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下泰和楼是个什么概念?
那是家里不但得有矿,还得有通天的权势才能办成的事情,否则要是碰上个皇亲国戚正好也要在今天请客,你包下了泰和楼,别人不给你面子,岂不就得得罪人了?
要知道,在这皇亲国戚遍地走的洛阳城里,那些豪门权贵家的老爷公子可没有一个是好说话的。
而这位空降来的浙江清吏司郎中孟大人,才一进门就说要包下泰和楼请整个户部的人吃饭,这可不就是说明了他家不但有矿,还很有权势么?!
心思灵乏的人立即就动起了心思,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巴结这位年纪轻的过份的孟大人,而那些本来就是来打探消息的官员,则面露焦急之色,心里都巴不得能立即回去跟自己的主子汇报这一重大消息。
清风没管四周人的反应,跟官宏明打了声招呼:请他稍待片刻,就转身出门去街对面的茶楼找侍书去了。
对于如今的他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已经不算是个事儿了。啊姐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只要能打通关节,让他迅速融入户部这个官员大集体,花一点儿小钱是很必要的。
所以他其实一早就打算好了,要用酒肉攻势与部门里的人打成一片的。
只不过清风原本是打算跟部门的人都认识了之后,等拜见了上级长官,然后再提出请客吃饭以便联络感请的提议。
谁知道他才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现场竟然还会有人起哄?
清风立即就借着话赶话的当儿,直接豪爽的把请客的邀请提了出来。
如此一来,等他拜见了上级长官之后,再顺道提出吃饭的邀请也不会显的突兀,更不会让人联想到贿赂上级上头去,可谓是一举数得了。
等清风再进门时,原本围在户部大门口的一众官员已经都散了,门内只有头发花白的官宏明还站在原地。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清风总觉得这官宏明的笑容有些假。
“有劳大人久等了。”清风一进门就连忙先道歉。
“孟大人太客气了,下官在这里多站一会儿,就能白得你一顿好酒好菜招待,这样算来还是下官赚了呢。”官宏明的笑容看着很是灿烂,转身在前引路道,“下官先带你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请这边走。”
由官宏明带着在整个户部转了一圈,又去浙江清吏司见了两位员外郎,以及下属隶民、度、金、仓四科的一众属官。
清风随着官宏明到处转悠,认路识人,从头到尾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消失过,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他都回答的极为痛快。
很快,户部的大小官吏们就都知道了,新来的浙江清吏司孟大人不但年纪轻,这脸也嫩的很。他爱笑脾气好,还没什么心机,你问什么他就答什么,简直就是个可任意搓圆揉扁的好好少年啊。
☆、832番外——清风复仇10
可这位好脾气还没心机的孟大人虽然好拿捏,却没有人敢真的拿捏他,给他脸色看,只因人家的后台太硬了。
原来这位孟清风大人是解忧公主家过继来的,要继承孟家香火的嫡亲弟弟,他背后站的可不只解忧公主一人,还有身为驸马爷的凌一上将军。
二皇子宫变是怎么败的?满朝文武消息灵通点儿的都多少知道点儿底细。
对于这两位昔日低调的不像话,名声被人传烂了都不肯冒头,关键时候却狠狠捅了二皇子一刀,力挽狂澜救下了皇帝的异姓公主和驸马爷,现在朝中谁还敢小看他们的能量啊?
要是再往更深远处想想,皇上现在的命都靠解忧公主高超的医术给吊着呢,太子爷要是不为皇上记着这份恩情,对解忧公主多些优待,全大周的百姓估计都得指着他的脊梁骨骂他不孝。
毕竟皇上老爷子现在还在人家解忧公主家里住着呢,太子爷不记着点儿人家的人情也说不过去不是?
再说人吃五谷杂粮,就算尊贵如皇上和太子殿下,谁还能没个头疼脑热的呢?
