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教你做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还给指了指食堂的位置,就在食堂里头,专门开了一个窗口给换票的,“粮票换成饭票要补点钱,不过也不多,你别忘了带。”
“开水房在我们女生楼后面,早中晚都会开放一段时间,到时候阿姨把时间贴在公告板上,到点儿排队打。”
“学校后门那边有一个小卖部,里面卖一些小型日用品,这是专门开设来给学生们提供方便的,不需要票,像肥皂、牙膏这类消耗品就去那头买。”
“还有洗澡呢,得上公共澡堂……”
阿姨真是超额在完成舍管员的任务,她方方面面都关照到了,让千里迢迢北上读书的郁小夏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热情和温暖。
等说够了,阿姨还挺不好意思:“你才来报道我就说这么多,怕是把你说晕了,那这样,你先上楼去收拾收拾,也歇口气。对了,闺女你带水壶没有?我给你满一壶热水,这还没到点儿你打不上。”
郁夏就从挂在胳膊肘上的布口袋里取出铝制水壶,阿姨接过去还给涮了涮,提起开水瓶给她倒了一壶。
“阿姨我们啥时候领书?学生证上哪儿办啊?”
舍管阿姨替她拧上壶盖,递还过去,跟着回答说:“书是班上统一发,到时候有人通知你。学生证也是一样的,过几天应该有人带你们去拍照。那个办下来之前都是用录取通知证明身份,你要出校或者办什么事别忘了带上。”
……
这么一通聊下来,开学要注意的方方面面郁夏心里都有数了,眼看着又有女同学进宿舍楼,她同王阿姨打了个招呼就背起大包上二楼去,过去二零五一看,门关着,还没人来呢。
郁夏拿钥匙将门打开,走到最里头那张床前,她顺手把口袋放在桌上,把包袱搁地上,歇了口气,顺便打量起这间要住好几年的宿舍来。
这条件比起后世相当简陋,和同时代的农村相较却已经很好了。屋里摆着四张床,宽大概一米,桌子是四人共用一张,长条状的,带四个能挂锁的抽屉。每个铺位又各自配了个柜子,郁夏将略小那把钥匙取出来,打开柜子一看,里头塞得满满当当,具体是些什么一眼看去真没瞧明白,只能看出有棉被有毛毯有床单,最顶上是个枕头。
床单被套什么一水儿的全是天蓝色,没有印花,郁夏将床单铺在棕垫上,四面压好,放上枕头,棉被和毛毯就由它放在柜子里,她把毛巾被取出来放在枕头上。
这样叠过之后,柜子里就剩下了一点空间,这点空间可以用来放冬天的衣服,她把柜子里头压了又压,将暂时用不到的全锁进去,降温之前都不用动它。这阵子要穿的就留在背包里头,先凑合着放在床下。
带来那两条毛巾搁她那抽屉里,还有个塑料口袋里装着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也规整好一并放进去。
她先把东西分门别类放好,之后从门后面找到一把崭新的扫帚,将宿舍清扫一遍,再拿抹布将桌面窗台这些地方擦上一遍。这些活过去这半年郁夏都做惯了,动作麻利得很。
同宿舍另外三个人来得晚一些,有一个是当天傍晚,还有第二天第三天来的。
四人之中走得最远就是S市来的郁夏,其他三个全是北方人,甚至第三天那个还是本市的,也因为是本市的,她比别人有多几分优越感,来的时候有爸妈陪着,本人就坐在床上吃水果,送她来那几个忙进忙出还不忘记询问同宿舍其他人的情况。
“我们娟子是学护理的,你们三位同学都是哪个系啊?”
