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耍疃嗲着蠊示伞R辉缥一固依锛肝恍〗闼堤炱箍炝诵焓裁词帷O刂魅ヒ盘樱研恍〗阋睬肜醋癫皇呛茫俊

    韩祺点头,要说她娘家除了皇亲,往来的都是武将中人,不好跟谢家结亲。但云家结交的多是文官清流,跟谢探花倒是一路。走得近些,倒也无妨。

    “那一会儿我去要了请帖,就麻烦嬷嬷亲自去谢家跑一趟了。对了,那日走时,宁家两位小姐不是还送了包糕点么?把上头地址抄来,回头嬷嬷就去买些她家的点心送去。”

    嬷嬷笑着点头,先去换出门的衣裳,很快便拿了请帖出了门。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竟是把谢润娘给带了回来。

    韩祺很是意外,忙让人备茶。

    谢润娘很直白,“接到县主的请帖,原是不敢不来。但因父亲早逝,除了禀着遗训让哥哥读了书,我却是没正经上过学的。略识得几个字,皆是哥哥教的。若是参与诗会,实在是不能够。可又怕县主误会,所以特特上门解释一声。”

    看她如此坦诚,韩祺反倒高看了两分。

    她原是将门之女,也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绕,故此爽朗道,“实不相瞒,我请妹妹来,实是有事相求。”

    等她把事情一说,谢润娘顿时起身,“我旁的不敢答应,去给县主递个话还是行的。”

    看她这就要走,韩祺却是不肯了。

    “妹妹好容易来我府上一趟,怎能就这么走了?那倒让人说我招呼不周了。”

    她硬把谢润娘留下吃了顿午饭,又跟她聊了些家常,看这女孩子爽直朴实,越发投缘。等谢润娘走时,还备了份厚礼送她。不管成不成,这个姑娘还是很值得结交的。

    她原说谢润娘第二天再去,谁知当晚谢润娘就麻利的把消息给她送了回来。

    宁小王妃表示,这点小事,还不至于穿帮。

    至于韩祺打听的那个制笔师傅,却是宁家在江南请的,不可能上京。不过往后只要韩祺需要,长期供应毛笔都是没有问题的,还可以提供私人订制。保证价钱公道,童叟无欺。

    嗯,此事是百灵亲自上门,把韩祺的嬷嬷叫出来说清楚的。

    嬷嬷进去回了话,很是赞不绝口,“这位谢小姐出身虽低,办事倒是牢靠。英王妃就更不必说了,连她身边丫鬟也是十分伶俐。只说是我家亲戚,才在门口遇到姑爷,都没露半分痕迹。”

    韩祺也觉十分贴心,并暗下决心,下回要是宁芳再遇到什么事,哪怕是宜华公主,她也要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了。

    到了晚上,她就抽空问起夫婿。喜欢怎样的手感,材质,回头再给他订制一批毛笔。

    云景方很是欢喜,“你家若认识好的制笔师傅,能不能多制一些?好些兄弟都想要。”

    韩祺大方道,“这有何难?你去问清楚了便是。只是这样订制,可得要些时日,若着急,可是做不来的。”

    云景方道,“这才是正理。若能制些好的,咱们给父亲祖父还有叔伯们也制几支。若能赶着过年送上,倒是份好礼。”

    韩祺想想,京城到金陵,这半年时间走个来回应该是够的,但加上制笔,她便不敢保证了。

    “那只能尽力,你得快些把单子给我,好派人送去。”

    “那我这会子就开始写,你帮我磨墨。旁人也就算了,咱们先把给长辈们的做了。”云景方算着家中长辈们的喜好,一一列出笔的类型,当晚便先整出一份,韩祺第二天便送到英王府去了。

    当然,她一次便足足给了一百两银票,还表示不够可以再添补。

    百灵将钱交到宁芳手上时,都觉得这钱实在太好赚了,忍不住给了个建议。若曲师傅年纪大了不想上京,倒不妨问问他儿孙徒弟可有愿意上京来开个分号的。

    可宁芳想想,却觉得没必要。

    毛笔到底比不上吃食布料那些,需要大量消耗,且京城做笔的好师傅还是有不少的。

    如今云景方不过是因为年轻气盛爱面子,所以才愿拿着妻家的毛笔四处炫耀。如此新鲜一阵子也便罢了,就不信他那些书香门第的亲朋好友们,这些年都没有使过好毛笔。

    远的不说,好比英王府,程岳给她准备的笔墨纸砚,都是一等一的好物件。除了上回赏了玉阮两支,她还一次都没用自家的毛笔。

    不过百灵这话倒给她提了个醒,“你让人把敏惠县主要的笔样子赶紧送回去,再给大少爷带个信,让他找荣宝斋的佟掌柜商量着,给咱家毛笔起个字号。这个主要听曲师傅的,刻在笔管上。等日后慢慢做起了名声,可是子孙后代都受益不尽之事。”

