过些日子还得再施肥堆土,这个时候甘蔗才会快速的抽条,然后累积糖分,到秋天时就完全成熟了。
“嘿,东家!”张志仁在这边巡视时,恰好崔家兄弟也在这里干活,他们两兄弟一人挑着一担水,快步走了过来。
“我过来看看,你们干的不错。”张志仁点头夸奖着,崔家兄弟的确干的不错,要知道他们住在富足村,而地可是在林子村,他们不可能天天过来监督,这一切都是靠崔家兄弟自己自觉的。
崔家兄弟得了东家的夸奖,不好意思的憨笑着,赶紧说:“这里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有问题的是山上那些坡地,咱们林子村别的都好,就是坡地缺水,实在不好长东西。”
“这话说的,哪里的坡地都是缺水的。”张志仁开口说,表示自己知道崔家兄弟的辛苦。
崔老大把水桶放下,利落的开始浇水,他说:“老二咱们赶紧把这水浇了,然后一块儿去坡地那边去。”
崔老二应了一声,两个兄弟不再和东家寒暄,先把手里的活干好再说,千说万说,不如把活干好再说。
张志仁自然是很满意的,不过他也没有闲着,在巡视的过程中看到地里有野草冒出,就顺手把野草拔了。
而张沁儿则带着福儿去林子村到处查看蝗虫的情况了,顺便还问了问林子村其他的村民,张沁儿时常到这边来,所以林子村大部分人都是认识她的。
听到问了,有的人就说:“没觉得吧,不过这会儿蝗虫向来是很多的。”住在村里,蝗虫之类的虫子能不多吗?村民表示这是很正常的!
“本来不觉得,不过听沁儿姑娘这么一说,感觉好像今年的蝗虫真的比往年多的多。”问话间,在地里干活的一个老农开口了,他大约五十多岁,因为辛劳的缘故,一张脸显得很老,皱纹沟壑,双眼布满了血丝。
而张沁儿却是眼睛一亮,随即认真的看着那位老农。
☆、240。第240章 :甜井
“往年不也这样?”有人明显不信,开口质疑。
那老农放下手中的锄头,用锄头柄半撑着身子,慢悠悠的说:“往年秋蝗才如此多罢!要知道现在才六月,还是夏蝗。”
蝗虫有两季,秋蝗的孵化时间十分的短暂,只要条件适合,短则十天,长则十五天就能够孵化出一批新的蝗虫,届时夏蝗和秋蝗一起出现,会明显增多,而蝗灾也一般大多发生在七八月间。
老农这话有理,大家也就稍微争执了一下,过后就忘记了,毕竟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去数今年的蝗虫是否比去年多,对吧?
张沁儿正津津有味听着老农们争执着,张志仁已经在那边喊着“沁儿福儿一同去坡地了。”
“哎。”还是自家坡地重要,张沁儿拉着福儿一同跟了上去,崔家兄弟也没有白走路,挑着空水桶,等到了山脚下有渠沟的地方,就顺势挑一担水上去灌溉。
那几亩坡地的位置并不算太好,当初若不是照顾老秀才,都不太愿意买下的,走了好些路才走到自家的地里,张沁儿低头看去,发现地面十分的干燥,全部是黄土和沙土,一看就很贫瘠,除了张沁儿家,其他人家的地里也大多种些豆子和红薯之类的,想种别的那也是不成的。
张沁儿从旁边捡了一根树枝,用力的****土里,然后观察地里面的水分情况,发现照样缺水的很,除了种植庄稼的地方有人每天担水上来灌溉,其余的地方连野草都不耐烦长了。
“是今年天干还是往年都这样?”张志仁对这里不太熟悉,自然得问崔家兄弟。
“应该是今年天干,往年就算坡地缺水也不像现在这样。”崔老大谨慎回答着,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林子村人,对这一带的情况自然熟悉,对于今年天干,大家也多有说辞。
“这才六月,也未必今年就天干,也许过段时间会下雨吧。”张志仁希翼着,他没有带水桶,自然就看着崔家兄弟淋水,自己则到地里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由于缺水,而坡地又明显不是什么好地,饶是豆子和红薯,也长势不太好,叶子耷拉着,一点都不精神。
站在高处,能够大概把半个林子村的景色看进眼中,地里的活自然不需要张沁儿帮忙,她站在山坡上,独自想着事情。
其实就在这片山坡地下面就有一个水沟,其实还蛮大的,算得上一个小池塘了,呈半月形,周围水草茂盛,这一片的地的用水都是靠这个水沟,站在高处,张沁儿自然也看清楚林子村整个渠沟系统,渠沟在田地中交错流动着,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天地,养育着林子村的人。
