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宠田妻:农家小织女-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打开里面看,光是外表,就跟齐天魁的那个文牒不一样。齐天魁所用的身份文牒十分简单,就是一张纸,根本没有巧云手里这个如此精致。
  打开里面,更是不一样了,虽然上面也记载了姓名年龄等一些信息,但是却并没有写家乡住址。同时,那上面盖的印章竟然有好几个,字体都是大篆,巧云辨认起来有些费劲。大概可以看出来的,有府城、京城户部,还有一个好像是什么国公府。
  巧云有些好奇,她之前见过齐天魁的身份文牒,上头只有开元县衙的大印啊,这个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印记?“韩叔,这上面怎么盖了这么多的印啊?”
  韩掌柜笑笑,“姑娘所要的跟平常人用的那种不同,我之前也说了,那都是达官贵人府里才能用的。这个身份文牒也是费了不少工夫,是托了京城一个国公府里的人才办出来的,用的自然是人家国公府的名头了。”
  巧云点点头,这样她就明白了。“韩叔,那银子够用么?”找了那样身份的人办事,恐怕不是百八十两银子能办成的啊。
  “够了,这一次也是赶巧,还有别人也要办,咱们是跟着沾光了。刘主簿说了,那些银子正好,倒是一点儿也没剩下。”韩掌柜自然不能说,这东西是楚睿风亲自帮忙办的啊,故而只能这么说。
  对于韩掌柜的解释,巧云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东西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用的,原来是跟旁人沾光了,想想还真是挺幸运的。“多谢韩叔了,为了我的事情如此费心。”巧云真心感谢。
  “丫头太客气了,咱们之间要是还这么生疏外道,那就太没劲了不是?”韩掌柜摆手笑笑。“对了,袁小哥已经跟我说了齐家的事情,关于方家那头,你还得当心。那个方德庸不是个能轻易放弃的,他们肯定还有别的招数在等着。”
  “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你放心,我也不会放过方家的。他们胆敢觊觎我织坊的大管事,那是他们自找没趣。袁小哥功夫好,你在他这边住着我也放心。记住了,你这头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打发小石头去镇上找我就行。”韩掌柜郑重承诺道。
  “好,韩叔的话我记下了,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不会客气的。”巧云也没有矫情的拒绝,她对付齐家人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但是如果面对方家那头,估计还真得需要韩掌柜的帮忙。
  韩掌柜在袁家坐了一阵子,然后就告辞离开。巧云也知道,快过年了,布庄那头肯定也挺忙的,故而并没有留他们,“韩叔那头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以让人过来说一声,我反正是也闲着没事儿。等着年后,我会去给韩叔拜年的。”
  巧云和袁青雷目送韩掌柜跟阿良离开,然后才转身回去。“这下好了,你有了身份文牒,往后要是在这呆腻了,咱们就出去走走。”袁青雷边走边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个齐家村,我恐怕是住不了多久,到时候可就得倚仗大哥了。”巧云对外头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出去了往哪里走都不明白呢,当然需要有袁青雷做向导。
  不管齐家人是否能就此罢手,巧云都不打算在齐家村久住。外面的世界肯定很精彩,如今她已经有了身份文牒,还有不少的银钱,想要到哪里去都行,自然是没必要留在这个小山村。她还想趁着年轻多走走看看呢,等着她岁数大了,再找地方安顿下来也不迟。
  有了身份文牒,对于巧云来说,无疑是喜上加喜,这下子她干活可就更来劲儿了。袁青雷已经把过年需要的东西都买了回来,巧云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做好吃的,于是就见到厨房里各种盆子钵子都装满了吃食。
  袁青雷从小在楚睿风身边长大,还从来没有单独操办过年,见了这样的情形也是各种欢喜,于是也热情十足的跟着忙活。袁青雷十分擅长厨艺,有他帮忙,那自然是如虎添翼,就见到各种好吃的相继出锅,直把后头打下手的小石头馋的直流口水。
  小石头家里以前日子也是不错,可那时他年纪还小,也记不得什么。这几年跟着齐寡妇过日子,齐寡妇那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即便是过年,也不会张罗太多吃食。故而小石头看着巧云跟袁青雷弄出来各种好吃的,真的是馋虫都勾出来了。
  巧云一回头,看见小石头那个样子,不由得就笑了,“拿去吃吧,别弄这个模样了,家里就咱们三个,这么多吃食随便吃。也不用管是过年没过年了,你敞开了吃就是。”巧云说话间,就拿碗捡了一些刚炸好的丸子、酥果、肉段儿等,递给小石头。
  “谢谢姑姑。”小石头接过碗,满脸欢喜的模样,一双大眼睛亮都笑的快要看不见了。
  “这会儿工夫不用你帮忙干啥了,想出去就出去玩儿吧。这么多吃的,你也别自己全都吃了,拿着去找外头你相处好的小娃,让他们也尝一尝。”袁青雷伸手摸了摸小石头的脑袋,轻声道。
  如今的小石头可不是以前那个谁见了都欺负的可怜娃了,他有袁青雷这样的师父,还有巧云护着,村子里的人对小石头早就不是当初了。那些小孩子也渐渐地都改变了看法,跟小石头热络了起来。
  对于村民的这种转变,袁青雷和巧云也都是很高兴的。小石头这么大的孩子,本来就该跟同龄人一起玩耍,这才符合小孩子的心性。如今小石头越来越活泼开朗,早就没有了当初那种孤僻自卑的样子。
  小石头一听这话,眼睛一亮,“真的?”他有点儿不敢相信,这些吃食可都是非常难得呢,平常人家即便是过年也未必舍得做,师父真的允许他拿出去给别的孩子吃?
