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良医-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他的无礼,陆漫气得脸通红,狠狠瞪了他一眼。


第二百三十章 迟钝
  对于姜展勋的无礼,陆漫气得脸通红,狠狠瞪了他一眼。
  姜展勋年纪不大,今年才十二岁,却不学无术,又喜欢捧戏子,还男女通捧。大老爷打他打断过几根棍子,可还是我行我素。
  姜侯爷看到儿子的这个样子,也气得重重咳嗽了一声,姜展勋方才不情愿地低下脑袋。
  大奶奶又笑道,“哎哟,看看,祖母拉着人家孩子稀罕,就不撒手了。”
  说得众人一阵笑。
  长公主本来就特别喜欢何承,又想给陆漫一个面子,就拉着何承在她旁边坐下。
  何承先还不敢,陆漫笑道,“坐下就是了。京城所有人都知道,我祖母最稀罕整齐孩子。”
  又说得众人一阵笑。
  长公主又说,何氏和何承两个孤儿寡妇,无依无靠,以后就让他们一直住在东辉院,方便照顾。
  对当家人的表态,陆漫还是比较感激,便把何承的意思讲了。
  长公主还想挽留,三老爷却笑道,“这孩子有想法,靠人不如靠己。这样有志气和主意的孩子,他以后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出息。”
  长公主人老成精,刚才已经看到了六孙子的无礼,这对母子的人才太过出挑了。他们若单独住在外面,真的容易出事。她喜欢陆漫,自然不想让这个孙媳妇挺着大肚子还要操心母亲弟弟的事,何况她也喜欢何承这个孩子。
  便问大奶奶道,“我记得咱们府的东北角有一个小院,是专门用来调教下人的?”
  大奶奶忙道,“是,那是榆青院。只要府里新买了下人,或是有下人不守规矩,都会去那里受训。”
  长公主又道,“调教下人另找个院子。把榆青院收拾出来,把通往府里的小门堵上,再在东墙边开个小侧门,就让亲家母子住在那里。他们离展唯媳妇近,方便互相照顾,展唯媳妇也放心。”又拉着何承的手说道,“不要拒绝本宫的好意,你们住在那里,只是省了租房子的钱,其他开支都由你们自己支付。”
  陆漫和何承都是一喜,这样最好。
  何承和何氏又给长公主磕头谢过,陆漫也起身万福感谢。
  大奶奶答应了,又笑道,“那个小院就是有些小,只有一进,亲家夫人、何小哥不要嫌弃。”
  何承忙给大奶奶躬了躬身,说道,“已经非常好了,大奶奶客气了。”
  几位老爷又问何承读过什么书,将来有什么打算,何承都一一答了。他们也知道何承若要当何家后人,就不可能考功名。见他这么好的人才丰姿,学业也不错,心里都挺为他遗憾。同时也很佩服这孩子的气节和孝心,并没有因为前程就生出转投陆家的想法。
  晚上回到东辉院后,陆漫悄声跟何承交待,那边府里的人除了大夫人和姜展勋,都不错。其他人只淡淡相交即可,而姜展玉却可以深交。特别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跟姜展勋有接触,那孩子不妥……
  何承点头允诺。
  第二天上午,何氏和何承、吴婶急不可待地想去同仁堂看看。陆漫坐轿,其他人坐车,再带着许多下人护院,浩浩荡荡出门了。
  何氏和王嬷嬷一辆马车,王嬷嬷还不许其他人上来,又瞪了一眼想跟着她上马车的闺女王小娟。
  她现在才有单独跟何氏说话的机会,悄声说道,“姑太太,李掌柜到现在还没娶媳妇。”
  何氏一惊,说道,“李师弟还没娶媳妇?他今年应该有三十岁了吧,没有人给他张罗吗,王嫂子也该帮帮忙才好。”
  王嬷嬷叹道,“怎么没帮忙,老奴给他说了好几个姑娘,可他都不同意。”又道,“李掌柜长得俊俏,又是掌柜,许多姑娘都爱慕他。哎,他一直不娶亲,或许是心里一直有人吧。”
  她不好说的是,那些爱慕李掌柜的姑娘中,也包括了她的女儿王小娟。她从心里喜欢李掌柜,想着若女儿真能嫁给他,倒是女儿的福气。可大年初二三奶奶请李掌柜来东辉院玩的时候,她才发现李掌柜心里或许一直装着姑太太,所以才没成亲。
