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玉良颜-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家定是担心金家提出么蛾子,这才把这门亲事的事上奏了皇后娘娘,想让皇后娘娘来个指婚,金家就是想提条件都不行了。
金老太太来到京城还不到一年,于这皇室的事也只是一只半解。
在她看来,顾家太过高大上了,他们是皇后的亲家啊,做了六次加一次的亲家!
这样的亲上加亲,那是亲近得不能再亲近了。帮着顾家指婚娶金家女儿的事,那都是信手拈来的小事。
金三老爷从衙门回来,金老太太便把自己的推测告诉了他,金三老爷皱起眉头,这皇家的事,怎会是这样简单的?
次日上午,宫里的嬷嬷便到了。这位嬷嬷是来教礼仪的,初次进宫的命妇或闺秀,都要由宫里派专门的嬷嬷教导礼仪,以免进宫后失礼,冲撞了贵主子。
昨天被金三老爷一说,金老太太原本志得意满,这会儿又七上八下了,如果皇后让五丫头进宫,不是为了顾家的亲事,那这就是祸福不知了。
也不知五丫头如何开罪了顾七小姐,顾七小姐要嫁的是十二皇子,十二皇子是皇后娘娘唯一活着的嫡子了。
这五丫头也真是太能闯祸了,真真的和那该死的冯氏是一样的。
玲珑正在和嬷嬷学习礼仪,并不知道就这么一个晚上,她在金老太太心里,就从旺家旺财的招财童子变成茅坑里的小石头了。
这位嬷嬷复姓欧阳,是永华宫里的。才教了一个时辰,便笑着道:“奴婢也教过多位闺秀了,金五小姐倒是学得最快的一位,依我看用上半日也就足够,但金五小姐到时千万不要慌乱。”
玲珑谢过,果真如欧阳嬷嬷所说,她只学了半日,便中规中矩有模有样了。
如欧阳嬷嬷这样的人,能在府里少留一刻也是好的。
待到欧阳嬷嬷告辞时,玲珑送上一只精致荷包,荷包里是枚雕工细致的平安扣。
送走欧阳嬷嬷,玲珑这才发觉金老太太态度变了。
如果是正常情况,金老太太说不定会请聂氏过来,亲自为玲珑打点进宫的头面衣裳,可这次也只是让梅姨娘过来,就和到南阳郡主府赏春时的待遇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待遇也还是挺高的了。只是进宫这样上档次的事,待遇理应更高一点。
不过玲珑也没有花心思在金老太太身上,她正在想皇后为何会招她进宫。
顾嫣然在皇后面前告状了?当然不会,如果顾嫣然不是皇后内定的儿媳妇,那倒还有可能,有了准皇妃这个身份,她自是不能再随意说话了。
所以说,金老太太纠结的事,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不能怪金老太太读书少,只能说是她老人家在自家后宅强悍惯了,已经不接地气了。
玲珑想到了冒夫人。
可听闻冒家已经下了诏狱,冒夫人想来也是自顾不暇,在灯市大街管了一次闲事,还能再到宫里和皇后再说一次闲话吗?
冒夫人还真就是说了一大堆闲话!
更让玲珑吃惊的事还在后面,到了进宫的前一天,花雕来了。
花雕姑姑显然也是听说她要进宫的事了,她给玲珑送来几盒糖果,说是让她多吃点,进宫才有力气……
正当玲珑被她弄得一头雾水时,花雕凑到她耳边说了几句话,玲珑的小嘴立刻张大了,大到能塞下整只的鸡蛋。
花雕对她说的是:“如果皇后娘娘问起来,你一定要说,你葵水未至。”
待到她端茶送客时,花雕又叮咛:“五小姐千万千万要记住我告诉您的事啊,宫里正在选秀,月中就要正式采选了。若是金五小姐不想做那三千佳丽中的一位,就一定要这么说。我是一片好心啊。”
还是最后这几句话更具杀伤力。
要选秀了,金三老爷是五品,依着大武朝的规矩,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是不用选秀的。但破例的事也不是没有,皇后真要看上哪家闺秀,也就是宣进宫里看上一眼,便把画像留下来了。
葵水虽说不是选秀中必要的一环,但依照古礼,葵水未至的女子是不能侍寝的。
后宫虽大,也没必要养幼女。
葵水未至的女子,即使品貌一流,也不会被选上。
一一一一一一一
第二六七章 进宫
玲珑自认为她是全明白了。
顾嫣然恨死她了,不想让她嫁进镇国公府,就想出这么一记狠招,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让皇后招她入宫。
这样可比选秀更直接,就像是走后门,别人还要层层选拔,她是坐着直升梯直接送到床头上。
好吧,玲珑不但心细,还很聪明,所以她认为顾嫣然和几位皇子妃联手,要把她送进宫里做她们的便宜小婆婆!
