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豆腐娘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菜完成,李沅锦就回家了,侯娘张家表姑奶奶约莫还要两三日才到,如果快,就是后日晚上的宴席,如果慢,就是大后日中午的。

    后日晌午,玲跑过来:“我们侯娘,张家表姑奶奶已经在上一个渡口歇着了,明天一早就到顺平镇,李姑娘您明日早上到张府侧门,跟我家娘一起进去吧!”

    玲年纪跟云锦差不多,才十岁的总角丫头,性格有点儿憨直,但是对后娘的话是一丝折扣都不打的完成。

    李沅锦虽然年纪也不大,但是心思老道,平日里顶多也就是跟莲生藕生这样大她几岁的人一起,泓锦在学堂里也有同龄的学伴,就只李云锦,年纪不上不,唯独跟她年纪差不多的李佳雨又是个成日欺负她的。

    想来想去,云锦竟然没有个朋友,李沅锦喜欢玲憨厚实诚的性,连忙留她下来,叫云锦过来:“云锦,这是后娘家的丫头,叫玲,跟你同岁的。”

    云锦笑嘻嘻地拿过来一叠加了梅粒的豆渣饼干,问玲:“我是六月生的,你是几月的啊?”

    玲歪着脑袋看云锦:“我是八月的。”

    云锦立刻高兴了起来:“那我是你姐姐啦!玲,你以后有什么就来找我,我保证给你帮忙!”

    玲见云锦高兴,也很高兴,但是还是摇摇头:“你跟我同岁的,我不喊你姐姐,不过倒是可以常来找你玩。”

    玲是后娘买的丫头,她家父母都过世了,就只剩下她跟着哥哥嫂嫂,哥哥嫂嫂心不坏,但是家里穷,自家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毛头,于是只能把玲卖出去做工。

    是卖,也是千挑万选才选的侯娘这里,虽然侯娘的名声不太好听,但是为人泼辣豪气,玲跟着她,比去大户人家做下人,看那么些人的脸色要好多了。

    侯娘喜欢玲,跟她签了五年的卖身契,对玲就跟自己的妹妹、孩一样,做事是要做,但是其余一应吃穿从来不短她的。

    有时候没事让玲做,也会放假让她自己出去玩。因此倒是养成玲这样一副娇憨的性。

    玲在云锦不遗余力的推销下,装了一口袋豆渣饼干回去,连李沅锦专门买的梅干跟山楂干都给玲包了不少。

    玲也是个好玩的:“回头我家娘做了豆腐,我给你们送几块来!”

    云锦嘻嘻笑,指着门上的匾额:“你看看咱们这是哪儿?金玉豆腐坊,哪里还少你的豆腐!过来玩就好了!”

    玲抱着两包吃食,抬头看,有些疑惑:“云锦,你识字吗?”

    李云锦顿了一下:“识字啊!我姐跟泓锦每天都教我十个字,我现在已经能认识不少字了!”

    玲一脸羡慕地看着云锦:“真好!我也想学识字。”

    反正云锦平时也跟莲生藕生他们一起学字,李沅锦跟泓锦要教也是一起教,不多这一个。玲听了更是高兴:“那我回去跟我家娘,要是能成,我以后过来跟你们学字!”

    ……

    翌日,李沅锦一样是不到五更就起了,自己起来磨豆浆,然后点豆腐,她的习惯,南北豆腐和新鲜豆浆都要各备上一份,以防临时有变动。

    卯时出发,李显进帮忙拎着东西送她去张府,李沅锦在路上才问他:“显进堂哥,你最近好像心情不太好?”

    其实岂止是心情不太好,李显进最近简直度日如年,自从上次赵氏跟牛氏在豆腐坊吃了瘪之后,不敢再上门,成天就在家里逼着李显进偷学李沅锦做豆腐的方,学会了自己回去做。

    其实哪里用偷学,李沅锦每次做出来一个新的豆腐,都是叫上大家一起学的,李显进早就会了。

    但是赵氏跟牛氏这样的想法,让他如坐针毡,本来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的,现在倒是不好如同往常一样在豆腐坊里随意进出了。

    还有就是李显阅现在考过了童生试,还差一步就是秀才公了。如果这个时候有火箭,李显进一定会李显阅现在在家里的地位,如同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在宜宁村那个地方,原本读书的人家就不多,也就是穆家,还有田大娘家这样的才有余钱送人去读书。

    至于李家,几乎是榨干了李守信跟肖氏才供上了李显阅这么一个童生。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谈嬷嬷

