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姑姑一听就黑了脸。

    她这岁数就算出宫又能嫁得了什么好人?况且她们还不一定能出宫。这会子,她忘了是自己先往宁芳心上戳刀子,反倒怪起宁芳来。

    “你这年纪小小的,怎么说话竟如此歹毒,日后就算不报应在你身上,也必报应在你亲人身人!”

    宁芳火了,“那姑姑说话就中听吗?你不仁,我还不能不义?”

    李姑姑道,“我分明是一片好心!你却这样刻薄,看来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以为自己还有人撑腰吗?”

    说着话,她突然使绊子,抬脚就往宁芳腿上踢去。

    须知宁芳此刻正站在湖边柳树下,这要往后退,定要跌进湖中了。就算湖边水浅,淹不死人,但这样落入湖中,说不得便要生场大病了。

    宁芳也没想到她竟会一言不合就动手,惊得本能后退,眼看脚下落空,就要跌进湖中,忽地斜刺里伸出一只手来。

    杜鹃稳稳拉住了她,然后身形微动,似是为了扶稳宁芳,但肩膀轻轻一晃,却是把李姑姑撞得直往湖中跌去。

    听着李姑姑嗳嗳的叫唤,眼看保持不住平衡,杜鹃又腾出一手把李姑姑拉住。

    但好巧不巧的,仍是让李姑姑踹人的那只脚踏空,落进湖中。于是整个人,就呈一种半劈叉的状态摔了下去。

    只听嗤啦一声脆响,裤子破了,且湿了半边身子。

    但这并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宫中女子,如非舞姬,哪有几个柔韧性好的?何况她年纪又不小了,这一劈叉可是要了她的命了。

    直痛得吱呀乱叫,跟被夹在兽夹上的老鼠似的。

    宁芳惊愕过后,瞧她这模样,实在是想笑,偏偏还得忍着,嘴上说着客套话,“哎呀,姑姑要教训我,怎么自己倒滑了脚?杜鹃,快把人拉上来。”

    杜鹃很老实的嗯了一声,然后装作扶她,实则手上用力,把劈着叉的李姑姑再用力往下一按。

    李姑姑这回痛得眼泪长流,叫都叫不出来了。

    可下一刻,却只觉得身上一轻,整个人竟被这粗使丫头提了起来。这在外人看来,就是杜鹃在扶人,完全料不到她做的小动作。

    此时有人瞧见,赶上来问李姑姑怎样。

    她才想开口骂人,却听杜鹃道,“奴婢手粗,少伺候主子,只怕是手重,弄痛姑姑了。”

    然后,李姑姑就只觉得被她扶住的手腕就跟被铁钳夹住一样,她的心中蓦地一惊。这丫头分明是在扮猪吃老虎!

    所以欺善怕恶的李姑姑只能咬着牙,忍气道,“没,没事。”

    果然,手上的铁钳顿时松了。

    她再也不敢多说,立即扶着赶来的宫女走了。

    宁芳这才笑道,“看不出,你还是个高手。这功夫,不在山雁之下吧?”

    杜鹃没有半分得意,只淡淡道,“不敢欺瞒主子,山雁学的是保命的工夫,奴婢学的,却是杀人。”

    呃……

    好吧,突然安全感爆棚的宁芳决定不问了。

    只杜鹃还有话说,“姑娘不觉得奇怪吗?李姑姑为什么无缘无故来招惹姑娘?就算主子爷出征了,可英王府又没倒,宁家也在,她得罪您就为了过过嘴瘾?姑娘,奴婢知道您一向不愿多事,可三爷交待过,宫中无小事,您大概还是要留些心的。”

    这下宁芳连装糊涂都不行了,回头便去找文鸳姑姑打听消息。

    对于李姑姑这样没事跑来挑衅宁芳的行为,文鸳姑姑并不十分意外,反倒意味深长的跟她说起一事。

    “今儿一早,皇上出宫前用的早膳里,有一碗淑妃娘娘敬献的翡翠白玉汤。”

    宁芳一下愣了,“淑妃娘娘?”

    她不是已经在闭宫思过么,怎么又出来了?但若是如此,事情倒是说得通了。

    从前淑妃掌权,李姑姑自然没少去讨好她,估计淑妃也应承过她某些请求的。等到淑妃失势,她自然要夹着尾巴做人。可等到淑妃又有重获圣宠的迹象时,她也一定要抢着出头踩宁芳一脚,好在淑妃面前邀功。

    所以宁芳想明白过来,只问一事,“谢家是不是做了什么?”

