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田种良缘-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不太好吧?”许如月不赞同,她在娘家的时候,不管外面刮风还是下雨,去给老夫人请安都是不可避免的事,自己本来就不受待见,若是再这么任性,难免又要被人捏住把柄,到时候自己给婆家人的印象只会越来越差,之前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我说好就好。”杜晓骏心疼她,不想让她每次去给老太太请安都受气。

    回到海棠居把这事儿跟杜晓瑜一说,杜晓瑜忙摇头,“不行,四哥这么做只会把四嫂放到火架上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越宠她,舍不得她受委屈,奶奶就越会觉得你被四嫂勾了魂,只会更厌恶四嫂。”

    “那怎么办?”杜晓骏不懂女人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心思,他只是不想让月儿心里不痛快而已,再说了,这大冬天的,天冷地滑,不去请安也没事的吧?杜家什么时候讲究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了?

    这些成天在外奔波的男人,想不到某些细致的层面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杜晓瑜顿了一下,说:“四哥如果相信我,这事儿就交给我办,我保证明天就让祖母亲自开口不让四嫂来回折腾了。”

    “我当然相信小妹了。”杜晓骏想也不想,直接道。

    杜晓瑜满意地点点头,看了许如月一眼,“四嫂先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去德荣堂之前,先来我这儿。”

    “好。”许如月对杜晓瑜也是信任感十足。

    ——

    翌日,德荣堂。

    方氏在跟老太太商量年下准备采购年货的事。

    德荣堂的管事嬷嬷赵嬷嬷进来,附在老太太耳边轻声道:“老太太,四少奶奶刚才不小心摔跤了。”

    老太太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怎么回事儿?”

    赵嬷嬷道:“听当时在场的丫鬟说,四少奶奶今儿个起得晚了,急着来德荣堂给您请安,便走得快了些,脚下打滑,所以不小心摔了跤。”

    老太太满脸急切,“情况如何了?”

    “好在有惊无险。”赵嬷嬷都有些后怕,“只是崴了脚。”

    老太太皱皱眉,“吩咐下去,以后让她犯不着每天都来德荣堂给我请安了,咱们家就没那规矩,让她好好养胎才是正经。”

    方氏闻言,唇边嘲讽地笑了一下。

    杜家的确没有要求媳妇子女们每天都要来德荣堂给老太太请安,许如月过门以后不知道这些,每天都照着丞相府的规矩来,今日之前,老太太不也一句话都没说吗?如今出了事儿才放马后炮说没那规矩,果然是个老人精,否则也不至于拿捏她们这些做媳妇的那么多年了。

    赵嬷嬷正准备去传话,老太太又吩咐,“去我屋里挑些上好的补品送过去。”

    “是。”

    赵嬷嬷下去以后,方氏也跟着离开了,吩咐自己的人,“挑几样安胎的给四少奶奶送去。”

    虽然不喜欢许如月,可是身为长辈,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

    至于许如月摔了跤崴了脚的事,自然都是杜晓瑜给她支的招——苦肉计。

    当然,摔跤是假的,杜晓瑜不敢拿孩子的性命去赌。

    崴脚倒是真的,不过杜晓瑜很快就帮许如月正了骨擦了药酒。

    等伯母嫂嫂们安排人来走了过场送了礼,许如月才算是小小的解脱了,隔三差五就去找杜晓瑜小聚。

    杜晓瑜白天要坐堂,晚上回来要帮着娘和嫂子请脉调理身子,还要教杜晓骏学医,自己又要学琴棋书画,简直是忙得连轴转,连歇口气儿的工夫都没有。

    不过这么忙着,时间过得倒也挺快,一晃眼就快过年了。

    杜晓瑜给丁大庆一家和贺云峰程锦绣夫妻去了书信,差人送了不少年礼,另外又送了一车婴儿用品去薛家,自己花钱买了不少上好的棉料子送去绣坊,请绣娘做了好几套棉袄,再亲自送去恩国公府。

    等把这些忙完,也到了国子监放假的时间了。

    杜晓瑜打算把二哥丁文志接来杜家过年,怕杜程松去了他不肯来,便自己动身去国子监截人。

    杜晓瑜认祖归宗的事,丁大庆这半年多以来给丁文志的书信里面提过不少,他渐渐地熟悉了京城,知道了他们家收养的那个女孩便是回春堂杜家的小姐。

    不过丁文志从来没想过要去杜家找杜晓瑜。

    一来,他是文人,极为重视礼数,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自己贸然去了,没准会直接毁了杜晓瑜的清誉。

    二来,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因着杜家的家世才会故意去靠近杜晓瑜的。

    因此杜晓瑜回家这么久,丁文志从来没给她写过书信,只是偶尔会在给爹娘的信里问上一两句,从爹娘口中得知那个小丫头过得很好,他就满足了。

    “文志,今年又不回家啊?”

