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牟衅衅兹フ椅壹ǎ蟛涣宋叶嗷ㄒ恍┕し颍覆蛔琶罢庋姆缦铡!
    谭五先生暗抽一口冷气,这两天风传的办学之说原来是真的。
    这顾文笙心真大。
    她才学了几年?
    不过谁让她另辟蹊径,领悟的是《希声谱》呢。想来她那学堂一建起来,慕名而去的学生也不会少了。
    文笙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谭五先生听完之后,登时觉着想要游说对方与他一起去赴约,趁机联手除去钟天政只怕要花些工夫。
    “其实说有多大风险也不见得,他找咱们四人,除了那姓钟的,像你我这样,充其量只能算是各方的使者,就算是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何不趁这机会,去探探对方的底细?”
    文笙含笑摇了摇头。
    “谭五叔,我帮国公爷只是出于私谊,使者可谈不上。其实我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明白,还请谭五叔为我解惑。”
    谭五先生不自觉坐正:“你说。”
    “谭老国师实乃是古往今来乐师第一人,独创了妙音八法,早早便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巅峰。但国师这个显贵的身份又牵扯了他大量的精力,若是在两者之中必选其一的话,乐师,国师,他更爱哪个?”
    这话问得有些唐突,可谭五先生却明白,文笙为什么要有此一问。
    谭梦州的选择,也即是整个谭家的选择。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后是战是和,他们是敌还是友?
    可谭五先生却没办法回答。
    他沉吟片刻,道:“我直说吧,我想邀你一起去镇妖塔,付兰诚肯定是帮我的,但还不够,你也去,咱们先联手将姓钟的除去,其它的慢慢再商议。”
    他顿了顿,又道:“我必须要尽快把小七和令蕙从他手里救出来,你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
    “先救人?”
    “先救人。”
    文笙故意侧头想了一想,方道:“我可以去镇妖塔,也帮着救人。但谭五叔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谭五先生心道:“果然。”
    “说来听听。”
    “以后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咱们是敌是友,谭五叔你要到我的学堂里帮我教五年的书,要保证不藏私。”
    这要求大大出乎谭五先生意料。
    “这……三年吧。我不惯受约束,玄音阁的学生都没有教过。”
    “君子一言,就这么说定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白云坞(二合一)
    
    南湖道因位于天女湖的东南而得名。
    那附近河汊纵横交错,水土肥沃,既适合种水稻,也盛产鱼虾莲藕,乃是关中大平原上有名的鱼米之乡。
    文笙刚在朗月斋里读过一本讲关中风土人情的书,里头还记载了一则关于南湖道镇妖塔的民间传说。
    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下凡到人间,路过南湖道的时候,见湖水碧绿清澈,喜欢得很,忍不住跑到湖里洗了个澡。后来仙女在湖心处对月梳妆,倒映在湖里影子幻化成小岛,这就是天女湖的由来。
    且说当时湖里许多鱼虾蟹贝因喝了仙女的洗澡水,渐渐有了神智,其中一只螃蟹福缘深厚,做了湖中霸主,自称蟹将军。
    此妖经常呼风唤雨,水淹良田,逼得附近人家向它进献童男童女,老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得到高人指点,附近百里民众自发筹资,修建了这座镇妖塔。
    塔高九层,伫立于天女湖边。
    镇妖塔建成之日,就听着一声龙吟,湖水直接后退里许,露出大片肥沃的土地。
    每当夜晚来临,湖面为月光薄雾所笼罩,时常有人看到一条神龙的虚影飞舞于水上,除灭妖怪,打那时起,南湖道再也没有发过水患。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亲眼见一见镇妖塔。
    文笙和谭五先生到达塔下的时候是半上午,文笙仰头观看,不知是不是白天的关系,这座灰蒙蒙的镇妖塔在她眼中半点儿不像传说中那么神秘。
    百相门的门主付兰诚已然独自等在塔下。
    他见谭五先生和文笙联袂而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武林好手,微怔之下。神情显得有些不自然。
    “谭五先生!”他上前见了礼,注目文笙,问道,“这位姑娘是……”
    谭五先生虽然觉着他在明知故问,还是介绍道:“这位便是离水来的顾乐师。”
    文笙含笑颔首:“付门主,久仰。”
    付兰诚身材高大,虽然年逾四旬。却半点儿看不出老态。
    文笙记忆里头。付春娘是个外表美丽又有点野性的姑娘,今日一看,她的好相貌还真是承自于其父。付兰诚五官轮廓分明,虎目含威,一看就是习惯了发号施令。
    但文笙一看到他,就想起了他家里头妻妾相争最后双双殒命的破事。面上应酬着,心里却是半点好印象没有。
    付兰诚哪想的到这些。在大梁,习武之人看到乐师,心里自动就矮了半截,不过文笙名气再响。年纪却摆在那里,加上与付兰诚现在效力的杨昊御听说是有无可化解的过节,他也就没有过多的表示。干笑一声:“久仰,原来顾姑娘也来了关中。”
    说完了这句算是打过招呼。付兰诚便转向了谭五先生:“五先生,对方特意跟我强调,叫单独一个人赴约,您这是……”
    虽然对方是乐师,但这差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
    谭五先生笑一笑,很自然地道:“我们也一样。大家不放心,来送一送我和顾乐师。”
    付兰诚这才知道,文笙也在受邀之列。
    今天跟来送行的,除了谭家那边的人,还有王十三。
    王十三明知对面是付春娘的父亲,却理也未理,左顾右盼,暗忖:“姓钟的小白脸怎么还没到?”
