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42-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曹仁是真小心,太史慈是假小心。
实际上两个人带领六千骑兵,带着一路烟尘滚滚而来,刘封要是看不见才怪的,但就像太史慈说的一样,刘封就装作看不见,眼睁睁的看着二人追杀关羽。
这也就是追杀关羽,要是追杀别人,刘封再怎么敷衍也得出来诈败一下,但碰上关羽,刘封就完全撕破脸皮了。
刚过宛城,还没到涅阳,太史慈和曹仁就追上关羽的后队了,二话不说,上来就一阵冲杀。
关羽的后队是由关平率领,大约有五千人上下,护送着粮草辎重。这五千人战斗力不怎么强,还要运送粮草,说起来比太史慈和曹仁带领的骑兵还要累一些,而且关羽也没注意身后,想着有刘封护卫,万无一失,根本就没想到能遭受偷袭一事,所以一下子就吃了大亏。
曹仁和太史慈各自带领一只骑兵,在官道两边杀出,如同一把大剪刀,一下子就将关平的军队截成三段。
太史慈的河北骑兵和曹仁的骑兵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骑兵,无论在哪方面都比关平的兵卒强上数筹,在战场上往来下冲杀,兵卒钢刀狂舞,坐骑马蹄飞扬,所过之处,关平的兵卒毫无还手之力,被杀的死伤惨重。
几次冲杀下来,太史慈忽然见到关平的军旗,当即厉喝一声,一马当先,钢枪化作漫天光雨,罩向关平,同时大声喝道:“曹子孝,我缠住关平,你带人烧了粮草。”
“好……”曹仁答应一声,立即叫兵卒取出火种,开始焚烧关羽的粮草辎重,关平拼命上来救援,却不是太史慈的对手,心急之下,被太史慈连刺了好几枪,手下的兵卒更是被二人手下的骑兵杀得七零八落。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曹仁就将粮草辎重付之一炬,开始带兵追杀关平,也就在此时,关羽的援军也堪堪赶到了。
太史慈和曹仁觉得兵卒远来,人马疲惫,并没有和关羽厮杀,呼喝一声,就带着六千兵卒撤出战团,将狼藉不堪的战场留给关羽。
遍地的死尸残骸,粮草辎重冒着熊熊大火,哭喊之声络不绝耳。
关羽气得须发皆张,怒骂道:“太史慈、曹仁,两个无耻小儿,有胆前来与关羽决一死战。”
“呵呵呵……”曹仁大笑连连,喝道:“关羽鼠辈,往你征战多年,行军途中居然不保护粮草辎重,我被羞于与你为伍。”
关羽闻言顿时气得失去理智,心说曹仁你这说的是什么屁话,你见到那个大将在自己的地盘行军还把重兵云集到后队保护粮草,带着手下的兵卒就要追杀曹仁。
曹仁和太史慈根本不合关羽接战,拨马就跑,转眼间就逃出数里开外。
关羽还想要追,身边的马良高声喊道:“君侯莫急,小心前方有诈。”
关平也带上跑了过来,拉住赤兔马的缰绳,叫道:“父亲不要动怒,小心曹仁和太史慈的调虎离山之计。”
虽然是瞎说,但马良和关平的话还是劝住了关羽,关羽愤愤道:“刘封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让太史慈和曹仁杀到我军后方,也不派兵阻拦。”
关羽真有点想当然了,他说这话的时候就没想想他是怎么对待刘封的,这年头热脸贴冷屁股的人并不多,刘封可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人家的战功也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关羽也不是太阳,人家刘封凭什么围着你转,把委屈都咽到肚子里。
更何况刘备和关羽还要抽走刘封手下的精兵,卸磨杀驴也就这样了,刘封要是还不反抗,都对不起胯下的那啥。
但关羽还没自知之明,厉声喝道:“来人,马上给刘封送信,让刘封出兵阻拦太史慈和曹仁,再运送一批粮草过来,交付我军使用。”
马良苦笑道:“关将军,刘封恐怕不会遵从将军的军令啊!”
关羽拧眉道:“他敢……为什么?”
