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明愈和邱云握握手,“邱经理,你怎么也来了?”
  这不是勘察石矿吗?跟百货商店还有关系?
  邱云笑道:“我是跟着勘察队的同志们下来视察一下咱们的造纸厂情况。”
  这就对了嘛。
  周明愈又给他介绍周诚廉,“时候不早了,邱经理是要在这里看看石矿还是先回去吃饭?”
  邱云道:“我对石矿不了解,咱们还是先去吃饭,然后去造纸厂看看吧,说实话我可真饿了呢。”
  因为带了设备,路上速度慢,一口气骑了将近三个小时,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周明愈就跟高余飞和张金焕说一声,先带邱经理回村。
  张金焕要留在这里帮助勘探队,就让人跟着回去,想让大队书记好好招待邱经理。
  邱云却道:“不用麻烦,我已经有安排。”挡了张金焕的盛情,推着自行车和周明愈一起走回去。
  张金焕想劝勘探队也先回去吃饭明天再来,哪里知道这些技术员发现这里是个真铁矿正激动得两眼发光,一个劲地欢呼呢根本听不进去。
  张金焕又怕宋家村的来抢功劳,就派人回去送饭过来。
  ……
  路上周诚廉目不转睛地看着那辆自行车,虽然也是半新不旧,可到底是自行车啊!
  他每次看到有干部下乡骑着自行车的时候就特别羡慕,总想骑骑试试,可惜一个个都宝贝的要命,等闲不给人碰的。
  周明愈看他视线黏在自行车上,就笑了笑,“邱经理,你们这自行车都是自己买的吗?”
  邱云笑道:“哪能呢,不说没那个钱,也没那个名额啊。咱们县里一年也就五辆的名额,都是给单位的轮不到个人,医院还是走关系从市里买的呢。这辆自行车是我们百货商店的,下乡的时候轮流骑。”
  周诚廉羡慕道:“真好,俺们村里还没辆自行车呢。”
  张根发都没有。
  高技术员骑着一辆下乡指导农业工业,据说也是倒了好几手的,不知道哪个单位淘汰下来的,就这样高技术员都宝贝得不许任何人碰呢。
  邱云见他们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大方道:“来,骑骑试试。”
  周诚廉虽然心里无比想骑,可真让他骑又有点腼腆,不好意思,不敢!
  周明愈看他挺着个大个子在那里忸怩,就推了他一把,上前把自行车接过来,笑道:“谢谢邱经理,学这个是不是很难?”
  邱云笑道:“你个子高,应该不难的。”
  他讲了一下,让周明愈一脚支地,一脚踩脚蹬子,然后用力蹬出去,“抬脚的时候感觉车要倒别担心,继续蹬就行,两个车轮转起来就不会倒了。”
  不等他说完,周明愈就踩着自行车转起来。
  周诚廉:!!!红鲤子什么时候这么牛气了!
  邱云:这小伙子行啊,不但敢投机倒把,还能开造纸厂开采铁矿,连自行车都会骑,真是个天才。
  周明愈先打样儿起了头儿,周诚廉就不再那么拘谨,也敢摸摸推推那辆让他羡慕的自行车。
  最后他鼓起勇气学着周明愈的样子骑上去,不过虽然他个子高,可自行车又不会因为他高大就驯服,少不得手忙脚乱,“啊啊啊”大叫,最后几乎要冲进沟里去,幸亏周明愈眼疾手快给他拉住。
  “哈哈,邱经理,你们城里人真厉害,啥也会。”
  邱云道:“城里人和乡下人是一样的,大家环境不一样罢了,你要是从小在城里也会很厉害的。”
  周诚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呢,新鲜得很,因为他一直听的都是城里是花花世界,乡下是穷乡僻壤,那是不能比的。
  这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周诚廉居然也学会骑自行车,他感觉很不可思议。
  “邱经理,红鲤子,你看,我真的会骑了呢!”
  一激动他当着外人面叫周明愈的小名也没察觉,倒是让周明愈好尴尬啊。
  邱云笑微微的,就当不知道。
  进了村里,周明愈道:“叔儿,过来一起吃饭吧。”
  周诚廉却道:“我去食堂吃,邱经理,我能不能……”
  “行,你骑吧,一会儿我和明愈走过去。”邱云温和大度。
  周诚廉感激得连声道谢,“红鲤子,你好好招待邱经理啊。”说完就迫不及待地骑着自行车显摆去了。
  这时候自行车可是稀罕物啊,就算干部也买不起,有钱也买不到!
