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小仙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春妮上道地夸了几句,让李婆子喜笑颜开。
家里其他几个大人心里同时点头,不愧是姐妹俩,嘴都甜,能说会道; 小小年纪处事就不错。
五个小孩也都在饭桌上喊了人; 跟钱家姐弟俩认识认识。
钱春妮仔细观察了下三个外甥的伙食; 发现虽然比不上最小的那个精细; 但也是比自家往常的要好,那她就放心了。
一大瓷碗实实在在的热汤面下肚,钱春妮姐弟两个吃的满头大汗,胃里饱饱的,嘴里口齿留香,很有满足感。
吃饱喝足,钱春妮泛黄的脸颊上露出了几丝粉红,显现出属于少女的风采,看得李婆子心上动了一动。
“闺女啊,你今年多大啦?”李婆子好似随意地问了句。
钱春妮眼睛微微一亮,故作矜持地端正了身子,回道说是已经十七了,到年底正好十八。
所以,可以找婆家嫁人了。当然这话是不能直白地说出来的。
哟,李婆子诧异地睁大眼将小姑娘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圈,看着还小,没想到都是大姑娘了。
钱春妮坐在那儿稳的很,即使心里忐忑的心跳如雷,外表一点没表现出来。
“现在家里咋样啊?”李婆子转移了话题。
“家中爹娘都好,我和弟弟帮忙干点活,还算裹得住……”钱春妮从善如流地说起家里的事,不着痕迹地把自己能干活手脚利索的优点提一提。
李婆子听的过程中点点头,完后瞅了她好几眼,不过没再当面问什么。
姑娘家脸皮薄,李婆子不可能当着她面问有没有说婆家的问题,不过在饭后她就找上了二儿媳妇。
钱春娥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有种小妹真要被叼走了的复杂感。
“你这是啥脸子?我看春妮是个好的,你给我仔细说一说。”李婆子追问道。
小姑娘看着不错,年龄又合适,他们这边正好有一个想讨媳妇的,两下碰到了一起可不就是缘分嘛。
如果对方还没说亲,那李婆子就趁人在这儿时使使劲,若是促成了好事,也不必大老远跑去王店那山沟沟里找了。
而且李婆子还有另一重想法,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有小仙女的庇佑,李家村的前途不会差,以后的生活只会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哪家闺女要是嫁进来了,那真算是一步掉进了福窝,只要勤劳肯干就不怕饿肚子。
所以,这种好事当然不能便宜了外人,李婆子因此才从儿媳妇娘家找人。
前一个是外来的,她本就不看好,之后果然告吹了。
现在眼前这个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是自己人!
“娘是这么个意思,你娘家那边有没有这个意向,你妹子愿不愿意过来,还得你去先问问,探个话儿。”李婆子给儿媳妇摆明车马,说清楚了自己的打算。
钱春娥心说不用问,早前就透过信儿了,她妹子是千万个愿意,爹娘估计也不会多拦,她之前也打算的挺好。
只是,临到头来,未来妹夫的人选换了!
本来她看不上李麻子那家伙,然而兜兜转转还是将要落到他头上去,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作之合?
啊呸,去他娘的天作之合!
是李麻子拜了他们家小仙女,撞大运要有个贤惠的媳妇了!
钱春娥无奈地接下了婆婆的任务,去院里找到钱春妮,姐妹俩手拉手进屋,说是要讲讲体己话。
刚进去,还没坐下,钱春妮就转身给了钱春娥一个熊抱。
“姐,你真是我亲姐!”钱春妮兴高采烈地说道。
“我还以为上次的拜托你不同意呢,原来一直替我操着心,你的传信儿咱爹娘都收到了,说是咱俩嫁到一处也挺好的,就让我来趁机看看男方咋样。”
“这桃干真好吃,咱们啥时候去把人偷瞧一眼?”钱春妮愉快地吃着东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钱春娥看了看她那没心没肺只顾着吃的模样,叹着气郑重地问她是不是真想嫁到这边来。
“姐,你都问了几遍了,我很确定,嫁过来能过好日子,我干嘛不想嫁。”总比嫁到家里那片儿地方饿肚子强。
钱春娥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再阻拦。
往好了想,李麻子家人口简单,妹子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麻子娘脾性好,当她儿媳妇不会受气。
只要妹子以后捏住粮柜钥匙,再管好了丈夫,就不怕过不好日子。等到时候给婆家生个一儿半女,麻子娘俩只有欢喜的份,供着她都来不及,肯定不会被作践欺负的。
钱春娥说服了自己,稍后就给了李婆子答复。
李婆子不多会儿就出门去找麻子娘了,半个小时后才回来,笑呵呵地让钱春娥带妹妹去梳洗一番,说是小姑娘的头发被外面的风吹乱了。
钱小弟摸了摸脸,觉得他也被路上的风吹得不轻,是不是也去洗把脸?
