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她想到推磨,直接推磨是推不动的,但是套上木框子,绑上棍子就能推动,这说明杠杆的力量是无穷的。
  她研究了一下,去找了根木棍来,试着换个方向绑在木柄上,做个简易的辘轳。
  一桶水好几十斤呢,有辘轳一个孩子也能摇动。
  绑上这个以后,她发现果然轻快了很多,至少能多坚持一会儿。
  她就自己摇木柄自己递籽棉,速度居然比之前和柳秀娥还快,而且更轻松一些,不那么累。
  周七七好奇地看着,不时发出“噢噢……咦咦……呀呀”的声音,最后听着莫茹轧棉花的机器声,她居然睡着了。
  莫茹看她睡得那么香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小东西一直都是黑白颠倒,白天睡晚上醒,晚上从来就没有成功哄睡过,都是在空间里玩到自己睡过去。
  这时候莫茹才感觉自己也腰酸背疼呢,赶紧起来活动一下,舒展筋骨。
  她把轧好的棉花收进空间,发现居然有半箢子棉籽。
  她居然轧了这么多!
  垫量了一下,估计得有十斤棉籽,那岂不是轧了三十多斤棉花?
  莫茹高兴地赶紧都收进空间里,自己收藏的那些棉花到时候轧了送到城里去卖掉。
  絮棉可是好东西,冬天人人都缺,城里一个大人一年也只有两斤的絮棉票,要想做被子、做棉袄都不够。
  第二天一早,张翠花发现有些妇女开始怠工,不想早起上工了。
  她也没有生气,很体谅她们,毕竟自己也是这样的。
  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忙活收秫秫;到现在又掰棒子拾棉花;女人们一个个累得也不轻。
  要不是没办法,为了不挨饿,她也巴不得像三队四队那样歇着呢。
  吃早饭的时候她给她们鼓劲,“咱们就累这一茬,冬天好几个月猫在炕上呢,睡个昏天黑地也没管。”
  “你们算算,要不是这样的机会,咱们女人哪里能挣这么多工分?”
  “男人出门干活儿才十分,咱们在家里收粮食,是他们两三倍的,等他们回来还不得吓掉下巴?
  “咱都累,是不是?这庄稼不是给队长收的,更不是给我张翠花收的,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肚子。就算政府不收公粮,咱们不也得干?老农民靠什么吃饭,不就指着一双手在地里刨叉?刨出来就吃,刨不出来就挨饿。”
  “今年老天爷开眼,这些年都不遇的大丰收,地里满登登的粮食,咱们要是不收回来到时候饿肚子,这跟谁说理去?老天爷都得笑话咱们。”
  “咱们能跟那些懒汉子一样?”
  吴美英等人笑道:“当然不行,还指望多赚工分到时候分棉花、分手纸呢!”
  “哈哈,用了几天那个手纸,有点不想用棍儿了。”
  “咱们造纸厂什么时候再开啊,哈哈。”
  众人说笑起来。
  张翠花看她们都开始说笑,就知道又可以了,鼓鼓劲又能忙活一阵子。
  她道:“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伙儿,咱们今年棉花大丰收,每家每户都能分两三斤!”
  “什么?真的啊?”这个消息一出,当时就炸了,女人们顿时喜上眉梢,浑身的疲惫一下子飞走了。
  张翠花点头,“当然是真的,我老婆子忽悠过人吗?”
  吴美英抢着喊道:“是咱们护棉英雄的功劳,今年棉花没有那么多虫子,大丰收!开得太快拾不过来被风吹地上一些,捡起来去送人家棉站不要,那也不能白瞎了啊,他们不要咱们要啊。”
  大家都哄笑起来,纷纷说要的要的,越多越好。
  何桂兰道:“晌饭时候分棉花啊。”
  大家都高兴的很,结果还没高兴完呢,张翠花又来一个好消息。
  她道:“买不到肉咱没办法,吃点油还是行的。今天晌午一家拿三个鸡蛋来,队里出油,咱们炒上一盆子鸡蛋加加油水!”
  现在还是各家自己养鸡,队里没有,鸡蛋自然也是各家的,要吃就得凑。
  有人立刻表示同意,这可是好事儿的,集体出油!
  有人寻思俺们没来你们会不会偷吃?
  张翠花又道:“你们不用担心,晌午做好饭,过来打饭的时候顺便拿鸡蛋过来,咱们现炒,炒完了直接分!”