解忧公主地位尊崇,一般人是不用想请她出手救命了,不过皇上和太子爷却是不在此例的。因此所有人都觉得太子只会更加优待和恩宠这位异姓公主,毕竟与一位神医交好,关键时刻可是能救命的。
而解忧公主带着皇上去了四川府的封邑养病,却将弟弟留在了洛阳城,清风理所当然的就被众人认定为质子般的存在。
可清风这个“质子”与别国的那种质子又是有本质区别的,只要解忧公主不造反,孟清风的存在只会前途无量。
几乎所有得知了清风背景的官员,通过种种的脑补之后,都自己觉自己已经明了了清风在皇帝和太子心目中的定位。
所以他们看清风小小年纪却坐在那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也没人敢给他使拌子,就怕一不小心捅了马蜂窝,最后偷鸡不成还得蚀把米。
而且泰和楼的一顿好酒好菜招待之后,清风也就顺利的融入了户部这个大集体。
户部尚书孙翰林是二皇子宫变大清洗之后才被提上来的,他能坐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也算是得了益于二皇子的宫变失败。
因为记着孟彤和凌一的这点儿面子情,孙翰林对清风也算比较关照,念着他年纪小,那些重要的帐目都没敢让清风经手。
只不过同为浙江清吏司郎中,官宏明嘴上不说,但光看他忙的脚不沾地,而清风却清闲的到处晃荡,看在同司署的同僚眼里,这心里的天平倾斜向哪一边就可想而知了。
只不过孙翰林这样安排了,清风也不想驳了他的好意。当然,他没有主动提出帮忙,主要也是不想理会官宏明。
啊姐说了,他没经过科考就进入官场算是关系户。身为关系户就要有关系户的样子,他是来镀金外加混日子,以待时机好借用身份向程家和陶天佑报仇,可不是来跟官宏明争一时长短的。
更何况户部的帐目繁锁又杂乱,看起来可不像家里的帐目那么一目了然,那么麻烦的东西谁爱核算谁算去,他又没病,才不会去抢这种麻烦事儿干呢。
可打定了主意想混日子的清风,好日子没过两天就因为太子殿下的驾临而结束了。
周元休会来户部探班,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和心血来潮,他就是想看看以清风在核算帐目上的杰出能力,户部的那班子庸才是不是都已经被惊呆了。
可等到了户部,看到跟个大爷似的翘着二郎腿,在那里喝茶吃点心的清风,再看看旁边一众官吏忙的脚不沾地的样子,周元休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平地一声吼,立即吓瘫了一堆人。
清风算是心理素质最好的一个了,跪在地上被太子殿下瞪了又瞪,也没觉得自己哪里错了,一脸茫然的抬头回望着周元休,那样子别提多无辜了。
对上一个骂不得打不得,还没有自知之明的主儿,周元休也是醉了,于是户部尚书孙翰林就趟了枪,被周元休指着骂了个狗血淋头。
然后清风同学闲得到处晃荡窜门,跟人插科打混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事实证明,让太子殿下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官宏明桌上那一堆半人高的帐目,全被盛怒中的太子殿下命人给搬到了清风的桌子上。
“孟清风,你要是三天之内还没核算好这些帐目,就给我滚回四川府去。”周元休吃定了清风想找陶天佑报仇的心理,威胁起他来完全没半点儿负担。
他说完了还不忘扭头警告孙翰林,“你们谁都不准帮他,否则小心本宫打断你们的腿。”
孙翰林早就快被吓死了,哪里还会让人帮清风啊,忙不迭的连声应:“是”。
众人望着清风,不少人心生同情,都觉得清风这回死定了。
站在人群中的官宏明眯着眼睛,心里对清风的妒恨和仇视在见到他倒霉之后,全都化为了狂喜和幸灾乐祸。
反观被为难了的清风,此时却丝毫没有被为难了自觉,反而站在尴尬的挠头苦笑。自打他成了孟清风之后,这么多年来,他还没被人当众这么大声骂过呢。
以前他就算有哪里做错了,啊姐和姐夫也都是把他拉到房里,关起门来说他的,干娘春二娘对他更是一味的宠溺,就是他有哪里做的不好,也从不说他一句重话,他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啊?
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怎么?你还不服气了?”周元休见清风站着不动,心里不觉也有些发虚,心说:难道是他罚的太重了?