李治民转头就把人拖走,带出去玩了。
这个还没摸清状况的小屁孩,真以为他姐只是简单的梳头洗脸啊?
有关亲妹的终身大事,钱春娥可不敢疏忽。
她拿出了自己的压箱底,把好衣裳给妹妹换一身,头发梳好,脸洗干净还擦了猪油脂
等钱春妮收拾停当,整个面貌焕然一新,精神了许多。
人往那儿一站,看上去就是个娇俏的少女,除了瘦弱了点,其他都挺好。
然后,李麻子到了,他娘让他来送点芝麻。
不过麻子心里也不是蠢的,大概猜到了点情况,毕竟出门前他可是被娘要求穿上了借来的那身衣服哩。
等麻子红着脸期期艾艾地上门,果然见到大队长院里多了个漂亮好看的小姑娘。
李麻子瞄了一眼顿时脸更红了,话都差点说不囫囵。
“婶儿,我娘、我娘让给你送芝麻来。”说完这句话,李麻子感觉脸上都冒烟了。
那个、那个小姑娘咋还看着他嘞?让他都不好意思了。
李麻子新长的面皮本就薄,这么一害羞更是显得白皙粉嫩,活生生一个弱兮兮的白脸小生。
钱春妮简直看直了眼,哇,这人长得不赖还貌似很好掌控的样子。
若不是时间地点不对,她真想上去捏一下欺负欺负人家,让他哭唧唧地掉眼泪,就像她以前打哭村里那些赖皮一样。
李婆子在一旁看得分明,两人的第一印象都不错,那这亲事八成有谱了。
“哎,交给婶儿吧,我给福娃做芝麻糊去,你们在院里先玩一会儿,我等下把碗还给你拿回去。”李婆子朝儿子媳妇们使了个眼色,接过芝麻转身进了厨房。
李老头和李治国咳了咳,坐在屋檐下没动,表示做不来这种保媒拉纤的活计。
李治富嘿嘿一笑,上去拉过站在那儿手足无措的李麻子,带人坐到小板凳上,正面对着他媳妇那边。
而钱春娥旁边正坐着钱春妮,姐妹俩正似模似样地整理着棉线。
李麻子哆嗦着手给自己灌了碗凉水,偷偷瞄着对面的姑娘,而钱春妮手上的动作不乱,眼角余光却是望过来的。
两人一对眼,李麻子首先害羞地收回去了,被钱春妮大胆地仔细观察了一遍。
“咋样?是不是太弱了,就他那身板儿都干不了多少活。”钱春娥悄声跟妹妹嘀咕道。
虽然她同意了,但是该嫌弃的还是很嫌弃。
李麻子的身材确实是个硬伤,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长高长壮点,不然就那个瘦小的样子,估计连老婆孩子都保护不了。
之前那周三娣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了更好的人选后就把李麻子撂开了,转头去勾搭更高大强壮的李红旗。
然而钱春妮一点没意会到她姐的意思,羞涩地低声回说还好,和她正搭配,俩人都是瘦瘦小小的身形,谁也不嫌弃谁。
干不了多少活又不是不能干活,再说她一个顶俩。
钱春娥听的鼻息一喷,差点气了个倒昂。
好吧,这是真看上了,还没嫁过去就已经知道胳膊肘往外拐,向着人家了啊。
两相见过面后,李麻子没待多久,避免村里人知道了说闲话。
李婆子笑眯眯地出来还了碗,回给麻子娘一碗甜果酱。
稍后,钱春娥姐妹俩就跟着李婆子进了屋,等钱春妮了解了麻子娘的情况后更为满意。
只是婚事还得有爹娘点头才好,钱春妮矜持地道是回去问父母的意思,其实她表现的那样子已然同意了的。
随后隔壁的钱春娇也过来了,坐到一块儿说了会儿话。
到了后晌,姐弟俩告辞回去,李婆子大方地给他们捎上了几十斤红薯,让两人抬回去。
这东西能耗顶饱,够四口人吃好几天的了。
麻子娘收下儿子端回的甜酱碗,在晚饭后应约而来,和李婆子关在屋里嘀嘀咕咕。
荣锦在两个人欢欢喜喜地商量着提亲纳彩的啰里啰唆中,渐渐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她发现院子里多了点东西,晾衣绳上挂满了一条条的腌肉。
据说全是钱春妮姐弟俩带过来的那半只狍子腌制出来的,怪不得李婆子能舍得下大半袋粮食当回礼。
第35章
