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头宁怀璧听了,简直是哭笑不得。已经拿这事,取笑过夏珍珍好几回了。

    此时看他又调侃自己,夏珍珍不免恼道,“就那么一回,你还要笑多少回?”

    看她脸上微红,浅嗔薄怒的样子很是可爱,宁怀璧瞧房中无人,未免就上前亲了她脸颊一口,低低道,“若要我不笑,下次回来,可允了我么?”

    夏珍珍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自从她跟去三鸦乡照顾宁怀璧饮食起居,这个人前正经老成的丈夫,却在背后时不时的调戏一回,弄得夏珍珍又羞又窘。

    “你,你若再这样,我可再不理你了!”

    可这回宁怀璧却没顺着她,反道,“你若不愿,那我便去别人处了。”

    夏珍珍一愣,转头再看丈夫,拿起那件湖蓝色的缎袄往她面前一提,挺欠扁的炫耀道,“我也不是没人要的。”

    夏珍珍瞪着那衣裳,咬唇不说话了。

    她自然知道,这件袄子是辛姨娘给宁怀璧做的。针脚细密,配色清雅,比夏珍珍可高出十倍不止。

    而且,辛姨娘也是宁怀璧的妾室,侍奉丈夫,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吗?

    想想从前,夏珍珍甚至巴不得把宁怀璧往旁人那里推。可是如今,如今相处日久的夏珍珍也不知为什么,竟是一想到辛姨娘,心里就象是有只小蚂蚁在咬似的,说不出的难受。

    宁怀璧见此,又揽着她的肩叹道,“你既是我妻子,我自不忍心勉强你个什么。但你夫君我好歹还算年轻,总没个象你似的,老这么干晾着的吧?我大概还有一月才得回来,你自想想吧。”

    宁怀璧说完走了,夏珍珍真心纠结了。

    她虽然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可身边徐妈妈,还有好几个忠厚明理的婆子媳妇都私下劝过她这事。可要她真的跟宁怀璧怎样……

    她,她不好意思!

    她以为丈夫这话算是最后通牒,谁知做丈夫的却是在肚内暗笑。

    夏珍珍如今失了忆,回复了做姑娘时的羞涩腼腆,颇让他找回新婚时的感觉,所以他才老爱逗她。可逗弄多了,确实火大。老这么憋着也不是个事儿,所以还是得逼着她同意才行。

    但也不只是为了做那档子事,而是宁怀璧觉得,家里最好得有个嫡子才行。

    如今辛姨娘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宁怀璧可不打算再来第三个了。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碰辛姨娘的,倒是夏珍珍这个正妻,难道真的一点机会就没有了?

    宁怀璧觉得,还是得趁年轻,再努努力!

    怀揣着一份小小的美好期待,宁怀璧带着戴良,回三鸦乡开始他新的奋斗了。

    不过这回他还特意备了一份厚礼,送了县令卫淮。

    谁算曾经对人有恩,可身为下属,该做到还得做到,才能让上司欢喜。

    果然聪明人不必多言。卫淮收了礼,心中大觉舒服。回头在他离任时,果然尽心尽力保举宁怀璧为本地代县令,替他说了不少好话。

    而府尹李炬因救灾时对宁怀璧留下的好印象,自然无不应允。

    况且宁怀璧虽上任时间不长,但因有程岳送来的番薯,还有夏家收罗来的菜种相助,三鸦乡在此次天灾过后,到冬天时全县竟没有饿死一人,反有余力资助邻乡百姓。这样实打实的功绩,让宁怀璧成了同年进士中攫升最快的一个。

    虽然品级没有提上去,却有了实权。虽仍只挂着个县丞之名,但实际上,到第二年开春,卫淮调任之后,他已成了桐乡一地的实际县令。

    此事若发生在平时,说不定还要招来些是非。但在如今的江南官场,却象是个漫不经心投进湖心的小石子,没有引起半点波澜。

    原因无他,大梁朝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官场贪腐案爆发了。

 第159章相邀

    当英王府的程三公子带着石茂重的棺材,和他用生命换来的半本账册回到京城时,整个朝野都被震动了。

    永泰帝大怒!

    毫不手软的派出宫中最年长的四皇子,亲自到江南督察盐务之事。

    金陵行宫总算是正经接了一回皇子的驾,可这驾接的,实在让人心惊胆战。

    整个江南官场风声鹤唳,基本没有一户官宦人家,能过好这个永泰十七年的新年。

    宁怀瑜自然是被牵扯进去了。

    宁芳这才知道,她这个大伯还当真大胆,就这么短短几年时间,居然就贪污了一万八千两银子!