  都是大单位才能有那么几辆呢!
  周明愈看他跟个孩子似的兴奋,对邱云道:“多谢邱经理,这自行车在我们这里可是稀罕物。”
  这时候的一辆自行车,跟九十年代的宝马奔驰差不多。
  邱云道:“没什么的。”他看到那一堆铁矿石,惊讶道:“这是你刨回来的?”
  周明愈点点头,“和我叔儿他们拉回来的。”
  那么多可不能说他自己弄回来的。
  邱云过去看看,连连点头,“不错啊,咱们县也出了铁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周明愈邀请他家去,“莫茹要是知道你来,肯定惊喜得很。”
  他喊道:“媳妇儿,你猜谁来了?”
  莫茹在屋里听见他和一个男人说话呢,但是一时半会儿听不明白,也没想起来,她索性下地看看是谁。
  一见居然是邱云,她惊喜道:“哎呀,真是稀客,小傅医生好吧。”
  邱云笑道:“好的很,我来的时候还特意让我去买几个猪蹄带上呢,可惜今天出来的仓促,菜场的肉早卖光了,真是可惜。”
  莫茹笑道:“你能来我们就高兴得很,还带什么猪蹄啊。”
  周明愈就打了水两人洗手洗脸,然后进屋吃饭。
  邱云忙道:“可别忙活,我们干部下乡有规定不能开小灶,必须吃大队食堂,跟社员们同吃同住才行。”
  这时候的规定是如此,而且大部分的干部也是这样办的,但是也不排除少数干部讲排场,到了公社、大队要求吃小灶,必须有肉有蛋有鸡,吃拿卡要很让人不齿。
  周明愈道:“不是特意做的,莫茹在家早做好了呢。”
  莫茹也笑道:“是啊,你们总也不回来,我就先吃了,给小五哥留着呢,足够你俩吃的。”
  她趁着他们不注意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儿。
  邱云进屋先看周七七,见炕上睡着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睫毛很抢眼又密又长,小手小脚肉嘟嘟的,看得人心里软软的,忍不住想捏捏戳戳她。
  外面吵吵嚷嚷闹腾腾的,她居然睡得四平八稳丝毫不受打扰,真是个奇特的孩子!
  他不由自主地就放轻了动作,面带微笑,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放在炕上。
  一块崭新的帕子包着几张布票和肉票,“这是傅臻给小丫头准备的礼物。原本说买俩猪蹄也没买到,就把几张肉票和布票送给她啦,你们有机会去供销社买也一样。”
  莫茹忙推辞,“俺们乡下不用这个票,你们在城里没有票不行,还是拿回去吧。你看我们家里养着鸡,天天有鸡蛋吃。”
  邱云道:“傅臻给的,你们别推辞了,她不在跟前你们逼我也没用,我要是拿回去,不够她跟她姐姐俩念叨我不会做人的,饶了我吧。”
  莫茹就只能收下。
  邱云又问小丫头叫什么名字等等。
  莫茹心下一动,“邱经理,我们只有小名叫七七,没起大名呢,不如你给起一个?”
