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仆一顿,是没有想到曹盼会做到这样的地步。
荀彧只道不再见客,包括曹盼,却没有说曹盼若是执意不走当如何。
不过曹盼没有硬闯他是大松了一口气,当然不忘进去禀告荀彧。
荀彧听着沉吟了许久才道:“知道了。”
“那,曹娘子在外跪着?”家仆没想到荀彧会回了这一句,曹盼不是一般的小娘子,那是曹操的爱女,更是手执数州军政事务的小娘子,荀彧的爱徒。
“她想跪便让她跪吧。”荀彧轻声地说,家仆看了荀彧一眼,荀彧回过神与之挥袖道:“下去吧。”
“是。”家仆本以为荀彧还有别的吩咐,听到这句立刻恭身退了去。
荀彧看着外面的天空,天依然是一样的天,人却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曹盼的心意他能明白,她亦知他的心,明知而不能舍,一片赤诚,他却不能收下。
曹盼跪于荀府门前,很快传遍了整个许都,虽然奇怪曹盼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想想近日荀彧与曹操之间的事,又觉得理所当然。
而曹操听说之后,内侍轻轻地询问道:“丞相,小娘子一路奔波回来,已经几日不曾休息了,是不是劝劝娘子回来?”
“不必。”曹操吐字,“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亦当为之。”
这话内侍听得似懂非懂,曹操在等,如果连曹盼都劝服不了荀彧,那么便再无人能让荀彧改变,结果……
曹盼在做的是她该做的事,曹操不让人劝她回来,因为他清楚,如果他拦着不让曹盼做这件事,余之一生,曹盼都会为之后悔。
人这一生,求得无悔太难。他不能在曹盼的人生添上令她后悔的一笔。故,纵天下非议,曹操也不会拦着曹盼跪在荀府之前。
时间渐渐地流逝,都在等,也都在观望。
荀夫人走到荀彧的面前,“我听说那孩子从听到消息之后就从幽州赶了回来,十日的路程生生赶成了五日。”
荀彧的动作一顿,荀夫人走到了荀彧的身侧,“她是个好孩子不是吗?”
“是,无论对父,对我,她都做了她该做的事。”荀彧肯定曹盼所为。“可我也有我该做的事。”
荀夫人握住他的手,“好,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令君,丞相府赐食。”夫妻二人双手交握,一如既往。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越发的低了,荀夫人让人给曹盼送了衣裳和吃食,衣裳曹盼收下了,吃食却一点都不动的退了回来。
荀夫人轻轻一叹,她既劝不了荀彧,也劝不了曹盼。而在此时,丞相府派人送了东西来。
荀彧正坐于前,听着道:“拿进来。”
家仆应声从外头接过曹操所赐的食盒拿了进来,放到案前,荀彧将食盒打开,却是空的。
荀彧一怔,随之吩咐道:“去请曹娘子进来。”
家仆听到这话立刻去办。
曹盼刚刚在外头已经看到了丞相派来的人,她的心一直悬着,家仆道荀彧让她进去,曹盼赶紧的要站起来,却因跪得太久而一个踉跄差点给摔了。
“娘子。”一直在暗中的燕舞看到曹盼如此立刻现身,赶紧的扶着曹盼,曹盼的双腿痛得直打哆嗦,她却顾不上,“扶我进去。”
燕舞不敢迟疑,连忙扶着曹盼进府,到了荀彧的案前,曹盼与之见礼而唤了一声师傅,荀彧轻轻一叹道:“你又何必如此。”
“师傅又是为何?”曹盼反问的一句,引得荀彧轻轻地笑了,“我与丞相道我不改初心,你也一样,你一直都是这般,只是你与我不一样。”
这样的话听得曹盼热泪盈眶,“师傅明明有别的选择不是吗?汉室就真的那么值得师傅为之忠诚,一生不变吗?”
