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身份贵重,又是皇亲国戚,谢应台当然在除夕那日进宫,也一并被扣了。
但他的长孙,谢耘却并没有。
所以,在后头宫中大乱,四皇子七皇孙连接出事,六皇子想夺宫的时候,他便被忽悠了。
然后,他就跟着六皇子,一起来逼宫了。
平心而论,他也没做错什么。
当时六皇子是命人带着私兵强闯进谢府的,谢耘要么从了他,要么就只有被杀。
至于如何在强权之下,保存自己和全家,这个难度太高,还不是谢耘能做得到的。
所以,他只能选择了服从。
然后才刚进宫,刚表明立场,就被杀了。
杀他的人,也姓谢。
老对头,谢云溪。
原本,谢云溪是没有资格除夕进宫的。
但因为他颇得皇上信重,又是探花郎,文采出众,当然,最重要是形象好,长得太帅,被皇上特召进宫,做除夕祭祀时的礼官。
后面他虽然也被扣在宫中,但因为官职低下,又没有太强大的身家背景,所以不仅没有被永泰帝怀疑,还被委以重任,命他带人看守自己的寝宫大门。
于是,当谢耘被迫亲自上阵,前来逼宫时,谢云溪果断递了个眼色。
然后,他身边的两个家仆,他那个神奇的岳父,京城丐帮的潘老大,在他身边安插了两个家仆,突然暴起,于千百人中,只眨眼间的工夫,就徒手闯到谢耘身边,一招就拧断了他的脖子。
是的,没有半句废话,没有制服之后再谈判什么的,直接活生生的,就拧断了谢耘的脖子。
据说谢耘死的时候,眼睛瞪得老大,满脸不可思议的震惊。
他原以为,以他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事败被俘,也是能有谈判的空间和余地的,才出来打了这个头阵。却没想到,正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才成了他的催命符。
因为谢云溪的铁血和果断,一举成功的震慑住了六皇子,以及追随他前来逼宫的官员和士兵们。
连当朝首辅的嫡亲长孙都说杀就杀,没有半点人情可讲,那还有什么是那位美若桃李,却狠若虎狼的谢探花做不出来的?
于是,永泰帝的人马兵不血刃的,迅速控制了局势。
谢云溪自然立一大功。
而谢耘,只能是白死。
不仅白死,还因为他的死,连累了整个谢家,留下一个大大的污点。
毕竟谢耘是死在逼宫的时候,他算是谋反作乱,那么谢应台呢,他是不是也早有此意?
他要如何证明自己,和整个谢家的清白?
在永泰帝连接下了这么多道圣旨,发落完皇子皇孙们,然后看向自己时,谢应台突然上前,主动开口了。
“老臣有要事,启奏皇上!”
这是来自谢家的应对了,可他有什么办法,才能洗清谢耘这个污点?
很快,谢应台就给群臣上了一课。
什么叫做祸水东引,围魏救赵。
“臣检举,英王府与海盗勾结,有不臣之心!”
群臣哗然。
都知道谢家必须放大招,才能减轻自家的罪过,但没想到,谢家会放这样的大招。
在这样敏感的时候,攻击皇上最为忌惮的程家,是一步险棋,但用得好,却着实也算是一步妙棋。
但见屹立朝堂之上的英王程岳,没有半分动容,依旧神色淡淡,不言不语。
永泰帝发话了,“讲!”
谢应台从怀中取出一只锦盒,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对龙眼大的珍珠。
珍珠呈淡金色,极为吸睛,只一只成色略新,一只略旧。
但无论新旧,这样的好珍珠,历来只能作为贡品,呈献给皇上,民间是不许私留的,只不知谢应台是从何处得来。
谢应台道,“这对珍珠,是在北城指挥使,薛东野妻子的嫁妆里找到的。而他的妻子,从前便是英王妃的丫鬟。据薛东野的母亲亲口承认,这对珍珠是英王妃给她媳妇的嫁妆。而英王妃的另外一个丫鬟,叫喜鹊的也曾说过,薛大人的妻子来历不明,却被英王妃收留,后在英王的协助下,还曾随英王妃入宫侍候。”
“至于这枚老珍珠,老臣查阅过江南的档案。发现二十年前,福州有一个于姓大商人,曾购得这枚珍珠,意欲想献给皇上。却不想在将这颗珍珠送往金陵官府途中时,遇海盗打劫,遗失了这枚珍珠。而那位海盗,就是朝廷缉捕多年而未得的田喜来。而这颗珍珠与当年档案中记载,描述相符,极为相似。所以老臣有理由相信,这就是同一颗!”
