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运猛地一颤,王十三收刀不及,在他下巴上留下一道血痕。
    王十三依旧把话说完:“为了救你,我可是倾家荡产,差点儿连老命都交待了,好了,自己把头发系一下。我带你混出敌营去。”
    该办的事办了,该卖的好也卖了,王十三自忖耽搁了不少时间,带着李承运自关押的地方里出来,先往自己的住处去,走到暗处,拐了个弯。去取事先准备的马。
    李承运脚上的伤很重。走路有些踉跄,这么明显的破绽,不骑马绝对混不出军营去。更不用说离港口还有那么远的路。
    李承运原本听王十三说“混”出敌营,还当他会带上一队人马,将自己夹杂在其中,谁料竟只有他们两个。
    此时天虽然黑了。但进出军营的关卡却有重兵把守,灯火照得亮如白昼。
    “这能行么?”李承运跟在王十三身后。觉着此人是不是异想天开,有些傻大胆。
    王十三回头打量了一下他,露出嫌弃之色:“你敢不敢将腰塌下些,装得像个狗腿子?跟个大爷似的。生怕人家看不出破绽。”
    李承运觉着自己很冤枉,习惯使然,他真不是故意的。
    东夷人的军营很大。两人一路过来,没走在明亮的灯下。巡逻警戒的东夷兵离远只看王十三那脸胡子,就将他认出来。
    他们对军营里住着的两支海盗不感兴趣,加上语言不通,也就懒得理会。
    后方的军营毕竟不像前线那样,有个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
    偶有拦住喝问的,见王十三张大嘴一个字一个字地向外蹦东夷话,手上连比带划,没有通译,沟通起来实在是费劲,猜想他大约是想夜里出去找乐子,随便嘲笑两句也就放行了。
    二人离着最外层的关卡越来越近。
    李承运在后头跟着,不得不佩服王十三真是处变不惊,沉得住气。
    最后一道关卡差不多有半里路,盘查很严,灯光又亮,一切无所遁形,李承运觉着除非王十三会仙法,否则两人肯定混不过去。
    果然,王十三也似乎是心里没有底,停下来悄声道:“在这里等一等。”
    李承运心里一沉。
    前后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这里哪是久呆的地方?更不用说,两匹马还喷着响鼻不安分,不出一刻钟,必定引得东夷兵注意。
    要功亏一篑了么?
    这时候由军营里另一个方向出现了一队人。
    这队人也骑着马,看上去气呼呼地,奔着营门口而去,为首之人李承运见过,但他当时正是万念俱灰,不曾留意,乃是蒋海龙。
    蒋海龙带着亲信来到营门口,军营外头“呼啦”聚上来近千人,被看营门的东夷兵拦住。
    看到这一幕,王十三松了口气,道:“咱们过去。”
    李承运一头雾水,还当这些人都是王十三的部下,欣然上前,准备混水摸鱼。
    结果蒋海龙那边听到动静,众人一看王十三一马当先出现,登时如同见到了杀父仇人。
    蒋海龙大叫一声,奔王十三就来了,后头榆荚岛的海盗们像潮水般向前一涌,区区看营门的百十个东夷兵哪里挡得住,被冲得东倒西歪。
    王十三马向前冲,离着蒋海龙等人还有十余丈远,抽刀在手。
    他一亮出兵器,蒋海龙那边突然想起这厮与许大麻子武力不相上下,就算最后寡不敌众,先上去的几个也肯定倒霉,气势不由一滞。
    王十三冲到营门口,和众人相距不过丈许,猛一勒马。
    那马人立而起,前蹄连蹬,王十三在马背上将左手两根手指含入口中,打了个响亮的唿哨。
    就见军营外头灯光照不到的暗处,突然涌出来数百号人。
    为首的正是齐鹏。
    这些人冲上来,二话不说,手上刀剑与木棍、砖头齐飞,和蒋海龙的人厮打到了一起。
    事起突然,今晚负责守营门的东夷兵们只觉着一眨眼的工夫,上千人的群架就当着他们的面,打得如火如荼。
    齐鹏带人冲破人群,与王十三艰难会合。
    王十三松了口气,让出被他护在身后的李承运,吩咐众人:“军师是文弱书生,保护好了!”