    “聪明。”文鸳嘉许的淡然一笑,“谢家这回肯拿个儿郎出来尚主,你也算是逼得他们自断一臂了。”

    宁芳默然。

    以谢家的门第,根本无须尚主来自抬身价,反倒是因为尚主,会损失一个优秀子弟做官出仕的机会。甚至会影响到这一代人,都不大可能会有人执掌重权。

    于整个家族来说,实在是不小的损失。

    永泰帝因此才会允许淑妃的汤,送到自己面前。

    但对于宁芳,以及整个宁家来说,这可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宁芳已经得罪淑妃,而程岳又率军出征,谢家如果想趁着三舅公不在,打压宁家,那可是易如反掌。

    文鸳看她一眼,轻轻道,“所以我才说,不论是为了保住自己,还是整个家族,没有权势都是不行的。你可以不喜欢争名夺利,但你想你和你的家人,都任人鱼肉么?我不是要逼你去做什么事,但若你还在这宫中,想独善其身,远离纷争,大概是不行的。”

    宁芳心中一时千头万绪,矛盾非常。

    她确实不想踏入宫中的纷争,但眼前的事实却是她已经踏入宫中,又怎能避开这些纷争?

    如今只是程岳离开,都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难为她,那么后面会不会有人来难为宁萱,难为宁怀璧,甚至于整个英王府?她想与人为善,可别人也会这么想吗?

    文鸳也不逼她,“你先回去吧,想一想。如果有决定了,再来找我。”

    宁芳心事重重的回了房,还没坐定,忽地门帘一响,闵双桃也不等通报,便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见着杜鹃跟进来便道,“你先出去,我有话跟你主子说!”

    可杜鹃不动,只看向宁芳,直等她点了头,才肯退出去,还说了一句,“那奴婢去给闵书女倒杯茶来。”

    既不失礼数,也是间接提醒闵双桃不要太过份,她并不会走远。

    闵双桃顿了顿,等她出去,到底火气控制了几分,才开口质问,“我一向把你当个能结交的朋友,对你自问也算是真心,可你怎么却这样两面三刀的对我?”

    宁芳怔了,“姐姐这话从何说起?”

    闵双桃气得眼圈都红了,“你还装模作样的哄我么?那我问你,上回我问你要不要去当医女,你跟我说了那些不好的话,怎么转头就让你自家姐姐去顶了这个缺?”

    宁芳大吃一惊,“我姐姐?你是说我宁萱姐姐去当了医女?”

 第376章价值

    闵双桃十分气愤,“事到如今,你还想骗我么?说什么当医女不好,让我等着当教养姑姑。可我今日才知,那些教养姑姑是宫中积年的老姑姑才能担任,哪是我们能轮得上的?你是不是早知如此,才断我前程?”

    可宁芳仍在被宁萱去当医女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反倒是当事者正好挑开门帘进来了。

    “你怪我妹妹断了你的前程,何尝不是你自己怕担风险?”

    宁芳看着宁萱,就见这个一向温和得略有些懦弱的庶出堂姐,竟是咄咄逼人的护在她跟前,质问起闵双桃来。

    “说来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难道我妹妹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再说我去当医女,原就没跟我妹妹说,你这样不知在哪里听了几句闲话,就跑来质问我妹妹,还好意思说什么真心待她?”

    闵双桃一时给堵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看向越发错愕的宁芳,“你,你真不知道?”

    宁芳微叹口气,“你若不信我,我解释了你信吗?算了,这会子我也没精神跟你吵架。姐姐,你真的去当医女了?”

    宁萱再看闵双桃一眼,“自然是真的。我本早想告诉你的,可那时你也忙,我也不知能不能成事,便没作声。直到今日太医院正式定下消息来,我才赶来报你。”

    闵双桃心知误会,火气顿消,也没好意思站下去了。

    “那,那是我性急,误听传言。你们姐妹说话吧,我改日再来赔罪。”

    在她转身之际,宁萱却又说了句,“赔罪倒是不必,我这妹妹一向不是个小气人。不过还望闵书女遇到事情多思量一番,别又错怪了人才好。”

    闵双桃给说得越发惭愧,低头行了个礼走了。

    宁萱转头才嗔道,“妹妹你就是太好性子了,往后切不可如此!”