    这次童生试考过了,李家人在宜宁村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

    这就更衬得一起去学堂读书启蒙,但是最后读不下去的李显进没用了。如今一个已经是正经的童生,一个还在每日里混日。

    赵氏跟牛氏嘴上都是不把门的,每天把李显进骂得狗血淋头。

    但是李显进没什么大志气,从就是爱玩,现在在豆腐坊做事,已经算是最认真的了,主要是跟人打交道,笑笑的功夫他喜欢。

    李沅锦一路听李显进着,有个想法在心里冒了出来,但是现在就要到张府去做菜了,就没开口,安慰李显进,让他踏踏实实在豆腐坊做着。

    等到张府后门,才不过卯时初刻,那边已经是水泄不通,许多商户菜贩都排着队往里面送最新鲜的食材。

    跟李显进告别,李沅锦在人群中找来找去好一会儿才看到站在边上的侯娘跟玲,侯娘也是刚到,她比李沅锦有经验,站在边上显眼的地方等她。

    侯娘找了张府后厨的一个婆带她们进去,玲就没有跟进去了,张府后厨里帮忙打下手的人不少,侯娘听玲回来云锦要教她识字的事情,就让玲今天去找云锦,上午在豆腐坊帮忙,下午就学字去。

    玲听了,一溜烟跑了,自有张府的丫头帮忙把李沅锦跟后娘带来的东西搬到后厨。

    这会儿后厨已经忙开了,张府的主也不少,早上大厨房厨房,连主带下人,数个院的吃食都要一一准备好。

    表姑奶奶是辰时到码头,张府的主们都一早用了饭,现在正要出发去码头接人呢。

    中午回来就要开几张大席,好好招待这位从京里回来的表姑奶奶。

    这会儿厨房里最忙的是配菜的工,不少年纪不大的丫头们,还有四五十岁的婆们,穿着统一配发的棉布衣服,摘菜的摘菜,送洗的送洗,这边还有配菜厨把新鲜的蔬菜切好,用相应的办法保存起来。

    李沅锦就看到他们把土豆片莴笋片都泡到井水里,这样就不会氧化发黑。

    厨房里虽然忙,但是也看着井井有条的样,想来这样的宴席对张府来也不少见,那婆刚引着

    在大厨房略停了停,见过了后厨管事的婆,又来了另外一个丫头把她们引到旁边:“侯娘、李姑娘,大厨房上的事务已有安排,等下您两位只需在这里坐着,喝点儿茶,到开灶的时候依着吩咐做菜就是了。”

    侯娘应了,顺手摸给那个丫头两个铜板,丫头笑嘻嘻地接了走了。

    李沅锦就跟侯娘坐在旁边,看后厨的人忙来忙去,李沅锦是个坐不住的性,跟侯娘商量了一下,跑去帮忙了。

    她们这样外聘的厨娘其实有点儿像是来砸场的,所以后厨虽然碍着面客客气气招待着,但是心里总是有些排外的。

    没想到遇到李沅锦这么个神经大条的,非要去帮别人搬东西、洗菜,一来二去,大家也不好拉着脸了,都有一搭没一搭地起了话。

    起了张府的主们,张府的人口比较简单,或许也正是因为人口简单,各处都分了院,反而显得很庞大。

    当家的是三十多岁的张老爷跟张太太,上头有五十多岁的老太爷跟老太太,不过两个人早就分开住了,老太太吃斋念佛,老太爷之前中风瘫痪了,现在也单独分了个院住。

    往下有两位少爷,三位姐,其中一男一女出自张太太,其余都是各妾侍生的。

    再这位表姑奶奶,是张老爷的表妹,年轻的时候嫁到京城,很是过了一段富贵生活,也很照顾张家。

    这次来是因着清明回乡祭祖,但是表姑奶奶的爹娘都已经过世了,所以只能暂时住在这位表哥家中。

    这位表姑奶奶也是近几年中逢着亲人过世,又要操持家务,中间又怀孕生,生下一个跟她一样身不太好的少爷,照顾上又操心,于是表姑奶奶的身就一日不似一日了。

    有嘴碎的婆:“表姑奶奶这次也是诚心回来祭祖,一是想着求先祖保佑她那身弱的儿早日好起来。另一个吧,也是怕这次不来,明年指不定就来不了了!”

