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笙-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肩膀的伤,这时候才觉出疼来。
除了肩膀,他身上还有四五处轻伤,方才那情形实在是太乱了,这一路杀出来,他刀下少说也添了一两百亡魂,身上更是溅满了鲜血。
得赶紧回江北大营,盯着朱子良调兵遣将,趁着动静还没闹大,将这伙反贼尽数剿灭了。
平叛大功?
他脑袋里突然冒出四个字来,一时心跳如擂鼓,精神大振。
凤嵩川在小巷中飞快地穿行,他不大熟悉兰城的这些街道,只捡着僻静的地方走。
城里乱成这样,平民百姓早便家家闭户,哪还敢出门上街。
耳听着喊杀声越来越远,虽然身边已是一个手下都没有,他还是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原来在江北,还有这等好事在等着他。
满朝文武,一辈子有机会赶上造反平叛的又有几个?
凤嵩川这一声笑,声音并不大。
可不知为何,传回他耳朵的竟是接连两声。
另一声笑紧随着他的笑声响起,好像回声一样,带着凉意,叫人毛骨悚然。
凤嵩川吓了一大跳,他之前可没觉出来周围有人。
凤嵩川赶紧站定,举刀摆了个防御的姿势,左右四顾,喝道:“什么人鬼鬼祟祟,滚出来!”
“凤大人这般得意,是不是在想平定反叛,迎娶公主啊。”随着这声音响起,微风一动,凤嵩川眼前多了个人。
这人一身黑色劲装。紧趁利落,身姿看上去特别挺拔,黑布蒙面看不到脸,只露出一双神采奕奕的眸子。
虽然看不到对方的长相,凤嵩川听声音却觉着这人年纪不会太大。
“王光济的人?”凤嵩川未理会他语带嘲讽,沉声喝问。问话的同时,再度往四周看了看。拿不准对方带了多少人来堵他。
对方不答。只是嗤笑了一声,笑声里透着不屑,手中刀横于胸前。右手握住刀柄,将雪亮的刀锋当着凤嵩川的面一寸寸拔出来,突然间由徐转疾,一刀快逾奔雷。袭向凤嵩川。
这个蒙面的黑衣人不是旁人,正是钟天政。
他跟文笙说了那句“王光济手下的这群乌合之众未必杀得了他”之后。便下了酒楼,亲自来会凤嵩川。
等战到一起,两人才是真正的棋逢对手,凤嵩川招式骄横无情。钟天政的刀法诡谲狠辣。
凤嵩川不知对方底细,此际满城都是反贼,喊杀声忽近忽远。难免静不下心来,再加他肩膀带着伤。七八招之后渐渐落在了下风。
他皱紧了眉头,打着打着,神色变得怪异起来,瞅准对方来势,虚晃一招,向后疾退,口中喝道:“且慢!”
钟天政没有理会他。
凤嵩川一边招架,一边叫道:“原来是你!”
他由对方的刀法记起了眼前这个蒙面人,他虽不知这个人姓什么叫什么,又是什么来头,但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交手。
那还是当初首阳遇刺之后,他奉命离京去接应扶灵进京的费文友等人。结果在路上,他遇上了一个蒙面人的袭击。
当时是在夜里,短暂交手之后两人都受了伤,那蒙面人随即退走,他也追查过,却没找到什么线索,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对方这个时候又出现在了兰城。
凤嵩川心底泛起一阵寒意。
先不说对方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只他的身手自己现在就难以招架。
先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凤嵩川打定主意,寻找逃命的机会。对方既然早有准备,对周围的环境肯定比自己熟悉,怎么才能想个法子绊住他……
原本他受伤之后就不是钟天政的对手,气势一弱,更是节节败退。
便在此时,附近街上喊杀声突然大了起来,跟着脚步声响,有七八个人奔进了巷子,直冲激战中的两人而来。
凤嵩川感觉那蒙面人的攻势随之一弱。
他趁隙往来人方向望了一眼,才发现来的竟是江北大营的人,几个人都浑身浴血,显是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
为首的看衣着还是个百夫长,凤嵩川此来带了上万人马,哪能记住那么多百夫长,可对方却认识他,离远叫了一声:“钦差大人!”
跟着那几个当兵的纷纷道:“钦差大人先走,让我们来对付他!”