    齐鹏应了一声,这次他带来的全是纪家军,大伙明知道此人不是栾和玉,没一个质疑的,反到一个个神情激动,“呼啦”就将李承运围到了中间,牢牢保护起来。
    王十三放开手脚,喝道:“蒋海龙你个卑鄙小人,不听大帅命令,给老子耍阴的,看老子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嗓子他以内力喊出,声音传出去老远,跟着飞身而至,半空刀如霹雳,直奔蒋海龙斩落。
    蒋海龙开始还举刀欲挡,一见这声势意识到这个距离自己怕是挡不下来,当机立断,向后便退。
    哪知王十三并不追击,落下之时伸手一捞,就将蒋海龙身边一人抓在手里,众目睽睽之下向上一抛,跟着手起刀落,干净利落结果了蒋海龙的这名亲信。
    这下局面更乱了。
    齐鹏趁机扯着嗓子高声喝道:“杀出去,回咱们船上,和这些狗娘养的开战!”
    他这一喊,手下纪家军一齐跟着起哄。
    一切都是提前计划好的,齐鹏带人掐着时间激怒蒋海龙手底下的海盗,在军营门口上演了这场大戏。
    众人在王十三的率领下一股脑向外冲,只要能在东夷军队反应过来之前回到于泉港,上了船,就有很大的希望趁乱带着李承运冲出港口,顺利驶入大海。
    王十三想得很好,这个时候,东夷兵吃了饭正准备休息,等沙昂下了令,集合起来人手,估计得好长时间,而押李承运的地方,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一直拖到明天清晨才会被人发现。
    可没想到,他们这几百人还未冲离军营门前,营里头突然一声号炮响,跟着马蹄声整齐划一,如闷雷滚过,黑压压几千东夷人马自营里开出来,将闹事的两拨海盗团团围住。
    当中两骑,正是沙昂和伊兰。
    沙昂阴着脸,冷冷地道:“怎么回事?”
    王十三觉着不对劲儿,抢先告状。
    在他嘴里,蒋海龙这些日子似乎有了撑腰的,对沙昂的调和阳奉阴违,冰刹岛这边处处受欺负,今晚终于忍无可忍,积怨大爆发。
    沙昂脸色不好看,不理会蒋海龙喊冤,淡淡望了伊兰一眼,回头对众人道:“方才接到紧急军情,咱们的船在港外遇敌,先笔账先记着,待本帅回来再算。”
    说罢他便要将两帮不省心的海盗交给手下严加看管。
    王十三一见势头不对,主动请战:“大帅,敌人是何方神圣,让我带着兄弟们先打头阵。”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乱军相聚
    
    沙昂闻言瞥了王十三一眼,目光冷淡。
    蒋海龙刚才的群殴没占到便宜,正憋了一肚子火气,忍不住叫道:“大帅、伊兰将军,你们不要信他,这狗贼暗中挑事,着实可疑。”
    孰料他不开口还能好些,这一说话,沙昂自动忽略了“大帅”,只听到蒋海龙惹了事就找伊兰撑腰,越看这帮大梁人越烦,以东夷话冷冷骂了一句“不知死的废物”,转向王十三:“走吧。”
    通译虽然没有翻译前头那句,但这般情形,谁还看不出火候来,数千人鸦雀无声,老老实实列队,两波海盗跟在自己的大当家后头,垂头丧气,鼻青脸肿,没有人敢轻捋沙昂的虎须。
    王十三不敢回头看,却知道齐鹏等人必定以人墙将李承运护得严严实实,眼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往港口去,心里不禁乐开了花。
    “奶奶的,这么客气,知道老子要走人了,还这么隆重地送行,哈哈!”
    如此到了于泉港,港口灯火通明,照得白昼一样。
    王十三果见之前停靠的大小船只都向远处挪开,东夷的十几艘战船开过来,当先两艘之前没见过,隐约可见上头有人影晃动。
    沙昂一到,港口驻军将领出来迎接,身边跟了个小个子。
    这人作东夷军人的传统打扮,看上去满面倦容,见到沙昂和伊兰,身手利落地行了个东夷军中礼,振作精神禀道:“千夫长早川遥见过大帅,伊兰将军。”
    沙昂打量了一下他,面露关切之色:“你是高森将军的子侄?高森将军情况如何?”