因为知道她是本地人,哪怕看着不好相处,另外两个也压下心里那点排斥,端起笑脸迎人。
“那可巧了,阿姨我也是学护理的。”
“我是药剂。”
另两人都搭了腔,一屋子人就齐刷刷朝郁夏看来,郁夏本来在给家里写信,这时也搁下笔,侧过身来笑道:“我是临床一班的。”
对方显然没想到,诧异地说:“小姑娘很不怕吃苦嘛,这科怕是没几个女同学会报。”
郁夏就笑笑。
结果她妈又问:“你高考多少分?我闺女考了三百二。”
宿舍里其他两个都没听懂,郁夏听懂了。
这个李文娟是京市本地人,上本地的大学就很占便宜,她的录取线和外地学生不一样的。本来,护理专业划的线就比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类的矮一些,她这个分数在录取进护理专业的本地考生里头可能不低。李文娟她妈看着和善,骨子里挺傲的,尤其在面对郁夏的时候。
这也是郁夏没想明白的一点,她还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对方,明明刚才认识,也就才打了个招呼而已。
想不明白她也懒得想,既然问到了,郁夏就笑眯眯回说:“阿姨你问我啊,我考了三百八十九。”
天儿就是这么被聊死的,李文娟她妈后来夸了郁夏两句,面子做到了,心里咋想就得是自己才知道。
既然没人再拖着她说话,郁夏就闷头接着写信去,她直接忽略掉可能不太好相处的室友,重点和家里人提到首都人民的亲切和善,无论是同校师兄或者楼下的舍管阿姨都是好人,帮她很多。
郁夏闷头写了好几张纸,没注意到李文娟她妈走之前还和闺女说,让闺女小心着点,学临床那个不简单。又千叮咛万嘱咐让她闺女谈了对象千万别介绍给室友,低调一点,免得让乡下来的狐狸精勾去了。
李文娟她妈是有故事的人,不过呢,她也太小看乡下来的狐狸精了。
人家郁夏同学也是很挑的,不是谁都看得上!
作者有话要说: 当时城里姑娘是比农村姑娘要自信要傲一些,我妈说她们那会儿就傻,啥都不懂啥底气都没有。不过我们郁小夏不好忽悠也不好坑!
剁手节,大家重点保护钱包哈哈哈哈=v=
☆、八零年,有点甜
系里开课之前,郁夏就将那封写了满满几页纸的书信寄了出去,她在收信人那栏上填了她爸郁学农的名字,又特地挑了张印着天/安/门城楼的邮票。
半个月后,这封信晃晃悠悠递到老家的邮局,邮递员一看,好家伙!还是从京市的大学寄出来的,他也没耽搁,跨上军绿色的帆布包蹬着自行车就往红星大队去了,这封信当天就送到生产队上,队长接过来一看,跟着放下手里的茶水杯,说要去一趟郁家。
“是老郁家的信啊?”
生产队长应了一声:“不就是郁夏寄回来的。”
“那你等等!我跟你一块儿去!”
“……你去干啥?”
“我跟着听个热闹。”
这都九月半了,地里的活比秋收那阵子少了许多,社员们也闲了不少。就拿这会儿来说,郁学农就坐在院子里劈蔑,想编个筐,他穿着件洗得泛黄的背心,顶着秋老虎干得热火朝天,刚把底下那面编好,就听到有人喊他。
“郁学农!郁学农你听到没有?你家二妹来信了!”
队长这一嗓门是真响亮,隔着几块田的距离另一头的郁大伯家都听见了。郁爸还愣着,在那头剁猪草的老太太一精神,她搁下菜刀利索的站起来,跟着在围腰上擦了擦手,往声音传来那方走了两步,扯着嗓子喊说:“是不是夏夏写信回来了?”
队长转过身去回了个是,老太太赶紧回屋:“老头子你别歇了,跟我去学农家,夏夏来信了。”
郁大贵才从地里回来,才缓了口气就听到这话,他端着搪瓷盅子就追出来。老头老太太一前一后往老二家赶,过去刚好,郁妈拿了把剪子在拆信。
“学农媳妇你慢点,别把信给剪坏了!”
“行了,老婆子你别念叨了,快拿出来看看,看里头写了啥!”
看他们一家子紧张成这样,队长还安慰说:“信是从京市医学院寄出来的,说明你家二妹已经顺利抵达,应该是报平安的家书。”
队长话音刚落,郁妈也将信封拆开了,她从里取出挺厚一叠信纸,取出来一看,最面上还是一版邮票。老太太已经凑到她旁边去了,跟着瞅了瞅,邮票小了点,她没咋看明白。
“学农媳妇你眼神好,你看看,这是哪位领导人?”