  大家立刻放心,都纷纷让孩子回去拿鸡蛋。
  一顿炒鸡蛋勾引着;掰棒子的时候都格外有劲头;咔嚓咔嚓的脆响;比昨天又快了一些。
  吃晌饭的时候除了瘫在炕上下不来的,基本都跑到食堂里来吃饭。
  反正晌午也不冷,晒着大日头,找个树底下一蹲,三五成群的就开始一边吃一边聊。
  这可是吃炒鸡蛋啊!
  过年才有的菜啊!
  端回去吃哪里有在这里扎堆吃得香啊!
  吃好东西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吃,香也就那样,要是有人作伴,这香就翻倍,要是有这么一大群人都爱吃,那可真是美到极点了。
  鸡蛋自然不是纯鸡蛋,里面还要加上大葱。
  将大葱剁碎和蛋液混合在一起,然后热锅下花生油,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烧得油热一些,最好是呛人的香,哈哈,让外村的也闻闻咱们的香味儿。”
  好几勺子花生油下进去,热起来以后那香味儿就勾人得很,等一盆子蛋液倒进去,“嗤啦”之声不断,那种香气就攀上顶点。
  “真香啊,我还是过年的时候吃的炒鸡蛋呢!”
  “闻着鸡蛋的香味儿,我一下子想起了前几些天吃的猪头肉,真他娘的香啊!”
  三个鸡蛋炒出来也能有一碗呢,更何况张翠花让人多加了大葱,等一家一碗鸡蛋分完锅里还有的剩。
  她一声令下,“添上两瓢水,做个鸡蛋汤给大家喝喝。”
  锅里可还有油呢,不能浪费!
  这一顿,炒鸡蛋加鸡蛋汤都有了,另外还有炖吊瓜呢,个个吃得直打嗝,一个劲地说真香。
  吃完饭也可以粉棉花了,何桂云拿出一个小本本来,虽然不识字,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
  她把本子交给莫茹记账,又让人柳秀娥和陈秀芳称棉花。
  “一家三斤,大家都好好瞅着啊。”
  “咱可是先说好了,这些棉花是被风吹掉了沾上草,送棉站评不上极人家不要,咱们就当福利棉发给社员。”
  “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啦?”
  大家都笑着说清楚了,“今年有护棉英雄,棉花交够任务肯定还有的多呢,咱们跟着沾光了。”
  一家三斤还剩下几斤,都说给护棉英雄。
  莫茹要了一斤,“剩下的大家分吧,你们放心,咱们今年棉花挺多的,交够了任务以后还有的分呢。”
  单蝶琴就自以为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寻思是不是莫茹故意把棉花沾上草的啊,不过她没敢说出来。
  毕竟每天拾棉花她也有份儿呢。
  自己也能分到棉花,这就是好事。
  这么一激励,二队的妇女们又来了劲头。
  一队的副队长听说了也赶紧取经学样去,他们没这么多棉花,但是可以把那些评不上级的差棉花分掉,再画个大饼以后可以分更多更好给个盼头。
  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第108章 献礼!

  且说一早陈爱月就打扮一番,把齐耳短发梳得一丝不苟;别上发夹;换上蓝色的列宁装,插上笔,登上绿色的解放鞋。把宣传画卷起来用红布带系紧;又把包夹在腋下;就匆忙往钢铁厂去。
  为采矿方便钢铁厂就建在铁矿的北边,说是钢铁厂,其实就是一个露天营地。
  老远就能看到那里浓烟滚滚,火光跳跃,密密麻麻的土高炉就好像是远处天边的烽火一样。
  走近以后,耳边牛马嘶鸣人声鼎沸,闹哄哄就和年底的庙会一样。
  一条新修的丈宽的土路从钢铁厂往东北方向延伸而去直到火车站。
  为了修这条路先后出动了两千劳力,牛马骡驴车更是上千。保证最短距离,直接穿过农田、村庄,然后直达火车站。
  现在这条路上车来车往,牲口车、手推车一辆接一辆,全是运煤来运矿去的。
  进了钢铁厂的范围,遍地都是小高炉,有修完的也有在建的。高的有三米多高,矮的有一米多高,甚至还有不到一米的,看着奇形怪状的。
  建好的每个小高炉都配着风箱,守着三四个男人,据说片刻不能离,要是冷了炉,里面的铁水就化不出来,白瞎,只能砸了炉子抠出来。
  陈爱月也不懂,都是道听途说,她就知道到现在没流出铁水来,都是一些铁疙瘩。
  路上听着很多人在喊:“没有砖了,没有砖了!”
