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良颜-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二吧。“
  七皇子说得口干舌燥,端起丫鬟刚给换上的热茶咕咚咚喝下去,二皇子再也忍不住,训斥道:“你倒是认识亲爹,可你这个样子哪里像个皇子,难怪父皇每每见你都要骂上一通。”
  七皇子被二皇子训得有些下不来台,不服气道:“二皇兄,您这是怎么了,我从小就是这样了,我可不想入主东宫,只盼着以后封王就藩,找个富足之地做我的富贵王爷,也免得父皇看我不顺眼。偏就是惠妃娘娘想不开,哭天抹泪舍不得,也不想想,这东宫之位能轮到老十二那个不认亲爹的,也轮不到我头上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二皇子听到他那句“轮到老十二那个不认亲爹的”,眼角抽了抽。
  “好了,你的来意皇兄都知道了,冒家的事凭咱们,谁也管不起。老十二想要趟这滩浑水,由他去,皇兄今日不留你了,免得你又喝酒,快些回府吧。”
  七皇子莫名其妙,说得好好的,皇兄怎么就把他往外轰了,他又问:“您说老十二和冒家是什么关系,他为何一而再为冒家求情?我可查过了,母后的祖宗三代,也没有和冒家有关系的。”
  十二皇子是先太子同胞兄弟,都是当今的程皇后嫡出。也正因此,虽然他去年刚刚束发,便已成为几位皇兄的众矢之的。
  当年太子故去,程皇后痛不欲生,昏死过去,御医恰在此时诊出喜脉。于是宫里便有十二皇子是太子托生的说法,皇帝虽然不信这种事,却也没有阻止这些传言。可惜程皇后怀上十二皇子时,已是三十出头,又因太子病故,身体大不如前,十二皇子不足月便生下来,自幼体弱多病,四岁时还传出病入膏荒,后来寻得名医,将他送出皇宫安心静养,直到束发之后,才接他回宫。
  别的皇子都是大婚后才赐府第,他却是甫一回宫,便和九皇子一起封府,皇帝将东华胡同的一处大宅赐给他。
  打发走七皇子,二皇子让人把慕僚孙无眉找来,把十二皇子今日进宫的事告诉了孙无眉。
  孙无眉皱起眉头,沉吟良久,才道:“二爷您可曾想过,皇后娘娘可有参与此事?”
  二皇子反问:“你也怀疑是母后,可母后为何要帮冒家,程家原本只是小吏,连一个进士都没有出过,更别说能有冒家那样的亲戚。可若不是亲戚……难道母后想拥立自己的亲儿子入主东宫,看中冒家手握兵权,想要让冒家记住老十二的这个人情?”
  皇帝虽然派了锦衣卫将冒家子弟押解回京,却人还未回来,谁也不知究竟会不会定罪,定多大的罪。
  而且冒家根深蒂固,除非满门抄斩,否则与他们同气连枝的那些勋贵和部下依旧遍布军中,皇后娘娘真若是想让冒家感念十二皇子的恩情,这步棋虽然险,但并非没有胜算。
  一一一
  ps:  亲们,不要误会,此文非宫斗,但宫里的一些事件会影响到女主而已。
  第一二九章 玛瑙石榴
  琳琅婚期渐至,金子焰和陈氏到西府见过金敏,说是奉了婆婆的吩咐,三婶母有病,就不辛苦她过去帮着操持了,四姑奶奶成亲,别的女眷也不方便,只接玲珑、金媛、金妤三位姑奶奶过府。
  金敏一听,就知道聂氏是什么意思,聂氏自是知道冯氏有病,其实也不用再让儿媳妇多说一句,之所以这样,就是暗示他,不要把宋秀珠打发过去。
  金敏叹了口气,宋秀珠操持后宅多年,他原本还想趁着操办喜事的机会,改善长嫂对宋氏的看法,现在长嫂连片刻机会也不给宋氏,他除了叹气也没有别的法子。
  忍不住又想起母亲金老太太到京那日的情景,也就是从那天起,便有说他治家不严的传闻。
  他又叹了口气,好在东府没有只接玲珑过去,金媛和金妤还能做为金家小姐堂堂正正过去。
  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催着金子烽和金贤也一起过去,这几日便留在东府帮忙。
  金政和金春都不在京城,金子焰和陈氏便去求了金老太太,接焦氏和金子烨和珊瑚、金嫦、金婉、金娴一起去东府。