    百灵听着就笑,“到底王妃心善,若寻常人家,再不肯给工匠这样露脸的机会。”

    否则生意做起来了,人家要单干怎么干?就算要起字号,也该拿自家荣宝斋来冠名。

    宁芳笑着没说话,孔雀觑她那眼色,接过话道。

    “妹妹经济上比姐姐们伶俐,但这人情上却略有些不足。那曲家我虽不认识,但他家若当真有心单干,能不找个大户人家依靠着?你看这京城遍地大小商铺,背后多是有官宦人家支撑的,否则再难做得长久。”

    百灵恍然。

    要不是宁怀璧有了官身,夏明启都不一定敢把铺子开到京城来。这也是后来他肯把铺子白送给宁芳陪嫁的缘故,就算失了此处生意,他在别的大省城,又哪里开不得?

    至于宁芳,她宁可那曲家有志气,能做出名堂来。

    这门生意说大不大,认真做起来倒是有些赚头,日后也是留给兄弟们的一份家业。

    百灵谢过孔雀指教,又道,“那我过去跟二太太说一声吧。”

    那荣宝斋是夏家陪送给夏珍珍的嫁妆,虽然夏珍珍早先丢给宁芳打理,如今又丢给宁绍棠,但有事还是要知会一声的。

    宁芳让她去厨下包几样新鲜果菜,带回娘家去了。

    宁府里这会子正在招呼客人,夏珍珍见女儿送回来一小篓子新鲜荔枝,忙叫人洗了一盘子,给宁怀璧送去了。

    百灵便知有贵客到了,否则荔枝这样的稀罕物再不能轻易待客的,尤其宁四娘都极爱这一口。忙问还要不要,她再回府拿。

    夏珍珍摆手,“不必,有这些就很体面了。来的是老爷的同年郑大人,他若要,回头自会张口。”

    哦,百灵知道,那便是郑元福郑大人了。

    从前梁溪县县太爷的外甥,跟宁怀璧同一年的举子,又一起上京春闱,中了进士的。不过他家族在朝中颇为得力,郑元福中了进士便留在京中,还在吏部谋了差使。

    当年他成亲,夏珍珍还大手笔的送了副挺贵的屏风。那郑家知道好歹,自宁家进京后,多有往来。也算是通家之好,实在没必要讲这些虚礼。

    夏珍珍把余下的荔枝只留了一盘子备着儿女们过来吃,其余全给宁四娘送去了。

    待百灵把事情说了,她还嗔怪宁芳多事。这点小事,自己做主便完了。不过嘴上虽抱怨着,但女儿尊重自己,夏珍珍也是开心的。

    “上回阿芸阿茵经她那一引荐,生意竟是好得不得了。两丫头又琢磨了些新鲜月饼,我正想着送去,你就来了。不如一样带几只,让府上尝尝,喜欢哪些只管回来说,让她妹妹们做。”

    百灵自然应下,才说笑着,便见宁怀璧大笑着回屋要换衣裳出去吃酒。

    夏珍珍忙道,“若要留饭,自家岂不便宜?正好芳儿还命人送了新鲜果菜回来。”

    宁怀璧却道,“那岂不是凭白便宜了郑贤弟?你不知,前些天他来我们户部要钱粮数据,我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注意了下人口耕牛,另写了个折子递上去,谁知竟得了皇上嘉奖,给他升了一级。如今他家里使力,帮他谋了个外放,故此吃他一顿好的,也不为过。”

    夏珍珍也挺高兴,“啊哟,那是喜事。不过往常总听说一见京官大三级,郑大人又在吏部那样的好地方,怎要外放?”