    宁芳心想自己可比她泼辣多了,但她更加关心的是,“姐姐怎会突然跑去当医女了?难道是——”

    宁萱忙笑着拍拍她的手,“你别急,这事怪不得旁人,是我自己拿的主意。这回三舅公出征,太医院除了派去两个御医,还派了好几个小医僮去。跟咱家交好的卢太医,他的小徒弟也被抽走了。我那日去给吴太妃取药,正好听太医院说起人手不够,想招几个医女的事,我想想就自作主张报了个名。”

    宁芳急道,“姐姐糊涂!那医女是好当的么?万一闹不好,是要受牵连的。就算当得好,可万一日后被宫中扣住不放怎么办?”

    宁萱道,“这些我都想过了,说来我琢磨这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我如今跟着吴太妃,日子是好过,可这样成日念念经书讲讲闲话,于家中又有何益?反倒让家里替我白操着一份心。所以我便想着,能不能家里也做点事,可巧就遇到这个机会了。

    妹妹你不要光想着当医女的坏处,实则若学得好,也是有益处的。一来自己学有所长,不至于荒废光阴。二来日后出了宫,也能替家里分忧。象祖母弟妹,若有不适,我也能帮着照看一二。

    三来我去到太医院,到底比在寿康宫里能多知道些消息,说不定日后还能给妹妹添些助力。省得我这当姐姐的,倒老要你操心。这事你别担心,我已回禀了吴太妃了,她也觉得不错,并没有难为我。”

    看宁芳还想说什么,宁萱温婉一笑,“行了,你别劝了,我知道自己不如你聪明能干,可妹妹你得知道,姐姐也有想护着你,想帮着分担家计的心。别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象个废物好么?”

    宁芳,宁芳说不出话来了。

    也许宁萱是柔顺到有些软弱,但她绝对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甚至她比自己更有勇气,所以她才会在宁芳还在犹豫要不要为家族,卷入宫廷这个战场里厮杀的时候,已经勇敢的率先走了进去。

    所以宁芳哽咽着说,“姐姐才不是废物,姐姐比我勇敢得多了。”

    宁萱笑着抚过她的头,眼圈却也泛起湿意,“傻瓜,我哪里勇敢了?如果不是一直有你,我早不知做了那里的冤魂。况且我去的只是太医院,比起你在这地方,可是容易太多了。真正难的,是你才对。”

    宁芳就势倚进她的怀里,“那姐姐答应我,在太医院一定要好好的,别给人欺负了。要时刻记着,家里祖母弟妹们,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呢。”

    宁萱忍着眼泪道,“我记得的,妹妹也要记得。不管多难,咱们都要好生活着。”

    等送走宁萱,宁芳几乎是即刻就做了决定。

    可她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静静想了许久,直到杜鹃来催她洗漱睡觉,才忽地问,“你跟在三舅公身边也有许多年了吧?他这些年,是不是更加不容易?”

    杜鹃怔了怔,方道,“没什么容易不容易的,奴婢眼中的三公子,总是一往无前。这是奴婢,以及家里许多仆人们最敬佩他的地方。所以三公子说什么,咱们去做就好了。只要知道有他在前面,奴婢们就没什么可害怕的。”

    宁芳点头,“鸟无头不飞。只要有人带着你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又有什么可怕的?”

    她微微一笑,起身洗漱歇下了。

    杜鹃听着她很快发出均匀的呼吸,显然睡熟,心中却生出几分赞服来。

    若说程岳是生而强大,自幼便让人折服。但宁芳不过是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孩儿,除了明朗阳光,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资质。

    但在宫廷斗争的重压下,她没有垮掉,没有哭泣,反而这么快就振作起来,认清并坚定自己要走的方向,已算是十分不易了。

    于是,杜鹃心中原本被派来照顾宁芳的小小不甘也随之烟消云散。因为这样坚强且勇敢的女孩子,实在是配得起她家主子爷的另眼相待,也值得她的追随。

    ……

    西征的大军走了之后,就算什么还没做,可朝廷上下却似是派出一道挡死的盾牌,许多官员皆是松了口气,有人还甚有心情的提起些风花雪月之事。

    “……也不知那起子官员,是怎样的糊涂猪油蒙了心,竟在朝上撺掇着圣上去春狩踏青!哼,嘴上说得好听,什么体察民情,考察军力,实则就是扰民!我听说圈定的地方还包括你父亲任职的桃县,说他任上新修了路,格外好走些。可现在正值春暖花开,若任这样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跑过去,不知要糟蹋多少桃花,回头少挂多少鲜果!”

