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盼之心,够狠,够绝。”孙权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将信给了鲁肃,鲁肃打开一看,周瑜在信中写到,从几日起,曹盼下令江东百姓限购盐,百姓食用他们卖,每家几口人,统一统计而售之。
但是,百姓想帮世族们或是孙氏买盐,他们不干。孙权如今想抢他们的地盘,既为仇敌,断没有放任孙权壮大而损己的道理。
而那些他们派去乔装成百姓卖盐的人全都叫曹盼的人揪了出来,一个一个,曹盼的人也不伤他们性命,只是把人丢出售盐之地。
周瑜先时想出这样的办法,也说过这法子只怕用不了多久,曹盼才来,立刻就想出了应对他们的办法,气得孙权咬牙切齿。却又拿曹盼莫可奈何。
“就没有人能偷出曹盼的制盐之法吗?”孙权气极地问了一句。
鲁肃道:“许都的世族们为了拿到曹盼的制盐之法用尽了手段,偷,近不得曹盼的身,买通曹盼身边的人,曹盼用的都是曹操的死士,一家的性命都被曹操捏着,无人敢露出制盐的半点法子。”
曹盼有胆子做盐的生意,又想要以盐而制衡孙权,怎么可能会轻易的让人知道这个办法。
“荆州的世族就没有逼着刘备让他想办法的弄盐吗?”孙权气得半死,又想到了刘备。
鲁肃轻轻地一叹道:“曹盼对刘备也用了同样的计谋。只是那诸葛孔明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叫赵子龙从曹盼的上庸郡中拿到了大批的盐。”
“你说,我们放出消息说曹盼对诸葛亮念念不忘,因此而将盐送给了刘备,曹操听了会是何反应?”孙权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鲁肃一个激灵,眼睛却发亮道:“妙,妙啊!主公。”
作者有话要说: 战场的明刀明枪要躲,攻心之策,离间之计,层出不穷……
第232章 我们与之议和
离间计啊,不是只有曹盼会用的,如孙权,在被提到诸葛亮竟然从曹盼的上庸郡抢到了他费尽心思都得不到的盐时,立刻就想到了这个主意。
所以,很快关于诸葛亮从上庸郡拿到大批盐的消息流传了出去,传得沸沸扬扬。
自然免不得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听到有人说起的时候,明显的一愣。此事,他其实很清楚,庞统与赵云到了上庸郡,一为盐,二为周不疑。只是他没想到,他竟然无意中帮了刘备一把,因对周不疑起了疑心,而将周不疑软禁,也叫周不疑无法再插手上庸郡的事,然后让赵云捉住了空隙,从上庸郡偷走了一大批的盐。
不过虽然没有周不疑,还有一个秦无取了庞统的性命,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随着曹盼与诸葛亮的关系说破,曹操就料到有那么一天。
如今,曹操在想,这件事应该要如何处置?
“阿爹。”曹操直接叫了曹盼来,“有传你因私废公,与刘备通敌,将盐给了刘备。”
曹操与曹盼说话是习惯了直来直往,曹盼立刻明白了,道:“因上庸郡之事?”
一说就知道因何而起,曹操点了点头,表示曹盼猜得没错。
“赵云偷走盐的时候,我还没到上庸郡,这也能传出得这样的话来。”曹盼好笑地说,却也不奇怪。她能对人家用离间计,还不许人家也对她用不成。
“此事你打算如何处置?”曹操问了曹盼。
曹盼无所谓地道:“不打算怎么处置。”
“盼盼。”曹操唤了一声,曹盼轻轻地问道:“阿爹,这件事你想我怎么解决?”
曹操道:“当日孙权就用了诸葛亮逼迫你,时至今日,还是因为诸葛亮,你要惹人非议。盼盼,他就那么好?”
“那是我选的人,无谓好与不好。再者,无风还能掀起三层浪,更别说我们敌对双方,苍蝇捉了个缝你能让他不盯吗?”曹盼并不觉得这件事有多大,别说事情的始末曹操比谁都清楚,要是曹操真信了这风言风语,曹盼也只能呵呵……
曹盼轻轻一叹,与曹操道:“阿爹,我是你的女儿,你站在我的立场,只觉得他处处对不住我,我只问你,若是换了你,我先骗了你,骗了婚,又非逼着你跟你不想跟的主公,你会如何?”