    刚下学,同窗林海问道。

    丁文志摇摇头,“不回,太远了。”

    “那你在京城没有什么亲戚吗?”林海道:“去年我就见你一个人在校舍里过年,怪孤独的,你要是没地儿去的话,要不,今年跟我回家过年吧,我爹娘知道你功课优秀,成绩斐然,常在我耳朵边念叨让我多多跟着你学习,我要是把你带回去让他们见见,没准儿他们会更高兴,以后也能少些唠叨了。”

    林海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爹是大理寺卿,他仗着家世背景,成天不学无术,功课一塌糊涂,不过让人大跌眼球的是,林海凭着死皮赖脸的本事,跟丁文志这样的寒门优等生成了好友。

    去年年考,丁文志的成绩评了优良,凭本事挤入了贵族子弟花钱买进去的优等班,林海的爹娘早就听说过丁文志了,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这不,林家二老寻思着快过年了,便撺掇儿子把人请到府上去吃顿年夜饭,他们也好当面请丁文志以后多多照拂一下自家的混账儿子。

    丁文志无奈地看他一眼,“还是算了吧!”

    “可是今年放假期间,校舍里不让住人了。”林海急道:“你没地方去啊!”

    丁文志想了一下,说:“没关系,我去外面住客栈,等开学再回来。”

    “客栈有什么好住的?”林海嘀咕道:“人来人往的,吵得脑仁疼,你又是个喜欢安静的,这不是耽误你看书吗?”

    说完,一把拽住丁文志的胳膊,嘿嘿笑,“文志,还是跟我回去吧,我让人给你收拾一处僻静的院子出来,保证没人会去打扰你,还不让你花一文钱,如何?”

    丁文志失笑,“林兄,真的不用麻烦了,横竖也就那么几日的假期,我在客栈将就一下也无妨的。”

    “不麻烦,不麻烦。”林海抓着他不放,“反正我们家有的是下人,只要你一声令下,丫鬟小厮都供你使唤,听你差遣。”

    丁文志揉揉额角,人已经被林海拽出了国子监大门。

    他正寻思着找什么借口推脱,余光不经意看到了大门外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站着一个熟悉的人。

    起初丁文志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杜晓瑜笑着甜甜地喊了一声“二哥”,丁文志才彻底回过神来。

    “晓瑜妹妹?”他的声音里仍旧透着几分不可置信。

    林海懵了,看了杜晓瑜一眼,又看向丁文志,讷讷地问:“你不是说自己在京城没有亲戚吗?哪里来的妹妹?”

    说到这里,林海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变得暧昧起来,一副“我懂了”的表情,“原来是情妹妹呀!”丁文志这样的优等生,有富家千金爱慕也不稀奇。

    丁文志瞪他一眼,“别胡说!”

    国子监就在天子脚下,而且里面贵族子弟多,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消息都会很快传到国子监。

    所以丁文志早就知道了杜晓瑜被赐婚给楚王。

    人家现在是准楚王妃,哪能随意拿来开玩笑?

    见丁文志脸色严肃,林海瘪瘪嘴,不得已松开他,“既然有人找,那你快去吧,我在这儿等着你。”

    丁文志没吭声,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杜晓瑜跟前。

    “二哥白了不少啊!”杜晓瑜笑笑,“看来国子监的伙食还不错。”

    丁文志点点头,“比起汾州书院的伙食来,的确是不错。”

    不过尽管不错,那些贵族子弟也是不屑在食堂里吃饭的,要么有家里的小厮送来,要么直接去酒楼吃。

    丁文志没有他们那样的家世背景,所有的钱都得省着花,自然每顿都是在食堂里吃的。

    待在京城一整年没下过地,整个人的肤色都白皙了。

    杜晓瑜略过丁文志,看向大门外的林海,用下巴指了指,“那位是你同窗?”