    宁芳默默听完,才敛眉行了一礼,“多谢七皇孙告知此事,小女不胜感激,在此代家父谢过了。”

    专程来报信的七皇孙略有些不好意思,“你无须谢我,我也做不了什么,无非是听到消息,替你父亲打抱一声不平罢了。他好不容易修了条路,原是想为乡亲们做些好事,谁曾想却被人这样利用,想想真是不值!”

    宁芳却道,“皇孙殿下肯替父亲打抱不平,怎还敢说不值?世上公道自在人心。我想,总有些忠义之士,会劝谏皇上的。”

    七皇孙道,“那倒是。听说王首辅就极不赞成此事,还当廷跟谢老大人吵了起来。只是圣意难测,皇上若是想去,也实在是没法子。”

    宁芳道,“若果真能因此选拔几个将才,送到前线保家卫国,便是我父治下损失一季鲜果也无非是政绩有亏,算不得什么。只苦了百姓,若少此一季收成,日子怕是难过的。”

    “谁说不是呢?好在桃县多的是皇庄,只盼着大户人家能发些善心,拉拔着乡亲们渡过此季艰难才是。只可惜我是有心无力,否则非带个头不可。”

    “七皇孙有这个心,便是好的了。”

    话已说完,七皇孙便不好久留,起身告辞了。宁芳恭送之后,一转身,就见文鸳姑姑转身出来。

    宁芳这才露出苦笑,“到底让姑姑说中了,这三舅公一去,什么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先是我,这会子又寻上我爹的不是了。”

    那日得知宁萱去当了医女后,她次日便去找周文鸳行了个大礼。虽未曾明言,但二人心照不宣,已达成一致,要相互扶助,在这宫中生存下去。

    周文鸳方才隐在隔壁,已把二人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此时只道,“便是小程大人不走,想找事的人也始终会来的。也无甚可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便是。况且还有送上门的帮手,你怕个什么?”

    宁芳有些犹豫,“可七皇孙,他自己也不容易。”

    虽然明知七皇孙来传递消息示好,定是愿意站在她这一边的,可让她去利用别人,宁芳还是有些不忍心。

    可周文鸳却道,“人能被利用上,才算是有价值。你若是不用,只怕他还要多想。八皇孙的婚事已定了名门淑女,九皇孙的亲事要更好些,唯独七皇孙还没个着落。原先有人说,皇上想拿七皇孙的婚事笼络寒门,可此次战事一起,又说可能会让他与将门之女联姻。可咱们朝中文强武弱已有数年,而皇上宠信的几位武将家中都没有适婚的小姐,若给他指婚,能指出什么样的好人家?于他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所以这会子他才会对皇上要选拔武官的举动异常反感,这会子帮你,也是想帮他自己呢!”

    宁芳明白了,“可我宁家初入京城,又能帮得上他什么忙?若说是想求到英王府头上,可我那两位舅祖母皆不是爱管闲事之人,只怕是难了。”

 第377章权衡

    看宁芳觉得自己没什么能帮得七皇孙的,周文鸳微微一笑。

    “你未免也太小看你自己了。就算你宁家在京城立足未稳,可谁能说你们宁家不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你如今还是宫中书女,御前伺候之人,就算程家二位夫人不怎么出来走动,可就凭你自己,怎么就不能在皇上面前帮他说得上话?”

    宁芳听得怔了,“姑姑是说,七皇孙想的是让我帮他?”

    文鸳点头,“不错。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与其满世界寻些不靠谱的人,倒不如与你交好。若有机会,你能在皇上跟前替他美言几句,岂不比那些大人强上百倍?且不惹人疑心。”

    宁芳低头,默默思量一时,才琢磨出文鸳这话里的意思。

    皇子婚事,外人干涉,难免要被那位多疑的帝王猜忌。反不如她这样没什么根基的小书女,说了不至于招人疑心。可他又怎么知道,自己有机会在皇上面前说话?