    想想从前为着下溪村一年能不能赚出三百两银子,宁守信都敢拿出来跟夏珍珍打赌。因为象他们这样的人家,若是没什么特别好生意门路,就收些田产房租,一年也差不多也一千来两银子的收益。

    这相当于全家十八年的收益,大伯他怎么就敢贪?

    宁芳没法问,却也知道这钱光靠长房自然是还不起的。

    多半宁守俊借的,剩下小半是宁四娘掏了家里老底,就连宁芳,也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哎!

    看着面前的账本,宁芳很心痛。

    她也没想到,高粱饴糖的生意居然这么赚钱。才短短半年,大舅舅就替她赚了将近一千五百两!

    不过这也是刚好赶上过年,本身东西就好卖。然后也不知道是谁,把她家收购灾民稻杆,替灾民赚钱寻出路的事说了出去。

    然后结果就是,四皇子初到金陵不久,就派人买了一千斤的高粱饴糖,还特特送往京城,孝敬父皇母妃及宫中的贵人亲戚们。

    而剩下的官员们,敢不跟风么?

    于是,借着这个事,宁家二姐儿不仅赚到钱了,还小刷了一把仁厚的名声。

    不过因为这个事,最沾光的还是宁怀瑜。

    因为此事,四皇子对宁家印象颇好,又听说宁怀瑜在事发之后,立即主动退清了全部赃款。便觉得他不过是个被上司连累的小官员,还挺同情他的。要不是盐务所的案子牵扯太大,不好私自放人,早就让他回家了。

    不过据说也差不多了,前些天,宁四娘带着梅氏专程去了关押官员的扬州,据说要是一切顺利,应该可以把大伯接回来了。

    只可怜宁芳辛苦一场赚的钱,也就是个账面数字而已。她连亲眼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就全没了。

    正叹息着,小喜鹊忽地喜气洋洋上得楼来,“姑娘姑娘,明儿三月三,有人请您去踏青呢!”

    过了一个年,小喜鹊长高了些,也更稳重了些,按说如今已经很少有这么活泼外露的时候,可见是这个年过得太憋屈,把大家都闷坏了。所以宁芳也没指责,只笑着接了帖子。

    这是她的小闺蜜齐瑞萱送来的。

    重阳诗会上,宁家虽和崔家闹了那么大一场,但她和认得的几个小闺蜜倒时有联系。

    官宦人家,没那么脑子不清楚的。大人要闹矛盾那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们该交往还是要交往,所以宁芳和新朋友倒是都交往得挺愉快。

    过年还上门做过几回客,也都相互拜过年。

    因三月三,又名女儿节,女孩子难得可以出趟门,所以齐瑞萱特意下帖子,发起了聚会,邀请大家一起去栖霞山看桃花。

    这个宁芳很乐意,早听说栖霞山风景秀美,却还没去逛过,如今既然有机会,她自然要去。

    把烦心的账本一扔,宁芳拿着帖子就要下楼,“走,去找娘说说。她若同意,你们也都一起跟去!”

    小喜鹊顿时喜笑颜开。

    二奶奶最疼二姐儿,宁芳若开了口,能不同意的么?

    很快到了夏珍珍这里,还没进门呢,就听见咯咯咯的孩子笑声。

    是辛姨娘,拿五颜六色的布头缝了个精致小绣球,正逗着胖乎乎的安哥儿顺哥儿玩在。萍姐儿跟在旁边,也笑出一口小白牙。

    宁芳看着就笑了,不管她怎么膈应辛姨娘,但爱护弟妹的心却是不分彼此的。不管是谁,只要对她弟妹好,她瞧着就高兴。

    进来逗着弟弟妹妹玩了一会儿,又嘱咐辛姨娘看着孩子,别跑得满身大汗吹了风着凉,在进屋跟夏珍珍说话前,宁芳就顺嘴说了一句。

    “春天到了,我看辛姨娘身上衣裳也有些旧了,娘给她裁两身吧。”

    因为出了宁怀瑜那档子事,所以今年过年为了省钱,全家人宁四娘带头,都没怎么裁新衣裳。宁芳她们母子几个倒好,还有宁怀璧之前亲自打理的几套衣服替换,但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了。尤其今儿天气暖和,辛姨娘换了件薄袄,瞧着却是半旧的,颇有几分寒酸。

    谁知一向大方的夏珍珍,却是顿时酸了起来,“行啊,那我就不做了,给她做就是!”

