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笙-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这才是钟天政会做的事。
许是见文笙沉吟未语,林庭轩又道:“公子传了信来,命我在江北一定要照顾好姑娘,容我多一句嘴,林某跟随公子这么多年,还从未见他对谁这般上心……”
文笙抬手,阻止林庭轩再说下去。
钟天政对她有多上心,文笙早在夜探二皇子山庄的那一晚就知道了。
“这些话,不如留着让他自己来同我说。”她知道林庭轩为什么会这般客气了,干脆如此答复他,将他后面准备好了的一番说辞全部都挡了回去。
林庭轩只得起身告辞。
他只向文笙透露了预计的结果,具体打算怎么做,却提都没有提。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文笙再参合凤嵩川的事,安安她的心,叫她一旁呆着看戏就好。
林庭轩走后,文笙把他们的对话捡着关键之处同云鹭说了说,云鹭因为之前吃过亏,对钟天政手下人说出来的话半信半疑,道:“咱们在这里呆上几天,好生瞧瞧他们搞什么鬼,总觉着没这么简单。”
文笙笑了笑。
云鹭眼见时候不早,动身去接戚琴。
戚琴同羽音社的人见面去了。
回来之后情绪不高,他由厉建章处得知。社里很多原来没什么野心与世无争的乐师,因为朝廷那道旨意气愤之下倒向了张寄北,现在执事高祁在社里很不得人心,上次高张见面,局势几乎是一边倒,高祁也有些心灰意懒,干脆在邺州缩了起来。袖手旁观。由着张寄北折腾。
厉建章忧心忡忡,人虽然来了江北,却不知怎么做才能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这两天在江北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卜云发下生死帖。约战张寄北。
戚琴常年四处飘泊,对于这二人之间的恩怨不甚了解,这一次到是从厉建章口中打听明白了当年的事。
十年前羽音社的老社长公孙承还活着,在戚琴的印象里。公孙为人宽宏大度,非常爱才。
他是邺州人。在他做社长的那段时间,有很多民间的乐师慕名前来投奔,公孙也不管他们水平高低,是不是半瓶水晃荡。全都收留下来,帮着他们在邺州安家,过上体面的生活。
所以公孙承在民间乐师当中有着很高的声望。
这当中只有一人例外。便是卜云。
论乐师的技艺,卜云在来投奔羽音社的那些人里面无疑是数一数二的。但他的“铁煞铃”实在是太难听了,加上性格也十分桀骜。
一到邺州,还没等着找上公孙承,他就得罪了张寄北。
起因大约只是吃饭住店无心之言这样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无疑使得张寄北对他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
当时的张寄北已经是羽音社的重要人物,是公孙承的左膀右臂。
公孙承初见卜云,惊讶于他在音律上另辟蹊径,带他与羽音社的骨干们相见,席上就被张寄北有意“照顾”了。
张寄北不想卜云顺利加入羽音社,以后和这么个难相处又有罅隙的人时常见面,当着社长,又不好说别的,他就有意挑起乐理之争,暗指“铁煞铃”乃是旁门左道。
比起口才,十个卜云加在一起也不是张寄北的对手。
张寄北的本意可能只是想与他来个不欢而散,逼着卜云主动放弃加入羽音社的想法,离开邺州。
可他低估了卜云的脾气。
卜云叫一股心火顶着,当着公孙承的面就要与张寄北赌斗,被公孙承阻止了。
其实若是当时斗了,有公孙承看着,反而出不了后面的惨事,卜云觉着公孙承偏向张寄北,他虽然暂时留了下来,却没有死心,总想给张寄北点厉害瞧瞧。
终于有一次,大伙一起聚会的时候,公孙承不在。卜云就提出来,要和张寄北一较高下。
这一次,就不是谁输了离开羽音社了,卜云提议,输了的人既然有眼无珠,索性挖下自己的一只眼睛来。
他请当时在场的高祁、厉建章等人做个见证。
至于为什么以眼睛做赌注,都是因为平时张寄北以名士自居,名士派头嘛,看不起谁便以白眼相向,卜云一见对方翻白眼就忍不住心下暴躁。
当时张寄北也不过三十来岁,年轻气盛,立时答应下来。
旁人怎么劝都不行,有侍从上了酒,两人各饮一碗以壮声色,这就开赌。
结果自然是卜云输了。
可卜云却说张寄北在酒里做了手脚,当时那碗酒喝了之后,他便觉着浑身轻飘飘的,精神涣散无法集中。
可张寄北也同样喝了酒,为什么毫无异样?
