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良颜-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人动她一下的。”
  也就是说,如果王氏把那外室弄死了,也没有什么,有睿王妃在这里,保证让王氏没事。
  金子烽苦笑,他又不是傻子,真若是正妻弄死了外室,他当然要把这件事压下去,保住正妻,就是保住儿子。
  不过既然连在王府里的妹妹也知道他有了外室,王氏又岂能查不出来,还是快把那个女人打发了再说,王氏真若杀过去,别的不说,自己的脸面也就没了。
  他心里这么一乱,反而有了主意,笑着对玲珑道:“你说我给三老爷送名美妾可好?”
  玲珑刚喝了一口老君眉,闻言差点呛到,好不容易压下去,可也又咳了几声。
  这真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盛举,当儿子的要给当爹的送女人。
  不过,金三老爷在福建再纳几房美妾都无所谓,但他却不能带上任何一个回到京城。
  以前他不把冯氏放在眼里,可现在冯氏的一切都由玲珑打点,玲珑只要说冯氏不许,他再喜欢的美妾也只能养在外面。
  他还真不敢在外面养女人。
  到时真的让儿子和女儿打上门去,他也别想在官场上混了。
  玲珑知道金子烽别的事不行,做这种事却很拿手,她甩手不管,全都交给金子烽,只要别涉及王爷,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
  十天后,金子烽送来三千两银票,玲珑知道这是封口费,她欣然接受。
  一个月后,颜栩有些好奇地对她说:“岳父上书,想留在福建,礼部那边原是有个空缺儿,好在我想先问过你的意见,这才没有落实下来,想不到岳父大人竟然不想回京城。”
  玲珑嘿嘿地笑,什么都没说。
  果然,没过多久,就传来梅姨娘回江苏老宅伺候金老太太的消息。
  金老太太独自在江苏,这几年是小二房金政的太太侍奉着。金三老爷就以二哥金政身边也需要有人照顾为由,让梅姨娘代替冯氏回去伺候金老太太。
  妾身代主母行事倒也说得过去,且人人都知道冯氏病了多年。
  再说,梅姨娘原本就是金老太太身边一等大丫鬟,让她侍奉金老太太,谁也不能挑剔什么。
  玲珑却知道这不过都是金三老爷做给外人看的而已,就像当年把她打发回去让金老太太教养一样,美其名曰嫡女不能养在姨娘身边,其实是宋秀珠嫌她碍眼而已。
  金三老爷身边又有了新人,又嫌梅姨娘碍眼了。
  金三老爷这个人最是专情,成亲之前专情尤吟秋,几年之后专情冯婉容,几乎忘了尤吟秋是谁了;待到和宋秀珠有了肌肤之亲,但又只专情宋秀珠一个,纵容妾室们把冯氏害得人不人鬼不鬼;宋秀珠屡屡出事,他便专情梨香,待到金老太太赏了梅姨娘,他一心一意地专情梅姨娘,把宋秀珠直接杀了;金子烽送过去新的美人,他立刻把为他生育下庶子的梅姨娘扔到江苏老宅。
  玲珑觉得吧,那些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的男人,和金三老爷真是不能比。
  金三老爷不愧是两榜进士,读书人,他专情而不长情,且异常绝决,不喜欢你了,那就弄死你,弄不死也要把你弄疯。我不喜欢你,你就别想过上好日子。
  玲珑想了想,对颜栩道:“王爷看看怎么安排一下吧,三老爷既然在福建如鱼得水,那就让他一直在那里吧,如果将来祖母去世,他要回乡丁忧,丁忧之后,就不要再起复了。”
  颜栩颌首,岳父有没有官职,对他而言都无所谓。妻子不想让岳父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他就遂了妻子的心愿。再说,董楠也是妻子的外甥,他抬举了董楠,对岳家也算有所交待了。
  真若是有那么一天,也只有甘唐的父亲安定侯才能和董楠相比。
  一一一一
  第六六七章 狗血
  再说那次四皇子妃顾眉开找过玲珑之后,颜栩便让杜康去查了,只是杜康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顾眉开派出去的人就出事了。
  城门刚开,就有人赶着马车出城,守城的见他没有名帖小印之类能证明身份的物件儿,便猜到这人不是官宦人家。当即便让人到马车里查验,没想到却搜出一具男尸。
  那赶车的人是个胆子小的,不过就是一顿狠揍,他就老实交待,他是四皇子妃的陪房,这是四皇子妃给的差事。
  杜康早就让人留意四皇子府的动静,得知这个消息,她立刻让人压了下来。
  当天下午,颜栩便回到珏音雅居,玲珑正教丹丹折纸船,见他忽然回来,让乳娘抱了丹丹出去,她问道:“王爷可是有事?”