  金老太太虽是琳琅的祖母,但她是孀居,这种喜庆场合都要避嫌。便拿了一对实心的赤金镯子和一对羊脂玉噤步给琳琅做添箱,琳琅又专程来到西府给金老太太磕头谢过。
  焦氏给的添箱是对赤金镶翡翠的凤头钗,宋秀珠给的则是一对水头很好的翡翠镯子,柳玉儿则像是要故意压她们一头,虽因孀居不能去贺喜,但却拿出一套用二十两金子打制的头面,把焦氏和宋秀珠气得咬牙切齿。
  谁也没想到,早已疯了多年的金家三太太冯氏也给了添箱。
  一套用碧玉和红玛瑙雕就的果盘石榴摆件,用整块玉石雕成的莲蓬果盘里是六颗拳头大小的红石榴,全部用红玛瑙雕成,象征多子多福。
  这套摆件从锦盒里拿出来。在场的女眷全都呆住了,先不说这玉料成色如何,单就这套东西一看便知并非凡品。这才是金家太太的派头。
  焦氏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冯氏还疯了。这物件是玲珑替她送出来的,都说容园的东西早就被淘腾空了,想不到还有这东西,冯氏当年要有多少陪嫁啊,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宋秀珠忍不住偷眼看向正和珊瑚小声说笑的玲珑。她是冯氏的亲表妹,冯氏的陪嫁她全都见过,若是有这样一套东西她不会忘记,可这东西她也是头回见到。
  她比谁都清楚,冯氏的嫁妆至今也没有交到金子烽和玲珑手里,可如果这东西真是冯氏的,容园里摆在明面上的东西早就所剩无几,玲珑究竟是哪里找到的。
  金嫦和金婉却已经拉着焦氏问个不停:“您去打听打听,这东西真是三婶的吗?三婶不是疯了,她什么时候把这东西给玲珑的?”
  焦氏自己也是一头雾头。搞不明白,据她所知,冯氏的陪嫁全都收起来,至今也没给一双儿女,容园里换了几批人,东西也早就被那些丫鬟婆子们捣腾空了。
  这物件若真是冯氏的,有些不可思议,可谁不知道玲珑直到上个月才有十两的嫡女香粉钱,在此之前,她拿的都是庶女的四两。据她打听的。大半个西府的人都知道,金家五小姐出手大方,她没有娘亲贴补,四两银子要打发下面的人。又要买些府里领不到的东西,一两也剩不下,又哪有银子去买这样的东西给冯氏做面子。
  其实这还真的不是冯氏的东西,是玲珑托了聂林氏在一家古玩铺子里,用几枚汉玉换来的。
  那家古玩铺子就是金家产业,这件事金子焕很快便知道了。告诉了琳琅,琳琅红了眼圈,拉着玲珑的手:“二哥说你拿出的那几枚古玉价值几千两,傻妹妹,你干嘛把这个给我,留着自己傍身多好。”
  玲珑笑道:“那几枚玉件儿旧旧的,花样也不时兴,给你也不稀罕,还不如换成这个,摆在多宝架子上,早点给我招个小外甥。”
  琳琅原本还在掉眼泪,被她说得红了脸,追着捶她,屋子里一片笑声。
  聂氏问清这套玛瑙石榴的来历,便一字不漏告诉了大老爷金赦。
  金赦听完,说道:“都是三弟的女儿,玲珑养在母亲身边,小小年纪做事就是排排场场,再看那个媛姐儿,被姨娘养大,好好的孩子给养歪了。”
  说完,又觉得自己身为伯父,背后数落侄女甚是不妥,唉声叹气念经去了。
  聂氏腹诽,偏就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爷们儿才以为玲珑真是由老太太教养长大的,后宅的那点勾当,你们什么都不知道,玲珑长成这样,这是冯氏的遗传,也是这孩子自己争气,关老太太什么事。
  一转眼便到了催妆的日子,一大早,几个姐妹便陪着琳琅,琳琅红着脸端坐在大炕上,小丫鬟们跑进跑出,报告着外面的情景。
  东府请了金家旁支的九太太做全福人,李家因为是提前亲迎,又有冲喜的意头,金家虽说没有挑剔,可李家也不想落个亏待媳妇的名声。便又加了三成聘礼,聂氏和金赦一商量,更不想落个为了聘礼让女儿去冲喜的名头,索性把一百抬的嫁妆,加到一百二十抬。
  李家来催妆的,除了李越的堂兄弟、同窗好友,还有一位令金家意想不到的人。
  镇国公世子顾锦之。
  这个消息经小丫鬟的嘴传到后宅,金媛先是诧异,接着脸上露出艳羡之色,金嫦不知顾锦之是谁,又不屑去问金媛,便偷偷到外头打听。
  琳琅却是看向玲珑,眼中有几分揶谕。顾锦之出身勋贵,和李越这样的官宦子弟不是一个圈子的人。那一瓶子玉盘盂她还记得清楚,稍一打听,便知道西岭顾家的庄子里,就有几株玉盘盂。
