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诚志想打人,猜个头啊,赶紧说!
  “陈社长,俺们忙着呢,你快去装蘑菇去吧啊。”说着他就要走。
  陈刚只好拉住他,笑道:“别急啊,真是大好事,县农业局来了一个突突突的家伙。”
  周诚志心头一蹦,“拖拉机!”
  陈刚用力点点头,“对啦,正是,不过是手扶的。”
  “哎呀,真的啊,拖拉机啊,手扶拖拉机也是拖拉机!会计——会计!”周诚志差点蹦起来,“会计,快盘盘账,看看咱们多少钱,够不够买拖拉机的。”
  社员们一听也沸腾了,拖拉机啊!!
  刚听说还没见过,哦,不对,见过的,在画上!
  开着东方红拖拉机,跑步进入**!
  “咱们大队要买拖拉机了,真的假的?”
  陈刚觉得先锋大队的社员们肯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居然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这个消息传遍全大队。
  一下子,社员们跟来看戏一样,乌泱泱的人都围过来。
  “拖拉机在哪里呢,”周明愈也跑过来。
  “还没买呢,说在县里呢。”有人给他解释。
  周明愈:“那谁说拖拉机买回来了,忽悠我呢。”
  消息长了腿儿传得太快,有些人听点风就刮出去,也没细分辨,还告诉周明愈陈刚给买拖拉机回来了呢。
  原来是县里进了一台拖拉机,而且有长期买进的打算。
  当然,这第一台拖拉机的购买权是给先锋大队的,吕书记承诺过的。
  众人挤在大队屋里,有人问拖拉机多少钱。
  周明贵道:“我以前打听过的,说是两千七八百的样子,要是大拖拉机,那得一万多呢。”
  “啊!!好贵!!!”社员们掰着手指头数这得多少钱,买多少粮食多少鸡蛋呐。
  所以大拖拉机还是等等吧,他们先买手扶的也挺好。
  周诚志就问几个队的会计都能拿多少钱出来。
  几个会计就开始报账,各自有多少余钱。
  最后二队可以拿七百,三队四队每个队拿五百。
  周诚志道:“这样,剩下的我们队出,不过,这拖拉机也要我们队说了算。”
  陈福海还有点犹豫,周明贵立刻道:“咱们一个大队的,耕地种地肯定得一起,开车、保养什么的,你们说了算,我们用现成的,这样更好。”
  另外俩队长也乐意了。
  周明愈道:“队长们,咱们不只是要买拖拉机,还得买配套的耕地、耙地、播种的机械呢。”
  这么一说,周诚志又估摸多少钱,这一下子队里怕是不够呢。
  毕竟每个队要留着一部分钱春耕春种,买化肥种子之类的呢。
  这些机械买下来,又得一千五左右,再有柴油等,又是一笔开支,所以他们起码还得准备两千多块才行呢。
  一说到有问题,他们就看周明愈:“明愈,快给大家伙儿出个主意,咱们钱不够咋整?”
  反正拖拉机是一定要买回来的。
  一台拖拉机,顶好几头牲口呢,这还不用吃粮食饲料。
  周明愈笑道:“不是有农村信用社吗,咱们去贷款啊,多买几台回来!”

☆、第251章 拖拉机!

  自从48年末成立了人民银行以后; 在农村建立了其分支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省有省联社,县有县联社,其宗旨是“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时至今日; 信用社在公社运营已经非常成熟,专门为社员们提供存款和贷款业务。
  信用社成立之初资金是社员们凑起来的; 且以摊派任务的形式; 并非完全自愿。成立以后; 其干部、职员们也属于城镇户口; 完全脱产,吃商品粮; 那也是种地的社员们仰慕的对象。
  只是他们不像供销社那样波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其实很多人一年去不了两回信用社。
  当然,信用社的员工,那眼珠子生的位置,比供销社员工的还要靠上。
  想贷款; 可不是随便就能贷出来的。
  有社员调侃说,凑初始资金的时候; 跟你老乡老乡一家亲; 交完钱转身不认人,你想取钱先把手续办; 一层一层一章一章; 盖得你里外不是人。
  而且存钱利息很低; 贷款利息很高; 加上社员们饭都吃不饱,也没有那个闲钱去存款,所以有的人除非信用社让去,否则几年都不待到门前踩个脚印的。
  莫茹的钱至今都在空间里存着,也没想过存到信用社去。
  为什么?