马良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君侯莫要忘了当初主公想要立刘封为世子之时,将军你可是竭力反对的,刘封对将军你肯定心存怨气,再者说,当时刘封驻守许昌,主公又疑刘封暗地里购机李子悔,将刘封调到宛城,由将军你驻守许昌……”
听到马良如此一说,关羽愤然道:“主公如何会立刘封为世子?刘封又不是主公的亲生骨肉,再者说,当初大公子(传闻刘备还有个儿子,流落到益州)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如果找回大公子,又当如何?”
马良仰天一叹,闭口不言了。
说实话,刘备当初对待刘封真不怎么地道,立刘封为世子,其实就是拉拢人心,融入荆州士族之中的一种手段,本来就没什么诚意。
但话又说回来了,刘备你要没有诚心,就不要提这事,别给刘封希望啊。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大多都有这样的毛病,我永远是对的,就算我是错的,那也是你没领会我的意思,从来不考虑下级人员的感受。
关羽沉吟半晌,方缓缓说道:“想来刘封不会不顾全大局吧……嗯……先安下营来,撒出斥候,防止曹仁和太史慈去而复返……派人前去宛城试试,另外派人前去涅阳、安众,准备些粮草。”
这边的太史慈和曹仁见到关羽安营扎寨,也不出来挑战,远远的扎下营寨,等着看关羽的笑话。
刘封当然不会顾全大局了,所以关羽的书信必定要石沉大海,就连信使也是有去无回,石沉大海。
破罐子破摔的刘封敢违抗关羽的军令,涅阳和安众的县令却没那个胆子,不过上有上策,下有对策,涅阳和安众的县令阴奉阳违,一共才给关羽准备了两千石粮草。关羽在许昌带走了两万人马,又在刘封手中抽掉了万余人,减去刚才的损失,手下还有将近三万人马,这点粮草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吗,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襄阳。
粮草也不是不够,关羽只要把刘封的一万来人还给刘封也就差不多了,但这可能吗,关羽恨刘封还来不及呢。
到了第二天早上,关羽只得拔营而起,直奔穰县而去。
没办法,曹仁和太史慈耗得起,但关羽却耗不起,江陵和采石矶都等着关羽的援兵呢。
就在关羽路过安众,补充粮草的时候,太史慈和曹仁再次杀了出来,这次两个人都休息的差不多了,手下的兵卒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战斗力和前几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别看关羽有将近三万兵卒,但太史慈和曹仁依旧不落下风。
这也和双发的打法有关,太史慈和曹仁都是带领骑兵的老手,两个避开关羽的主力,每次都挑关羽军阵中最薄弱的地方下手,虽然不能一举击溃关羽的军阵,但杀伤力依然不能小觑,逼得关羽只能稳守阵脚,不敢向前行军了。
特别是两个各集团的骑兵都不愿意被对方小看,什么?你们斩杀了五百敌兵,那我们要是斩杀开了四百骑兵不是丢人了。
互有比拼之心的河北骑兵和关中骑兵斗志高昂,发挥出比往常更强大的战斗力,向两柄重锤一样,不停地冲击着关羽的军阵,每一次冲击,都能带起漫天血雨。
关羽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全军收缩,让军阵再紧密一些,给弓箭手增加杀伤面积。
但从两军交战来说,关羽的选择很正确,阵型收缩以后,关中骑兵和河北骑兵就会暴漏在弓箭手面前。而且,骑兵不是一个能持久战的兵种,这里的持久战是指战马高速冲刺的战斗,一旦战马失去狂暴冲击力,骑兵的威胁也就大大降低了。
关羽手下也不是一点骑兵也没有,以逸待劳,等到太史慈和曹仁的骑兵战斗下降,人马疲惫,关羽的骑兵突然杀出,也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但是太史慈和曹仁可没有和关羽打持久战的心思,两个人就没抱有歼灭关羽部队的痴心妄想,还没等战马体力耗尽,太史慈和曹仁就再一次逃之夭夭了。
第四百零三章 仁慈的刘封将军