  “当然是真的,去吧,出去玩儿一阵子,晚上别忘了回家吃饭就行。”袁青雷笑着点头。

  ☆、第179章 大年三十(一)(十三更)

  时间就在众人的忙碌之中悄然过去,转眼便是大年三十。巧云三人早早地就起来开始忙活,袁青雷领着小石头在院子里竖起灯笼杆,巧云在厨房里打了糨子,三个人又一起贴了春联、挂钱儿、窗花等等。
  此时的春联已经是写在红纸上的了,袁青雷写了一手的好字,这个春联当然是他写的。至于窗花挂钱儿等等,则是巧云亲手剪出来的。红红的颜色,将农家小院打扮的喜气洋洋,年味儿十足。
  村子里的习俗,到了冬天就是吃两顿饭,大年三十,当然还要多一顿晚上的饺子。早晨大家就是随便吃一些,黄昏时开始吃年夜饭,到了半夜子时,则是再吃饺子。
  三个人里外忙活了一阵子,然后袁青雷就陪着小石头去山上了。小石头的爹娘叔叔都埋在村子南面的齐家祖坟里,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去祭拜一番的。
  这种事情,当然是不需要巧云陪同,于是巧云就在家里预备年夜饭。巧云看着厨房里各式各样的食材,心里也开始琢磨着确定年夜饭的菜色了。
  小鸡炖蘑菇、炖鱼、肘子、猪蹄、四喜丸子、排骨酸菜、扣肉、皮冻、佛手白菜、炸茄盒。北方冬季其实没有什么菜蔬,能弄出来这些,就已经是非常好了。当然,青菜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就是肉菜比较多。
  巧云在心里算了一下,应该是十个菜,十全十美,这个寓意还不错。袁家只有三个人,这些菜已经足够吃的,巧云想了想,决定就做这些。其余的,留着年后请客用好了。
  确定好要做的菜,巧云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肘子、丸子、猪蹄、扣肉、皮冻这些,都是提前就做好了的,等会儿只要放到锅里再热一下就行。小鸡也是袁青雷昨晚就给剁出来的,蘑菇也都挑好泡开,巧云决定,先炖鸡。
  袁家厨房里有两个锅灶,另外还有炉子可以用,这样一来,倒是不用担心锅不够用的。巧云打算在东边的锅里炖鸡,西边锅里炖鱼,然后在炉子炖排骨。这几样都是十分费时间的,先把这些做出来,其余的就容易多了。
  锅底已经生了火,巧云在锅里添了水,然后把排骨放进去。等水开之后撇去了浮沫,然后把排骨盛到了一个砂锅里,放在炉子上炖着。等排骨炖的差不多时,再放进去酸菜就好了。袁青雷不会腌酸菜,这酸菜是村里人送过来的。
  巧云重新刷了锅,锅里油热之后,扔进去葱蒜炒一下,接着就把鸡块儿倒进去炒。等着鸡肉全都炒的变了颜色之后,才往锅里添水。
  这个年月,还没有酱油之类的东西,故而炖菜也就是放一些花椒大料之类的调料就好。但是这个时候的各种食材都是纯天然的,味道十分鲜美,即便是烹饪方法简单了些,可是做出来的饭菜,依旧十分美味。
  东锅里添汤炖着鸡肉,西锅里自然就是炖鱼了。这鱼还是韩掌柜让巧云带给齐家的年礼,巧云不甘心给齐家人吃,所以送到了袁家。到了这会儿,巧云还真是挺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
  鱼是冻的,昨天就拿回来缓好清洗干净了,这会儿巧云将鱼放在案板上,用刀在鱼背上划了几道口子。也不知道韩掌柜是从哪里弄到的鱼,这鱼足有三斤沉,那么大的鱼,必须划破才能进去味道。
  炖鱼自然是没什么难的,巧云很快的就把鱼也炖到了锅里。两个锅底都填了柴禾,干透的柴禾在灶坑里烧的很旺,发出噼啪的声音来。巧云瞅了瞅两个锅底,暂时都不需要添柴禾,于是便扭头去处理别的食材了。
  扣肉是提前就烀好了的方肉,这会儿只要用刀切成薄片就行。当然,肉皮是不用完全切头的,留一点儿连着。然后将切好的肉放到二碗里,在放上调料等,待会儿放在锅里蒸一下就可以了。