    宁芳听着这话不对,想问她娘这是怎么了,却忽地瞥见夏珍珍眼中隐有泪光闪动。

    “娘,您这是怎么了?”

    看夏珍珍蓦地悄悄抹起眼泪,宁芳整个人都懵了。

    不就是替辛姨娘说句话么?不至于吧!

    还是徐妈妈上前低声道,“才珂大奶奶那边送了盘鲜桃来,二奶奶舍不得吃,便数着数儿说要留给你们几个。结果五姐儿拿着自己的舍不得吃,倒是见着辛姨娘就给她了。”

    呃……

    宁芳再瞧向窗外,却正好看到宁萍正仰着娇羞小脸,向辛姨娘求抱抱。可辛姨娘却只微笑着,摸着她的头不说话,然后抱起了安哥儿,亲昵的亲着他的小脸蛋,把他抱到顺哥儿跟前玩了。而宁萍那小东西就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满心满眼都是掩饰不住的羡慕期盼。

    宁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这个五妹妹一直性子有些冷淡,从前小时候也是出痘疹那一回,得了夏珍珍的看护,才跟她亲近起来。

    可近来随着渐渐长大,不知为何,她却喜欢上了辛姨娘,老爱粘着她,可她又生性羞怯,总是不敢十分亲近。可就是这样又想靠近,又不敢靠近的模样,越发刺得人眼睛疼。

    却是安哥儿这样辛姨娘亲生的,反倒不是很粘她,虽然也一处玩,可没一会儿便要找带他更久的夏珍珍,可明明是自家的亲妹妹,为何偏偏就是喜欢别人呢?

    也难怪夏珍珍会吃醋了。

 第160章出游

    宁芳想想,先劝她娘,“萍儿只怕是年纪小,图新鲜也是有的。祖母不在家,娘近来又忙,她跟辛姨娘一块儿玩得多了,惦记着她也是常事。待长大些,知道好歹便好了。”

    夏珍珍越发气得抹起了眼泪,“我再忙,也没说不管着她的。哪天晚上睡觉不是我哄着?生病了不是我照看着?竟是惦记着外人也不惦记着我,还不如安哥儿有良心,知道非让我吃一口桃子,才啃自己吃呢!”

    宁芳噗哧笑了,“原来娘竟是馋桃子了么?那我的桃子全给娘吃,我就看着,好么?”

    夏珍珍气得眼泪都憋了回去,一指头戳上女儿脑门,“我是为一口桃子么?你就跟你爹一样,就会欺负人!”

    宁芳不解,“我爹又怎么欺负你了?”

    夏珍珍忽地脸上一红,眼神闪烁的道,“总之,就是你们姓宁的不好!”

    宁芳倒没留意她娘的古怪,只是劝道,“娘你也是的,想想安哥儿,都知道把桃子给你,莫非辛姨娘就不醋了?您好歹还是正室夫人呢,跟个妾室一般计较,好看么?”

    夏珍珍听着这话才不吭声了,只忽地低头懊恼道,“都怪我不争气!要是这个家,要是这个家里只有我们自己多好?”

    哎!

    这回宁芳没法劝了。

    已经发生了事情,怎么可能改变?

    就算能把辛姨娘退回去,她还挺舍不得把安哥儿退回去呢。

    “娘您想那些有什么用?若真不高兴,我这就去把萍儿揪回来,打一顿屁股,就知道好歹了。”

    “胡闹!”就算有点被伤到心了,可夏珍珍还是心疼小女儿的,“她还小呢,能懂什么?慢慢教吧。”

    宁芳就知道她也舍不得,笑道,“那别想那个没良心的小东西,不如想想您乖巧懂事的大女儿。齐家姐姐约我明儿去赏花,要不一块儿去散散心吧?”

    “你妹妹是小东西,你成什么了?”夏珍珍狠狠翻了个白眼,却道,“你去吧。齐家打发婆子来送帖子时,便跟我说了。你们都关了一个冬天,也该出去转转了。回头也问问你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几个,要想一起去的话,我就看是托你们七婶,还是谁陪你们去。”

    宁芳道,“娘你怎么不去?正好趁着天好,一起走走多好?”