面对这太史慈和曹仁的无耻战术,关羽只能无力望苍天了,说实话,太史慈和曹仁这么干都有失身份。曹仁是谁?魏国的大司马,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太史慈呢,赵国的大将军,最次也和现在的军区司令差不多了。
但两个人打的就跟偷鸡蟊贼一样,摸一把就跑,真对不起他们的名号。
如果说这两人武艺低微还好说,哪怕是周瑜和陆逊这样的人,关羽都会冒险突击,学斩杀颜良的做法。但无论是太史慈还是曹仁,都是一流猛将,别说千军万马之中秒杀他们俩了,就是单打独斗,关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想来想去,关羽也没有办法,除非留下一支军队缠住太史慈和曹仁,让大部队先行撤退,问题是谁断后呢。
要说太史慈他们不是也没有粮草供应吗?他们总不能让兵卒吃战马吧!为什么关羽不等到太史慈和曹仁粮尽退兵呢。关羽确实很想很想这么做,但是,让关羽难以接受的是,太史慈和曹仁真就粮草无忧。
在华夏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大明朝的将军,担任过辽东巡抚一职,在任上,这位英雄百战百胜,但奇怪的是,他的敌人却越打越强,最终踏碎的万里江山。
这位英雄杀敌无数,但奇怪的是,敌人总有带着死尸逃跑的习惯,没给皇帝上交过一颗首级。
这位英雄策算无遗,为了能让军队如臂使指,在没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杀了一个坚持敌后游击的将军,但奇怪的是,远在海岛的军队距离辽东宁远足有两个月的路程,不知道这位英雄是怎么做到如臂使指的。
最难得的是,这位英雄还有着刚柔并济的手段,王道霸道双管齐下,经常用酒肉粮食安抚敌酋,使之不愿犯境。
而我们的刘封将军也有这个手段,为了帮助关羽将军拦截太史慈和曹仁,带领五千军队出城迎战,乍一交锋,就大败而回,留下一地的粮草酒肉。
更难的是,刘封将军毅力惊人,有着屡败屡战的精神,每当太史慈和曹仁粮草不够的时候,都会借机出战。
当然了,战败之时,刘封为了能快速逃跑,还会遗落一些兵刃羽箭什么的。
有的运输大队长刘封的友情赞助,太史慈和曹仁可以无休止的追杀关羽,这让关羽简直急白了头。
看了一眼关平,关羽就想让关平带领五千人马断后,但话到嘴边,关羽又咽了回去。关羽很清楚,无论是谁,带兵断后的话都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如果自己把关平推上死路,那自己所做之事是不是有点太让人寒心了,刘封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与自己结怨,这才置大局于不顾的吗,别忘了,刘封是义子,关平可也是义子;,荆州集团可不能变成臭名昭著的义子杀手。
想来想去,关羽觉得,也只有自己断后了。
于是关羽立即安排关平和与马良带领大部队先行一步,走穰县取道阴县、筑阳、山都赶赴襄阳。
从地形上看,阴县和穰县襄阳大约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也就是说,取道阴县,路程要多出一倍来。但关羽也没有办,穰县至襄阳之间没有其他县了,也就是说,没有可以补给粮草的地方。
关平带着两万多军队先行一步,太史慈和曹仁不可能看不到,两个人立即聚到一起商议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第一是两个人合力做掉关羽,第二是一个人缠住关羽,另一个人继续追杀关平。
如果理性的比较一下,第二个选择更为合理。太史慈和曹仁任意拿出来一个,都足以当做关羽的对手,将近三千骑兵对付关羽的五千精兵卒,也能占据上风,这样了一来,另一人就可以从容的追杀关平了。
追杀逃兵,兵多兵少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太史慈和曹仁都选择了第一种办法,原因很简单,两个人终归不是一家人,还是各怀戒心的。所以两个人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达成协议,关平可以跑,但关羽一定要死在这里!