“而英王府与宁家渊源极深,故此老臣以为,定是英王府早与海盗有所勾结!否则这珍珠怎么到了英王妃的手上,如今又到了薛家?
想想英王妃先将贴身丫鬟嫁与薛东野,后英王又在与西胡作战中,不遗余力的提拔薛东野,更兼赠送这样贵重的珍珠,贿赂陛下手握兵权的将领,这到底是何居心?臣不敢细思!”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很多人再看向程岳的目光里,甚至带上了几分怜悯。无不想着,英王府这回肯定是完蛋了。
因为这不是别的小事,而是跟海盗有勾连啊!
那田喜来是什么人?
是朝廷通缉多年的大盗,著名的反贼啊!
英王府如今跟他扯上关系,哪怕只是个嫌疑,可跟谋反一样,都是最遭帝王忌讳的事了。
况且再加上一个在京城看守城门的薛东野,确实是招人嫌疑。
而且,以谢应台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既然敢举报这件事,必是有了些确凿的证据。就算程岳再机智,能洗涮冤屈,可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扣下来,以英王府的尴尬地位,只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吧?
果然,不等程岳反击,谢应台就从袖子里又掏出几份白纸黑字的证词。
“这些,俱是薛家等人的口供。因兹事体大,数人已被扣留,只待陛下审问。如有人说老臣严刑逼供的,尽可以去查验,若有半点伤情,尽管将老夫人头摘去!”
他都做出这样保证了,朝中大半人倒是信了他的话。
但要说英王府刻意与海盗勾结,大家是不信的。
只以为是英王妃行为不检,误收了个来历不明的丫头,得了个来历不明的珍珠,却不想被谢家抓到,做了保命的把柄。
但兹事体大,此时越是跟程家关系好的,越是不敢开口解围。而关系不好的,乐得看笑话不说,谁肯帮忙呢?
之前曾在除夕夜里,跟程峰共事过的张诚将军,想站出来说话了。
今日大朝会,但戚老都督毒伤未愈,皇上特许了他两个月的假期,让他在家调养。戚家二郎也跟着告假,回去侍疾了。
今日在朝堂之上,程家除了程岳,程峰程岭都未上朝,那就只有他,还能代表九军都督府说几句话了。但在张诚要站出来之前,有人比他更快的出声了。
“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谢老大人。这审案问案是我刑部之事,尤其涉及官员,该是大理寺之职。为何此事不经由我刑部和大理寺,直接由谢老大人奏上?”
这话说得有理。
当下刑部尚书洪大人和大理寺卿段大人,脸上都挂不住了。
而谢应台看人一眼,顿时新仇旧恨勾上心头,冷笑道,“谢探花,你跟英王妃以师兄妹相称。这个案子,旁人都问得,只有你,恐怕要避嫌吧?”
第577章作死
谢云溪理直气壮道,“谢老大人,你不能因为我杀了你的长孙,就来报复我师妹吧?是男人,你尽可光明正大的来找我寻仇,借着妇人用的几颗珍珠生事,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谢应台恼道,“谢探花,请不要在圣前胡搅蛮缠!本相说的是军国大事,岂是因为一点子私仇?”
谢云溪哈地笑了起来,“这是哪门子的军国大事?就凭那几颗不会说话的珍珠?谢老大人说这珍珠是海盗当年劫走的,可有证据?只凭一个“描述相符,极为相似”就定案,未免也太武断了吧?”
群臣听得这话有理。
当下,又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却是和谢二夫人交好的苗夫人的丈夫,苗大人道,“谢探花此言甚是。与海盗勾结,未免牵连甚大,仅凭这两颗珍珠就给英王府定罪,实在太过草率。况且英王府若要贿赂官员,用什么不好,非得用这样招人现眼的珍珠呢?”