  颜栩上下打量着她,笑着道:“我怎么就娶到你了?”
  玲珑被他看得一头雾水,嗔道:“怎么,王爷后悔了?”
  “不后悔不后悔,我只是觉得自己有福气。”他说得诚恳,玲珑却更糊涂了。
  颜栩不等她询问,便继续说下去:“四皇兄前不久把他藏在外面的那位带回了王府,想要日夜厮守。四皇嫂气急,刚巧翰林院编的那本什么书快要完工,四皇兄应父皇之命住进翰林院,那几位老编修没日没夜地编书。”
  “四皇嫂便趁着这个机会,怂恿一名妾室把那位毒死了。可把人弄死了,她才知道那人竟是有官职的,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说到这里,玲珑再也忍不住了,插口道:“有官职?女官吗?那还能偷偷摸摸养在外面?”
  皇子想要求取女官,求皇帝赐婚便是。
  颜栩有些不忍,生怕娇妻会吓昏过去,他伸手把她揽进怀里,这才说道:“四哥心爱的那位是男人,还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如今也在翰林院。”
  玲珑早就知道那些贵公子们常用玩相公的癖好,否则她也不会用这个来恶心二皇子宁王。
  可那些人玩的要么是小倌馆的,要么也是戏子之类,像四皇子这样,竟然和新科进士搞在一起的,她在戏本子里都没有看到过。
  所以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她呵呵地笑,对颜栩道:“难怪四殿下喜欢去翰林院呢。”
  她想了想,又道:“可这和你娶我有何关系?”
  颜栩见她没有受惊,便道:“当然有关系啊,我娶的娘子聪明懂事。”
  小叔子当然不能非议嫂嫂们,但这几位嫂嫂也有点太不争气,以前还以为四皇子妃顾眉开是个省心的,却没想到她不但做出鸠杀进士的事,竟然蠢到想要利用睿王府来处理尸体。
  玲珑腹诽之后问颜栩:“她是不是觉得我特别蠢啊?”
  颜栩轻笑,道:“也可能她是无法指望自己的姐妹了,又不敢告诉娘家,见到你的时候,就想问问,毕竟她说的引人同情,你答应了,这件事也就成了。”
  睿王府的马车是没有人敢检查的。
  四皇子府的马车当然也能顺利通过,但顾眉开不敢。
  所以颜栩才庆幸自己娶了个聪明媳妇,如果像顾眉开这样蠢的,那可如何是好?
  “那现在怎么办?”玲珑好奇。
  颜栩叹了口气:“这样愚蠢又荒唐的事,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宗室中发生了,四哥这两日就要从翰林院回来了,还是让他自己处置吧。”
  玲珑见他说得虚情假义,便全当他是胡说八道。
  果然,晚上她向花雕问起杜康,花雕说杜康已经几天没有回来,也不知去了哪里。
  这件事很快便传了出去,锦衣卫忽然到四皇子府拿人。
  听到消息,玲珑吓了一跳。
  宗室的事,什么时候也让锦衣卫插手了?
  她问颜栩可是他做的?
  颜栩的头摇得像拨郎鼓:“我从来不做这种事,这是八皇兄做的。四皇兄如今出尽风头,八皇兄看他不爽,就安排那个漂亮进士和他相识。”
  老八,那个病殃殃的八皇子?