“明心,汉之前,春秋争霸,战乱不休,至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行的却是暴政。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杀项羽而得天下。汉帝施以仁政,并无过,只因权臣当道,期凌幼帝,乱以天下。”荀彧轻轻声与曹盼说着。
曹盼道:“然至今日,汉再无光武帝。”
“荀彧明白,大势所趋,仅凭荀彧一人已无力回天。丞相之能,丞相之心,荀彧明白。然为人不可失节,若连忠节皆可舍,如此活着还有何意义?”荀彧脸上尽是大义凛然。
“师傅。”曹盼唤了一声,荀彧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皆如是。你知我,更懂我。”
“我这一生,为了一道微弱的光明而活着,如今光明已不复,安能复存。丞相待荀彧之心,荀彧明白。已无汉禄可食,丞相念及我多年辛苦地平衡着汉室与丞相的关系,如今让我做个选择,荀彧是该做个选择了。”荀彧的手覆上那空空如也的食盒,曹盼摇头道:“不要,师傅,求你不要,不要。”
“此生能收你为徒,是荀之幸。”荀彧与曹盼轻轻而笑,“若有一日,丞相果真走向了那一步,望你不改初心。”
曹盼道:“师傅怕我变,那就看着我,把我看好了,没有师傅管着我,天下无人能制得住我,将来我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荀彧轻轻地笑了,“你自制过人,不需要任何人管。”
“师傅怪我阿爹吗?”曹盼终究问出了这一句。
“有何怪。求仁得仁,这是荀彧的选择,与丞相无关。”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曹盼轻轻地说一句,在她的心里,荀彧是君子,真君子。
听到这话,荀彧第一次开怀地笑出声来,“明心亦是君子。”
随着这一句话落下,荀彧嘴角溢出了血丝,曹盼大惊,“师傅。”
“大夫,快去叫大夫啊!”曹盼叫唤着,燕舞已经上前给荀彧把脉,连忙的倒出一粒药丸想要给荀彧服下,荀彧却侧过了头,“不必了。”
而在此时荀夫人走了出来,跪坐在荀彧的身侧,轻轻唤了一声郎君。
荀彧朝着荀夫人一笑,曹盼抢过燕舞手中的药丸递给荀夫人,“师娘,师娘你让师傅把药丸服下,师娘。”
可是荀夫人却没有动,她只是抱着荀彧道:“不必了。你师傅殚精竭虑一辈子,他累了就让他休息吧,我陪着他。”
应着她的话,荀夫人的嘴角也溢出了一道黑色的血。
“夫人。”荀彧轻轻地唤了一声,伸手抚过荀夫人的嘴角,柔声地道:“夫人不必如此。”
荀夫人与荀彧一笑,“同生共死,不负君一世深情。你是这世上最守规矩的人,却为我做尽了不守规矩的事。你不在了,还有谁宠我,爱我。”
曹盼死死地咬住唇,生怕惊着了他们。
“我这一生为政事忙碌,愧对了夫人。”荀彧看着荀夫人满目尽是柔情,“夫人不怪我,我心甚喜。”
荀夫人轻轻地笑出声来,“从看到你的第一眼我便知你是什么样的人,此生与君相守,同生共死,妾之幸也!郎君,妾心悦你。”
“夫人,彧亦心悦于你。”荀彧握紧荀夫人的手回应着,荀夫人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妾知道。”
两情相悦,一生相守,何其有幸。今能同死,此生无悔。
荀彧与荀夫人对视一笑,合上了眼,曹盼不知何时已经咬住捂在嘴边的手,血流了一流,她却发不出声音来。
“令君,夫人。”燕舞上前探了他们的鼻息,连忙地叫人。
荀彧诸子诸媳迅速地赶来,就是荀攸也是在第一时间赶到,见到荀彧与荀夫人交握的双手,嘴角的笑意,全都跪下了,泣不成声。
纵看到曹盼,此时也无人能顾忌,而曹盼突然跌跌撞撞的爬了起来,燕舞想要去扶住曹盼,曹盼却不叫她近身。
“娘子。”这样的曹盼是燕舞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心下急得要死。
一路之上,曹盼不知摔倒了多少次,手上,身上,就连额头上都是伤,燕舞心急地直唤娘子,曹盼却依然不肯叫她近身。
好不容易走回到了丞相府,曹操一直都在等着,卞氏在身侧陪着他,内侍在外头见到曹盼的模样都要吓死了,“小娘子这是怎么了?”
那么大的动静,曹操已经站了起来,卞氏也跟着去,看到曹盼浑身上下都血,那模样说有多渗人就有多渗人。
“盼盼。”卞氏上去想要看看她,曹盼却不让人近身,只是看着曹操道:“荀师傅服毒自尽了。”
曹操整个人一颤,双瞳放大地直盯着曹盼,曹盼又道:“荀师娘与荀师傅服毒同死。”
场面一片死寂,曹盼也似乎并没有想要得到什么回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求仁得仁。啊!”