林子村有两口老井,其中一口就位于北面的山下,其实算不得是水井,准备的说应该是泉眼,林子村的村民们在泉眼附近挖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水井,泉水终年涌动,多余的水则从预留的水道中流出去,汇聚到渠沟中去,就算天干,别的水井都缺水了,这口泉水都是满满的,所以说林子村的水源还是不错的。
“东家,要是下雨了还好,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这一个月都是大太阳了,我怕这样下去,这些坡地肯定会减产的。”崔老大担忧的说,这种事情必须先和东家说仔细,否则秋收的时候却发现东西少了,那就不太好了。
张志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是老天不照顾,他自然不会迁怒崔家兄弟。
地里的活多,崔家兄弟得干活,而张志仁也不闲着,于是也拿着锄头帮着干活,张沁儿和福儿在地里走了一圈,觉得无聊,就和张志仁说了一声,去崔家找田妹子他们玩去了。
到了崔家,就看到田妹子和她哥哥李子正在屋子附近玩,农家自然没有玩具,他们的玩具就是草丛中那些多不胜数的蚂蚱和蝗虫了。
蚂蚱其实就是蝗虫,只不过蚂蚱还没有成虫,成虫之后才叫蝗虫的。
福儿这些日子也捉了不少蝗虫,很快就和田妹子他们打成一片,等玩闹之后,又拿出准备好的点心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整个过程张沁儿都是笑着看他们玩耍,要她亲自顿下去捉蝗虫,她也觉得不适应。
“沁儿姑娘和福儿姑娘来啦。”这时崔老头从后院出来,他的身上沾了许多脏东西,走的近了,就能够闻到一股猪屎的问题,想必刚才是在清理猪圈。
自从崔家兄弟到张家做长工之后,家里的钱银就不那么紧张了,虽然暂时修缮不了房子,但是也在后院砌了一个土砖猪圈,养着一头猪,一年下来也能够赚上二两银子,自家也有农家肥用。
崔老头自然知道自己身上的味道不好闻,忙不好意思的说:“沁儿姑娘你们到别处玩吧,待会我要把猪粪弄出来。”转头就吩咐田妹子:“带沁儿姑娘和福儿姑娘去甜井那边玩去,那里有些花挺好看的。”
所谓的甜井,说的就是林子村北面山下的泉井了,因为水质清冽,味道甘甜,就得了甜井的这个说法,村里的人都很喜欢去这边打水用。
“福儿,我带你们过去,现在甜井的水可好喝了,又凉又甜,我没有什么东西吃的时候,就去那边喝甜井水。”
提起甜井,田妹子表现的很开心,他们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糖,对于他们来说,甜井的水就是最好的零食了。
看着田妹子脸上的笑容,张沁儿心里暗暗的叹息着,这个世道就是如此的残酷,人与人之间等级深严,有的人一出生就不缺吃喝,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吃口饱饭而已。
不多时就走到甜井这边,远远的就看到甜井周围站着许多妇女,她们都拿着扁担,挑着水桶等着打水。
也有部分妇女是在洗菜,当然这菜自然不能放在甜井中洗,而是用甜井中溢出来的水洗,她们相信用甜井洗过的菜口味会更好吃。
☆、241。第241章 :井中救人
“砰!”一个重物忽然倒入甜井中,溅起大片的水花,将站在旁边等着打水的妇人全部淋湿。
整个过程发生的很快,甚至大家一身湿透了还没有反应过来。
“哎呦,我的大宝啊!”凄厉的声音陡然响起,大家循声望去,看着一个妇人披头散发,一脸着急的朝这边跑了过来,她的目地就是甜井。
顺着妇人的视线看去,大家这才看到刚才掉进甜井中的重物居然是一个不足三岁的孩子!
孩子还在扑腾挣扎着,不过小小孩子哪能翻出什么大浪,更多的是不断的往下沉。
“快救人!”大家一下子慌张,忙放下各自的水桶,有的那扁担伸进去,但是三岁的孩子哪里会用手抓住扁担?
这口甜井因为是泉水的缘故,被砌的四四方方,倒也不小,但是也容不下一个成年人跳进去还能够游动,所以限制了许多。
看着甜井中的孩子扑腾的越来越弱,张沁儿的眼睛瞪的老大,实在没有看到这个孩子是怎么掉下来的,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张沁儿看着大家只会伸出扁担或者拿手去捞,但是手臂太短,根本捞不到孩子,心不由得沉了。
她会游泳,但是……淹死的大多都是会游泳的!
若非前世她下水救人,也不至于从先进文明的现代穿到这个落后封建的时代!