    只要钟天政敢露面,他才不管对方是不是来赴约的,东方那些人又会如何反应,必定第一时间冲上去,了结了这个祸害。
    镇妖塔周围没有别的建筑,出于对鬼神的敬畏,附近也不见人家,方圆无遮无挡,除了不远处浩瀚的湖水,便是一马平川的沃土。
    眼看着约定的时间差不多到了,别说姓钟的,连那请客的东方都未现身。
    搞什么呢?
    这时候突听得谭家侍卫中有人叫道:“来了!快看湖面!”
    就见远处芦苇荡中划出一条小船。
    相距里许,便已隐约能看到船上两人,一坐一立,坐的正在划船,站立的那个看身形轮廓,正是东方。
    船行很快,不大会儿工夫靠岸。
    这艘船只是小,再多三个人都挤得慌。
    东方依旧穿着随意,披散着头发,站在船头并不下来,脸上似笑非笑,冲这边一拱手:“三位都很准时,请上船吧。”
    谭五先生没有动,皱眉道:“不是说还请了姓钟的?”
    东方似是早料到他有此一问,道:“钟公子与三位约的不是同一处,他人已经到了。总不成大家还未等坐下来,便斗得你死我活,呵呵,五先生带了这么多人来,也是怪我,上回没有说清楚。”
    谭五先生因他话里头微微讽刺哽得够呛,更多的则是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不舒服。
    不过已经决定要去看看究竟,总不成到了这里再回去,他与文笙互望一眼,沉声道:“走吧。”
    王十三突然出声:“喂,东方先生!”
    东方瞧过来,冲王十三点了点头:“王大人,有何见教?”
    咦?这老小子对我挺客气。
    王十三立刻就感觉到了那东方对自己和对谭家诸人语气上的些微差别,这种差异,甚至叫王十三觉着,实际上他比付春诚更得对方看重。
    王十三不及多想,下意识就觉着这里头有机可乘。
    他甚至想试试看能不能赖上船,念头一转,问出口的却是:“你们从哪里接到的钟天政?定文?还是阳沽?”
    他说的都是临近天女湖东岸的地名,东方并不接他试探,笑道:“王大人对关中地理看来挺熟。”
    “现补的。你看我都这么合作了,好歹给透露一点。其实是阳沽?对不对?”