    宁芳脑子里忽地灵光一闪,不觉失声道,“皇上,皇上有可能点我去帮忙筹备七皇孙的婚事?”

    看她终于明白过来,文鸳也是笑了,“还不算太笨,总算开窍了。之前你与素瑾她们去忠勇伯府,相看蒋家小姐的差事就当得极好,皇上心里也有数。这会子都不用我们举荐,听说几位皇子皇子妃都在皇上跟前提过,想让你这个细心谨慎的宁书女再去帮着相看一回。”

    哦,那就说得通了。

    宁芳立即虚心请教,“请姑姑教我,这回要如何做?”

    当时是亲事未定,她误打误撞帮上了忙,但如今事过境迁,只怕除了七皇孙,各家都有了自己的如意人选,那她要怎么帮得上忙?

    文鸳道,“这个你不必操心,他们自会派人来给你透露意思。只有七皇孙这里,你得出些力气。其实也没什么难的,看谁家最有助力便是了。”

    那宁芳就懂了,“我这就回去,再看下京城的世家谱系。”

    这也是当书女的好处了,原本这些东西,只有少数名门望族才有机会接触。但宫中规矩多,也是怕礼节上出错,便会整理出这些世家谱系,供掌事宫女太监们查阅,所以宁芳也有幸看过不少。

    这会子看她匆匆回去补课,文鸳才露出一抹复杂眼神。

    有句话,她始终还是没好说。

    宁芳只以为七皇孙来交好,是想帮他选个好妻子,却偏偏忘了,她自己也是不差的。

    足以称得上名门之后,世家千金,兼之秀外慧中,又有御前侍奉的经历。更妙的是,家资富饶,且得父母疼爱,日后那份嫁妆肯定差不了。虽有英王府这个靠山略招皇上忌讳,却也因此,反而能让皇上放心。

    这样既不太高,又不太低的门第,配起同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七皇孙来,堪堪合适。若七皇孙不是存了些别样的心思,何至于如此用心?

    只这丫头在旁的事上都精细,唯独这种事上却欠缺了一份清明。文鸳也不好点破,只能看二人的缘法了。

    ……

    要说谢应台治国利民的本事不怎么样,但论到当官及揣摩圣意,绝对是个中好手。自那天在朝中提起让皇上春狩之事,又过了几日,后宫便听到风声,这事竟给他谈成了。

    定下于四月初十,待殿试过后,便带着新科进士和文武百官,到京城北边的围场狩猎。检视进士及世家子弟武艺,选拔人才,而邻近的桃县作为皇庄聚集地,也得作为临时歇脚处,奉旨接驾。

    怕下人交待不清楚,英王府一得了消息,程岭便亲自往桃县走了一趟,找到宁怀璧。

    “你也无须太过隆重,只把县里的官道好生修整平坦就是。皇上也未必会在你这里停留,但若是有好景致,倒得预备着御驾停留。”

    宁怀璧听着心里便有了数,谢过之后,又问程岭,“那日二位表舅会随驾出来么?”

    程岭一听,便知这话里有话了,“怎么,你这里有事?”

    宁怀璧道,“也不知办不办得成,但总归要试试。若是二位表舅在,只怕有人要借机生事,反为不美。”

    程岭道,“你这儿若有不便,那我们不来就是。本来老三出了征,我和大哥就得避讳着些的。只是这回芳丫头可能会随驾出宫,原还想着让你们见上一见。”

    如果程家无人随驾,当中少了牵线之人,宁芳就算路过自家门口,也是很难与爹娘相见。

    宁怀璧道,“知她在宫中安好,少见一面也是无妨的。何况这样一来,更显得咱们心中无私,回头也牵扯不到舅公府上。”

    程岭闻言再度看了他一眼,“听你这口气,必是要做大事了。三郎走时,朝中到底留了些人。你若觉得是对的,只管放手去做,咱们府上不说别的,但护你一个周全还是能的。”

    宁怀璧笑道,“那就有劳舅舅们了。”

    程岭也不打听,说完便走,回去跟程峰两个商议着,一来赞服宁怀璧这能干事,也敢干事的脾性,二来为了稳妥起见,也暗中拜托了几个亲近人家,护着宁怀璧及宁芳一家子。

    转眼四月初二,殿试的正经日子。

    宁芳正在尚宫局整理着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