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农家(完结+番外)-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原本因为住在这个经济圈里的农家庄户人家们,都纷纷的将自己手里的地卖给了这前来开发的朝廷,自己则怀抱着这些拆迁款,成为了一批新的暴发户。
  最后便是丁家。
  不得不说,曹宿生是很有眼光的,在他的悉心培养下,莫思归更是青出于蓝。毕竟杜家原本就是商户起家,就算他从小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可是这日日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商业眼光也不是丁小桥丁修节他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人能比的。
  在他的建议下,丁家在这三年之间已经将这官道两边不少的土地尽数买下。这些土地既不在朝廷重新修建的新城经济圈之内,又处于这官道两边最繁华的地带。能准确的预知这样的每一块地,真是让人不得不惊叹他的目光之准确。这些地一块连这一块,这样三年下来,竟然也有了上千亩之多了。
  正是由于这些地的缘故,丁修节家也成为了上河村,不,现在应该叫做上河县里实至名归的大地主了。不过丁家现在的主业还是没有什么改变,丁修节主要经营着菌子的养殖,不过,他的菌子的养殖规模已经不仅仅是原来那宅子的后院的菌房了。而是在山上有一个近二十亩地的专门的养殖基地。
  米氏主要经营着那个小馆子……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小馆子里,这个叫做桥牌丁记快餐店显然已经成为了这个经济圈里位置最好的一家饭馆了,不过,米氏还是坚持走得是平民路线,她的馆子铺得很大,却没有做什么高端的菜色,一直是卖些老百姓都能接受得起的东西。现在的这个快餐店,不但有早中午甚至还在午夜之前有宵夜在卖,价格很便宜,可是味道很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外送!这简直是成了上河县里的头一份,当然,生意也是特别的好。
  米林还是主要负责地里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玉米、土豆、辣椒、还有各种丁家从各地搜罗来的新鲜的蔬菜和粮食,都是经过他的手规模生长起来。
  当然,无论是丁修节的菌子还是米林得这些庄稼如果有人要买的话,统统贴上的都是桥牌丁记的商标。
  丁五郎和丁七郎于年前双双考上了秀才,现在两个人都在紧时间念,想要在今年下场试一试,如果能考上进士的话,那么这丁家也算是从庄户商贾一跃而成了士族了。
  丁小楼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最近米氏一直头疼的是她的婚事的问题。虽然这十七岁算不得什么年纪大,可是,米氏却一直都没有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女婿,着实的忧愁。
  丁小阁这些年越发的成长了,她原来是知道围着锅台转,自从她跟着丁风儿他们一切编手链做一些首饰以来,丁小桥发现她对于这些首饰设计方面特别有天赋,从一开始的打下手,到了现在她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小掌柜了。比起一开始样样都要自己去做的编手链的小闺女,现在丁小阁更多的是坐在炕头上,对着一对对的图纸画着自己的新想法,然后这些新想法将成为桥牌饰品工匠师傅手里宝贵而不得外传的新品。