凤嵩川正中下怀。
虽然这几个人看上去脚步沉重,都只靠着蛮力,但好歹能阻一阻对方。
没想到朱子良手下这些当兵的还挺悍不畏死的。
凤嵩川暗自赞了一声,抽身后撤,便欲把几个上来帮忙的官兵让过去,那几人乱哄哄地一拥而上,将他隐隐护在了当中。
周围全是人,凤嵩川心中忽起警兆,这不是护,是困!
说时迟那时快,这几人截断凤嵩川去路之后,齐齐掉头向着凤嵩川扑上来,身手突然间都变得异常矫捷。
凤嵩川暗叫糟糕,太近了,根本来不及反应。
他手中刀猛然挥出,带着一声尖啸,砍向了那个百夫长打扮的敌人,“当”“当”连声,刀在中途便被对方两把利刃一齐架住。
突听脑后风动,凤嵩川忙将脑袋向旁一侧,一枚钢镖贴着耳朵飞过,简直连喘息的工夫都没有,凤嵩川匆忙往身后一瞥,抬腿踢向贴上来的那个人影。
他还想着拼命周旋一二,寻机冲出对方的围困。
此刻他前面的两人突然往左右一分,让出个空当来,凤嵩川正想利用这空当挤出去,终是慢了一步,一只脚穿过这空当伸进来,不偏不倚踹中他前心。
这一脚看着力道不大,实则暗劲儿十足。
凤嵩川胸口一闷,身不由己向后跌倒。
他不甘心受戮,就势打了个滚,还想起来,四周几把钢刀一齐架在他脖子上。
方才一脚是钟天政踢的,此际凤嵩川只觉口里泛着甜腥,知道受伤不轻,心中恨极,趁着对方几人不注意,就要将手里的刀掷出去。
他在钟天政面前玩这等花样,怎么可能成功?手指刚一动,钟天政手中刀已抢先飞出,“夺”的一声,将他持刀的手钉在了地上。
钟天政走近,低头看了看他,道:“带走!”
第一百八十六章 地牢遭遇
凤嵩川从来都没想过,凭他一身武艺,有一天竟会沦为阶下囚。
可这些假官兵根本连句话都不让他说,上来直接抹肩头拢二臂就把他绑起来了,完了还塞了一团臭烘烘东西在他嘴里。
这些人绑人的手法十分专业,一看就是经常干这等事,绳子也不知是什么质地的,任他两臂运力,却纹丝不动。
那百夫长见状嘲笑道:“钦差大人别较劲儿了,伤口都崩了。”
旁边一个小兵弯腰把刀捡起来,小心擦了擦刀尖上的血,捧着递给那蒙面人:“公子!”
蒙面人接过来,还刀入鞘,不再看他,转身施施然而去。
紧跟着就有提前准备好了的麻袋套下来,将他整个人套在里面,不用拖拽,直接几个人抬着走,凤嵩川动也不能动,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要把他带到哪里去?虽然没有当场杀他,但下手这么狠辣,也许只是想换个地方再动手。
凤嵩川被这些人抬着走了差不多有小半个时辰才停下来,跟着麻袋脱手,他被丢到了地上。
看来是到地方了。
有人开口:“看看,那狗官闷死了没有?”跟着一只大脚隔着麻袋踢在了他肚子上。
为免皮肉受苦,凤嵩川只得扭动了一下身体,口里哼哼了两声。
另一人笑道:“钦差大人是世所罕见的大高手,哪能这么不经折腾?”
凤嵩川在麻袋里大瞪着两眼,眸子腥红,忍辱含恨在心里将这些账一笔一笔都记下来。
那几人又冷嘲热讽了一通,在他身上胡乱踢了几脚方才走开。
凤嵩川蜷着身子动弹不得。脑袋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胡思乱想。
一下子想这半天过去,王光济想来已经控制住了兰城的局势,而江北大营的朱子良也必定得知了王光济造反,他带出来的人马死伤大半的消息。
可他们双方谁都不知道他被另一伙人趁乱擒住。
他堂堂钦差,一身武艺,会不会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在这鬼地方?等到皮肉腐烂化为泥土,谁还知道那具枯骨曾是什么人?