  存进去万一拿不出来呢?
  谁不知道信用社亏损多厉害?上千亿最后剩下一百亿不到!
  她还是自己存着自己倒贴物资当流动资金的好。
  她寻思买拖拉机,她家也可以入股的,就当领工分了呗。
  她就去和李柏青聊了一几句,李柏青懂她的意思,“一会儿我来说。”
  自己大队凑了一下,一队七百,二队一千,另外两个队各出五百。
  周明愈建议买两台手扶拖拉机——如果指标允许的话,然后还得买工具、柴油等,还得派人学习驾驶技术考驾驶证,钱还是要多准备着。
  他们就商量贷款,周明愈则送陈刚离开。
  陈刚是供销社的,日常和信用社也有业务往来,所以他就大体问了问。
  陈刚道:“明愈,贷款我觉得没问题,不过那利息也不便宜。”
  周明愈就问问多少。
  “七厘半的利息,要是贷款一万块的话,一年里就要給□□块的利息呢。”
  这□□百,有的大队都赚不出来。
  周明愈想了想,利息倒不是问题,如果拖拉机把劳力替换出来,那造纸厂和砖窑厂就可以扩大规模。
  钱还是赚得多。
  陈刚小声道:“别说哥没提醒你,你们有钱也别让信用社知道。”
  他递给周明愈一个你懂的眼神。
  周明愈点点头,“谢谢陈哥。”
  等送走陈刚几个,周明愈就回了大队,把陈刚说的信用社利息的事儿告诉周诚志几个队长和会计。
  周明阅一嘀咕,“那这利息可不便宜啊,咱们存钱才一半的利息都没呢。”这还是死期,要活期自然更少。
  周明愈道:“存款就这样,放出去才有利息赚。”
  信用社目前经营还是有问题,资金流动不行,加上有些人职业道德不过关,那就麻烦更大。
  这时候李柏青就道:“要是缺口不是很大,俺们倒是想入个股。今年也分了点钱,最近两年也用不到,能不能入股?”
  这以后拖拉机耕地,社员们是轻快了,但是赚工分的机会也少啊。
  如果入股买拖拉机,那就当是挣工分呗。
  他这么一提议,其他社员也纷纷说好,“不愧是老书记呢,就是有想法,俺们也跟一个。”
  周诚志道:“那咱们晚上就开个大会吧,看看社员们入股多少合适。”
  现在开会,社员们都非常主动,再也不是以前张根发拿大喇叭喊着赶着开。
  因为还没开始春耕,这会儿和冬天以后,很多人家都吃两顿饭,早上九点一顿,中间随便吃点,下午四点半吃一顿。
  早早吃过晚饭,五点多社员们就聚集到学校去开会。
  照例是张根发主持,虽然不能做主,可这种面子工程他不能落下。
  先说了一通没用的大道理,然后歌颂一番,差不多半个小时,社员们已经不耐烦,他才道:“下面咱们来挨家表态能入多少股。”
  周诚志道:“咱们队虽然赚了钱,可钱基本都分给社员,队里顶多就能出一千块。还得咱们自己多出力,我先表个态,我入股两百,把家里家底都拿出来了。反正今年还有的分呢,也不是等钱吃饭。”
  现在造纸厂和砖窑厂越来越赚钱,砖窑厂又加了几个窑炉,扩招一大批帮工,排队买砖瓦的都排到年底呢。
  所以,不用担心没钱分!
  他带头其他队长也纷纷表态,周明贵也要出两百,另外俩队长也咬咬牙出两百。
  这两年着实攒了点钱的,尤其家里近期没有婚娶的都能攒下,毕竟吃喝都有队里分呢。
  张根发见状,立刻道:“我出两百二,咱们二十算一股啊,至少出二十,少了不如不入。”
  下面就有人开始小声嘘他,因为有人家真的不攒钱,有点钱就买着吃喝,他们都想就入十块钱呢。
  之后周明愈表态,也入二百,然后张翠花家也入了两百,其他柳秀娥、吴美英、陈秀芳等人都跟着入两百。
  其他社员也都多多少少的入股,最少的入三十。
  这么最后一合计,居然筹集到两万多块钱!
  大家乐了,“没想到咱们大队这么有钱,那还贷款不贷款啦?”
