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人保护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杨头顿时喜笑颜开。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第十八章
“明天南方的降雨将会减少,未来三到五天,会出现晴朗天气,温度也会有所回升……”
天气预报的声音戛然而止。
封肃吃着泡面的手一顿,半抬起头来,对上了一张冷若冰霜的女人脸。
来人今日穿着一件红蓝格子的衬衫,白皙的皮肤上都是倦色,眉间下意识蹙着,头发乱七八糟的扎着……
也不知道多少天没有好好睡觉了。
封肃低下头,端起泡面碗,喝了一口汤:“你今天不在前面督战,怎么有时间跑我这来了。”
藤晓走到封肃的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今日区卫在边界发现了长平驻点的鸽子,是她来信了,说长平城驻点的工作人员,全员失踪了。”
封肃点了点头,用叉子将泡面里的卤蛋戳成两半:“我听说了。”
“她信里说,还会在长平待上几日,我们讨论后想给她回信。”将手中的信封压在桌上,推到了封肃手边,“这是回信内容,你看一下。”
封肃放下勺子,抽出桌上的湿巾擦了擦手,然后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来。
他抖了抖信纸,信的内容很简单:
进霖州,入云锦,上京都,再探。
“藤大领导,你来求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封肃脸色冷了下来:“出发前,我们说好的,余初只要探完长平驻点后,就让她回来。”
藤晓料定了封肃会发飙:“封肃,你听我说——”
封肃一向不耐烦听他们口中的空话套话,双手抓住信纸,对半一撕,再对半再撕……直到正封信碎成一把纸片,才扔进一旁的垃圾桶里。
他语气里已经有了怒意:“听不听你说,结果都一样,她是我的人,我不同意。”
藤晓原本以为,封肃好歹是一线退役的,对大局向来把控的好,这一次他生气归生气,但是终究是明白事理的。
却没料到,他的态度,会如此的抵触,居然只是开了个头,就被堵死了。
她沉默了一会儿:“发出去了。”
封肃侧过头:“什么?”
“信已经发出去了。”
封肃突然站了起来,身后的椅子以为巨大的惯性,“哐当”一声砸在了地上了。
他嗤笑:“那你惺惺作态,跑我这商量个什么?”
藤晓不知道这事儿怎么跟封肃解释:“我……”
他们,确实是没有办法了。
封肃显然也不想听她的解释:“让她孤身一人,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进入腹地打探消息。你们是不是还不死心,巴不得她现在就去死?”
“封肃!这是指挥部的决定。”藤晓冷冷的看着有些失去理智的封肃,“请注意你的用词和态度。”
“好好好——”封肃在原地来回走了几次,脸上的嘲讽越来越浓。
终于,他伸出手,将面前整张桌子都掀飞了过去,他脸上怒火冲天,眼底却冷如寒冰。
“藤晓,你记住了,这一次,你们欠余初的。”
藤晓张了张,终究再开口。
两人不欢而散。
等藤晓离开了很久,周寅才小心翼翼的探进屋子半个脑袋,打量着办公室的情况。
刚刚封肃的暴怒声音,隔着两层楼他都听见了,还以为以封总的脾气,此时应该怒不可遏,眼里冷刀子直瞟。
却没料到,他此时正弯着腰,正在办公室的零食箱子里翻找着什么。
封肃似是后背长了眼睛,语气意外的平和:“小周啊。”
“封……封总。”
“白胡椒味的泡面,你放哪了?”
周寅走进屋子,低头看了一眼地上翻着的办公桌,还有不远处一盒打翻的泡面,没有从突变的画风里反应过来,本能接到:“白胡椒味的应该没有了,不过新出的藤椒味味道不错,您要不尝尝?”
“那就尝尝这个——”封肃从零食箱里提溜出一盒藤椒味的泡面,“你去替我烧壶热水,然后回来把办公室给收拾了。”
“好的。”
这完全是准备再吃夜宵的节奏。
周寅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封总,您不生气啦?”
“跟张死人脸生什么气。”封肃懒洋洋的坐回沙发上,“她过完河就拆桥,我搭个梯子还不行吗”
周寅:“啊?”