钱家湾那边很快传来了好消息; 钱春妮爹娘同意了,只等李麻子找了媒人过去提亲,这件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去提亲那天; 李麻子打扮的人模人样,带着媒人; 提着聘礼,找了长辈和朋友陪着; 风风火火地冲去了女方家。
喜事当即在村里传开了,大家伙纷纷恭喜; 笑着说结婚的时候说一声,他们都来帮忙; 顺便喝一杯麻子的喜酒。
麻子娘满脸喜色; 笑的合不拢嘴,好好扬眉吐气了一番。
乡亲们讨巧说麻子的好听话,她就谦虚着夸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还特别感谢了促成良缘的李婆子和钱春娥婆媳俩。
大家伙这才知道; 原来麻子的未来媳妇竟然是大队长家二儿媳妇钱春娥的亲妹妹。
哎哟,都是自家人呐,比那什么周三娣关系近多了,众人为此对即将嫁到他们村的钱春妮印象很好起来。
李麻子的亲事刚定下没多久,李矛头家准备娶大儿媳妇了。
虽然李红旗截胡的事做的不地道; 但毕竟是同一个村的人; 他们家平时做人也没啥不好的; 于是去添礼帮忙的人不少。
李麻子自从说好了媳妇; 人逢喜事精神爽,娘俩都将之前那事甩在了脑后,此次也随了一份礼钱。
李家村如同之前办喜事那样,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把新媳妇迎了过来。
只是坐在扎着大红布的架子车上的周三娣,穿着的却是一身寻常的补丁衣裳,还不是红的,一点都不喜庆。
这就让接亲的人有点尴尬了。
穷没事,他们都穷,哪个平常穿的衣裳上没补丁的,大家一个样儿,都理解。
但是结婚哎,好歹找一件过得去的好衣裳当喜服吧,不然显得女方对亲事多不重视似的,让新郎家怎么看?
周三娣面对众人时不时诧异打量的目光,脸色沉了一下,拽紧了自己的衣角。
她也知道穿这样的会被人家瞧不起,但是聘礼里面那块好布都给小弟用了,想借身好的又借不来,她将就一下也没啥。
只是婆家来的这群小伙子太没眼色了,看啥看,没见过出门子的姑娘咋地。
李红旗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诡异的气氛,大家伙给面子地收敛起来,只是心里纷纷撇嘴摇头。
出门子的姑娘他们咋没见过,自己村时不时还嫁出去一个呢,只是没见过这么光板儿嫁人的。
这位周家的闺女可是只穿了身旧衣服,包袱都没拿一个,只身上了接亲的架子车。
你说嫁妆?呵,毛儿都没见着。
一块来的壮劳力们摊摊手,本来都是被叫来准备帮忙搬陪嫁的柜子木箱子啥的,这下白来了。
别说衣柜木箱,缺腿儿的凳子都没一条。
李红旗虽然替新媳妇解了围,让结亲队伍顺利上路了,但走在路上时,他的脸色也不是多好。
要知道,他家给的聘礼可不算少。
应着女方家的要求,粮食给了两大麻袋,知道对方家里穷,置办不起好的,他娘还特意把藏了许久的一块好布料搁在聘礼里边送了过去,点明是给新娘子做衣裳穿的。
红旗娘想的好,布料虽然心疼地舍出去了,但是过后会穿在儿媳妇身上再带回来,不仅没损失啥,还能给家里长脸面。
只是她打算的再好,却没想到周三娣一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聘礼全部收下,闺女出嫁却连根毛儿都不出。
李家村当时热热闹闹地把迎亲车队送走,不成想接回来的时候却都兴致不高懒懒散散的,都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
结果一看车上的新娘子,还有那辆没有一点嫁妆影子的空架子车,众人露出了然又惊奇的表情。
哎哟喂,多少年了,第一次见到男方送了聘礼,女方啥都不带只来一个人的。