想想看,太史慈正意气风发的追杀关平,曹仁却突然不跟关羽缠斗了,关羽一下子就能截断太史慈的后路,与关平两下夹击,打太史慈一个半身不遂。同样,曹仁也信不过太史慈了,所以,两个小人只能把屠刀放到关羽身上了。
对于关羽来说,穰县的地势真不怎么样,不但地势平坦,想要进入穰县,还要渡过济水(支流),这对骑兵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杀场。
关平的大部队正组织渡河,济水两岸、人马嘈杂,依照关平渡河的速度来推算,估计得一直忙活到今天晚上。而关羽的五千兵卒拦在渡河军队之前,太史慈和曹仁各自率领三千骑兵,在关羽军阵的斜前方列阵。
两个人并没有直接冲杀,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试探性的发起一次攻击,用弓箭杀敌,采取一击即退的办法。
这不是为了杀多少人,而是为了让关羽的兵卒一直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加速消耗敌军的体力。
而没有太史慈和曹仁的骚扰,关平渡河还算顺利,到了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堪堪渡过了济水。也就在这时,太史慈和曹仁动手了,这一次,两个人是真动手了。
太史慈带领三千骑兵绕到关羽军阵的后方,一次冲杀就将关平剩余的兵卒斩杀殆尽,而曹仁则率领三千兵卒在正面冲击,直接杀进关羽的军阵。
这不是曹仁高风亮节,主动承担正面任务,而是因为曹仁的骑兵中还有几百虎豹骑,这些重甲骑兵是正面冲击的好手。
关羽的主力部队是五百校刀手,这五百校刀手对付轻骑兵还行,能仗着力大刀沉,拼的不落下风,但遇见蛮不讲理的铁甲重骑,可就吃亏了。重骑兵用的都是一丈多长的长矛,人马还没到,长矛就撞在五百校刀手身上。
之所以用撞而不是用刺,是因为重骑兵的长矛并不锋利,矛尖很钝,杀伤敌人主要靠的是战马的冲击力。
一击之下,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就被重骑兵撞得满天乱飞,在天空中飘洒出一片血雨。
避过长矛的校刀手也不好受,就算他们能劈中战马,也不能将披甲的战马一刀劈倒,随即就被疾驰的战马撞倒在地。传说中的砍马腿更是痴人说梦,人的眼睛根本就捕捉不到马腿移动的痕迹,一刀下去,十有八九会砍空,结果就是被接踵而来的马蹄踩成肉泥。
重骑兵就像凿子一样在关羽的军阵中冲开一道缺口,随即而来的轻骑兵洪流一样涌了进来,四处开花,向外冲杀。
当然,关羽的兵卒也不是乌合之众,在关羽的调教下,这些兵卒也很有战斗力,立即展开拼死搏杀,与曹仁的骑兵战作一团。
与此同时,后队的太史慈也调过头来,开始分割关羽的军阵。
重上往下看,关羽的军阵就像一个实心圆,曹仁的骑兵已经插进去三分之一,正在向两边厮杀,意图冲散一部分实心圆。而太史慈的骑兵则贴着另一个半圆切割,就像流水在冲刷砂石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的军阵越来越小,在军阵的外围,到处都是兵卒和战马的尸体,这些尸体被战马践踏的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不过从衣甲上开能看得出来,其中大多数都是关羽的兵卒,
见到战局已定,一直在军阵后方指挥作战的曹仁忽然策马而出,挥刀直取关羽,同时高声喝道:“太史慈……我缠住关羽,你速速前来助战,今天一定要将关羽斩杀在此。”
太史慈闻言答应一声,将兵卒交予副将指挥,自己带着一队亲兵狂飙直进,直奔曹仁的方向杀去。
关羽被二人气的怒目圆睁,怒喝道:“曹仁,来来来……关羽的人头在此,有种来拿!”
曹仁冷笑一声,手中钢刀连闪,斩杀了十余名敌兵,顷刻之间就冲到关羽身前,厉喝一声,一刀劈下,与此同时,曹仁跟上来的亲兵也对着关羽一阵乱砍轮杀。
关羽毫无惧色,青龙偃月刀自下而上,猛地向上一挑,撞在曹仁的钢刀上,顿时调开曹仁的钢刀。紧接着关羽的钢刀横扫,在身前划出一道凌冽的青光。
曹仁在马前竖起钢刀,登时拦住关羽这一刀。但曹仁拦得住,曹仁的亲兵可拦不住这一刀,关羽的爆发力太强了,被曹仁阻拦了一下之后,刀光余势未散,斩断了无数袭来的钢刀长枪。
数名曹仁的亲兵被刀光掠过,顿时被截为两段,血洒马前。
曹仁看得目呲尽裂,被关羽斩杀的亲兵可都是跟着曹仁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曹氏族人,而不是后期招募的兵卒,死一个曹仁都心疼。
于是曹仁厉声喝道:“你们闪开……待我自己对付关羽。”