  这时候小名都是家里长辈起,为了好养活,而大名都是请有文化的先生起,也为了叫着好听。
  虽然她和周明愈自己就有文化,不过入乡随俗,她觉得请关系好的人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周明愈自然也同意,因为他俩私下里嘀咕起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个没经验,还是俩人想法太多,诗词歌赋都想了,结果还是没定好。
  不是起不出来,是起的太多了,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定不下来哪个。
  所以不如索性让别人起一个。
  邱云也没推辞,问了一些周七七的信息,笑道:“这么现成的名字真是孩子天生带来的,根本不用咱们操心起名字,小名七七,大名就叫周夕啊。”
  七月初七生的,七夕节,又是晚上十点左右亥时生人,那就以夕命名,非常贴切。
  莫茹和周明愈对视了一眼,对啊,这么现成的名字,他俩可真够折腾的。
  什么“周莫言、周清如、……”开玩笑的时候周星驰都出来了,哈哈。
  莫茹点了点周七七,“小七,邱伯伯给你起名字叫周夕,你喜不喜欢啊。”
  周七七睡得头发湿漉漉一身汗,根本没有要睁眼配合的意思。
  周明愈招呼邱云吃饭,为了招待邱云,莫茹把存在空间里的白面馍馍拿了两个出来,还有一碟子猪油拌菜。
  吃了饭天已经黑漆漆的,周明愈拎着马灯领着邱云去造纸厂看看。
  ……
  路上周明愈已经把造纸厂的大体情况跟他介绍一下,末了笑道:“邱经理你可别笑话俺们,就是一个简陋的草棚子一个锅炉。这两天都忙秋收呢就三四个人在那里忙活。”
  邱云道:“我笑话什么,我佩服得很呢,要干这个可是需要勇气和毅力,不是心血来潮摆弄一下就成的。”
  “还是你们给我们的机会,要是你们不给购货协议,那我们也申请不来办厂许可。”周明愈记着人家的好呢,说起来也是缘分,让他和莫茹碰上了傅臻和邱云着俩好人,人家乐意帮忙。
  那么多生产队,怎么就单单他们办成了?要知道乡下生产队搞副业,一般都是做做豆腐、榨油、做面条之类的副食品,搞工业生产的很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允许,生怕耽误农业生产。
  邱云道:“行了,咱们也别夸来谢去,总之你们好好干,我呢保证你们的货能销出去。”
  目前厂里是周玉忠、周诚信领着俩年轻人在忙活。
  四个人正刷纸呢,生了一堆柴火既能烘纸也能照亮,用自制的黍子苗刷子一张张的刷在墙上晾晒。
  他们已经往公社送过一批货,一共有一百刀,质量虽然比不上那些好的细纸,却比那些黑粗纸好很多。
  只可惜数量还是太少,乡下生产队作坊,农闲生产农忙停产也是规矩,不可能不干农活加大生产。
  看过以后邱云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帮助他们完善造纸的方法,改进质量。
  回村的路上,周明愈按耐着心头的紧张,“邱经理,现在都要大炼钢铁,那工厂也都要停工吗?”

☆、第96章 表彰&奖品

  邱云道:“工厂不会停产,只会抽调一部分工人去支援炼钢,机关学校都要支援大炼钢铁;就连我们百货商店都抽走八成人呢。”
  周明愈一听便开玩笑道:“那我们造纸厂也是工厂,是不是也不用关停?”
  邱云也开玩笑道:“咱们这工厂规模可有点小啊。”虽然叫造纸厂,可实际就是生产队的小作坊,这个大家都清楚啊。
  周明愈一听似乎可以商量,他便将村里的情况讲一下,末了笑道:“邱经理,我们大队书记说县委要求‘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要去炼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邱云正色道:“你们这个大队书记还挺能掰的,说的是壮劳力去炼钢,十五到五十岁,妇女都不用去呢。领导们知道怎么才是最好的安排,当然不会盲目指挥不用担心。”
  周明愈松了口气,笑道:“我们也不知道县里政策,就只能听大队书记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县里说的是牛,到了我们村里可能就变成了猪,真是……”他摇头苦笑。
  邱云道:“是应该加强基层干部的引导和监督工作。”
  周明愈叹了口气:“除四害那会儿我们耽误了收麦子,这会儿大炼钢铁可千万别再耽误秋收。要是没有人收庄稼,到时候是要挨饿的。”
  高粱不少,现在收了一半,大豆、谷子数量不多,可玉米和地瓜不一样。
  玉米有一大半的公粮任务,地瓜是社员的主要口粮,满坡的地瓜要是不收回来到时候下雪上冻那就全烂地里。
  邱云没种过地还真是想不到这里,因为县里强调要赶在秋收前面的黄金时机抓紧时间苦战十天,争取让高进县开始流铁水出来。
  现在不管报纸还是城里乡下,都在宣传“以钢为纲全面跃/进,”“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立刻摆脱一穷二白”。工人、农民、学生全部热情高涨,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和精神支撑着,让他们豪情满怀充满必胜的信心,仿佛要将全部的积极性都投入进去一样。
  说实话,从城乡这一路过来,先锋大队已经是他见过最冷静的大队。
  县城附近的城关公社已经修建高炉炼铁,全公社的男女老少比过年还高兴,好些人不睡觉夜以继日去炼钢,真可谓投入全部精力。
  那小高炉里要是流出红铁水,对他们来说比自己生个大胖儿子还让人高兴呢。
  “周明愈同志,你……是不想参加炼钢任务?”邱云敏感地觉察这一点,这可有点不大好啊。
  周明愈忙摆手解释道:“怎么会呢!当然想,这可是我们全党全民的光荣任务,我们要超英赶美,争当先进。现在咱们红旗公社都有铁矿,更要好好炼才对,俺们别提多高兴了呢。”
  周明愈想的是,这种时候他不会给任何人自己不积极参加大炼钢铁的把柄,绝对不说政策不对。当然也绝对不给人灌输这是不科学、冒进的运动,因为这不是在叫醒别人,这是在把对方推入火坑。
  如果叫醒了对方,万一对方在某些场合发表了这种观念,那随之而来的就是难以承受的摧残。
  大炼钢铁也是不断反右的过程,谁要是发表怀疑论或者认为劳民伤财炼不出钢铁,那就要被打成□□狠狠□□,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时候只有反右,没有反冒进,也没有对错善恶,革命有理、成分第一!