  玲珑头晕脑胀,皇帝的儿子果然没有一个是良善之辈。
  “可八殿下与帝位应也无缘吧,他为何这样做?”玲珑不解。
  颜栩冷声道:“八哥缠绵病榻,想见父皇难如登天,四皇兄却常伴父皇左右,与父皇谈文论画,有时还会畅谈天下之事。七哥和我都是粗人,最怕父皇问我们这些,巴不得离得远远的。可八哥读书也很好,如果不是体弱多病,他的学问可能比四哥还要好。看到四哥如此风光,而他却日渐成为被遗忘的人,他自是意难平。”
  二皇子这两年混得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还能恢复元气;
  四皇子原本是最能明哲保身的,没想到先是被兄弟坑了,接着又被自己娘子坑了;
  五皇子因为五皇子妃顾巧言的事,早就被靖文帝嫌弃;
  七皇子鲁王一向以二皇子宁王马首是瞻,因为九皇子的事,他曾经吓得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虽然太平了,可也没有以前嚣张了;
  八皇子病弱之身,靖文帝已经快要忘记他了;
  九皇子更不用说,嫡子和庶子都死了,他也降为郡王;
  十五皇子虽然早早封王,但只封了郡王,并没有像其他兄长一样封亲王,起|点就已逊色不少。
  如此一来,在外人眼中,东宫的最后人选就落在靖文帝余下的三个儿子中间。
  二皇子宁王,虽然不如前些年了,但他深居浅出,宁王府的人更是小心谨慎,这两年虽然少了圣宠,但也没有过失。
  十二皇子睿王,是皇后嫡子,原应是最有可能夺嫡的人,可他不学无术,整日好睹斗狠,膝下又只有一位郡主,远不如早有四子的宁王。
  十七皇子还不到十岁,生母早死,据说小时候是养在睿王府里的,本是几兄弟中最和龙椅无缘的,但他是皇帝幼子,又已连续三年伴驾秋围,只是他年纪幼小,又没有生母可仰仗,更没有朝中公卿的支持,几位皇子之中,他是最没有可能的。
  一一一一
  感谢韫涵莜芩的教师节打赏啊,也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十三不是教师)
  第六六八章 倦意
  转眼便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安定河上照例有盛大的龙舟会。
  自从知道太子和冒夫人的事之后,玲珑的精神便恹恹的,总是提不起精神。颜栩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带她出来走一走,而且丹丹也是个爱热闹的,这样的场面,小孩子都会喜欢。
  得知金家也包了龙舟队,颜栩索性出了五百两银子的彩头,又觉得到了那天让玲珑和丹丹在金家的画舫上难免掉价,索性又包下最大的一艘画舫,给金家东府、西府、董家、李家,全都下了请帖,只邀请了玲珑的娘家人,外人一个也没请。
  玲珑这几天懒洋洋的,全是不想去这些热闹地方的,可见他兴致勃勃,不想拂了他的兴致,便笑着对颜栩道:“王爷看看到了那日能不能把十七爷和楠哥儿接出来,十七还是大前年随我们去看过一次龙舟,我还记得他和楠哥儿足足念叨了好几天呢。”
  颜栩满口答应,下午便让小顺子拿着他的牌子进宫,准备端午节早上就接小十七和楠哥儿出宫。
  可小顺子前脚刚走,靖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后脚就来了,传的是口谕,靖文帝召他进宫。
  颜栩在内室更衣时,还对玲珑道:“你别担心,我这阵整天都在府里,没惹什么事儿。再说,父皇和母后的寿诞刚过,他老人家还没闲到让我背书的地步。”
  玲珑笑着给他系好丝绦,叮嘱道:“父皇如果说什么,您就乖乖听着,不要拗着。”
  颜栩摸摸她的头发,笑道:“你现在是怎么了,我每次进宫你都要唠叨,好像担心父皇会嫌弃我似的。”
  玲珑含笑横他一眼,心里却默默地叹息。
  送走颜栩,丹丹跑了进来,撒娇地趴在玲珑的膝上,问玲珑:“娘看过龙舟吗?”
  看着还不到三岁,却口齿分外伶俐的女儿,玲珑笑着抚弄着丹丹黑亮的头发,这孩子的头发比她小时候要好多了,她也就是成亲以后头发才日渐浓密的。丹丹小小年纪,却有一把好头发,这也遗传了颜栩。
  玲珑轻叹,都说女儿长得漂亮,可偏偏就不像她,她比女儿只大十四岁,以后娘俩儿一起出门,本可以让人夸奖像对姐妹花的,可她们却长得不像,唉。
  不过,女儿若是像她一样,尚未及笄便嫁人,那她岂非不到三十岁就要当外婆了?
  玲珑想想就觉得心塞,好在这两年来,颜栩和她都很小心,否则再连添一两个儿女,她年纪轻轻就要晋升奶奶辈了。
  她这么想着,不由得笑出来,刚才的阴郁一扫而空。
  丹丹没有听到娘回答她的问题,却听到娘在笑,她好像地抬起大眼睛,问道:“娘笑什么?”