    东方目光一闪,没有应声,转向正在上船的文笙道:“湖上风大,顾姑娘往中间站站。”
    王十三却觉自己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谭家众人这些天在浦川挖地三尺也没找出钟天政来。姓钟的多半已经撤去了别处。
    东方等人消息灵通,显是知道,他们既然已经把钟天政请了去,说不定不介意趁机削弱一下各方的势力。
    剩下的,就看他有没有本事顺藤摸瓜,找到钟天政的老巢了。
    文笙三人上了船,东方满脸带笑。看上去确实挺像好客的主人。他吩咐同来的人开船,背转过身去,道:“路有些远。不过我等为这次相聚做了很多准备,定不会叫三位失望。”
    三人里只有付兰诚看上去神色尚且从容,谭五先生和文笙都是将琴拿在手里,随时准备着应对变故。
    船离岸渐远。文笙见镇妖塔下众人越来越小,开始时尚能分辨出王十三在哪。后来他和其他人一样,都变成了模糊不清的小黑点,不禁有些感慨。
    船行里许,钻进了芦苇荡。
    东方等人显是十分熟悉附近的环境。在里头转来转去,到后来即使是记性好如文笙,也觉着头晕。在这偌大的迷宫里头忘了来时的路。
    付兰诚道:“我从天女湖走过很多次水路,从来不知湖里还有这般玄机。”
    东方笑了笑:“付门主不知道的怕是不止如此。”
    付兰诚这点涵养还有。笑道:“那付某拭目以待。”
    说了这话不久,三人惊奇地发现,前头水面起雾了。
    晴天白日,天竟然黑了下来。
    谭五先生皱眉,拨响了琴弦,古琴“铮铮”声向着四面八方传开。
    付兰诚“咦”了一声:“太阳出来了。”
    谭五先生琴声未停,道:“这是阵法,会欺骗人的眼睛,令你我产生错觉。”他半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进入阵中马上反应过来。
    东方含笑道:“谭五先生的琴声果然了得。三位不必疑虑,这阵法是天然生成,与人无害,咱们只要过去这一段就好了。”
    果然,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前头豁然开朗,大大小小的小岛凸出湖面,天空晴朗,水面粼粼泛着金波,最出奇的是岛上无一例外都是大丛鲜花盛放,争奇斗艳,美得浑不似人间。
    文笙倒抽了一口气。
    东方笑道:“前头就要到了。欢迎诸位来到千花岛,白云坞。我家首领在坞里摆了酒席,给诸位接风。”
    这地方名叫千花岛,在三人看来,若是将露出水面的岩石都算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没有千座,至少也上百。
    这些小岛如众星拱月般,簇拥在白云坞周围。
    白云坞远看是一座建在岛上的堡垒,黑灰色的山壁高耸,从下船到进入坞中还有很长一段山路要走,石阶一级一级,如长龙一般盘旋向上。
    谭五先生疑道:“这地方……建成怕是有数百年了吧。”
    东方笑了:“若无一定积累,如何敢冒然邀请诸位前来?”
    船只靠岸,众人下船来,划船之人将船系好,并不与他们同行。
    东方前头带路:“三位请跟我来吧。”
    进坞石阶修得很陡,习武之人像走平地,文笙和谭五先生在走过数百级后都有些吃力。
    付兰诚关切地示好:“五先生,我带您一程吧。”
    谭五先生站定了喘息,摇了摇头。
    文笙额上见汗,抬头向上看,岛上长了很多松柏,一层一层石阶藏在树荫里,鸟鸣啾啾,阵阵花香随风飘来,环境甚是怡人。
    就在她欣赏景色之际,突然有一阵乐声从林中飘出来。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文笙不由地一震。
    这是笛声,吹的不是别的,赫然是《伐木》。
    吹笛人的喜悦自在混在笛声中扑面而来,环绕着她,就像风,像空气,无孔不入。
    这是真正的《伐木》,吹笛人完全领悟了这一曲的精髓。
    亲耳听到这曲子,知道这世上会《希声谱》的并不是仅她一人,文笙心中所受震动可想而知。
    谭五先生也很吃惊,脱口道:“顾乐师,你听……这难道是《希声谱》?”