    那婆消息劲爆,大家虽然因着规矩不敢怎么搭话,但是都竖着耳朵听,李沅锦也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听听也就过去了。

    那婆见大家神情上都有些好奇,的更是来劲:“要我啊,这张家表姑奶奶怕是落魄了,不然怎么这次就孤身一人回来呢?往常她爹娘在的时候,表姑爷也是要一起回来的,如今她爹娘不在了,反而不陪着她回来。想想,应该是儿身不行,在表姑爷面前失了势吧!”

    “啪!”

    那婆正的兴起呢,旁边又来了一个嬷嬷,从身侧过来,一记耳光把那个嘴碎的婆扇到在地。

    满厨房的人抬头一看那嬷嬷,立刻停下手里的活,纷纷矮下身行礼。

    那嬷嬷扇了一记耳光之后,看也不看倒在地上的打翻了水盆淋了满身水的婆,只看着满院,还有从厨房出来站在廊下一排的后厨诸人:“这样的话要是再让我听到一句,下场就跟她一样。”

    着往身后招呼:“来人,给我把她毒哑了,在柴房关三天,水米不给,再扔出去!”

    那婆立刻屁滚尿流地过来趴在这个嬷嬷脚下,嚎啕大哭:“谈嬷嬷,我不是有意的啊!谈嬷嬷求求你,求求你,我知道我嘴碎,以后再不一句话了!求您饶了我吧!”

    那个嬷嬷眼皮抬也不抬,只跟身后的人:“你们打算看热闹到什么时候?不想做事的,都给我滚出去!”

    身后立马来了三四个人高马大的婆,七手八脚地拖着地上的婆走了,一近身就捂住了她的嘴,那婆顿时连嚎都嚎不出来,挣扎着被弄走了。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鸡蛋豆腐

    李沅锦也矮着身蹲在井沿边,有点儿被这个嬷嬷的气势吓到了。脚都酸了,但是满院还有廊下的人,全都是这般半蹲的姿势。这个嬷嬷没开口让他们站起来,没人敢动。

    那个嬷嬷环视了一圈,才终于松口:“都起来吧!”

    李沅锦这才直起腰来,只感觉到自己从腰到腿都酸疼不已,那嬷嬷这会儿才开始正事:“我不常来这里,不知道你们竟然如此没有规矩,当众编排起主了!张家这真是要完了!”

    李沅锦低着头没敢抬头看,但是听这意思,这嬷嬷竟然不是张府的人?还敢这么大胆地处置张府的下人?

    接下来那嬷嬷点了几个管事的婆,一一问清楚了菜式、做菜的人,上菜的顺序、上菜和布菜的安排,甚至连碗碟都一一过目了,才总算是让厨房各人自去做事。

    听得那嬷嬷终于要走了,李沅锦也松了口气,没想到临到了,那嬷嬷突然叫上了李沅锦:“侯娘、李姑娘,跟你们两位借一步话,方便吗?”

    不借!不借行不行!我不方便!

    李沅锦在心里大叫,但是面上却什么都没敢显露出来,跟着侯娘的身后,被那嬷嬷带着去旁边。

    那嬷嬷对着她们两个:“你们两位是外来的,今日有些场面没承想让两位看笑话了。”

    侯娘跟李沅锦赶紧表示我们只是来做菜的,除了要做的菜,什么都没看到、没听到!

    那嬷嬷接着:“哪个院里都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只盼着两位如今日所,什么都没看到没听到。往后我也不愿意在任何地方听到这样的流言。”

    李沅锦点头:“这点儿你放心。”

    那嬷嬷才总算是满意,语气放轻柔了些:“你就是我们少奶奶的李姑娘吧?”

    李沅锦抬头:“啊?”

    那嬷嬷笑着:“我姓谈,大家都叫我谈嬷嬷。我是陈府的人,陈少奶奶是我的主。”

    李沅锦疑惑:“可是我几次去陈府都没见过您啊!”

    谈嬷嬷微笑,面容看上去很是亲切,但是李沅锦总觉得她这笑容像是练过的,眉眼嘴角全都是恰到好处的笑容,让人感觉亲切友善,但是眼底却是没什么情绪的:“我上个月奉我家少奶奶的命去京城接张家表姑奶奶回顺平镇,故你没有见着我。魏嬷嬷倒是跟我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李沅锦汗颜,她自己是觉得自己带着穿越者的身份,跟这里的人肯定不一样,但是因为被吊打过太多次,知道自己只有有个身份,并没有什么光环。这会儿见过了谈嬷嬷的气势,更加不敢自己不凡。

    “少奶奶也提过你的手艺,今日有你跟侯娘,这豆腐上我就不操心了,只一点,吃食要新鲜、干净。表姑奶奶不是个挑剔人,但是也不是随意做就行的。”

    如此吩咐了一番才离开,李沅锦动了动,感觉自己背后都有些微微出汗了。

    侯娘也是第一次见到谈嬷嬷这样的:“往常去大户人家做菜,虽也有些规矩,但是没有规矩这样大的。这嬷嬷看着不起眼,但是气势着实厉害。”

    李沅锦点点头,但是却不是很明白陈少奶奶跟这位张家表姑奶奶的关系,怎么张家的人自己不去接,反而是陈家派人去接的?