  玲珑捧起女儿的脸蛋,轻轻亲了亲,笑着道:“娘在想过两年就要给丹丹打些漂亮的首饰。”
  “丹丹要红珊瑚。”小家伙老实不客气。
  上次带她进宫,皇后赏她一枚项圈,回到家里,她摸着上面的红珊瑚坠子爱不释手,玲珑就告诉她这是珊瑚,还说她有位九姨也叫珊瑚,没想到小姑娘就记住了。
  玲珑用手指轻戳她的小鼻子,道:“你倒是个识货的,小姑娘用红珊瑚最适合不过,贵而不奢,艳而不俗。”
  丹丹忽闪着大眼睛,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嘴里却在轻声重复着:“贵而不奢,艳而不俗。”
  玲珑觉得女儿真是太可爱了,忍不住又亲亲她。心里却在盘算着,她倒是有几套红珊瑚的头面,只是大多都戴过,不适合送给女儿,还是告诉颜栩,以后再有好的红珊瑚就留下来,给女儿打上几件耳坠子、手串之类的东西。
  就这样想着想着,她便打个哈欠,倦意涌了上来。
  自从怀上丹丹,她的懒病就没得治了,过了几年,还是这么懒。
  她对丹丹说:“娘要睡一会儿,你陪娘一起睡吗?”
  丹丹摇头:“不睡不睡。”
  小丫头最是贪玩,每天早睡都要哄上好一会儿,这又不是午睡时间,她可不想睡觉。
  乳娘见了,连忙过来抱她,笑着道:“刚才来的时候,见得得穿了件花衣裳,郡主去看看吧?”
  丹丹拍手笑着:“好啊好啊,去看得得。”
  说着,便要跟着乳娘去,临走时,又像想起什么,在玲珑右边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大声说道:“爹爹亲那边,丹丹亲这边。”
  闻言,丫鬟和乳娘们全都低下头,假装没有听到,玲珑却是大窘,肯定是颜栩亲她的时候,让丹丹看到了,这个臭颜栩,看回来怎么收拾他。
  玲珑是饿醒的,她睁开眼睛,见纱幔内昏昏暗暗,迷迷糊糊地喊道:“来人。”
  丽水应声过来,把纱幔用金勾挑起来,笑着道:“王妃是这会儿起身吗?”
  玲珑坐了起来,用手掩嘴,慵懒地打个哈欠,问道:“王爷回来了吗?”
  “回来了,见您睡了,就没有打扰您,这会儿在您的书房里歇着呢。”
  小丫头进来,服侍着玲珑梳洗打扮,正在这时,颜栩从外面进来,道:“怎么这就醒了,可是饿了?”
  玲珑颌首,问道:“您不是在书房吗?”
  颜栩道:“听说你醒了我就过来了,你那书房里又没什么好玩的。”
  玲珑笑着斜睨他,让丽水帮她把头发挽了个简单的纂儿,正要问颜栩进宫的事,就听外面有小丫鬟的声音:“王爷王妃,郡主过来了。”
  她只好对颜栩道:“丹丹来了,咱们先去用晚膳吧,小孩子饿不得的,别让她等着。”
  一家三口在东次间里用了晚膳,丹丹就腻着爹娘让讲故事,玲珑给她讲了个小蝌蚪找妈妈,她还嫌不够,缠着玲珑再讲,玲珑却是快把自己讲得睡着了,眼皮沉甸甸地睁不开了,颜栩见了,不由皱眉,对乳娘道:“郡主渐渐大了,不要再由着她的性子,让她回自己屋里睡去。”
  丹丹当然不依,身子扭成麻花,撒着娇直哼哼,颜栩只好说道:“你若是不听话,爹爹就带你去看龙舟了。”
  话音刚落,小丫头自己就溜下炕,光着脚就往外跑,吓得乳娘们拿着她的鞋子追了出去。
  一一一一
  第六六九章 喜讯
  
  玲珑已经靠在迎枕上打盹儿了。
  颜栩有些疑惑地打量着她的睡颜,心里一动,似是想起什么,小心翼翼地把她抱了起来。
  玲珑一向睡得很轻,微微睁开眼睛,睡眼惺松,见是颜栩抱着她,便极是放心地重又闭上眼睛呼呼大睡。
  颜栩觉得好笑,难怪生了丹丹,她还能长高两寸,这能吃能睡的,不长个子才怪。
  他把玲珑从东次间抱回内室,轻轻放到床上,正要转身离开,玲珑却拽住他的袖子,嘟哝道:“父皇召您进宫有何事?”
  颜栩见她连眼睛都没有睁开,给逗得不成,逗她道:“没事没事,就是听说你太能吃,怕我养不起你。”
  “哦,”玲珑像是松了口气,抓住衣袖的手松开,软软地垂在床上,她翻了个身,含糊不清地说道:“养不起啊,那就再赐个庄子吧。”
  说完,竟然打起了呼噜。
  颜栩惊得差点蹦起来,敢情他家娘子在睡梦中还能想着让父皇赐个庄子……
  再说,她怎么学会打呼噜了?和谁学的?难道是他?
