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你爹!”

    跪在地上的小两口惊着了,连孟大娘也吓了一跳。

    她骂儿子媳妇,是想替老头出口气,以后严加约束着媳妇也就罢了。没想到老头竟说出这样决绝的话来,这可如何是好?

 第45章教训

    看老伴说出要赶走儿子的话,孟大娘心疼了,忙忙劝道,“老头子你说什么胡话呢?小两口这才成亲几天啊,哪里藏得住话?保柱也实在不是有心的。就菊花你这事办得真不地道,可坑死咱家了!”

    孟老庄头重又倒下,顺了顺气,“你别骂她,这事冤有头,债有主,要怪得怪咱们儿子,更得怪我这老糊涂。只见老大跟二爷上京了,他在家里总有些气不顺,老想着亏欠了他,得弥补什么,于是就把不该说的也说了。可是保柱啊,爹跟说那事的时候,是不是也跟你说过,你老丈人不是个灵光的,你媳妇进门时日浅,恐怕心里多半还向着娘家,这事万万不可在她面前露了口风。你那时,是怎么应承我的?”

    孟保柱满面羞惭,“爹,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你这会子知道错了,有什么用?话都说了,就跟泼出去的水似的,能收回来吗?横竖,往后我是没脸去见二姐儿和二奶奶了。这个庄头,我也没脸再当下去了。等二奶奶回来,只怕要来新庄头。看在这么多年的父子情份上,我劝你一句,还不如去你老丈人家。否则你就是留在这个村里,往后要怎么抬起头来做人?”

    这话说得孟大娘也变了脸色,“不,不会有这么严重吧?二奶奶走前,还打发人问了你来着。”

    老孟呵呵冷笑,“是啊,二奶奶走前,打发人来问了我,那是她当主子的仁义。可你们还记得自己是哪家的奴才吗?宁家的!这要是在府里,就保柱今天干的事,早给人拖出去打死了。他这是背主啊!又有哪个主子,敢把背主的奴才留在身边?”

    他骂得额上青筋毕露,咳嗽连连。

    而孟大娘听得连扶都忘了扶,因为她也终于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了。

    老头说得没错,这是宁家的田庄,庄子上的人,都是宁家的奴才。这样背主,二奶奶是好说话,若宁四娘动怒,不说把她儿子打死,卖掉都是天经地义!

    “你个丧门星!给我滚,滚!”反应过来的孟大娘眼珠子都红了,瞪着媳妇,简直恨不得把她一把掐死!

    ……

    孟家这番鸡飞狗跳,宁芳虽没亲眼看到,但也可以略略猜想一二。

    而此时,已经回到梁溪宁府的她,正被宁四娘问起,“芳姐儿,你觉得这孟家,应该怎么处置?”

    这一下,可把宁芳问住了。

    要是从前的她,肯定觉得事情已经平息,大不了骂那孟保柱几句,这事就算完了。可是现在,她知道不能这么“妇人之仁”了。

    不过,在处罚别人之前,她先做了个自我检讨。

    “这事我也有责任。三舅公交待了我,蚕种的事不要往外泄,我不该为了说服老孟他们,就说了实话。其实我要说是大舅舅给的,谁还能去查呢?所以我是第一个该受罚的。”

    看祖母不说对也不说错,宁芳只好继续说下去,“至于老孟,他把这事告诉他儿子是他不对,应该受罚。而他儿子又告诉了媳妇,并惹出事来,就更该受罚了。媳妇是亲,但如果为了媳妇,就不顾主子的大事,这样的奴才,是不能用的。所以,所以我想是不是给点钱,让孟家离开上溪村,咱们再换个庄头管事吧。”

    宁四娘此时才点了点头,“我原以为,你只罚他们父子几个钱就完了,如今既能狠下心,把人赶走,证明你知道这事的份量,这很好。但你还不太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宁芳想不出来了,“那我究竟错在哪了?”

    宁四娘先问,“养蚕是好事,既然你已经跟程家三舅公谈妥了,为什么还要回来跟他们商量?”

    这还能不商量的?

    宁芳整个小人儿都懵圈了,“可我,我是小孩子呀!我要不说,他们怎会信我?”

    嘁!

    宁四娘冷笑一声,忽地吩咐,“如意,去跟厨房说,今晚不吃饭了,我要吃面条。”

    这晚饭不刚点了菜吗,怎么突然又要改吃面条?

