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风用力的点了点头,起身抱拳向孟彤深深一揖,“阿姐放心,清风知道怎么做的。”
  “那就好。”孟彤重新露出笑容,道:“我娘那儿一会儿就能好了,你先去前院看看马车和青海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他们几个今天都会跟去,一会儿你跟我和娘坐一辆车,让侍书侍剑回头跟着青海他们坐车辕上押车好了。”
  清风欣然应允,转身去了前院。
  清风一走孟彤就想找本书看看,也好一边打发时间,一边等春二娘梳妆完毕,可谁想她书都还没找着,外门就传来了青碧的声音,“主子,出行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您要过去看看吗?”
  所谓出行需要的东西,指的是外出时为防衣裙弄脏,需要带出去更换的衣服鞋袜等物,车上要用的茶水点心,书籍、棋盘或绣绷,以及随行的护卫和丫头和婆子等等。
  孟彤遗憾的看了眼离自己只有一臂之遥的话本,叹了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院子里,青碧已经换上了一身新衣裳。白色的绸缎短衫外罩着翠绿色比甲,配一件藕荷色长裙,头上的丫髻上绑着翠绿色的缎带。
  这一身行头,除了头上那两条不值钱的发带之外,简直穿的比她这个公主看着还靓丽。
  孟彤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素淡的书院常服,有些好笑的打趣青碧,道:“青碧,你打扮的这么漂亮,把主子我的风头都给抢去了,要不你就别去了呗。”
  青碧茫然的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道:“可这是宫嬷嬷让绣庄做了送来的啊,她不让我们穿劲装,也不让我们穿布衣,说那样会丢了主子的脸的。”
  青碧说着还很不习惯的扯了扯自己的新裙子,一脸嫌弃的道:“这裙子穿着太碍事了,奴婢都没地方藏匕首了。”
  孟彤一见她那粗鲁的劲头,连忙哭笑不得的出声阻止,“行了行了,你快别扯了,再扯就要扯破了。”
  她是真的怕青碧一个不小心就把新裙子给扯出个洞来,虽然她不在乎买裙子的那点儿银子,不过好好的裙子才上身,能不破坏就别破坏了吧。
  青碧嘟了嘟嘴,显然对身上这一套衣裙还是颇多怨念,搞得孟彤都有些啼笑皆非了。她连忙转移话题,改问,“青薇她们穿的衣裳是不是也都跟你这一套一样?”
  青碧点点头,脸上自然流露出悦快的笑容,道:“青薇姐姐穿着比我好看,青月姐姐穿着也好看。”
  孟彤笑道:“你穿着也好看。”
  青碧的小脸微微一红,有些腼腆又有些害羞的笑道:“主子真的觉得我这样穿好看吗?”
  “当然好看啊!”孟彤扯了扯自己身上的书院常服,不无嫉妒的道:“你穿这一身比我好看多了,害我都忍不住要嫉妒了。”
  青碧害羞的抿嘴笑着。


  ☆、502怎么想的?

  孟彤冲她挥手道:“你去夫人屋里看看,若是夫人快收拾好了,你就去把青黛和侍梅换下来,让她们俩也赶紧去打扮打扮,你们都穿的漂漂亮亮的,夫人一会儿见了一准高兴,我带着你们出门也有面子不是?”
  “哎,奴婢这就去。”青碧欢快的答应一声,一扭身就跑进了主屋。
  七夕大比的时间定于辰时三刻,等宫嬷嬷等人给春二娘打扮好,也已经是卯时二刻了,众人上了马车,便立即浩浩荡荡的往城门口急奔而去。
  从洛阳城到皇家书院,若是按青海的赶车技术,平时不用一个时辰就能到,但是今天显然不是一般的时候。
  城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城的百姓已经全被拦在了城外,此时洛阳城的九门已是处于只准出不准入的状态,五城兵马司的人为防各府的马车拥挤产生混乱,从城门口一直排到了街上,维持着这一段街道的秩序。
  孟彤等人的马车一到,青海还没来得及掏出公主府的身份令牌,要求行使一下特权,五城兵马司的人大声吆喝了起来。
  “解忧公主府的马车到了,前头的车子都快着点啊,不走的就靠边,让公主府的马车先过。”
  “靠边,靠边,说你呢,会不会赶车啊?你不走别人还要出城呢,往边上靠靠都听不懂吗?”