  玲珑看到琳琅这个表情,便知道她定是知道那几支玉盘盂的来历了,索性大大方方,反正顾锦之和她没关系,至于世子爷是如何勾搭上李越,这也和她没关系。
  一一一一
  从榜单上被挤下来了,求打赏啊,姐妹们,今天起,到这个月的月底之前,桃花扇加更~~
  说话算数~~~
  第一三零章 催妆(二更)
  拿到请帖很容易,但是有资格去催妆的,却没有几个。
  顾锦之为此颇费了一番周折。
  安乐侯的外甥司少陵想在五城兵马司谋个差事,可安乐侯自己次子的差事还没有着落,更是顾不上外甥。得知舅舅家的表兄沈撷正在为了差事四处找门路,司少陵索性厚起脸皮,给沈撷做起跟屁虫。
  安乐侯府和很多勋贵家里一样,除了爵位什么都没有,靠着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和宫里的赏赐过日子,还要在外面撑着场面,除了有个世袭的爵位,日子过得甚至还比不上普通富户。
  沈撷是次子,和袭爵无缘,府里府外都不受重视,现在身边有个表弟当跟班,自己觉得很有面子,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
  前不久,刚封府不久的十二皇子不知为何在府里摆起了赌局,别的府里摆赌局只是一时乐呵,十二皇子却是不分昼夜,赌局一开便是一个月。
  如今东宫悬空,几位皇子均未封王就藩,个个都是韬光养晦、谨慎小心,在府里开宴也是小心翼翼,像十二皇子这样堂而皇之大赌特赌的,还是头一个。
  京城里的勋贵子弟,起先还在观望,担心十二皇子是被皇帝禁足,不能出府这才胡天黑地,因此除了几个冒失的,谁也不敢真的去玩儿。万一玩着玩着,就被锦衣卫拿走怎么办?
  可是等了几日,不但没见出事,还见到有宫里内侍送来皇后娘娘赏的糕点和果品,不但不像是要惩罚,更不像是禁足。
  这时就有人说,是十二皇子得知他的事被传扬出去,心情不好自暴自弃,毕竟是皇后娘娘的亲儿子,皇后心疼,皇帝也心疼。索性让他玩个痛快。
  至于十二皇子不能人道的那件事,其实早就传开了,大家也不稀奇,这个说法一旦被提出来。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根源所在。
  十二皇子府既然有这样的热闹事,索性全都要去凑热闹。不能人道的皇子虽说夺嫡无望,但却能在这个场合多认识些朋友,能进皇子府赌钱的,不是皇亲也是勋贵。
  顾锦之是和甘唐一起来的。他打听到到司少陵跟着表兄沈撷,为了找差事,也到十二皇子府凑赌局,他们两个手头没有多少银子,东拼西凑了三千两,想趁这个机会,搭上在这里玩的纨绔们,在五城兵马司谋个差事。
  顾锦之盯上司少陵,是因为司少陵的姑母是安乐侯夫人,而他的姨妈就是吏部左侍郎李宣府的儿媳。也就是李越的母亲,金琳琅的准婆婆。
  沈撷和司少陵都不知自己是交了什么狗屎运,被顾锦之和甘唐看中了。顾锦之是镇国公世子爷,甘唐是永定侯世子,这两人都是刚满十五岁就在五城兵马司挂了虚职,却整日不见影子的,别人挖空心思谋不到的差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应付家里长辈的借口。
  原本以沈撷和司少陵的身份,别说是像现在这样在同一张赌桌上耍钱,就是能和他们打个招呼都很难。可现在两位世子爷把刚赢的一千两银子随手就赏出去,还邀他们两个到倚红楼喝花酒。
  这两人受宠若惊,还以为两位世子爷真的看中他们,几杯下肚。司少陵就拍着胸口打了保票,不就是想和他一起给表弟去催妆啊,这有何难。
  到了催妆日,顾锦之一身从五品的武将官服,堂而皇之来给金琳琅催妆了。
  别看从五品的官职并不大,可这身官服穿在世子爷身上。就格外抢眼。
  顾锦之得意洋洋,他猜想金五看到他,一定会大吃一惊,他做梦都想看到金五惊讶得合不拢嘴的模样。
  那张米分嘟嘟的樱桃小嘴,张大以后肯定很好玩。
  可最先看到他,被惊得张大嘴的,却不是金五,而是金三爷金子烽。