一下子又拼命打起精神。安慰自己对方到现在还不动手。便肯定不会随随便便杀掉他,只要不死,就有机会。这一路过来没听到太大的动静。估计着此刻还是在城里。
就在他患得患失之际,有人靠近过来,将麻袋解开。
凤嵩川终于重见光亮。
他所处的地方光线昏暗,四周俱是石壁。看上去十分坚固,壁上点着油灯。地上湿乎乎得颇有凉意。
这似乎是一间地牢。
眼前还是刚才那几人,不过都换上了寻常的衣裳。
凤嵩川明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已经尽量收敛神色,为首那人依旧轻易便在他眼神里发现了恨意。抬手在他脸上扇了一记。
下手不重,羞辱的意味更浓。
若是手脚能动,他一个能打对方十个。这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凤嵩川哪里受得了这个。登时脸皮涨成了青紫色。
对方嘲笑:“看看,这姓凤的还当自己是钦差。在跟咱们摆官威呢。”
其他几人登时围上来,七嘴八舌道:“官威不官威,就在一张皮,咱们给他把这张皮扒了,他自然就威风不起来了。”“哈哈,对,扒了,扒了。”
几只手一齐伸过来,撕扯着凤嵩川的袍子。
凤嵩川嘴里呜呜叫着,在地上翻滚躲闪,他被捆得结结实实,其实不怎么好下手。可这些人如狼似虎,拽着衣裳直接开撕,很快就把凤嵩川一身官袍扯得七零八落,别提多狼狈了。
凤嵩川这时候是嘴里塞着东西说不出话,就是能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乞求?他堂堂朝廷官员,奉旨钦差,又神气了一辈子,岂是摇尾乞怜之人?
就在他身上要变得光溜溜之际,耳听着对方欢呼一声:“找到了!”有人从地上捡起了自他身上掉落的钦差印鉴。
凤嵩川只觉脑袋里气得一抽一抽的,等反应过来,已经被人拖着后颈,拉到了角落里,拿铁链子像拴土狗一样拴上,而后为首那人拿着印鉴走了,剩下几个虎视眈眈守着他。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凤嵩川听到看守他的几个人在闲聊。
一人道:“哎,你们说要不要给他找件衣裳?”
另一人奇怪地“咦”了一声:“你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还给他找衣裳,不扒下他一层皮来就算不错了。”
“我不是好心,我是怕呆会儿万一公子领着顾姑娘过来,瞧见他这德性,咱们再吃挂落儿。”
众皆无声,停了停,才有几个声音响起来:“好小子,还是你想得周到。”“这还真不可不防,把那麻袋撕个窟窿,给他套上遮遮丑吧……”
顾姑娘?
姓顾又和他有仇的,凤嵩川立时便想到了顾文笙。
原来是那小贱人捣的鬼。
她哪来这么厉害的帮手?
身上绳子绑得久了,血脉不通,四肢早就已经发麻,时间长了非废了不可。
自己此番失手被擒,那顾文笙必定会来看他的笑话,顺便报虎啸台之仇。等她来了,自己该和她说什么?
凤嵩川思来想去,觉着活命无望,决定等顾文笙来看他热闹的时候,定要想办法叫这些人把他嘴里的东西取出来,然后他要用天底下最恶毒的话,骂那小贱人一个狗血喷头!