曹盼痛苦地大叫一声,同时吐出了一口血,不支地昏迷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令君,荀夫人,一边写一边哭,好舍不得啊!哭,哭……
第288章 当敬则敬
“太医,快去叫太医。”曹盼这样的的情形吓得曹操一个激灵,逝去荀彧他痛,若是曹盼再有半点差池……
曹操将曹盼抱起放到榻上,卞氏已经急急地去催促太医。
一波的太医,非只有一人,颤颤地与曹盼号脉,个个都是胆颤心惊。
“如何?”一群老家伙号了半天的脉都不坑声,而卞氏正给曹盼擦着脸,越擦越不对啊,“怎么那么烫。”
曹操一听走了过去,一摸曹盼的头,可不是极烫,曹操直接怼了那群太医,“小娘子究竟如何?”
一波太医直接给跪下了,“小娘子,小娘子数日奔波劳累,郁结于心,大悲于心,一时撑不住,撑不住……”
“什么撑不住?倘若她有任何不测,你们都要陪葬。”什么郁结于心,大悲于心,曹操都不管,他只要曹盼好好的!
太医们的心叫曹操的话说得都提了起来,“臣等,臣等必竭尽全力。”
“不要,师傅不要,师娘不要,诸葛不要,不要!”曹盼似是被梦魇了一般喃唔着,“阿娘,阿娘我痛,阿娘!”
真的痛,痛啊!曹盼痛得要将自己缩成一团,哭泣地喊道:“阿娘,怎么办,怎么办?”
无助之极,无力之极!荀彧之死似是将她心中的痛与恐惧都爆发了出来,曹操听着眼睛都变得腥红了,他上前将曹盼的双肩按住,不让曹盼卷缩起来,一字一句地道:“不痛,没事的盼盼,阿爹在,阿爹在这儿,你想做的事,阿爹会帮你做到,谁都拦不了。别怕,别怕!”
不知是不是曹操的安抚起了作用,曹盼不再哭泣了,曹操回头冲着太医直吼着:“还不快开方捉药。”
“是,是!”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先把曹盼救回来,曹盼真要有个三长两短的,曹操绝对会要他们赔命。
而这一夜,许都注定是不太平的。
荀彧之死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许都,甚至于天下。纵对外荀氏称作是病故,而他们夫妻情深,荀夫人也一道去了。其中之事,许多人都清楚。
生前而为尚书令,荀府设下灵堂,各家纷纷前来拜祭,就连曹操也亲自前往,并亲自为荀彧写了忌文,于灵堂之上更是痛哭不矣。
他的悲伤是真,相伴二十年,荀彧原是他最信任的人,走到今日,道不同不相为谋,荀彧终还是选择了汉室,他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梦。
曹盼是在荀彧死后的第七日才幽幽转醒,此时的她已经憔悴得不像样,睁眼问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师傅跟师娘下葬了吗?”
“未曾。”平娘回答,曹盼坐起来开口道:“更衣。”
“娘子。”这七日,曹盼反反复复的发烧,太医们都怕死了,曹盼还一直不醒,纵然如今醒了,那也并不代表曹盼没事。
曹盼道:“师傅教导我一场,师娘待我如同亲女,我岂能不去祭拜。更衣。”
她连站起来都费力,说话更是轻得让平娘心惊。
平娘眼中含泪,又不得不听曹盼的,一把抹过泪道:“好,奴这便与小娘子更衣。”
换上一身黑衣,那是刚做好的,只是穿在曹盼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才病了七日,竟然瘦成了这样,平娘止不住地落泪。
曹盼喘了一口气道:“莫哭,我不是还活着吗?”
她依然还活着,可是荀彧与荀夫人他们都不在了。纵那是他们的选择,依然叫曹盼痛彻心扉。
曹盼如今的状况连站都费劲,骑马是不能的,车驾备好,曹盼到达荀府时,对于她这个荀彧唯一的弟子,都知道这几日病危,曹操在痛心失去荀彧之时,也同样的害怕曹盼有个三长两短。
当她进入荀府时,前来拜祭的人看着她的模样,许多人都在想,若是曹盼果真的病死了那该有多好!