    “这官场上的门道,可就多了。”宁怀璧看屋里除了百灵,只有如意,皆是心腹,故此也不令她们退下,直言道,“如今吏部也不是那么好当差的,尤其郑贤弟位卑言轻,成日倒受些夹心气。况且他家谋的外放乃是泉州府,颇为富庶。去历练几年长长见识,再回京,未必没有更好的前程。”

    夏珍珍大约明白了。

    官员谋外放,要么就跟宁怀璧从前在三鸦乡似的,挑个穷苦地方,好出政绩。要么就挑个富庶地方,赚些外快。

    而郑家虽比宁家底蕴深厚,但规矩大,开销多,郑太太几回来夏珍珍这里,都抱怨过家计艰难,且做不得主。若能谋个富庶去处,攒几年银子,倒比虚头巴脑的留在京城博个虚名强。

    “那我回头索性就备些银两,到时你给他家践行。”

    宁怀璧点头,关系好便用不着客套。给钱最实在,出门拿着也方便。

    只忽地问起百灵,“你们王府那蹴鞠赛安排在哪一日了?”

 第462章天才

    百灵忙道,“王妃跟戚夫人商量着,安排在初十,正好休沐,已经给家里留了一桌酒席,到时请老爷太太都去乐呵乐呵。”

    宁怀璧道,“只要母亲高兴,去玩玩也可。只是还得给我单独留一桌,我要请客。”

    他说着自己也笑了,“芳儿这丫头,就是爱玩儿。不过摆个寿宴,闹得我们姜老大人都知道了,也说想去见识见识。我寻思着,索性摆一两桌,请同僚们都去瞧瞧。还有你们英王府的猪肉宴也摆一桌,那个清蒸狮子头可务必要有。”

    夏珍珍忙道,“那要不我们自家就不去了,否则芳儿都不一定安排得过来。”

    百灵道,“那倒未必。家里的新戏园子极宽敞的。且这回想上门看球的人多,王妃前儿还说,若不行就在旁边再搭个凉棚。太太先别急,待奴婢回去问问王妃,再给您消息可好?”

    宁怀璧道,“你这丫头,做事倒是妥当,去吧。”

    这边百灵回去,宁芳去了程岳那里,听她回话,倒是笑了。

    “我正想着爹要不要请几个人来,你这就来了。哪怕少请几个客人呢,怎能让自家没了地方?你跑半天了,换个小子过去说一声,让家里放心,就是庆平公主那里,也都安排好了的。”

    百灵道,“这点小事,还跑不细腿,王妃疼惜,那容奴婢过去传了话,索性蹭个饭再回来。”

    横竖两家极熟,宁芳没意见,待她一走便跟程岳商量起正事来。

    主要就是为了宴客搭的棚子,怕有些客人挑剔,不知道怎么安置好。

    她倒是想着把石舫也腾出来招呼男客,偏生这回就算不是她过生日,也有不少女眷打了招呼想来玩,安排不下。

    “我想王爷您是极有见识的,不妨指点着下人布置一下,也把那棚子搭得好看些。”

    小王妃卖力拍起马屁,英王爷倒是不上当,还酸她一句。

    “办得再好,回头也是给王妃赚温泉庄子。”

    要是从前,宁芳必将再接再厉。但自从上回程岳说了她,她便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当即把小嘴一撅,“办不好,那也是给你家丢脸。少啰嗦,横竖这事交给你了!”

    撂下这话,她便气势汹汹的走了。

    主要是怕不走,又给程岳揪脸或又扔进坑里。

    程岳错愕之后,旋即唇角轻扬。

    如此简单粗暴,好吧,倒也是对自己人的态度。

    不过关于此事,他确实早想好了,于是自己找人安排去了。

    那边宁芳人虽走了,但耳朵还竖着。知道王爷开始吩咐人干活了,心中大石方才落下。拿香茶漱了口,这才有心思品尝妹妹们新研发的月饼。

    自上回宁芳的生辰宴后,宁茵宁芸姐妹们发现一个小秘密。

    对于贵族来说,入口的糕点自然味道要好。但更重要的——是卖相,卖相,还是卖相!

    宴客当天吃得最多,以及事后最多人去铺子里订购的,全是几款外形特别好看的糕点。相反,下了真材实料,工序最繁琐的,倒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

    所以她们这回的新式月饼,只在馅料上做了少许调整,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制外表上,也是做了四款。

    一款山药白兔,一款玫瑰石榴,一款桂花元宝,一款绿茶菊花。

    为了更好造型,便抛弃了传统的饼皮,而是用糯米粘米淀粉调制饼皮,做熟后直接压出好看的外形,便不必担心烘烤后变形。

    宁芳尝了,都挺满意。尤其是那道绿茶菊花,带着淡淡茶水清香,微苦回甘,更符合她的喜好。

    不过想想,她把画眉叫来,“你去跟三小姐四小姐说,再做个黑蝙蝠的芝麻口味。这白绿黑红黄,正对应金木水火土,才是五行俱全。再专门做一批梅花式样的盒子来装,一盒五格子,一格子里只放两块,便十全十美了。”

    画眉犹豫道,“可黑色会有人买吗?”