    宁芳傻傻的看着祖母身边的大丫头,如意没有半句废话的答应下来,立即去传话了。

    宁四娘再看着大孙女,“你以为如意听我的话,是因为我年纪比较大吗?那如果换成徐妈妈呢?你觉得她会不会听?”

    宁芳脑子里灵光一闪,她明白了!心悦臣服低了头,“是孙女错了。”

    宁四娘威严道,“你当然错了!我听说,你在学堂,还有喜鹊她们几个小丫鬟面前,倒挺懂得分寸。可在徐妈妈和老孟这样的老人面前,你怎么就不敢拿出主子的款儿来了?确实,对身边的老仆是要给些尊重体面。但你明明做的是正经事,却为何要去费劲说服他们?就算你要找人商量,也该找你娘,或是回来找祖母商量。至于奴才,他们拿着咱们家的钱,替咱们办事就好,反正亏了又不要他掏钱。照你这意思,若是老孟不同意,你那蚕就不养了?”

    宁芳给数落得额头都开始冒汗了。

    宁四娘却越说越生气,“弄到最后,连上溪村一个老刁奴都敢拿根拐棍指着你骂。他敢这么做,你就很该让老张上去打掉他的牙!年纪大怎么啦?是他先为老不尊,以大欺小,还以下犯上,你去跟那种人讲道理,他配么?就算道理在你这边,可他会听吗?”

    宁芳给骂得无比羞愧,只得跪下了。

    宁四娘略有不忍,却还是狠下心肠教训,“我知道你年纪小,乍然遇到那样的事情,难免害怕,可这却不是胆怯的理由。你堂堂一个宁家嫡出姐儿,又没做错事,是他们贪得无厌,蛮不讲理,你跟这种人还客气什么?就算怕失了身份,不愿当众吵闹,那你速速回家,让长辈替你出头就是。为何还等在那里,让人有机会对你动粗?若真让那起子老刁奴碰掉你一根头发,就算祖母回头去掀了整个上溪村,可你不也要落下一辈子笑柄?”

    宁芳浑身一震,再看着苦口婆心教导自己的祖母,她是真的知道错了。

    程七太爷说得好听,是个长辈,可说得难听,不过是英王府门下的奴才,她犯得着跟个奴才歪缠么?

    说得好听,她是年幼无知,说得难听,人家要骂她没长脑子

 第46章变故

    看孙女满脸沮丧,宁四娘叹了口气,到底还是不忍心的把宁芳从地上拉了起来,“祖母知道,你很懂事,也一直很努力。但有时候为人处世,不光是懂事努力就够了的。你今儿也累了,先回屋去歇歇,好生琢磨下祖母的话。这几天也不必读书写字,就把你这些天经历的事情好好的想一想。若想不明白,就来问祖母,然后再想想,往后该怎么做。”

    宁芳点着小脑袋,一时之间,连去看弟弟妹妹的心情都没有了。回了房便倒在床上,摊成个小小的大字,脑子里止不住回想着祖母的话。

    她其实,已经开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她以为,自己这个千金小姐已经“学”到点皮毛。但骨子里,她其实还是后世那个小户人家里的夏玉芳。

    所以就算她表面再努力上进,但仍不觉得自己是有权威的。所以在面对老孟和徐妈妈他们时,难免底气不足,还会不自觉的在意他们的意见。

    但事实上,她根本不必这么做!

    象程岳,他把整个上溪村的山头交给她一个外人打理,难道还要跟全村人商量吗?他甚至连自家人都不说,只觉得这事可以做,就果断去做了。

    反观自己,却前怕狼后怕虎的。

    一开始还担心下溪村富了,上溪村怎么办。现在想想,简直是个笑话!

    她就算拿了大把银子去上溪村洒,那些村民又会感激她几日呢?远的不说,看他们怎么对程三不就知道了?

    程三说得对,人心是个无底洞。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会珍惜。

    就象身边的小喜鹊,要是天天赏她一双鞋,她还会高兴吗?若哪日不赏,恐怕才要心生怨言呢!

    关于如何当好一个千金小姐,她要学的,还有很多。可不能因为一点小小进步,就沾沾自得。

    不过这么一想,宁芳就越发敬佩起宁四娘来。

    这可是一个从十几岁开始,就顶门立户的女子!