  “鸡毛呢?没有鸡毛勒风箱了!”
  “板子呢?做风箱的板子也没了!”
  “快去上报指挥部,都没有了!”
  “还要砖?再要就得拆更多房子啦!”
  有人大声喊,立刻就被人摁倒:“你不想活了,想跑飞机是吧?”
  跑飞机就是俩人摁着一个挨批/斗的,用力把头摁下去架高两只胳膊,将那人前后的扯着跑,没一会儿就能累得腿抽筋趴地上。
  为了看看钢铁厂好回去和莫茹描述,陈爱月特意从中间穿过去,然后熟门熟路地往团指挥部去。
  路上不少男人拿眼使劲瞪着她,狼一般的眼睛火辣得能透视一样。
  陈爱月呸了一声,“看恁娘啊!”
  有人就起哄:“娘,娘,你来了!俺要吃奶!”
  “哈哈哈,俺也要吃!”
  陈爱月大骂几声,扭着腰走了。
  她先去团指挥部献礼。
  第一钢铁厂的团指挥部没有县总指挥部的待遇可以设立在城关,而是建在宋家村,直接征用宋家村的大队屋和生产队屋当指挥部。
  她找到负责宣传的团政委相玉亭,把那副《铁娘子秋收图》献上去,果然获得一致好评,说她比公社宣传员画的好得多,让她多画画钢铁厂。
  得了领导的话儿,陈爱月就去申请领一沓子宣纸、两盒水粉颜料、三支画笔,拿回去给莫茹画钢铁厂用。
  她特意跟宣传部门的干部打听一下,“刘干事,明天中秋节,让不让回去过节?”
  那刘干事嗤了一声,“想什么呢?过节?这炉子还没修够数,点火的几十个试验炉子一个也没淌出铁水儿来,总指挥急得睡不着觉,钢铁团长急得头发都要白了,你说过不过节?”
  陈爱月才不管能不能淌铁水儿呢,反正她也不懂,“那等淌出来就能家去了?”
  刘干事笑了笑,“我说陈主任,这么说吧,没淌出来,指挥部急得睡不着觉,淌出来领导就激动得睡不着觉,更得多修高炉多炼铁。”
  陈爱月嘀咕道,这么说是怎么也捞不着家去,那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也不是所有女人都像二队那么厉害吧,一队都吃不消了,速度越来越慢呢,更不用说三队四队。
  见打听不到什么,陈爱月只好自己去找找周明愈看看能不能捎个话儿。
  其实也没什么好捎的,不过为了讨好莫茹,她还是要走一趟的。
  陈爱月绕过了几排小高炉,她终于碰到先锋大队的,看是吴美英男人就拦着他问:“周队长和周明愈他们在哪里?”
  周明来指了指后面,咧嘴笑:“当然是挖矿啊,没日没夜地挖……哦,不对,我糊涂了!”他抓抓头,“现在他们不挖矿,修高炉炼铁了,看着没,最高的那个大高炉,有可能炼出钢来呢!”
  陈爱月看他在傻笑,一副神情疲惫到极点的样子,问道:“你们多久没睡觉了?”
  周明来眨巴眨眼眼睛,“两天了吧,俺不困,一点也不累,精神着呢,还能再干两天直到炼出红铁水儿来!”
  说着又拿着一把小铁锤叮叮当当敲矿石去了。
  又问了几个人,她在一个很高的土高炉旁边找到周明愈了。他和周诚仁、周诚志等人一起,另外还有几个青年,还有陈爱月不认识的外村的。
  他们一个个都带着红袖箍,而有些人带着黄的,还有人带着白的,灰的。
  陈爱月知道这是插红旗拔白旗运动,那些□□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就是白旗,中间派就是灰色的,具体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就知道插红旗拔白旗就对了。
  见陈爱月过来,周明愈就知道是莫茹捎信。
  陈爱月:“明愈同志,你们怎么样?”
  周明愈指了指那个土高炉,“炼铁呢,寸步不离人,陈主任莫茹和家里还好吧?”
  陈爱月笑道:“好着呢,几年粮食和棉花大丰收,不管是吃饭还穿衣,来年是不用愁了。”
  周明愈又问:“家里秋收怎么样了?”
  陈爱月点点头,“好着呢,莫茹同志画了一幅铁娘子秋收图,可惜你看不着,可好看了呢,我交给指挥部献礼了。”
  说了两句,她道:“莫茹同志让我来问问你们八月十五回不回去过节,我去问过了,没那好事儿呢,你有没有什么话儿跟她讲的?”
