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世上有辛姨娘那么恶毒的人,也就有宁芳这样善良的人。

    爱惜自己的亲人,又是非分明,实在是难得的好姑娘。他何其有幸,能娶之为妻?

    就连程峰听说后,也很感慨,“快意恩仇并不难,难的是以直报怨。弟妹一家,皆有君子之风啊!”

    程岳深以为然。

    真君子,从不是软包子。

    宁家人善良,却也没那么高尚。他们全家都有个护短的性子,都极不愿意自己重视的亲人受到半点伤害。

    所以宁四娘为了儿孙,拼死都想跟辛姨娘同归于尽。

    夏珍珍就算恨毒了辛姨娘,还要在婆婆跟前,救下她。

    宁芳豁出脸面不要,也要替娘,替安哥儿正了名份,讨还公道。

    而宁怀璧,他那个善良得有些迂腐的岳父,宁怀璧如今打算辞官不做了。

 第534章分家

    宁怀璧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丑事,肯定会被政敌攻讦。他不愿让老母妻子背个治家不严的名声,打算学金陵顾家,回乡做个教谕得了。

    宁芳也觉为难,程岳却听了哂然,亲自登门过府,找岳父谈了一回。

    “若岳父为这点小事都要辞官,那朝中上下,没几个清白人了。我知道岳父是担心连累到我,可若是我连自家岳父都保不住,又让朝中上下如何看我?”

    宁怀璧犹豫再三,才终于说出实情。

    “也不仅是为了这件事。兄长知道家里出了事,现在闹着要把芸儿接回去。”

    怕宁芳生气,这事他连宁芳都没告诉。

    宁家没做亏心事,兼之要为安哥儿正名份,也就没瞒着辛姨娘这事。

    谁知宁怀瑜知道后,便以此为把柄,闹上门来,指责宁怀璧治家无方,后宅不宁,非要把宁芸带走。

    他可不是良心发现,突然想对女儿好了。而是想要宁芸刚订下的亲事,跟寿宁侯府的那层关系,还有宁芸在京城打点的糕点和卤肉铺子。

    那两个铺子,如今都生意红火,在京城小有名声。

    可这两个铺子,一个是跟庆平公主合作的生意,一个算是姐妹几人的嫁妆,怎么可能给他?可宁怀瑜却厚着脸皮,非要用宁芸的名义都要过去。

    宁芸跟他讲不通道理,气得直哭,可她到底是女儿,为名声计,也不好跟亲爹撕破脸。

    如今宁四娘在家都气病了,宁怀璧也是实在无法,才提出辞官回乡。

    因为他若辞官,奉母回乡,宁芸自然是可以跟着祖母离开尽孝的。而等宁芸走了,这两个铺子,宁怀瑜还怎么讨要?

    程岳听说,沉思了片刻,忽地提出一事,“恕我冒昧问一句,岳父可曾想过分家?”

    分家?

    宁怀璧一下怔了。

    他自然是想过的,宁四娘都早有这念头了。知道庶长子养不熟,哪个当嫡母的愿意死乞白冽赖在一起?更何况宁四娘那么骄傲一个人,自不愿受这份窝囊气。

    可如今几个孩子婚事未成,宁萱还在宫里,真要分了家,岂不是任宁怀瑜胡来?

    宁怀璧道,“你不是外人,便也不瞒你。旁的倒是好说,只几个孩子,实在让人割舍不下。”

    程岳道,“我倒是也想到了这一层。只岳父觉得,这些年兄弟离心,当真只因为嫡庶之分,还是他有更高的追求?”

    宁怀璧这回可真是不明白了,“什么追求?”

    程岳却不说了,“如果岳父允许,不如让我去见一次大伯?”

    宁怀璧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

    让宁怀瑜趁机缠上程家,可也是麻烦一桩。

    程岳却坦然笑了,“自家女婿,有什么好麻烦的?”

    宁怀璧这回,却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实宁芳的变化,这些天为了儿女之事,心力交瘁的夏珍珍没有留意,但一向细心的宁怀璧却是注意到了。

    所以刚刚出言试探,也是想看看程岳的态度。没想到他这么爽快的承认了,这让他心里实在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不能说程岳不好。

    抛开辈份问题,如果放眼来看,这实在是个极品的女婿人选。

    聪明,睿智,成熟,有魄力。

    家世上等,人品上等,自身条件当然也是上上等。

    可就是因为程岳实在是太好了,反而会让当家长的有些不确信。

    这样的男人,真的能对自家女儿好一辈子?