眼瞳剧烈的收缩着,若只是在水浅的地方捉鱼,捉泥鳅之类的她还是敢,但是还真不太敢跳到这样狭窄的水井里啊!
“不行啊,这样没用,得谁下去把人救出来。”有人很快就发现这个法子没用了,着急的喊着。
而那个孩子的母亲这会儿也到了井边,她想也不想,就打算跳下去,却被人拉住了。
“大宝娘啊,你又不会游泳,下去也没用啊!”
“就是,谁会游泳啊?赶紧下去救人。”
“我们哪里会啊,都是一群女人,得叫男人来才行。”
“男人这会儿都在地里,哪里赶的过来。”
大家叽叽喳喳的说着,脸上的神色都很着急,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此时已经接近崩溃,她趴在水井边,哭的撕心裂肺。
而其余打算喝甜井水的孩子们则彻底惊住了,田妹子拉着福儿的水,小脸绷的紧紧的,看得出这是害怕了。
“水井太小了,就算男人下去了,也未必救的出人。”有的女人跑出去想到田里叫男人过来,而有的人则提出自己的观点。
眼看着孩子扑腾的力气越来越弱,身体也不断的朝下面沉去,张沁儿实在受不住了,与其眼睁睁的看着人死在自己面前,不如把心一横下去救人!
就算这次又英勇的牺牲,若是死了便罢了,若是又回到现代了呢?
诸多的想法在脑海中碰撞着,张沁儿已经做了决定,她扑腾一声跳了下去,溅起大片的水花,甜井的泉水十分的沁凉,张沁儿的身体一下子冷热交替,险些有抽筋的情况发生,张沁儿深呼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朝下面钻去,试图把孩子救上来。
在水井中救人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地方的狭小让张沁儿简直没办法更好的舒展身体,也是她现在还小,若是一个成年人跳下来,根本就没法子游动了。
第一次钻水并不深,毕竟她很久没有游泳,都有些生疏了,脑袋浮上来深深的的呼吸了一口氧气,随即又更用力的扎了进去。
此时站在水井旁边的人也看到了,一个个犹如看到救世神一样,纷纷激动的说着:“有人会游泳,大宝有救了!”
“太好了,大宝娘你快别哭了,待会大宝就救上来了。”旁边的人不断的安慰着大宝娘,而大宝娘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水中的张沁儿身上,不断的在心里祈祷着,请一定要把她的孩子救上来啊。
不负众望,第二次张沁儿吸取了第一次的失败经验,总算把孩子抓到了,幸好孩子还小,在水中又有浮力,根本不需要多少力气就直接拖着孩子一直朝上面浮上去。
“救上来了!救上来了!”看见这一幕,大家的情绪沸腾了。
而福儿则十分的紧张,她知道自己的姐姐会游泳,以前在村里可是上山下河的领头人物,可惜自从洪灾之后,就从来没有见过姐姐下水了,说实话她是有些紧张的。
从水中探出脑袋,张沁儿忙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刚才憋气简直难受死了!
张沁儿双手托着孩子,让他脱离水面,而站在水井旁边的大宝娘总算找到事情做了,她赶紧伸手,试图把孩子抱到怀里来。
整个过程很惊险,但是张沁儿也没有忘记,大宝没有哭!
“孩子呛水了,赶紧把水弄出来!”三岁的孩子太弱了,弱到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掉进水中就只有呛水的份,张沁儿现在人还在水井中,自然无法到岸上去给孩子做人工呼吸。
“大宝啊,你可千万不要出事啊!”大宝娘也总算发现孩子不对劲了,由于呛水,大宝整个人早已经昏迷过去了。
“牛背,赶紧把孩子放在牛背上!”有人出注意,把溺水的人倒放在牛背上,然后让牛朝前面走去,这样胃里面的水就会倒流出来,溺水的人自然就获救了。
“对对!牛背!”大宝娘慌慌张张的说着,抱着大宝左右一看,却傻眼了,喃喃着:“牛在哪里?牛在哪里?”
张沁儿顾不得那些人的慌张,她现在只想赶紧从水井中出来,尼玛啊,这什么泉水啊,冷死个人!
张沁儿本来想游到水井边用手撑着上来,但是水井又不是一日形成的,在边上生长着许多水草和藻类,十分的滑腻,她根本无法靠近,自然也借力不了,而身体由于受到井水的刺激,此时整个人都快僵硬了。
“拉我一把。”无法自己解决,张沁儿果断让旁边的人拉自己,好在这口水井的人气很足,就算有一半人围在大宝娘身边,而又有部分去外头叫男人了,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