  政治思想永远先于业务能力。
  目前这个形势,是绝对不适合强出头带领大家认清现实、渡过难关、发家致富的。这也是他和莫茹不想出头争功劳,宁愿让张根发在前面顶着,自家关门过小日子的根本原因。
  所以哪怕他已知未来也不能用真理引导别人,那会害了他们。只要他们身边的人都在疯狂,个别清醒只会招来祸患,他不想害了邱云,所以坚决不会给邱云灌输什么。
  他道:“咱们造纸厂刚起来,要是停了怪可惜的。毕竟这是咱们高进县第一家造纸厂呢,规模是小点儿,可以后肯定会大的,需要领导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他要把邱云拉进来,让邱云有一种造纸厂是自家的感觉,这样才能发挥主人翁能动性嘛。
  邱云点点头,“你说的对,既然有这样的志气,我们就要大力支持。城里的面粉厂、酒厂也不停工的,那咱们造纸厂也不用。我回去就跟上头申请一下,造纸厂是咱们百货商店的附属工厂,也应该享受工厂待遇,大炼钢铁期间不停工,至少留一半人手。”
  造纸厂登记常驻人员十四个,他之前和张金焕谈判,估计也就留两三个人,这样的话就可以留下七个。
  有七个男人帮忙秋收,就顶二三十个女人还多,真是太好了!
  ……
  等他们回村里天已经很黑。
  张根发正带了人提着马灯挨生产队凑粮食呢。
  他高调地宣布先锋大队发现铁矿,县里派勘察队常驻铁矿先锋大队要支援口粮。
  其实干部们下乡蹲点是有饭票的,不会白吃老百姓的粮食,都是按顿给粮票。一个月有口粮30斤的,就要一天给一斤的粮票,如果只有26斤的,就一天八两多不到九两,总之没有白吃,这是规定。
  张根发自然不甘落后要表现一下,只不过饭票就落在他的腰包里。
  其实这铁矿在宋家村东南三里处,原本是宋家村的废弃石矿,这铁矿自然也是人家的。可张根发就想既然是自己村先发现的,怎么也要赖上去。
  这倒是和周明愈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不想出头去争铁矿的功劳,也不想让周诚志太去。
  他很怕周诚志功劳太大会被公社暗示提拔为大队长,这可就不妙。
  因为63年到66年,中央干部亲自挂帅,带领广大的知识分子干部下乡下厂进行四/清运动,“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查的就是基层干部,除了公社干部,最倒霉的就是大队长、生产队长之类的村干部。
  周诚志在二队,谁也动不了他,可如果是当大队长,到时候难免会被三队四队里的小人怨恨清算。
  是以,不管是铁矿还是什么,周明愈都由着张根发抢功劳,一点都不计较。
  ……
  邱云这次下乡主要视察各供销社情况,顺路看看造纸厂的,晚上在周愈家住一宿第二天骑车去供销社。交代一些工作,又说一下先锋大队造纸厂的事情,让供销社给与关注和扶持,等大炼钢铁的时候允许留守一半工人坚持生产完成百货商店的购货任务。
  之后他还要顺路去别的供销社就不再回周家村。
  昨夜勘探队一夜未睡粗粗勘探估计红旗公社的铁矿超过三万吨,而且是含铁量很高的赤铁矿和磁铁矿。
  天一亮就派人去县里汇报。
  这一消息就如一针强心剂注入高进县炼钢铁总指挥部,县委第一书记高瑞阳亲自带领县长、副书记、委员等人亲自下乡视察,他们连红旗公社都没去,于傍晚时分坐吉普车抵达铁矿。
  虽然时间紧迫,红旗公社的书记柳红旗、副书记宋子杰还是召集一干部下与各大队书记、大队长们列队欢迎。
  另外还有附近几个公社的书记副书记也拼了命赶过来倾听总指挥长的教导。
  其中唯一一个生产队长就是周诚志。
  当然还有发现铁矿的两位社员模范——周明愈和周诚廉。
  周诚廉紧张得一个劲地拽自己借来的褂子,总觉得不合身,后面会耷拉下去前面会吊起来。