    没有爹,没有娘,没有兄弟,没有姐妹,却硬是从关系复杂的大家庭里,生生替自己挣出一条活路,还招赘了夫婿。这样的勇气和智慧,真不是一般人有的。

    想及此,宁芳躺不住了。

    祖母再硬气,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幼年丧父,中年丧夫的苦命女子。

    如今她至亲的儿子又不在家,身为亲生的大孙女,就很该替爹娘孝敬一番才是。

    既然祖母说晚上要吃面,不如就试试那天给程岳践行的长线面。汤底用羊骨头来熬,再让丫头们包些羊肉馄饨,便能吃得暖暖和和的。

    还有小弟和五妹,大概也能吃点东西了,给他们也煮一点面汤,不过要格外细软。

    至于宁茵,那丫头不挑食,好养活。只要做得好,她什么都爱吃。便让厨房加一道八宝烧饼,多洒些芝麻,烤得又香又脆,既应了过节的景,又适合在吃面条时当点心。

    宁芳刚琢磨明白,要从床上爬起来,一个圆润的小人儿便扑了过来。

    “二姐你真懒,怎么这么早就睡觉了?我攒了好多好吃的,都等你好半天了!”

    不忙着看宁茵这小吃货抱来的一堆零食,宁芳先牵了她的手,“走,二姐带你去厨房,给你做好吃的!”

    有好吃的?宁茵一下眼睛亮了,可才要跟着姐姐走,转头看看那堆零食,她很严肃的指着一个小丫头道,“你在这儿看着,别让人偷吃了。”

    那小丫头笑道,“瞧四姐儿说的,好似二姐儿这屋里没人似的。”

    她本是好意,怕宁芳误会,可宁芳却不这么想,“你主子让你留你就留,啰嗦什么?”

    干脆利落的留下这个小丫头,她牵着妹妹走了。

    别说小丫头一脸诧异,就是宁芳屋里的丫头们也有些愣住了。

    这样“不讲道理”的二姐儿,好似还是第一回看到。

    可主子就是主子,她吩咐了,能不照做吗?哪怕是无用功,也只好顺着了。

    宁芳已经想明白了,这辈子自己已经是个千金小姐了。就算权力不大,难道管着自己屋里几个下人还不够格吗?

    祖母说得对,下人是拿钱办事的,那就不需要去置疑主子命令的合不合理。也只有这样训练出来的下人,才能在主子真正有需要时,执行好她的命令。

    摸摸小胖丫头的头,宁芳牵着她去厨房了。

    然后很快,宁四娘便听说二姐儿在屋里躺了一时,就跑去厨房吩咐了晚饭,又带着茵姐儿去逗安哥儿萍姐儿玩去了。

    微露出几分慈爱笑意,知道大孙女想明白的宁四娘,却又操起了旁的心。

    今儿宁芳回家来送过节之物,夏氏也回娘家送年礼去了。

    也不知这会子到了没?她爹娘想来无论怎样是不会见怪的,只她哥嫂有没有消消气?

    还有怀璧,儿子早应该到京城了吧?安顿好了没有?今儿有没有喝上一碗腊八粥?

    当娘的心啊,永远就是这么操不完的……

    与宁四娘预估不同,此时宁怀壁虽然早已到了离京城不远的沽口,却一直未能进京。

    因为家里有人意外落水了,还是辛姨娘的贴身大丫头——碧水。

    就算是个丫鬟,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不找回来,如何让人安心?

    可沿着河道已经找了十来天了,还是半点音信也无,由不得人不往坏处想去。

    郑元福十分自责,“都怪我不好,如果一路进京就没事了。不该听说沽口景色不错,便想绕来见识见识,谁知却惹出这样祸事。”

    这是梁溪县陈县令家的外甥,皖中大户郑氏的子孙。

    今年虽已二十有二,但因忙于学业,尚未成亲。他个头不高,并略有些微胖,相貌虽不出挑,但性子十分爽朗。

    宁怀壁一开始还担心,他会跟陈大人的亲子陈尧似的,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却没想到竟是意外的好相处。二人因皆是第一次出门,在赶路之余,难免也顺道游览些风景名胜,只觉十分投契。

    只是谁也没想到,却是在临进京城时,却出了变故。

 第47章不顺

    看郑元福如此自责,宁怀壁劝道,“这也不怪你,要来沽口,也是大家都同意的。唉,或许是那丫头命中该有此一劫,也怨不得旁人。”