  至于丁小桥,虽然现在仅仅十三岁,可是三年的时间内,她参与了家里面对于整个品牌企业的全部建设和发展规划,渐渐的丁修节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想法做法已经没有办法跟自己的闺女相比,虽然多少有些不太甘心,可是不得不承认在丁小桥的管理下,这个丁家的产业才能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更何况,在丁小桥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在商业上有着惊为天人的商业奇才莫思归。
  这样的改变是不不知不觉的。
  三年前,丁小桥还是各个商户听说过的桥牌丁家里一个颇有能耐的大小姐,可是三年之后,不管丁家人在外人面前承认不承认,乎所有人都已经将丁小桥成为了桥牌丁家这个新兴的商业大船新的掌舵者。
  白芷望眼欲穿的终于看见一个高挑的身影一路小跑的朝着她这边的方向过来了,她焦急的脸上才露出了轻松的欢喜来。上前了步,白芷朝着那个人走了过去,等到那人走到了她的身边之后,冲着她微微一行礼,然后跟她打了个招呼。白芷连忙说道:“快不要多礼了,小姐一直在等你。”
  那人一边擦汗一边就跟着白芷快步朝着丁小桥位于前院的房走去。
  这是丁家最大的房。跟别的人家不太一样,在一般人家里自然是读的人用得房是最大的,可是在丁家却并不是这样,丁七郎和丁五郎以及丁八郎他们用得房并算不得大,倒是丁小桥这个房是整个丁家除了堂之外最大的房间。毕竟光从这个对于丁家的贡献来说,现在谁也是比不上丁小桥的。
  这个房间里,也和一般的房不太一样。按照迂腐的文人墨客们对于房的要求,那一定是要板板正正的桌子,板板正正的椅子,挂着画,到处都摆放着籍,还有一些绿色的植物,说不定要廊子的外面还要挂着一个鸟笼子。不过丁小桥的这个房却跟这些不一样。
  一进看见的是跟一般的房一样的桌椅,不过,在这些桌椅的边上放着半面水墨画的屏风,屏风的后面则有一个大大的炕。炕上靠墙的一面原本要摆放炕琴的地方,放着一个很大的专门的柜,这是用来摆放丁小桥一般要用到的账本、籍、还有各个店子的每个月计划和报表的地方,也是整个丁家最重要的文件摆放的地方。
  平日里这是丁小桥最喜欢呆的地方。
  归根结底来说,丁小桥并不是那种特别有规矩的人,她喜欢在最大的限度上享受,就好像是这个原本应该规规矩矩的房里被她执意修建了一个火炕就能看得出来。素日里,对外的生意她很少出面,更多的是莫思归去谈,毕竟她是一个没有出阁的姑娘,就算米氏再放纵她在自家是生意上指点江山,对于这个随随便便出去见外男的事情,她都是不太愿意的,丁小桥也尽量考虑到她的感受,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情况下,基本都交给了莫思归了。
  不过,这家里面个店子的生意的询问和盘算,以及跟各个铺子的掌柜商量事情的时候就要在这房里了。
  按道理,是要放上屏风的,但是丁小桥却认为,有时候,面对面的更好交谈,也更容易知道对方的想法,所以这个屏风到了最后也就成为了摆设。
  所以,在平时里,丁小桥跟所有生意上的人谈事情,对于整个丁家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她都是在这间房里完成的,其实也可以说是在这个炕上完成的。
  外面的阳光正好,虽然料峭的初春处处都还透着一股子冬天不忍离去的寒意,但是那院子里迫不及待盛开的迎春花就已经宣告着季节的更迭了。
  坐在临窗炕头上的丁小桥,有一下没有一下的翻着面前的文件,心思却一点都不在这个上面。莫思归在她的面前放下了一碗刚刚煮好的冰糖燕窝说道:“春光正好,为何不出去看看?”
  丁小桥看了一眼莫思归,三年的时间里,他除了个子更高了,性格更加沉稳了,更加不苟言笑之外,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他脸上的那张面具了吧,真真的好看。
  
    第305章 梯田(上)

  “哪里有心思,这等着明远呢。”明远就是关田,因为杜开霁和他两个人都被说成是曹宿生的远房亲戚实在是太为打眼了,他就成了明鸿光的侄子,这名字就是明远。这些年他除了在曹宿生的手下做些简单的秘的工作,更多的关于工程、建筑、还有各种设计的活计都交给了他,当然,现在的丁家其实能给明远做设计的地方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明远主要是各种跑腿。