  在他拽了一百多次以后,周明愈忍不住了,用胳膊拐拐他,“叔儿,已经够俊了,别担心,看队长多镇得住场。”
  周诚廉一说话,嘴皮子都有点抖,“我、我才不担心。”
  他也忍不住扭头去看旁边的周诚志,队长依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腰板笔直,日常严肃的脸似乎更加严肃,没有一点笑模样。
  嗯,的确是黑脸队长,果然有气势。
  周诚廉给自己打打气,也慢慢地止住颤抖的双腿挺直腰板,绝对不能丢人!
  周明愈自然没事,可他却知道队长大爷有大事。
  原本他们正在地里收高粱忙活呢,突然张根发亲自跑过来二话不说拉着队长就跑。
  这一举动差点把周诚志给吓死,就差一脚把张根发踹飞,“张根发你有事说事,别动手动脚!”
  张根发:“谁跟你动手动脚,没时间了,快上车!”
  他居然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县委高、高书记要来,快,快打扮一下去迎接!”张根发激动得舌头都是打结的。
  周诚志知道自己和俩后生要去,直接把张根发一扔叫上周诚仁回家捯饬,先把脸和手好好搓搓,常年舍不得用的肥皂一下子洗掉半块,洗下来的黑灰和泥汤子有半盆。
  再让周诚仁给自己刮脸修胡子。
  最后还得让老婆子给找衣裳换,换来换去也不过那么两件衣裳,都是补丁摞补丁的。
  这还惹得张根发在大门外跳脚:“周队长,你是去迎接高书记的,不是去娶媳妇儿的,快点!”
  等周诚志出来的时候,张根发立刻把自己没补丁的一套衣裤塞过去,“快换上!”
  原本周诚志还紧张害羞,现在被张根发这么一弄反而不当回事了,他也是习惯性和张根发作对,你让我换我偏不换!
  谁要穿你个□□的衣裳!
  我**是正儿八经的好人,能穿你这个懒汉二流子的衣裳?
  周诚志直接扔回去,“我周诚志就是一个泥腿子生产队长,不是唱戏的,打扮什么?”
  想起这事儿,周明愈就有点忍不住笑。
  所以说黑脸队长镇得住场,那也是分场合的。
  ……
  高书记到了现场,先进行一场激奋昂扬的大炼钢铁总动员,对红旗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最后就是对发现铁矿的社员模范进行表彰。
  “我们共/产党人是继往开来的一个党,是敢闯敢干的一个党,更是心怀天下为国为民的一个党。咱们小米加□□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打退了美帝国主义,现在我们也要组建强大的钢铁团来打退帝国主义的工业压迫!我们要加快工业建设,早日赶美超英,摆脱一穷二白的状态!咱们要发挥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大无畏的奋斗精神!”
  ……
  “有了这样一个铁矿,我们高进县不但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还能支援兄弟县。”
  “咱们高进县苦啊,没有铁矿煤矿,这个铁矿真的是及时雨,救命的矿,咱们有了铁矿就能和兄弟县交换煤矿!”
  “咱们高进县铁定要发射一颗钢铁大卫星!”
  ……
  “都说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我今天就开始之前先论功行赏,事成之后再大赏特赏。只要你们用尽全力,我高瑞阳绝不吝惜,一定会尽我所能回报你们!”
  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手掌都拍得通红。
  最后高书记笑着压了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