要说新媳妇家没东西陪嫁,那就提前两家商量好了,男方聘礼相应的也不会给太贵重的,这样两家都不吃亏,只当结门儿女亲家。
可是女方这回明晃晃地收了不少聘礼,却在嫁闺女时装傻当铁公鸡一毛不拔,李矛头一家可要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众人啧啧不已,说来这算不算现世报啊。
李红旗截胡人家的相亲对象,结果媳妇还没娶到家就出了这么丢脸面的事。
乡村里面藏不住秘密,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到片刻就传遍了李家村上下。
之前没随礼没打算来的村民也齐齐跑来看热闹,对着新娘子和李矛头家的门头指指点点。
虽然大家伙没说太难听的话,但是红旗娘还是感到了难堪,心里十分憋屈。
李矛头这位大家长好歹端住了,若无其事地热情招待客人,安排着婚事正常进行。
等到拜了天地,随礼的客人们入座开席,李老头挨桌敬酒让大家海涵,说道家里第一次给孩子办喜事一时仓促了云云。
另外,门外围观的人也都被分到了一把炒玉米磕牙,权当沾沾喜气。
乡亲们吃人嘴短,又没什么坏心思,见没啥热闹可看了,很快散了去。
麻子娘俩也在坐席的人中间,毕竟他们家正常随礼了,不来吃一顿多亏啊。
旁边还坐着李治富和钱春娥夫妻俩,他们是作为大队长家的代表来祝贺的,礼金也给了。
只是按照以往的规矩,本来应该李婆子或者老大夫妻过来,那样显得重视。
然而李婆子围着宝贝孙女转悠,荣锦吃不了那些,她也就不想来。
赵凤仙那里感觉来了比较尴尬,还是算了吧,给大家都留点脸面,李治国当然跟着媳妇也不来了。
这样,李治富夫妻两个就麻溜地过来了,早饭都少吃了几口,特意空出肚子准备撂开了肚皮吃一顿。
门口遇到麻子娘俩,已经成了亲戚的两家索性就坐到了一桌。
“妹夫啊,你太瘦了,得吃多点,最好再长高长胖些,将来能多挣工分养老婆孩子不是。”钱春娥顺手把桌上的玉米馍馍给李麻子塞了几个,馍筐里顿时空了一半。
李麻子哎了一声,分给他娘一个,然后猛吃海喝,只是吃到一半他吭哧吭哧地说道,“大姐,春妮说我瘦也不要紧,她就稀罕我这样的。”
“噗——”钱春娥一口菜汤喷到了脚底下。
死丫头,啥时候对人家说了这么不要脸的话!
麻子娘在旁边笑的一脸灿烂,皱纹都多了几条。
当新郎官新娘子敬酒敬到他们这一桌的时候,几人狭路相逢面对面,尚且还有些不自在。
李麻子则放开的多,他春风得意着呢。
比起高高大大一副男人相的周三娣,他还是喜欢跟他身形搭配娇小玲珑的钱春妮。
所以对于抢了他以前相亲对象的李红旗,他这会儿反而感激居多。
多谢啦大兄弟,谢谢你把抠门的母夜叉抢走了,不然他李麻子哪有机会定下漂亮小媳妇。
李麻子一脸庆幸喜悦感激…的复杂神情,拍着李红旗肩膀恭喜道,“红旗哥,麻子给你道喜啦,祝你们夫妻和睦百年好合!”
李红旗:“…………”恭喜就恭喜,你那一脸奇怪的表情是咋回事?
周三娣跟在后边搭眼看了下李麻子,箍着嘴没啃声,大家以为新娘子害羞,善意地笑笑就放过他们了。
席面还算好,比平常的饭食多了些肉,对于已经不缺粮食的村民们来说,没啥稀奇的,众人吃罢后该散的都散了。
周三娣自此成了李家村的新媳妇,只是她一般很少出来跟人说话,基本见不到她人影儿。
之后村里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直到老族伯出去几天从外面回来。
初夏的夜晚,李老头家的大门被敲响。
老族伯进院歇口气,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对李老头一家说道,“福娃的名字算出来了。”
为此,他特意跑老远请了一位算命瞎子出山,奔波良久,终于有了结果。
“算出来了?”李婆子很是惊喜,当即追问,“算出叫啥?”