    丁文志回头看了林海一眼,点点头,“是。”

    林海趁机朝着杜晓瑜抬手打了个招呼,那嬉皮笑脸的模样,典型的纨绔子弟。

    杜晓瑜收回目光,看向丁文志,“二哥放假了吧?”

    “嗯。”

    “今年有什么打算吗?”

    “今年校舍里不让住人,我打算出来住几天的客栈。”

    杜晓瑜道:“国子监附近的客栈不便宜,七天住下来再算上伙食费,可得花不少银子呢!”

    丁文志道:“无妨。”

    “二哥要不要跟我去杜家吃个团圆饭?”杜晓瑜道:“毕竟好久不见了,想见你都不敢来,就怕影响你学习,我琢磨着,趁着放假的时间接你过去住两天。”

    丁文志想了想,点头,“好。”

    杜晓瑜没想到他会答应,心中大为意外。

    如果没有林海,丁文志肯定不会去,但是他不去杜家,肯定会被林海拽回去。

    为了摆脱那个粘人精,他便不住客栈了,跟着晓瑜妹妹去杜家也挺好的。

    “那你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吧,我在外面等你。”、

    杜晓瑜说完,转身上了马车。

    丁文志应了声,回头朝着大门走去。

    林海忙蹭过来,笑嘻嘻地看着他,“那姑娘是谁,长得可真够水灵的,文志兄艳福不浅啊!”

    丁文志睨他一眼,淡淡道:“那是我妹妹。”

    “妹妹?你哪来的妹妹?”林海不信,“你们家不是在汾州吗?”

    “你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我爹娘收留了一个妹妹,她如今回家了,今日是来接我去她家过年的。”

    林海一听,急了,“哎,你不是答应了要跟我回去的吗?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我何时答应了?”

    回到校舍,丁文志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应付着林海的啰嗦。

    他唠唠叨叨说了半天,还是不同意丁文志“抛弃”他去杜家,索性理直气壮地说,“要不然,你带着我一块儿去,否则我便找根绳子将你给绑了。”

    丁文志背上书筐,淡淡看着他,“如果你想你爹娘杀到我妹妹家去的话,就跟我一块儿走吧!”

    林海一听,怂了,可又有些不舍,“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等国子监开学就回来了。”

    林海咬咬牙,“好好好,我可以不勉强你跟我回家过年,但是你得答应我,元宵节跟我回去见我爹娘。”

    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丁文志沉默片刻,说,“好。”

    林海顿时喜上眉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可不能诓我。”

    丁文志没搭理他,给校舍门上了锁,下楼以后走出国子监大门。

    杜晓瑜还等在外面,让他上马车。

    丁文志上去以后,把书筐放在地毯上,他人挪往一旁坐着,没敢靠杜晓瑜太近。

    杜晓瑜笑看着他,“我都听说了,二哥这一年的表现十分优良,如今可是国子监的风云人物了呢!”

    丁文志道:“妹妹别听外面的人瞎传。”

    杜晓瑜弯唇,“就算不是风云人物,那你凭着自己的本事考入优等班,这事儿总没跑了吧?”

    “那是我运气好。”丁文志始终不骄不躁。

    杜晓瑜但笑不语,国子监才没有运气一说,要么,大富大贵,要么,有真本事。

    很明显,二哥属于第二种。

第246章 、除夕宴,入宫(一更)

    知道杜晓瑜去接的是当初收留她那户人家的儿子,在国子监读书,老太太吩咐方氏,“去把东墙那边闲置着的梧桐苑给收拾出来。”

    方氏道:“媳妇听说客人只住几日,若是单独收拾院子,会不会太大张旗鼓了?”

    老太太瞅她,“你懂什么?读书人都喜欢安静,这些日子来来往往送年礼的亲戚多,先不说客房住不住得下,就算真住得下,吵成那样,这不是影响人家读书吗?”

    方氏撇撇嘴,她娘家兄弟也是读书人,怎么来了就要去挤客房,老太太这心偏的,简直没边儿了。

    每次但凡与三房那个小蹄子有关的人有关的事,那就是杜家的头等大事,凭什么?

    方氏似乎想到了什么,顺嘴试探了一句,“媳妇听说,三爷在京郊盖花园子?”

    老太太一听就来气,“你打听这么多做什么?”