  不过,看明远自己倒是对于这些跑腿非常的感兴趣,他对于这些古代的各种工具还有房等等只要有设计的地方都是有着十二万分的热情的。
  “地方远,这大早上就算是跑出去又跑着回来也没有那么快,不用这么挂怀。”莫思归老神在在的坐在了丁小桥大炕边上的那一张桌子边,从架上抽出了一本游记十分悠闲的看了起来。
  眼看着,春耕马上就要到了,丁小桥这个心里面火急火燎的,哪里还像是莫思远这么悠闲,她白了他一眼,却又没有什么办法,正想靠在那迎枕上睡一会,又听到莫思归说:“小姐,燕窝凉了就不养人了,不然平白浪费了半两银子。”
  “这是谁让我吃的啊!我才岁啊,就吃这玩意儿!”丁小桥说起这个就一肚子的火气,她素日里最烦吃什么补品之类的,可是她去年来了葵水之后,总是有些头晕,而且,还经常手脚冰冷以及小肚子疼得厉害。这事儿她可是谁都没有说,就连白芷都是不知道的。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莫思归是怎么就知道了这事,那日,家里照例请大夫过来看平安脉的时候,他就看似随口说了一句:“这女子在没有嫁人之前其实最该好好看看。”
  便是这样一句话,没有指名道姓,头不头尾不尾,最后竟然惊动得丁修节他们专门去平城找了一位看女子的女医过来给她好生看了看,最后不禁开了一大堆苦药之外,还让她多多进补。
  于是,从此之后,丁小桥这每日两枚红枣枸杞的茶汤还有一碗冰糖雪梨燕窝是绝对少不了了。
  一开始的时候丁小桥还觉得挺好吃,毕竟从上辈子到这辈子她都没有吃过这么贵的东西,自然是心里很是激动,可是吃了半个月之后她就觉得腻味了,想着法子的想要逃避掉吃这些补品的命运,只是,那莫思归好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一般,只要他在,她就别想逃得过,这么一年多以来,她居然能逃掉的日子少的只够用手指头便数的清楚。
  都说燕窝是美容的圣品,可是现在吃在丁小桥的嘴里,她却觉得恶心,可是就算是这样,莫思归还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直盯盯的逼视着她吃下去,这真是让丁小桥一提起吃这些东西就一肚子的气。
  而面对这样的怒气,莫思归所做得便是兴平气和的说道:“小姐,你该懂事了。”
  就光是这么个字真真的能将丁小桥气得吐血,这潜意思就是说找自己不吃这半两银子的燕窝就是不懂事,就是浪费是吧。
  等着那坐在椅子上悠闲不已的莫思归,丁小桥一阵无力感涌上了心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那家里出了事情之后的杜开霁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眼,不但不会在处处被自己压制,反而把自己压得死死的,他好像知道自己所有的命门一般,真是让她不爽到了极点。
  不爽归不爽,但是该做的事情,该吃的燕窝是永远都逃不掉的,丁小桥叹了一口气,只能认命的端起了面前那只釉彩粉蝶的小瓷碗,一口一口的将里面的燕窝送进了嘴里。只是,在她没有注意的地方,莫思归看似在翻看游记的面孔之上,随着她听话的吃掉这燕窝之时,露出了一弯浅浅的笑意。
  “小姐,明远回来了。”就在丁小桥咽下最后的一口燕窝,正含着糖水漱口的时候,久违的白芷的声音响了起来,丁小桥不禁有一丝难耐,你这个臭丫头,不会早点回来吗?害我白白喝了一碗如此恶心的东西。
  这么想着,她的心里也难免有了一丝火气,她哼了哼鼻子,便将手里的白瓷碗放在了桌子上面。
  一进的白芷见丁小桥这副不痛快的样子,便立刻将目光投向了一边那个带着面具斜斜的靠在椅子上翻看游记的少年身上。她的意思很明白,第一,你又怎么得罪她了?第二,火气大步大?
  接收到了白芷的目光,莫思归略略放下了手里的,看向了她,温和的明明白白道:“小姐刚刚吃了燕窝,火气不大。”
  这算是直接了当的戳破了丁小桥的耀武扬威,气得她真恨不得将手里的白瓷碗砸在他那永远都没有变化的温和表情上,不想莫思归又转头冲着外笑道:“明远回来了呢!”