他好像越来越跟不上自家领导的节奏了。
***
余初蹲在地板上画圈圈。
小桃站在一旁,弯着腰,觉得她已经蹲了小半个时辰了,这么继续蹲下去也不是一回事儿。
于是劝到:“小姐,您要不躺一会儿?”
余初摆了摆手,她都躺几天了。
“那就坐一会儿?”
余初摇了摇头:“晕。”
她没料到,几年没坐船,这一次居然晕船了。
先是七荤八素的吐,后来吐习惯了,就开始手脚无力,心口恶心。
只有蹲在墙角,才会觉得自己不是海上来回摇晃一棵浮木,稍稍好过些。
照理说,一个人的体质改变不会那么大,余初想来想去,看向小桃:“你们家公子,给我吃的什么药?”
放在白米粥里,她这么挑的口都没有尝出来,还能连睡几日没有什么副作用——
肃美人和医院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嘛。
小桃脸一僵,眼底又急又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呐呐开口:“奴婢不晓得,不过大少爷说,只是昏睡几日,并不会产生大碍。”
余初凉凉的看了她一眼:“你家大少爷要是在早餐里给我下砒丨霜,你也端给我吃?”
小桃脸一白,“扑通”一声就跪了:“大少爷……大少爷他不是这样的人。”
她咬了咬牙:“再说这药,奴婢给小姐之前,先自己尝了。”
怪不得那两天,小桃不见踪影。
余初有气无力,伸出戳了戳小桃的脑门:“你是不是傻。”
连最后一个能生气的人都没有了,她有些不是滋味。
“小姐突然要离开,是不是跟大少爷有什么误会?”小桃不敢躲,只能等余初戳完了,才捂着额头小心翼翼问道,“要不我把大少爷叫来,小姐和少爷好好谈谈?说不定误会就解开了呢。”
余初想起顾文澜的行事作风,笑了笑:“你家公子,躲我还来不及呢。”
他那种古板又坦荡的君子脑回路,就是多看了自己一眼,也会觉得是他的问题,必定会反思抄书,读几本圣贤书忏悔。
然后躲她个十天半个月。
这次下药绑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儿都干了,要是她撒泼打滚闹一次,再说几句诛心的话。
顾文澜那小子,估计能躲自己半辈子。
小桃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她的确是去找过几次顾文澜,但是还没到对方的船舱,就被小厮和丫鬟给堵住了。
问了几句话后,又打发了她回来。
细想一下,似乎从上了船,她的确是没有再见过大少爷了。
“小姐——”小桃干巴巴安抚道,“等到了云锦,回到府上,一切都会好的。”
***
余初这一回没有猜对,顾文澜在船靠岸前,来到了她的门前。
那时,她正因为晕船,靠在凳子上昏昏欲睡。
顾文澜隔着房门:“余姑娘。”
余初醒了过来,一股恶心从胸腔涌了出来,她捂着嘴,半天没有缓过来。
门外的顾文澜听见响动,却没有听见余初的声音,以为她正生气,眼神暗了暗。
“得罪了。”
他预告完,房门就被两个五大三粗的粗使婆子撞开了。
然后在余初震惊目光下,用布将她的嘴给堵住了,然后用麻绳将她的双手双腿都仔细绑起,末了用麻袋一套。
她长得不大只,体重刚刚过百,干惯粗活的粗使婆子,连两个人抬着都不需要。
直接将余初拎上肩膀,头朝地,如同扛一个沙包一样,将人直接抗走了。
余初眼前一片漆黑,觉得血液都往大脑冲,原本就晕的脑子更懵逼了。
胃里瞬间翻江倒海。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她脑子里记仇的小本本,自动开始写起封肃的名字。
肃美人!