  至于佛手白菜,这个也不需要太费劲儿。白菜帮用开水烫过之后,拿到片成薄片,然后再在上面用刀划出三道小口子来。接着把已经剁好放了调料的肉馅儿卷在白菜片儿里,等会儿蒸熟即可。
  巧云干活非常麻利,不多时就把这两样菜都预备好了,只需要等着哪个锅腾出来,就可以放进去蒸熟了。
  这会儿工夫,袁青雷和小石头也从山上回来,袁青雷进屋去换了件衣裳,然后洗了手,也过来帮巧云。俩人合作的很好,不一会儿几样菜全都出锅。
  接着巧云切酸菜,袁青雷炸茄盒,等到西锅里的鱼炖的差不多,盛出来刷了锅,再把扣肉和佛手白菜放进去蒸熟。这年夜饭的菜肴,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也幸亏是袁青雷擅长厨艺,家里各种家什都预备的非常齐全,所以这饭菜做的很快。
  小石头这时候也没闲着,他看着饭菜都快要好了,于是就赶忙的在东屋炕上放了炕桌。北方人其实很喜欢在炕上吃饭的,尤其是冬天,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吃饭,非常舒服。
  炕桌上摆了碗筷,还有两壶酒,一个是上好的汾酒,另一个则是西域来的葡萄酒。这些不用想,都是韩掌柜送过来的。过年嘛,多少都是要喝一些的,但是小石头和巧云不能喝烈酒,这葡萄酒不算浓烈,味道酸甜适口,非常适合女人和孩子饮用。
  锅里的饭菜都已经做好,这时三个人便一起动手,将菜一样一样的摆在了桌子上。那炕桌也不算小了,此刻却摆的满满的,桌子上的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闻了真是忍不住流口水。
  巧云端了一笸箩馒头放到了炕上,那些馒头上面,都插着红红的大枣,看上去十分喜气。“桌子摆不开了,你俩要吃馒头的话,我递给你们就行。”巧云嘱咐了一句。
  “来,赶紧上炕坐着,咱们的年夜饭开始了。”袁青雷这会儿已经坐在了炕上,朝着巧云招招手,示意她也赶紧坐下。“忙活了大半天,这会儿也该饿了吧?快来,尝一尝咱们的年夜饭。”
  巧云依言坐下,然后三个人互相看了一下,都在各自的脸上看到了高兴和满足的笑意。“来,都别闲着,赶紧吃啊。”巧云笑道。

  ☆、第180章 大年三十(二)(十四更)

  袁青雷把巧云面前的杯子里倒满了红红的葡萄酒,又给小石头也倒了一杯,他自己的杯子里则是汾酒。“来,咱们一起喝一杯,咱们三个虽然不是血脉至亲,却胜似亲人。为了这个缘分,也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咱们也得喝一杯。”
  巧云含笑的端起了杯子,“大哥说的是,这大半年来,承蒙大哥多方照料,巧云心中感激。就借着这杯酒,谢谢大哥的关心和照顾。”她虽然与袁青雷相识的时间很短,但却十分投契,对于袁青雷,巧云也是由心的感谢。
  “说这么多干啥?你是我的义妹,我对你好那是应该的。”袁青雷摇头笑笑,“你我兄妹之间,若是再谢来谢去的,那可就真是生分了。”
  那头的小石头也跟着凑热闹端起了杯子,有模有样的说道,“是我应该谢谢师父还有巧姑姑才对,没有你们,我小石头早就被打死饿死了。小石头今生今世都不忘师父和姑姑的恩德,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两位的恩情。”
  巧云瞪了小石头一眼,“大过年的不许胡说,咱们小石头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往后指不定还有更好的前程呢。以后不许胡说了啊,行了,咱们也不用敬谁,干脆就一起喝了这杯子里的酒算了。共同庆贺,咱们能够一起过这个团圆年。”