可惜啊,曹盼纵然病了几日,如今看着像是迎风而倒的模样,她依然于荀彧与荀夫人的棺木前三跪九叩,执为徒之礼。
荀攸看到曹盼脸色煞白,摇摇欲坠的模样,与曹盼作一揖,“叔叔最是爱重小娘子,万望小娘子多保重,叔叔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还得要小娘子帮他完成。”
曹盼听着看着荀攸道:“荀军师何意?”
“叔叔与荀氏留有遗言,当日曾应诺若有一日小娘子需要荀氏的藏书,荀氏的藏书尽供小娘子所用。”荀攸将荀彧与荀氏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告诉曹盼。
这是当初曹盼将三百亩的盐田送给荀彧时,荀彧答应曹盼的事。
想到荀彧所说的求仁得仁,他之一生为了一个信仰而付出所有,他是真君子,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可是,他也知道,曹盼虽心无汉室,却有天下百姓,曹盼会为这天下百姓而谋利,这也是他要支持的。
曹盼张了张唇,“我知道了。”
“我想再看一眼师傅和师娘。”曹盼这么与荀攸说,荀攸不明曹盼何意,却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娘子请。”荀攸引了曹盼到棺木之前,曹盼原本是最后见荀彧夫妻的人,如今要再见看他们一眼,荀攸不解其意。
而曹盼看着荀彧与荀夫人紧闭的双目,嘴角的笑意看得曹盼的心酸。荀夫人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一直回荡在曹盼的脑海中,“你是最讲规矩的人,却为我做尽了不讲规矩的事。”
去教坊,玩骰子,或许更多。那都是荀彧与荀夫人一道做过的事。
克己之极的荀彧,一生只为荀夫人丢弃所有的规矩。荀夫人明白,所以她选择了同死。
“咳咳!”曹盼突然咳嗽了起来,一口血咳了出来,荀攸大惊。
曹盼颤颤地拿着帕子将擦了干净,轻声地道:“无事。”
“下葬之日定下了吗?”曹盼问了荀攸,荀攸点头道:“已经定下了,就在明日。”
“好,盼,告辞。”曹盼将帕子收在手里,与荀攸作一揖,也同荀彧的诸子作一揖,皆以还礼。
静姝与燕舞连忙地扶着曹盼,进来拜祭之时曹盼不许她们扶她,而今的曹盼连站都快要站不稳了,不让她们扶着都不行。
“没想到荀令君之死竟然对她的打击那么大。”私下见到曹盼这副模样,不少人窃窃私语。
“我倒是希望她这病好不了。”
有些希望的又何止是一人,曹盼回去之后再次发起了高烧。
忧思过重,伤心过度。其中之一都能要人命。
荀彧夫妻下葬曹盼终究没有去成,她虽然昏昏噩噩的想要去,还是叫赶来的郭夫人劝住。
“你伤心的是什么?你痛苦的是什么?荀令君若在世,他不会希望看到你这样的。”郭夫人轻柔而冷清的声音就像是一道清溪灌入曹盼的脑海。
曹盼看着郭夫人道:“原来有很多事不是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就能如愿的。像荀师傅那样的人,穷尽一生都不能让他改变。”
“这样不好吗?”郭夫人问了曹盼。
“能得这样的人所拥护,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与阿爹都没有这样的福气。”曹操没得最后争得荀彧,而她也同样没能争得诸葛亮,哪怕他爱她,可他依然不会为她改变他的信仰,他的志向。
郭夫人道:“是啊,荀令君者,真君子也。天下之大,像荀令君那样的人何其难得。如荀夫人一般,得他倾心,愿与之同死。”
同死啊,那是对于一份感情最大的付出。
曹盼动了动唇,“我以为自己很爱他,可是跟师娘一比,我似乎又不爱他。我若爱他,就不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叫他一生都因我为人诟病;师傅说他教导了我那么多年,我应该是最懂他的人,但是我最终却依然想让师傅改变。可是,那变了的人,还是荀令君吗?他又还是诸葛亮吗?”
郭夫人知道,荀彧之死对曹盼的打击很大,更重要的是让曹盼认识到一点,她这一生,注定了得不到诸葛亮,哪怕刘备死了,汉朝亡了,或者真到了那一日,诸葛亮会跟荀彧做出同样的选择。
“你后悔了吗?”郭夫人轻声地问,“哪怕如今你明白,他和荀令君那样的人,信仰,志向,永远都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你后悔爱他,与他纠缠了吗?”