    万一将来不好了,可怎么办?

    别说宁芳了,宁怀璧相信,就算宁家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捆在一块,真要玩起心眼,也不是程岳的对手。

    如果他哪天负了宁芳,哪怕全家上下都长出一百张嘴,都是没办法找他理论的。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位高权重。

    堂堂英王,就算再遭皇上忌惮,想碾死一个宁家,也是易如反掌。

    所以对上他,宁怀璧实在是没有保护女儿的自信。

    然后,就见这个男人收起笑容,态度真诚的拿出一封信。

    “这是我早就写好的,白纸黑字,也许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希望能让岳父岳母稍稍安心。”

    宁怀璧打开那封信,看过,微微惊讶之后,也不问程岳为什么写,只老着脸小心的贴身收起,也认真的回了程岳一句话。

    “好好待我女儿,你岳父母没什么大本事,但为儿女拼上一死的心,总归还是有的。”

    程岳肃容起身,跪下,给他敬了一杯茶。

    宁怀璧接了,饮过,走了。

    程岳知道,这样家务事就算交给他了。

    于是回头亲自下帖,请宁怀瑜来见。

    也不知他怎么跟人谈的,总之从王府出来的时候,宁怀瑜整个人那叫一个容光焕发,跟突然连升三级似的。对程岳又恭敬又欢喜,那个推心置腹,几乎要引他为毕生知己了。

    等把人送出家门,宁芳实在按捺不住,跑去问道,“你到底跟大伯说什么了?他怎么那样表情?”

    程岳这回不再瞒着她了,“你这个大伯呀,还真是……”

    他有些一言难尽,而听完始末的宁芳,也露出了同样表情。

    隔天,宁芳特意回了家,当着祖母和老爹的面,把事情说了。

    “大伯不止是想分家,他还想认祖归宗……归到祖父名下,单续香火!”

    “他答应王爷,如果能帮他谈成这件事,他可以放弃大哥哥大姐姐,还有三妹妹……让们依旧留在宁家,姓宁。”

    宁芳小心的看着宁四娘和宁怀璧震惊而错愕的神色,委婉的道,“我和王爷是一个意思,与其勉强和大伯继续在一个家里,倒不如分了吧。”

    否则,等宁怀瑜翅膀硬了,还是会走到这一步的。

    这是程岳在跟他谈完之后,得出的结论。

    宁怀瑜这个人,已经不能简单用自私自利来形容了,该怎么说呢?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这不但是只喂不熟的白眼狼,还时常想着咬饲主一口肉下来。

    宁四娘就算不是他的亲娘,但毕竟于他有抚育教养之恩,可宁怀瑜从未想过回报不说,反而一心想着自立门户,光宗耀祖。

    他嘴上说得好听,是不忍心父亲的姓氏无人继承,但实际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因为如今的他,已经充分得到了宁家带来的好处,而在他能看到的未来,宁家也不可能给他提供更大的好处了。

    所以他想脱离宁家,摆脱这帮“穷亲戚”,自己走上光鲜大道。

    为此,他连儿女皆可抛掉。

    要不是这样休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甚至连发妻梅氏,他都不怎么想要。

    若梅氏能突然横死,只怕他还乐得以自己的官身,再去娶一个高门贵女。

    这样一个没有心肝的庶子,而且还处于他官宦生涯的上升途中。野心勃勃,又刚愎自用,程岳是真心不建议宁家保留的。

    因为他会带来的危机和变数,实在太大了。

    世家子再混账,有一点是不会,也不敢变的。

    那就是无论如何不会脱离自己的家族,就算是在家族中受到了薄待,也是想在家里千百倍的讨回来。

    可当一个人连整个家族都不想要了的时候,他也不会在乎是否会做出连累全族的事情了。

    宁怀璧沉默了很久,对母亲说,“那就分了吧。”

    这样的兄长,他不敢要,也要不起了。

    宁四娘道,“他要是真心想继承你父亲的名姓,我倒佩服他的孝心。可他,他竟是连绍棠也可以不要……那他,有提过李姨奶奶吗?”