郁妈生在乡下长在乡下,没上过什么学也没看过报纸,要说领导人的名字她知道,能对上样子的真不多。她瞅了两眼也不敢确定,正好郁春从屋里听见外头吵吵闹闹,跟出来看情况,就被郁妈叫住了——
“大妹你来看看,把二妹写的家书读给你爷你奶听听。”
郁春从她妈手里接过信纸和邮票,她先看了看邮票:“这是朱/德委员长纪念邮票,一版四联的,面值八分,不值什么。”郁春心说既然到了京市,有钱买这种发行量大不值钱的邮票,不会找找全国山河一片红?那个放到几十年后一枚能卖几百万,弄上一版吃喝不愁。
她又想起来,二妹怕是听都没听过“一片红”,她将邮票抛到脑后,准备读信。
正要张嘴呢,垫在信纸下面那版邮票就被老太太抽走了。
“是委员长纪念邮票啊!给我收着,这可是夏夏从京市寄回来的!”
被打断的郁春扭头看向她奶,结果就挨了喷:“还傻愣着干啥,读信啊!”
郁春挨了说,低下头就念起来:“……我已经顺利抵达学校,办好入学以及入住登记,在宿舍楼给家里写信……”
这封信开头是对全家的问候,跟着将她北上求学这一路的经历讲了一遍,有在火车上的趣事,也重点写到几位好心人。又讲了从南边一路北上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象,祖国的山水地貌,景致风光。到京市之后,所见所闻更是同老家大大的不同,在京市随处可见宽阔的街道,还有近年来陆续建起的楼房,踏上这片土地感觉空气都新鲜不少,天也是蔚蓝蓝一片……
家信嘛,都是拣高兴的说,是有夸大的地方,不过同三十年后比起来,现在的京市环境是还不错。
郁夏又说她运气好,出火车站就撞见同校的师兄,有师兄带路,一切都挺顺利的。
“许师兄说,我们就读的京市医学院并不是太大,学生人数也不多,但我觉得这学校已经很大了,教学楼非常漂亮,图书馆藏书丰富,宿舍楼里条件很好。因为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进来,学校方面奖励了我一套床上用品,棉被毛毯之类的都有,还有一个开水瓶两个搪瓷盆,我在学校什么也不缺,家里不用担心。”
“……”
这真是一封道道地地的家信,她考虑到家里所有担心的点,把每一点都说到了,力求让家人安心。
比如说她宿舍那个李文娟同志,人可能不坏,但不好相处也是真的。这些郁夏就没提,她重点讲到李文娟同志是京市本地的姑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她她都知道,说学校这样的安排很体量外地学生。
她爷她奶她爸她妈听着还挺美的,想想可不是么,你初来乍到,有个本地人带着就是方便,要买什么要去什么地方她都能给指个路,寝室里有一个这样的存在省太多事了。
事实上呢,郁夏同本宿舍的三人相处不深,毕竟不是一个系,平时上下课都不在一块儿,每天读的书琢磨的问题也不同,也就是晚上回来能闲聊几句。更多的时候她回来都见不着那几个室友,人家去别的宿舍窜门子去了,比如李文娟就有她的小团体,同进同出的几个都是本地人,她们生活环境差不多,也能聊到一块儿去。
就像男同学会不自觉注意到身边的姑娘一样,女同学聚在一起谈论的不外乎也是学校的男生,那些穿着好生得俊学习成绩优秀的更是焦点。
与年年都在绝望将本校戏称为和尚庙的男同学不同的是,女同学们对这个失衡的男女比例非常满意,在这个比例下,只要稍微努点力就能处到一个方方面面都不差的对象。
昨个儿李文娟回宿舍来看郁夏不知从哪儿弄来几节铁丝,拿钳子拧巴拧巴就做成衣架,她当时都看傻眼了:“你倒是能耐,还能想到这法子,铁丝又是从那儿弄的?”
“上一届的师兄给的,钳子也是问他们借的。”
“……还有人带这个入学?”
“本地的嘛,说是家里有人在钢铁厂工作,铜丝铁丝他那儿都有。”
李文娟就奇了:“你不是一心扑在学习上,对男同学都不多看一眼?我们聊起来也不见你搭话。”
郁夏想了想:“我们系课业繁重一些,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不太会注意其他事,但也不像你讲的那么夸张。”
都说到这儿了,李文娟就多了句嘴:“那你喜欢咋样的男同学?你看谁好?有看对眼的吗?”