  她想到何御医之前一直想在他的几个徒弟中选个后生,让女儿招婿,或许李掌柜那时就有这个想法了吧。虽然姑太太的身份要高些,但她已经有了一双儿女,而李掌柜还没成过亲,他们两人若都有意,也算般配。
  猜到李掌柜的想法之后,王嬷嬷便告诫王小娟,不许她再想着李掌柜……
  何氏又说道,“以后王嫂子再试探试探他,若他心里有人,帮着牵牵线。”
  王嬷嬷见自己说得这样明显了,何氏还没有想明白,也不好再往下说。她看看一脸懵懂的姑太太,过去了这么多年,不止月岁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多少风霜,她也依然没长多少心眼。还好三奶奶和承少爷都不肖母,否则这日子可怎么过。
  王嬷嬷只得敷衍道,“好,老奴改天问问他。”
  到了同仁堂,李掌柜、黄老师傅、陈大夫、贺大夫都来到后门迎接她。他们都是仁和堂的老人,跟儿时的何氏十分熟悉。
  何氏下了车,由何承扶着走进院子。看到熟悉的景,熟悉的人,何氏痛哭失声。黄老师傅和陈贺两位大夫也都红了眼圈,李掌柜则是跟着她一起哭出了声。
  众人劝了一阵,何氏和何承参观了一圈同仁堂后,去陆漫的“办公室”歇息。李掌柜几人也来了,几人又叙了一番别情。
  晌午,李掌柜让人去酒楼里买来饭菜,坐了两桌,吃完饭后,他们继续说着。
  虽然何氏说的话不多,但对李掌柜几人的话却听得非常仔细,并多次感谢李掌柜及王嬷嬷一家对陆漫和仁和堂的不离不弃。
  说到抱琴偷契书换姨娘的身份,气死了老李掌柜,还离间陆放荣和陆漫的关系,何氏气得又是一场哭。
  抱琴和吴婶当初都是何氏的丫头,但抱琴长得好,脾气好,又会说话,何氏更喜欢她一些。觉得她聪明,能更好地护好女儿,所以才把她留下。
  吴婶是个火暴性子,本就个子高,再加上在乡下种地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看着更是孔武有力。她昨天就气得大骂不已,今天的气仍然没消。听了这些话,又卷着袖子骂道,“那个贱人,肠穿肚子烂的烂人,臭不要脸的东西,改天我一定要去会会她,不把她的嘴抽烂,我就不是人!”


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凉了
  那几人在叙着旧,陆漫则是又站去那个大柜子前,把柜子打开。看似在翻找着东西,实际上是到处检查着,找了半天依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实在不行,就把柜子拆了!
  陆漫腹诽着。这事还是等到她生下孩子以后再说吧,若真有情况,那时也好做事。
  众人说到暮色四合,才起身回家。
  晚上,何氏去针线房找了一些布头,准备给宋默和李掌柜做鞋子。她说,“李师弟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成亲,没个女人张罗,也不知道这些年他的日子是怎样过来的。哎,都是娘有眼无珠,若不把抱琴留下,仁和堂不会被小陈氏谋去,老李掌柜不会气死,李掌柜也不会受这么多年的苦。”
  这位母亲真是个迟钝的女人。
  陆漫已经注意到,今天虽然李掌柜刻意不敢去多看何氏,但每看一眼她,眼里的怜惜掩都掩不住。他的意思,不单陆漫和王嬷嬷看出来了,或许在场的人都看出来,唯独何氏还傻傻地没看出来。
  陆漫觉得,李掌柜在小仁和堂坚守十几年,守的不仅仅是这间铺子,更是心爱的女人和她年幼的女儿。他之前绝对想不到何氏有回京城的一天,肯定是打着一辈子不娶的主意。
  何氏受过伤,人又单纯,嫁给深爱她的李掌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陆漫笑道,“娘,你觉得李叔这个人怎么样?”