    方氏怎么可能不打听,那么大的花园子,得盖了多少钱啊?怕是没少往老太爷老太太这儿拿银子吧?

    这两个老东西,对长房二房的孙子孙女全都按照公中份例来,唯独对杜晓瑜,当成掌心宝似的疼,真把他们二房当成傻子了?

    “万景园那边,你还真甭惦记。”老太太早把自己这几个儿媳摸得透透的了,方氏这种人,屁股一撅,老太太就知道她要拉什么屎,“那是老三自己出钱盖的,给五丫头的嫁妆。”

    “那三爷出手可真阔绰啊!”方氏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谁不知道整个大院里,就数三爷花钱没个度,大手大脚,这么些年,他能攒下万景园的地皮钱就算不错了,还自己出钱盖,骗谁呢?

    “方氏。”老太太冷眼盯着她,“你别乌鸦站在煤堆上,只看得见别人黑,怎么着,你们家也想盖啊?自己出钱买地皮请人去!”

    “媳妇没那意思。”方氏不敢还嘴,再说了,谁稀罕盖什么破园子!

    “没那意思是什么意思?”知道方氏起了疑心,老太太气得不行。

    万景园那边,她和老太爷加一块儿,私底下拿了六万两给杜程松,算作是对杜晓瑜的补偿,而这些钱,是他们老两口攒了几十年的私房钱,没走公账,也没告诉其他人。

    老大老二或许知道一点,不过那兄弟二人既然没挑出来说,那就是默认了。

    老大媳妇那么精明的人,不可能什么也没察觉到,人家不也啥都没说吗?

    偏偏这个方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

    “嗨,媳妇能有什么意思,咱家五丫头将来可是王妃呢,给她的嫁妆殷实一点也无可厚非,我这个做伯母的,自然乐见其成,只是听人说万景园那边光是一个牌楼的造价就上千两,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顺嘴问问老太太罢了。”

    “上千两也好,上万两也罢,那都是人老三有本事,拿得出钱,请得到拔尖儿的师傅做的,你管好你自个手头上的事儿,别成天瞎操心瞎掺和,要是觉得力不从心了,我就另外找人管,你也歇着吧!”

    方氏脸色发白,忙道:“媳妇还管得过来。”

    ——

    杜晓瑜带着丁文志回来的时候,梧桐苑已经打扫好了。

    “二哥,我们家老太太知道你喜欢安静,特地给你安排了院子。”杜晓瑜一边说,一边带着丁文志往梧桐苑去。

    丁文志很是过意不去,“其实不用那么麻烦的,我住客房就可以了,横竖不过五六日的时间,一晃眼就到了。”

    “才不呢!”杜晓瑜道:“客房里的那些客人,哪能与二哥相提并论,你可是国子监的优等生,更是我们家的贵客,自然要单独安排院子给你住啦!”

    丁文志无奈一笑。

    到了梧桐苑以后,丁文志把东西摆放好,就要跟着杜晓瑜去德荣堂见老太太。

    杜晓瑜道:“天色还早,二哥不妨先歇会儿吧,我让人给你送些热乎的饭菜来,再添个火盆,等吃饱暖了身子,咱们再去德荣堂也不迟,老太太这会儿忙着接见亲戚,怕是也无暇顾及这边,不妨事的。”

    丁文志只好坐下来。

    杜晓瑜出门吩咐了一通。

    不多会儿,丫鬟们就把饭菜给端过来了。

    丁文志没着急动筷,看向她,“你也还没吃吧?”

    杜晓瑜点点头,“我一会儿就回去吃。”

    “那我可不管你了。”丁文志道。

    如果是在白头村,他大可以直接叫上她一起,但今时不同往日,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今又是在杜家,自己要是毫不顾忌地开了口让她一桌吃饭,一会儿传出去,她名节有损不说,自己也该成登徒子了。

    杜晓瑜一眼就看穿了丁文志的顾虑,所以没有强行留下来,而是回了自己的海棠居吃饭。

    吃完饭以后才过来把丁文志带去德荣堂见老太太。

    正巧老太爷也在,听说丁文志是读书人,又是国子监的优等生,那眼神瞬间就亮了一倍不止,说话比之前还客气,问了丁文志一些关于国子监的问题。

    杜家虽说不参与朝堂,不过老太爷还是挺关心时政的,国子监教学这一块也没落下,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工夫,两人就聊得好似忘年交。