    “正是,正是!”宁云偲一听,连忙道,“这全是意外。谁想得到那天会起那么大雾,那丫头就失足落了水呢?咱们找了十来天都不见踪影,也算是尽到主仆之义了。再耽搁下去,未免误了赶考正事,还是先入京吧。怀璧你若觉得过意不去,赏她家里几两银子,也便罢了。”

    他是宁三太爷宁守信的幼子,今年才十八,按辈分宁怀璧还要喊他声十一叔。

    宁云偲虽是庶出,却因是老来子,生就一副伶俐面孔,又早早考了秀才功名,是以在家中很是得宠。

    若不是宁怀璧中了举人,且谈吐不凡,让人不敢小觑,宁云偲早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况且为个丫头耽误这么些天,他是早就不耐烦了。

    此时陈尧也就着他的话道,“那我这就去让下人准备,明日启程。回头宁兄你也跟小夫人说说,让她不必过于伤怀。”

    看众人皆不愿久留,宁怀璧没奈何,只得应承下来。回房见了辛姨娘,却见她正吩咐人打点行装。

    宁怀璧眉头一皱,“你这是要走?不找碧水了?”

    谁知辛姨娘却含泪道,“二爷以为我是那样没心肝的人么?碧水打小服侍我一场,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如今别说是她丢了,就算是妾身丢了,也不能误了二爷的赶考大事啊!这几日,我看十一叔,还有陈家公子都颇有些不耐,这才让下人收拾了你的行装,让你们先走。然后给妾身留下几个人,我慢慢再找就是。”

    宁怀璧再看,果然见她的妆奁分毫未动,收拾的只是自己的行囊,未免有些歉意,“是我不好,误会你了。不过你一个妇道人家,人生地不熟的,如何留下?算了,许是那丫头没福,我去寻两个女尼,去她落水处超度一番。回头到了京城,你再给她好生做场法事。若吉人天相,那便最好,如若不是,也望她能投个好胎。”

    辛姨娘顿时跪下,“妾身替碧水谢过二爷大恩!”

    宁怀璧忙把她扶起,带着孟拴柱,如今已经改名叫孟金墨离开,辛姨娘才拭着眼泪,慢慢转身回了房,转头就吩咐婆子取了厚厚一封银子,预备着回头打赏做法事的僧尼。

    婆子啧舌感慨,“姨奶奶真是仁厚。”

    辛姨娘却道,“她服侍我一场,这也是应该的。”

    只是那双泪水未干的美眸中,除了感伤,还有些莫名复杂的松了口气。

    ※

    三日后,宁怀璧顺利入京,而宁芳也已成功收服了家中一众弟妹。

    不止是宁茵这个原铁杆粉丝,就连才四个月的安哥儿和萍姐儿,看着她也笑逐颜开,咯咯笑着直往她身上扑。

    “到底还是亲姐弟,瞧这几个孩子!”宁四娘看着几个孙子孙女在加了围栏的罗汉榻上滚成一团,笑得无比开怀。

    只彩衣娱亲的宁芳略心塞,带孩子真心好累!尤其安哥儿那个小坏蛋,特别喜欢揪她头发,抓住了就不松手,用大力又怕伤了他,只好咯吱他的小胳肢窝了。

    正玩闹着,忽丫鬟来报,“徐妈妈回来了!”

    哟,这是从夏家回来了?

    宁四娘忙让人叫她进来,宁芳也忙把趴在身上流口水的弟弟妹妹扒拉下来。

    可惜,徐妈妈是一个人进来的,张嘴就道,“二奶奶先回乡下去了,让老奴回府来给夫人请安。”

    宁芳暗地翻个小白眼,她娘也太老实了!

    虽说当初打赌时,说好没赚到钱就不许回家,但过年这样的大日子就算回来一趟又怎么了?给婆婆磕个头,请个安,谁又能挑出她的错来?

    可宁芳不能这么说,反倒先问起夏家,“那外祖外祖母都好吗?舅舅舅母们可还顺心?家里的表哥表姐,侄子侄女们可还喜欢那些碗莲吗?”

    在夏珍珍做碗莲的时候,特特选了些好的,给自家留下。

    给宁四娘的,宁芳回来时便带上了。给夏家的,是她亲自一盆盆包扎妥当,才放进箱子装车上的。

    可徐妈妈听她这么一问,脸色却有些不大自然,虽笑着说“好,都好。”却又想支开她,“看二哥儿和五姐儿都闹瞌睡了,二姐儿是不是先把他们带下去?”