在场的人不相信卜云的说辞,纷纷出言劝说,要换一个人,这件事各说各的理,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可卜云是个狠角色,对人狠,对自己也狠,他真的挖下一只眼睛给张寄北,并约定十年后报仇雪恨。
如此一来,羽音社自然是呆不下去了,他将在场所有人都记恨上了,尤其恨张寄北入骨。
文笙好奇地问:“当时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按说卜云已经愿赌服输了,为什么还要指责张寄北作弊?再说他那么刚愎自用的人,怕也做不出这种诬蔑对方的事。十年了,他将张寄北做手脚的事挂在嘴上,怨气冲天……
可她上次在高祁家中看到张寄北,还真不像是个擅长阴谋诡计的人。
戚琴犹豫了一下,方道:“有一种奇药,你大概听说过,叫作‘神仙散’,当时不少乐师都觉着喝了掺‘神仙散’的酒,整个人变得飘飘然特别亢奋,不管拉琴还是吹箫都有如神助,所以那会儿凡羽音社聚会,都会准备一些。他们两个当时喝的,便是这种酒。张寄北已经习惯了,而那卜云却是头一回尝试。另外张寄北的乐器是骨笛,高亢清越,卜云使得是‘铁煞铃’,那场比斗,确实是卜云吃了亏。”
第一百七十九章 装糊涂
当年的那场比斗,开始之前两人喝下掺了“神仙散”的酒,到底是当时众人习惯使然没有想到,还是张寄北有意为之,事过境迁,很难再查得明白。
现在卜云再次约战张寄北,因是生死帖,动静很大。
张寄北正忙着为王光济招揽乐师,老对头找上门来,不予以理会到好似怕了对方,他已经答应到时赴约,只等卜云通知他比斗的时间和地点。
为什么由卜云来决定?这也是遵从比斗约定俗成的规矩。
张寄北现在江北属地头蛇,人多势众,由远道而来挑战的卜云定下约斗的细节,既显得公平,也体现了张寄北做为地主的风度。
第二天一早,凤嵩川便带着寇文赶到了江北大营。
将江北大营的统帅朱子良吓了一大跳。
朱子良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将,看面相四方大脸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气。
凤嵩川以前和他打过的交道不多,只从杨昊御、杨昊俭二人那里听说,这老家伙别看外表忠厚老实,其实肚子里的花花肠子一点都不少。
朱子良带兵打仗能力有限,对上隔江的林世南十战九输,但他死死抱住了建昭帝的大腿,若说那老皇帝在军中最信任哪一位大将,那自是非他莫属,像符良吉、纪南棠都不能与之相比。
故而皇子们对于招揽此人也都是异常谨慎,轻易不敢出手,生怕适得其反,事没办成,反而惹怒了建昭帝。
朱子良要依规矩迎接钦差。凤嵩川连忙将他拦住,此时圣旨和大驸马都还在路上呢。
他低声与朱子良说了来路遇伏的情况,朱子良这才恍然,怪不得对方堂堂一位朝廷重臣,又是奉旨来议和的,竟然身边就带了一个亲兵,毫无征兆出现在他营前。
他赶紧将凤嵩川让进大营。两人屏退左右密议一番。
待结束之时。朱子良脸色不大好看,但还是协助凤嵩川下了几道命令。
议和钦差在南来的路上遇到了大批土匪强盗,伤亡足有百人。若不是钦差凤大人身手高强,险些也折在半路上。这可是骇人听闻的大案子,凤嵩川以钦差的身份通令沿途地方官全力剿匪,缉拿凶徒。
尤其是涉事的江北、邺州、小澜江等地。
凤嵩川又将路上的情况添油加醋写了一份奏章。由朱子良派人帮他送去京里。
忙完了这些事,一整天就过去了。当晚朱子良在江北大营设宴,给凤嵩川接风,朱子良麾下所有的高级将领尽数到齐。
凤嵩川似乎没把刚刚遭遇的劫杀放在心上,席上谈笑风生。酒到杯干。
酒过三巡之后,他眯着眼睛,将眼前这些人与孟绍祺提供给他的名字逐一对上了号。参与走私不是小罪,若按大梁的律法认真追究起来。席上这些人得有一小半抄家下狱。