    夏珍珍摇了摇头,“顺哥儿,安哥儿到底年纪小,出去不便。你祖母和大嫂子又不在家,万一你爹那儿,或是你大伯那儿有事来寻,总不能家里没人吧?还是得我守着,不过茵儿你也可以带去。”

    宁芳突然觉得,她娘是真的长大了。

    然后就听夏珍珍又小小声的忿忿道,“萍儿那小东西,她这两天长牙,夜里还有些烧,她要出门,我也怪不放心的。”

    宁芳忽地伸手把夏珍珍搂住,心头一片酸软。

    这才是亲娘呐!

    五妹要不知道惜福,才是真傻了。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阳春三月,是江南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草长莺飞,烟柳池塘,牧童田庄,几乎无处不是景致。

    “……这栖霞山又名摄山,因昔时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有摄生之效的草药,又因整个山形似伞,亦名伞山。妹妹第一回来,有两个地方不可不去。一个是栖霞寺,一个便是纱帽峰。栖霞寺里有座舍利塔,纱帽峰里有千佛岩,俱是不可不看之景。”

    听齐瑞萱如数家珍的介绍着,宁芳打趣了一句,“今儿不是来看桃花的么?怎么又要拜菩萨了?”

    旁边齐瑞萱的表妹,王五娘促狭道,“她要说亲的人,自然惦记着求神拜佛。”

    齐瑞萱一下涨红了脸,急道,“那又不是我愿意的,有本事你们日后都别说亲,我才佩服你们呢!”

    这下几个女孩俱都吃吃笑了,宁芳道,“好了好了,全因我这个土包子头一回进城,无心失言才挑起的话头,好歹姐姐饶过这一遭吧。”

    齐瑞萱还没答话,倒是另一位小姐罗贞儿替她应下了,“行啦,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姐妹之间开开玩笑有什么呀?我还没生下来便指腹为婚了,如今长这么大也不知听了多少取笑的话,耳朵都起茧子啦!”

    罗贞儿虽然姿色平平,但为人豁达开朗,一直很投宁芳的脾气,顿时道,“正是如此。对了,那看桃花的地方是在哪儿?快告诉我!”

    大家从善如流,很快换了话题。

    今儿到底夏珍珍没来,而是请了宁珂之妻简氏相陪。因在家闷了一个冬天,不止是宁芳宁茵姐妹愿意出来,就算是大房有些怯懦的宁萱宁芸,还有一向不合群的宁绍棠都跟了出来。

    当然,也少不了南湘儿。

    今儿家里诸弟妹都放出来了,也不好很单拦着她。她想来,夏珍珍便也让她来了。

    一行人热热闹闹到了山脚下,准备开始弃车登山。

    简氏因不爱爬山,且还带着年幼儿女,和几家的少夫人们皆是笑道,“知道你们精力足,必是想爬的,我们便不跟你们走了。若要坐轿的,赶紧都上来。别回头走了一半又哭鼻子,那可没人背。”

    宁芳罗贞儿纷纷表示要自己走,南湘儿不好意思说自己懒,便指着家里最小的宁茵道,“四妹妹肯定走不动,我带她坐轿子去。”

    可宁茵却不乐意,“我能走!我跟三姐姐都说好了的,我们一起走上去。”

    自从她跟宁芸两个共书房以来,因年龄相仿,脾气温和,二人倒好得成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

    宁萱看了笑道,“她俩方才还打赌了,说后到的回去要输给先到的一只鸡腿,我倒想看看,谁吃得到。”

    众人都笑了,南湘儿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便道,“那就一起走呗,反正我也想看看风景。”

    因宁怀瑜出事,南湘儿近来也收敛许多。

    她虽不知宁怀瑜到底亏空多少,却是看到宁四娘借钱的。而这位舅舅有多少钱是用在自己身上,南湘儿心里也不是不知道。所以近来她难得的好说话了起来,就是生怕得罪了外祖一家,要拿回她的东西去还债。

    只她也不想想,若当真要她的东西,早就动手了,怎可能等到现在?只宁芳看她难得老实,乐得不去点破了。

 第161章驱赶

    女孩子们都要走,男孩子们更要走的。

    几家人商议之后,留一部分下人看车,一部分坐轿子,另留下足够多的丫鬟小厮,跟着这些哥儿姐儿们爬山。也预备着他们爬不动时,能有人背。

    宁芳不担心别人,只有些担心宁绍棠。却又不是体力问题,只担心一事,“你一会儿可随和着些,多交几个朋友是正经。”

    自从上回打过一架之后,二人颇有了些交情。

    听说宁芳爱写字,宁绍棠特意寻了本好字帖给她,宁芳也送了他几件小针线。一来二往的渐渐熟识,如今在诸姐妹之中,他倒是跟宁芳最为要好。

    这是宁绍棠第一次出来交际,宁芳挺怕他又耍性子,在外头落一个“脾气古怪”的名声,那往后在金陵可就不好混了,所以特意嘱咐一句。

    谁知宁绍棠却翻了个白眼,“少管我,你还是担心自己走不走得动吧!”