  何氏边做活计边说道,“当然好啊,脾气好,心细,良善,也聪明。娘从小就跟他熟悉,你外祖也喜欢他……”
  她一抬头,看到女儿眼里的笑意和探究,终于明白女儿的意思了,不觉脸一红。嗔道,“想些什么呢。”
  陆漫搂着她的胳膊说道,“娘,我和弟弟都大了,你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何氏摇摇头,眼里又涌上泪水,说道,“男人,唉……当初你爹说得多好,说他会永远对我好,说他永远是我爹娘的亲儿子,哄着我忤逆我爹拚死嫁进了陆家。为了让你爹高兴,娘还拿出嫁妆贴补家用。哪怕陆老太太的胃口越来越大,我也不再乎。想着只要你爹高兴,只要他对对咱们母女好,将来生了儿子依诺过继给何家,我就感激他……可是,后来又怎样呢?你外祖出了事,娘想得到老太太会想办法休弃我,但千算万算,没想到你爹会那么绝情。老太太把娘休了,他回京没说想办法寻找一下娘的下落,却听话地娶了小陈氏,居然还纳了抱琴当妾。啧啧,娇妻美妾,日子过得多乐呵。我更没想到,他会事事听抱琴的,对你一点不上心,你是他嫡嫡的亲闺女啊……”她擦了眼泪,又讥讽地摇摇头,说道,“其实,这世上又有几个情深的男人呢?卓文君那样貌美多才,最终还不是被抛弃了。还有陆大老爷,刚刚当了官,就急不可待地纳小妾……”
  陆漫的眼前又浮现出姜展唯的身影。拚死要嫁的男人都不过如此,那强扭在一起的合约夫妻更应该不堪一击,亏自己曾经还对姜展唯生出那么多心思,蠢的够可以。
  不过,她还是相信世间有痴情男子,有美好的爱情。只是她和她两世的母亲命不好,没遇到而已。
  不对,这一世的母亲遇到了,就是李掌柜。试想,一个男人默默守护一个女人十几年,这个女人还远在千里之外。这份痴情,得有多重,得有多浓!
  她说道,“娘,我觉得李叔肯定是个好男人。他跟你青梅竹马,彼此了解,又等了娘这么多年,肯定是真心的……”
  何氏羞得脸通红,嗔道,“胡说什么呢,快住嘴。”又拍拍陆漫搂着她的手,说道,“哎,娘知道闺女是为了娘好。不过,娘的心早就凉透了,不想再嫁人了。何况,你李叔是个好男人,他值得更好的女人。娘配不上他,只把他当兄弟,希望他能有段好姻缘。”
  然后,就低下头做活计。
  看到何氏这样,陆漫也就不好再说了。随她吧,只要她过得开心。以后,若她改变了心意,自己还是支持她寻找美好的生活。只是可怜了李掌柜的一腔痴情,不知他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五日后的下晌,陆漫笑眯眯地站在廊下,看老爷子和姜玖、姜展雁在院子里跟一猫二狗玩着。
  早春料峭,虽然阳光灿烂,依旧有些寒冷。
  陆漫感觉有些冷了,正准备进屋,看见何氏和王嬷嬷、吴婶从后院走来,吴婶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
  老驸马几乎每天下晌都会来东辉院玩,何氏为了感谢长公主的厚爱,每天都会亲自去厨房做一道点心,或者酸奶,孝敬他吃。这些东西当然是陆漫或王嬷嬷教她的,由她亲手做出来孝敬老人家,更能体现她的诚心。
  今天做的是奶香糯米球,主要原料是红薯和糯米,因为没有椰蓉,用的是蜜渍桂花代替。
  老驸马一看何氏来了,乐呵呵地迎上前去,笑道,“亲家太太,今儿做的什么啊?”
  豌豆黄和酥心糖跑得比老爷子还快,一个抓住何氏的裙裾,一个抓住吴婶的裤脚,一个“喵喵”叫,一个“汪汪”叫。
  它们猴急的样子,把众人都逗乐了。
  何氏呵呵笑道,“做的是奶香糯米球,香着呢。”又道,“进屋吃,莫在外面喝了冷风。”
  老驸马又道,“若是好吃,再给我留半盘,我拿回去给长亭吃。”
  何氏笑道,“有多的。这东西凉了不好吃,我已经让人送了一盘去鹤鸣堂。”
  几人进了厅屋,托盘放上桌子,里面有一个大盘,一个小盘。老驸马几人和二狗一猫吃大盘里的,何氏又亲自拿着小盘去了前院。她是给姜展魁和先生拿去的,她听了小兄妹的遭遇后,更心疼他们了。
  不一会儿,大奶奶遣婆子来告诉陆漫,那个榆青院收拾好了。婆子还说,大奶奶不仅让人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了,还让人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番。


第二百三十二章 找上门
  陆漫笑着谢过,又让丫头给了婆子一个荷包。
  心道,那韩氏的面子活从来都做得好。花的是府里的钱,不仅陆漫要记她的情,长公主也会夸她会办事。