郁夏当真琢磨了一会儿:“我还没喜欢过谁,真不知道自己喜欢啥样的……”
李文娟耐着性子和她聊了半天,就是想知道郁夏看上谁了,最好别和她目标重叠,要是和其他人重叠那就有好戏看了。
临床一班这个郁夏,她自己可能不清楚,她在校内太出名了。学习一等一的好,模样一等一的俏,虽然是农村来的看着还真是一点儿不土,穿个白衬衫扎个马尾辫都是扑面而来的青春靓丽……她给其他女同学带来了很大威胁,同性之中崇拜她的也有,羡慕嫉妒更多。尤其大家发现楼下两个阿姨对她都格外好,有时候能撞见阿姨在关心她,说她太瘦了多吃点,又说早晚挺冷的,让她晨起多穿一件薄外套。
还不止阿姨,教授们才是心都偏了,上课爱问她问题,下课还额外给她布置作业给推荐参考读物,给她讲题的时候既和蔼又耐心。
别的女同学是尽量同室友搞好关系,避免自己成为被排挤的那个,郁夏和室友走得不远不近,倒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将教授、舍管阿姨、学校食堂打饭的大妈一网打尽了,班上男同学都说郁夏同学个性是真好,从没见她生过气,学校里妈妈辈奶奶辈的都喜欢她,这种姑娘娶回去那真是幸福了!
就拧衣架这回,李文娟耐着性子和她说了半天,结果啥有用的信息也没得到,回头又有男同学来找她,问:“你和郁夏同学是一个宿舍的?你知道她想找啥样的对象?”
被异性拦下来结果是和她打听别人的事,李文娟气都气死了,她想也没想就怼了回去:“别问了人家看不上你,她挑的很,眼光高着呢!”
本来以为对方怎么也该恼羞成怒,回头就该帮着抹黑郁夏,说她一个农村土妞爱慕虚荣,结果呢,结果差点让李文娟原地爆炸!
对方竟然觉得很有道理,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说:“郁夏同学不仅长得漂亮又踏实勤勉,心里好人善良,她眼光高一点是应该的!这位师妹你和郁夏同学还是室友,你咋不跟她学学?你这脾气也太差了。”
那男同学留下这句良心建议,跟着又给李文娟道了个谢,然后转身就走。留下李文娟好像被雷劈过,半天没缓过劲儿,脑子里轰隆隆似有火车开过,他最后那句不停在耳边炸响——
你咋不跟她学学?你这脾气也太差了!
太差了!
太差了!
太差了!
李文娟刚去食堂打了饭,想端回宿舍吃,被这一句气得不轻,顺手把不锈钢饭盒都砸了。
她砸完就被打旁边路过的教授逮个正着。
“那边的女同学!说的就是你!你还是堂堂大学生,咋能这么糟蹋粮食?糟蹋粮食不说还随地乱倒饭菜给清洁工人制造麻烦!你是哪个专业?几班的?叫什么名字?算了,你跟我走一趟吧!”
满满的一盒饭啊,有菜有肉的一盒饭啊,就这么给糟蹋了。李文娟事后还心疼呢,就那一盒得五毛钱,她一口没吃上不说,被教授抓住教育了一个多小时,回来还饿着肚子。
得亏她有点眼力劲儿,没犟着,跟着就承认了错误。就这样还被要求写了一千字的检讨书,好在没扣分没公开批评。
李文娟单方面迁怒起郁夏,被她惦记的郁夏在干啥呢?她在职工楼后面撸猫。
前次从后门出去寄信,她路过职工楼,这两栋楼是近两年才建起来的,分配给教授做宿舍。她从那儿路过正好撞见两只猫猫在打架,都凶得很呢,换个人来笃定要绕开走,就怕给疯猫挠上,郁夏往前走了几步,就地一蹲,冲猫咪伸出手来,那两只跟着就扑到她跟前撒娇来了。
那次她还给两只猫咪上了堂思想教育课,教它俩握手言和,说好了以后不许打架,又承诺会经常去看它们。
说是经常,每周也就去两回,一般是周四和周日的下午。她过去就坐在树下的长椅上,猫咪就枕着她大腿晒太阳。
这两只猫在职工楼这边很出名,以前隔三岔五就要打一架,搞得主人头疼不已,最近竟然和平共处了!基本上还是互相看不惯,就是见到就装瞎,不动手了。
因为心中纳罕,两家的铲屎官就偷偷观察了猫咪的一举一动,终于发现了改变的根源。
这周四,刘教授家的猫从家里偷了一颗糖,叼在嘴里跑出去了;唐教授家的猫趴在茶几边上伸出爪子去够红彤彤的大苹果,险些砸了自己一头!