“臣不敢,臣这就核账。”清风被周元休吼的回过神来,连忙跳起来就往那堆账本里扎。说实话,就这么点儿账本,太子还给了他三天时间,他的时间还是很宽裕的。
清风一拿起账本整个人的气势就全变了,那严肃的神情,专心的目光,全都让原本还在担心他,和等着看他倒霉的一众人不自觉的愣了愣。
☆、833番外——清风复仇11
再看清风只拿出朱砂调了一碟色,即不摆算盘也没铺纸,就拿起账本飞快的翻看起来,那速度快的就跟在开玩笑一样,看得众人眼珠子都差点儿掉出来了,忍不住在心中暗诽:这孟清风该不会被太子吼了两声,就受不了了,当着太子的面就撒起气来了?
这么一想,众人就忍不住小心翼翼的拿眼去瞟太子的脸色,可看太子面无表情的,实在也无从猜测他倒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清风可空没管太子和自己的那些同僚此时有什么想法,他专心的在心中飞快的加减着账册上的数目,翻着翻着,他突然就停了下来,伸手抓起手边的毛笔,沾了朱砂就在那账册上划了一笔,写上正确的数目,然后接着继续往下翻。
在场众人除了太子带来的那一行随邑之外,其他人可都是核账的老手了,看清风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吃惊的下巴都差点儿没掉到地上去。
自打清风到户部的第一天起,包括孙翰林在内,他们这些人之中就没有一个人认为清风是真的懂账的。现在清风露了这么一手,明摆着他不只是懂,还是个中高手,他们能不吃惊吗?
别人都还算好,官宏明的脸直接就绿了。他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就别提了,最重要的是绝望啊,凄冷啊,心寒啊。
论年纪,他跟清风一个是初升的朝阳,一个是快落山的夕阳;
论能力,他在户部从小吏做起,沉沉浮浮近三十年,好不容易才熬到正五品上,可看账核账也没清风那么夸张,核账跟看书似的,只要一页一页的翻过去就能知道哪里的账目出错了;
论背景的话,他官宏明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进户部顶了个小吏的缺,努力了三十年才爬到如今的位置,跟清风这个空降过来,一来就是正五品的关系户就更没什么可比性了。
官宏明两眼发直的盯着专心看账的清风,看着他年轻稚嫩的脸,看着他飞快翻页的动作,心里当真是又酸又涩又觉得有种无地自容的难看感。
他这才突然明白过来,清风应该是早就看出了他暗中玩的把戏了,只不过人家不屑于跟他计较罢了。
否则以这位孟大人的核账能力,只消当众做过一次,就能让所有人对他另眼相看,何需每日被他以关心为名,明褒暗贬,惹得同僚们也对他不满和白眼?
这一刻官宏明突然就恨起自己来,要不是他看清风年幼,脾气好,对他的好运和出身起了嫉妒心,又怎么故意去为难他?
这会儿想想,他与这少年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人,人家年轻,有能力又有背景,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又如何是他能比的?
他给对方使拌子,实在是有些可笑了。
官宏明心下后悔,也怕清风年轻气盛,回头得了太子和孙尚书的重用,会反过来磋磨他,心里暗暗决定要尽快寻个机会跟清风赔理道歉,求得他的原谅才是。
等官宏明这边想罢,一抬头就见太子和孙尚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清风身边,且孙尚书手里还拿着一本账本在翻看。
再看清风似对身边的两人完全无所觉,还在专心致志的低头看着手里的账册,官宏明便也悄悄的靠了过去。
孙尚书扭头一看是官宏明过来了,顺手就把手里的账册递了过去,低声道,“这是孟大人刚刚核的账目,你也看看。”
官宏明闻言立即恭恭敬敬的接了,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拿来算盘就直接“噼里啪啦”的验算起来。官宏明虽然看开了,但这心里多少还是憋着气的,他现在就想知道这位小孟大人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利害。
半个时辰之后,官宏明核算到了清风做的第一个记号处,上面朱红的字体跟他推算出来的数字一分不差,这让官宏明的心头忍不住就是一抖,心里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真是复杂极了。
那是一种本该如此又觉得很不可思议,其间夹杂着嫉妒,惊叹和崇拜又忍不住感到自卑的感觉。
稳了稳心神,官宏明又接着往下数,第二处,第三处,第四处……所有清风用朱砂笔做过记号的地方,竟无一出错,全都一字不差的对上了。
官宏明不知道自己验算清风看过的账册用了多少时间,抬头看到太子和孙尚书坐在一旁喝茶说话,他收敛起情绪,拿着账册恭恭敬敬的送了过去,“大人,孟大人所核账目精准无误,无一处出错。”
周元休一听就笑了,手指点着孙翰林,懒洋洋的道,“孙大人,这下你该知道自己小看人了,那小子要不是有这本事,本宫能把他塞你这儿来,还一来就给了个正五品的位置?”