“这件事本是我有错在先。我明知他的志向,还想要改变他,他不变,是他的错吗?不说其他,阿爹这辈子明知道阿娘要的是什么,你给了阿娘想要的了吗?”道理既然讲不通,那就不讲了,曹盼直接就问了曹操,换了是他处于诸葛亮的立场,他会怎么做?
曹操被曹盼堵得半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何以又提起你阿娘?”
丁氏那就是曹操的痛,曹操皱着眉头不高兴。
“阿爹一而再,再三的的觉得他极对不起我,可他除了不肯跟我走,不愿意为了我放弃他的志向,他错在哪里?我唯一对他的怨,只因为那个孩子,怨他之时,我是不是更该怨自己,孩子在我的肚子,我没能护住他,是我之过。”曹盼直接将那最深的伤口彻底的撕开,让曹操看个清楚。
“你该告诉他。”曹操恨恨地说,他可以肯定,曹盼绝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诸葛亮。
“告诉他孩子能回来吗?这件事我之前不告诉他,以后也不会,因为如今说出这件事,除了让他离开刘备,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局势已大成,孙权有周瑜,鲁肃,刘备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他会为刘备谋夺益州,刘备也必会对他委以重任,等有一日,我会用这件事让他给我,我想要的。”曹盼目光闪烁着幽光。
曹操虽然不知道曹盼要的是什么,但是,曹操相信,曹盼说了就一定会做到。
“我只是担心你放不下,终究让他牵制于你。”曹操将他的担心说了出来,曹盼昂着头道:“阿爹现在还觉得我是一个为了男人而昏头转向的人吗?”
曹操细想曹盼所做的一切,两方对阵,曹盼从来没有因为诸葛亮而手下留情过。赵云能从上庸郡拿到那些盐,那是他们的本事。
“此事,我会处理。”只要曹操相信曹盼,所谓的离间计就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很快曹操就将流言都消息除了,他直接地朝外公布,“我儿若要与刘备通敌,直接将制盐之法告诉刘备就是了,何必让他将盐取走,自制之盐,岂不是更长久之法?”
本来还蠢蠢欲动想要告状的人听到曹操这话,默默地把话咽了回去,怎么就忘了,曹盼手里还捏着制盐之法呢。
真要跟刘备通敌,直接把制盐的方子告诉刘备就是了,何必大费周折的让人偷盐。
有了曹操这句话,曹军上下再无人敢指摘曹盼,而孙权那头听了这话,鲁肃诧异地道:“制盐之法当真出自曹盼之手?”
“若不是,依曹操的疑心,赵云从上庸抢走了那么多的盐,他就不会起疑心?”孙权这么地反问。
“曹操的运气还真是好啊。”鲁肃如此感慨,孙权都快气岔了,可不是运气好。也不知曹盼是怎么叫他教出来的,竟是比他那些儿子都要厉害许多,叫曹操如虎添翼。
孙权的离间计不行,如今军中的盐量供应是极大的,虽然以前的制盐之法耗费成本巨大,没盐,孙权也只能让人用以前的老办法,把盐给供上了。
看到面对那一片又一片的盐田,孙权实在是眼冒绿光啊。
他这眼冒绿光的,本来准备攻打江陵的周瑜赶了过来,直接与孙权道:“主公,我想去见一见曹盼。”
一路快马赶来,竟然只为见一见曹盼?孙权有些诧异地问道:“公瑾要见曹盼,却是为何?”
“为盐。”周瑜吐字,孙权道:“如今那对岸你能看见那一片一片的盐吗?那都是一夜之间出现的,也不知那曹盼用了什么手段。”
周瑜道:“平价之盐,实惠及天下,于我们也有大利。为了得盐,主公,我们必须退让一步。”
孙权立刻看向周瑜,“公瑾何意?”