    可嘴上冷哼着,宁绍棠却把她的帷帽又拉得更加严实,“虽说还小,可女孩子让人看到总是不雅,自己注意点!”

    被这样冷着脸教训,宁芳颇觉自己好似多了个爹。

    不对,她爹都不会这么教训她!

    回一个白眼,不过看宁绍棠虽然不爱笑,却也能跟那些新认识的公子哥们说得上话,宁芳放心的和小姐妹们一起开始爬山了。

    只是她这颗心,放得还是太早了点。山爬到一半,出状况了。

    惹事的不是宁芳担心的宁绍棠,而是她家那位娇生惯养的大表姐,南湘儿。

    男孩子们到底脚程快,又存了比较之心,早一窝蜂跑远了,女孩子们才慢悠悠的到了半山亭。

    爬山自然是累的,等到了这儿,看到一个能遮荫的凉亭,大家都想坐进去休息。可因为今儿三月三,出来游玩的女眷特别多,亭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

    宁芳看到其中还有不少老人,便跟几个小姐妹商量着再走一段,去前面寻个荫凉处休息。大家都没有异议,可南大小姐不干了。

    眼看亭子里坐的不过是些平民,便让下人过去驱赶。宁芳想劝,她还振振有辞起来。

    “这些愚民看到我们本就该早早避让,我让人叫他们走,是教他们分清上下尊卑,否则若犯到贵人手里,早一顿好打了!”

    要说南湘儿这话也不算错,可后世就是个小平民的宁芳却怎么也无法做到她那么理直气壮,眼看南湘儿已经发了话,只好嘱咐下人们过去好言相劝。

    不一时,大部分百姓都走了。可有个三十多岁的精壮男子却扶着个一脸病容的老太太,不肯相让。

    “……我娘正因身子不好,才特意今儿带她来栖霞寺拜菩萨。好容易走到这儿坐下喘口气,你们就要赶人。可让我带我老娘上哪儿去?不如各位贵人小姐们行个方便,容我老娘坐一时吧。”

    婆子为难,过来回禀,宁芳看那老太太确实脸色不好,一副病秧秧的样子,原说就算了,可南湘儿更加不依了。

    “既是有病,还不快些赶开?若过了病气,谁担得起责?”

    婆子听了,只好过去把人赶走了。

    南湘儿这才得意洋洋的进了亭子,还当着众人的面,教训起宁芳来,“要不是我,你们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真是没用极了。二妹妹你就算要好心,可别学那东郭先生,枉自救了中山狼!”

    这扯得上关系吗?

    出门在外,难道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不是在外头,宁芳定要跟她辩辩这个道理。可如今既在外头,她顾及着家里的颜面,便不吭声了。

    倒是罗贞儿替她解围道,“好容易一天不用上学,南大姐姐倒又当起先生来。还不快把咱家的点心茶水奉上,请南先生享用。”

    如此一来,各家都拿出各自带的点心交流品尝,南湘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然后王五娘也过来劝宁芳道,“天下的姐姐都一样,我几个姐姐嫁出去之前,也是成天教训我,烦都快烦死了。不过大着几岁,便总拿我们当小孩儿。”

    宁芳才笑着说她并没有见气,忽地宁茵插嘴道,“我二姐也成天管着我,不许我吃这个,不许我吃那个,还管着五妹和二弟呢。”

    众人哈哈笑了,指着宁芳道,“原来你竟也是个小管家婆!”

    姐妹们正说笑着,忽地宁芳瞥见宁萱羡慕的坐在一旁,想搭话,又不敢开口的模样,便拉着齐瑞萱道,“你们快别取笑我了,我再怎样,头上还顶着个大姐呢,要做管家婆也是打她开始的。齐家姐姐,我这大姐似乎倒跟你同岁,连名字也一样,不过你们月份谁大呢?”

    一帮小姐妹很快被转移了注意力,开始对宁萱问长问短起来。

    宁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