可他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简直望眼欲穿,直到看守他的人换了一拨,肚子饿得咕咕叫,才隐约觉着,对方可能对于看他热闹并不像他想的那么感兴趣,说不定根本不会来了。
对方拿走了他的钦差印鉴,不知要做什么。
朝廷方面没有人知道他出了事,这钦差印鉴可以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就像凤嵩川想的那样,此时钟天政手里正把玩着那枚印鉴,吩咐之前奉了他命令去接近孟绍祺的那位“段老先生”:“奏章先等等,待我再想一想,你先模仿那姓凤的笔迹给杨昊御、杨昊俭各写一封书信。”
第一百八十七章 残酷檄文(粉165+)
这位段先生真名叫段正卿,之前乔装改扮陪着孟绍祺来到了江北,孟绍祺大力配合,帮着他隐瞒,寇文由始至终浑然不觉。
这期间孟绍祺写给凤嵩川的数封书信都是由段正卿代笔。
而凤嵩川的回信,他也每一封都仔细研究过,模仿凤嵩川的笔迹自是不在话下。
钟天政以右手的拇指轻轻摩挲着那枚钦差印鉴,自上面蹭了点朱红下来,翻过来瞧瞧,见那印鉴阳文呈环状,外圈是四个篆字“钦差副使”,中间是个凤字,饶有兴致取出一张信笺来,在上面戳了几下。
“给那兄弟两个信的内容差不多,都是说自到江北之后发现局势糜烂,朱子良的江北大营和王光济勾结在一起,通过飞云江走私,并且你已经拿到了朱子良亲身参与其中的证据。问他们感不感兴趣。就是这么个意思,具体措辞你掂量着写。”
段正卿应了声“是”,一边研墨,一边打腹稿。
钟天政又道:“还有,眼下王光济反了,朱子良趁机要杀人灭口,凤某人被逼得东躲西藏,不敢现身,皇子殿下要是感兴趣呢就拿出点诚意来,总要想办法保住凤某人的性命,还要许他一世富贵。”
段正卿领命,暗忖待这两封信一送到京里,本来就乱的局势必定乱上加乱。
只听钟天政那里笑了一声:“给二殿下的信里别忘了,顺带向四公主提个亲。毕竟一做驸马身价倍增,也许朱子良就不敢下手了呢。”
段正卿笑着应了,提笔写了几行,微微皱起眉来。凝神想了一阵,请教钟天政道:“公子,属下这信上说朱子良和王光济勾结在一起,可也许不等这信送到京里,他们马上就刀兵相见,拼个你死我活了。”
王光济高举反旗,杀官占城。朱子良统帅十几万朝廷的兵马。又离得这么近,不可能无动于衷。
钟天政道:“你写就是。这两人刀兵相见或许,你死我活却未必。”
江北的局势正如钟天政所料。
王光济趁江北各州县的官员齐聚他的齐园作客之际。杀官起事,只用两个时辰不到就控制了兰城。当天在齐园身首异处的地方官多达二十几人,活着的也都吓得屁滚尿流,当场跪地求饶。
钦差凤嵩川带到兰城的近万官兵只逃回去了一半。他本人则下落不明。
同一时刻,王光济的堂弟在江北重镇云边率众举事。没费什么力气便占领县衙和四城。
消息传出,相邻的县城纷纷响应,一天不到,江北八县已经有六个被王光济的人马控制。并且他的势力还在迅速向北蔓延。
朱子良闻讯之后立刻集结了大军出来平叛,双方人马在金沙岭相遇,不管是朱子良还是王光济。匆忙间对对方的兵力都有些估计不足。
朱子良派出了四万大军,但这其中有不少将领出工不出力。王五王六兵马未足万,自忖寡不敌众,再加上刚集结起来的队伍未经阵仗,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只有前阵几千人交了交手,便退了开来。
没多久,王五王六这边接到命令,带着人马撤回,朱子良到是想追击,但钟天政趁着江北大营空虚之际,突然插手,给他送了份厚礼。
过江议和的南崇使节好好在江北大营中军帐篷里呆着,距离朱子良的帅帐不足百丈,大白天遇刺,身体好好的,脑袋不见了。
当时账内还有两个护卫,也一齐被杀。
死的这位使节名叫梁兴业,乃是南崇小皇帝的亲叔父。
尸体一被发现,使团的其他人简直快疯了,齐齐指责大梁无意和谈,朱子良纵凶害人。
朱子良焦头烂额。
和谈不成对谁有利?自然是王光济,可恨这帮反贼杀了人,善后却要他来做。
他无奈之下只得将使团其他人软禁起来,一边收拢兵力严阵以待,防着南崇那边林世南闻讯之后率兵来袭,一边派人火速往京里送信,把消息报给建昭帝知道。
他这边不敢轻举妄动,王光济则是根基未稳,占据八县之后后继乏力,要停下来喘一口气。
两下就此陷入了僵持。
到将奉旨前来议和的大驸马一行阻在了八县之外,此等情况之下,除非他肋插双翅,否则叛乱不平息,他是到不了江北大营了。
再说就算他到了江北大营,也注定要无功而返。
朱子良辛辛苦苦瞒着南崇皇叔的死讯,钟天政却早已派人将那梁兴业的脑袋送过江去。
王光济占了江北八县也没闲着,不知找谁写了一篇讨伐建昭帝的檄文,传之于天下。
檄文之中例数了建昭帝的几条罪过,第一条便是皇位得来不正。
建昭帝身为先皇第七子,非长非嫡,靠着娶了谭氏女,得到了谭家人的鼎力支持,残害父兄,窃居大位。这等没有人伦的人,哪配拥有四海?