    宁芳摇了摇头,“还是王爷问起,他才说,祖父过世多年,姨奶奶孀居之人,跟着他不大妥当,还是由祖母安排的好。”

    呵,宁四娘几乎冷笑出声!

    连嫡长子,亲娘都可以不要,这种人还有什么底线可言?

    所有一切不能被他管束,可以压在他头上的人,他统统都不要了。只怕他要的只是一个为所欲为,称王称霸的府第吧?

    光耀门楣的事他去做了,可丢下老人孩子全部归她。虚伪至此,还有何话可说?

    “那便如他所愿!”

    宁四娘丢下这句话,转身走了。

    那挺直的脊梁,却微微颤抖着,到底透露了她的愤怒。

    看母亲祖母被气成这样了,宁怀璧宁芳肯定不可能让那个始作俑者好过。

    所以父女俩回头跟宁怀瑜谈分家的时候,就明确表示。

    家,可以分。

    姓,可以改。

    但家产钱财,一文也不给!

    宁怀璧挺直白,“当年父亲入赘时,身无分文。还是母亲送了邹家八十亩良田,以作资助。既然兄长有心重振邹家门庭,自然想的是白手起家,定不会为了区区几两银子便落人口舌,是吧?”

    宁怀瑜脸憋得一阵青一阵红,正想据理力争,宁芳悠悠道,“要说大伯分家,恢复祖父姓氏,真是高义。但祖母和李姨奶奶于你有生养之恩,她们二位的养老银子,不知大伯准备了几何?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的婚嫁银子,大伯又准备了几何?”

    不管宁怀瑜如何给自己分家找借口,但孝敬父母,抚育子女都是天经地义,他想要不承担这份义务,那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第535章机遇

    宁怀瑜硬生生咽下原本要说的话,扭头道,“既然分了家,那便各归各的吧。我不占宁家便宜,你们也别来找我就是!”

    果然如此。

    宁芳和老爹对视一眼,皆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意。

    然后宁怀璧拿出早准备好的一纸文书,“那便签了吧。”

    宁怀瑜分家恢复父亲的邹姓,但要净身出户。

    除了妻子的嫁妆,和他自己攒下的私产,一文钱都不会给他带走。

    不过宁怀瑜自当官起,这些年也没交过宁四娘几两银子,不分他钱倒也不是过不下去。只是那些用惯的仆人,想要带走,还得管宁怀璧要卖身契。

    那宁怀璧就要跟他亲兄弟,明算账了。

    人可以带走,但一样要折了身价银子过来。如果是家中的老仆,干到一定年限想回宁家养老的,也不能拦着人家。

    宁怀瑜只得接受了。

    调教出一个得用的仆人,可不是三五天的事情。况且宁怀璧也没有乱开价,比起上外头买不知根底的人,算是便宜了。

    因宁家早已分家,所以他们兄弟俩把分家的事情谈妥,这事就算定了。只回头修书一封,给老家的亲戚长辈们做个见证便罢。

    但是对外,宁家统一口风,表示是宁四娘挂心丈夫死后无人继承,所以决定让长子出门改姓,继承邹家香火。次子继承宁家香火,对娘家也算有了交待。

    这样的事情,在民间也不算少见。所以大半人都表示理解,对宁家的做法也没什么异议。

    只是宁怀瑜忒会做戏,明明只是给宁家买下人的银子,偏偏做得好象把全部身家交给嫡母,再净身出户似的,很是在京城博了些清名。

    宁芳瞧着不高兴了,便趁程岳看书时,也不说话,只一下一下拉扯着他的衣袖。

    程岳给缠着无法,只得丢下书本,帮小王妃出主意。

    “你家不是在城南也买了个小院子吗?让你爹把房子送去,借给他住。”

    宁芳顿时大喜。

    那套房子也在相国寺附近,却并不是买来自己居住,而是宁芸眼看要嫁到京城,宁四娘提前给她置办的产业。

    南城繁华却平民多,那房子自住就太嘈杂了,但用来出租却是最好不过。

    横竖宁芸出嫁只有两三年的工夫,把房子姑且先借给宁怀瑜也没什么。

    他要是住了,必得忍受种种不便,他要是不收,宁怀璧也能博一个兄友弟恭之名。

    只是宁芳还护着她爹面皮,不让宁怀璧去做这样事,而是把安哥儿叫来,如此这般的吩咐一般,让弟弟去跑腿了。

    于是某天宁怀瑜刚在吏部衙门里办完公,和同僚们出来之际,就见安哥儿一脸淳厚的跑来,塞了他一串钥匙,还刻意高声道。

    “大伯,这是爹叫我送来的。知道你不肯收,这是买给三姐的嫁妆,可千万别推辞了。只家里如今不宽裕,只能置得起这么一套小院子,您可千万不要嫌弃!”