花雕是十二皇子身边的人,十二皇子当然不想让那群无聊女人们搞出这种荒唐事,影响父皇英名,这才让花雕过来提个醒。
玲珑拿起琉璃镜照了照,她的脸上除了多长了两颗小痘痘,怎么看都不像是给十二皇子那种人当小娘的。
噗!
所以她果断决定,无论十二皇子存了什么坏心眼,她假装没来癸水的幼女都不会吃亏。
其实像她这个年龄的,癸水没来的大有人在。杏雨比她还年长一岁,至今也没来。
她从去年初潮至今,癸水也才来过三次。嘿嘿,一年里只有三次,某人就遇到一次,这机率要有多幸运!
玲珑从没有细细想过癸水的问题,她没把这个放在心上。前世她也是这样,后来渐渐长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癸水就正常了。
次日便是进宫的日子了。冯氏有病,二太太又随金政在任上,璇玑又是嫁出去的女儿,金家也只有金老太太是命妇。
玲珑待字闺中,是要由家中长辈女眷陪同进宫的。
虽然金老太太很担心玲珑会祸殃池鱼,但无可奈何,还是由她亲自带着玲珑进宫。
踏在通往永华宫的汉白玉石阶上。金老太太每上一个台阶就在心里骂一句死丫头。
说起来,这还是金老太太第一次进宫。
公卿之家的女眷逢年过节都要进宫给皇后请安,但官宦人家却只有在京的三品以上命妇才有进宫请安的资格。
金老太太的两个儿子都是五品,她又多在江苏,因此还是头回进宫。
如果不是这个死丫头闯了大祸,这对金老太太而言,会是一件风光之极的事。足够她显摆的了。可现在呢,金老太太有种赶赴法场的感觉。
且,她老人家让人服侍惯了。平日里都是有丫鬟婆子搀扶着,可进宫去不能,就像这长长的汉白玉石阶吧,金老太太走得气喘吁吁。
玲珑搀扶着她。可她老人家早把玲珑当成惹祸坯子,重重甩开孙女的手。提起厚重的裙子自己走。
到了永华宫外,早有女官等在那里,让她们先候着。
金老太太正眼都没看玲珑,梗着脖子却哈着腰站在那里。那姿势很可观。
玲珑虽说挺聪明的,可她愣是没想明白金老太太为何这样不高兴。
前面说过,金老太太自以为是。认为是顾嫣然在皇后娘娘面前告状,皇后娘娘宣玲珑进宫是要替准儿媳妇出头。
这种可能性在玲珑看来。简直是啼笑皆非,因此她高估了金老太太,她没想到金老太太还真是这么想的。
等了大半个时辰,才有一位穿着水蓝色宫装的女官姗姗而来,宣金老宜人和金五小姐晋见。
活了两世,玲珑不是第一次来到皇宫,但却是头一回没买门票就进来了。
嗯,以前她去的都是早就变成旅游圣地的皇宫。
所以玲珑很玲惜这个机会。
她只是商户之女,父亲也只是五品小吏,正大光明进宫的机会,今生可能也只有一次。
但偷偷摸摸进宫的机会,那就是未知数了。
你猜对了,对于一个活了两世的小贼坯子来说,她把这次进宫当成了踩点。
虽然欧阳嬷嬷告诫了,进宫就不能东张西望,可她虽然眼观鼻、鼻观口,娴静温婉,可这一路上走进来,她已经把路线熟记于心。
等她长大以后,功夫练得差不多时,她就学师父那样,进宫走一圈儿。
稍一走神,玲珑便看到引路的女官正在不动声色打量她,这打量也是各有不同,皇后身边的女官,就连打量人,也是不显山不露水,如果不注意,还真是察觉不到。
玲珑微微一笑,道:”有劳女史带路。“
那女官见她并不像以往那些初次进宫的闺秀那样紧张局促,不由得对她多了几分好感,含笑道:“金五小姐,奴婢静宜,就是这永华宫里的,金五小姐不必客气。”
压根没提金老太太。
金老太太就有些不悦,皇后也真是不会调理下人,连尊老都不懂,没见她这么一位老人家就在旁边啊,竟然眼角子都没给她。
这是玲珑第一次见到皇后。
坐在玫瑰椅上的皇后和她想像中有些不同。穿着淡紫色妆花褙子,明黄色绣金边的罗裙,梳了朝仙髻,戴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已有些年岁,保养得宜,但凤目下却略显乌青,脸上也带了倦意。
行完大礼,皇后便对先前引路的静宜女史道:“那就是金五姑娘吧,让她过来,给本宫好好看看。”
玲珑半垂着头跟着静宜走上前去,与皇后只有两尺的地方站住,垂手而立。
皇后细细打量着她,笑着对静宜道:“还真是个美人坯子呢,看着是个有福的。本宫怎么看她有几分面善呢?”