    早川遥挺起胸来,大声道:“回大帅。将军奉大首领的命令,率五千精兵前来协助大帅,路经海门岛和梁国水军相遇,敌人船只是咱们的两倍多,将军命末将带他令箭突围,来给大帅报个信,他暂时退守海门岛。等着大帅带人去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敌人大队人马。”
    令箭什么的之前都已经验看过了,沙昂点了点头,高森雄是大东焱“七雄”之一。救是必须要救,再说梁国现在还有什么像样的水军,有他那五千人,再加自己这十几艘战船。就足以取胜了。
    所以他连战前动员都省了,挥了下手。下令诸将:“上船。”
    众人听令齐动,王十三抓住机会,示意齐鹏带着诸人赶紧将李承运弄回自家船上去。
    他转了身去,未等挪步。就听沙昂身旁的通译官道:“王大当家,大帅叫你跟随早川遥千夫长去他那艘船上,在前头带路。”
    王十三心里一沉。暗骂:“奶奶的。”
    但这时候为了不激怒沙昂,好叫李承运顺利出港。别说让他孤身去旁的船,就是要将他扣在于泉,他也得咬着牙答应。
    王十三转过身来,赔笑道:“太好了,正可以杀个痛快!大帅也上头船么?”若是沙昂与他坐同一条船,他说不定可以趁乱劫持了对方,夺船逃命。
    那通译官闻言像看傻子一样看他,撇了撇嘴:“大帅自是乘坐他的帅船,不过会派尺铃信将军在头船上督战指挥,你听尺铃信将军的命令就行。”
    尺铃信像大多数东夷人一样个头儿不高,身手十分敏捷,对沙昂也忠心,沙昂将他派到头船上,算是考虑得颇为周详。
    这对王十三而言,实不是个好消息。
    到了大海里,周围都是敌人,齐鹏等人的首要任务是带着李承运冲出重围,不会有时间再来接应他,而依沙昂的性情,即使王十三胁持了尺铃信,估计也没有什么作用。
    奶奶的,费心费力将人救出去,结果自己却被一个人留在了苍茫大海里,难道他能长了翅膀飞出来不成?
    王十三欲哭无泪,跟着尺铃信、早川遥等人老老实实上了船。
    这边沙昂也要往自己的船上去,于泉港外头突起骚乱,几个东夷兵匆匆进港,逐级上报,很快就报到沙昂跟前。
    沙昂皱眉,吩咐两句挥了下手,很快就有大约千余人放弃上船,列队掉头出港。
    这点儿小小的骚动很快平息。
    王十三心知肚明,这是先前他为了能顺利杀出港口布下的最后一手棋,等他们这边一上船,潜藏在于泉城里的纪家军就齐齐发动,杀敌纵火,往大里闹,把水搞混,转移东夷军队的视线。
    现在看,效果是不错,沙昂有坑就踩,可谁知他妈的这么寸,大梁水军早不来,晚不来,单等这时候跑来添乱。
    咦,等等,难道是顾文笙等人依约前来附近海域接应,撞上了东夷那个什么将军?
    王十三心事重重扒着船舷,目光幽怨地在数十艘战船里寻找自己那几艘海盗船。
    ……找到了,离得可真够远的。
    尺铃信已经带着亲兵上船就位,与早川遥并肩站在船头有说有笑。
    说的什么,原谅王十三是个大老粗吧,他一句都听不懂。
    过了一会儿,后头沙昂的座船上响起呼喝声,周围船上齐声响应,王十三猜测是出发的命令下来了。
    果然尺铃信跟着吩咐一声,战船晃了两晃,水手们起锚。
    这是头船,要第一个离港。
    水声“哗哗”响,船慢慢向深水里驶去,十丈,二十丈……
    王十三回头看着数十艘战船在海面上逐渐散开,虽然接下来要担心自己如何逃命,却也不禁暗自松了口气:不管怎样,好歹是将李承运救出去了,这几个月总算没有白折腾。
    就在这时候,岸上突然响起了很大的喧哗声。
    王十三乘坐的这艘船离岸差不多已有半里远,借着灯火,影影绰绰能看到不少东夷兵乱哄哄地挤到了岸边,更有人登上了侦查用的小船,由后面追上来。挤进战船的间隙,船上兵卒一边吆喝,一边向着沙昂的座船靠拢。
    这一惊一乍的,又怎么了?