  他亲手放下幔帐,转身走出内侍,对一个丫鬟道:“你去让人把张太医请来。”
  那个丫鬟正是杏雨,她闻言吓了一跳,想到刚才是王爷把王妃抱回内室的,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一刻也不敢耽搁,亲自到珏音雅居外面,叫了候在那里等待王爷吩咐的内侍,马上去请张太医过来。
  睡梦中,玲珑感觉有人在动她的身子,她恍恍忽忽地问道:“谁啊?”
  颜栩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是我,你睡吧。”
  玲珑嗯了一声,便又沉沉睡去。
  颜栩则重又帮她拢好幔帐,走出了内室。
  张太医还在堂屋里等着,颜栩屏退身边服侍的,压低声音问张太医:“王妃可有大碍?”
  张太医笑容可掬:“如果下官没有看错,王妃这是喜脉,只是月份尚浅,王爷最好等到明日,请尹医正过府确诊。”
  能进太医院做太医的,怎会连喜脉都看不出来。张太医这样说,也只是谦逊之辞,睿王妃一直是让尹医正看的,柔安郡主也是尹医正诊出的,所以喜脉这种事,他一个小小的太医还是不要僭越了。
  颜栩又怎会不知道太医们的这些小心思,张太医既然诊出喜脉,那就是喜脉,至于明天让尹医正再诊,不过就是要来得正式一些。
  他闻言大喜,低声谢过张太医,亲自送了张太医走到庑廊下,张太医受宠若惊,又是作揖又是打千,颜栩却指着站在庑廊下一个可能是杏雨的丫鬟道:“你去告诉浮苏,让她把我库房里的那套叶天士的医书赏给张太医。”
  张太医大吃一惊,叶天士的医书没有放在书房,而是在库房,那显然是孤本古籍了。这样的孤本医书,就是能借阅一观已是荣幸,睿王爷竟然就这样赏给他了。
  他正要跪下磕头,颜栩却已转身进屋。
  又要当爹了,这和上次不同,上次他得知喜讯时,都是诊出喜脉多日之后了。
  可这一次,他抢在玲珑前面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虽然他和玲珑都很小心,想着过上几年再给丹丹添个弟弟妹妹。可是当这个孩子提前来了,他还是很高兴,这种高兴不同于所有的喜悦,怎么说呢,比他偷来商周时期的宝贝还要高兴,比他赌赢几万两银子还要开心。
  他回到内室,立刻就想抱着玲珑在屋里转上几个圈儿,再把她高高抛起来。
  可是看到那紧拢的纱幔,这才冷静下来,他的小妻子,现在可是要精心呵护着,哪能像以前那样对她。
  可他还是坐不住,喜悦在心底溢出来,急于想找人分享,玲珑还在酣睡,总不能把她弄醒吧。
  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终于想到现在要做什么了,遂走出内室,径直去了他的秘密仓库。
  所谓秘密仓库,就是他放战利品的地方,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无论忙闲,他每天都要在里面至少待上一个时辰。
  虽然这里面的东西早就由玲珑统一管理,好在玲珑手头宽裕,还没打这些东西的主意,所以几年下来,除了给母后当做寿礼的白玉观音,这里的东西有增无减。
  他像往常那样,一件件的拿起来又放下,每一件都有一段足以显摆一番的美好回忆,尤其是有的还是和玲珑一起弄回来的,意义更加非凡。
  他挑选了好一会儿,这才选了一串小鱼,这串小鱼共有十二条,用金丝串起来,每条小鱼各不相同,神态各异,分别是用十二种不同的材料打磨雕成,且每种材料都是上品中的上品,小鱼的雕工也极致精巧,当初他盗得此物时,着实惊艳一番。
  把这串小鱼放在她的枕边,明天她睁开眼就能看到,一定会很惊喜吧。
  若是悬在罗帐内,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他一边思忖着一边走出密室。
  密室就设在木樨堂里,打开机关才能进去。
  他信步走出木樨堂,早有内侍们备了青油车候在外面,他正要抬步上车,忽听不远处传来一个幽幽的声音:“王爷……”
  声音似曾相识,颜栩一时想不起,他不由得循声望去,却见一个娉婷的身影从一丛木槿后走了出来。
  有内侍大声呼喝:“什么人?胆敢惊扰王爷?”
  那身影似是顿了一下,原地站住,轻声说道:“王爷,是我。”
  灯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