  周明愈:有啊,多的很啊,可惜也没法让你传不是。
  他道:“多谢主任,麻烦你帮我带个东西。”
  他回身跑去自己队的营地,捧了一个罐子回来,交给陈爱月,“麻烦主任了。”
  陈爱月拿过来看了看,哎呀,还挺好看呢,这是一个小口大肚子的罐子,暗红色,上面还有一颗红心,下面两只托起来的手,然后上头一轮红日。
  “这是一颗红心像太阳,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是我们的□□!”陈爱月解读道。
  周明愈笑了笑,“是的。”
  陈爱月道:“这正好给咱们大炼钢铁献礼啊。”她一点都不觉得大炼钢铁的时候烧这么一个玩意儿叫不务正业,反而觉得很好,正好献礼。
  周明愈道:“这个烧坏了,要献礼也烧好看的。”
  这是他们垒高炉的时候,他们累得慌,直接都在工地上睡觉,他虽然累又睡不着,就捧着一团泥捏吧。
  结果就捏出这么一个东东来,垒好高炉试火,他就把它给放进去烧了。
  没想到没烧坏,居然还烧出一丛金属光泽,想必是因为里面有赤铁矿的缘故吧。
  拿回去正好给莫茹当花瓶。
  当然,不能这样说,这样说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是要被拔白旗的,他道:“家里人也没机会来见识一下咱们钢铁厂,把这个拿回去给她们感受感受。”
  铁是不能碰的,那个要烧掉,泥还是可以的。
  陈爱月就往书包里一装,“行。”
  她背着就走了。
  回到家她把那罐子给了莫茹,告诉莫茹男人们不能回来过节。
  莫茹虽然心里失望,却也没表露出什么,跟陈爱月道了谢就把罐子和那些画画的材料收下,答应她画钢铁厂的画。
  “陈主任,下一次能不能带我去钢铁厂看看?不知道什么样总是画不好的。”
  陈爱月想了想,“行,不过得过几天,今天刚去明天不能去了。”
  莫茹笑了笑,“好的。”
  明天是中秋节,她从来没有这样强烈的愿望想要和周明愈一起过团圆节的,明明离着很近,也没有什么大事儿。
  她又暗笑自己突然感性了。
  也许是因为有宝宝了吧。
  虽然中秋节见不到,但是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去看看爸爸了啊,她这样和周七七说。
  ……
  柳红旗在钢铁厂视察了一圈,心情很是灰暗,感觉浑身都没有力气,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指挥部。
  他已经熬了几天没睡好,眼睛布满了红血丝。
  因为从组建钢铁厂到现在已经十八天,前面十几天突击修路、挖矿、备战物资。
  为了加快进度,他又将剩余的男劳力全部调来,终于把路修好,煤矿铁矿也流通起来,铁矿石也破碎、碾碎……
  同时收砖垒土高炉,杀鸡取毛、收木头,勒风箱,终于在要求的大干七昼夜里把土高炉垒起来。
  但不是垒起土高炉来就能炼出铁来!
  第一批垒起来的三十座当了试验炉,迄今为止已经好几天,除了烧出一些铁疙瘩来,一汪铁水也没流出来。
  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烧成一块生铁!这真是让人无比沮丧又挫败的事情,简直不堪忍受!
  明明在高戈庄搞实验的时候,已经炼出铁水来的,他们也算积累下相当的经验,摒弃了冲天式小高炉,而是采用炉罩式和三节式。
  可为什么还没炼出铁来!难道技术还是不到位?
  发现铁矿给他带来的兴奋和激动,已经被没有炼出铁来的打击给淹没了。
  再炼不出来,估计他就有被撸掉的危险!
  他嘟囔着:“是不是应该派技术员出去学习啊,去青钢学习?还是去市里的呢?”
  “得和总指挥申请一下,派人去学习,自己这样瞎摸索,摸索不出来。”
  “想起来了,试验的时候用的是焦炭,现在焦炭不够用的是煤炭和木头、木炭啊……”
  书记员看他在那里嘟嘟囔囔的一句话也不敢说,就当自己已经累晕了。
  柳红旗嘟囔了一会儿,感觉头都要炸了。
  这时候隔壁传来叫好声,“画得真是不错!”
  柳红旗捏了捏自己的脑门,站起来决定去看看,这帮子不知道上进的,老子都要愁死了,他们居然还在那里没事儿一样。
  他背着手沉着脸,跟土高炉里炼废的铁疙瘩一样,走到隔壁,笑道:“看什么这么高兴啊。”
  相玉亭看他过来,指着墙上一幅画,“团长,瞧瞧这个!”