    宁芳笑,“若担心没人要,便初十那日宴客,先给我备上两百盒,该多少银子报账单来,务必做得精致好看。你去了也不必急着回来,百灵想在那儿蹭个饭,你也去吧。”

    画眉微怔,忽地跪下给宁芳磕了个头,什么也不说就走了。

    孔雀一笑,“到底都是王妃教出来的人,懂恩义呢。”

    今天,也是喜鹊出嫁的日子。

    因她之前不懂事,宁芳跟她算是断了主仆之情,但故人之义还是有的。

    先还没想起来,可百灵忽地说要去蹭饭,就让宁芳想起来了。必还是念着姐妹旧情,想过去吃杯酒,省得喜鹊一人恓惶。

    索性把画眉也打发了去,让她们全了姐妹情谊。

    只往后是好是坏,就看喜鹊自己了。

    正感叹着,杜鹃在外头说了声,“王妃,五姐儿来了。”

    然后,一道小小的身影撩开门帘,原想扑到宁芳跟前的,却又生生忍住,规规矩矩给宁芳行了个福礼。

    虽然这礼行得有许多不到之处,但宁芳还是夸赞起来,“哟,小五长进啦,都学会行礼啦!”

    朱五姐儿露出一个浅淡的羞涩微笑,低头扯了扯自己身上的崭新的天青色及膝衫子。

    这是后院念书的下人孩子们的标配,男女一样。不同的是,男孩子们扎枣红色腰带,小姑娘们会在青衫外加一件水红色半袖。

    宁芳又赞,“啧啧,这新衣裳可真好看,小五的红头绳也绑得好。你今天打算做些什么来换点心呀?我这儿有新月饼,可不是行个礼就能换到的呢。”

    看王妃指着新式月饼又逗起小孩了,孔雀她们都忍俊不禁,掩袖笑了。

    这孩子跟谁也不亲近,就是跟她亲娘亲外祖也只淡淡,偏偏就跟宁芳投了缘。自第一回见面,啃了瓜皮换了颗糖之后,成天跑来,也不说话,就那么直勾勾的盯着人瞧。

    别人都不明白,只宁芳就明白了。

    细细的跟她说道理,不是每次来都能啃瓜的,得学规矩学礼仪。

    偏这丫头还听进去了,虽然初时有些木讷,但只要学会一样,便记得极牢。

    连余远志瞧过都说,这孩子不是痴傻,她只是跟人接触得太少,所以灵智未开。至于这么大了还不会讲话,也是这个缘故,等她多跟人接触就慢慢好了。

    于是宁芳便立了规矩,一定要朱五姐儿有些长进才肯给她零食。

    但今天朱五姐儿显然是有备而来,听宁芳说完,便从怀中掏出一物,直直递到宁芳跟前。

    这是一个跟她小巴掌差不多大,呈L形的小铁片,黑黢黢的,看不出什么不凡之处。

    宁芳问,“这是干什么的?”

    朱五姐儿忽地对着多宝格,便把铁片甩了出去。

    就见这小小铁片高速旋转着,眨眼间的工夫便把多宝格上的一尊紫铜香炉打翻在地,又变了个线,高速旋转着飞了回来。

    朱五姐儿伸出小手一抓,又送到了宁芳跟前。

    此时,孔雀已经捡起香炉惊道,“这么深!”

    指头厚的紫铜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这要是打在人身上,绝对皮开肉绽。

    宁芳顾不得心疼那只香炉,再细看这不起眼的小铁片。发现它两边握手之处略厚,中间薄,但难得的是整体份量把握得刚刚好。

    掂掂份量,她忍不住对着木头槅墙也扔了一回。因怕毁损太过,只用了五分力道。谁知就她这么个新手,居然也在木头上划下寸许长的印记,待飞回来时,还有余力破了窗纸,直钉入廊下的木柱子上,嗡嗡作响。

    看着这威力惊人的小铁片,宁芳的下巴都快掉了。

    而在外头守着的杜鹃收了铁皮进来,赞不绝口,“这样好使的回力镖,我还是第一回见到。是三娘子打的么?”