    文笙很快镇定下来,她转头见东方嘴角含笑,显是早知有些一出,立时就决定要见见这吹笛之人。
    她直接就在石阶上坐下来,左右手齐动,和着笛声,弹起了《伐木》。
    东方试图阻止她:“顾姑娘……”
    文笙没有理睬他,她有信心,对方能领悟《伐木》,听到她的弹奏,必定会出来一看究竟。
    琴声飘出去,笛声未停,却越来越近,向着这边靠拢过来。
    过了片刻,对方一曲吹罢,一旁树丛里沙沙作响,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钻出来。
    众人目光齐齐落在他身上,就见这人打扮实在朴素,一身粗布衣裳磨损得十分厉害,就差没补丁摞补丁,袖子裤腿全都挽着,光脚穿了双草鞋,脚上小腿上沾得到处是泥巴。
    他脸上胡子拉碴,头发也乱蓬蓬的,看人的眼神却很是澄澈。
    众人古怪的目光显是令他有些局促,他望着文笙,惊喜道:“是你在弹琴啊,你也会这首曲子。”
    文笙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正要说话,东方在旁开口:“这几位是贵客,大人还在等着,你先回去,别耽误客人的宝贵时间。”
    这话说的有些不客气,可那人却似毫无所觉,点了点头:“知道了。”转身钻回到了树丛里,脚步沙沙,不一会儿便已去远。
    这中途发生的一幕,叫文笙心中有些沉重,一直到进入堡中,在大厅里坐下来,还没有缓过这股劲儿。
    大厅里只准备了五个座位,各人面前都有一张桌案,上面摆了酒壶杯盏和几个冷碟。
    东方请三人落座,便退了出去。
    三那边厢还空着两个座位,不用说是给此间主人和钟天政留的。
    “姓钟的不是早到了么?”付兰诚道。
    杨昊御的敌人便是付兰诚的敌人,这次来不消说他是要帮着谭五先生对付钟天政的。
    这时候就听着厅后传来一阵笑声。
    “钟公子真是风趣。哈哈,来,陪我见一见你的老朋友。”
    脚步声响,两人由后头走了出来。
    这两人一个陌生一个熟悉,文笙目光自然先落在了落后半步的钟天政身上。
    钟天政穿了件玄青色夹衫,脸上不见半点血色,脚步有些虚浮。
    常言道:男要俏,一身皂,黑的愈黑,白的愈白,强烈的反差,给他平添了些许病态的魅力。
    
    第四百五十七章 分鱼(二合一)
    
    另一位白发老翁应该便是此间主人,白云坞主。
    这老头看外表足有六七十岁,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穿一件灰布长袍,袍袖很宽大,浑身上下什么饰物也没有,这样的人若是在天女湖上无意间见着,文笙亦会把他当成一位老隐士,绝想不到他还有这么神秘的身份,以及复杂的背景。
    谭五先生明知这白云坞主不简单,却无法克刻他终于见着钟天政爆发出来的怒火。
    “你个欺师灭祖的畜生,如何有脸还活在人世间?瑶华一片赤诚,当你是至交好友掏心挖肺,你却害他殒命,受死吧!”
    这是谭五先生在谭瑶华死后首次见着钟天政,为侄儿报仇的迫切压倒了一切,连谭令蕙和谭容华的下落都顾不上问了。
    相较付兰诚那里蠢蠢欲动,他直接就拿过琴来,左指当琴徽处一点,右手抹过琴弦,“铮”,一声脆响如刀剑斩于百丈冰岩,向着钟天政直冲而去。
    声音之快,刀剑暗器全都及不上。
    谭五先生这里一有动作,钟天政便身子一晃,口鼻见血。
    谭五先生和付兰诚都为他的不堪一击而惊讶,文笙见状却是心下了然。
    钟天政果然是较鬼见峡那会儿伤得更重了,真难以想像这段时间他怎么硬撑着,在与谭五先生等人周旋,还大占了上风。
    交锋只在一瞬间,钟天政不敌谭五先生摇摇欲坠,旁边白云坞主见状猛地甩了一下宽大的袍袖。
    一阵劲风横插进去,吹得钟天政衣袂向后飘起,他的人亦跟着再度晃了晃。但那边坐着的三人却惊奇地发现,攻至钟天政周围的琴声发生了变化。
    曲调像被瞬间拉扯了一下,听上去有些怪异。
    钟天政随即恢复了正常。
    这是炉火纯青的内功,三人第一次见着有人竟能以武力扰乱乐师的攻击,不禁心下骇然,像付兰诚更是胸口巨震,像老色胚突然见着了绝色美人。眼底一片炙热。
    白云坞主有些不赞成地看向谭五先生。道:“诸位都是老朽请来的客人,给老朽几分薄面,在这白云坞里就不要急着清算以前的恩怨了。”
    他抬手请钟天政入座。接着道:“人死不能复生,咱们还是要为活着的多打算打算,来来,让老朽做个和事老。也许过了今日,诸位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呢。”
    白云坞主脸上带着笑。看上去慈眉善目的,众人却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威胁之意。
    尤其是谭五先生,为活着的打算,指的莫不是谭容华和谭令蕙?