剩下的知情不举,拿了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包括朱子良在内,都得革职问罪。
就算朱子良有老皇帝袒护,也得挪个地方当官去。
再说为主帅的,若是护不住手下将领,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不过凤嵩川并不想把事情闹大。
他了解建昭帝,这件事捅出来,关系朱子良,又正是和南崇议和的时候,对他半点儿好处也没有。
方才一番密谈,朱子良很识时务,见势不妙该服软服软,该弯腰弯腰,凤嵩川心中得意,也表示久仰朱帅威名,一向有失亲近,此番就看朱帅的面子,放过军中的将领,但王光济必须要严查严办。
他此时缺少人手,还请江北大营帮着拿人审讯。
这是把杀人灭口的机会送给了对方,朱子良心领神会。
大驸马他们还需几日能到,酒宴过后,凤嵩川在江北大营住了下来。
他到江北大营动静闹得这么大,只是隔了一晚上,江北各州县的地方官便闻风而动,第二天开始,陆续赶到了江北大营,钦差路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受惊不小,总得当面拜见问候一番。
有人提议凤大人难得来一趟江北,地方上也应有所表示,不如好好筹办一场接风宴,为凤大人洗尘压惊。
凤嵩川含笑回应:“多谢诸位美意,凤某在京里,也久闻江北的重镇兰城、云边,正想有机会了看一看。”
兰城县令就在下面坐着,一听这话赶紧站起来,力邀凤嵩川前往,一定要把接风宴安排在兰城。
朱子良就帮着问了问他要把宴会办在什么地方。
似这等地方官请客,都是找个当地的富绅,一说商量借园子招待上司,对方便知道什么意思了,接手过去出钱出力,花心思打听贵客的喜好,务必要把人伺候满意了。
而兰城最有钱的莫过于王光济。
那县令平时没少得王家孝敬,正想借此帮王光济同京里的大人牵个线,便笑着试探道:“诸位大人,你们觉着齐园如何?”
这里在座的除了凤嵩川,所有人都受过齐园的招待,均知道那是王光济的产业,里面布置得极具匠心,尽显造化,实乃江北第一名园。
取名齐园,是说它可与天下间最出名的那些园子相提并论。
凤嵩川听着众人说的都是溢美之词,露出动心的模样,笑道:“好,那就去这齐园。叫这名字,园子的主人是姓齐么?”
众人相顾愕然,未及纠正,听他又道:“那就定在后天吧。正好我还有一桩心事,后天一起了结了。凤某此番半路遇到贼人袭击,多亏了一位姓卜的乐师路过,帮了大忙。卜乐师到江北来,是为了同羽音社的张寄北赌斗,凤某已经答应了他,要给他公平一战。陈县令回去,麻烦那齐园的主人搭个擂台出来,后天大家不光喝酒,还有一场热闹可瞧。”
那兰城县令面露异色,躬身应了。
他听说过张寄北,此人同王光济相交莫逆,后天在王光济的园子里,两个乐师进行赌斗……
大家都不挑破,他也假装不知道凤嵩川弄错了齐园的意思,待他回去和王光济露个话,叫他自己想办法弥补同钦差大人的关系吧。
第一百八十章 王光济的谋算(粉145+)
凤嵩川是真不知道齐园么?
当然不是。他有意装糊涂,要把这场接风宴安排到王光济家里。
他已经同朱子良商量好了,到时借江北大营的兵,在酒宴上直接将王光济拿下。
凤嵩川很是怀疑这一路上的埋伏、袭击,幕后主使都是王光济。
虽然他想不明白到底哪里走漏了风声,使得王光济警觉,要先置自己于死地。
到王家赴宴有风险,但到时候有朱子良和这么多地方官陪着,更有大队官兵,量那王光济不敢造次。
而且王光济也应该想不到与他勾结颇多的江北大营会突然间刀兵相向。
虽然众人的表现正中凤嵩川下怀,但他亲眼见到这么多人一味口里奉承,却没有一个提醒他齐园的主人姓王叫王光济,不禁大为恼火。
全都被王家喂出来了,一群可杀不可留的东西!