    朱五姐儿又羞涩的低了头,只是小眼神很是瞟了那几只漂亮小月饼一眼,瞧得宁芳一阵无语。

    不会,跟她想的一样吧?

    然后,晚饭后,程岳便见到小王妃手里握了半日的这枚小铁片了。

    “……好在当时我屋子里只有孔雀杜鹃两个,怕惊动了人,我也没急着来见王爷,直到现在才敢说。”

    相较于小王妃抚着小心肝,心有余悸的模样,英王爷可是淡定得多。

    把玩着小铁片,淡淡问,“确定是那孩子做的?”

    宁芳猛点头,“原我们都以为是朱三娘打的,结果叫来一问,才知不是。她说五姐儿自小就爱在炉边叮叮梆梆的敲些玩意儿,因年纪还小,谁也没留意过她在干什么。只她有时跑出去半日,回头就拎了兔子山鸡什么的回来。原以为是拣了山里猎户陷阱里的东西,再没想过,可能就是这孩子自己打的。”

    然后她看着这程岳,咽了咽唾沫才低声说了句,“三娘子后来试了试,说这样好的回力镖,只怕她,她也是打不出来的。”

    程岳嗯了一声,把回力镖还给宁芳,“既然好使,以后你就带着防身,让杜鹃教你练练。”

    宁芳急道,“王爷怎么……”

    她激动得都卡壳了。

    程岳笑了,“想问我为什么不着急?这有什么可着急的?嗯,五姐儿可能是个铸造上的天才,那又如何?你是要把她藏起来,还是把她逐出府去?”

    宁芳张着嘴,越发说不出话了。

    这事她纠结一下午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程岳再问,“你要造反吗?”

    自然不会。宁芳终于憋出话来,“可皇上那儿……”

 第463章安慰

    面对小王妃的担心,程岳第三次发问,“要是连一个七岁的孩子都护不住,这英王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看他眉梢轻挑,露出深藏的霸气,宁芳一下明白了。

    程岳轻拍她手,“没什么可担心的。若要出事,一片树叶掉下来,也可能砸破头。若不出事,便是山塌了也压不到你。继续跟往常一样待五姐儿就好,随她爱打什么就打什么。只是教她记得,往后打出来的东西谁都不给看,只许给你看就完了。这点王妃做得到吧?”

    宁芳纠结半晌,终于叹了口气,“我今儿就是这么跟她说的。”

    程岳一笑,“我就知王妃是个妥当人。实告诉你,我当初肯帮朱家祖孙,并不是贪图朱家的手艺,不过是看她们祖孙三个太可怜了。你大概不知道,朱大娘是个认死理的,觉得她家手艺只能给儿子继承,所以教女儿的都只是些皮毛。谁知咱们竟是有几分运道,白拣了一个天才,还与你投了缘。我是最烦世人说什么女子无用的,若女子无用,世间男子又是哪来的?且好生看顾着那孩子,看她造化吧。”

    这点宁芳十分赞同。

    既然被安慰到了,宁小王妃便很自然的想把小手收回来,不料却遇着些阻力。

    她一下就诧异了,抬眼看着握着她手的王爷。

    一双圆圆亮亮的眼睛纯洁得哟,不染半分尘埃。

    宁小王爷只得松手,还很无奈的多说了句,“回去好好睡。”

    宁小王妃便什么也没多想的走了,以至于错过了背后那复杂幽怨的目光。

    英王府忙着准备蹴鞠赛,而京城许多人家忙着准备参加蹴鞠赛。

    自然,英王府的门槛可没有宁小王妃本人那么亲切和蔼,所以能够在英王府约到位置的,也是少数。

    就连宁小王妃的师兄,都表示还是沾了妹妹的光,才能一起去。但这样的话,他的嫡母陈氏是无论如何不肯信的。

    说来这陈氏虽没念过书,却也算乡下财主家的小姐。陪嫁时带了八十亩田地,这在乡下,就算是很丰厚的嫁妆了,也比当时谢家四十亩的家底丰厚许多。

    但也因如此,她总以施恩者自居。

    丝毫没有想到嫁入谢家,靠着丈夫的七品官身带来的诸多便利,反而理所当然的把丈夫的俸禄全部收归已有,并将给家中置下四五百多亩良田,全当成自己一个人的功劳。

    既善妒又自私,除了亲生儿女,连公婆也不肯孝敬,不擅与人争执的丈夫就更别提了。

    陈氏这辈子原没什么不顺心的事,哪怕是把一双儿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