他平素和程家并无交情,且为官得力,此时,他站出来说话,倒是得到不少官员支持。
有些暗暗同情程家的,也跟着附合。
“这若真是英王府与海盗勾结之物,藏着掖着还来不及,谁那么有病,拿去贿赂人?若真是贿赂,那薛东野敢收么?”
谢应台急道,“那还有这些白纸黑字的证言呢!要不这珍珠从哪儿来的?总不可能从天上掉上来的吧?如果这珍珠的来历没有问题,为什么薛少夫人要遮遮掩掩,藏得生怕人知道,连婆婆都要瞒过?”
哈!
谢云溪又是一声大笑,“谢老大人,请问你养过女儿么?还是说你家女儿嫁出去,会把所有嫁妆摊开,任婆婆取用的?要说攒点私房,那私房就有可能是贼赃。那下官第一个该回刑部自首了,因为我也有私房啊!在座的诸位大人,请问你们谁没有私房的?站出来瞧瞧!”
这话虽有些玩笑的成分,却也有些道理。
刑部尚书洪大人,谢云溪的顶头上司就站了出来,“皇上,谢老大人提出的珍珠确实可疑,但要是据此就给英王定罪,却有些太过武断了。既然谢老大人说,一干证人皆已被控制,臣愿领旨,前去讯问一番,也好有个对质。”
大理寺的段大人忙道,“臣亦愿领旨。”
永泰帝看了程岳一眼,当下就点了他们两个,并把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连材派了出去,亲自监督着他们问话。
至于皇上,暂且休朝,回后殿歇息去了。
他再怎么抓着大权不放,到底身体不行了。就算是长时间坐在轮椅里,人也是吃不消的。而空出来的这点时间,他正好可以想想,要怎么处理这件事。
不得不说,谢应台的突然发难,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借口。
若是因此撤了英王府的爵位,慢慢削减他们的势力,把人困死,似乎也是件挺好的事情。
当然,想扳倒英王府,光靠谢应台那一点小把戏是不行的。但永泰帝是谁?
他是掌握着天下大权,也是最多秘密的帝王。
有一个关于宁家,或者说,是关于夏家的秘密,相信是可以逼得程岳不得不低头退让的。但要不要拿出来呢?
永泰帝有些犹豫。
毕竟,他刚死了那么多儿孙,实在是有些不想再看到自相残杀的事了。而且程岳昨天的提议,确实让他很心动。
如果英王府只想做一个忠心的臣子,甚至程岳都愿意回乡务农了,他为什么要把人家赶尽杀绝?
就算是帝王,他也怕遭报应啊!
“哎,宜华公主,您,您不能进去!”
沉思中的永泰帝,被打断时是很不爽的。尤其看到闯进来的宜华公主,就更加不高兴了。
这个女儿,受到那么大的教训,却还是没多大长进。
自她杀夫被夺去公主之位后,也不见老实,反被八皇孙的花言巧语蒙骗,给他当了刀使,跳出来揭发四皇子和容贵妃勾结的秘密。
当然,这个幕后主谋最后证明是七皇子。
但是宜华公主跟曾经“造反”的六皇子和八皇孙勾结,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对这个没脑子女儿,永泰帝是很有些厌恶的。
但也因为宜华公主太过蠢笨,所以永泰帝也压根就没想着收拾她,只命人把她拘在宫中便罢。
只不想,这丫头还是不安生,这会子又跳了出来,到底是要干什么?
“没规矩!你来干什么?”
宜华公主近来也憔悴了许多,但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却透着奇异的激动之色,象是回光返照的病人,有一种奇异的亢奋。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请您摒退左右,请儿臣一言。”
永泰帝很不想理她,可又不愿被她苦苦纠缠,抬眼示意身边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方道,“你有话就快说,朕马上还要上朝。”
宜华公主道,“父皇,儿臣刚刚听说了前朝之事,知道父皇正为英王府的事烦恼,所以儿臣,想给父皇出个主意。”
永泰帝不相信的看着她,“你要出主意?”
就她这脑子,能有什么正经主意?