  金子烽做为娘家舅爷,和几位堂兄弟一起招待新姑爷和来催妆的,看到顾锦之那么显现在站在催妆行列里,他就给惊呆了。
  这个顾锦之,胆子也太大了。
  可他随后便暗自庆幸,多亏让许家暂缓提亲了,否则许家的亲事板上钉钉,顾锦之再是无所不用其极,也不敢贸贸然抢文官家的儿媳妇。
  只是凭小小的金家,想和顾家联姻并不容易,顾锦之自己千般愿意,也抵不过镇国公的一句话。
  且,自家妹子年纪太小,与男女之事尚未开窍,别说是耍手腕让顾锦之拜倒石榴裙下,就是上次带她去顾家园子,从始至终她连个眼角子都没给顾锦之。
  年纪小真是个大麻烦,看着顾锦之喜滋滋出现在催妆队伍里,金子烽打定主意,自家妹妹年纪再小,也是美人坯子,不如奇货可居,趁着现在吊足顾锦之的胃口,至于将来能不能堂而皇之嫁入顾家,那都是两三年后的事。
  既是舅爷,自是要端起架子,何况这是顾锦之。顾锦之什么没见过,他身边最多的就是溜须拍马的,越是不卑不亢,他反而高看一眼。
  金子烽客气地与顾锦之寒暄,司少陵却惟恐金家不知道这位是镇国公世子爷,拉着顾锦之满场飞,不但金子烽皱起眉头,新姑爷李越也给臊红了脸。
  他根本不认识顾锦之,是表兄硬和他要了人情,请顾锦之来催妆的,还说金家太有钱,让顾世子一起去,也显得他有面子,让岳父和那些舅爷们高看一眼。
  可看到几位舅爷一头雾水的样子,李越就明白了,司表兄请顾锦之一起来,不是来给李家争面子,而是给他自己抱大腿的。
  李越后悔得不成,早知道真的不应该让司表兄来催妆,他来就来了,还又拉上顾锦之。回去后被祖父问起来,他都不知如何应对。
  祖父对他们几个孙儿管得很严,让他们一门心思读书走仕途,再三叮嘱不要和勋贵家的这些纨绔子弟们走在一起。
  可现在司表兄把顾锦之引见给他,还请他一起来催妆。
  李越在心里对司少陵有怨言,金子烽也在骂司少陵,不知从哪里来了这样的破落户,看到顾锦之就像狗一样,当着这么多金家人,真是把李家的脸都给丢尽了。
  更不高兴的还是顾锦之,他来这里是想给玲珑看到的,可现在被司少陵拉着,不是和这个说话,就是冲那个傻笑,全都是半大老头子,别说看不到金五,就连金家的女眷也看不到。
  一一一一
  今天还有一更
  第一三一章 吵架
  小丫鬟一会儿一趟,报告前院的情景,姐妹们聊着天,喜气洋洋,一团和气。
  璇玑进来,一手牵着自家女儿檀姐儿,一手牵着侄女惠姐儿,对玲珑道:“五妹妹,长嫂正找你呢,快去帮忙。”
  玲珑连忙趿了鞋出去,金嫦一见,也要去,璇玑笑着拦住她:“二妹妹别去,咱们帮不上忙,你没见我都给打发回来带孩子了,四妹妹的亲事,都是五妹妹跟着长嫂操持的,咱们只需做个甩手掌柜,陪着新娘子就行啦。”
  屋里的女眷们全都在笑,金嫦脸上不太自然,大堂嫂陈氏是什么身份,那是金家长孙媳妇,再过上二三十年,她便是今日祖母金老太太的地位。虽说姑奶奶们迟早都会嫁出去,可若是没有娘家支持,一旦被夫家刁难就会过得很辛苦。自己又没有同胞兄弟,趁着现在和陈氏搞好关系,将来娘家也有人为她撑腰。
  可陈氏却点名让玲珑过去,若只是让丫鬟传话也就罢了,偏偏还是大堂姐说的,她如果再厚着脸皮跟过去,其他三房的人还不知要怎么编排她。
  金嫦只要一想到那个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小受气包,有朝一日踩在她的头顶上,她就浑身都不自在。
  她忍不住看向金媛,见金媛怔怔地盯着炕桌一角,眼里都要冒出火来了。
  金嫦又觉得心里没有那么别扭了,她有什么可生气的,金媛才是最来气的那一个。
  别看金嫦来京城的日子还短,可她早就打听清楚了。玲珑没回京城之前,金媛在西府里就是嫡长女的地位。住在整个西府风景最好的园子里,三十多个丫鬟婆子侍候着,穿戴都是最时兴的款式,三天两头便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府参加闺秀们的茶会花会。
  可自从玲珑从江苏老宅回来以后,金媛的日子便一日不如一日,先是当众掉到水里,落了个抢妹妹亲事的名声。又被父亲和祖母先后禁足。快要及笄的官宦小姐,上门提亲的除了纳妾的就是续弦的,说起来还不如自己。