“退兵。”周瑜这般说,孙权睁大了眼睛,周瑜道:“主公且听瑜之所言。如今曹盼以盐掣肘于江东,我们若长此与之持衡,失的是江东的民心,不如先行退兵,利曹盼以囤盐,或是谋取制盐之法,来日再战。”
为帅者,要审时夺势,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瑜已经看出了这一仗的败势所在,劝着孙权。
孙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虽然他知道周瑜说得在理了,“公瑾,曹操去岁大败于赤壁,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太难。”
“曹操虽然有败,损失近半兵马,但于他并未伤筋动骨。而且,单只曹盼此次所带之兵马将近一万,曹盼的兵擅长远攻,不以水战而想夺下合肥,难!”周瑜将两方的优劣摆明,事实上他们哪怕是跟曹操硬碰硬,想赢都难,更别提还有曹盼在他们的后方搅乱民心。
孙权看着周瑜,唤了一声公瑾,周瑜与孙权作一揖道:“主公,赤壁之战尚在眼前,不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啊。”
以赤壁之战而警惕孙权,周瑜也是用心良苦,孙权果然一个激灵,瞬间清楚了过来,与周瑜点头道:“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便是听进了周瑜的话,周瑜大松了一口气,“如此,瑜与曹盼修书一封,无论如何,瑜都会为孙权争取最大的利益。”
鲁肃轻轻一叹道:“怕只怕一切都在曹盼的掌握之中,我们想要从她手里拿到我们想要的,付出得会更多。”
周瑜道:“她心里也明白,哪怕这一仗我们不打,也不代表我们怕了她。”
说到这里,周瑜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若能与曹盼来一战真正的较量,棋逢对手也是一件幸事。
“公瑾说得极是。”孙权听到周瑜这一句,高兴地笑了。
鲁肃在一旁道:“据江东而守,笼络江东民心更重要。”
开疆扩土的,也得先把现有的江东稳固了才能想啊。曹操并不是省油的灯,眼下更得了曹盼这么大的助力,掐住了他们的七寸,可不是让他们受制于人。
如果曹盼能好好说话,暂避锋芒未无不可,若是曹盼不肯,去岁曹操来势冲冲他们都不怕,更别提眼下的曹操兵马不及去岁。
曹操那头很快地收到了孙权让人送来的信,竟是邀请曹盼会面。
信中的内容刚叫人念了出来,帐中的人皆是一顿,“孙权这是打算做什么?”
曹盼笑了笑道:“江东多才俊,古人诚不欺我。”
这样一句感慨,所有人都看向了曹盼,不解她话中之意。
曹盼轻声道:“如果我料得不错,此次孙权邀请我见面,必是想谈退兵议和一事。”
此言一出,帐中议论纷纷,倒是杨修道:“孙权集结大军来势冲冲,还没打怎么会跟我们议和呢?”
曹盼看了杨修一眼,经济战争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呢。别小看盐,掐住了盐呐,她能做的事多着。
“诸位皆不识民生之苦,所以这些事诸位想不明白。阿爹以为议和之事如何?”曹盼没有打算给这些人解释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只问曹操的想法。
曹操半眯起了眼睛,“打了这么多年,孙权竟然舍得不乘胜追击,此事,既是你的功劳,你也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你去看着议。”
竟是将此事全权交给曹盼去办,曹盼作一揖道:“是,阿爹!”
“等等,丞相,万一这是孙权的陷阱怎么办,他那里可是有一个神箭手想取阿盼的命呢。”有人提醒了这么一句,这个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留言呐亲爱的们,写到这些斗智斗勇的,兴奋!明天再继续。
第233章 会面议和
曹盼倒是还好,听了这话道:“陷阱又怕什么,难道孙权有人,我就没有了吗?不动手还好,动起手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换而言之,曹盼根本不怕这个陷阱,这会儿曹盼在想,敏锐地发现不对劲想跟他们议和的人是谁?周瑜?鲁肃?
无论是谁,曹盼都想去会一会他,人生在世,能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是幸亦是不幸。
如此,曹操与孙权回信,答应了这场会面,孙权一方由周瑜出面,而曹军,自然是曹盼。
为了确保双方的安全,地点定在空旷的岸上,一望无际,没有任何可能藏人的余地,而此地是两军的交界处,这样的地方提出的是周瑜,曹盼听了之后与曹操感慨一句道:“赤壁一战,败于周公瑾之手,阿爹输得不冤。”
曹操被捅了一记心,看了曹盼一眼,“赤壁之战,成就公瑾之名,我更希望公瑾能成就我儿之名。”
这是对曹盼的希望啊,曹盼听着笑着道:“阿爹还真是看得起你的女儿啊。”
“议和议和,也要叫孙权知道,我们并非怕了他。”曹操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赤壁之战,将他想要迅速一统天下的希望击碎。
水军不及孙权,同样的错误曹操不会再犯。
故而孙权临兵进犯扬州,欲夺合肥,曹操只是据形势而守。
“我也想跟周大都督来一场真正的较量。”曹盼说起自己的想法,曹盼看着曹操道:“合肥一战是打不起来了,但是江陵……”
话不必说透,意思曹操已经明白了,周瑜带兵对峙江陵,打的是什么主意谁还能不知道。
曹操道:“都要议和了,打得起来?”