凤嵩川算计王光济的同时,在王家,被他惦记的人也召集了亲信手下,商量怎么发动起事。
之前王十三在京里传回的消息,将王光济吓了一大跳。
原本在他和张寄北的谋划中,这两年正是他势力开始滚雪球的时候,江湖各方纷纷归附,就连最宝贵的乐师队伍张寄北也帮他拉起了一支。而且托朝廷的福,这支队伍近来在飞速地壮大。
再给他个三五年的时间准备,成大事的把握怎么也可以提高到六成,哪怕拖上一年,他手里也可以多出来上万人马。
这个凤嵩川,自己没招他没惹他,他便将矛头对准过来。还不是给点好处就能打发了的,看情形竟是不死不休。
王一、王二等人尽数在座,王二是个三十来岁的小矮子,除了地趟刀法练得出神入化,为人更是精明能干,常帮着王光济出谋划策。
他道:“大哥,凤嵩川这个人咱们以前只听说过他名字。知道他是个武林高手。其它的都不甚清楚,小十三这段时间一直在京里呆着,又和他交过手。不如听听他的说法,这姓凤的都有什么弱点。”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十三身上。
王十三在京里虽然呆了大半年,可除了应付杨兰逸那小少爷,就是和一帮江湖上的朋友喝酒吃肉瞎胡闹去了。他若是个肯为王光济造反大计操心的人,当日也不会那么干脆就拒绝了付春娘。这会儿被骤然点到名字,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好在他留了一脸胡子,旁人也看不出他面有难色。
王七同他交好,打了个岔:“十三弟回家了。还不把胡子刮掉么,这样看着好别扭。”
王十三歪了歪头,得意地道:“大哥说了。这样显得稳重。”
这一晃神的工夫,关于凤嵩川他已经想好了措辞。
“这人小肚鸡肠。为着一点儿小事就会怀恨在心,想办法置对方于死地,而且还好色。”他搔了搔脑袋,“原本皇帝老儿想把守寡的公主嫁给他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没动静了。”
适主这件事,是他在京里听到的小道消息。
关于凤嵩川,王十三听说最多的就是他和顾文笙的过节,大老爷们和个姑娘家过不去,这不是好色、小肚鸡肠是什么,哪像他王十三,吃亏就吃亏了,大不了以后见着她都绕道走。
不过她那鼓听着到是挺来劲儿的……
王二瞪了他一眼:“就这些?”
“这还不够?!”王十三回瞪。
王二无语,王十三去京城之前,自己那么叮嘱他,叫他多关注一下京里的各方势力,敢情都白说了,这小子根本当耳旁风呢。
王光济笑道:“十三这趟劳苦功高,回家了就好好歇歇,一个凤嵩川算什么,咱们这么多人呢。他一个人到了江北,孤掌难鸣,是龙也得给我盘着。”
王一接口:“大哥说的是。自从接了十三弟的消息,我们兄弟几个就开始召集人手,现下兰城差不多有五千精锐,光大哥的几处宅子里就藏了大约两千人,城外还埋伏了六千兵马。云边那边有大哥的堂弟看着,到起事的时候,一个凤嵩川无关紧要,麻烦的是江北大营,朱子良老奸巨猾,不把他除去,他那里有十几万官兵呢。”
王光济沉吟道:“得想个办法,把这些当官的先一锅烩了。朱子良现在没有防备,应该很好下手。”
张寄北在旁听了半天,见王光济和他的心腹们商量不出什么新花样来,笑着宽慰众人:“我到觉着现在起事虽然仓促了些,但不是没有好处。一来,朝廷对咱们的戒心还不重,没有什么防范,二来,东海已经平定了,江北这边又在和南崇议和,再拖下去等真停了战,朝廷到空出手脚来了,我估计着咱们起事之后江北一乱,南崇必然变卦。所以说,正是时候。”
王光济向来待张寄北为上宾,客气得不能再客气,闻言连连点头:“还是张先生有见地。有张先生和你的羽音社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张寄北笑了笑,没有谦让。
他觉着王光济说的不错,当今世上,能与大梁国学玄音阁相抗衡的,也只有羽音社了。
这工夫底下人来报,兰城县衙里有信传过来,并且县尊陈县令也说了,他今天傍晚会亲自到王家来,同王光济面谈。
王光济读完信怔了一怔,抬头问王一:“齐园那边也藏了人手?”