    谭家家大业大。子孙众多,学生亲友更是数都数不过来,有姓钟的惦记已经够头疼的了。再加一个实力莫测的白云坞主,谭五先生强忍愤怒。放下了琴。
    白云坞主坐下来。
    穿着粗布衣裳的下人们鱼贯而入,开始挨着桌上菜。
    不大会儿工夫,文笙跟前的桌子上就快摆满了,菜肴都是些鱼、莲藕、山菌、蘑菇之类。
    白云坞主笑道:“我们这里与外界基本上是隔绝的,没有办法,只好就地取材,实在是慢待贵客了。”
    文笙心知这话也就是随便一说而已,真若隔绝,也不会对他们各自的底细这么清楚,甚至有本事赶在自己与谭五先生之前,找到钟天政。
    谭五先生冷着脸道:“坞主不用这么客气,我等莫说不饿,即便是饿了,看见对面那阴险歹毒的小人也吃不下饭去。不如节省点时间,直接说正事。”
    文笙本就觉着这白云坞主居心叵测,难说会不会在饭菜里动手脚,谭五先生这话真是说到了她心坎里,坐在一旁,微微点头,算作附和。
    钟天政似笑非笑瞥了她一眼,低下头去,没有碰桌子上的酒壶酒盏,而是自顾自倒了杯热茶,抿了一口,将茶盏捧在手里,道:“我到是与谭五先生正相反,看到诸位,心情好得很。”
    文笙微微垂下眼睛,暗忖钟天政这话在谭五先生听来无疑是炫耀与挑衅,堪比火上浇油。
    白云坞主眼见冲突一触即发,抢先笑了笑,道:“各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随便一句话,对时局都有莫大影响,何必还要逞口舌之利,做这等无用的意气之争?”
    付兰诚装傻:“付某区区江湖中人,这么多年也没带着百相门有什么作为,实在当不起坞主此言。”
    白云坞主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淡淡地道:“老朽会请付门主来,自然有我的道理,这一点,付门主也是心知肚明。”
    付兰诚干笑了两声,他接受杨昊御所邀来蹚这趟浑水也就是最近的事情,杨昊御有意将他当作秘密武器使,自不会大肆宣扬,不知对面的白云坞主又怎么会知道了消息。
    这老头儿自称老朽,由刚才露那一手看来,老虽老,朽却半点不朽,单就武功而言,付兰诚还从未有这般未战先怯的时候,心中的忌惮简直达到了顶峰。
    白云坞主不再理会付兰诚,看了看余下三人,道:“若将大梁十二州比作棋盘,千万黎民百姓是棋子的话,够资格下上一两手的,眼下就只有谭老国师、李国公和钟公子,对了,还有摄政王那里。”
    说到摄政王杨昊御,他的嘴角微不可见地翘了翘,文笙觉着这表情稍带着点嘲讽,也不知那边的付兰诚注意到了没有。
    不过说到将天下百姓当做棋子,文笙也想回个嘲讽的表情。
    这白云坞主到底是什么人,不会是个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的疯子吧。
    就听白云坞主接着道:“说起来我们这一支窝在这白云坞与世隔绝已经太久了,久到世人都忘了这天下原本是我们的,是姓杨的祖先窃取了我家的江山,眼下杨家人既然没本事坐稳它,是时候把它还回来了。”
    举座皆惊。
    按说像谭五先生、文笙这样的。前来赴宴,心里已多少有了点准备,白云坞的这伙人换是其他任何身份,都不会叫他们觉着耳朵出现了问题。
    大梁国祚绵长,到现在已经有四百余年,后周幽帝那真是史书里的人物了,四百年时光。多少世家都要倾覆。说是改天换地也不为过,没想到今时今日还会有人跳出来,自称是幽帝后人。
    钟天政面现好奇之色:“空口无凭。坞主可有大周朝的玉玺么?”
    白云坞主微微一笑:“自然是有的,不但有,还有大周朝累世积蓄的宝藏。与这些财富相比,老朽所学的武功。以及《希声谱》,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文笙忍不住开口:“坞主的意思是说,《希声谱》的传承起自于大周朝?”
    “呵呵,我就知道顾姑娘有此一问。不错,便是你们史书中称作幽帝的那一位所创。我等世代相传。那一位的文韬武略在我大周历代帝王中本是数得着的,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朝中能人辈出。原本有望再创一个大周盛世,谁知就在这紧要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