呵呵。
她要诅咒他吃泡面没有调料。
顾文澜抱着自家的幼弟,看着粗使婆子扛着麻袋,消失在船头。
江边的风很大,在耳畔呼啸而过,却依旧盖不住脑子里不断回响的声音。
——那个雌雄莫辩的男人笑着跟他说的话:
“余初,你也认识,在界市上追着你要矿泉水那姑娘。她生活节俭,工作努力,每个月都攒下大半工资,就是为了以后出去,能开一家小店。现在为救你弟弟,她把大部分积蓄都搭给医院了,也把不想面对的人情,又面对了一遍。”
“我说这么些,不是要你对她感恩涕零,而是无论做了多少,她自己不说,总会有些人可以心安理得当做不知道。”
“现在我可以放你出去,作为条件,你要看护好她。”
“她若是只在长平打晃,就不要搭理她。只要出了长平——”
男人低头一笑:
“不论是下药也好,还是直接打晕拖回家也好,你都要把人看住了。”
第十九章
顾府很大,从窗口看去,是层层叠叠的屋檐,和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
院子清幽,建筑雕工精美,假山布置的恰到好处,种着荷花的池子,引的是活水。
这样的院子,没有个三代,是积累不出来的。
余初一直没有问过顾文澜,现在看起来,应该比她之前认为的出身更好。
可能是对自己爬墙能力心有余悸,顾文澜那小子,居然派人把窗都用木条订了起来,大门外更是三班倒有人值守。
生怕她一个转身就爬墙跑了
其实余初觉得顾文澜想得太多了。
顾家这种高门大户,院子都是几进的,每道院门都需要刷脸或者出入证明才能进出,可谓关卡重重。
加上那高六七米的围墙——
就是肃美人那种身手,要是被关在这么一个地方,没有了工具的协助,估计也出不去。
她收回视线,将手里拿着馒的头掰开一小块,用指尖碾碎了,撒到花台上的鱼缸里。
两只小鱼相互追逐着,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这一方小小的鱼缸有什么束缚。
她喂完金鱼,架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手,从怀里掏出怀表。
中午十一点。
这个点——
顾家俩兄弟,该找自己吃饭了。
来到顾家几天了,这两位无论风雨,都会来她这儿,摆上一顿中饭。
果然,等余初回到内室,换了一身稍微正式的衣服,将散着头发打了个麻花辫,软底的素面睡鞋还没换成绣花鞋——
门外就传来了守卫恭敬的声音:“大少爷。”
“开门。”
“是。”
房门在咿呀声中打开,余初透过内室半打着的帘子,看见外室有两个丫鬟提着食盒并肩而入。
顾文澜牵着弟弟跟在后面,他看见余初,抿着唇,后背绷的有些紧。
这俩兄弟今日都穿着宝蓝色的长袍,藏蓝色的靴子,加上坠在腰上的同款玉佩——古代版的兄弟装。
顾文青年纪小,并不知道两人之前的种种,看见余初,小脸瞬间挂起了笑容,挣脱开自家兄长的手,晃动着小胳膊,迈着小短腿噔噔蹬朝着余初跑来。
顾文澜皱眉:“文青!”
兄长的声音让顾文青停了下来,他似是想起什么,收起了脸上的笑,一本正经的板起脸,双手环成一个圈在自己的面前交叠。
冲着余初行了个礼,奶声奶气道:“余姐姐,今日可好。”
余初乐了。
她走上前几步,半蹲下,将孩子抱起,往客厅走:“小文青,先生教你礼仪了?”