王一回答:“有个几百人吧。大哥,那狗县令说什么?”
王光济将信丢在桌子上,“哈哈”大笑:“他要借我的园子后天宴请凤嵩川,到时不但姓凤的,朱子良和江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会到场。还说姓凤的要为一个叫卜云的乐师出头,约张先生席上赌斗,给客人们添点儿乐趣。这真是……叫我怎么说,这个陈连贵顶我上万精兵啊,不舍得杀他了怎么办?”
众人哄然而笑,张寄北忍俊:“这真是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啊。这么顺利,到时候咱们先在擂台上摆满了狗官们的脑袋,我再陪着那卜云玩一手好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开宴
决定了后天在齐园宴会上杀官造反,时间对王光济这边算得上是非常紧迫。
等晚上送走了陈县令,王光济等人一宿没睡,连夜商量明后两天如何调兵遣将。
酒宴当天,酒菜还得准备好了,表面工夫要做得漂亮,不能还未发动便叫来赴宴的人看出破绽。
王七负责置办宴席所需的东西,找戏班子,再到各大酒楼去请人手回来帮忙。
齐园已经藏了几百精锐,但还远远不够,王一负责调拨兰城各处的人手,会从别的地方再调个几百人过去。
凤嵩川自己找死,叫他们赶在宴会前在园子里搭起一座擂台来,有这命令,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园子里大兴土木,擂台中空,好好布置一下里面也能藏个上百人。
一旦发动,周围几县会一齐响应,王三一大早就动身赶去云边,和那边的人马会合,作好准备。
重中之重,也是叫王光济最为头疼的是江北大营的十几万官兵。
若是顺利的话,到时候朱子良要么降要么死。江北大营的高级将领王光济这些年也陆续拉拢了不少,手里握着这些人的把柄,都跟着他造反不可能,估计着也不会拼了命地来剿灭他,群龙无首,必生哗变。
可若是不顺利的话,什么意外都可能出现。
所以他命王五王六带着匆匆招集起来的近万人马到距离江北大营十余里外的金沙岭埋伏,说不定有一场硬仗在等着他们。
安排完了这些,王光济单独把王十三叫到了眼前,道:“齐园你就别去了,我把家里人都托付给你。帮我把你大嫂、小侄子他们看好了。”
杀官造反,那是提着脑袋在谋一场富贵。
这等关键时候得王光济托付家眷是莫大的信任,王十三难得没有嬉皮笑脸,两只眼睛熠熠生辉,郑重道:“大哥放心。”
王光济把手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拍了拍,没有说话。
张寄北见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笑道:“这也是以防万一。咱们准备得这么周全。肯定旗开得胜。一切顺利。就算有个什么疏漏,十三兄弟素来机警,也足以应对。”
白天众人按照议定的。各司其职,分头忙活去了。
张寄北果然收到了卜云打发人送来的书信,赌斗的时间定在后天晌午,地点不出意外。正是齐园。
张寄北看过信之后笑了笑,以此为由。将目前在江北的所有羽音社成员召集到了一起,请大家明日务必到场观战。
厉建章和戚琴都收到了通知。
张寄北是羽音社的执事,羽音社自公孙承死后一直没有社长,张寄北最近刚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因是生死帖,这场赌斗他和卜云最终只能活一个,羽音社的成员于情于理都应该到场。
所以厉建章忧心忡忡地答应了。不疑有它。
戚琴多了个心眼,回来跟杨兰逸一问。齐园竟是王光济的产业,几人顿时觉着这事简直太古怪了。
明日齐园必出大事。
杨兰逸自告奋勇回去打听消息。
刚到家就被王十三带着人软禁了起来。
王十三刚接任务的时候满心激动,简直恨不得为之肝脑涂地,可没多久他就回过味来了,敢情这家人不但是王家人,还包括他大哥的岳家。
尤其是其中还有个烫手的大山芋,小少爷杨兰逸。
杨兰逸回来江北也不回家,整天和那顾文笙混在一起,胳膊肘往外拐,只要他知道的事,那顾文笙不用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