其他人也都殷切地看着老族伯,给他们家小仙女起大名可不是小事,怠慢不得。
老族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黄纸,上面用黑色的墨水写了两个工整的大字。
“这是繁体字啊。”李老头眯着眼睛仔细瞧了下,嘴里不由自主地念出纸上那两个文字。
“荣、锦?”
李治国哥三个跟着同时念出,然后都是一愣。
这是属于他们家小仙女的名字?可是看不出来是哪方神仙啊,那些传说中有名的神啊仙的好像没叫这个名儿的。
“额,福娃会不会真是菊花仙啊…”李治民顺嘴一秃噜,被李婆子立马揪着耳朵扯到了后边。
李婆子站到最前面,对着黄纸上的俩繁体字认真瞧了又瞧,越看越喜欢。
“这名儿不错,福娃原来是叫荣锦啊,果然是天定的,听起来就不一般,比咱们的有文化多了。”李婆子喜滋滋地称赞道。
老族伯捋了捋胡须点头附和。
当然不一般,算命瞎子为了算出这个名字可花了不少力气,付出的代价不小。
若不是他带去的粮食多,且人家家里都快断顿了,一个老娘饿的皮包骨,说不得对方还不愿意帮他算嘞。
大家一听奇了,问具体啥情况,让老族伯说说。
“那人是个真有本事的,刚开始还不愿意算,说是啥泄露天机要遭天谴的,我给的粮食多……最后他答应算了,却没算出来!”老族伯讲到当时的场景哈哈一笑。
本来是凭着生辰八字随手一算,挣点粮食给家里应急,没想到遇到硬茬了,连个名字都没算出。
算命瞎子自感脸上无光是一回事,同时也牛脾气上来,在老族伯怀疑的目光下算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咋了?”李治民听的津津有味,在老族伯停下喝茶时紧跟着问道。
李治富拍了蠢弟弟一巴掌,傻货,当然是算出来了,不然黄纸上的名字咋来的。
老族伯喝口茶清清嗓子,不再卖关子,把后续说出。
“最后他掏出一枚龟甲,还有一串铜钱,说是他的传家宝贝,点着香用它卜算终于给算出来了,不过……”老族伯摇了摇头。
“算出后,那人当场就吐了口心头血……我走时把带的粮食全都给他留下了。”
大家伙这回相信算命瞎子之前的话了,泄露天机果然要遭天谴的。
……
荣锦在里屋小木床上翻了翻身,在睡梦中继续跟周公下棋。
尚且不知道,她的马甲已经被此界土著中的能人异士扒掉了一个。
第36章
老族伯从李老头家出来; 意犹未尽地回了家,他老伴儿还在锅里给他温着玉米野菜糊糊。
“你看你,回来还没坐下就又出去; 饭也不吃,就那么急?还以为自己是年轻那时候呢……”老伴儿一边给他端饭一边不满地抱怨。
到底还是心疼老头子出去奔劳一趟; 她又悄悄去厨房打了碗鸡蛋茶。
自从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殖后,他们家也养了几只鸡一群鸭; 鸭蛋攒着卖钱,鸡蛋却是给自家人吃的; 补充那啥营养。
老族伯大口喝完温度正好的糊糊,又小口美滋滋地品着鸡蛋茶的香味儿; 心里别提多舒坦。
“你说以前哪有现在这种好日子; 都是托了咱们小仙女的福,我早点把算出来的名字送过去咋啦?”老族伯砸着嘴反驳道。
老伴儿说不过他,而且那话也是事实; 只能斜了他一眼; “大半辈子了,一直是你说的有道理,我还不是担心你那老身板儿,万一哪天累着翘了辫子…”
“嘿,我好着呢; 你就别瞎操心了。”老族伯撂下碗摆了摆手。
老伴儿瘪瘪嘴; 踩着小脚去收拾碗筷时听到大门开合了一声; 出来后发现老头子又不见了。
老族伯吃饱喝足; 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某项大事。
他先在村里村外转悠了一圈,看过田里茁壮生长的茂盛庄稼,见到屋舍之间迈着八字步悠闲散步的鸡鸭鹅,心头温热。
初夏的风仍然柔柔地吹拂着,夹杂着草木和花朵的清香,恬静安然。
老族伯逡巡了半晌,在日头正好时辰吉利的那会儿拐去了祠堂。
祠堂做教室的正屋里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还在上课,老教师看到他进来以为有什么事,正要起身打招呼,被他摆摆手制止。
老族伯背着手在铺着青石砖的院子里溜达了一会儿,然后在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