静宜微笑道:“昔年永安伯府冯家的嫡小姐,就是金五小姐的母亲。冯氏常随永安伯夫人进宫,您见过的。”
皇后恍然大悟,笑道:“难怪呢,原来是冯氏的女儿,静宜你倒是好记性。”
静宜便道:“皇后娘娘以前曾经赞过冯氏端庄娟秀,奴婢这才记得。”
能在皇后里风调雨顺二十年的,个个都是人精。静宜的话字字句句滴水不漏。
皇后重又打量着玲珑,问道:“多年未见,你母亲可好?’
永安伯冯家早已没落,如果不是静宜说起,皇后早已不记得昔年在贵女圈中数一数二的冯婉容了。
两个舅舅死得不明不白,袭爵旨意一直未下,这和削爵也差不多了。玲珑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便道:“承蒙皇后娘娘惦念,家母生病多年,府中如今是祖母管家。”
皇后秀眉微动,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可惜了。”
一一一一一一
第二六八章 不懂
皇后又问了问玲珑的年岁,可读过书,玲珑一一作答,她虚岁十三,在江苏时跟着女先生学过《女诫》、《列女传》。
皇后笑着点头,似是对她的回答颇为满意,让静宜取过一卷画轴,两个小宫女将画轴展开,皇后瞥一眼那幅画,对玲珑道:“本宫听说金三老爷是两榜进士出身,那五姑娘想来也懂丹青吧,看看这幅画,画得可好?”
玲珑心里一怔,看来花雕说得没错,皇后还真是想要考评一番。
她可不是施萍素那样的才女,也并非像陈枫出身书香门第。金家的女儿们也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能看帐本,却不懂字画。
但前世玲珑是学过的,像她这种高端洋气的贼,如果对字画一窃不通,那就只能上当受骗了。
可她不想在皇后面前有所表现,表现好了那就要给皇帝或皇子们当小老婆了,切!
玲珑煞有介事看看那幅丹青,心里却直摇头,还以为这会是一幅名家之作,再或者是宫廷画师的作品,可全都不是。
当贼的品评一幅画,和正常人类是不同的。
他们先看上面盖了多少印章,有多少位名字品评过这幅画,然后才会仔细去看这幅画画得如何。
也就是说,当贼的先要看这幅画的价值。
玲珑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画十有八、九是哪个妃子闲来无事的习作。
说不定就是皇后自己画的。
有价无市!
毫无偷盗价值!
白员外肯定不会收,因为收了也卖不出去!
可是总不能告诉皇后,这幅画价值连城,但真的卖不出去。
那皇后一生气,直接把她轰出去怎么办。也太没有面子了。
皇后见她盯着那幅画专心致志,还以为她真的正在品评,便趁机又在打量她。
说是十三岁了,看着似是还要更小,身量还没长成,平平板板,头发乌黑浓密。看不去倒也健康。
是个美人坯子。难得是没有锥子脸,脸蛋肉嘟嘟,还带着婴儿肥。皇家例来喜欢圆润的。这才是有福之象。嘴唇也生得圆润,小小的有点厚,不笑时也微微上翘,看着喜兴。
这孩子虽然生母有病。但长相却不像是福薄的,最让皇后满意的就是那双眼睛。不是桃花眼,也不是丹凤眼,但却黑白分明,清清澈澈。不染半丝尘埃,明净得如同大相国寺里那泓碧水清潭。
皇后边打量边打分,玲珑却开口了:“民女对于琴棋书画。都只限于学过,却无一精通。民女也只是觉得这幅画画得好看,却不懂。”
好吧,金老太太听到“不懂”那两个字时,险些气昏过去!