孙翰林心说:您不说,谁知道那小子有这本事啊?再说这小子背后的靠山那么利害,洛阳城这样出身的公子哥儿,哪个进六部不是来镀金的?
你见过那个公子哥儿明明能快乐的一辈子混吃等死,却偏偏小小年纪就想不开,劳心劳力的要靠能才赚官职的?
不过这些话能说出来吗?
孙翰林抹着满额头的汗,只能把一肚子的吐槽默默的咽下,挤出笑容诚恳的跟周元休承认错误,“老臣原是看着孟大人乖巧,年纪比老臣家的小孙儿看着都还要小些,也是不忍心叫他多做事情。
现在看到了孟大人的能力,才知原来是老臣看走了眼,把个好好的人才给放着浪费了。”
官宏明听着孙翰林跟太子说话,耳边听着拨算珠的“噼里啪啦”声,扭头在屋里扫了一圈,这才发现竟有四五同僚也在伏案拨着算珠。
扭头看了那边低头算账的清风一眼,他心中微动,悄悄走到离得最近的一位同僚身边看了看,果然在他手中账册中看到了鲜红的朱砂批注。
官宏明细思极恐,不可思议的抬头看了看同在低头算账的四位同僚,这四人再加上他刚刚验算的那一本账册,这岂不是说,姓孟的娃子在他验算那本账册的时候,就已经又算完了四本账册了?
☆、834番外——清风复仇12
如此一想,官宏明就把目光盯死在了清风身上。果然不出他所料,没过多久清风就又算完了一本,他随手往桌上一放,就有小太监立即上去把那账册取来送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笑看着孙翰林轻轻挥了下手,孙翰林立即心领神会的点了一名书吏,过去接了那账册回去验算去了。
如此这般,等到第二个人把清风审核过的账册验算完了送来,得知清风审核过的账册,揪出有问题的地方,都是正确无误的,太子就满意的带着人走了。
太子一走,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和刑部的人立即就闻迅而致,纷纷跑来打听太子殿下到户部干什么来了。
孙翰林此时哪里有心思理会那些人啊,叫来左右侍郎去打发那些人,他就坐在那里茶也没心思喝了,就那么定定盯着清风两眼直冒绿光。
那个样子就跟打了几十年的老光棍儿,突然见到了个脱光了的大美人一样,那种看到了稀世珍宝一样混合了狂喜的目光,实在是太**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等拿了清风审核过的账册去验算的书吏,把算完的账本再送回来,每个人跟孙翰林说的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清风审核过的账册全都是正确无误的。
孙翰林看着这么会儿功夫,就又堆起了一摞的账册,望向清风的目光就更加热切了。
就现场的情况看,清风的审账速度比他们这些人快了四倍还多,更难得的是他的正确率还是百分百的。
如此利害的核账高手,也难怪小小年纪就能得到皇上和太子的看重,初到户部就被皇帝安在了浙江清吏司郎中的位置上。
要知道,浙江清吏司每年核算上交的税银可是国库的大头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清风强大的审账能力让孙翰林对他简直如获致宝,心里一个劲的琢磨着要怎么“压榨”清风,才能把他“物尽其用”。
而因为太子的驾临,新来的浙江清吏司孟大人是个可怕的审账高手,就连太子殿下都特意过来探望的消息,不过一个时辰就被传遍了整个六部。
跑来户部打听清风消息的人络绎不绝,起先还是些出于好奇的人来打听清风的消息,可随着清风的年纪、相貌和身份背景广为人知之后,之后跑来户部的人,开口第一句话,无一不是问他有没有婚配的。
外界的这些变化,清风是不知道的,他一心扑在太子交给他的任务上面,不到两天时间就把那一桌子的账册全给审完了。
孙翰林得到消息后,高兴的在自己的班房里转了好几个圈才勉强平静下来。
浙江府是大周人口最为密集之地,同时也是产粮重地和织造衙门所在地,每年全府上交的各种税收高达四五千两之巨。
由此可以想象,如此多的税收会造成多少需要核算的账目了!