    王十三心知有异,但现在于泉城已经被他搅得大乱,出点儿叫东夷人大惊小怪的事也正常,故而一开始他并未在意。
    但随着吆喝声越来越清晰。尺铃信和早川遥的交谈突然停了。王十三注意到两人脸色都变得有些微妙,尺铃信更是隐晦地悄悄向他这边望了一眼。
    王十三只觉着心头一凛,浑身寒毛倒竖。
    他再扭头细细观察这场混乱。不禁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再有一刻钟就游龙入海了,可千万别这时候出岔子,功亏一篑。”
    可世间事,偏偏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只是片刻间,便由主帅船上传下号令:所有船只立刻调头。返回港口。
    后头的数十艘战船已经有开始缓缓调头的,恰好将齐鹏等人的几艘船围在了当中。
    王十三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何事,但只凭经验,他就意识到这次必定是蒙混不过去了。没办法,硬闯吧。
    齐鹏那里若是犹豫不绝,势必贻误了突围的最后机会。王十三如此想着,将手悄悄按到了刀柄上。他要抢先发动,尺铃信身手不弱,再加一个不摸底细的早川遥,更有这满船的敌人,空手的话,他可没有十足的把握。
    就在王十三心中杀机涌动,准备出手的时候,那个一直同尺铃信攀谈甚欢的早川遥突然向他望来,并且十分刻意地眨了下眼睛。
    就听他道:“李承运逃了?大帅要搜查?”
    看似在同尺铃信说话,但王十三听得清清楚楚,他说的乃是字正腔圆的大梁话。
    这工夫王十三刀都拔出来了,哪里有空细想,只看尺铃信惊讶的表情,暗想:“别吃惊了,就你吧,沙昂的一条狗,老子早想宰了你!”
    尺铃信刚才听人喊李承运逃了,就对王十三生了戒心,但他实在没想到面前的早川遥竟会有问题。
    王十三出刀的同时,早川遥也一脚踹到,他身手不见得多高,却正好将尺铃信躲避的空间给封死了。
    尺铃信发出一声怒吼,抽刀“叮当”和王十三战到一处。
    与此同时,原先船上的“东夷兵”们一拥而上,将尺铃信带上船来的亲信抓的抓,杀的杀。
    有了早川遥帮忙,不过两合,王十三一刀挥出,刀锋自尺铃信的脖颈割过,随着鲜血飞溅而出,这么一员东夷大将两眼圆睁仆倒船头,颇有死不瞑目之感。
    由这船上一道信号带着尖啸升空,“砰”地一声在夜空里炸开,璀璨如雨。
    “杀!”
    后面几艘海盗船上,齐鹏所率纪家军接到了突围的命令,发出一声呐喊,强行撞开了挡路的东夷船只,往这边靠拢。
    王十三提着滴血的长刀站在船头,眼前的这一幕令他有些怔忡。
    那早川遥站在他身旁,伸手“刺啦”将东夷战衣撕开甩落,以大梁话笑道:“早不想披着这身狗皮了。十三兄劳苦功高,幸会!”
    王十三有些发蒙,眼前这个酷似东夷将领的小个子是自己人无疑。
    此时由后舱传来些动静,王十三转过头去。
    就见由后头舱里出来了几个人,左右都是些盾牌兵、弓箭手,簇拥着中间一人,虽然乔装打扮过,看衣着不是那么显眼,可她抱着琴呢,脸上笑容明媚,叫王十三只想揉一揉眼睛:顾文笙!
    文笙冲他笑道:“这算不算是万分危急的时候?”
    王十三指了她,一时心潮澎湃,不知说什么好。
    他知道,文笙这句话,是接的他当日去冰刹岛之前那句“我要真遇上万分危急的时候,能不能把你招来”。
    别说,这虽不是鬼上身,却真有些神出鬼没的意思。
    王十三很快由一见面的惊讶回过味来:是了,上回在长蒙岛碰面,童永年率一支精兵去打东夷,怪不得这么久没有相关的消息传来于泉,原来他们改换了策略,攻完东夷之后,开着俘虏的船只跑来于泉招摇撞骗。
    这早川遥……人才啊。
    文笙只对王十三说了那一句话,算是打过招呼,跟着注意力便转到了后头几艘海盗船上。
    齐鹏等人还保护着李承运处在敌人的包围中,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早川遥”道:“顾姑娘,看这样子,那几艘船杀不出来,咱们需得接应一下。”
    文笙点头:“别顾惜这艘船,保他们!”
    “早川遥”笑道:“那大伙都抓稳了,咱们把挡路的船撞开!”
    文笙顾不得再同王十三说话,坐下来,拨响了琴弦。
    《行船》!