  “要出城的人,抓紧速度啦,再有一个时辰,皇家书院的七夕大比就要开始了,到时候书院大门一关,就是有入场帖子也进不去啦……”
  大街上此起伏吆喝声,一声接一声,孟彤听出其中一个声音,正是上次来公主府帮忙的一个将领,好像是叫王铁的。
  孟彤推开车壁上的一个小窗,递出一个深蓝色的荷包,对车辕上押车的少年道,“青河,你把这个荷包送给那位叫王铁的南城兵马副指挥使,就说今天天热,大家都辛苦了,我请大家喝杯凉茶。”
  “是,属下这就去。”青河接过荷包,轻轻一跃就跳下了马车,往城门里的王铁快步跑了过去。
  青海赶着马车并没有停下来等青河,而是急速往皇家书院的方向奔去。马车的速度不比单马一骑,青松青柏几个骑马的人,自会停下来等青河的。
  此时放眼望去,通往皇家书院的官道上,全是一辆辆由数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豪华大马车。
  这些马车或是披挂着轻纱珠帘,或是四角垂珠,悬挂琉璃宫灯,总之是怎么奢华怎么来,而且最差的也都有两马拉车。
  春二娘看着这副情景,眼中满是雀跃之色。
  她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达官贵人一齐出行,而自己竟也是其中的一员,这叫她既激动又兴奋,而且女儿和义子都在自己的身边,春二娘此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孟彤看到这一幕却不禁捂着胸口暗自后怕不已。
  也幸亏王嬷嬷等人在安排出行事宜时,她因忙着看医书没空搭理,而把权力全都下放给了宫嬷嬷和王嬷嬷,否则这会儿她的脸只怕要丢大了。
  她当时是真的觉得,拉马车只需一匹马就足够了,压根儿没往炫富上头去想。
  不过陪国家领导人出游也敢如此张扬,孟彤也算是服了这些王公大臣了。她不知道他们这是什么心理,好像深怕皇帝不知道他们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似的,竟然都犹如花孔雀般,连出行的马车都要打扮的“争奇斗艳”。
  等到了书院大门口,马车照旧排成了一队长龙。
  所幸书院还特意开僻出了一条专供书院学生入校的通道,孟彤又有十二院的令牌,因此青海将令牌一亮,守门的御林军立即就让开了道路。
  一行人的马车停都没停就直接驶进了皇家书院,顿时就引得在大门口等着进皇家书院的一众权贵们喧哗起来。
  不过这事儿孟彤他们是听不到了。
  进入皇家书院之后,孟彤等人才走了没百米就被拦了下来。
  来人是一队甲胄整齐,腰配钢刀是军士,看装束似乎是金吾卫的人,青海连忙把解忧公主府的令牌递了过去。
  领头的将领只看了一眼,便连忙冲马车一抱拳,客气的扬声笑道:“原来是解忧公主的车驾,卑职冒失了,不过卑职职责所在,需要检查一下公主的车驾,还请公主殿下莫要见怪才好。”
  进入皇家书院会有临检的事,凌一和宫嬷嬷都跟孟彤提过,所以她此时也不觉得自己被人针对或冒犯了,痛快的掀起车帘,冲那将领微微点了下头,道:“我就是解忧。”又指着身边的春二娘和清风道:“这是我母亲和弟弟,我带他们来看七夕大比的。”
  “啊,卑职冒犯了。”那将领一眼扫过车厢里的三人,连忙抱拳冲孟彤一礼,脸上意外的神色来不及收敛,尽收众人眼底,显然没想到孟彤会如此痛快的掀帘让他们检查。
  孟彤会心一笑,道,“将军严重了,你们也是职责所在,今天天气严热,辛苦大家了。”
  在路边顶着大太阳值勤的一众将士们闻言,顿时全都齐唰唰的向孟彤的马车望了过来,每人的眼里都满满的感动。
  那将领似乎背脊都更加挺直了些,冲孟彤抱拳又是一礼,掷地有声的道,“吾等职责所在,不敢担公主这一声辛苦。”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孟彤对于军人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排除个别别有用心的将领不说,生活在中下层的军人其实是最为可爱、可敬的一群人,他们为了保家护国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事情,却常常得不到完善的后勤补给和相应福利。
  就算尊贵如金吾卫这种皇帝的亲卫,在如此高温的日子里,顶着大太阳站在这路口值勤,书院却没人帮他们搭个遮阳的凉棚什么的,而这些可爱又实诚的士兵们明明热得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也不见有什么怨言。
  孟彤探头冲后头的马车喊了一声,“宫嬷嬷!”