“孙权也好,周瑜也罢,心里都攒了一股气呢。再说了,他们刚跟刘备结盟,转头又跟我们议和,你觉得刘备那边会全无动作?”曹盼提醒曹操别忘了还有一个刘备在。
刘备身后,还有一个诸葛亮,与孙权联盟得到的好处,刘备已经看到了,诸葛亮也同样明白,又怎么会轻易的让他们结盟,而让曹操有功夫全心力的对付他们。
不出曹盼所料,周瑜才说服了孙权往曹操的帐中送了议和之信,刘备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连他们定下何时何地会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孙侯这是何意?”刘备捏着消息皱着眉头而问。
“盐。”诸葛亮一语道破其中的机锋,他们的盐暂时解决了,但是江东没有,哪怕孙氏三代经营江东,颇得民心,但是曹盼接二连三的扰乱民心,更是直接将平价盐抛了出去。
平价盐,百姓能不高兴吗?如果孙权他们有能力平价以售盐,他们就不会那么憋屈了,架不住他们煮盐的柴火都远远超于平价了,这让他们怎么跟曹盼斗?
之前想出让百姓相助运盐,甚至让手下的兵假扮百姓而买盐以供江东之需。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人上报,然而曹盼让他们先不管,吃了一点甜头嘛,之后才更好动手。
这不曹盼一到江东,立刻将假扮百姓的人揪了出来,甚至把这件事扣到了孙权他们的头上。
我们小娘子惠及天下百姓,你们却踩着我们小娘子的好心,帮着孙权他们坑害我们小娘子,当然是不能容的。
往后买盐可以,登记造册,一家几口,每次买盐都拿之前的单子来,可以多买一点,但绝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限。
其实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登记造册不算什么大事,除了每次买盐的时候麻烦了一点,价格没上去,他们的盐也够吃。周瑜不是没想让人混在其中闹事,叫嚷着买个盐你们还当自己是官府了,登记造册,你们是想做甚?
回应他们的直接是所有的盐点都关了,直接一句话,盐是卖给百姓的,不是卖给世族的,世族假扮百姓想要鱼目混珠,我们就不乐意,不想买的就不买,他们的盐不缺人买。
都不用他们动手,江东的百姓一看那盐不卖了,立刻就怼起了说话的人,什么你胡说八道什么,不就是登记造个册,根据各家的人口来卖盐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吗?只要有平价盐吃就行,别的都不是事。
如今这样的乱世,什么东西不贵,粮贵,以前的盐更贵,好不容易有了这平价盐,他们不知道有多高兴。
但是,你这闹事的人,闹得他们没盐买,莫不是世族的人吧。
随后,人直接被百姓轰走了。如此一来,周瑜算是看明白了,曹盼拉拢民心的手段实在是了得。
为此,周瑜才不得不去跟孙权提议,与曹操议和,无论如何,必须要先弄回一大批的盐再说。
诸葛亮一下子就想透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刘备道:“我们从上庸郡得来的盐也供应不了多久。”
眼下刘备得荆州四郡,上庸郡赵云照诸葛亮的计得来的盐先给了一些世族,余下的是自用。
百姓,百姓既然可以随时去买平价盐,世族们不在其中挑事,就让曹盼养着百姓吧。
“所以,如果想要让孙侯打消议和的念头,除非我们能解江东的燃眉之急。亮以为,孙侯也不会愿意受制于人的。”诸葛亮分析,孙权接连在曹盼的手上吃了不少苦头,想杀曹盼之心只增不减。
若非迫不得已,他也不会同意议和。而刘备此时很需要联孙抗曹,他们还是太弱了,并不足以和曹操抗衡。
“军师有何良策?”刘备问着诸葛亮,诸葛亮道:“我们本与孙侯结盟,若是两下出击,抢夺两方所需的东西,想必孙侯不会拒绝。”
利以动人,诸葛亮既然猜出了孙权选择跟曹操议和的原因,当然也是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保证孙权选择他们。
“正好孙侯眼下欲与曹氏议和,这是很好的机会,一边以议和做掩饰,放低曹军的戒备,一边寻找机会,将盐抢来。”诸葛亮的计划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军师且细细道来。”刘备意示诸葛亮细说,诸葛亮娓娓道来……
诸葛亮将自己的计划道来,刘备听完之后笑了,“想必孙侯是不会拒绝的。”
“然也。”诸葛亮肯定地说,刘备道:“此事依你所见,何人去办的好?”