宜华公主却恍若未见,兴奋道,“父皇,儿臣知道,别的事情儿臣可能插不上嘴,但这件事,儿臣却是略知一二的。”
她也不卖关子了,忙忙道,“从前宁家有个外甥女,是宁芳那丫头嫁到帝师南家的姑姑所生,名叫南湘儿,曾来巴结过儿臣。后来儿臣叫她来府上玩,却被宁芳打发回老家去了。这个南湘儿,还曾给老顺王做过侍妾,只没上过玉牒,也没有名份。但她打小在宁家长大,熟知宁家底细。据她所说,宁家从前找人给宁芳那丫头算过命,说她活不过十五。家里为此,还初一十五都吃素来着。”
永泰帝有些不耐烦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宜华公主道,“父皇,那宁芳既是个短命鬼,为何偏偏能生下三个儿子呢?还生在宫里那么奇异的地方,会不会其实她……才是妖怪托生的那个?”
什么乱七八糟的!永泰帝皱眉,“那你还想怎样?”
宜华公主两颊忽地有些微红,“父皇,儿臣,儿臣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如果英王妃死了,有个忠心父皇的新王妃嫁去,便可以替父皇盯着程家,又能把那三个孩子养得忠心无比。至于谢大人说的那些英王府勾结海盗之事,儿臣觉得,应该都是英王妃干的,英王并不知情。他就算是因此做了些什么,肯定也是被英王妃蒙蔽。如果父皇不信,等新王妃嫁去,不就可以慢慢套出真相了么?”
永泰帝的眉头,几不可察的跳了一下,再度看向这个脸泛嫣红,春心荡漾的女儿,“你这主意,倒是不错。只是这个新王妃,选谁好呢?”
宜华公主脸上喜色更重,羞羞答答垂着头道,“儿臣,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啪!
永泰帝扬手,他现在是没力气了,抽人耳光都不得劲儿。所以想都不想的抓起手边的一块玉板,重重打在她的头上。
把宜华公主半边发髻打乱了不说,还把她的脸都抽肿了,牙都掉了一颗,可见力度之大。
永泰帝气得直抖,“混帐东西!那程岳是什么人,你居然生出这种心思?你就不怕乱了人伦,遭了天遣!怪不得你对驸马兰廷茂总是不满意,怪不得你在宁家那丫头刚进京时,就去找她麻烦,原来竟是存了这样龌龊心思,简直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宜华公主从小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样的亏。况且她杀夫流产之后,困居公主府多时,性情也变得越发乖张狠戾起来。
这番挨打,不仅没把她打怕,反把她打出了真火。昂首瞪着永泰帝道,“是,我是不知羞耻,我龌龊!可这不也是父皇您教的吗?”
永泰帝吼道,“你说什么?朕何曾做过这样的事?”
他自认再如何贪图美色,却没有乱过人伦。
可宜华公主冷笑道,“那傅荣呢?父皇敢说,他不是你亲生的吗?”
永泰帝一下噎住了。
傅荣,那个已经死了的傅荣,确实是他私生子。
当年傅夫人年轻美貌,初入宫接受诰封时,永泰帝就留心上了,还暗想傅铉好福气。
后来有一次宫宴,他多喝了几杯,微醉时,恰好傅夫人路过,他想也不想就命人把傅夫人带了进来。
傅夫人不敢反抗,自然便成其好事。
但谁也没想到这么巧,傅夫人竟然因此有孕,还一举生了个儿子。
所以他对傅家格外荣宠,还把傅荣从小就接进宫来,跟皇子接受一样的教育。在所有人都以为皇上会招傅荣为驸马时,永泰帝却只是笑笑,从不多言。
而在傅荣自幼表现出聪明伶俐,远胜其余皇子时,永泰帝甚至想过,把他认回来,让他继承大统。
可这一切,随着后来傅荣与程岳相争,傅荣害了程岳的未婚妻,程岳害他跌断腿破了相终结。
连官员都不能身有残疾,何况是帝王呢?
于是,被排除出帝王继承人行列的傅荣彻底失宠了。
在傅铉携子回乡守孝时,永泰帝甚至觉得是件好事。把这个身负隐秘的孩子远远的打发开来,省得让自己名声受损。
所以,在得到傅荣青年早逝的消息时,永泰帝甚至都没有任何格外的加赏。
就好象他只是个普通的大臣之子,任他这么默默无闻的湮灭于了人世间。
但这件事,永泰帝自以为做得十分隐秘,根本没几个人知道,可宜华公主怎么知道了?所以比起追究她的无礼,永泰帝更想追究那个泄密者。
是傅家吗?