它俩搞了一连串的小动作,跟着就拨开没关紧的门缝跑出去,蹲在路口那边等,过了一会儿,那边走来一个身形高挑的女同学。两位教授装作站在阳台上看风景的样子,看那漂亮的小姑娘蹲下来一左一右抱起两只疯狂撒娇的猫咪崽子,抱着它们坐到旁边的长椅上,给挠下巴,给摸背毛,还问它们这几天乖不乖,打没打架……
那两只脾气比天大的猫主子到她手里就是一副狗腿样,问它什么还会配合着喵喵喵。
刘教授揉了揉眼睛:我怕是还没睡醒!
旁边唐教授已经面无表情转身回屋躺下了:这是在做梦!
就那次,他俩还委屈了半天,我平时跟伺候大爷一样伺候你,你呢,一副高贵冷艳的样子,咋到那女同学手里猫脸都不要了?
不过也就只委屈了半天,后来他俩就把这事当笑话说给其他同事听了,到郁夏过来那天,不经意就有人过来偷瞄,看过之后就乐了。
“是她啊!她是临床一班的郁夏,是这届最优秀的学生!”
“还不止勤奋会读书,这个女同学方方面面都很出色,咱学校的教职工没一个不喜欢她,食堂那边打菜的大妈说,她一见着这姑娘就恨不得多给她舀一勺,要抑制住这种冲动还不容易。”
“你这算啥,咱们学校那个齐教授你知道吧?”
“教生理学那个齐惠桐教授?她咋了?”
“……想想朱玉霞院长,再想想谢超敏医生,她想干啥你猜不到?”
差点忘了那一家子!也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真那么巧,教生理学那个齐慧桐教授她夫家那边所有媳妇儿全是医务工作者。药学院那个朱玉霞院长是她婆婆,谢超敏医生是她嫂子,她家还有做护士的简直列举不过来。你要说他们是医学世家也不对,她家里的男人没一个学医。
齐慧桐只有一儿一女,闺女不用她操心自己就处上对象了,就那个儿子……要说能耐是真能耐,人在计算机这个正在起步的新兴领域堪称鬼才。别看这小子还在读研,别家研究生是让教授带着做项目,他反过来带着教授们做项目。
就是周围全是些中年教授秃瓢大叔,不说年轻漂亮的女同志,能接触到的连个女的都没有。
齐慧桐说他好几次,他就跟聋了没听见似的,不响应,不接茬,不配合,你要和他发脾气那对不起这个月不回来了人住在研究生宿舍去。
打感情牌不好使,经济管制也不好使,这儿子到底咋回事?当妈的急都急死了!
因为儿子不主动,当妈的就想着给他介绍一个,齐慧桐先前已经努力过两回,结果都是人间惨剧。这次新生到校,她一看见郁夏就赞了一声这姑娘模样好,后续了解过后更是隔三岔五就和自家男人说她父母咋能教出这么好的闺女?谁家娶着她都是积了德!就是小了点,她是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如今也就十八。
“要我说,郁夏同学配咱儿子那是糟蹋她了,不过我也不能眼睁睁看咱儿子打光棍不是?我准备昧着良心给撮合一下!”
她丈夫想说你生的儿子你还不了解?要是随便撮合就能成,那还用得着整日操心?
再说了,人家郁同学还是祖国的花朵,又娇又嫩的,她就算优秀,十分优秀,优秀到全校教职工谁见了都喜欢,食堂打饭的都恨不得多给半勺肉,你个当教授的咋能带头辣手摧花?咱儿子会不会疼人你心里没点数?
他还没说出来,齐慧桐就拿胳膊肘往旁边撞了撞:“那也是你儿子,别傻坐着,你还看啥报纸呢?来帮我出出主意!你说咋才能让他俩见上一面呢?”
作者有话要说: 荷包彻底瘪了,更新来了=v=
☆、八零年,有点甜
齐教授还不是随便说说,她把这事放心上了,回身还反省了前几次的作风,觉得是不能强按牛头硬喝水,得看看郁夏同学是个什么反应,还有乔越这头中不中。
乔越就是齐惠桐和她先生乔建国生的刺头儿子,如今二十三,从几年前就在为国家做项目,具体研究些什么做爸妈的也不清楚,大概听说是计算机相关。
乔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一家子还都没有去海外留学的经历,家底清白。前头几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