    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快到巳时了,原本就忙的脚不沾地的后厨,因着让谈嬷嬷临时巡视的事情,节奏都停了,现在重新开始,更是忙到飞起。

    巳时时分,后厨旁边的院里都传来不少人走动的脚步声,时不时还有管事婆在其中指挥:“等下表姑奶奶走那条路,这边近厨房,油烟重,别熏着了。进了后厨的别再出来,上菜在二门换手,仔细点儿!”

    然后后厨的大灶也升了起来,厨师们开始纷纷炒着菜,后厨里单独还有一个不的隔间,是给各位厨娘用的,李沅锦跟侯娘也安排到了这里。

    侯娘的菜色简单,做起来不过片刻,就没动手,李沅锦这会儿已经开始打蛋液,调好豆浆,准备冷盘跟干果各四盘上去了,她这边就开始蒸豆腐,这样正好可以在席中上热菜的时候把鸡蛋豆腐送上去。

    ……

    午时未到,后厨的菜肴开始如流水般一盘接一盘地被端走,据今天前面开了三个席面,这还是能坐上桌的主们。还有妾侍跟远亲那些,根本就上不得大席面,是在另一处单独开席的,据也有五桌。

    后厨大灶间的师傅们都忙坏了,一声连着一声叫帮工们准备好料,厨房本就热,加上忙,整个一片热火朝天。

    李沅锦跟侯娘得了令,只用做三张大席上的豆腐,侯娘的白菜粉丝豆腐,倒数才上,一锅煮了,用紫砂锅煨在一边,正好让白菜跟粉丝更加软烂。

    侯娘听从了李沅锦的建议,把粉丝都剪细了,这样煮好后,用勺就能舀起来,那么好些太太姑娘,也就不用把粉丝拉得老长了。能优雅地吃粉丝。

    至于李沅锦的鸡蛋豆腐,她借用了张府厨房里的花形碗,直接把鸡蛋豆浆倒入到花形碗中,再上锅蒸,这样就能蒸出来花的模样。

    李沅锦看到厨房里还备有洗干净的迎春等花朵,问明是已经处理过去了涩味的,就取了一点放在半凝固的豆腐中。

    玉白的花瓣形豆腐,中间点缀着几朵红粉色、明黄色的花朵,赏心悦目。

    后厨的厨娘过来看了一眼都觉得不错,侯娘帮忙把豆腐从碗中倒出来,心翼翼放在盘里,一个大盘中装了十个碟,每个碟中都是一朵花形鸡蛋豆腐。

    做完之后,后厨的人都没来得及吃饭,都匆匆忙忙去擦汗净面,侯娘也吩咐李沅锦再整理一下衣物,把刚刚做饭时绑起来的袖放好什么的。

    侯娘进府做饭有经验,知道大户人家都实行打赏,有体面的丫头代表主过来打赏不,有时候主们还会亲自见一下后厨做饭的人,这样满身油烟地过去肯定不行,得好好收拾收拾。

    做的好不好不,但是习惯要养成。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赏赐

    果然没过一会儿,前面两个一个大丫头,身后跟着两个丫头,一个捧着托盘,里面装了一串串的铜钱,另一个是数个荷包。

    “今儿菜色做的不错,主门都很满意,你们也辛苦了,这里有几吊钱,是赏给你们的!”

    “所有主菜的大厨,每人并一个荷包。”

    因着侯娘跟李沅锦也是做了一道完完整整的菜,所以也各得了一个荷包,李沅锦没好意思当场打开看,伸手摸了摸,似乎是个葫芦状的东西。

    大丫头走了之后,后厨的管事看了看,一共是五吊钱,三吊分给大灶间,两吊就给了灶间的管事婆,让分给灶间的人还有像李沅锦一样外面请来做菜的。

    李沅锦分得了足足一百文钱,掂着也是沉甸甸的。

    李沅锦心里高兴,做的菜被人认可感觉总是不赖的,而且做厨娘这活计,还真的挺赚钱的,原本就有银不,做的好了还有各种赏银拿。这可是古代的自由职业者啊!