    说完也不容宁怀瑜拒绝,安哥儿行了礼,转身就跑了。

    同僚们纷纷赞叹,羡慕宁家门风清正,手足情深。

    谁都知道宁怀璧自己还租着房子呢,却肯花钱给分了家的兄长在京城置产,实在是不容易了。就算送给侄女做嫁妆,那不也是替兄长省钱么?

    如此,宁怀瑜也尝到哑巴吃黄连的滋味。

    他总不能说,弟弟一家借住在庆平公主府,条件可是好了上百倍吧?

    再说宁怀璧买的那个小破院子,如何住得?

    当然,那样院子,对于大半还在租房的中低层官员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住处,可对于宁怀瑜这样享受惯了的人来说,就实实在在是一种折磨了。

    所以他只得又装模作样的把钥匙还了回去,宁怀璧倒挺大气的,直接当众说。

    “若是兄长嫌那处吵闹住不得,不如就把这院子出租,也贴补下你租房子的花费。”

    宁怀瑜,宁怀瑜当真被堵得无言以对。

    弟弟出钱买了房子,他还挑三拣四,那之前装出的穷样儿,岂不全白费了么?

    于是最后他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弟弟的“好意”。

    只那个嘈杂的小院到底没法住人,他又只得花钱把周围几家,全都或租或买的弄下来,推了围墙重新打理,很是费了一笔钱财,才搬了过去。

    眼看兄弟俩的名声刷得一样好,且宁怀璧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式,连安哥儿也得了不少人夸赞,宁芳终于安乐了。

    也不去管宁怀瑜是不是要带南湘儿去同住,她此时正忙着打点爹娘上路的行李。

    程岳一共给岳父谋了三个差使,两个都靠近江南,一个却在塞北。

    可宁怀璧最终,却选择了离老家最远的塞北。

    他的理由是,塞北可以担当一任地方主官,重新干回他的老本行县太爷,容易出政绩。

    可宁芳知道,老爹选择那里,最重要的理由却是为了自己。

    塞北离京城只有一个月的路程,而江南的两个差使,上一趟京城,最快都得三个月。

    宁四娘拉着宁芳的手说,“你也不必不安。也不光是为你,萱儿在宫里,更叫我们挂心。还有芸儿,过两年秦家必要迎娶,若回了江南,实在太远。趁着我现在还能走得动,跟你爹去看看塞北的风光也好。”

    宁芳还是很不安。

    此时夏珍珍忽地拿着封请柬进来,“这是刚刚有人送来的,我怎么有些看不懂。”

    自解决了一双儿女的身份问题,她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原本瘦得快没人形的她,终于又开始恢复了些气色。也有力气操持家务,打点全家离京,丈夫上任之事。

    只她如今字虽识了不少,但这封信却纯是用骈文写成。文藻华美,典故众多,不怪她看不明白。

    宁芳展开一读,连宁四娘也十分惊奇。

    这信不长,写信的主人却大大有名。

    乃是京城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位著名的书画大家,人送外号董美人。当然并不因为他是美人,而是他极擅画人,又爱画美人,才得此美名。

    如今这位董大师特意来信,大致意思就是听说宁家有位擅画画的小美人。宁家如若舍得,愿把这小美人送去给他磨墨铺纸。他允许她在自己身边,伺候三年。

    让一个千金小姐去干丫鬟的活,若别人提出,那是羞辱。而这位董大师提出,却是极大的褒奖了。

    要知道,许多举人进士都不一定有机会求到这位董大师指点,甚至还有翰林院的大学士为了求学,曾经给这位董大师倒马桶的故事,他这样专程发帖子来邀请宁家一个小姑娘,实在是莫大的面子。

    而之前,谢二夫人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给宁萍请的先生,就是这位董大师的一个弟子。她求了多年,连徒弟都没能求动,如今师父反倒送上门来,这样的机会,连宁四娘也心动了。

    因为这位董大师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也曾有过妻妾儿女,不过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为了磨练画技,特意搬进了道观,清心寡欲,好一心作画。

    所以让宁萍去侍奉这样的老人家,实在谈不上什么闲话,反而是难得的福份。

    只这样一位名师,为何会知道养在深闺里的宁萍呢?