  袁青雷和小石头齐声说好,于是三人各自举起酒杯来,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那葡萄酒酸甜适口,酒味并不算太浓,入口绵润甘甜,口感非常好。小石头喝了一杯,觉得非常好,便伸手还要再拿酒壶倒酒。
  袁青雷拦住了小石头,“先吃菜,你别以为这葡萄酒甜甜的就当糖水喝。这东西后劲儿大着呢,当心你等会儿醉了,晚上可就没时间跟我们一起放鞭炮啊。”小石头毕竟还小呢,袁青雷可不敢让他喝太多的酒。
  “再给你倒一杯,喝完之后就不许喝了。你还小,葡萄酒也是酒,不能喝太多,懂么?”巧云给小石头的杯子里重新倒满了葡萄酒,叮嘱道。
  “姑姑也不多喝,万一喝多了耍酒疯可就不好了。”巧云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如何,但是女孩子,还是少喝酒最好。“先吃菜吧,这可是我忙活了半天才做好的呢,都赶紧尝一尝啊。”巧云一边说着,一边就给小石头夹了个鸡腿儿。“快吃,尝尝姑姑的手艺。”
  桌子上的饭菜香气扑鼻,其实小石头早就忍不住了,这会儿当然是不会放过的,于是夹起来鸡腿就开始啃。巧云和袁青雷,也都各自夹菜吃菜。
  十个菜,北方的碗盘又都比较大一些,菜量当然是很足,巧云他们只有三个人,当然是吃不完。年夜饭大多都是如此,必须每一样都剩下才好。尤其是鱼,必须要留下鱼头,也是取个吉利,年年有余。
  都是自家人,当然不用在乎,三个人吃的都很开怀,巧云又拿了粽子分给每人一个,“我在里面包了银角子,看咱们谁的运气好,能够吃出来。”本来是想放铜钱的,可铜钱上多是铜锈,实在是不太干净,巧云才想办法换成了银角子。
  小石头和袁青雷还真是没遇上过年吃粽子的事情,这会儿也觉得新鲜,故而就各自打开了眼前的粽子,随便的咬了一口。巧云的手艺不错,包的粽子很完整,火候也挺好。软软糯糯的口感,加上蜜枣的甜香,吃起来还真是不错。
  不过,袁青雷和小石头俩人吃了大半,也没吃到银角子,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巧云。巧云这头把粽子打开,咬了两口,就忽然觉得牙被什么东西给硌了一下子,她赶紧低头去看,结果就在粽子里发现了一块儿银角子。
  “呀,没想到竟然是我自己吃到了呢,我可没作弊啊,粽子包的都一样,根本看不出来的。”巧云总共包了十个粽子,其中有两个里面放了银角子,没成想自己先吃出来一个。“还剩一个,等着你们吃的时候注意,不定什么时候就吃出来了。”
  “巧姑姑,恭喜你啊,看来你明年一定能够挣更多的钱呢,太好了。”原本这就是个讨口彩图吉利的事情,小石头赶紧笑嘻嘻的恭喜巧云。“姑姑挣钱多了,我也能跟着沾光呢,真好。”小家伙鬼精鬼精的,这会儿故意说道。
  小石头这么一说,袁青雷和巧云就全都笑了起来,“对,姑姑要是有钱了,一定不会忘了你的,放心吧。”巧云笑道。
  一桌子的菜根本就吃不完,再加上每人又吃了个粽子,基本上也就都差不多了。袁青雷饭量大一些,这会儿又拿了半个馒头,巧云和小石头俩人,分了剩下的半个。这样,三人很快就吃饱了。
  小石头吃的有点儿撑,再加上葡萄酒的后劲儿上来了,这会儿工夫脸上红红的,整个人也懒洋洋的不爱动弹,双手抱着肚子满足的打饱嗝。袁青雷酒量很好,那点儿酒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这会儿看上去依旧很清醒。
  巧云只喝了两杯酒,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只是两颊略微泛红,看起来越发的艳丽娇媚。“大哥,你在炕上坐着吧,这点儿东西我一会儿就收拾好了。”巧云见到袁青雷要帮忙收拾桌子,赶忙说道。