第二条,亲近小人,朝臣多是骄横酷吏。特别点了凤嵩川的名字,说他自掌了大权之后,以缉私为名,大梁稍微殷实的人家被他勒索遍了,王光济此次造反全是受他所迫,不反就只有家破人亡一途。
第三条,残害乐师。这是专指的羽音社乐师,檄文里将秦和泽上书的三条建议逐条拿出来予以驳斥。
这些是最主要的,除此之外,檄文里还罗列了建昭帝种种昏庸无能的表现,包括彰白二州当初被屠城的惨事等等,十分有煽动力。
檄文最后,竟然还附了一份名单,那是决意追随王光济的乐师名单。
其中不但有张寄北、元恺,还有密密麻麻很多名字,厉建章、戚琴全都榜上有名。
这檄文在江北传得很快,文笙见到之后暗吃了一惊。
其它那些也到罢了,关键是这一份名单,文笙只是大概一扫便意识到那天在齐园所有的乐师一个不漏,全都名列其中。
怪不得戚老和云鹭始终没有消息,这分明是被王光济挟持了。
张寄北想以这种手段,逼得众乐师再无退路,只能将错就错跟随他造反。
第一百八十八章 钱少爷(雪域神仙和氏璧+)
其实像戚琴这样的,孤身一人没有家小,就算成了钦犯,也至多是本人面临着朝廷的缉捕,日后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这里头最要命的是像厉建章这样的乐师。
厉建章在长晖有名望有产业。文笙还记着那年轻娴静的厉夫人,温柔聪慧的厉蕙雅。
他的名字出现在这份名单上,对厉家人不亚于天降横祸。
与厉建章情况差不多的,这份名单里肯定还有不少。
文笙都可以想像得到,建昭帝必定大为光火,下圣旨,抄家灭族,从而和那些被胁迫乐师结下深仇大恨。
这也正是王光济和张寄北想看到的结果。
而那些无辜受累的家人女眷下场会如何凄惨,王、张二人根本不会多想。
这便是钟天政常说的,“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哪一个足下不是堆满了白骨”。
若要救人,时间可谓是相当紧迫。檄文传入京根本用不了几日,甚至不等建昭帝下旨,各处的地方官一见到这份名单,便会先行动手。
文笙伸出手,指尖轻触那一长串名字,在上面缓缓划过。
王光济在兰城经营多年,极得人心,起事后虽然有江北大营在旁虎视眈眈,他仍将兰城暂定为己方的主城,派人将城墙加高,布下重兵把守,他的家眷都还住在城中,有专人负责保护。
城里气氛虽然紧张,却并未发生骚乱哗变之类的事,就连物价也没有飞涨。
大街上行人比往常少了很多,但也没有到家家户户闭门不出的地步,大多数老百姓十分平静就接受了变天的事实。甚至还有张灯结彩,赶去给王大善人帮忙的。
齐园已经清理出来,前面的整条街全部拆除,成了一座兵营,后边园子里则住着王光济的亲眷家小。
快晌午的时候,一行三人悄悄溜至齐园后门。
为首的是个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个子不高。生了一双斗鸡眼。一说话便使劲往一起挤眉毛,看上去颇有些滑稽。偏他穿戴讲究,显是家境十分富裕。后面两个人高大魁梧,看打扮是随从护院之类。
这年轻人探头往门上看了看,见把门的头目是个熟人,便使劲冲着那人挥了挥手。小声招呼:“喂,常大脚。过来一下。”
被喊那常大脚扭头一望,忍不住笑了,走过来道:“钱少爷啊,您这干嘛呢?”
那钱少爷下意识便挤眉弄眼:“我这不是你们起事之后头回来嘛。不知道规矩,看着你们刀枪林立,心里发虚啊。”
常大脚笑道:“戒备严些那也是防着官兵和朝廷的探子混进来生事。钱少爷你又不是外人,虚什么?”
钱少爷叫他一说也心有余悸:“可不是。你们这回要是打不过官兵,我们家估计也得跟着一起遭殃。这叫那什么,从逆?”
常大脚没读过书,更说不清楚。
他却知道对方说得没错,这钱少爷家里也是兰城大户,和杨家是儿女亲家,如今王光济造反,王、杨、钱三家那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旦事败,都逃不了抄家灭族的下场。
所以他也没防着对方,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