  金嫦挨着金媛坐下。眼底的怨气全都没有了,甜笑如蜜:“三妹妹啊,三叔还是最疼你和七妹妹了,让五妹妹整日跟着大堂嫂忙里忙外的。你和七妹妹只要喝喝茶绣绣花就行了。”
  这话一出,正在低声叮嘱妹妹的璇玑忍不住皱皱眉。二妹妹明知三妹和五妹关系不睦,却还要这样说,分明就是挑拨事非。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璇玑不想弄得琳琅不开心。正想找个话题一笔带过,却听金媛说道:“可不就是,早知大堂嫂身边人手不够。我就让父亲买上几个丫鬟送过来就是了,也不用让五妹妹操劳。”
  闻言。屋里的女眷全都愣住了,在这里的,除了金家姐妹几个,还有聂氏娘家的亲戚,这番话从金家三小姐嘴里说出来,这些表亲们面面相觑,恨不得立刻找个理由躲出去,免得在这里不小心落人口舌。
  琳琅已经忍不住了,方才金嫦挑拨离间也就罢了,可金媛这是什么意思,字字句句把玲珑比作丫鬟。
  今天是催妆的大好日子,琳琅原本不想多言,可金媛欺人太甚,琳琅冷笑一声:“三姐姐这话可就说错了,长嫂出身真定陈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祖母、我父亲和母亲,还有三叔,都认为长由长嫂教养妹妹最好,最合适不过的。可惜长姐已经嫁了,我也要出门子,九妹妹又太小,掰着手指头数数,够资格跟在长嫂身边的,也只有五妹妹一个了。倒也不怪三姐姐不知道,这大户人家的小姐,原就是人和人不同的,有的就是如五妹妹这般的千金贵体,还有的就是和丫鬟差不多的。”
  璇玑原想息事宁人,不让琳琅说下去,可看到金媛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她索性装聋作哑,由着琳琅恶心她们。琳琅的最后几句话已经是在骂人了,金媛又岂会听不出来。
  这件事挑事的是金嫦,当炮灰的是金媛。听琳琅越骂越难听,金媛正要反唇相讥,被小丫鬟匆匆叫进来的杨嬷嬷连忙抻抻她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这里是东府,又是琳琅的大喜日子,在这屋里的都是金家亲戚,如果金媛和琳琅对骂起来,吃亏的是她,坏名声的也是她。
  杨嬷嬷一心想要护着小姐,但金媛的火气已经被挑起来了,她甩脱杨嬷嬷,冲着琳琅嘶声喊道:“我知道你和玲珑最要好,你就是想要偏袒她,一笔写不出两个金字,你凭什么说我是和丫鬟差不多的,你凭什么?“
  她这样一喊,那几位看热闹的表小姐全都撇嘴,明明是你先拿丫鬟来比喻自己妹妹的,只许你说别人,别人就不能说你了。
  她们都是聂氏娘家侄女,自是要帮着琳琅的,何况今天还是琳琅的好日子。
  有两个已经过来,准备帮着琳琅吵架了,璇玑看到不妙,她身为大姐,自是不能由着妹妹们胡闹下去。
  她咳嗽一声,对琳琅的丫鬟瑞云道:“快去扶着四小姐到后面补补妆,嘴上的胭脂都快吃没了。”
  琳琅已经占了上风,她才懒得和金媛动气,下炕吸了鞋,让丫鬟们虚扶着去初妆了。金媛却还气得鼓鼓的昂着头坐在那里。
  璇玑的目光落在杨嬷嬷身上,道:“三妹妹从早上就在这里跟着忙活,这会儿也累了,你扶着她到耳房里小憩一会儿。”
  杨嬷嬷感激地向璇玑行了福礼,便想扶着金媛出去,可金媛却不依不饶,她早就想发火了,她被禁足几个月,可玲珑不但长了月例,还衣履光鲜跟在陈氏身边,就连望荷园的丫鬟们私底下也在说五小姐出手多么大方,动辄就打赏。
  玲珑是个什么东西,不过就是疯妇的女儿,凭什么要爬到她的头上,就连东府的璇玑和琳琅也要护着她。
  “谁说我累了,我才不累,我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你们合着伙帮那个疯婆子的女儿欺负我,你们没安好心!”她叫嚣着,挑衅地看着璇玑。你金璇玑虽是金家大小姐,可早就嫁出去了,我就不信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