  真是转移话题的高手,便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将丁小桥的火气给掐灭了,也让她放弃了牺牲自己手边那个白瓷茶碗的命运。她连忙冲着那外的人道:“快些进来,我等他好些日子了。”
  明远进来之后,先是冲着莫思归行了个半礼,这才快步的走到了丁小桥的面前。
  明远和莫思归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他们曾经是主仆,而后来莫思归是明远背出来的,又算是救命恩人,现在他们又同为丁家的下人,又算是同事,不过,他们私下的关系很是要好便是了。
  “如何?”丁小桥也不等明远歇口气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丁小桥问的是田地的事情。自从上河村变成了上河镇之后,这周围的耕地越来越少,就算丁修节家现在那么多的地,可是真正用来作为耕种的还是不算太多。在丁家无论是丁小桥还是丁修节还是始终觉得他们的根本就是农民,所以这个耕种的事情一定不能就此放下。
  更何况,现在丁小桥已经着手打算要一个比较高端的饭馆了,还有他们家的快餐店,那都是对于各种蔬菜有打量需求的地方。虽然现在丁家跟很多的菜商都是有生意往来,不过丁小桥还是更偏向于自己家种菜。当然,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前段时间,莫思归直接跟她提了一下,他们现在占着的一块最大的耕地很可能会被以后的皇家征用去做行宫,这真是让丁小桥一下子就着急上火了。
  要知道那一块地足足有六百多亩,现在栽种了丁家绝大部分的粮食,而且这快点完全都是良田,如果一下子全部被皇家征用去了,就算给了他们一大笔钱,也挽回不了这些损失啊。更重要的是,现在无论是上河村还是中河村还是下河村附近都已经根本没有耕地了,丁家是不想将自家的田地庄子放得太远的,毕竟现在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经营这些鞭长莫及的田庄,那么就只能在往这附近发展了。
  于是,这个问题又绕了回来。
  这让丁小桥足足有天都没有睡着,最后在和家里的这些人商量事的时候,明远忽然开口说:“既然横向的没有办法发展了,为什么不往纵向去发展一下呢?”
  明远虽然现在早就已经熟悉了这古代的生活,说话也是很文绉绉的了,但是在有些问题上,他还是很容易就用自己的现代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就好像说得这个问题,他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不明白,最后还是他在细心的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意思。
  丁修节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纵向,难道还能往天上去开块田啊!”
  其实在明远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丁小桥忽然就想起了一个在云南非常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那就是元阳梯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纵向发展出的耕地。这种耕地模式其实对于庆国这种丘陵地带的国家来说是最适合的。庆国不缺人,也不缺钱,但是非常缺少耕地,就从他们云通郡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现在这个梯田能成功的运用到了他们附近的山上,那可真是算得上是对于庆国来说功劳一件了。当然,丁小桥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是等明远引导丁修节米林他们自己说出来了这个在山上开垦良田之后也才不多不少的搭话起来。
  这个提议不仅仅让丁修节和米林眼前一亮,就算是曹宿生和莫思远也忍不住叫好起来。
  于是这件事就交给了明远去运作了。首先就是买下那些靠近水源的荒山,然后就是找人去开荒,并且在山上修建出了一阶又一阶的田地,最后还要买来大量的肥料对于这些才刚刚开垦好的梯田进行养地。
  就这样,这事一直从去年就开始运作,到了今年开春也没有什么出一个明显具体的成果下来,原本丁小桥也不算担忧,就算这田今年弄不出来还有明年不是,不过,就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十里邀请这云通郡周边的富贾还有有头有脸的人上他的府上赴宴,私下很隐晦的跟她说了,他们家的那块六百多亩的耕地今年就不要种庄稼了。
  丁小桥这才一下子着急上火得连嘴上都起了燎泡,这土地一化冻就立刻催促着明远上山去查看情况去了。
  
    第306章 梯田(下)

  明远虽然这一路都是小跑回来的,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很激动,他点点头道:“虽然还比上家里面那六百多亩的良田肥,不过,也已经算得上是中田了,我们今年可以一边种庄稼一边育肥,这样养年,那些地一定是越种越肥的。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丁小桥一下子就从炕上跳了起来,她一拍巴掌:“果真如此!”