    要是李沅锦不想发扬父母的豆腐事业的话,做个跟侯娘一样的厨娘也是不错的!

    ……

    前厅一共摆了三张大席,一张是女客,用屏风隔开,能够透过纱质的屏风看到对面,对面是两桌男宾。

    女客这边,首席的是张太太,老太太因为念佛吃斋,早就不上这样荤素搭配的席面了,张太太旁边一左一右坐着的,一位是知县老爷的夫人,另外一位看上去二十岁出头,穿着一身素净衣物,头上也不过戴了几只玉簪,只不过看玉簪的成色还是很不多的。脸上虽然施了脂粉,但是看着样并不精神。

    而张家这位表姑奶奶的另外一边,就是李沅锦认识的陈少奶奶。

    一桌上还有不少当地有权有势人家的太太姑娘们,正笑笑问着表姑奶奶关于京里还有路上的见闻。

    这位表姑奶奶性倒是好,虽然人看着不太舒服,但是有人问,也一一仔细回答了。

    倒是陈少奶奶看不过去了,吩咐丫头帮忙布菜,可表姑奶奶看着什么都吃不下。

    直到有一道嫩黄色的豆腐,才碟中心那么一块,在豆腐中间还凝固着花朵,张家表姑奶奶才有些兴致:“这豆腐的样倒是不俗。”

    旁边机灵的丫头赶忙帮表姑奶奶取了一碟过来,大盘里还附送着银色的勺,看样这豆腐是舀着吃的。

    豆腐这东西,入口即化,张家表姑奶奶虽然没什么进食的兴致,但是想着不过跟流食一样好入口,总得给点儿面尝尝吧。

    谁知道才舀了一口,就觉得这豆腐新鲜,淡淡的豆浆香味,入口的嫩滑让人不用牙齿就抿细入腹。

    温度也是刚刚好,还冒着热气,又不会烫口,吃下去才觉得那股顺滑和温暖流向四肢。

    在席上虽然并不会多吃东西,但是客人不吃也会让主人担忧,张家表姑奶奶正为难呢,没想到这道鸡蛋豆腐如此和她胃口,于是就借着这豆腐的光,总算是让张太太放心了。

    张家太太也松了口气,这位表姑奶奶来头虽然不大,但张家有一半产业都是跟她脱不开关系的,张老爷是再三叮嘱了她要仔细照顾着的。

    可是自从开席,这位姑奶奶除了吃了一粒腰果炒虾仁中的虾仁之外,就再也不动筷了,丫头们布的菜换了几个碟了,她连汤都不喝一口。

    这会儿肯吃豆腐了,而且还吃了还不止一口!

    陈少奶奶也笑了,凑到张家表姑奶奶边上:“友容,你喜欢吃这豆腐啊?”

    张友容跟陈少奶奶在京里的时候就是好友,当着她的面也不怕什么,点点头:“原本也一样的,后来宫里喜欢吃,我们外面的也跟着吃。后来事情一多,吃不进鱼肉,也就豆腐和鸡蛋能入口了,余下就只吃些青菜。”

    “那正好,我这里有认识个人,在豆腐上花样多,改天你去我那里,我把她请来。”

    “那也不用那么麻烦,我看今天这个厨也不错,这豆腐吃起来即为嫩滑。”

    张太太看她们两个聊得开心,连忙插嘴:“现在厨们应该都在后厨,我让人把这个厨找过来。”

    张友容也觉得可以,来顺平镇要住上不少日,有个合口味的厨当然好。

    当下就有人去请了,谈嬷嬷却是悄悄跟陈少奶奶了句话,陈少奶奶眉头一挑:“真是她?”

    谈嬷嬷笑而不语。

    陈少奶奶拍着手笑:“今天可真是巧了,我要介绍给友容认识的姑娘,正是张太太你今天请的厨娘!”

    “这么巧?我们家做席,总是会请侯娘过来,没想到陈少奶奶也认识侯娘。”

    陈少奶奶摇摇头:“我的可不是侯娘,是一位姑娘,今年才十三岁多呢!”

    正着,就有丫头引着李沅锦过来了,李沅锦也是老远就看到了坐在席上的陈少奶奶,毕竟她气度不凡。

    陈少奶奶见果然是李沅锦,笑着:“这下咱们的豆腐西施来了!今天正好,我在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