曹盼目光坚定地道:“不悔。哪怕重来一次,遇到他,我也不后悔我曾经做的一切,甚至要把我自己烙在他的心上,让他这一辈子除了我,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
郭夫人伸手抚过曹盼的脸,“既然如此。那就爱着吧。不必生生的将这份爱刮掉,喜欢上这样的一个本就是一种幸福,能让他喜欢你,不就已经足够了吗?”
是啊,就像荀夫人一样,她难道不想跟荀彧继续相守下去吗?可是,荀彧活得太累了,累得她都不舍,也不愿再让荀彧违背自己的本心,痛苦地活着。
曹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明白了。”
她痛苦难过是因为通过荀彧而看到了诸葛亮的结局,她改变不了诸葛亮,也改变不了荀彧。但是,她所敬的荀彧就是这样忠贞不移的人,她所爱的诸葛亮,也是那样一个不改其志的人。
如果他们是轻易而改变的人,那还是她所敬所爱的那个人吗?
“纵然他们的信仰与我相悖,纵然这一生,我们注定是敌人。我敬之他们不变的信仰,不改的志向,不因与我相悖而不能容,当敬则敬,爱还是爱。”
作者有话要说: 保持九千更新不易,加更不起……
话说分享三国到了微博竟然有人找我要资源,默默地看了我的微博一眼……
弱弱地呐喊一句,作者码字不易,请支持正版,谢谢!
第289章 进爵魏公改官制
有了郭夫人的开解,曹盼的心结得解,因大悲伤身,还是被太医勒令要好好卧床休息。
曹操也与曹盼叮嘱,“你的身体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荀彧死后,曹操也发起了高热来,情况虽然比曹盼好多了,也瘦了许多,曹盼注意到曹操鬓前的白发。
曹操与荀彧多年的情份,曹操是多么希望荀彧选择的是他而不是汉室,可是,倘若荀彧果真选了他,那就不再是荀彧了。
“荀令君,真君子。非是愚忠,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求仁得仁,我与阿爹都不是君子。”曹盼劝慰着曹操。
曹操与曹盼一笑,“对,我们都不是君子。我的盼盼只要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便好。那诸葛亮,阿爹帮你把他抢回来?”
懂曹盼的不仅仅是郭夫人,曹操更知。诸葛亮在益州说的那番话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便也觉得这样的人,难怪曹盼会喜欢。
曹操为她操尽了心,曹盼明白,“益州那场逼婚里也有阿爹动的手脚吧。”
“是。”曹操非常大方的承认,曹盼与曹操道:“我谢谢阿爹。只是不必了,一如你不会强迫荀师傅,我更不会强迫他。”
“你不愿强迫他,那不如放弃了他。我看周不疑就挺好的。”曹操突然把周不疑的名字丢了出来,曹盼明显一顿,“元直是我的部下,阿爹往后莫说这样的话。从前我与阿爹说过的话依然作数。你别操心这些事了。”
她的事每提一次曹操都要费尽心思一次,曹盼只想打住。
见曹盼一副累了的模样,曹操轻轻咳了一声,曹盼问道:“阿爹的风寒还没好吗?”
“无妨。”曹操轻轻地说,看着曹盼道:“你如此,将来如何是好?”
这浓浓的担忧,曹盼明白曹操所指,曹盼道:“这世上能让我如此痛心的人再无几个了。”
说到这里曹操顿住了,曹盼道:“所以,阿爹要长命百岁。”
“好。”曹操答应着,哪怕是为了曹盼,他也要活得更长,更长。
荀彧之死让整个许都都变得死气沉沉,哪怕跨过了新年,依然让人觉得压抑。
只是随着荀攸与董昭再次劝进,五月,汉帝下诏封曹操为魏公,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九锡之物,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魏公的封国疆土,于魏郡的邺城建都。置公国百官。同年七月,魏公国建立祭祀社稷之神以及曹氏祖先的宗庙。
从此,朝中汉臣尽半正式归于魏公国属官,与曹操有了正式的主臣关系。
活着的人,依然要为活着而努力,历经荀彧夫妻之死,曹盼变得沉静了,对于曹氏有利之事,曹盼也不敢因悲痛而迟疑。
对于官职的设立,曹盼递上了后世为之称赞,而且沿行几千年的的三省六部制,曹操看之后为之大惊,迫切地问道:“你这一套官制有谁看过?”
“阿爹是第一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