    杜晓瑜心下一阵欣慰。

    她之前还担心二哥融入不了杜家,如今看来,倒是自己想多了。

    没多会儿,又有旁支亲戚来送年礼,老太爷老太太要接见客人,丁文志便识趣地告退了。

    杜晓瑜怕他闷,特地让水苏去前院请了杜晓骏来陪他。

    杜晓骏话痨,多沉闷的气氛都能被他给活跃起来,虽说聊不来文人墨客之间的那一套,不过杜晓骏自有办法把丁文志代入到自己的话题里来,两人倒也投机。

    杜晓瑜放了心,回去陪着静娘一起剪窗花。

    ——

    年三十这天,太监总管吴胜奉旨前来杜家,宣杜晓瑜入宫参加除夕宴。

    所有人都慌了神。

    老太太惶恐不安地看向吴胜,“敢问公公,皇上为何突然召五丫头入宫啊?”

    吴胜见自己的到来吓坏了这一大家子人,忙笑呵呵地解释道:“上回多亏了五姑娘的方子和药材,江北瘟疫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今儿个晚上的除夕宴,是太后特地吩咐的。”

    说完,目光落在一旁跪地接旨的杜晓瑜身上,“宫宴时辰虽然还早,太后娘娘却想先见见姑娘,还请姑娘即刻更衣随咱家入宫。”

    吴胜话音落下,立刻有宫嬷端着托盘上前。

    托盘里是一套华丽精美的冬日衣裙和一套蓝宝石头面。

    宫嬷显然是要亲自给杜晓瑜更衣梳头的,因为是入宫,头发的梳法和平时不一样,怕杜家下人不会。

    然而进房以后看到静娘,宫嬷呆滞了一瞬,忙过去行礼,“静嬷嬷。”

    静娘淡淡一笑,“王爷让我来伺候准王妃,梳头的事儿就交给我吧!”

    有静娘在,宫嬷哪还敢说什么,连声应是。

    见到宫嬷退出来,吴胜皱了眉,问她,“怎么回事?”

    宫嬷贴近吴胜,悄声道:“静嬷嬷在里面。”

    吴胜惊了一下。

    楚王竟然把静嬷嬷安排到准王妃身边伺候,杜家这面子也太大了!

    不过这样也好,楚王若是能对杜姑娘上心,没准儿就能收收心,少给皇上惹事,皇上也不至于隔三差五就头疼。

    屋里。

    杜晓瑜坐在梳妆台前,任由静娘给自己捯饬。

    静娘满心喜悦,“奴婢万万没想到,太后娘娘会这么喜欢姑娘。”

    杜晓瑜淡笑。

    太后喜欢的,怕是她的“识趣”。

    毕竟一个知道了秘密的人,倘若不能为己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弄死她让她永远闭嘴。

    想到这,杜晓瑜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果然皇家这潭水很深。

    当初杜家先祖及时退出是再明智不过的决定。

    只不过因为这次联姻,杜家又得被卷进来了,往后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穿戴好以后,杜晓瑜跟着宫嬷来到外院。

    众人第一次见到她盛装打扮的样子,纷纷惊得张大嘴巴。

    吴胜更是呆愣在原地,面上满是惊艳。

    只见缓缓而来的人穿一套湖蓝色锦绣宫装,上面绣了海棠花,随着杜晓瑜的步伐,那绣工精湛的海棠便好似在徐徐绽放,衬得她原本就清丽的容颜越发娇艳如花。

    最让人注目的,当属那一双眼睛,一颦一笑间好似有星子在里面跳动,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子贵女风范,完全看不出来这是被人传得沸沸扬扬的乡下丫头。

    老太太拉着杜晓瑜的手,嘱咐道:“五丫头,入了宫万事小心。”

    杨氏和许如月也过来跟她说了几句。

    等众人都道别完了,杜程松才单独把杜晓瑜叫到一边,说:“筱筱,宫里多的是人精,你要是应付不过来了,就把楚王拉出来扛着。”

    杜晓瑜嘴角抽了抽。

    杜程松又道:“他是你未来的夫君,你不靠他靠谁,没事儿啊,别怕,天塌下来他给你顶着呢!”

    杜晓瑜忍不住又抽了抽嘴角,心说楚王好歹也是您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