  “小姐若是觉得我描述得不清楚,可以选个好日子去看看。”明远很激动,他现在都还沉浸在那早上看见的一片梯田时的震撼之中,其实在耕种的时候他是时常去的,不过那个时候又忙着耕田,又要忙着指导这些梯田的建设,更要忙着为这些开荒的山地育肥,根本就没有好好的看过这些田。前些天,丁家的长工短工们为这些梯田引了水,今天他这一去看,一种直观的视觉冲撞让他真心心跳加速。
  “看是一定要去看的!”丁小桥兴奋极了,她连忙坐下来开始翻看账本,然后念念有词道:“那些田就算都是中田、劣田也好,至少数量很大,好歹可以将我们今年六百多亩的亏空补上,只希望今年的天景是个好的,让我们就算是中田、劣田也有个好收成。”
  莫思归缓缓的翻开了一页游记,这才真的将上面的内容看了下去,他的唇角翘了起来,素来温和的面孔中,因为这唇角的翘起来,多了分真心实意的柔和。
  梯田的事情不仅仅给丁小桥带来了绝顶的兴奋,整个丁家都因此更轰动了,大家一个个都按捺不住了要去看看这稀奇的梯田,所以合计了一下,大家绝顶择日不如撞日,就算明天是个下雨天也一定要上山去看看。
  于是,丁家的看田旅游团就此成立。
  老天真是疼人,尽管大家都在盼着这春雨润如酥,不过第二天一大早出来,还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现在的丁家人基本都算得上是甩手掌柜了,所以大家一起就约着去梯田看看。这也算是一大家子的人了,丁修节家出了丁修节夫妇,四个孩子之外,还有莫思归、丁小阁、米林、曹宿生,丁修义家则是一家四口全员出动,丁风儿家也是一家三口全部到齐。
  除了这些家庭成员之外,明远是一定要去,毕竟这是他全部经手的,还有白芷、紫苏、茯苓已经苍术这些乎已经跟丁家一家人的下人们,简直是全员到齐。
  最后丁修节家里就留下个丫头和下人看门,所有人都倾巢而出。
  梯田自然都是在山上的,当时丁小桥和明远在商量的时候,还是去看了好座山,最后选择得是中河村是上河村村口到云通郡路上的座坡度比较平缓的,虽然元阳梯田是的坡度是从二十五度到七十五度都有,不过,作为第一次来实验这种种植方式的丁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成功率,于是他们选择的坡度都是从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之间的山,这种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原有的水土保护比较好,并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山势太陡而水土流失,从而没有办法种植的困难。
  虽然说现在家里已经有了马车,可是对于丁修节来说,还是更愿意走路。
  不过这么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出行也是挺打眼的,一路上乡里乡亲的看见的都会打个招呼,询问一下去处,不过丁修节总不好他们直说自己要去看新开发的梯田,只能说这天气挺好的,趁着农忙之前全家人都出去踏青。
  这个理由倒是挺好的,原本踏青这个东西在乡下是没有的,毕竟乡下人天天都要出去溜达,要不就是砍柴,要不是就是捡野菜,这个跟踏青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自从这上河村逐渐的变成了云通郡新的经济圈、更多的城里人搬过来之后,这个活动倒反就流行了起来。
  所以,现在这个上河村也好,云通郡也罢,人人也都讲究起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全家出去玩一玩,这样的小日子也是非常的滋润的。
  沿着靠山的路一路朝着梯田走去。虽然对外人说是踏青,不过这一群人可没有一点悠悠闲闲出来散步的架势,各个都脚下生风,走得飞快。毕竟都是干农活出身的,对于这点路那都不在话下。也就一个多时辰,一大家子就已经走到了梯田的山下。
  还没有上山,就光是站在山下,抬起头去看,丁小桥就已经被眼前的这副场景镇住了。绵延的山脉上依山顺势的有着一层一层的阶梯,就好像是被最好的设计师设计过一样,看起来是人工做成的,可是却又那么融入自然,半点也不突兀。
  梯田后面山上的树是绿油油的,春天的风催开了片片的嫩叶,从山下仰头望去,就好像是一副极美的油画,一条条蜿蜒又奇妙的线条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画出了无价的美景。
  顺着早就已经开出了简易阶梯往山上去,越往上面走,丁小桥就越发被震撼。她真心能够理解昨天明远对她说,那简直是一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描绘的美景的说法。
  果然是这样的。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堆肥,梯田的地似乎已经养得好了一些,不过却水分不够,现在所有的梯田都从山上引了溪水过来灌溉在这一快快的梯田里。要静置三五天之后,等到所有的泥土的含水量都达到饱和之后又会将这些水放掉,再进行翻一下,将这土里面的杂草都翻出来好好的晾晒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