  巧云动作很麻利,不多时就把饭菜全都端到了厨房去,用过的碗盘都用草木灰擦一遍之后,放到了锅里。这个年月可没有洗洁精之类,碗盘沾了油,不太好清洗,所以一定要用热水才行。
  当然了,平常日子也没有多少机会见油腥。尤其是齐家,刘氏过日子十分俭省,一年到头能见到肉的机会都不多。即便是过年,肉也不是敞开吃的,自然,也很少有难刷的碗盘了。
  锅里的水很热,巧云又另外舀了一瓢凉水倒进去,然后很快的将碗筷都刷干净了,放到柜子里。
  接着,巧云又把厨房里里外外收拾了一下,然后重新刷锅,在锅里添了不少的水。这个是预备着等会儿让袁青雷和小石头洗澡的,过年嘛,总要除旧布新,干干净净的迎接新一年才好。

  ☆、第181章 除夕夜(一)(十五更)

  巧云把厨房收拾好了,这才回屋去休息。年夜饭吃得早,这会儿也不过才酉时中,距离子时还有很长时间。晚上也不过就是包饺子,肉馅早就剁出来了,等会儿只需要和面剁菜包饺子就行。三个人吃的饺子,其实不费多少时间。
  巧云回西屋休息,这时候袁青雷则是领着小石头俩人,在厨房里预备洗澡。厨房的两个锅底都烧着火,加上炉子也一直没停,故而非常暖和。袁青雷和小石头两个人将大木桶搬到厨房里,一顿忙活,这才洗了澡换了衣裳出来。
  二人洗完澡把厨房收拾好了,巧云这才拿了白菜和萝卜,到厨房里剁菜预备包饺子用。袁青雷怕累着巧云,赶紧过来帮忙。他力气大,拿着菜刀叮叮当当一顿剁,没多少时间,菜馅儿就剁碎了。
  袁青雷剁馅儿,巧云则是趁着这个工夫去和面。这个年月细白面其实很少,一般的白面里头,都掺着一部分的麸子。主要是麦子在磨碎的过程中,不容易和麦麸脱离,故而里面或多多少的就要掺一部分麦麸。
  当然,也不是说就没有好白面。那种上好的细白面,都是再经过一些工序处理的,价格也比普通的要高许多,一般人并不会去买。织坊分给工人的,也是含了一部分麦麸的白面,用来蒸馒头什么的都可以,只是没有那么白。
  这包饺子的面粉,是袁青雷特意去镇上粮店买回来的,雪白细腻,看起来几乎和巧云前世的差不多了。不过,为了饺子皮儿能够比较抗煮,不容易破,巧云和面的时候,往里面加了鸡蛋和一点点盐。
  巧云这边把面和好,盖上秸秆的盖帘儿放在炕上醒着,这个时候,厨房那头袁青雷也把菜馅儿剁好了。
  白菜做馅儿容易出水,所以还需要攥一下,把水分都攥出去。萝卜是提前用擦板擦出来烫熟了的,剁碎了也要稍微的攥一下。然后把两样菜馅跟早就剁好放了调料的肉馅拌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预备包饺子了。
  北方人爱在炕上干活,尤其是包饺子的时候,那些老太太就盘腿坐在炕上,团面、擀饼儿、包饺子。巧云也不能免俗,这会儿就把面板放在了炕上,面盆和饺子馅儿都放在面板上面,另外再拿个长方形的盖帘,预备摆饺子用。
  这种盖帘,是用高粱的秸秆钉在一起制成,高粱杆外面有一层光滑的表皮,不容易脏。用这个做的盖帘,可以盖各种缸、盆,还可以留着装东西。尤其是包饺子或者包子的时候,放在这上头,底下透气,不至于全都沾在上头。
  袁青雷当然是不会钉这种盖帘了,这些都是村里人送来的。袁青雷在村子里人缘还不错,别人家有事情,他都会过去帮忙。人家没啥好东西谢他,就送一些自家钉的盖帘,或者是什么刷帚笤帚等,都是过日子不能却的物件儿。
  包饺子这个活,袁青雷真的不会,所以就得是巧云一个人干了。所幸三个人吃的饺子也不用太多,巧云干活也快,倒是不愁。
  “大哥,你去找几块糖,几个大枣,再弄几个银角子或是小银锞子之类的过来,我包在饺子里头。”巧云扭头对袁青雷说道。
  过年一般都是这样,在饺子里放糖、大枣、钱之类的,也都是图个吉利热闹,大多数时候都是哄小孩。有的时候,家里有新媳妇,或者是读书考科举的人,还会在饺子里包花生,当然也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