先前听皇后娘娘和蔼可亲地问这问那,玲珑也回答得恰到好处,金老太太松了一口气,看来皇后不是样治罪的,倒像是想要撮合顾金两家的亲事,来个指婚什么的。
可现在听到那个死丫头竟说“不懂”,如果这里不是永华宫,而是她的春晖堂,金老太太说不定搬起黄花梨的炕桌砸过去
砸死这个混帐蹄子!
你装模做样夸奖几句会死吗?
更吃惊的是皇后。当年皇后就是以一手妙笔丹青赢得太后青眼,做了太子妃的。她也是百多年里,唯一一位选秀出身的太子正妃。她的丹青早已成为传说中的传说,但凡她搬出画作,听到的都是赞美之声。
可眼前这个小姑娘,却让她大跌眼镜。
不懂
可偏偏这孩子的表情又是很无辜很无害的,倒像是她这个成年人强人所难,拿着殿试的考题逼着小蒙童去做一样。
皇后还记得那日召见施萍素时的情景,同样是这幅画,那位施才女是大大的品评一番,说得头头是道,令皇后叹为观止。
唉,施萍素比金五也只年长两岁而已。
皇后有些戚戚然,这姑娘看着挺让她满意的,可惜了
皇后倒也没再为难玲珑,赐了玲珑一盒子珠花和新制的宫花,便让金家祖孙二人退下了。
静宜送她们出来,走到外面,忽然问玲珑:“金五小姐,听说江南的世家最懂保养,除了燕窝以外,当归阿胶之类也是常常用的,难怪金五小姐气色这么好。”
玲珑心里微动,花雕的叮嘱没有错,静宜女史果真是在试探。
她不会假装害羞,大大方方地道:“民女没有用过那些,民女还没到用那些药材的时候。
过了不到一刻钟,静宜回到永华宫,对皇后道:“娘娘,奴婢问过了,金五姑娘还没有来过癸水。”
话音刚落,就见从里间走出一人,超一品诰命的衣饰,正是冒夫人。
皇后叹口气,对冒夫人道:“还真让你猜对了,这位金五姑娘果真是癸水未至。”
冒夫人笑道:“她今天虚岁才十三,生母有病,即使癸水来了,只要把她身边的人都看管好了,也没人教她男女之事。”
皇后的脸上这才溢出笑意:“倒也不用太久,只要两三年就好,过了这两三年,等到十二好了,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皇子妃年幼,又是癸水未至的幼女,成亲后自是不能圆房,皇家重嫡血,正妃没有生下嫡子,那些侧妃、妾室没有所出就是理所当然。
皇后坚信,她的宝贝儿子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再有两三年的时间,十二一定能变成正常男人。到那时,小皇妃也长大成人了。
“可她连琴棋书画也不懂。”皇后想起金五说的不懂两个字,就像是吞了一团苍蝇那么难受啊难受。
冒夫人莫名其妙地看着她:“皇后娘娘不是已经选了两位才女做妾了吗?”
要说也是,已经有两位才女了,没必要再挑一个吧。
次日,十二皇子进宫,皇后依然不死心,重又让宫女把那幅画卷展开,让十二皇子品评。
十二皇子看一眼画卷,又看看满脸期待的皇后,一头雾水:“母后,您为何让皇儿看这种闺阁女子的画啊,皇儿又不懂。”
皇后只觉得昨天堵在胸口的那团苍蝇又飞回来了
又是一个不懂的!