  有人喊道:“当然要贷款,咱们还有钱被逼着存进去了呢,必须贷回来。”
  张根发翻了个白眼,“你们以为贷款是那么好贷的?”
  “咱们大队要是贷不出来,那谁贷出来?”有人不服气。
  周明愈解释道:“我们存款,利息是1厘8到3厘,贷款的话至少7厘半。”
  人群里就响起抽气声,“也太不公平了。”
  虽然这么说,可其实大半的人根本不懂这个利率是怎么回事,不过是听着贷款的数比存款的大太多而已。
  各家摁了手印,第二日就纷纷来大队屋交钱。
  张根发自然要过来,看着社员们争先恐后地交钱,他心里特别酸,以前他要收点钱的时候,看看那些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这会儿周诚志收钱,他们跟不用还似的抢着往这里交。
  真是写贱皮子!
  周明阅领着几个会计和记分员收钱盖章发入股条子,快晌午的时候就喊道:“十二点截止啊,要是不来交的就当不入股了。”
  之前说收点钱,有些人拖拖拉拉能从年头拖到年尾儿,该要的好处却不想落下。
  这么一喊,有那些拖拉的就也只好赶紧交上。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拖拖就拖拖,现在人家说话算话。
  加上四个生产队凑的一共有两千三千多块钱,都锁在一个黑漆漆的铁皮箱子里。
  箱子在周明阅手里,钥匙在周诚志手里,但是要开箱子,就得四个队长一起。
  嗯,加上张根发,他强烈要求插一脚,反正他也拿不走钱,只是要个名声,大家也就同意。
  收了钱,忙忙活活也到了午后,早春日头还短,看着太阳还老高的,转眼就黑天。
  所以他们商量第二天再去县里。
  有人提议:“咱们今日要不去信用社问问贷款的事儿?”
  立刻就有人怼他,“你怎么还不忘这茬,人家明愈不是说了嘛,利息就要七厘呢。”
  “七厘多吗?十个七厘才是一分钱,怕啥?”
  “哎呀呀,你还知道十个七厘是一分呢?那你知不知道这利息,你要是借一万块,一年得还多少?”
  那人瞪着眼,“我哪里知道,你问问魏老师去!”
  “敢情儿昨儿人家明愈说的时候你没听啊,一年就得将近九百块的利息!你觉得划算”
  他们这么一说,其他人也过来吵吵着发表意见。
  最后还是周诚志拍板,“行啦,咱们先看情况,钱够就自己买,不够就贷款。今儿咱们入股的事儿,一个个都把嘴闭上啊,别招红眼病来!”
  这么多钱,没几个大队能拿出来的。
  大家这才散了,都纷纷想着,明天赶紧把拖拉机买回来,拖拉机偷不走,那钱放着太吓人。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明青就来拍门,“明愈,俺爷叫你去开会,说一会儿就出发!”
  周明愈忙穿戴好跟莫茹告辞,先去周诚志家,看几个队长和会计已经在那里。
  周明阅抱着那个装钱的铁皮箱子,浑身紧绷绷的,一副梦游的姿态。
  汗!
  周明愈忙道:“队长们不要着急,今儿我先带着俺大爷去看看,确定好了咱们再回来拿钱也是一样的。”
  这么两万多块钱,要是给莫茹藏空间里还好说,让他们抱着,咋看咋不安全。
  看看周明阅就好了,本身是个谨小慎微的,这会儿抱着那两万块钱的铁皮箱子,浑身紧绷得要变成弹簧了。
  最后周诚志几个商量先带两千块当定金,谈妥再回来拿钱,不必把两万多都带上。
  反正还没开始下地,其他队长也想去见识见识,于是周诚志就让人套上骡子,张根发领着四个队长加上四个会计去县委问问。
  周诚志对周明愈道:“你骑车带着你媳妇儿也去。”
  周明愈原本看他们那么多人,他就不去了,那里知道还是被队长点名,只得答应。
  周诚志朝着几人喊道:“各家自己带着干粮啊,去县里可没人管饭,队里也不拿钱去国营饭店吃那贵死人的饭。”
  张根发就觉得他这是故意羞辱自己呢,因为自己每次去开会总是要用公款去国营饭店吃饭!
  贵?
  当然贵!
  好吃啊!