“哼……”关羽冷哼一声,曹仁的武艺他很清楚,照自己比还要差上一些,甚至比太史慈还要差上一些。所以关羽拿定主意,一定要在太史慈赶到之前重创曹仁,不能落到以一敌二的地步。
第四百零四章 关羽弃马逃生天
但关羽想的挺好,还没等他出手,面前就出现一团刀光,曹仁已经抢先出手,耽误时间嘛,攻击和防守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攻击更安全一些,曹仁也不傻。
关羽急忙挥刀抵挡,说实话,关羽本来就不是擅长防御的人,所以一阵厮杀下来,关羽也没找到反击的机会。时间对于关羽和曹仁来说一样重要,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太史慈已经提枪杀了过来。
没有任何的犹豫,太史慈手腕一抖,钢枪发出嗡嗡的响声,一枪刺向关羽的腰肋。
骑在马上作战,腰肋这个部位是最难抵挡的地方,关羽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挡开太史慈这一枪,可紧接着曹仁的刀就到了。
关羽顿时落到下风,在两个人的夹攻之下,还不到五十招,关羽就汗流浃背了。
能在太史慈和曹仁的夹攻之下,保持不败的也就是天赋异禀的吕布了,这需要力气和技巧的完美融合,关羽还差的许多,如果不是太史慈和曹仁都有一点小心眼,害怕被关羽临死一搏拉下水,关羽现在早就该受伤了。
关羽还能勉力支撑,但关羽的五千兵卒可支持不下去了。
太史慈和曹仁放弃指挥军队,一心一意的要至关羽于死地,但两个人都带着副将呢,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由副将来指挥军队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关羽的军队不行,关羽是断后的,手下根本就没有将官辅佐,被太史慈和曹仁缠住之后,军队顿时失去指挥,被杀的四分五裂。其实这也是迟早的事,就算有关羽指挥,五千步兵也绝对不是六千骑兵的对手。
见到关羽形势危急,关羽的亲兵一窝蜂的冲了过来,想来解救关羽,曹仁和太史慈的亲兵上来阻拦,双方顿时乱作一团。
众所周知,关羽这个人有些傲上慈下,也是说关羽对士族不大看得起,对待百姓和普通士卒却很和蔼,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所以,关羽的亲兵对关羽忠心耿耿,哪怕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当敌人完全抱着送死的心态来作战的时候,太史慈和曹仁的亲兵也无能为力了,不是他们打不过关羽的亲兵,而是关羽的亲兵根本就不和他们交战。
关羽的亲兵策马狂奔,根本不袭来的刀枪,直接就在马上一跃而起,张牙舞爪的向太史慈和曹仁抱去,同时还大声喊叫,让关羽快些逃跑。
曹仁挥刀连斩,将好几名扑来的兵卒斩为两段,半空中顿时血雨飘洒。曹仁被泼洒下来的鲜血内脏阻挡了视线,出手稍有偏差,一刀之下,只斩断了一名兵卒的双腿,却被这名兵卒拦腰抱住,一口咬在肩膀上。
兵卒的牙齿当然咬不透铠甲,但确实让曹仁的行动受到了影响,曹仁厉喝一声,一肘砸在兵卒的脊背上,将关羽的亲兵砸的骨断筋折,死于非命。
太史慈也不好受,长枪乱刺,虽然也杀死了好几名扑过来的兵卒,但也被一名重伤的兵卒抱住马腿。
这名亲兵抱住太史慈的马腿,还断断续续的喊道:“关将军……快走啊……”
关羽看的两眼含泪,却只能狠下心肠来,代转马头,向济水逃去。太史慈和曹仁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呼喝一声,将纠缠的关羽亲兵甩掉,直奔关羽追去。
现在是盛夏时节,济水波涛滚滚,深达数丈,战马根本不可能淌水而过,如果游泳过河的话就要脱去铠甲,可没有了铠甲护身,容易被羽箭所伤,所以关羽沿着济水奔逃,一时间也找不到过河的办法。
三个人马快,转眼间就将身后的兵卒摔开,沿着河岸一路狂奔,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赤兔马虽然神骏,但一来十分疲劳,二来关羽连人带刀近三百斤,也甩不开太史慈和曹仁的追赶。
太史慈一心想要至关羽于死地,见到短时间内追不上关羽,立即拿出弓箭,对准赤兔马射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太史慈的决定十分争取。关羽无奈之下,只得会审拨打箭矢,却被曹仁几步就追赶了上来,对着关羽的后心就是一刀。
关羽和曹仁拼了几招,太史慈就赶了上来,和曹仁双战关羽,在河畔杀的难解难分,砂石四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