    海面上虽然喧哗嘈杂,虽掩盖不了泠泠的琴声,甚至于在《行船》刚一响起的时候,数十艘船上数千人竟然一齐静了静。
    有乐师!
    文笙此番随船前来接应,可谓是养精蓄锐,专等此时露上一手。
    这琴声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船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不但阻隔了如雨般射来的羽箭,还带着强大的斥力,左右水中的船只。
    齐鹏那边几艘船艰难突围,带头的幸好是他们自密州勒索的大福艘,个头儿大,在海里一般的战船撞不过它。
    就这样,也已经有不少东夷兵杀上了海盗船,双方短兵相接。
    齐鹏将李承运安排在中间船上,事发突然,这边明显寡不敌众,他只希望能在自己人折损干净之前,护着程国公杀出重围去。
    两下里在逐渐接近。
    李承运被纪家军护在中间,眼见四下刀光剑影,不停有人倒下,几疑是在梦中。
    突然前头船上响起一阵惊呼,一道黑影低空飞掠而过,却是王十三眼见两下相隔不远,踩着船只飞跃过来,这一路不知多少东夷兵成了他刀下亡魂,他落到李承运所在船上,挥刀磕开几支弩箭。
    “砰”的一声响,前头挡路的船只被横着撞开,文笙所乘的船顶着它向前滑行数丈,直到撞上另一条敌船才停下。
    齐鹏看到机会,指挥剩余纪家军聚集到李承运所在的这艘船上,自空隙中生生挤了出去。
    虽有《行船》保护,饱受磨难的头船这时候也已经开裂进水,“早川遥”道:“咱们换到国公爷那艘船上去。”
    趁两船相交之际,众人赶紧换船,文笙琴声未停,在众兵士的护卫上迈过船舷,上了友船。
    相隔两年,她终于再次见到了李承运。
    
    第三百四十四章 风云会
    
    文笙单手弹散音,在琴弦上轻拨慢挑,口中道:“国公爷!”
    李承运百感交集,直到这会儿,他才有了些真实的感觉。
    将近两年的囚禁,还有那些从前根本无法想象的磨难,都叫他不止一次觉着若有一天侥幸脱困,必定难以自持,说不定会大哭大笑,癫狂不已。
    但这会儿他站在船上,为诸人簇拥,眼前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都由内而外洋溢着欢喜,耳边不停有人道“恭喜国公爷脱困”,好像心中的喜悦得以由此扩散出去,他此时竟是异常得冷静。
    “辛苦诸位冒死来救,咱们先冲出去,此恩容后再报!”
    说话间他还特意看了前头杀敌的王十三一眼,他对这个身手高强的海盗头子印象实在太深了,这会儿下巴上的刀口还有些疼呢。
    他的胡子是此人给刮的,身上穿的衣裳是此人扒来的,那日若非这小子开口说动了东夷人主帅,自己可就不是断一根脚趾这么简单了,不死也得落个重残。
    王十三这会儿没空理会李承运怎么想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奶奶的,人太多了,累死也杀不完啊!”
    文笙无暇介绍身边纪南棠手下的将士们给李承运认识。
    他们也只是暂时冲出了围困。
    这艘船和后头紧跟着的另一艘大福舰,上面载着前来营救李承运的七八百人,面对数十艘敌船,以十倍计的东夷水军,要彻底摆脱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箭簇如雨,她以《行船》护住这一艘船都困难。
    所幸纪家军英勇善战。天色又黑,后头的大福舰将船身横过来,以庞大的身躯阻挡了敌人的猛攻。
    “早川遥”本名秦良羽,是童永年麾下的一名斥候队长,之前常年呆在白州同东夷人周旋,学了一口流利的东夷话,人又机灵。故而才被童永年派来担当重任。
    他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纪家军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和代价。跑来营救原本毫无瓜葛的程国公,这不应该是奉京那边大皇子和谭家应该操心的事吗?
    虽然只是奉命行事,他还是习惯性地卖了个好。说了句“国公爷放心宽坐”,留下两个人在边上照应,转身和齐鹏并肩杀敌去了。
    李承运一开始还以为是文笙联手岳父鲁大通的兵来救他,这时候才觉出不对来。
    文笙离他虽近。却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琴曲中,李承运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准备等突围了再说。
    两艘大福舰之间搭起了软梯浮桥,相互连通,纪家军的将士们冒着箭羽和爬上船的敌人周旋。
    附近东夷船上响起连声呼喝,又一通带着火的箭簇射来。
    黑沉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