每年为了清算这些账目,尽早把税金给收归国库,户部众人一个个全都累的跟狗一样。
孙翰林现在得了清风这么个宝贝,哪里还肯放过,大手一挥就把整个浙江清吏司所有账目的第一遍审核任务交给了清风,然后让官宏明等众人配合清风,做第二遍审核较对工作。
自此,清风在户部的精英地位,算是牢不可破了。
孟彤接到清风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汇报”,知道他在户部站稳脚跟了,就开始教他怎么跟人拉关系,打探消息。先看看程范和陶天佑在各部有没有仇人,重点关注吏部,然后再来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清风审账速度快,他一个人审一早上的账目,就够浙江清吏司整个司局的人算一下午的了。
收到了孟彤的信之后,清风立即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安排,也不傻傻的整天蹲在班房里看账本了,他去孙翰林那儿转了一圈,一句同僚们忙不过来,不想增加他们的压力,就让孙翰林对他的公然偷懒点了头。
于是自此之后,清风每天只在班房里看半天的账目,下午就给自己放大假。
反正他也不差钱,依着啊姐的指点,清风让侍书去买了卤肉、糕点等零嘴儿回来,然后跟着他每天下午轮着翻的去别的部门窜门儿聊天。
为了不惹人怀疑,清风窜门儿都是六部轮着来的,今天去礼部明天去工部,后天逛吏部大后天去刑部。
如此逍遥的过上一个多月,清风就把整个六部的官员给认的差不多了,而他也成了整个六部最受欢迎的人,没有之一。
可如此轻松自在的日子,清风却过的一点儿都不高兴。
这一个多月里,他去吏部窜了不下八次门,无数次跟陶天佑面对面,陶天佑甚至不只一次跟他聊过八卦,吃过他带去的零嘴儿。
可笑的是,陶天佑一直不曾认出他来,程范就更不用说了。
看着自己的生父不但认不出自己来,还一脸谄媚的过来巴结自己,跟自己称兄道弟,那种感觉是凄冷而可笑的。
每每看到陶天佑跑来巴结自己,跟别人一样奉承自己,拍自己的马屁,清风就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奇妙感觉。
每当与陶天佑照面之后,清风就会有很多话想要跟孟彤倾诉,要不是传信的飞鹰带不了太多的信,他都恨不能把自己肚子里的牢骚和抱怨全都写到纸上,发给孟彤看。
日子一天天飞快的过着,孟彤的肚子也跟吹了气一般,飞快的鼓了起来。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孟彤幼年时伤了底子,怀了身孕之后,她整天不是吃就是睡,过着比猪还懒的生活,也不见身上多长出多少肉来。
从背后看根本看不出来她怀孕了,可从前面看,她鼓起来的肚子看起来却很是可观,看着就跟肚子上顶了个大簸箕一样。
凌一看着自家媳妇儿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精神高度紧张,整天都跟只老母鸡似的围着她团团转,就怕孟彤会有个万一。
等孟彤的肚子到了八个月上头,凌一更是紧张的连眼睛都不敢从她身上移开了。
☆、835番外——清风复仇13
要不是每个大夫和产婆都说孕妇要不多多走动,不然将来生产时不好生,凌一都恨不得能把孟彤绑在床上,再也不让她到处乱跑了。
养了足足六个多月,孟彤身上除了肚子鼓起来之外,那纤细的身子骨跟怀孕之前几乎没什么变化。
偏偏孟彤怀孕之后无所事事,每天顶着个大肚子,就喜欢出去四处乱跑。
光遛弯儿她还不满意,一会儿要去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