那可真是容不得了。
第578章下手
永泰帝厉声道,“这件事,究竟是谁告诉你的?”
宜华公主倔强的擦去嘴角的血迹,“这还要人告诉吗?满宫里有眼睛的,谁看不见?明明是个大臣之子,却比好些皇子生得还象父皇。况且,他要不是父皇亲生,为何要单接他到宫中,还一再告诫我们姐妹,只能以兄弟待之?”
永泰帝眼中掠过一抹尴尬。
是他大意了。
这就是灯下黑啊,以为别人都不知道,谁知道人人都猜出来了。
可猜出来又怎样?
他是帝王,他是主宰天下的帝王,他要一个女人算得了什么?比起那些公公强占儿媳妇,叔嫂通奸,甚至连手下大臣都不放过的帝王们,他简直是干净得过分了。
但是,
宜华公主的话却也提醒了他,既然连宜华这样没脑子的丫头,都猜出傅荣是他的亲子,那么,程岳知不知道?
如果知道,以他的聪明,多半是知道的,那他为何还要那样针对傅荣?
他到底是在报复自己对程家做过的那些事,还是在处心积虑的要毁掉他的潜在继承人?
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永泰帝都觉得没所谓了。
因为这已经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去决定某些事。
冷冷抬眼,最后再看一眼宜华公主,永泰帝又恢复成那个冷酷的帝王,下令。
“来人,宜华公主生性顽劣,随皇子作乱,又不知悔改。现打入冷宫,非死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既然生出这种心思,那就万万留不得了。皇家丢不起这个人,容许她活着,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然后皇上再不看如何震惊,哭嚎,哀求的宜华公主一眼,只叫来一个小太监,把书案上一个卷宗展开,抽出其中一页,“给谢大人送去,仔细些。”
他说的仔细些,是叫这小太监送去时,不要给旁人发觉,但可以给谢应台一个暗示。让他知道是皇上派人送来的东西,就会知道是皇上肯替他撑腰。
可惜这小太监,不是服侍他多年的连材公公,没能理解皇上深刻的含义。
于是小太监只是很小心的借着上茶的工夫,把这张纸团成一团,扔到了谢应台身边,没让任何人发现。
当谢应台看到时,就完全猜不出是谁突然扔了个神秘的纸团给他。是英王府的仇家?
谢应台来不及多想,只匆匆把里面内容记下,皇上便重新上朝了。
这一次上朝,永泰帝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可以放过英王府,但必须弄死程岳,替他的私生子报仇!
所以一上来,他就让官员把刚刚提审的结果报上来。永泰帝想着,既是谢应台提供的人证,必然十拿九稳,但出乎意料的是,官员们是这么说的。
“薛母说,这对珍珠确实是她趁着儿媳妇不备,从她的嫁妆箱子里翻出来的。但究竟是不是从英王妃那里得来的,她委实不知。先前跟谢大人所说的那些话,俱是她乱猜的。”
“那叫喜鹊的丫鬟说,她跟薛指挥的妻子,从前俱是英王妃的丫鬟,只薛少夫人比她来得晚,却因为随英王妃入了宫,后面嫁了薛指挥,她却只嫁了个府中的管事,所以心生妒忌。故意在薛母前说那些话,也是无凭无据的。”
别说永泰帝听了生气,谢应台更是恼羞成怒,“这些妇人,岂能这样反复无常?明明说过的话,还立过的字据,难道都不认了吗?”
大理寺的段大人与谢应台关系平素还不错,此时为难道,“谢老大夫,据薛母说,您之前是派了人,给了她十两银子,她才这么说的。至于那个喜鹊,说当时您派去的人恐吓她说,要不这么说,就要把她男人和孩子统统抓去充军,她便胡乱说了几句。”
刑部的洪大人与谢应台关系平平,直言道,“这两个妇人皆不知此事会闹到御前,听说圣上都过问了,吓得一个劲儿在那里哭。说宁可死了,也不敢再胡说。您要非逼着她们作证什么的,她们只好一头撞死,却是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