“关将军。”诸葛亮指出关羽的名字,“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有关将军亲自出马,此事必成。”
各有打算,各有准备,且看谁更技高一筹。
此时的曹盼已经跟周瑜会面,周瑜之美名,千古称赞,几次会面,曹盼来去匆匆,这一回曹盼到时,周瑜在煮茶,身侧只有数十的护卫,且离他于一丈之外。
“曹娘子。”见到曹盼来,周瑜起身作一揖,曹盼还一礼道:“周大都督。”
回头冲着燕舞他们道:“都在这儿吧。”
周瑜既然已经将人都撤在了一丈之外,这表现出来的诚意,曹盼也不介意配合,燕舞应了一声。
曹盼缓缓走了过去,浓浓的茶香飘扬出来,周瑜道:“曹娘子请坐。”
于这两军交战之际,两方议和,周瑜还有这样的闲情煮茶,单就这份心性,曹盼十分欣赏。
“周大都督请。”周瑜有礼,曹盼也客客气气,两人坐下,周瑜斟了一杯茶给了曹盼,“小娘子尝尝瑜的手艺如何。”
这般的客气啊,曹盼与周瑜道:“周大都督客气了。”
周瑜道:“听闻小娘子师出荀令君,荀令君者,天下称赞的忠臣义士,也是鼎鼎大名的士人,想必小娘子也擅煮茶。”
曹盼道:“年少时荀师傅公务繁忙,虽于我多有指点,这煮茶却是郭师傅所教。”
这一声郭师傅唤的是谁,周瑜也知道,“郭奉孝郭军师!”
曹盼点了点头,其实曹盼的很多东西都是跟郭嘉学的,那也是她最喜欢的师傅。
“周大都督对我知之甚多啊。”曹盼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周瑜回了一句道:“难道小娘子对我知之甚少?”
端起了面前的茶,周瑜敬曹盼,曹盼倒也不推脱,同样端起面前的茶来,两人互敬,同饮,周瑜道:“小娘子能面不改色喝我这一碗茶,如此胆识,瑜佩服。”
“周大都督这茶里又没有毒,我为何不敢喝?”曹盼言语中的笃定,听着周瑜轻轻一叹,“曹娘子在明知我家主公欲将你除之而后快之际依然敢闯入江东,明知那是毒酒也敢饮,当世第一人也。”
周瑜也是真心的佩服曹盼的胆识。
“如果换了是周大都督,周大都督也会喝的吧。不喝又怎么会有机会杀孙仲谋呢。可惜了江东多义士,我终究没能成事。”曹盼不得不认,连着两次都叫孙权从她手上逃过了,不认都不行。
周瑜道:“难道曹丞相身边没有这样的人?”
为曹操几次舍身忘死的人少了?今之天下,能改变这局势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这样的人身边又怎么会缺了愿意为他们死的人?
“有。”曹盼非常肯定地告诉周瑜。
周瑜见曹盼答得利落,突然张口道:“小娘子有没有想过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这一问问得,曹盼喝茶的动作一顿,半眯着眼睛透着一股危险的看着周瑜,“周大都督何意?”
第234章 议和不成反约战
“今日之小娘子,一心为曹丞相,身先士卒,几次犯险。然曹丞相今岁几何,小娘子今岁几何?丞相还能庇护小娘子多久?”周瑜缓缓地说话,曹盼笑了笑道:“周大都督觉得,我需要谁的庇护吗?”
这个反问让周瑜一顿,半响回不过神来,曹盼道:“或者在周大都督的眼里,我是一个与尊夫人一般,未嫁倚父,出嫁靠夫的人?”
“世间女子皆如此。”周瑜平静地陈述这个事实。
曹盼摇了摇头道:“那盼便要做不一样的那一个。显然我也不是已经在做着了吗?”
战场都上了,与周瑜交手也不是第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