一一一一一
感谢frogjerry、雨树梅烟的月票啊,啦啦啦~~~~
第二六九章 无奈
许家。
许大老爷许建文与大夫人应氏面面相觑,许久没有说话。
他们是少年夫妻,结发多年,彼此心照不宣。可许家姑太太、建安伯夫人亲自带来的消息,让他们不知说什么才好。
许家和施家是表亲,亲上加亲,施老爷的仕途虽然不畅,但施家小姐温柔娴淑,才貌双全,为了促成这桩亲事,应氏和许建文大吵一通,又和独子许庭深险些母子离心。眼看着两家就要正式过定了,施家小姐就被皇后看中了。可这时许家和施家议亲的事早就传出去了,无奈,应氏只要低头,请了梁夫人到金家提亲。
原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没过几日,许庭深参加文会回来,便一头扎进屋里,不吃不喝,到了晚上便病了。
次日便传来镇国公府也到金家提亲的消息,应氏找来许庭深身边的人仔细问了,这才知道文会之上许庭深和一个清倌人眉来眼去,还曾一起出去。
许庭深已经十六岁,房里连个开脸的丫鬟都没有。听到消息的许老太太,把应氏叫到面前好一顿数落,怪她只管逼着二郎用功读书,却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这个年纪的爷们正是对男女之事最好奇的时候,大户人家,即使没有娶妻,也会先放一两个通房丫头在房里,以免在外面学坏了。
应氏连忙挑了两个老实持重的丫鬟放到许庭深屋里。她想,顾家虽然向金家提亲,可若顾家得知冯氏的事,这亲事怕是也不能成,再说。金家也是皇帝,又已出仕,不会连自知之明也没有吧,顾家是一等公,皇亲国戚。金家连许家都配不上,还想和顾家结亲吗?
因此,应氏原是想等二郎的病稍好一些。再请梁夫人去金家的。可刚过了没几天,建安伯夫人便匆匆忙忙回了娘家。
建安伯夫人听两位进宫请安的命妇说起,金五小姐被皇后娘娘召进宫里。说了好一会儿话,拿了赏赐回去的。
如果是平时,皇后娘娘闲来无事,找几位命妇闺秀闲话家常也无关紧要。可今年正值选秀。而金五小姐并非勋贵千金,她只是个出身商户的小吏之女。
大武朝为了避免前朝后宫结党之祸。自立朝初年便有五品以上官员女子不选秀之说,甚至就连皇后的娘家,也不再封侯。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们倒还颇接地气,迎娶的都是出身名门的贵女为正妃。但皇帝后宫放眼望去。却都是出身低微的女子。
金五虽然不在选秀之列,但她的出身并不高,真若是被皇后看上。像对施家小姐那样,指给某位皇子做妾。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许家姑太太得到这个消息,便匆匆赶来,金家这门亲事不能再议了,赶快换一家吧!
应氏叹口气,也不知许家这是好运还是霉运。和哪家议亲,哪家女儿就被皇后看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腹诽归腹诽,当务之急,就只能用最快速度,再寻一家。
春闱就在眼前,若是传出二郎和备选的女子议亲的消息,文章做得再好,人品上终是要受损,以后即使考上进士,也难以再有作为。
许庭深一直病着,那两个通房在旁边服侍,他也没有多想,还以为就是娘亲送来照顾他的。
正巧,梁夫人的嫂嫂带着女儿来京城小住,那位梁小姐刚刚及笄,还没有订亲,应氏去相看了,没过几日,两家便下了文定,而这个时候,许庭深的病还没有好,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这些事,待到他知道时,许家和梁家的亲事已经定下了。
再说玲珑,自从出宫以后,金老太太就没有给过她好脸色,和女儿一向无话的金三老爷,也是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一眼玲珑,便再也不想看她第二眼。
倒是金家三爷金子烽,来到玲珑的小跨院,仔细问了进宫时的细节,便马不停蹄去了镇国公府。
到了镇国公府门前,正好看到一辆黑漆平顶的马车从国公府出去,他问带他进去的小厮:“那是世子出门吗?”
小厮道:”世子还在木兰堂,方才的马车上坐的是夫人,皇后娘娘宣了夫人进宫呢。“
金子烽想起灯市大街的事,便问道:”七小姐没陪夫人进宫啊?“
平素里巴结世子的人很多,这位金三爷以前来过几回,倒也没见世子有多稀罕他,这会儿问三问四的,还问到七小姐身上,真是个不懂事的。像镇国公府这样的门第,府里的小厮们本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金子烽才问了几句话,这小厮就摆出一副轻视的样子,冷冷道:”夫人和小姐们都在后园,国公府不是小门小户,前园和后园泾渭分明,金公子就别多问了。“
金子烽面红耳赤,暗暗后悔说错了话,平白惹来奴才们的唾沫星子。本想拂袖而去,可又一想,顾家门槛再高,眼下也正在向金家提亲,哪能因为奴才们的几句话,就把来此的目的给忘了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