  宫嬷嬷和王嬷嬷是宫里的老人,知道这临检的规矩,早在马车被拦下时就已掀帘下了马车。


  ☆、503迷糊

  听到孟彤唤她,宫嬷嬷连忙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不待孟彤开口吩咐,便笑盈盈的冲孟彤一礼,道,“公主莫要担心,老身知道该怎么做的,公主您只管先带夫人去会场,老身把这边的事情一安排好就会过去的。”
  孟彤点点头,转头冲那些还在盯着她看的将士们微微一笑,便放下了车帘。
  马车缓缓跑动了起来,宫嬷嬷带笑的声音清晰的传了进来,“各位大人都辛苦了,我们公主的宿院就在女院那头,那间临河,院门外搭了白凌凉棚的就是,若是各位不嫌弃的话,一会儿换班的时候请过去喝杯凉茶解解暑气吧。”
  几声欢呼响起,马车渐渐远去,孟彤只能隐隐听到那将领模糊不清的声音:“……那就多谢了……”
  在宫嬷嬷与那将领套近乎的时候,王嬷嬷正招呼着青碧她们把车帘掀起,一边跟金吾卫的将士们介绍车上的人,一边等金吾卫清点过他们的人数,登记在册之后,这才又重新上了马车,去追赶前头的孟彤她们。
  “停下,停下,前面就是大比会场了,马车不能打这儿过,请夫人小姐们在这里下车,步行进入会场吧。”雄浑的大嗓门一响,孟彤就感觉马车微微晃了一下,就缓缓停了下来。
  孟彤连忙撩起车帘一看,嘿,没想到对面还是个熟人——凌一的副将鲁伦。
  “鲁副将!?”孟彤不等青海过来放脚垫,就直接提着裙子从马车上蹦了下去。
  清风知道孟彤要与人应酬,就跟着跃下了马车,他也不等青海过来,乖巧的回身从车上搬下脚垫放好,这才伸手去扶春二娘下车。
  青海非常无奈的看着抢了他工作的清风,只能束手站在一旁乖乖看着,毕竟他一个赶车的车夫加护院,伸手去扶主母也不合适,所以就理直气壮的偷会儿懒了。
  “哎哟,是解忧公主您呀,您看卑职这眼神儿,竟没认出您府上的府徽来,真是该死该死。”鲁伦跟孟彤打过两次照面,也吃过孟彤请吃过两顿酒席,算是对孟彤的豪气最为佩服的人之一。
  “我们要在这里下车走过去吗?”孟彤好奇的问了一声,左右看了看四周,这才发现她们的马车这回只跑出了两百多米,就又被拦下来了。
  前面这条道路两旁种满了高大榕树的大道,正是进入皇家书院的必经之地,全长约三百米左右,道路两旁树荫遮天,夏日里非常的清凉,因此也被皇家书院的学生称之为林荫带。
  孟彤以前也没参加过七夕大比,并不知道大比的会场在哪儿,会以何种形式比试。
  按她原来的想法,这古代的大比或许也会如现代的高考一样,把学生都安排在公共校舍里,然后由几个夫子在旁监考,间或皇帝和皇后过来巡个逻,走个过场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听到鲁伦刚刚说前面不远便是大比会场了,孟彤回忆了下前面不远是什么地方,就忍不住惊讶了。林荫带过去之后是一片养护的非常好的宽广的草皮,不远处更有荷塘和小河,再过去不远处便是铭书楼了。
  难道大比的会场会设在那片草皮上?
  书院的夫子平时把那些草皮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连她在自己院子四周洒药都被罚了整整两千两,如此细心爱护着,该不会就是为了一年给皇帝带人过来踩一回的吧?
  “我说殿下,您就没打听过七夕大比是怎么回事儿吗?”鲁伦知道孟彤是打民间来的,以前没参加过七夕大比,不过他原以为就算孟彤没参加过七夕大比,总也会让人去打听清楚情况的,谁知孟彤竟然连大比会场在哪儿都不知道。
  他哪里知道孟彤一心沉迷于医道,凌一和宫嬷嬷等人见她在用功又不敢打扰她,都想着反正自己几人就在她身边,等事到临头时再提点她一下不迟,所以才造成了孟彤此时迷迷糊糊的状态。
  “不就是要考校一下我们的书、画、骑、射、乐音、绣功之类的嘛?!”孟彤有些奇怪的看了鲁伦一眼。心说:身为书院的学生,她还能不知道自己考试要考什么?