    “不必了。”宁四娘吩咐如意把无关的下人带下去,方道,“几个小的听不懂,大的也该让她知道了。说吧,怎么回事。”

    徐妈妈这才叹了口气,说出原委。

    原本她们初八出门,本应晚上就能赶到夏家所在的泰兴县,谁知那边竟是下起大雪,路湿且滑,于是弄到深夜才到。

    因怕打扰了家人休息,夏珍珍便和徐妈妈先找了个客栈住下,第二天才去的夏家。

    谁知这一耽搁,就各种不顺。

    其中委屈当着宁芳的面,徐妈妈不便多说,只说夏珍珍顶风冒雪,在家门口挨冻受凉,苦等了足足半日,却是连门都入不得。

    最后,是徐妈妈怕她冻病了,强拉着她走时,夏家重长孙,夏明启的大孙子追了出来,不仅说了许多难听的话,还把夏珍珍特意带来,只求能带进去给夏家二老瞧一眼的碗莲,当众摔烂在了大街上。这才彻底伤了夏珍珍的心,跟着徐妈妈伤心而归,甚至连宁府也没回。

    虽然徐妈妈努力说得轻描淡写,可宁芳听着肺都快气炸了。

    就算她娘从前有错,可她已经改正了,难道一家人,连一个改正的机会都不给她?就算是不愿原谅,可这样雪天,便是屋檐下来了个乞丐,也该递碗热汤。这样冷言冷语伤人的心,真的对吗?

    “那大舅舅呢?大舅舅也这么狠心?”

    “那倒不是。”徐妈妈赶紧解释,“夏家大爷正好出门了,大太太又病了,家里没个主事的人,才闹成这样。”

    宁芳心里这才好过些,想想便对宁四娘道,“既然舅舅家生娘的气,不如让我再去赔个不是,好歹娘的一片孝心,总得见了外祖外祖母,磕个头才是!”

    宁四娘看她那一脸的斗志昂扬,却是笑了,“你且等等。”

    话音未落,便有人报,说是夏家来人了……

    泰兴县,夏府。

    虽然人人皆知夏家有钱,但夏府却修得并不如何壮丽,反而略显简朴。这是夏老太公生性低调,不喜张扬,也是唯恐日后儿孙喜好奢华,坏了门风所致。

    却也不是没有例外。

    在夏家偌大一片朴素的青砖黑瓦里,后花园里紧邻老两口居所的一处雕梁画栋的二层绣楼,就显得格外精致而突兀。

    只是此时,这里平日除了打扫,从不许人随意靠近的小楼里,却传来老妇人压抑的呜呜哭声。

 第48章认错

    “……你这死老头子,委实也太狠心了。我可怜的珍儿,竟是连家门都进不得了……”

    一身朴素的蓝布大袄,如寻常人家老头打扮的夏老太公,正坐在那边,劝解着自家同样衣着朴素的老伴。

    “不让他们把怨气发出来,你让珍儿如何与她几个兄嫂和解?”

    “纵是要和解,难道你我出不得面?珍儿这次是回娘家送年礼,不是寻常时候,这样在大门口打她的脸,你让珍儿回去之后,如何做人?”

    “这你倒可以放心,亲家太太是个明理的人,不会怪她。”

    “我知道亲家太太是个好的,可她家那些下人呢?难道也不嚼舌头根子?还有那个什么姨娘!如今女婿正往高走,却给人这样作践我姑娘,偏偏也是我养的儿孙。还不知珍儿回去,要如何伤心……”

    夏老太太哭得更伤心了。

    夏老太公未免也叹起气来。

    夫妻俩前头四个生的全是儿子,将近半百的年纪,才意外得了个老来女。夏珍珍自从生下来,老两口真是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护得跟眼珠子似的,爱如珍宝。

    却没成想,这份宠溺却害了孩子。

    当然,自家小闺女的本性是好的,纯真善良,只可惜太不谙世事了些。夏老太公每每想起来就发愁。

    就算亲家太太是好人,女婿也厚道,可到底一个姑娘家,还是要有娘家撑腰才能硬气。可女儿这些年偏偏得罪狠了哥嫂,日后若他们去了,这个娘家还有谁肯照应她呢?

    “老太公,老太公!”正发着愁,忽地身边多年老仆福伯驼着背,小跑着来报信了。

    “你也慢些,仔细摔着!”

    人到老了,反而更能理解夏老公婆疼惜幼女的心。福伯也顾不得喘口气,就乐呵呵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