  陆漫便把何氏和正在书房里抄书的何承叫上,一起去看新房子。老驸马和姜玖、姜展雁听到了,也闹着要去。
  于是众人就浩浩向后院走去。
  从东辉院的侧门出去,便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另一面,是平国公府长长的院墙。
  这条路很僻静,少有人走。
  陆漫一行人走的是东辉院的后侧门,再往北走了半里多路,到了长公主府的后院墙,也就到榆青院了,两个院子的确离得不算远。
  榆青院是长公主府东北边的一个角。北边一条宽阔的道路,再过去就是下人住的一大片院子,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后街。
  这条街的南北泾渭分明,南边干干净净,高墙大院,寂静无声。而南边,远远望去,就是一些普通的民房,还有一些下人的孩子在笑闹着。
  榆青院的小门开在东墙,进去就是东厢房的侧边。院子不大,地下铺着青石坂,院中央有颗光秃秃的老榆树,上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被重新粉刷过的房屋看着很新,只是没有井。
  何氏和何承非常满意榆青院,笑得满脸灿烂。
  听到陆漫说没有井,不方便,何氏笑道,“你是富贵日子过惯了,怎么知道穷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在乡下,你吴叔和吴婶每天都要走一里多路,去村头的井里挑水。”又道,“这里离东辉院近,让他们去那里挑水便是。”
  几人参观了屋里,商量了一番买木头请木匠做家具的事宜,这些事就交给王伯和吴叔去做。
  陆漫已经跟何承说好,屋里的一切家当由她出银子置办,以后他们过日子,就用自己的钱好了。另外,她已经让人去把同仁堂那个院子的地契换成了何承的名字,还给了他三百两银子的租金。
  同仁堂赚的钱暂时没分。因为先期陆漫个人投了很多钱进去,除去院子租金和大夫月钱等成本,赚的钱不多,主要还是靠同仁蛤蜊油和同仁益母膏赚的,而且以后还有大投入。
  只有老驸马嫌弃地看了看房子,说道,“这里不好,又小又简陋。亲家母和何小郎还是住去我们府吧,我们还有好些空院子……”
  陆漫截住他的话笑道,“我娘和我弟弟又不是姜家人,怎么好住去长公主府。”
  几人把榆青院前前后后看了一圈,才满意地往回走。
  刚出了榆青院的小门,就看一个货郎挑着担在后街沿街叫卖。或许怕吵着府里的贵人,他的声音不算很大。
  这时,突然看见对面那堵长长的院墙上的一扇小门打开了一个缝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一下闪出来,向他们这边跑过来。
  那个丫头急急跑到这群人跟前,环视了他们一番,过来给陆漫福了福,说道,“您就是姜三奶奶吧?我是平国公府的丫头,我们姑娘想见见你。”
  陆漫有些愣神。现任平国公刘大人是御林军副统领,从二品大员,又是皇上的近臣。他家姑娘的丫头怎么会从这么偏僻的后院偷偷跑出来见她,还说她的姑娘要见她。她们如此,不应该是端架子,而应该是她的姑娘不敢或是不能出来,应该是有什么病。而且,这个丫头不敢报自己的名字,也不敢报她主子的名字,不知她主子是刘府姑娘还是亲戚。
  丫头见陆漫有些犹豫,眼泪都急出来了。小声说道,“我们姑娘和奴婢听说这个小院会给姜三奶奶的娘家母亲住,都高兴疯了,一直盼着能有机会见见姜三奶奶。”
  陆漫觉得丫头这样偷偷摸摸,刘府肯定不愿意正大光明给那位姑娘看病。那么,那位姑娘不是得了什么隐疾,就是刘府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她不愿意参与到别人府里的争斗中去,何况自己现在正在怀孕,若是传染的隐疾,对自己更不好。
  她便问道,“那位姑娘是有什么隐疾?”
  丫头没有否认,说道,“求姜三奶奶帮着看看。”
  陆漫还没说话,柳芽拦在陆漫前面,严肃地说道,“我们奶奶有身孕,现在长公主不许她给任何人看病,何况你们姑娘得的或许是隐疾。若过了病气,那就罪过了,我们这些服侍的人也得遭殃。”
  说着,就扶着陆漫向前走去。
  陆漫也不想多事端,就顺势走了。走了两步,还是回头对呆站在那里的丫头说,“若你们姑娘能出府,就去同仁堂看病吧。”
  她也只能这样了。
  走在最后面的何承见那个丫头哭了起来,于心不忍,走过去说道,“让你们姑娘去同仁堂看病吧,若那里的大夫看不好,是会来找我姐姐讨论的。”
  一行人还没走到东辉院,就看见杏儿急急朝他们跑来。
  陆漫皱眉道,“什么事如此慌慌张张的?”