  “哎呀不对,今年的规矩变了您不知道吗?”鲁伦一拍巴掌,一脸“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
  孟彤不禁黑线,宫嬷嬷和王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对七夕大比的事情自然都是清楚的,孟彤是对她们有信心,才没多花心思去打听七夕大比的事情,谁知道今天的规矩会变啊?
  身后又有马车声响,孟彤回头,见是宫嬷嬷等人的马车赶上来了,也知道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于是只微微一笑道:“那我一会儿进了会场,就派人去打听打听,多谢鲁副将的提醒了。”
  “不敢,不敢,卑职也没做什么。”鲁伦挥着手哈哈一笑,一如既往的豪爽作派。
  等宫嬷嬷等人下了马车过来,立即有士兵指挥青海等人将马车和马赶到不远处的河边停放。
  孟彤笑着与鲁伦告辞,就回身与清风一起扶着春二娘,带着宫嬷嬷等一群人浩浩荡荡的道着林荫道往前走去。
  林荫道上轻风徐徐,鸟语不断,走着倒也不会让人觉得烦闷。
  没多一会儿,众人的耳里渐渐就有了人声,等视线能看到林荫道外的景物时,春二娘不自觉发出了一声惊呼。
  就见林**外的草皮上,不知何时已被人搭起了一片似乎望不到边的凉棚,棚下整齐有序的摆着一张张矮几和蒲团,而在草皮外的小道上,穿着书院常服的男、女学生,带着自己的父母亲人纷纷往更远处的铭书楼方向走去。
  虽然隔得老远,不过以孟彤的耳力,还是听清楚了他们的话里谈论的内容。他们在谈论今天开场的书艺和音艺谁能拔得头筹,拿到金竹令。
  书艺和音艺,孟彤没一个在行的,能拿个青竹令就不错了,金竹令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504不一样

  夏天的日头毒辣,一出林荫道,宫嬷嬷便适时的递来两把纸伞,孟彤把青色的一把递给清风,把绘桃枝粉花的纸伞接在手里撑开,挡在春二娘的头顶。
  “这……这是做什么?”春二娘仰头看了眼头顶的纸伞,又连忙转头看了看四周,“你这丫头又想的什么怪主意?这大晴天的你撑伞作啥?还不赶紧收了,免得惹人笑话。”
  孟彤满不在乎的笑道,“谁说下雨才能撑伞啊?晴天撑伞能遮太阳啊,您不觉得撑了伞之后就没那么晒了吗?”
  “阿姐总能想到这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清风笑着也将手里的纸伞撑开,入眼的伞面上的花纹竟是一片翠绿挺拔的竹枝。
  那鲜翠欲滴的颜色,在这炎炎夏日里,让人一见便觉清凉之意扑面,忍不住心生欢喜。清风欣喜的探头,越过中间的春二娘对孟彤笑道,“谢谢阿姐,这伞我很喜欢。”
  春二娘见连清风都这么说,再看看脚边被伞遮出的一片阴影和暴露在阳光下,被太阳晒的刺眼的青石砖,心里也觉得女儿这个主意不错。虽然觉得别人都晒着太阳,就自己一行人撑着纸伞有些怪异,不过既然儿子女儿都说好,她实在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延着青石砖道一路往前,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了耸立在路旁的铭书楼。只不过此时的铭书楼前面,已经用竹子搭了高低错落的三排看棚,有不少的看棚里都已经有了人影,似乎正是为前来观看大比的人搭建的。
  孟彤扭头冲身后扬声道,“青扬,你速度快些,去前头打听一下,看看书院方在有没有给咱们安排看棚。”
  “是!”青扬一身青色滚红边的劲装,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个小厮,倒像是谁家的贵公子。他一个闪身就跑出去了老远,看得春二娘忍不住张大了嘴,“这孩子跑得可真够快的啊。”
  清风看着青扬远去的背景,眼里满是羡慕,他轻声对春二娘解释道:“干娘,青扬大哥身上有功夫,所以才能跑的这么快的。”
  春二娘恍然的“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却没有多问什么。自打出了背山村之后,她也算是见识了很多东西了,比如这功夫春二娘就见过。