  小炒肉,大白馒头,香得很呢。
  周明愈回来和莫茹一说,她就让张翠花来家帮忙看着孩子,她坐着自行车一起去县里。
  周明愈骑自行车比他们坐骡车还快一些,到了县里天光大亮。
  莫茹拿了手巾给周明愈擦擦汗,还让他披着大衣给他擦擦后背,春寒料峭的,早春风又干冷免得吹感冒。
  收拾利索,他又把大衣给她披上,“咱们直接去找邱科长吧。”
  现在邱云的父亲管着农业局这一摊子事儿。
  县机构去年进行变动,农业科变成农业局,不过邱科长目前还是科长,没有变成局长。
  见到他们过来,邱科长高兴地和他们握手,打趣他们,“来的可够快的啊。”
  周明愈笑道:“这不是一直盼着嘛,前天听到消息我们就恨不得立刻来呢。”
  邱科长笑了笑,招呼他们坐。
  莫茹笑道:“邱科长,我们哪里坐的住啊,巴不得立刻看到拖拉机呢。”
  邱科长对他们的着急一点不介意,反而乐呵呵的,“走,领你们去后面操场看看。”
  他告诉两人,这一次县里从省机械厂买了两台手扶拖拉机,同时也在洽谈引进大型拖拉机,也就是东方红那种。
  估计过些日子就有准信。
  据邱科长介绍,现在主要是洛阳、天津、辽宁有大型拖拉机厂,本省目前只有省机械厂开辟了一条手扶拖拉机生产线,还没有大型拖拉机的生产线。
  很快到了后面操场,莫茹和周明愈就见那里摆着两台红色发动机的手扶拖拉机。
  这两台手扶拖拉机是工农…2型号的,柴油机在前面,两个大胶轮,后面有座位,下面一个小一些的轮子,等于是个三轮手扶拖拉机。
  不过并没有后来那种很长的手柄。
  这种拖拉机很容易上手,只要弄清楚关键几个步骤就可以操作。
  周明愈研究了一下,发现后面可以挂车斗,还可以安装犁铧、耙等。
  邱科长就在一边给他们讲解他了解的,这拖拉机的主要用途就是犁地耙地、运输、打场、灌溉等,目前不能收割脱粒。
  周明愈却寻思,其实是可以收割的,就是要有可以用来收割脱粒的农机装在拖拉机前面,这样就可以收割麦子和玉米秸。
  当然,这些不能着急,得慢慢来。
  他跃跃欲试,“邱科长,我能操作试试吗?”
  邱科长却担心他伤着,“明愈,这东西可不是独轮车那么容易。等张技术员来了,让他教教他,他去机械厂培训过,以后就负责培训咱们县里的司机师傅。”
  周明愈道:“邱科长您不用担心,这不就是头铁牛嘛,我力气大着呢,我们村的大黄和大黑在我面前都老老实实的。”
  两个跟出来的职员都笑起来,一个道:“这家伙一摇起来,突突突地就要跑,还真是拿捏不住它呢,可得当心。”
  另一个就认定周明愈吹牛显摆呢,“那你可得好好试试。”
  邱科长就让一人去仓库里拎零号柴油来灌进去,然后让周明愈试试,反正操场够宽敞,这会儿也没什么人。
  另一个把说明书翻出来拍在发动机上,“来,劳模同志,先研究研究,别回头撞墙上。”
  他寻思周明愈别说开拖拉机,只怕说明书都看不懂呢。
  周明愈却不客气,对着说明书认真地了解了一下这拖拉机的构造。
  这手扶拖拉机虽然比后来的落后一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手摇把启动的方式跟他小时候见的还是一样的。
  小时候有几个男孩子没玩过家里的手摇柴油机?
  莫茹也在一边给他出主意,拿出一副白线手套给他戴着,省的手打滑。
  有人操作不慎被摇把反转打了脸,还是挺吓人的。
  周明愈先转了一圈试试,随着他不断地摇动手柄,拖拉机发出突突的声音。
  很快,拖拉机就发动起来。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出来看热闹。
  刘书记和赵立刚也站在不远处看。
  他嗤了一声,“还真当自己什么都会呢。”
  赵立刚也不知道刘书记是因为什么对俩劳模那么大意见,他也不好说什么,只笑道:“这样子好像会呢。”
  “哪里那么容易,谁去考个驾驶证不得一年两年的?区委派了一个去省里学驾驶技术的,两年才毕业呢。”说着他就转身回办公室去了。
  赵立刚没好意思说有人学两年才毕业,兴许有人学俩月就能毕业呢?