  杏儿急道,“三奶奶,不好了,陆老太太和陆大太太来了。奴婢们不好让她们在外面等着,还是把她们请进了屋。”
  那两个人一定是听到何氏母子回来的风声,所以找来了这里。
  何氏忙道,“漫漫,娘不想看见她们,娘和承儿回榆青院躲躲。”
  陆漫道,“娘,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她们想见你们,总找得到机会。不如见见,当面锣对面鼓地把话说清楚,断了他们的念相。”
  何承也道,“娘,姐姐说得对,回到京城,咱们就躲不过这家人,是得把话说清楚。”
  几人回了东辉院,陆漫让姜玖把老驸马和姜展雁领去西跨院玩。
  她则同何氏、何承一起去了上房,看见陆老太太和陆大太太正坐在上房厅屋右侧的椅子上。老太太觉得自己是长辈,来的时候还想坐去正位的罗汉床上,被杏儿拦了,直接让她坐在这里。
  原来,陆大太太今天上午去一个邻居家串门,那个邻居说她前几天去同仁堂看病,正好看见了陆家的原二太太何氏,她正同陆漫,还有一个非常俊俏的小哥儿在参观同仁堂。


第二百三十三章 耍赖
  这个邻居认出了何氏和陆漫,再看那个小哥儿长得跟何氏和陆漫非常像,便笃定他是何氏的儿子。
  后来在看病的时候,听到大夫和学徒在议论,那个小哥真的是何氏的儿子,居然还是陆放荣的儿子,何氏是在被休后才知道自己怀了孕……
  陆大太太听了,差点惊掉下巴,赶紧回家跟陆老太太说了。
  陆老太太这些天天天都在骂陆漫忤逆不孝。老大升官的希望泡汤了,二儿子去打仗前让她回家她不回,大年初二接她回家她不回,陆雨嫁人也不回,那死丫头就是打着跟娘家老死不相往来的主意。
  老太太又听说了这件事,更不高兴了,大骂道,“那何氏生的是我老陆家的嫡子啊!臭娘们,回京居然没让那孩子回家认祖归宗。”
  陆大太太提醒道,“婆婆,当时不是说好何氏生的第一个男孩要过继给何家继承香火吗?”
  陆老太太冷哼道,“老何家都灰飞烟灭了,还有屁的香火。咱们陆家的小子,又是老二的嫡长子,必须要回来。”想了想又哈哈笑道,“只要捏住了何氏母子,那死丫头就不敢不认咱们陆家。忤逆不孝的东西……”
  陆漫走进厅屋,扶着何氏坐去罗汉床的左边,她则坐在右边。何承直接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看了老太太一眼,又把眼珠转去别处。
  陆老太太看着何承的眼珠都移不开了,没想到这孩子的人才会这么好,小小年纪就有这样沉稳的气度,比老大老二年轻时都强得多,那么多个孙子也比不上他,将来必定是有出息的。之前看抱琴生的两个孩子非常不错,现在跟他一比,嫡庶高低立见分晓。
  老太太的一张老脸马上乐开了花,笑眯眯地对何承说道,“好孩子,你还不知道老婆子是谁吧?老婆子是你嫡嫡亲的祖母啊。”说完,还眨巴眨巴眼睛,混浊的老眼里,真的流出几滴眼泪来。又道,“老天有眼,还给了我家老二一个嫡子。”
  何承很有礼貌地给老太太抱了抱拳,说道,“老太太,你定是认错人了。小子姓何名承,祖母已经在十几年前仙逝了。”
  陆老太太的目光转向何氏,气急败坏地说道,“何氏,你居然敢让我老陆家的种姓何,还挑唆他不认祖归宗。他可是我二儿的嫡长子啊!你这个贱……”想到要给这个孙子留个好印象,不能骂人,又改口道,“你这个不贤不孝的妇人,枉为人母!”
  过去,陆老太太只要一骂何氏,何氏就会贤惠地站起身认错,她是从心里怕这个泼辣强势的老太太。
  但是,因为陆家荷待陆漫的事,何氏现在恨陆家的所有人。又听老太太说了那么不要脸的话,气得浑身发抖。愤怒战胜了怯懦,她一改往日的温婉,提高声音说道,“老太太,我怎么枉为人母了?我把我儿子养得这么大,教他怎样做人,让他读书明理,我儿子好得紧哩。可你是怎么做的?要了我那么多嫁妆,答应我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