  凌一就会武功,以前一起南下的时候,没事就见凌一拿着根树枝在那里笔划来笔划去。女儿当时告诉她凌一这是在练功,就如她平时早起跑步晨练一样,都要平时一点点练起来,等到要用时才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现在看到清扬跑得那么快,春二娘才恍然了悟,原来这就是平时练来练去能达到的效果。
  孟彤等人并没有停在原地等清扬,而是继续缓步往前走着,待走的近了,孟彤便看出了今日铭书楼的不同来。
  在远处看,那些用竹子搭建的看棚似乎就建在铭书楼边上,可走近了看才知道,那些看棚其实离铭书楼还隔了老远一段距离。
  御林军和金吾卫的人将铭书楼围了个水泻不通,看来一会儿皇帝和皇后应该不会与她们挤看棚,而是会独单在铭书楼上观看大比才对。
  走到离看棚还有一小段距离时,就再也没法往前走了,只因前头挤满了穿着书院常服的学生和学生的父母亲戚们。
  对于爆晒在阳光下的那些人来说,孟彤一行人手一把纸伞遮阳,无疑就非常醒目了。
  面对四周投来的各种眼神,孟彤和清风等人皆能视若无睹,唯有春二娘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一般,连头都不敢抬。
  “主子,书院给咱们安排的看棚在第三层的左侧,咱们这边走。”青河也不知道从哪里一个闪身就钻了出来,笑着往前做了个随他走的手势。
  孟彤微微颔首,扶着春二娘就跟了过去。
  “快看……”
  “这是谁啊?”
  “……不认识,不知道啊……”
  “快看,这些穿一样服饰的是婢女和小厮吗?他们穿的竟然都是湖绸的耶。”
  青薇等人闻言,不觉都挺直了脊背,将宫嬷嬷和王嬷嬷平时教导的礼仪姿式都拿了出来。许是孟彤一行人的气场太盛了,拥挤的人群见他们走过去,自动就分出了一条路来。
  “刚刚听引路的师兄说,今年的七夕大比跟往年的会有所不同,所以属下就顺口问了一嘴。”
  青河一边给孟彤带路,一边道,“听说这回的七夕大比不再男、女院分开比试了,除了书,画,音,骑,射之外,书院取消了原来女院的绣功和医理考核,男院的策论和兵法也取消了。
  听说是皇上觉得单考那些太过死板了,觉得测不出书院学子的水平,所以就让书院增加了第六项终合项目的比试。至于终合项目要考什么,现在没有人知道,听说皇上到时候要亲自出题呢。”
  孟彤也就骑、射、医理强点儿,其它科目全都是上去打酱油的,就算取消了医理,也还有骑、射两项保底,反正她不会是最差的那个,所以没觉得有什么压力。
  书院给孟彤安排的看棚在整个看棚群的中部靠西一面,上竹梯时孟彤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每一座看棚都有独立的竹梯,倒也不必担心会与别人挤。
  而且旁边几幢的三层不管坐的是谁,想要过来搭讪,都需从自己的看棚那边下到地面,再折到这边上三层,如此折腾的设计,倒也让孟彤觉得省心不少。
  一行人顺着竹梯踏上三层,只见看棚里的地面设了软毯席案,内里茶水点心齐备,角落处还摆着可放置冰块的木桶,设施非常齐全。
  站在三层举目四望,前方搭着凉棚的考场能够尽入眼底。
  “咦,那边的树下好像也有人。”春二娘指着西面不远处的树林,问孟彤,“彤彤,那些也是来看大比的人吗?”
  “应该是。”孟彤顺着春二娘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考场西侧的树荫下,竟也搭了个三层看台,只是那边的看台没有顶棚,里头摆设的也只是一张张长凳,条件比起她们这边,算是差了不只一个档次。


  ☆、505紧张

  孟彤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那边树荫下的一个熟悉的身影。
  “青黛!”
  “哎!”青黛把手里提的食盒往青月手里一塞,连忙就走了过来,“姑娘,您叫奴婢?”
  孟彤指了指远处树荫下的看台,道,“你跟青薇去那边的树荫下看看,要是看到了韩公子,就把他的双亲请过来,就说夫人和少爷在此人生地不熟,我想请韩夫人和大人过来相陪。”
  青黛嘴巴翕动着将孟彤的话在心底重复了一点,才笑着冲孟彤福了福,拉着青薇就下了竹梯往西边去了。
  “韩公子的父母既然要来,那咱们可得好好招待,千万不能怠慢人家了。”春二娘立即就紧张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