顾文青有些不自然,手抓着余初的袖子:“先生说,君子要有礼有度,进退皆宜——”
标准的古代贵族教育。
对小文青而言,是最适合也是最有利的教育。
余初将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那好好跟先生学。”
一旁的顾文澜听到,看了过来,眼中略带讶异。
他原本认为以余初的出身,以她的性子,必定是最讨厌束缚,最厌恶礼教。
没想到,她能对幼小的文青,作出这番规劝的话。
丫鬟们的动作很快,中午四菜一汤两个甜点,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寻常食材,却做得精致无比。
三个人分坐三方。
顾家肯定有食不言这种规矩,就连处于最好动年纪的顾文青,一顿饭下来,也没有开口说上一句话。
直到饭后漱口后,丫鬟端了茶上来,顾文青才低头小小的吐了一口气,伸手抓了抓自己手臂,挪了挪小屁股。
顾文澜看着自家弟弟,表情软了下来,再对上余初,语气也是一团和气。
“这几日,我在书房收拾了一些杂书,明日就给你送来。”
“现在的丫鬟你要是使得不顺手,直接跟门卫说,打发出去,再换一个。”
“小桃是长平别院的,规矩松散,还需□□一些日子才能给你送来。”
“过几天就是祖母的大寿,可能会闹腾一些,你若是有兴致,我叫人来给你唱一折。”
……
无论顾文澜说什么,余初都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他,没有说话。
她的眼神太过清冽和干净,让心中有愧的顾文澜端起茶,半垂下眸子,避开了余初的视线。
细想起来,几日了。
自己为什么绑她,为什么带她回顾府,为什么锁她……
这样的问题,她似乎从来没有开口问过。
***
即使锁在屋子里,余初还是能感觉出府里越来越喜庆。
院子里丫鬟换了新的头花,小厮换了新靴子,就连她身边伺候的小丫头银杏,也喜滋滋的找来了红色的灯笼,在屋外指挥着护卫,在门前挂上。
余初坐在窗前,托着下巴凑热闹:“高一点,高一点——”
“歪了歪了——”
护卫爬着梯子,视线正盯着灯笼,一时也没有分辨是谁在说话;跟着声音操作。
一会儿伸长了手,一会儿侧着腰,把原本已经扶正的灯笼挂的东倒西歪。
还是银杏先反应过来,看着窗户的方向,透过木条正好看见屋内人懒得跟没骨头似的样子,笑了起来:“小姐,您又拿奴婢们寻开心了,老太太的生辰马上就到了,再拖下去,可就剩咱们院没有挂起来了。”
余初有些犯春困,打了个哈欠:“一来我又不参加寿宴,二来你家老太太也不认识我,这里挂不挂,挂的正不正,不打紧。”
银杏脸色一白:“小姐——”
她正想安慰自家这位新主子几句,比如少爷事无巨细,给的吃穿用度,无一不是府里最好的。
又比如少爷终日忙的不可开交,却还日日都过来陪着用饭,可见心里是有这位新主子的。
再比如,这一次没能参加寿宴,是因为名分没到,赶明给了名分,类似的宴会有的是机会参加。
……
她酝酿了七八种说辞,到底一句都没有用上,那位刚刚还捣乱着的新主子,压根没有把这事儿放在眼里,转头就趴在窗前的桌子上,倒头睡过去了。
这位姑奶奶——倒是心大的很。
银杏侧过头,对着搬梯子的门卫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指了指余初:“小声点,小姐睡了。”
护卫点点头,放缓了动作,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一点点的矫正灯笼的位置。
只是他们管得了自己,却管不了别人。
院门外,一道桃红色的身影款款而来。
她穿着的衣服虽然并不花哨,料子却十分不错,袖口和领口都绣着兰草的花样。
头上插着一支素银双碟簪子,耳坠一副梅花样式银耳环,脚上的绣花鞋虽然有点泛旧,但是做工却是极好的。
这人银杏认识,是夫人身边的一个大丫鬟,叫夏兰,从小被夫人当成大少爷通房丫鬟养。
前两年的时候,她们这群小丫鬟都还以为,夏兰以后会被抬做姨娘。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到现在,大少爷似乎没有收人的意思。
银杏发现来人走近时,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夏兰扫了一眼门外的三人,笑道:“哟,你们这还没挂上呢。”
银杏连忙往前走了几步,压低了声音:“夏兰姐姐,您怎么来了?”
夏兰视线在周围打量着,像是在寻找什么:“我替夫人瞧瞧,看看各院是不是都收拾妥当了。”
银杏微微侧过半步,挡住了夏兰的视线,赔笑:“夏兰姐姐,您看,我们这灯笼马上也挂好了。”
夏兰伸出手,用了巧劲推开银杏:“这挂没挂好,我得自己看看。”
她刚走几步,停了下来,视线看向被钉死的窗户上,正好对上了窗户里,睡眼朦胧抬起头来的余初。
余初被吵醒后,睁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长得不错的陌生妹子,这阖府上下,她认识的不过寥寥几个人,这冒出个她不认识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她从椅子站了起来,正打算回床上午睡,刚扭头,就听见那陌生妹子出声道:“余姑娘,你可能不了解,我们顾家最重礼节,孝字为先。”
“大少爷连着几日中午都推掉了家宴来到小院,夫人已经心生不满。”
“望你束缚好自己,也当好好规劝少爷。”
“这样,你以后在顾家,才会有一席之地。”
误入宅斗剧本的余初:“????”