  这时候人群里发出一阵欢呼声,“哎呀,启动了!”
  刘新农忍不住回头,就看周明愈坐在那手扶拖拉机上,手扶着把手,“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儿在操场上绕圈!
  他居然给开起来了!
  这个二愣子!
  ……
  “不愧是劳模啊,这都行,是不是在哪里学过啊?”有人笑着问。
  莫茹看他们都夸周明愈,与有荣焉,“看看说明书,挺简单的。”
  众人:这是乡下劳模吗?让人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是名牌大学下乡的大学生或者老师呢。
  周明愈开了两圈回来,这时候周诚志等人也赶着骡车来了。
  他们留下一人在外面看车,其他人跟着张根发和周诚志过来,一打听说是在后面操场他们就赶紧过来。
  看着周明愈已经开着那拖拉机突突突地跑,陈福海张大了嘴巴,“哎呀娘嘞,这劳模不愧是劳模啊,这都会?”
  周诚志几个两眼发光,恨不得立刻就把拖拉机都开回去。
  看看操场上竟然只有两台拖拉机,这么大个县也不够分的,不如自己队都买回去!
  这想法和莫茹不谋而合,她觉得这手扶的效率肯定比大拖拉机差得远,据说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一天能耕地五十来亩,手扶的能耕五分之一不知道有没有呢。
  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省畜力。
  手扶拖拉机适合小地块,等农村都包干以后各家都喜欢买一台,可以代步、耕地、浇灌等,还是很有用的。
  很快,众人又跟着邱科长回到办公室,因为人太多,他们就去了隔壁的会议室。
  寒暄一下,就入了正题,说买拖拉机的事儿。
  周诚志笑得十分真诚,“邱科长,您看看,就两台拖拉机,能不能都卖给我们?听人家说,这手扶拖拉机耕地慢,好几台不赶一台大拖拉机呢。”
  邱科长焉能不知道他的意思,笑了笑,“你们放心,咱们本省的手扶拖拉机已经投产,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至于那大拖拉机嘛,过个半年肯定也有指标的。”
  这个意思那就是两台你们只能买一台咯,以后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再买也一样的。
  因为另外一台,被批给了东关。
  东关虽然产值不如先锋大队,可人家是县城郊区,必须要照顾。
  若是没有吕书记的承诺,只怕这两台都是东关的,根本没有其他大队的事儿呢。
  周诚志等人也知道,当然不会无理取闹,一台就一台,再把相关的家什儿配上,能耕地耙地播种,比什么都强。
  邱科长就让人去找农机负责人和技术员来开会,除了要给老乡介绍拖拉机,还要将相关的配套农机也介绍一下。
  等介绍完,张技术员就带他们去仓库挑一下。
  这时候耕地、耙地、播种的部件也是分开的,并不能做到联合一体。这样的话他们就得分开买,总共要1678块。
  但是拖拉机没有他们猜的那么贵,只需要2550就够。
  这个拖拉机和纯手扶的不一样,动力要更大一些,效率自然也加倍。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买个拖拉机的铁斗,毕竟家里的木车厢不合用,如果有斗就能拉庄稼搞运输,去拉煤也方便。
  他们买的是拖拉机是8。8KW,算出来差不多12匹马力,就可以配相应的二轮车斗,差不多又要三百多块。
  陈福海拉着周玉贵,跟在周诚志几个身后嘀咕,每一次问价格他都感觉剜肉地疼,“咋这么贵啊?哎呀,不买拖拉机,不知道自己是穷人呢。”
  “可不是咋的,问个啥都要五百起步,就跟那钱不是钱似的,咱们得卖多少粮食,多少鸡蛋啊。”
  “还有柴油呢,刚才你们听见没?说是要两毛五一斤呢,这还是批发价,卖给咱们就得两毛七八一斤。”
  “这可是个吃油的家伙啊!”
  周诚志在前面跟着周明愈和人家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商量呢,就听见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在后面嘀嘀咕咕,自以为压低了声音别人听不见,可其实人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他落后一点,咳嗽一声,瞪他们一眼,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