  柳红旗探头瞅过去,见那是一副秋收图,用色清新亮丽,在着灰突突的破屋子里就跟一股清流似的让人心神一震。
  画的最前面是一个健美的妇女,她穿着黑裤子,红格子上衣,齐耳短发,颈上搭着一根白手巾,正欢喜地望着满地盛开的棉花、堆成小山一样的玉米、地瓜、瓜果蔬菜等。
  在她身后是两个老婆子步履蹒跚地抬玉米,还有几个小孩子成在翘着脚拾棉花……
  远处还有更多的老人孩子、妇女……没有一个男人。
  不知道为什么柳红旗突然心头跟被扎了一下似的,尤其是那老人孩子画得惟妙惟肖,虽然脸上笑得很灿烂幸福,可老人的树皮一样的脸,青筋暴露的手,小孩子纯净的眼神,手上、胳膊上的伤痕,却刺疼了他。
  他握紧了拳头,没炼出铁水来啊,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党和人民啊……
  相玉亭看他薄唇紧紧抿着,浓眉皱成个川字,立刻示意大家都别出声了,都赶紧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他对柳红旗道:“先锋大队的妇女主任来汇报工作,说他们村的妇女抓紧时间秋收,交棉花任务和公粮,生怕咱们钢铁战士们不够吃的没力气炼铁啊,看着老百姓们这样热情高昂地支持大炼钢铁……”
  柳红旗大声道:“我们第一钢铁厂一定要炼出铁来,必须要炼出来!”
  相玉亭道:“咱们有这么好的铁矿,肯定能炼出来的,就是焦炭不够,坊子煤矿那里的焦炭要供应市里,还有好几个铁矿,给咱们的就不够,能一直供应煤就不错了。”
  所以根本没法要求更多。
  柳红旗道:“那咱们就多拉煤,拉来自己炼焦。”
  有煤有铁矿,要是还炼不出铁来,实在是太丢人了!
  铁疙瘩什么的,他不能接受!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人狂呼着:“流出红铁水儿了,流出红铁水儿了!”
  柳红旗心头猛地一跳,感觉心口一阵突突,头晕目眩的,忙扶着桌沿,扭头问相玉亭,“政委,什么动静?”
  相玉亭笑道:“恭喜团长,咱们钢铁厂终于流出红铁水儿了!”
  他娘的,皇天不负苦心人啊!
  柳红旗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把拉着相玉亭,“走,去看看。”
  刚出去,宋子杰副团长就冲过来,毫不矜持地大喊着:“团长、政委!流出红铁水儿啦!”
  他这么一喊,就有人敲盆子打铁,叮叮咣咣的响。
  柳红旗等人飞奔去看,果然见一个土高炉下面的出铁口正在往外流红铁水儿!
  娘啊,真是比亲娘还亲啊!
  要不是还有一丝理智尚存,他真想捧起来好好看看!
  只见那出铁口不断地有红铁水流出来,流在地上挖好的沙沟上,那沙沟居然是一个五角星形状。
  等铁水流淌完毕,他发现其实并不是纯液体,而是有点想烧红的胶状。
  很快,那块红铁颜色黯淡下来变黑冷却。
  有人用铁钩子将那块铁勾起来,居然是一个形状很规范的五角星!
  柳红旗笑了:“这谁画的,怪规整的。”
  一个黑炭一样的青年笑出一口白牙,拍了拍旁边一个同样看不出模样的黑乎乎的青年,“周明愈啊!”
  周明愈?
  柳红旗可记着这个名字,小子敢跟高书记要肉吃!
  有红铁水流出来,柳红旗心里的暴躁突然没有任何过程就直接化为了春风和春雨,那个滋润就别提了,笑得也是让人如沐春风。
  “周明愈,你还能挖矿,还会炼铁?”
  周明愈立刻笑道:“报告团长,俺哪里会炼铁啊,这是高技术员和各位技术员们摸索的。俺们发现那煤炭不够热,他们就说自己炼焦,用焦炭炼出来的。”
  柳红旗一听还能自己炼焦呐,真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啊!
  高余飞是个人才啊,以前埋没了啊!
  “快带我去看看。”
  周明愈只好带着他们过去,还不忘了让周诚廉和秦桂豪好好盯着高炉,按照固定时间从上面往里投放焦炭、石灰石、铁矿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