她回过头,语气里满是八卦:“这位姑娘,你是不是想嫁给顾文澜?”
一直板着脸,义正言辞“指教”余初的大丫鬟,脸色一变,有血色从脖子上涌,直接红了大半张脸:“你——”
“我看好你哦。”
余初似乎觉得自己刚睡醒,语气轻飘飘的,少了点真诚。
于是伸出右手虚握,做了一个加油的姿势。
“噗”
银杏看着夏兰目瞪口呆满脸通红的样子,立刻转面向着柱子,半低着头,捂着自己的嘴。
笑的肩膀乱颤。
第二十章
顾家老太太的大寿,阖府上下忙的脚不沾地。
天色将黑未黑,大红色的灯笼已经点了起来,整个顾府都罩在一片喜庆的颜色之下。
从窗子往外看去,小院大门正开着,能看见一波波的人从自己眼前路过。
他们或抱着盆栽椅子,或拿着菜品酒器,还有的三五成群,合抱一个大鼎,合抬一个架子……都是急色匆匆,连一个空的眼神都来不及给旁人。
只有她这小院子里的人,一个丫鬟一个粗使婆子,两个护卫外加一个她。
五个人,闲的长草。
银杏正坐在门前,面前摆着一个针线篓,一手拿着鞋垫,一手拿着针,半低着头纳鞋底:“小姐啊,你是哪里人呀。”
余初:“南方人。”
“听说江南四季如春,是不是冬天还有花开呀。”
“你听谁说的,江南冬天又潮又冷,早起的时候,屋内的水都结冰了,有时候躲在被子里,一天不想起床。”
银杏挑了一针:“那人不是要冻坏了么。”
余初:“可不是,我小时候,长辈们总觉得我冻傻了。”
刚上小学时,余初觉得上学没什么意思,每天到了学校,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倒头就睡。
那时候还没有流行使用召唤家长这一大招,班主任跟余初说了几次后,觉得她可能年纪小也说不明白,以为她是身体不舒服,就送到了校医那。
可能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校医水平一般。
对她随随便便检查了一遍,觉得她没有感冒也没有发烧,甚至连积食拉肚子都没有,开了个板蓝根就要把师生俩送回去。
班主任是个尽职的年轻姑娘:“没生病的话,那她怎么从早到晚都在睡觉。”
校医:“可能冻傻了吧。”
余爹说,他当时都吓坏了,买了个又厚又保暖的大军帽,把小余初的脑袋跟罩了起来,一个冬天都不敢给她拿下来。
一家人战战兢兢的,直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才放心下来。
后来,她可能是被余爹念念叨叨烦了,也可能是被帽子戴出阴影来的,学习成绩一骑绝尘,将其他人远远抛在了后面。
其实让她再来一回的话,她会选择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走到大学。
银杏被余初逗得乐不可支:“小姐,你又逗奴婢,人怎么会冻傻呢。”
余初回过神来,嘴上随意闲扯:“冻傻算什么,还有冻成狗的呢。”
“啊?”
“话说,有这么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在南方冻成了狗。”
“哈哈哈——”
顾文澜还没跨进大门,就听见了院子内的笑声,他在院门外停下驻足。
女子懒洋洋的半靠在窗台上,随口逗弄着丫鬟,看着没有任何怨怼和愤恨。
外院的派系、利益、还有各种掩饰不住的不甘和急功近利,似乎都被这一道门给隔绝了。
顾文澜将眼底的神色敛起,推开了院门。
余初收起逗弄小丫鬟的表情,抬头看了一眼今日暗红色长袍的顾大少爷,心底暗赞一声。
顾家有公子;如玉端方。
她看人从来坦坦荡荡,眼底的欣赏和惊艳直白不掩饰,看的顾文澜的后背绷的更紧了。
顾文澜抿着唇,站在余初面前,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口:“余姑娘,今日顾某祖母生辰,宴席上应是热闹非凡,你要不要随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