    宁芳突然想了起来,“怪道管家姨母走前给我留了封信,说什么几个弟妹之事,她皆会留心。我还以为是他们将来的婚事,谁知竟是应在这里?”

    如果管奉用的是管家的面子,那就可以解释了。

    宁四娘也恍然道,“我说那日你姨母为何听说那幅鸭戏图是萍儿孝敬我的,还非要了去,原来是为她请先生去了。管家是治学大家,族中男女皆一样教养。他家治家有一条极为令世人佩服,说的是,儿子教不好,还可留在自家祸害。女儿若教不好,嫁出去可是祸害人家。是以看到萍儿有天分,你姨母定也不想让她埋没。只这,这学费……”

    看到末尾,宁四娘有些犯愁,只是这位董大师的学费可不便宜。

    信上写得委婉却明白,若去,还得奉上三年的费用,三百金。

    那就是足足三千两银子。

    这也不是董大师漫天要价,事实上,真的要精研画道,花费确实非常之高。

    使用的纸张,毛笔都特别讲究,好多东西都得订制不说,有些颜料甚至得用宝石研磨而成。

    宁家倒也不是拿不出这笔钱,而是现在刚刚分家,宁怀璧又刚和夏珍珍回乡奔过丧,花销不少,马上又要去塞北赴任,这开销委实是有些艰难了。

    况且要是宁萍留在京城,这三百金只是要交的画费,她的生活费又怎么办?

    所以宁四娘心动之后,还是犹豫了,“这,要去吗?”

    “去!”

    回答她的,是斩钉截铁的夏珍珍。

    “萍儿有这个天份,为什么要浪费?我不是一定要萍儿画出什么名堂来,只是在她这样的年纪,能有这样一份机缘,为什么不好好珍惜?不就是三千两银子吗?把我的首饰当了吧。”

    宁四娘是真的被感动了。

    要说从前,夏珍珍不知道宁萍的真实身世,对这个女儿大力栽培还可以说是母女情深,可如今她明明知道宁萍不是她亲生的,还有那么个让人恶心的娘,却还肯为了她这样付出,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第536章药人

    宁芳本来想说,自己可以出这份银子的,可听了娘亲的话,又把话咽了回去。

    也好,让妹妹拿着母亲陪嫁首饰的钱去学习,才更能让她体会到这份深沉的爱意。

    宁芳自然知道,夏珍珍肯花这个银子,不仅是给宁萍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她一个更好的出身。

    就算宁芳把两个弟妹弄成了双生子,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呢?宁萍就是个庶出,将来结亲时,说不定就有人嫌弃她这些。

    但此时,她有机会投了名师,将来再说亲,也可抵消她出身不足的缺点了。

    所以宁芳只道,“祖母不必担心,京城有我呢,五妹也不至于孤苦无依。如今她年纪正小,能有个这么好的机会求学,我也觉得不该错过。”

    看着她们母女态度坚决的样子,宁四娘老怀欣慰的把事情答应下来了。

    也不必等宁怀璧回来商量,就亲自提笔给董大师回了封信,表示一定会把孙女送来。

    而宁萍,在得知夏珍珍花了三千两银子,送她求学时,伏在夏珍珍膝盖上,哭得不能自已。

    夏珍珍慈爱的抚着她的头,“我说过,我的女儿,娘但凡有这个能力,都会给你们最好的东西。女孩儿家这一辈子能自在的时候不多,但你们给娘做一天女儿,娘就不会拘着你们,让你们且自在一日。

    不过往后爹娘不在身边,你也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天凉了记得加衣,天黑了不要熬夜,伤眼睛的。我在你二姐那里还留了一千两银子和好些补品药材,她每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